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论文

更新时间:2023-09-09 03:3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浅谈激励性评价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改革评价是现在提得很响的一个话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面

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倡导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自信心。一些老师由于缺乏认识,他们的“激励性评价” 似乎只是口头语,为了表扬而表扬,而不是真心的在夸奖学生,当然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不能使学生获得激励。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激励性评价会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本文主要阐述激励性评价应遵循归因性原则及其具体应用与做法

[关键词]:激励性评价,小学课堂,应用

俗话说:“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对于小学生更是如此:小学生具有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心理负担轻、表现欲和创造精神强等特点,这使得他们拥有学习新知的优势。然而,他们的理解能力与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必须通过适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评价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保持积极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很多学校和教师都在进行改革尝试,期望能通过评价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那么到底何为“激励性评价”呢?首先,评价具有激励、导向、调整、反思、选拔、诊断等多种功能,其目的是鼓励学生自觉、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激励性评价是具有激励性功能的评价的简称,即通过课堂评价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成功果实,发现学习新知与成长、进步的奥妙和乐趣。

有效的激励性评价必然是坚持原则的评价,虽然许多教师都已经在自己的工作与教学实践中使用激励性评价,但由于对激励性评价在应用中应遵循的原则缺乏认识,导致了使用中的误区,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1、实施激励性评价应遵循归因性原则

这是教师基于对学生的了解和教育规律的认识所体现的教育能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评价要评价的是地方。教师评价应以学生为主体,并且多角度地进行,比如:学生是否认真听讲、是否积极参与、情绪状态好不好、小组合作怎样……总之,一切评价活动首先基于学生个人是否有进步而进行评价,并非公式化的机械评价,最终是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感受到发展的喜悦,激起继续确定新目标、发展前进的愿望。而我所听的一节课上,教师说:“下面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好!”学生纷纷起来读书,教师总是信口表扬说:“你真棒!我们来鼓励一下!”同学们总是机械地拍拍手:“棒!棒!你真棒!”一节课下来,这样的掌声、喊声不绝于耳。

教师动不动就表扬学生,让整堂课形式上热热闹闹,却看不出任何关注学生、关注实质的地方。教师没有说清应当受到表扬的真正原因,结果受表扬者自己不知道好在哪儿,其他人也不知道应向这位同学学习什么,这样就难以发挥评价的激励性作用。如今新课程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评价中也重视

激励性评价。但是,一味而又频繁的评价是否就是好的呢?其实学生最希望听到的还是着真实的评价,当面只说:“好!好!好!棒!棒!棒!”有用吗?照这样下去,是否会造成学生经不起挫折的心理障碍?一味形式上的表扬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呢?……这些都是我们应深刻思考的问题。

2.实施激励性评价应遵循公正性原则

这是基于为所有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产生的责任意识。在微观领域,教育的公正性就体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参与机会和展示机会的普遍性。不公平的评价会拉开师生间的距离,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隔阂、冷漠、消极甚至反抗的情绪。有时,还会引起班里的其他同学冷落、孤立被评价的学生,使学生精神上受到伤害。而且,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尖子生的教育,不是选拔的、淘汰的教育。

所以,教师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冷落后进生。而且,对后进生更应施以关爱,并善于发现、赏识他们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所取得的点滴进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使之获得“我也行”的情感体验。

课堂上,同一个问题出现的答案是各种各样的,举手想要回答问题的学生也不少,赞美的语言屡屡出现,却极少说“不”字。有时学生明明说错了,教师也同样奉上一句:“你说得真好!”我想,此时这种评价语言只会适得其反,让学生飘飘然,滋长骄傲的心理,却看不到自身的不足;或者学生已意识到自己有错误,教师却表扬了他,那么就会使学生感到乏味,或认为教师是一个说谎的人,也必定回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与威信。

3.实施激励性评价应遵循适时性原则 这是教师基于教育实践的积累形成的对激励性评价的有效时机的把握,也就是评价要评价的是时候。有时候评价需要及时,有时候评价需要延时。 例如,一教师在教学第二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例1“ 27+8 ”时,在让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之后,教师就请学生起来汇报自己组内的算法,当时,有个孩子说出了他的算法是:把 8 看作10 ,用 27+10=37 ,多加了 个2 ,再用 37 - 2=35 ,所以 27+8=35。这孩子一说完,教师就对他的这种独特的算法进行了夸奖,并给他发了一个特大的智慧星,同时还让其他的孩子也夸了他。经过这一评价,孩子们的积极性可高了,大多数孩子都从中受到启发,立即说出,还可以把27 看成 30 ,用 30+8=38 ,多加了个 3 ,再用 38 - 3=35 。这样,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能适时把握住激励性评价的时机,就会激起更多孩子的探究欲望,激发出他们的潜能来。

否则,若激励性评价掌握得不及时,教师的评价就很容易造成“盖棺定论”、“一锤定音”,容易挫伤学生深入探究的积极性而助长学习上的依赖性,养成学生甘当听众、观众的习惯。

课堂教学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有时评价的延时也能取得激励性的效果。 例如,在一次研讨课中,一位教师执教古诗《寻隐者不遇》,在学到其中“松下问童子”这句时,有学生质疑“童子”是什么意思,于是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日常

所读、所学、所见、所闻想一想是什么意思。一时间学生有的说是“徒弟”,有的说是“学徒”,有的说是“学生”,有的说是“佣人”,这些都是现实生活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体现,此时班内有一位学生站起来就说:“那时候的“童子”就像今天的“秘书”一样!” 一句话引得全场哄堂大笑,此时教师并没有立即作出评价,而是用赞许的目光鼓励那位学生继续说下去,那位学生振振有词地说:“童子帮助主人抄抄写写、负责照料主人的生活、接待一下来客,不是和今天的秘书一样吗?”他的回答令在场的师生无不拍案叫绝。其实这正是生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印象的真实写照,恰恰是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延时评价是一种宽厚和关爱,是一种信任和期待,是一种点拨和启发。它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又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保证学生的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强化学生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综合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激励性评价的具体应用与做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生观告诉我们:认知主义把学生看成是信息的主动吸纳者,建构主义则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信息本身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人认识自然,社会和自己主观世界过程中的精神产物,需要借助于一套物质化符号才能保存和表达其意义,从而被人们感知、加工和交流。只有用一定的符号系统作为工具,才能进行信息的传递交流。激励性评价就是一种师生交流形式,可以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以及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它们的运用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从激励性表现形式上来看,我认为可以分为几种:

一、口头交流类激励评价 1、实事归因式

评价的语言也是一门艺术。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表现为极好表现自己,希望能受到老师的关注。不断重复“很好”、“你真棒”、“正确”等简单的评价,孩子们会认为这是一种敷衍,时间一长,学生就会没有新鲜感,评价也就失去了激励的意义。而用“你认识的字真多,真是?识字大王?啊!” “你的字如果再大点会更漂亮!”“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等等这样的评语。真诚而坦率地赞美,评价的话语中有具体的内容。能使他们看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知道自己为什么被表扬了,因而倍感激励,情绪高涨,学习更加努力。因此,每次评价的内容都必须归因。

另外,尽量不用否定性语言,而是适当降低一些要求,引导他们努力完成,并进行适时、适当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热切的期望。教师少一份居高临下,学生就多一份自信与热情。但是,我们所说的“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的表扬而不要否定与批评。要强调的是“激励性评价”要把握好度,学生若犯了错误还大肆表扬,这是纵容而不是激励。批评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善意的、诚恳的、客观的批评,同样能起到激励学生成长、发展的作用。

2、名人名言式

作为教师若能经常用适当的名人名言激励孩子,在孩子们的心里装进一些杰出人物的名言或故事,也许会成为激励他们奋斗一生的神奇力量。

例如,一次上课时,发现一位同学正在写信。打听到该同学有“早恋”的倾向,好像是在写“情书”。对此,老师没有借题发挥把学生批评得体无完肤,而是在一次自习课上与同学们聊天起来。老师先送给同学们几句话:“该说的话不说,对不住自己,不该说的话说了,出卖了自己;该做的事不做枉费了人生,不该做的事做了,浪费了青春”。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道自己的过失是最大的病痛\(亚里士多德语)大家能否举例说明哪些事该做,哪些话该说呢?然后来个自我检查,你们知道自己有什么过失吗?有的学生说我们不能沉迷于网吧,有的说我们不能早恋,有的说我们该刻苦学习……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想法,认识深刻,教育作用深远。最后我又讲了一个故事:播种很讲究季节。秋天播的种切忌提前到春天播,这样它会夭折、枯萎,不能正常生长。为了不让种子发霉变质,还要把这些种包扎好,放在冰柜里冷藏起来,到了季节再拿出来播种,这样会顺利地开花、结果。大家明白我讲的道理吗?一位男生很快答道,我们不能早恋!老师说,说得太好了!恋爱是人生必经之路,也是人生最美的经历!但不能提前呀,因为你们还不能承担起爱的责任,现在必须发奋学习。同学们会心的笑了,似乎从交流中领悟到了什么。

案例中的老师采用送名人名言的方式,教育和激励学生,是一种较好的育人途径。不仅对个别的同学有帮助,而且对其他同学也有启示,同学们听了不觉得是在批评自己。真是润物细无声。 1、环境熏陶式

在教室里,都会挂一些有关“明理”“诚信”“勤奋”“成功”之类的名人名言,但是尽管它们耳熟能详,却并未真正进入学生的心中,达到教育、激励的作用。于是凡人凡言激励性评价应运而生:“当学生在学习上为一道题目而焦躁不安时,只要抬头看看只有我不想做的事,没有我不能做的事”就有了继续征服难题的耐心;当学生为一次考试的失败而垂头丧气时,只要抬头看看“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汗水,不会白流”就有了再接再励的信心;当学生为单调的学习生活抱怨不堪时,只要抬头看看“美丽的绣品靠一针一线绣,精彩的人生要一步一步走”心中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充满对未来的希望。不管学生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从教室里的凡人凡言中寻找答案。学生正是用自己的智慧激励自己更好的学习。

教室里的“凡人凡言”正是教师让学生们进行自我激励教育评价的一种方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激励自己,更亲切,也更有说服力,同时也能让同学们倍感自豪,增强自信心。

二、书面语言交流类激励评价

2、“温情试卷”式

考试是一种书面评价方式,传递给学生的应是:“考试是一份期盼”的人文关怀。首要在形式上突显人文性,关心学生的精神与情感需要,增强试卷表达形式上的亲和力,消除他们的紧张感与恐惧心理,使他们感受到试卷既有趣又亲切,以考出愉悦的感受。其实,一份试卷,就是一组问题的情境,宽松的问题情境对孩子来说是十分有益的,因此在试卷上应多采用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友情地提示与激励孩子,这样可以缓解孩子的紧张心理,使其更好的进入状态当中,与试卷融为一体。因此,实施“温情试卷”激励性评价对小学生就尤具适用性。

例如:卷首设计开卷语:“小朋友,这段时间你一定学会了很多知识与本领,赶快来展示一下吧,不过字要写端正哟!”;有的提示语让孩子充满自信:“静下来,认真想想,相信你能行的!”“加油 !你会成功的!”;用第一人称的表达方法,真正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增强自主参与意识,并培养自信心:“我一定能行的!”“我会做得很好!”;结尾的提示语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检查与反思,体验成功的喜悦:“小朋友,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绩,还得仔细检查,耐心思考呀!”“恭喜你,做完了,是不是再检查一遍呢!”这些热情的话语必将缩短试卷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考试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教育,也充分体现了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 3、作业批语式

走进新课程,一切变得新奇而有趣,我观察到了教师给学生的批语。如今许多教师注意到在批语上给学生更多的激励,无论是在作业本上、练习本上还是在考卷上,如用画的方式:

全部做对的画 也可画

部分做对得出画 也可画 (意为做错了,伤心了) 另外,激励性批语的给出应该是具体的,如:“进步了,我很高兴!”“我喜欢看你的作业,看了你的作业我乐极了,乐得想唱歌!”“今天的作业一个也没错,真棒!” “真不愧是我们班的小书法家!”“你有敏锐的观察力,看你妙语连珠的文章真是一种享受!”

一个可爱的图标,一句真心的话语,就能让学生看到赞许与尊重,并激起信心与动力。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做到“教者有心”,以 让学生“学者有益”。

写激励性批语必须要寻找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学生以自信,让他们充满希望尝到成功的喜悦。当他们受到肯定,会再接再厉。争取让老师在下一次的作业时有一个更出色的“题词”。

三、情感交流类激励评价

1、同伴认同式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这种需要正是学生在精神上特别强烈需求的。”(苏霍姆林斯基语)引导学生到评价的过程中,首先能使学习的整个过程都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提供了发现、研究、探索的空间。其次,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倾听别人发言,进行评价交流,激励自己深入学习,最终获得知识,这也正是布鲁纳所说的“知识的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学生课堂上的互相评价也是他们激励自我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另外,教师要告诉学生能够发现别人身上优点的人才是真正自信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客观看待自己,善待周围的人,才能赢得周围同学的喜欢,引导同学评价同学,也使其学会互相欣赏,互相接纳。

同学与同学间的互评+多元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同学间的互评可以鼓励他们评出其他同学的优点,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同学之间互相取长补短,可以激励他们共同进步。 2、团队共享式

教师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及时表扬、鼓励和关怀,这种个体荣誉激励性评价为学生创设了更多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也满足了其自尊的心理要求,同时为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课堂上,还可以小组合作,组组间进行比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有的善读、有的愿画、有的喜欢音乐、有的擅长体育。因此,我认为在课堂教学当中,应激发他们的智力潜能,积极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方式、用自己擅长的形式来表达想法与学到的新知识,并给予适当的荣誉或称号,看看哪个小组获得的荣誉多。这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教学,同时采取奖励小组的方式,排除了个人私利的争取,大家都围绕着小组利益而进行。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竞争意识,还增强了合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 3、体态语言式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教师应特别注重课程三维目标中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应用情感激励,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热爱学生,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评价中应用情感激励.学生的潜能通常会通过教师体态语言的激励而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体态语言包括动作、表情、身体等语言。

教师对学生的精彩之处,发自内心的表达真情,以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对此教师可以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他纠偏补漏。这些做法就比批评委婉得多,学生也容易认同合作。又如在碰到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时,如果点名批评容易打破和谐的氛围,不妨走近那名学生,用眼神悄悄制止,鼓励他做出教师期待中的反映。另外,在此手

段的运用中,切忌不当的体态语言给学生造成消极影响,起不良的示范作用。对于特别内向,不善于表现的孩子,老师应有耐心给予更多的关爱。 总结语: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激励性评价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正确的激励,既可以使小学生从教师的赞许中增强信心,又可以从教师的肯定中明辨方向,同时有助于在一种和谐的氛围中,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既是责任,又是艺术,让我们用睿智的慧眼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用美妙的语言去激励学生奋进,激励每个学生走向成功。

参考篇目:

(1)《中国教师报》 湖北省洪湖市教研室 朱道荣 赵凯 2005.10.19 (2)《中国教师报》 教室里的“凡人凡言” 姜水丽

(3)《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贾晓波 中国和平出版社

(4)《新课程怎样评---来自实验区的报告》 刘振国 赵国义 开明出版社2003年11月 (5)《新课程与评价改革》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 科学教育出版

社2001年9月 (6)《心理学基础》 科学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

(7)《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严育洪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8)《小学日常评价与期末考试改革的探索》“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

组 刘永胜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fk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