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更新时间:2023-08-13 07:14:01 阅读量: IT计算机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长 江 大 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绥靖油田新14区延9油层组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学科专业: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研究方向: 油气田开发 所属学院: 地球科学学院 年 级: 2013级 学 号: ******

导 师: ***

研 究 生: ****

填表时间: 2015年 11月20日

一、选题目的意义: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并且分布范围广,含油气层位多,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能源基地之一。经过石油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已探明并开发了众多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油气田,但是油田随着勘探开发到一定阶段通常就会面临两个主要问题:(1)油藏的含水率不断升高,控水稳油难度增大;(2)由于储层具较强非均质性和开发过程中外界干扰的影响,导致可动剩余油增多。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中下侏罗统延安组油藏主要以岩性圈闭为主,储层非均质性是影响油气开采的重要因素(刘国旗,2001;付国民等,2008)。随着对油气需求的剧增,急需要对储层进行储层表征和地质建模,为油田在勘探开发阶段对储层非均质性、油水分布规律等的认识以及制定正确高效的开发方案和技术政策提供有效、可靠的地质依据,实现油田高效开发的目的。

本次研究的内容来源于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委托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承担在2014年设立的科研课题《绥靖油田新14区精细油藏描述研究技术服务》,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四釆油厂的大力协助。绥靖油田新14区区域上属陕北斜坡中部,呈向西倾斜的平缓单斜构造,倾斜角在1°左右,局部出现由于差异压实形成的走向近东西向的鼻状隆起构造。绥靖油田新14区开发的目的层段属中下侏罗统延安组延9油层组。该区尚未进行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迫切需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对油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反映油藏现状、描述流体分布特征的定量油藏地质模型,预测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指导油藏科学高效开发。

本次论文以“绥靖油田新14区延9油藏地质模型研究”为研究方向,在对新14区地质认识的基础之上,在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建立储层格架,运用相控建模方法合理地实现储层地质模型。该研究提供了陆相储层建模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为同类型油藏的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建立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是油藏描述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地质建模可划分确定性建模和随机建模两种类型,而后者是目前建模研究的热点之一,即用编译的随机函数为指导和所收集到各种已知数据为依据在建模软件中进行模

拟结果的多个实现,并从中优选出精确度较为高的一种建模方法。

储层三维地质建模在国外的研究早就开始了,领先在该学科的前沿。在80年代中后期一股储层建模的热潮上演起来,期间在美国就召开了三次国际储层表征技术讨论会。伴随着克里金技术和地质统计学(克里格(D.G.Krige)和马特隆(G.Matheron)开创的)的创新性研究,1985年,A.D.Miall提出了河流相建筑结构分析方法,直到1990年,Henriquez等针对河流相储层地质建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强调指出砂体厚度和发育位置对模型的影响,砂体地质参数难以确定,易受到主观影响。随着Alabert、Srivastava、A.D.Miall等人的研究,使得储层地质建模的发展突飞猛进,新的算法不断更新改善,例如,2001年,C.E.Romero介绍了遗传算法在储层表征上的研究;2005年,K.Aminina应用神经网络的技术进行储层表征;2006年,MiallG.D.解剖了建模的实际应用效果;2007年,K.Choi等根据地质模型讨论了河流—三角洲相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

我国储层建模起步比较晚,和国外相比必然落后。中国地质学家根据陆相储层的研究,开始了定量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和发展。1991年,裘怿楠等提出了河流砂体的立体网格化概念模型,开始了我国储层地质建模的研究;1991年,薛培华提出了“点坝侧积体沉积迭式”的概念,建立了曲流河的点坝相储层模式;1998年,林克湘等在油砂山露头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定量储层地质建模所需的重要数据;2000年,裘怿楠、贾爱林等学者对我国储层建模进行了详细的回顾总结;2003年,张春雷通过对河道模型中河流分叉、交汇等现象模拟的改进,使模型更合理化;2004年,王端平等提出了沉积微相控制建模的四步走;侯国伟、于兴河等相继提出河流相储层相控建模的三步走;2003年,李少华概括了河流相储层建模的几种方法及其优缺点。经过我国地质学者的不懈努力,我国陆相碎屑岩储层建模技术发展日益迅速。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研究的目的层段是鄂尔多斯盆地绥靖油田新14区侏罗系延9油藏。为指导油田能够更好地对油藏地质的深入认识和调整挖潜,对该区域进行精细油藏描述,拟定了本次研究的技术路线(图1),论文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如下:

1、地层对比与划分:地层对比划分的方法很多,但是本次论文采用的是:在标

志层、辅助标志层的控制下,通过所收集的岩心和测井资料,按照层序地层学等理论来建立研究区的对比剖面(地层、砂体、油藏)。

2、沉积微相研究:新14区延9油藏的沉积相及微相是在区域地质背景下,通过岩心描述和分析化验资料被确定出来的,再结合测井相、单井相等的分析,总结出新14区目的层位的沉积微相类型及组合特征、沉积微相和砂体的展布规律。

3、储层研究:分析描述工区内储层特征,主要内容为储层岩石学特征以及储层非均质性特征两方面。

4、储层地质建模:在上述研究成果上,绥靖油田新14区延9油藏的沉积微相模型是在采用petrel建模软件和序贯指示模拟方法的情况下被建立好的。储层的孔隙度模型是在相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的情况下实现的,然后将建好优选出的孔隙度模型作为只有其他储层属性模拟的第二约束条件,实现储层的渗透率、含油饱和度等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和粗化。

图1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图

四、油田开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9年,通过实施探井、评价井、骨架井的滚动开发,探明新14区主力区地质储量460.8×104t,含油面积6.4km2,拥有新增采油井84口,生产过程中开井79口,平均日产油339t,综合含水36.2%,平均动液面1119m。2009年9月开始实施注水开发,期间共建设注水井26口,生产过程中开井25口,单井平均日注水23m3,月注采比0.97,累积注采比0.77。同年,新钻井79口,建设采油井59口,注水井20口,生产过程中油井单井日产油4.9t,预计建设产能8.4万吨。2010年继续在该区西部滚动扩边建产,新钻井28口,建设采油井20口,注水井8口,单井日产油3.5t,建设产能2.1万吨。

截止到2013年12月份,油水井增至174口,其中采油井达到142口,生产过程中开井116口,日产液水平801m3,日产油水平373t,单井日产油3.24t,综合含水47.86%,平均动液面1098.1m,注水井达到32口,生产过程中开井30口,日注水789.7m3,平均单井日注水26.32m3。采油速度2.18%,采出程度8.89%,注采比1.17,累计注采比0.79,地层压力3.57MPa。

该区尚未进行过精细油藏描述研究,迫切需要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对油藏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反映油藏现状、描述流体分布特征的定量油藏地质模型,预测合理的开发技术政策界限,指导油藏科学高效开发。目前油藏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1)地层压力保持水平低,且平面分布不均。该区2009年注水开发,地层压力逐步上升,但恢复较慢,目前油藏压力保持水平为46.6%,油藏东部为56.7%,油藏西部为36.4%,压力平面分布不均。(2)油藏西部发育一定的底水,需进一步研究底水发育情况,指导油藏高效开发。

五、本次研究创新点及预期取得的成果:

1、新14区延9油层组划分为延91、延92、延93三个小层,各小层厚度全区

发育比较稳定,延9油藏主要是河流沉积环境,河道在延91和延92小层极为发

育,新14区在延9时期主要发育河道、河道侧缘和泛滥平原三种沉积微相,通过各小层平面相的展布来看,具有明显较好的继承性。

2、新14区延9油层组属低孔低渗油藏,灰白色细、中粒长石质岩屑砂岩占绝大部分,大多具细粒—中粒结构。孔隙类型以粒间孔和各种溶孔为主,孔喉分

选较差。层内非均质强弱由东北向西南呈条带状相间分布,总体上应属于较强非均质型; 层间非均质性相对较强;平面上砂体在顺物源方向连续性好,在垂物源方向上连续性相对较差,非均质性较若,延91,延92的非均质性差异不大,比

延93的非均质性较好,整体延9油藏非均质性为中-强程度。

3、新14区延9油藏储层地质模型的建立是采用相控建模技术、利用序贯指示和序贯高斯模拟方法结合起来并以孔隙度模型作为第二约束条件完成的。通过对模型的检验可知此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的地质特征,清晰地将储层在三维空间的展布呈现出来,为之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创新点:通过对研究区构造、沉积、储层等地质的研究及周边地区资料的查阅,在缺少地震资料的情况下,以小层顶面构造作约束,建立三维地层格架,运用随机建模技术建立研究区的储层地质模型,通过抽稀等方法对模型进行检验,更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对模型进行粗化,为后续的数模提供准确的数据体。

六、参考文献:

[1] 李克勤主编.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 杨俊杰.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2.

[3] 李文厚,张小莉,刘生福等.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主要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R].西北大学地质系,长庆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内部资料,1999.

[4] 史徳锋,旷理雄等.陕北绥靖油田延安组延9油组油气成藏控制因素[J]. 地质与工程,2011,25(4):4-6.

[5] 赵俊兴,陈洪德,张锦泉.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

[J]. 岩相古地理,1999,19(5):2-5.

[6] 翟光明主编.总论(中国石油地质志,卷1).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7] 冯增昭.沉积岩石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54-150.

[8] 何幼斌,王文广主编.沉积岩与沉积相[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

[9] 郑开青,熊琦华著.储层地质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68-89.

[10] 陈钢花,王中文,王湘文. 河流相沉积微相与测井研究[J].测井技术,1996

(5):20,335-340.

[11] Per Avseth,Jan Inge Faleide et al.Petroleum Geoscience: From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to Rock Physics[M]. 2010:113-140.

[12] 魏斌,魏红红,陈全红等.鄂尔多斯盆地延安组物源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

2003,33(4):447-450.

[13] 马正.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2,3(1):6-10.

[14] 敬小军,高攀峰等. 绥靖油田主力生油层系沉积微相及储层特征研究[J].

第七届宁夏青年科学家论坛论文集,2011.116-120.

[15] 焦养泉,李思田,李祯等.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的层次结构[J].石油与

天然气地质,1998,19(2):89-92.

[16] 杨敏,董伟,江喻.储层沉积微相对非均质影响的定量研究[J].断块油气

田,2009,16(1):38-44.

[17] 严科,杨少春,任怀强.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定量表征研究[J].石油学

报,2008,29(6):871-874.

[18] 高鹏,高胜利,汶锋刚等.鄂尔多斯盆地子长油田长6油层组非均质性研究

[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08,31(3):14-18.

[19] 裘亦楠,薛叔浩.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20] 戴启德,纪友亮.油气储层地质学[M].石油大学出版社,1996.

[21] 姚光庆,蔡忠贤.油气储层地质学原理与方法[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2005.

[22] Beard D C,Weyl P K. Influence of texture on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unnsolidated sand.AAPG Bull,1973,57(2):349-369.

[23] 杨少春.储层非均质性定量研究新方法[J].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4(1):53-56.

[24] 吴朝东,刘建民,王军.河流沉积单元分析与储层宏观非均质性[J].地质科

学,2003,38(1):60-65.

[25] 赵霞飞.河流相模式与储层非均质性[J].成都理工大学学学报,1999.26

(4):357-364.

[26] 薛成刚.MXZ构造三工河组储层隔夹层综合研究[J],小型油气藏,2006,11

(4):5-8.

[27] 冉冉,熊林芳. 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区块延安组延8~延10油层组储层非

均质性研究[J]. 内江科技,测井技术,2006,27(8):129-134.

[28] 吴胜和,金振奎,黄沧钿等.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1.

[29] 吕晓光,王家华,潘懋等.指示主成分模拟建立分流河道砂体相模型[J].石

油学报,2003,24(1):51-57.

[30] 翟雨阳,孙志超,仓辉.地质建模技术在河间油田开发研究中的应用[J].石

油天然气学报,2008,14(1):211-213.

[31] 罗仁泽.油藏开发早期阶段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南石油学院,2002.

[32] 严申斌,李少华,邓恒.相控储层建模在胜南油田的应用[J].断块油气

田,2008,15(1):16-18.

[33] 胡向阳,熊琦华,吴胜和.储层建模方法研究进展[J].石油大学学报,2001,

25(1):107-112.

[34] 张淑娟,邵龙义,宋杰等.相控建模技术在阿南油田阿11断块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2008,35(3):355-361.

[35] 吴胜和.提高储层随机建模精度的地质约束原则[J].石油大学学

报,2001,25(1):55-561.

[36] 王家华、张团峰.油气储层随机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37] 李少华,郭永康,李维锋等.SN31储层三维地质建模[J].天然气地球科

学,2006,17(6):811-814.

[38] 曹宏,齐文同,宋新民等.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其在储层模拟中的应用[J].石

油学报,2002,23(2):56-59.

[39] 王家华,张团峰.油气储层建模[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

[40] 于兴河,陈建阳等.油气储层相控随即建模技术的约束方法[J].地学前

缘,2005,32 (3): 67-68.

[41] 李章林,王平,李冬梅.实验变差函数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运用[J].信息技

术,2008,3(1):10-14.

[42] Deutsch C.V.et al.Hierarchical Object-based Stochastic Modeling of

Fluvial Reservoirs [J].Mathematical Geology,1996,28(7):857-880.

[43] Haldorsen,H.H and Damsleth,E.tochastic modeling[J]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1990,42(4):404-413.

[44] 尤少燕,时应敏,乔玉雷.利用多尺度资料进行油藏地质建模:以124区块为

例[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5,12(3):15-17.

[45] 景成杰,胡望水,程超等.相控建模技术在高台子油藏精细描述中的应用[J].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31(1):39-42.

[46] Alister C. M,Lars M.F. and Anne-Lise H.Stochastic Modeling of Incised

Vally Geometries. AAPG [J]. 1998,6 (82): 1156-1172.

[47] Jia ailin.The technology and methodology of reservoir geological

modelin-g in the evaluation phase of oilfield development[C]. SPE, 1998,67-75.

[48] 李章林,王平,李冬梅.实验变差函数计算方法的研究与运用[J].信息技

术,2008,3(1): 10-14.

[49] 裘怿楠.储层地质模型[J].石油学报,1991,12(4):55-62.

[50] 张建林,吴胜和,武军吕,等.应用随机模拟方法预测岩性圈闭[J].石油勘探

与开发,2003,30(3):114-1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fi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