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复习题修改版

更新时间:2023-12-01 06: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生物化学实验

一、解词

1、总氮量: 水中各种形态无机和有机氮的总量

2、酶的抑制作用: 是指在某个酶促反应系统中某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

加入后,导致酶活力降低的过程。

3、酶的最适温度: 酶催化活性最高时的温度。 4、蛋白质的等电点: 每个蛋白都存在一个 pH 使 它的表面净电荷为零即等

电点

5、盐析: 增加中性盐浓度使蛋白质、气体、未带电分子溶 解度降低的现象

6、蛋白质变性: 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 象被改变,从而

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7、酶的专一性: 酶对底物及 其催化反应的严格选择性通常 酶只能催化一

种化学反应或一类相似的反应

8、激活剂: 能提高酶活性的物质大部分是离子或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9、抑制剂: 凡能使酶催化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

10、酶: 催化特定化学反应的蛋白质、RNA 或其复合体

11、电泳: 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里

作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12、维生素: 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

微量有机物质 二、填空

1、球蛋白可在 半饱和硫酸铵 溶液中析出,清蛋白可在 饱和硫酸铵 溶液中析出。

2、在PH3.0、和9.5时的电场中,卵清蛋白(PI4.6)移动方向分 别为 负 移动 , 正 移动。 3、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 37C。

4、还原糖与本乃狄试剂共热现象生成生成 砖红色沉淀

5、维生素C也称 抗坏血酸 ,它具有很 强还原性 。 6、用地衣酚浓盐酸溶液可以鉴定 核糖核酸 7、当溶液的PH低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带 正 电荷;当溶液的PH大于蛋白质等电点时,蛋白质分子带 负 电荷; 8.还原糖与本乃狄试剂共热现象生成生成 砖红色 沉淀。

10.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消化终点颜色为清澈的 蓝紫 色。 11.蛋白质变性的实质是 空间结构被破坏 。

12.常用的RNA提取方法有苯酚法、 稀碱法 、 高盐法等。

13、维持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因素是 蛋白质颗粒表面的电荷层 和

水化膜 、

14、蛋白质在等电点时,主要以 两性 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PI

时,蛋白质分子以 负 离子形式存在;当溶液的PH<PI时,蛋白质分子带 正 离子形式存在。

15、蛋白质分子中氮的平均含量为 5.16% ,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常以测氮量乘以 6.25 、即 6 。

16、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实验中,电泳开始时

应调节电流恒流 20 毫安,样品进入下层胶后,应调节电流恒流 30 毫安。样品中加入溴酚蓝是起 指示剂 作用。聚丙烯酰胺是有单体 (Acr)和交联剂 N,N’-甲叉丙烯酰胺 (Bis)在催化剂 (AP)和加速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 (TEMEM)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三维网状结构。电泳槽的上槽接电源 极,下槽接 极。

17、卵磷脂又称 磷脂酰胆碱 ,是 甘油磷脂 的一种。 三、选择

1、盐析法沉淀蛋白质的原理 ( C )

A 与蛋白质结合成不溶性蛋白盐 B 次级键断裂蛋白质的构象改变 C 中和电荷,破坏水化膜 D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等电点 2、以下哪项不是酶的特性 ( D )

A 酶是生物催化剂,催化效率极高 B 易受Ph,温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C 能加速化学反应但不改变反应平衡点 D 有高度特异性 3、RNA和DNA的最大紫外吸收值是在 ( B ) A 280nm B 260nm C 510nm D 620nm 4、.凯氏定氮法使用的混合催化剂硫酸钾-硫酸铜配比为 ( C ) A 1:3 B 5:1 C 3:1 D 1:1

5、下列关于维生素C结构和性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 B ) A 维生素C是含六个碳原子骨架的化合物 B 维生素C具有酸性是因为-COOH释放质子

C 还原性维生素C为烯醇式,而氧化性维生素C为酮式 D还原性维生素C的元素组成C:H:O=6:8:6 6、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变性的描述是正确( C )

A蛋白质变性后溶解度增加 B蛋白质变性后理化性质不变

C 蛋白质变性后丧失原有的生物活性 D蛋白质变性后导致分子量的下降 7、下列哪条对蛋白质叙述的描述是正确( A ) A蛋白质分子的净电荷为零时的PH是它的等电点 B通常蛋白质的溶解度在等电点时最大 C大多数蛋白质在饱和硫酸铵中溶解度增大

D由于蛋白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大,所以一般沉淀蛋白质时远离等电点 8、关于酶的抑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酶的抑制剂中一部分是酶的变性剂 B酶的抑制剂只与活性中心上的基团结合 C酶的抑制剂均能使反应速度下降 D酶的抑制剂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四判断

1、变性的蛋白质易形成沉淀,而沉淀的蛋白质都发生了变性。 ( × ) 2、RNA与10%硫酸共热所得水解液(2ml)氨水(2ml)5%硝酸银(1ml)混合静置,可观察到黑色嘌呤碱的银化物絮状沉淀。 ( × )

3、 氧化性2,6-二氯酚腈酚钠在酸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红色 ( × )

4、比色皿由两个面组成即透光面和玻璃面,在使用时要将透光面对准光路,用自来水和间蒸馏水冲洗干净便可使用 ( × ) 5、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8.0 ( × ) 6、蛋白质在等电点是溶解度最大 ( × )

7、凯氏定氮法中加硫酸钾可提高硫酸的沸点使溶液沸点由290℃提高到400℃ ( √ )

8、氯化钠浓度为1%时可激活唾液淀粉酶的活力 (√ ) 9、蛋白质变性后,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小 ( × )

10. 用稀碱法提取RNA时应注意掌握温度,避免在20 ℃~70 ℃之间停留过长 ( √ )

五、简答

1、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哪些因素可引起蛋白质变性?

答: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改变, 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 和生物活性的丧失 能使蛋白质变性的化学方法有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尿素、 乙醇、丙酮等;能使蛋白质变性的物理方法有加热(高温)、紫外线及 X 射线照射、 超声波、剧烈振荡或搅拌等。 2、什么是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哪些因素可引起蛋白质沉淀?变性与沉淀的关系 答:蛋白质的沉淀: 由于外界条件改变,蛋白质水化膜被除去且其电荷被中和时,蛋白质凝聚成团下沉,但其结构未变;水溶液中的蛋白质分子由于表面形成水化层和双电层从而形成稳定的亲水胶体颗粒,在一定的理化因素影响下蛋白质颗粒因失去电荷和脱水而沉淀。这些因素包括溶液的酸碱度、盐溶液的浓度、温度、重金属离子以及有机溶剂等。变性蛋白质不一定沉淀,沉淀的蛋白质不一定变性。沉淀时蛋白质可能仍然保持天然构像,而变性是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被破坏失去活性。

3、.什么是盐析?盐析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吗?盐析时一般加什么试剂? 答:盐析是指当溶液中的中性盐持续增加时,蛋白质的溶解度下降,当中性盐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蛋白质从溶液 析出的现象。盐析不会引起蛋白质的变性,因为蛋白质的结构并未发生改变,去掉引起盐析的因素蛋白质仍能溶解;一般用饱和硫酸铵溶液进行盐析。 4.鸡蛋清为何可做铅汞中毒的解毒剂?

答:铅和汞是重金属,会使蛋白质变性,由于重金属离子能与蛋白质中带负电基团如-COOH等作用,生成难容重金属的蛋白质盐,减少机体组织对重金属的吸收,进而减轻毒性

5、简述常量凯氏定氮法的实验原理(含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什么一些不法商人要在蛋白质制品中加入三聚氰胺?

答: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 用浓硫酸消化样品将有机氮都转变成无机铵盐, 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 铵盐转化为氨,随水蒸气馏出并为过量的酸液吸收,再以标准碱滴定,就可计算出样品中的

氮量。机物中的胺根在强热和 CuSO4,浓 H2SO4 作用下,硝化生成 (NH4)2SO4 反应式为: 2NH2+H2SO4+2H=(NH4)2SO4 (其中 CuSO4 做催化剂) 2.在凯氏定氮器中与碱作用,通过蒸馏释放出 NH3 ,收集于 H3BO3 溶液中 (NH4)2SO4+2NaOH=2NH3+2H2O+Na2SO4 2NH3+4H3BO3=(NH4)2B4O7+5H2O 用已知浓度的 H2SO4(或 HCI)标准

溶液滴定,根据 HCI 消耗的量计算出氮 的含量,然后乘以相应的换算因子,既得蛋白质的含量 反应式为:(NH4)2B4O7+H2SO4+5H2O=(NH4)2SO4+4H3BO3 (NH4)2B4O7+2HCl+5H2O=2NH4Cl+4H3BO3 6、酶和一般催化剂有何共性,又有什么区别

答:共性:都具有催化作用 区别:特性:高效性,专一性,调节性(高温,低温可是酶失去活性)

7、举例说明酶的五点特性(结合实验内容举例)

答:1、 高效性 用过氧化氢酶催化 H2O2 水解比用 Fe 快很多倍 2、专一性 淀粉酶只能水解淀粉不能水解蔗糖 3、多样性 4、温和性 5、活性可调节性在 37 度时淀粉酶催化效率很高 70 度时很低

易变性 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酸、强碱等破坏 8、什么是抑制剂?什么是变性剂?两者区别是什么?

答:凡是能使酶活性降低而不使酶失活变性的物质成为抑制剂;凡是能引起蛋白质变性失活的物质叫变性剂。抑制剂只是抑制蛋白质的特性而变性剂则破环蛋白质的结构。

9.2,6—二氯酚靛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的基本原理

答:氧化型2,6-二氯酚靛酚在酸性溶液中呈粉红色,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呈蓝色,还原型2,6-二氯酚靛酚无色。当用此染料滴定含有Vc的酸性溶液时,在Vc未全部氧化前,滴下的染料立即被还原成无色;一旦溶淀中的Vc全部被氧化时,则滴下的染料立即使溶液显示粉红色,此时即为滴定终点,表示溶液中的Vc刚刚被氧化完全。因此,从滴定时2,6一二氯酚靛酚标准液的消耗量,可以计算出被检物质中Vc的含量。

10、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实验中的不连续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显色原理是什么? 答:不连续性表现在:1、凝胶板由上、下两层胶组成,两层凝胶的孔径不同。2、缓冲液离子组成及各层凝胶的Ph不同。3、在电场中形成不连续的电位梯度。

显色原理:根据酶的生物化学反应,通过染色方法显示出酶的不同区带。过氧化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使联苯胺氧化成蓝色或棕色产物,据此即可将该酶在凝胶中显色定位。 11、含氮量的计算

12、vc含量的计算

抗坏血酸含量(mg/100g样品)=[(V1-V2)×V×K] ×100/(V3×m) 式中,V1为滴定样品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体积ml ,V2为滴定空白对照所耗用的染料的平均体积ml,V为样品液的总体积ml,V3为滴定时所取的样品提取液的体积ml,K为1ml染料所能氧化抗坏血酸的量mg,m为待测样品的质量g。

13、RNA含量的计算

RNA(%)=m1/m2×100

式中m1为样液中测得的RNA质量μg,m2为样液中样品的质量μg。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ff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