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页系统解剖学要点

更新时间:2023-12-17 17:19: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绪论

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许多形态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借细胞间质结合在一起,构成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四种基本组织。

人体可分为头、颈、躯干和四肢四部分。

第二章 基本组织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心、血管及淋巴管内面的称内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及心包等处的称间皮。 骨组织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骨组织构成骨密质和骨松质,骨密质分布于骨的表面,骨松质分布于骨的内部,骨松质由骨小梁连接而成。

肌组织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其中平滑肌、心肌属于不随意肌;骨骼肌属于随意肌。 肌纤维的收缩性是由肌原纤维来实现的;肌原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肌节(或肌小节)。 闰盘使心肌纤维在功能上成为一个整体。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结构。 有髓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和神经膜有节段性,节段与节段之间缩窄部叫朗氏节。 分布于骨骼肌的运动神经末梢称运动终板,又叫神经-肌接头。

第三章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骨和骨连结构成人体的支架,称骨骼。

在运动的过程中,骨是运动的杠杆,骨连结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成人约有206块骨。

根据骨在体内的部位,可分为躯干骨、颅骨和四肢骨;

根据骨的外形,可分为长骨(一体两端,内有髓腔)、短骨(腕骨和跗骨)、扁骨和不规则骨。扁骨参与围成颅腔、胸腔和盆腔,如颅盖骨,胸骨,肋骨,肩胛骨和髋骨(其中肩胛骨和髋骨属于不规则扁骨,如果组成髋骨的三块骨分开讲,髂骨属于扁骨,而坐骨、耻骨属于不规则骨)

骨的构造,主要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 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类

1

颅盖骨的内、外两层骨密质之间的骨松质,称板障。其中含有板障静脉等。

骨的表面除关节面等处以外,都被有骨膜。骨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对骨的营养、生长和骨损伤后的修复起作用。

骨髓充填于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和黄骨髓两种。红骨髓是造血的场所。从六岁开始,长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转变成失去造血功能的黄骨髓,而髂骨、胸骨和椎骨等处的红骨髓终生保存(实际是指骨松质间隙内的)。因此,是临床抽出骨髓的常选部位。

骨的化学成分有无机质和有机质两类。有机质主要是胶原纤维,它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无机质主要是钙盐(磷酸钙),它使骨坚硬。

新鲜成人骨,有机质约占骨重的1/3,无机质约占2/3。骨既坚硬,又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而不变形。幼儿的骨,有机质的比例比成人高,骨的弹性和韧性都较大,易弯曲变形,而不易发生完全性骨折。老年人的骨,无机质的比例较大,骨硬脆,易因外力而引起粉碎性骨折。

这部分内容也可以采用列表方式回答: 小儿 有机物 无机物 物理特性 约2/3 成年人 约1/3 老年人 骨的发生方式有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骺和干骺端之间的一层软骨,称骺软骨,具有成骨细胞,能使骨长长。 17-25岁时,骺软骨逐渐骨化成骨,在骺与干骺端之间形成的痕迹,叫骺线。 骨膜内的成骨细胞不断形成新的骨质,使骨长粗。 骨的生长包括长长和长粗两个方面。

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结构称骨连结。

直接连结 骨与骨之间借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直接相连的方式,其间没有腔隙,运动性能很小或完全不能运动。

纤维连结:韧带连结(黄韧带等)、缝(颅骨之间)

直接连结 骨性结合 透明软骨连结 例如:肋与胸骨之间的

一、骨连结的分类 软骨连结

纤维软骨连结 例如:椎间盘、耻骨联合

间接连结(又称关节或滑膜关节)

2

二、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借骨与骨周围的结缔组织囊相连结,在相对骨面之间具有充以滑

液的腔隙,因而一般具有较大的活动性。 1. 关节的基本构造:

1) 关节面:是参与组成关节的各骨的接触面。分为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被有关节软

骨,光滑而有弹性,可减少关节面的磨擦,缓冲震荡和冲击。

2) 关节囊:包在关节周围,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膜性囊。可分为外层的纤维膜和内层的滑膜。

滑膜能产生滑液,可润滑关节,且能营养关节软骨等。

3) 关节腔:为关节囊滑膜层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腔内有少量滑液,呈负压,对

维持关节的稳固有一定作用。

2. 关节的辅助结构:【能说出有哪些结构】

1) 韧带: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分为囊内韧带和囊外韧带。可加强关节的稳固性和限制关

节的运动

2) 关节盘和关节唇:关节盘是指位于两骨关节面之间的纤维软骨,其周缘附于关节囊,关

节盘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应,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和运动的多样性。关节唇是附于关节窝周缘的纤维软骨环,它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增加了关节的稳固性。

3) 滑膜襞和滑膜囊:某些关节的滑膜层折叠突入关节腔形成滑膜襞,滑膜呈囊状膨出形成

滑膜囊,起充填和减少摩擦的作用。

3. 关节的运动:(能做就行)

1) 屈和伸:沿冠状轴上的运动,相关节的两骨角度变小为屈,反之为伸。其他:向前为伸,

向后为屈(膝例外)。足尖向上为伸(背屈),足尖向下为屈(跖屈) 2) 收和展:沿矢状轴上的运动,内收是向正中面靠拢的运动,反之为外展。

3) 旋转:沿垂直轴上所作的运动,骨的前面转向内侧称旋内,转向外侧称旋外。在前臂手

背转向前方的运动称旋前,反之称旋后。

4) 环转:冠状轴和矢状轴上的复合运动,骨的近端在原位转动,远端作圆周运动。

躯干骨及其连结

骨按部位可分为颅骨、躯干骨和四肢骨三部分,颅骨和躯干骨合称中轴骨。

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骨。它们分别参与脊柱、胸廓和骨盆的构成。

椎骨幼年时为33块,分为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骶椎5块,尾椎4块。成年后5块骶椎融合成骶骨,4块尾椎愈合成尾骨。

脊柱 由24块椎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及其之间的连结共同组成的结构,参与构成胸廓、腹后壁和骨盆,具有支持体重、运动和保护内部器官等功能。

椎骨的一般形态

椎骨由前方短圆柱形的椎体和后方板状的椎弓组成。 椎体是椎骨负重的主要部分。椎体后面

3

微凹陷,与椎弓共同围成椎孔。各椎孔贯通,构成容纳脊髓的椎管。椎弓是弓形骨板,连接椎体的缩窄部分,称椎弓根 ,根的上、下缘各有一切迹,分别成为椎上、下切迹。相邻椎骨的椎上、下切迹共同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和血管通过。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变宽的部分,称椎弓板。由椎弓发出7个突起:向后方伸出棘突1个,向两侧伸出横突 l对,向上方和下方伸出上、下关节突各一对。

各部椎骨的特点:

颈椎的椎体较小,横突的根部有横突孔;第3-7颈椎椎体上面的两外侧缘向上微突,称椎体钩,它与上位椎体构成钩椎关节;第2~6颈椎的棘突末端分叉;第七颈椎的棘突特别长,易在体表摸到,是计数椎骨序数的重要标志。胸椎椎体的侧面有与肋头相连接的关节面,称肋凹;横突末端,有横突肋凹与肋结节相关节;棘突较长,向后下方倾斜,呈叠瓦状排列。;腰椎的椎体特别大,能承受较大的压力;棘突宽而短,呈板状,水平伸向后方。各棘突间的间隙较宽,临床上可于此作腰椎穿刺术。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呈三角形,底向上,尖向下。骶管裂孔,骶角。 尾骨由3~4块退化的尾椎长合而成

第一颈椎,又称寰椎,无椎体和棘突。第二颈椎,又称枢椎,有一齿突。 骶骨 倒置三角形,岬,骶前、后孔,耳状面,骶管,骶管裂孔,骶角。

骶角:骶管裂孔两侧各有一个向下的突起,叫骶角。可在体表摸到,是骶管麻醉时确定进针部位的标志。

胸骨可分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三部分

胸骨角 :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 两侧平对第二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向后平对第四胸椎体下缘)

肋:肋由肋骨和肋软骨组成,共12对。第1~7对肋前端直接与胸骨连接,称真肋。第8~10对肋不直接与胸骨相连称假肋;第11~12对肋前端游离于腹壁肌层中,称浮肋。肋(肋沟、肋角)

肋弓:是指第8~10对肋前端与上位肋借肋软骨构成的弓状结构,是临床触诊肝、脾的重要标志

躯干骨重要骨性标志: 第七颈椎棘突、全部胸腰椎棘突、骶角、颈静脉切迹、胸骨角、剑突、肋间隙、肋弓。另外可触摸骶管裂孔、颈动脉结节等。

颈部的体表标志: 舌骨、甲状软骨、环状软骨、环甲正中韧带 、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窝。 胸部的体表标志还有:锁骨和锁骨下窝。

腹部的体表标志:腹上窝、脐、耻骨嵴和耻骨结节、横线、半月线、腹股沟、肋肌角。 盆部的体表标志:髂前上嵴、髂后上嵴、耻骨联合上、下缘、坐骨结节、尾骨尖 一、 躯干骨的连结 (一)脊柱 1.椎骨间的连结

4

1)椎体间的连结

(1) 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由中央的髓核和周边的纤维环构成。纤维环由多层同心圆排列的纤维软骨构成;髓核由富有弹性的胶状物构成。椎间盘坚韧而又有弹性,既牢固连结两个椎体,又可使两个椎体之间有少量的活动。纤维环的后部较薄弱,尤其是后外侧部缺乏韧带加强,易发生椎间盘突出。

(2) 前纵韧带:紧贴各椎体和椎间盘的前面,有防止脊柱过伸的作用。 (3) 后纵韧带:位于各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可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黄韧带:连结相邻两椎弓板之间。 棘间韧带:连结相邻两棘突之间。 2)椎弓间的连结 棘上韧带和项韧带:连结棘突的尖端。

横突间韧带:连结相邻两横突之间。

关节突关节:由相邻椎骨的上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 长韧带包括前、后纵韧带,棘上韧带。

腰椎穿刺时,从浅入深依次是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

项韧带:由棘上韧带在第七颈椎以上变薄变宽,成为三角板状的膜状的项韧带。 2.脊柱的形态和功能

1)形态:从侧面观察,可见脊柱有颈、胸、腰、骶四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和腰曲凸向前,胸曲和骶曲凸向后。生理意义:增加脊柱弹性,缓冲运动时对脑和内脏器官的冲击,增加直立时身体的稳定性

2)功能:脊柱除支持体重、保护内脏外,还可作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环转运动。

(二)胸廓

1.组成: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具有支持和保护胸、腹腔脏器和参与呼吸运动等功能。

构成胸廓的关节主要有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

2.胸廓的整体观: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容纳胸腔脏器。胸廓有上、下两口和前、后、外侧

壁。

1) 胸廓上口:较小,由胸骨柄上缘、第1肋和第1胸椎体围成,是胸腔和颈部的通道。 2) 胸廓下口:宽而不整齐,由第12胸椎、第11及12对肋前端、肋弓和剑突围成,两侧肋

弓在中线构成向下开放的胸骨下角。 3.运动:胸廓主要参与呼吸运动。 二、 颅骨及其连结

颅骨包括脑颅骨与面颅骨:脑颅骨共8块,不成对骨:额骨、筛骨、蝶骨、枕骨 ;成对骨:颞骨、顶骨。 面颅有15块骨,构成眶、骨性鼻腔、骨性口腔。成对骨:上颌骨、腭骨、颧骨、鼻骨、

5

作用: 使肱骨内收、旋内和后伸 ,上肢上举固定时可引体向上

背深肌:竖脊肌:了解,两侧同时收缩,伸脊柱;一侧收缩,向同侧侧弯。

胸大肌: 起点:锁骨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等处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二、胸肌 胸上肢肌 作用:使肩关节内收、旋内和前屈。 上肢固定,可上提躯干

胸小肌: 略

前锯肌:位于胸前外侧壁,上部肌束收缩可向前牵引肩胛骨,下部肌

束收缩可使肩胛骨的下角转向外上方,助臂上举。如瘫痪,产生“翼状肩”。

肋间外肌:提肋助吸气

肋间肌

肋间内肌:降肋助呼气。

起点: 胸廓下口及其附近骨面。 中心是中心腱。 膈神经

主动脉裂孔:位于第12胸椎前方,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 三、膈肌 三个裂孔: 食管裂孔: 约在第10胸椎水平,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

腔静脉孔: 约在第8胸椎水平,有下腔静脉通过 。位于中心腱内。

作用:是重要呼吸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可增加腹压

腹外斜肌:形成腹股沟韧带、腹股沟管皮下环 作用:保护

和腹直肌鞘前层 腹腔脏器,

腹内斜肌 维持腹内压

形成腹股沟镰(联合腱)、 收缩时增加腹

腹横肌 提睾肌、腹直肌鞘前、后层 压,使

前外侧群 脊柱前屈、

四、腹肌 腹直肌:腱划(是指隔开腹直肌肌腹的肌腱) 侧屈与旋转

位置:腹前壁正中线的两侧 降肋助呼气

腹直肌鞘:由腹外侧壁三个扁肌的腱膜构成

后群: 腰大肌(腰从) 腰方肌

腹股沟韧带:由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增厚而成,连于髂前上棘和耻骨结节之间。

腹股沟镰:腹内斜肌腱膜下部与腹横肌腱膜下部结合而成的联合腱,止于耻骨结节外侧的骨面。 弓状线:在脐下4-5厘米处,由于腹直肌鞘后层腱膜中断而形成的一凹向下的弧形游离缘,称弓状线。

腹直肌鞘:为包裹腹直肌的纤维性鞘,由腹前外侧三层扁肌的腱膜构成。 白线:由两侧腹直肌鞘的纤维在正中线交织而成,自剑突达耻骨联合。

腹股沟管: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稍上方,是腹前外侧壁下部肌和腱膜之间的潜在性斜行间隙,长4-5厘米,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是疝的易发部位。

腹股沟三角(海氏三角):位于腹前外侧壁的下部,内侧界是腹直肌的外侧缘,外侧界是腹壁下动脉,下界是腹股沟韧带。此区是腹壁薄弱区和疝的易发部位。

11

会阴肌包括会阴深横肌、尿道括约肌、肛提肌等。

盆膈:由两侧肛提肌以及覆盖在它们上、下两面的筋膜构成。

尿生殖膈:由会阴深横肌和尿道括约肌,以及覆盖在它们上、下两面的筋膜构成。 盆膈和尿生殖膈共同封闭小骨盆的下口,有承托盆腔器官的功能。

上肢肌分为上肢带肌、臂肌、前臂肌和手肌

一、上肢带肌 三角肌:起点:锁骨外侧段、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肱骨三角肌粗隆。 作用:外展肩关节,前部肌束使肩关节屈和旋内,后部肌束使肩关节伸和旋外。腋神经,肌注。 其他,了解名称:冈上、下肌,大、小圆肌、肩胛下肌。

肱二头肌: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前群 止点:桡骨粗隆

作用:屈肘、屈肩,当前臂在旋前位时,使前臂旋后

二、臂肌 肱肌:起肱骨,止尺骨,屈肘;喙肱肌:起喙突,止肱骨,屈肩。

后群: 肱三头肌: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盂下结节,外侧头和内侧头分别起自肱骨

后面桡神经沟的外上方和内下方的骨面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长头使肩关节后伸和内收

三、前臂肌:前群 、 后群。结合位置、名称讲肘 、腕 、指 、旋 神经支配关系。

四、手肌 外侧群(形成鱼际)、内侧群(形成小鱼际)、中间群(包括蚓状肌和骨间肌)。神经支配 三角肌与胸大肌之间经过头静脉;肱二头肌内侧缘(沟)经过结构肱动脉等。

下肢肌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

前群: 主要是髂腰肌: 由腰大肌和髂肌组成。起点:腰大肌起自腰椎体侧面和横

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股骨小转子 作用:使髋关节前屈和旋外, 下肢固定时可使躯干前屈 。 了解组成就行。 腰丛的位置。

一、髋肌

臀大肌 臀中肌 臀小肌 梨状肌 股方肌 闭孔内肌 闭孔外肌

臀大肌: 起点:髂骨翼外面和骶骨背面 止点:臀肌粗隆

后群 作用:髋关节伸及旋外,下肢固定可伸直躯干

梨状肌:起点:骶骨前面。 止点:股骨大转子 (坐骨大孔) 作用:旋外、外展髋关节

骶从的位置;梨状肌上方和下方出骨盆的结构?

缝匠肌: 起点:髂前上棘 止点:胫骨上端内侧面 作用:屈髋和屈膝,

股四头肌: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股内侧肌和股外侧肌起自

前群 股骨,股中间肌起自股骨;止点:向下形成一腱包绕髌骨,

续为髌韧带,止于胫骨粗隆 。

作用:是伸膝关节,屈髋

耻骨肌 长收肌 股薄肌 短收肌 大收肌(收肌腱裂孔)神经支配 二、大腿肌 内侧群: 作用: 使髋关节内收

12

股二头肌 半腱肌 半膜肌 神经支配 后群 位置:经过髋关节、膝关节后方, 作用:屈膝、伸髋,

胫骨前肌 趾长伸肌 拇长伸肌(后两者顾名思义)

前群 胫骨前肌: 作用:伸踝关节(背屈),使足内翻 神经支配

腓骨长肌 腓骨短肌 三、小腿肌 外侧群 神经支配

作用:使足外翻和屈踝关节(跖屈)

浅层:小腿三头肌:

作用:屈踝和屈膝,

后群 深层:胫骨后肌 趾长屈肌 拇长屈肌

胫骨后肌: 作用:屈踝关节和使足内翻

四、足肌:足背肌、足底肌

小结 体表常见的肌性标志:颞肌、胸锁乳突肌、咬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肱桡肌、掌长肌;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前锯肌、竖脊肌、腹直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股二头 肌、半膜肌、半腱肌、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

内 脏 学

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 胸膜、腹膜和会阴均属内脏学的范畴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中空性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 实质性器官: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 二、胸部的标志线 三、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

(一)腹部标志线

上横线:通过两侧第10肋最低点间的连线 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间的连线

左、右垂直线:通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的线 (二)腹部分区

由上述两条横线和两条纵线将腹部分为三部九个区 部 位 右 区 腹上部 腹中部 右季肋区 中 区 腹上区 左 区 左季肋区 左腹外侧区 右腹外侧区 脐 区 13

腹下部 右腹股沟区 腹下区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第五章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组成 口腔

咽 食管 上消化道 盲肠 胃 阑尾

消化管 十二指肠 大肠 结肠 小肠 空肠 直肠 回肠 下消化道 肛管

大 肠

消化腺分大消化腺和小消化腺 .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肝和胰. 一、口腔 是消化管的起始部 (一)口腔壁和分部

前壁:为上、下唇,借口裂通外界 壁 后方经咽峡与咽相通

上壁:为腭 下壁:为口腔底 侧壁:为颊 分部:以上、下牙弓和牙龈为界,分为口腔前庭和固有口腔 (二)腭

腭构成口腔的顶,分隔鼻腔和口腔

硬腭:位于腭的前2/3,由骨腭(上颌骨、腭骨)及表面覆盖粘

1.腭的分部 膜构成

软腭:位于腭的后1/3,由肌肉和腱及表面粘膜构成 2.软腭有关的结构 腭帆、 腭垂、 腭舌弓、 腭咽弓。

咽峡:由腭垂、腭帆游离缘、两侧的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 也是口腔和咽之间的狭部。 (三)舌

舌的功能:感受味觉、协助咀嚼、搅拌食物、辅助发音 舌尖:舌的前端 1.舌的形态 舌体:占舌前2/3 舌根:占舌后1/3

舌乳头:丝状乳头:一般感觉(触觉) 菌状乳头、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味觉

14

上面(舌背)

舌扁桃体:在舌根背面的深面,由淋巴组织组成 2.舌粘膜 舌系带:

舌下阜:舌系带根部两侧小圆形隆起,是下颌下腺和 下面(舌底) 舌下腺大管的开口

舌下襞:舌下阜后外侧粘膜皱襞,深面有舌下腺及舌 下腺小管开口此处

3.舌肌:舌肌为骨骼肌,分舌内肌和舌外肌。舌内肌可使舌改变形状; 舌外肌以颏舌肌在临床上为重要, 两側颏舌肌同时收缩时,舌前伸;一側收缩时,使舌伸向对侧 (四)牙

乳牙共20个,恒牙全部出齐共32个 ,其中有4个迟出或不出,所以一般28个。

1.牙的功能:对食物进行嚼碎,辅助发育等

牙冠:暴露在口腔内的部分,其内腔称牙冠腔

牙的外形分部 牙颈:介于牙冠和牙根之间缩细的部分

牙根:嵌入上、下牙槽内的部分,其内腔称牙根管,与牙冠腔相 通,管末端细有根尖孔

2.牙的分类 乳牙:分乳切牙、乳尖牙、乳磨牙

恒牙:切牙、尖牙、前麿牙、磨牙

牙本质:构成牙的大部分

3.牙组织 牙釉质:在牙冠部的牙本质外面覆盖的部分,最坚硬。 牙骨质:在牙根部的牙本质外面包绕的部分

牙 髓:位于牙腔内,由结缔组织、神经和血管共同组成 牙周膜:介于牙根和牙槽骨之间的致密结缔组织

4.牙周组织 牙槽骨:属于上、下颌骨的牙槽突 牙 龈:是覆盖在牙颈和牙槽突表面的口腔粘膜 5. 牙式:

右 上 颌 1 2 3 4 5 6 7 8 恒牙: 第 第 第 第 第 尖 侧 中 左 下 颌 三 二 一 二 一 切 切 磨 磨 磨 前 前 牙 牙 牙 牙 牙 牙 磨 磨 牙 牙

Ⅴ Ⅳ Ⅲ Ⅱ Ⅰ 左 上 颌 乳牙:

右 下 颌 乳 乳 乳 第 第

15

中 侧 尖 一 二 切 切 牙 乳 乳 牙 牙 磨 磨 牙 牙

6.临床牙式记举例:

右上颌第二前磨牙; 左下颌第一磨牙; Ⅲ 左上颌乳尖牙;Ⅳ 右下颌第一乳磨牙 (五)唾液腺

大唾液腺有三对,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

1.腮腺 位置:耳廓前下方和下颌支与胸锁乳突肌之间的窝内。

导管:从腮腺前部发出,在颧弓下一横指处,横过咬肌表面,穿颊肌开口于上颌第

二磨牙相对的颊粘膜,开口处称腮腺管乳头

2.下颌下腺 位置:在下颌体深面。导管: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 位置:在舌下襞深面 。 导管:大管开口于舌下阜,小管开口于舌下襞 二、咽 是消化道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器官)

漏斗形的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方起于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缘(环状软骨下缘)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 ,不完整。

咽分三部:鼻咽、口咽和喉咽 (一) 咽腔

位置:向前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上界:颅底;下界:软腭后缘与口咽分界 1.鼻咽 咽扁桃体:

咽鼓管咽口:在侧壁,在下鼻甲后端,通中耳鼓室 主要结构 咽鼓管圆枕:在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的隆起

咽隐窝:是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 2.口咽 位置:上界:软腭后缘;下界:会厌上缘

主要结构 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

咽淋巴环:由腭扁桃体、舌扁桃体、咽扁桃体在鼻腔、口腔通咽处,共同形成的一个淋巴组织环,

有重要防御机能 。

4. 喉咽

位置: 上界:会厌上缘;下界:平对环状软骨下缘(或第六颈椎体下缘)。

主要结构:梨状隐窝:位于喉口的两侧的深窝,由粘膜下陷形成,是异物经常滞留的部位 (二) 咽肌 神经支配: 舌咽、迷走。 三、食 管

食管全长约25cm,为前后略扁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高度续于咽,下端在第11胸椎左侧续于胃的贲门

颈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

16

食管的分部 胸部:上起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下至膈食管裂孔 腹部:由食管裂孔至贲门

第一个狭窄部:位于食管与咽交接处,距中切牙15cm

食管的狭窄部 第二个狭窄部:位于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胸骨角) 第三个狭窄部:为膈的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 四、胃

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起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一) 胃的形态、分部

1.形态 (画图)两口:入口称贲门,接食管 出口称幽门,下续十二指肠

两缘:右上缘称胃小弯,凹向右上,最低点有一切迹,称角切迹。 左下缘称

胃大弯,凸向左下。

两壁:前壁和后壁

2.分部:贲门部、胃底、胃体、幽门部(又叫胃窦, 分为左侧幽门窦;右侧幽门管) (二) 胃的位置

胃中等充盈和卧位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 。前壁右侧邻肝左叶;左侧邻膈和左肋弓;大部分被肋弓覆盖。在剑突下肝与左肋弓之间部分,贴腹前壁 ;后壁邻左肾、左肾上腺、胰、脾和横结肠等 ;胃底与膈和脾相邻 (三) 胃壁的结构 由内向外分4层: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 (在幽门处,环形肌发达,形成幽门括约肌) ;浆膜层。

五、小肠

小肠上起幽门,下续盲肠,全长5~7cm,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三部 (一) 十二指肠 与腹膜的关系

十二指肠包绕胰头,呈“C”字形,长约25cm,分为上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四部分 1. 上部:在L1右侧起自幽门,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上曲。 上部近幽门处的一段肠管,称十二指肠球(壶腹) ,是十二指肠溃疡好发部位。

2. 降部:在右肾内侧下降至第3腰椎水平,转折处称十二指肠下曲。 降部左侧贴胰头,其中份的后内侧壁上有十二指肠纵襞。 纵襞下方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距中切牙约75cm 。

3. 水平部:自右向左横过第三腰椎 。

4. 升部:自第3腰椎左侧上升至第2腰椎左侧,急转向前下方,形成十二指肠空肠曲,移行为空肠。十二指肠空肠曲由十二指肠悬肌连于腹后壁,此肌是手术时确定空肠起点的标志 (二) 空肠和回肠 空肠和回肠由肠系膜连于腹后壁, 其区别如下: 位 置

空肠 位于左上腹部 17

回肠 位于右下腹部

长 度 管 腔 管 壁 颜 色 环状襞 淋巴滤泡 血管弓 六、 大 肠

占全长的2/5 较 粗 较 厚 较 红 明 显 孤立淋巴滤泡 少,1—2级弓 占全长的3/5 较 细 较 薄 较 淡 不明显 集合淋巴滤泡、孤立淋巴滤泡 多,3—4级弓 分部:阑尾、盲肠、结肠、直肠、肛管。

升结肠

横结肠 结肠袋 结肠 降结肠 盲肠和结肠的特征 结肠带

乙状结肠 脂肪垂

(一)盲肠

位置:位于右髂窝内,与回肠、结肠、阑尾连接 。回肠末端开口于盲肠 称回盲口

回盲瓣:在回盲口上、下方有两个半月形的瓣,称回盲瓣,是回肠突入盲肠形成 ,其内有增厚的环形肌,可阻止小肠内容物过快地流入大肠,还可防止盲肠内容物逆流到回肠。 (二)阑尾

位置:位于右髂窝内, 三条结肠带汇集在阑尾根部,是手术中寻找阑尾的方法。

麦氏点(Mc Burney点):阑尾根部体表投影,位于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急性阑尾炎时,此处有明显的压痛。 (三)结肠

位置:起于盲肠、续于直肠,围绕空肠和回肠,呈“M”形排列 结肠右曲(肝曲)、结肠左曲(脾曲) 、左髂嵴、 第3骶椎 (四)直肠

位置:位于盆腔后部,从第3骶椎平面下降至盆膈,

两个弯曲:(矢状面)骶曲和会阴曲, 骶曲凸向后,会阴曲凸向前 特征 一个膨大:位于直肠下部,称直肠壶腹

三条横襞:中间一条大而明显,位置恒定,位于直肠右壁,距肛门7cm,直肠等镜检

时的定位标志。

(五)肛管

位置: 盆膈至肛门,长约4cm。

18

结构 肛柱:肛管内面的纵行粘膜皱襞, 肛瓣:肛柱下端之间的半月形粘膜皱襞

齿状线(肛皮线):肛柱下端与肛瓣基部连成锯齿状环行线,是粘膜与皮肤的分界线。 肛窦:肛瓣和肛柱下端共同围成的小隐窝 ,易积存粪便,诱发感染。 肛梳:位于齿状线与白线之间,是狭窄而隆起的光滑区,又叫痔环。

白线:在肛门上方1.5cm处,在活体皮肤上可见有浅蓝色的环形线,相当于肛门内、

外括约肌之间

肛门括约肌:肛门内括约肌:为平滑肌 肛门外括约肌:属骨骼肌。 七、肝

(一) 肝的形态

肝在活体呈红褐色, 通常分为上、下两面;前、后两缘。

上面(膈面):被镰状韧带分为左、右两叶 两面 下面(脏面):被“H”形沟分为4叶:左叶、右叶、方叶、尾状叶

横沟:称肝门,有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肝左、右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出入。(肝门,即肝脏面的横沟,)

出入肝门的结构,外被结缔组织膜,称肝蒂 。肝蒂内结构是:肝左、右管,肝固有动脉左、右支,肝门静脉左、右支 。

左纵沟:前方容纳肝圆韧带,后方容纳静脉韧带

右纵沟:前方是胆囊窝,容纳胆囊;后方是腔静脉沟,容纳下腔静脉 (二) 肝的位置

肝大部分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肝上界:与膈穹窿一致,在锁骨中线右侧平第5肋,左侧平第5肋间隙,在前正中线位于胸骨

体与剑突结合处

肝下界:成人与肋弓一致,在剑突下约3cm,幼儿可低于肋弓,但不超出2cm,7岁以后与成人

相等

(三)肝外胆道:出肝门之外的胆道系统,包括胆囊和输胆管道

位置:位于胆囊窝内

1.胆囊 胆囊底:多露出肝下缘, 投影部位在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交点处稍下方。 分部 胆囊体:

胆囊颈: 内面粘膜形成螺旋状的皱襞,称螺旋襞 胆囊管

2.输胆管道:包括:肝左、右管,肝总管、胆总管 (新教材包括肝内和肝外两部分)

19

胆囊三角:胆囊管、肝总管和肝脏面围成的三角形区域称胆囊三角,是胆囊手术中寻找胆囊动脉的标志

3.胆汁的排泄途径:

肝胰壶腹:胆总管斜穿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后内侧壁中,与胰管汇合,形成略膨大的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在肝胰壶腹周围有肝胰壶腹括约肌包绕,这句话不用写入概念中) 。 (四)肝的微细结构

1.肝小叶,是肝的结构单位,主要由肝细胞构成,小叶之间以结缔组织分隔。肝小叶的中央有中内静脉,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着肝板,肝板之间有肝窦,肝板内有胆小管。

肝窦(肝血窦):是位于肝板之间特化的毛细血管,其壁由有孔的内皮细胞构成,无基膜,通透性很大。

窦周间隙:肝窦的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间隙,是肝细胞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胆小管:由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内陷而形成,收集胆汁的管道。

2.门管区:位于相邻肝小叶之间,内有小叶间胆和、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通过。

3.肝的血液循环:入肝的血管是肝固有动脉、肝门静脉;出肝的血管是肝静脉。肝的血液循环路径自己写: 八、胰

胰有内、外分泌部,呈狭长的三棱形,横卧于腹后壁,约平第1、2腰椎

胰头:被十二指肠包绕

分部 胰体:

胰尾:较细,达脾门

胰管:位于胰实质内,贯穿胰全长,在十二指肠降部中份壁内与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

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副胰管:开口于十二指肠小乳头。

第 六 章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 ,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

一、鼻

20

鼻 包括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

鼻 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前界:鼻阈,通鼻前庭 后界:鼻后孔,通鼻咽 内侧壁:鼻中隔,由筛骨垂直板、梨骨及鼻中隔软骨及被覆粘膜构成 境界 鼻中隔前下部粘膜内毛细血管丰富,是鼻出血易发部位称易出血区。 顶壁:筛骨筛板被覆粘膜,邻颅前窝 底壁:骨腭及粘膜 (回忆口腔)

固有鼻腔 外侧壁:有上、中、下鼻甲及其下方的上、中、下鼻道 ,

上鼻甲后上方与蝶骨之间的凹陷,称蝶筛隐窝,有蝶窦开口 ; 下鼻道前端有鼻泪管开口

粘膜 嗅区:上鼻甲下缘平面以上的鼻腔粘膜,内有嗅细胞分布 呼吸区:嗅区以外的鼻腔粘膜,有丰富的静脉丛和鼻腺 ,作用: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额 窦:开口于中鼻道 鼻旁窦 蝶 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筛 窦:位于筛骨迷路内,分前、中、后三群 .前群和中群开口于中鼻 道,后群开口于上鼻道

二、喉 由喉肌和喉软骨组成 (一)喉的位置

喉位于颈前部中份,成人喉相当于第3-6颈椎位置。 (二)喉软骨

甲状软骨:最大一块喉软骨,重要体表标志,由两块甲状软骨板合成,构成喉前外侧壁,主要

结构:喉结、上切迹(颈前正中线标志)

环状软骨:喉的最下方、唯一的完整环形,重要体表标志,前窄后宽,后平对第六颈椎下缘。 会厌软骨:吞咽时盖喉口。

杓状软骨:成对,位于环状软骨上方,与声带有关。 (三)喉连结

环杓关节、环甲关节、环甲正中韧带 、甲状舌骨膜 (位置) (四)喉肌 迷走神经(喉上N-环甲肌,喉返N-其余喉肌) (五)喉腔

喉腔上方通过喉口通喉咽,下通气管, 喉又是发音器官

两襞(矢状位):喉腔内上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前庭襞 下方的一对粘膜皱襞,称声襞 两裂:两侧前庭襞之间的裂隙,称前庭裂; 两侧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称声门

21

裂,是喉腔最狭窄部。

喉前庭:喉口至前庭裂平面之间的部分

三部 喉中间腔: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的部分,

喉中间腔向两侧延伸至前庭襞和声襞之间的棱形隐窝,称喉室

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的部分,此部粘膜下层结构疏松,易因炎症而

水肿,小儿喉腔窄小,水肿时易引起呼吸困难。

声带:由声襞及其覆盖的声韧带和声带肌三部分构成

三、 气管与主支气管

(一)气管

1.位置:于颈部前正中,食管前方,下行入胸腔 ,上接环状软骨。

2.结构:16~20个“C”形软骨环构成,后部由平滑肌和结缔组织膜构成膜壁

颈部: 上起环状软骨,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 气管切开在3~5气管环处进行 3.分部

胸部: 胸骨颈静脉切迹至第四胸椎下缘(胸骨角平面),分左、右主支气管,分叉处称气管杈,气管杈内面呈半月形向上的纵嵴称气管隆嵴,略偏向左侧,是支气管镜检时判断气管分叉的重要标志。

主支气管:左主支气:细、长、走行较水平(或倾斜)。

右主支气管:粗、短、较垂直 。气管异物进入右主支气管

四、 肺

(一) 位置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二) 形态:因心位置偏左,故左肺狭长,右肺略宽短。 肺呈圆锥形,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

肺尖:圆钝,伸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1/3上方(2-3)2.5cm 肺底:又称膈面,稍向上凹

两面:肋面(外侧面)圆凸,贴近肋和肋间肌

纵隔面(内侧面)中部有长圆形凹陷叫肺门,有主支气管、血管两套(肺动脉、肺静脉、

支气管动脉、支气管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 。 出入肺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包绕,构成肺根 。

前缘:锐薄,左肺前缘有心切迹 三缘 后缘:钝圆,靠脊柱

下缘:较锐,伸入膈和胸壁之间的肋膈隐窝内 (不能完全伸入) (三) 分叶

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两叶; 右肺被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

22

(四) 支气管肺段

主支气管(一级支气管)?肺叶支气管(二级支气管)?肺段支气管(三级支气管) 每个肺段支气管及其分支和它所属的肺组织,称为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每个肺段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独立性。

左肺、右肺各分10个肺段 (五) 肺的微细结构

肺分为实质和间质两部分。肺实质是指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和肺泡,间质就是实质之间的结构。 肺小叶:每条细支气管连同其各级分支和所属的肺泡共同构成。

肺实质分为导气部和呼吸部。导气部包括终末支气管以前的所有肺叶支气管。呼吸部包括呼吸性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

了解支气管哮喘的病因

肺泡由肺泡上皮和基膜构成。肺泡上皮有I型和II型两类细胞,I型进行气体交换,II型分泌磷脂类物质(表面活性物质),降低肺泡回缩力。

血-气屏障:是毛细血管内血液和肺泡内气体进行气体交换的屏障,由肺泡上皮和肺泡上皮的基膜、毛细血管的基膜和内皮构成。

五、 胸膜

(一)胸膜分部

脏胸膜:被覆于肺表面

膈胸膜:覆盖于膈上面

壁胸膜 纵隔胸膜:衬贴在纵隔两侧面,在中部包绕肺根移行于脏胸膜

肋胸膜:衬贴于胸壁内面

胸膜顶:覆盖于肺尖上方,高出锁骨内侧1/3段上方2~3cm

(二)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下方相互移行,形成一个封闭的潜在性腔隙,内呈负压,有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脏胸膜和壁胸膜之间的摩擦。

肋膈隐窝: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的胸膜隐窝,当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其内,是胸膜腔

的最低部位,胸腔积液多聚积于此 。

临床穿刺抽液部位:肩胛线、腋后线,于第七或第八肋间隙中部。 (三)肺和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 肺 下 界 胸膜下界 锁骨中线 第6肋 第8肋 腋中线 第8肋 第10肋 肩胛线 第10肋 第11肋 脊柱旁 平第10胸椎棘突 平第12胸椎棘突 心内注射部位:胸骨左缘第四肋间隙。 六、纵隔

(一) 定义:两侧纵隔胸膜之间的全部器官、结构及结缔组织的总称

23

二)以胸骨角平面分上纵隔和下纵隔 。 上纵隔内有胸腺、气管、食管等。

下纵隔又以心包为界,分为前纵隔内有少量结缔组织和淋巴结等。

中纵隔内有心和心包

后纵隔内有食管、奇静脉、交感干、迷走神经、胸导管等。

第七章

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肾

一、肾的形态 前后略扁,蚕豆状

两端 上、下端 肾 两面 前、后面 两缘 外侧缘和内侧缘。

肾门:内侧缘中部凹陷,有肾血管、淋巴管、神经和肾盂出入称肾门。

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外包结缔组织膜,称为肾蒂。因下腔静脉靠中线右侧,故右侧肾蒂较

左侧短

肾窦:由肾门伸入肾实质内的凹陷,内含肾动脉分支,肾静脉属支,肾小盏、肾大盏、肾盂和

脂肪组织、淋巴组织、神经等

二、肾的构造

肾实质可分为肾皮质和肾髓质两部分

1.肾皮质:位于浅层,伸入髓质肾锥体之间的肾皮质称为肾柱。

2.肾髓质:肾髓质位于深部,由肾锥体构成 肾锥体尖端朝向肾窦,称肾乳头,2—3个肾锥体

合成一个肾乳头 肾乳头顶端有乳头孔,肾形成的尿液由乳头孔流入肾小盏内。2~3个肾小盏合成1个肾大盏。2~3个肾大盏汇合形成肾盂。肾盂出肾门后移行为输尿管。 三、肾的位置

肾位于腹膜后隙内(腹膜外位器官),脊柱两侧,贴靠腹后壁的上部。 右肾低于左肾,女性低于男性,儿童低于成人 (生理变异) 左肾:上端平第11胸椎下缘,下端平第2腰椎下缘

以椎骨为标志 右肾:较左肾低约半个椎体(肝) 肾门约平第1腰椎

以第十二对肋为标志:第12肋斜过左肾后面中份,右肾后面上份。

肾区:又称脊肋角,竖脊肌的外缘与第12肋之间的部位,,是临床肾的叩诊部位。 四、肾被膜

24

纤维囊:贴肾表面,易与肾实质分离,病理情况下发生粘连不易分离 由内向外分 脂肪囊:对肾起弹性垫的保护作用,肾封闭部位。

肾筋膜:最外层,分前、后层,向上包绕肾上腺,两层在上方和外层相互融合 在

内侧前层与对侧前层相互延续,后层与腰大肌筋膜融合 在下方两层分开,有输尿管通过。(画矢状、冠状两面简图)

肾的固定因素:肾被膜、肾血管、毗邻器官、腹内压及腹膜等对肾都有固定作用 五、 肾段 :一个肾段动脉所分布的这部分肾组织称为一个肾段。 六、肾的主要微细结构

肾实质由大量泌尿小管构成,泌尿小管包括肾单位和集合小管。 (一)肾单位

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分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 1.肾小体 位于肾皮质内,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

1)肾小球:是入球微动脉(较粗短)和出球微动脉(较细长)之间的毛细血管团,为有孔毛细血管。 2)肾小囊:为肾小管的起端扩大并凹陷而成的双层盲囊,两层囊壁之间的腔隙称肾小囊腔。 肾小囊外层称壁层;内层称脏层,由足细胞构成。足细胞贴附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基膜的周围,相互间有微小的裂隙,盖有裂孔膜。

滤过屏障(滤过膜):由毛细血管内皮层、基膜层和足细胞的裂孔膜构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血浆蛋白质外,血液中的其它物质均可通过滤过膜滤入肾小囊腔成为原尿。 2.肾小管 可分为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三部分。 1)近端小管:可分为近端小管曲部(近曲小管)和近端小管直部。

近端小管曲部游离面有微绒毛并构成刷状缘,扩大了表面积,重吸收功能最强。 2)远端小管:可分为远端小管直部和远端小管曲部(远曲小管)两部分。 3)髓袢:为近端小管直部、细段和远端小管直部共同构成的“U”形结构。

25

(二)集合小管

集合小管由远曲小管汇合而成。它自皮质行向髓质,最后形成乳头管,开口于肾乳头的乳头孔。 (三)肾的血液循环

1.肾血液循环的作用 ①清除血中代谢废物,形成尿液排出;②营养肾组织。

2.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①肾动脉是肾的营养性血管,又是肾的功能性血管;②肾动脉直接来自腹主动脉,血管粗短,血压高,流速快;③入球微动脉粗短,出球微动脉细长,故在肾小球内形成较高压力,有利于肾小球的滤过;④肾血流通路中出现两套毛细血管网,即血管球毛细血管网和球后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输尿管

为细长的肌性管道,起于肾盂下端,止于膀胱,输尿管按行程为三段

腹段、盆段(在女性,距子宫颈外侧2cm处与子宫动脉交叉,子宫动脉在前上方,输尿管在后

下方;在男性,有输精管越过其前方)、壁内段(自膀胱底外上角斜穿膀胱壁) ⑴ 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起始处) 三个狭窄 ⑵ 与髂血管交叉处(经过小骨盆上口处)

⑶ 壁内段

三个狭窄是输尿管结石易滞留的部位

第三节 膀 胱

一、形态: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

分部膀胱尖、膀胱底(后下方)、膀胱体、 膀胱颈(在膀胱下部,男性与前列腺接触,女性与尿生殖膈接触,内有尿道内口)

膀胱三角:在膀胱底部,两侧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此处由于缺少粘膜下层,无论

膀胱膨胀或收缩时都是平滑的,是膀胱结核和肿瘤的好发部位

输尿管间襞:两输尿管口之间的横行皱襞,是膀胱镜检时寻找输尿管口的标志。 二、位置及毗邻:

1.位置:膀胱空虚时位于小骨盆腔内前部,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充盈时,可超过耻骨联

合以上,儿童的位置高于成人,新生儿大部分位于腹腔内。

膀胱是储存尿液的肌性囊状器官,其形状、大小和位置均随尿液充盈度而变化。

26

2. 毗邻:

前方:耻骨联合

后方:在男性为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在女性为子宫和阴道 下方:男性邻前列腺,女性邻尿生殖膈

上方:有腹膜覆盖,男性邻小肠,女性有子宫伏卧于其上

第四节 尿道 (女性)

长约3-5cm,与阴道前壁相邻,在女性尿道穿尿生殖膈处,有尿道阴道括约肌环绕,开口于阴道前庭。

特点:短,宽、直。易感染。

第八章

中心思路:生殖细胞的产生与排出

男性生殖系统

生殖腺:睾丸 ( 产生精子 分泌雄性激素)

内生殖器 输送管道:附睾、输精管、射精管、男尿道(储、输、排精) 男性生殖器 附属腺体:精囊腺、前列腺、尿道球腺(分泌精液) 外生殖器: 阴囊、阴茎

第一节 男性内生殖器 (两种属性)

一、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 功能:产生精子( )和分泌雄性激素(睾丸间质细胞) (一) 形态:睾丸呈扁椭圆形,两面、 两缘(后缘有各种结构出入)、两端。

(二)结构:睾丸表面有一层白膜,睾丸小叶,精曲小管,是产生精子的部位。进入附睾储存。 二、附睾

附着于睾丸上端和后缘,其功能是储存精子,分泌物促进精子成熟 分部:附睾头、附睾体、 附睾尾 三、输精管和射精管

输精管是附睾管的延续、壁厚、管腔小,活体检查时,可摸到硬的条索状结构,输精管全长分四部

睾丸部:在睾丸后缘上行,至睾丸上端(阴囊内)

分部 精索部:睾丸上端至腹股沟管皮下环之间,为输精管结扎部位(皮下)阴囊根部, 腹股沟管部:位于腹股沟管内的一段 睾丸后上方 盆部:位于盆腔内,经输尿管末端前方至膀胱底的后面,在此处膨大形成输精管壶腹

射精管:输精管末端变细与精囊腺的排泄管合并形成射精管,穿前列腺实质,开口于尿道前列

腺部

精索:是由腹股沟管腹环,至睾丸上端的圆索状结构 主要内容是:输精管、睾丸动脉、蔓状

27

静脉丛、神经、淋巴管以及外包三层被膜。

其被膜从内向外为:精索内筋膜、提睾肌和精索外筋膜

四、精囊腺

精囊腺又称精囊,位于膀胱底后方,输精管壶腹外侧,其分泌的液体参与精液的组成

五、前列腺

前列腺是不成对实质性器官,前列腺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后面正中有一纵行

浅沟称前列腺沟 (临床上可辅助诊断)

(一)分部 前列腺底、前列腺尖、前列腺体、(可不管)

(二)位置 :直肠指诊时可触及前列腺后面,向上并可触及输精管壶腹和精囊腺 左、右叶及中叶(尿道);后叶:肿瘤。

六、尿道球腺 位于会阴深横肌内,排泄管开口于尿道球部 (可不管)

第二节 男性外生殖器

一、阴囊 结构:皮肤和浅筋膜(肉膜),阴囊被中隔为左、右两侧囊腔,分别容纳睾丸和附睾 二、阴茎

阴茎由两个阴茎海绵体和一个尿道海棉体构成,外包以皮肤和筋膜 可分为头、体、根三部分, 尿道海绵体位于阴茎海绵体腹侧,尿道贯穿全长,前端膨大为阴茎头,后端膨大称尿道球

阴茎皮肤薄,在阴茎颈处反折游离,形成包绕阴茎头的双层皮肤皱襞,称阴茎包皮 在阴茎头腹侧,连于尿道外口下端与包皮之间的皮肤皱襞,称为包皮系带

第三节 男性尿道

男性尿道起自膀胱的尿道内口,止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 长约16~22cm,具有排尿和排精的功能 前列腺部:为尿道穿过前列腺的部分,在后壁上有射精管开口及前列腺排泄管的开口 分部 膜 部:为尿道穿过尿生殖膈的部分,在周围有尿道外括约肌,属随意肌

海绵体部:为尿道穿过尿道海棉体的部分,在尿道球内的尿道,管腔宽,称为尿道球部,尿道球腺导管开口于此

三个狭窄:尿道内口、尿道膜部、尿道外口(最窄) 两个弯曲:耻骨下弯:在耻骨联合下方,凹向上,固定不变

耻骨前弯:在耻骨联合前下方,凹向下,将阴茎头上提与腹壁成60度,此弯曲消失 临床上把尿道海绵体部称为前尿道,把尿道膜部和尿道前列腺部称为后尿道。

第九章 女性生殖系统

生殖腺:卵巢 内生殖器 附属腺:前庭大腺

女性生殖器 输送管道:输卵管、子宫、阴道 外生殖器:女阴

28

第一节 女性内生殖器

一、卵巢 (属性) 排卵方式:破溃,排卵进入腹膜腔。

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位于骨盆腔侧壁髂总血管分叉处(卵巢窝内),产生卵子和分泌雌性激素。 卵巢悬韧带:由腹膜形成,起自盆壁,止于卵巢上端,内含卵巢血管等,是手术 固定装置 寻找卵巢血管的标志

卵巢固有韧带:连于卵巢下端与子宫角下部 二、输卵管 输送卵细胞

输卵管位于子宫阔韧带上缘内,连于子宫底两侧,

子宫部:穿子宫壁的一段,直径最细,有输卵管子宫口通子宫腔

输卵管峡:紧靠子宫壁外面的一段,短而狭窄,输卵管结扎术常在此处进行 分部 输卵管壶腹:较粗而长,占输卵管全长的2/3,是受精部位

输卵管漏斗:向后下弯曲覆盖卵巢 漏斗末端中央有输卵管腹腔口,开口于腹膜腔 在

输卵管腹腔口周围,有许多细长的突起称输卵管伞,盖在卵巢表面(作用)(标志)

子宫附件:临床上将卵巢和输卵管合称为子宫附件 三、子宫 子宫是肌性器官,是胎儿发育成长的部位 (一)子宫的形态:

成年人子宫似前后稍扁的倒置梨形

子宫底:在两侧输卵管子宫口平面以上 分部 子宫体:底与颈之间的部分

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上部:阴道以上的部分;

子宫颈阴道部:即子宫颈突入阴道的部分

子宫峡:在子宫颈阴道上部与子宫体相接处,长约1cm,在妊娠期可以伸展变长,剖腹产手术部位

子宫腔:在子宫体内,两端通输卵管

子宫颈管:在子宫颈内,下口通阴道,称子宫口 未产妇 经产妇。 (二)子宫的位置:

子宫位于小骨盆腔中央,膀胱与直肠之间,下端接阴道,两侧有卵巢和输卵管,当膀胱空虚时,成年女性的子宫是前倾前屈位。

前倾:整个子宫向前倾斜,子宫的长轴与阴道的长轴形成向前开放的角度(大于90度) 前屈:子宫体和子宫颈之间形成一个向前开放的钝角(大于170度)

腹膜形成的陷凹:膀胱子宫陷凹 直肠子宫陷凹(是女性腹膜腔最低部位) (三)子宫的固定装置: 除韧带外,还有盆膈、尿生殖膈及阴道的承托

子宫阔韧带:由子宫前后面的腹膜向两侧延伸至盆壁构成,主要功能限制子宫向

两侧移动

子宫的韧带 子宫圆韧带:起自子宫与输卵管交界处下方,经腹股沟管,止于阴阜和大阴唇的

29

皮下,维持子宫前倾位

子宫主韧带:防止子宫脱垂 骶子宫韧带:维持子宫前屈位 四、阴道

阴道是前后扁的肌性管道,是排出月经和娩出胎儿的通道 下端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

庭 阴道前邻膀胱和尿道,后邻直肠,下部穿尿生殖膈 312

阴道穹:阴道上端包绕子宫颈阴道部,在两者之间的环行凹陷,称阴道穹。分前部、后部、和侧部,以后部最深,与直肠子宫陷凹紧邻,两者之间仅隔阴道壁和壁腹膜。临床应用。

第五节 女性外生殖器

女性外生殖器即女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道前庭、阴蒂

阴道前庭:位于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裂隙,前部有较小的尿道外口,后部有较大的阴道口, 前庭大腺:位于阴道口的两侧,形如豌豆,导管向内开口于阴道前庭

另:女性乳房 乳房皮肤与乳腺深面胸筋膜之间,连有许多结缔组织小束,称乳房悬韧带,对乳房起支持作用。乳腺癌时悬韧带受侵犯而缩短,牵拉表面皮肤产生凹陷,呈“桔皮样变” 。

乳腺管呈放射状排列,手术切口应呈放射状。

会阴:(广义)指封闭小骨盆下口的所有软组织。分为尿生殖区与肛区两部分 狭义:指肛门和外生殖器之间的狭小区域。又叫产科会阴。分娩时注意保护。

第十章 腹 膜 回顾胸膜

一、概述

(一)腹膜: 由间皮及少量结缔组织构成的浆膜,衬于腹、盆腔壁内面的腹膜称为壁腹膜;覆盖于腹、盆腔脏器表面的部分称为脏腹膜。 (二) 腹膜腔:

由脏腹膜与壁腹膜互相移行,共同围成的潜在性腔隙 男性腹膜腔为一封闭的腔隙;女性腹膜腔则经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

腹膜腔的穿刺部位在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相交处,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相交处,脐水平线与腋中线相交处。 (三)腹膜的功能

腹膜可产生少量滑液,减少脏器间磨擦 ,腹膜还具有吸收能力、防御功能、修复能力,还有固定和支持脏器的作用。腹腔手术后的半卧位与腹膜下部的吸收能力最弱有关。 二、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1.腹膜内位器官:各面均被腹膜所覆盖的器官,如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活动范围大。

30

2.腹膜间位器官: 是指大部分被腹膜覆盖,仅有少部分未被腹膜覆盖的器官,如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充盈的膀胱等

3.腹膜外位器官: 是指仅一面被腹膜覆盖,其余面均不覆盖腹膜的器官,如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直肠中下部,空虚的膀胱等 三、腹膜形成的网膜、系膜和韧带

(一)网膜

与胃小弯和胃大弯相连的双层腹膜构成,两层腹膜间夹有血管、神经、淋巴管及结缔组织等 1.小网膜: 是肝门至胃小弯和十二指肠上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其左侧部从肝门至胃小弯,称肝胃韧带 ;小网膜的右侧连接肝门与十二指肠上部,称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内走行的重要管道,即胆总管、肝固有动脉和肝门静脉(右手三指)。 小网膜游离缘后方为网膜孔,通过网膜孔可进入胃后方的网膜囊

2.大网膜 是连于胃大弯和横结肠之间的四层腹膜结构 。防御功能,包裹炎症部位;小儿大网膜的特点。动脉血管分布

3.网膜囊 是位于小网膜和胃后方的腹膜间隙,又称小腹膜腔 。前壁由上向下依次为小网膜、胃后壁腹膜。 后壁为覆盖在胰、左肾、左肾上腺等处的腹膜 。左侧为胃脾、脾肾韧带。 网膜囊右侧借网膜孔与腹膜腔其余部分相通,网膜孔前界为肝十二指肠韧带。 胃前壁与胃后壁穿孔的表现不同。 (二)系膜 (与血管的关系)

1.肠系膜 是将空、回肠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其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称为肠系膜根,从腹后壁的左上向右下分布。

2.阑尾系膜: 呈三角形,将阑尾连于肠系膜下方,阑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走行于系膜的游离缘内,故阑尾切除时,应从系膜游离缘进行血管结扎 3.横结肠系膜 是将横结肠系连于腹后壁的横位腹膜结构

4.乙状结肠系膜 是将乙状结肠固定于左下腹部的双层腹膜结构, 特点:较长,易反折。 (三)韧带

1.肝的韧带:还有肝胃韧带、肝十二指肠韧带

1)镰状韧带 是位于膈穹窿下方和肝上面之间矢状位的双层腹膜结构,其游离缘内含肝圆韧带

2)冠状韧带 呈冠状位

2.脾的韧带:包括胃脾韧带、脾肾韧带

3.胃的韧带: 包括肝胃韧带、胃脾韧带、胃结肠韧带 四、腹膜陷凹

主要陷凹位于盆腔内,男性在膀胱与直肠之间有直肠膀胱陷凹

女性在膀胱与子宫之间有膀胱子宫陷凹;直肠与子宫之间为直肠子宫陷凹,较深,与阴道后穹间仅隔以薄的阴道壁和壁腹膜。站立或半卧位时,男性直肠膀胱陷凹和女性直肠子宫陷凹是腹膜腔

31

最低部位,故积液多存在于这些陷凹内 .

第八章 脉 管 系 统

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

心血管系统由心和血管组成。心血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运输和内分泌。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是心血管系统的补充系统,同时有重要防御作用。

第一节 概述

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分四腔,左、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左、右心室之间有窒间隔。同一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有房室口相通。

血管是输送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是将血液由心室输送到全身毛细血管的血管;静脉是将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输送回心房的管道。毛细血管管壁极薄,是血液与组织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循环:血液在心脏和血管所组成的密闭管道中周而复始地往返流动现象。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写出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路径:包括血液变化。

第二节 心

一 心的位置和外形

1.位置: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约2/3在正中线左侧,1/3位于正中线右侧。

2.毗邻:心的前面大部分被肺和胸膜所覆盖,只有小部分与胸骨下份和左侧第3-6肋软骨相邻;心的后方有食管和胸主动脉;心的下方是膈的中心腱;心的两侧是左、右肺及纵隔胸膜。 3.外形:心呈倒置的圆锥形,具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心尖(左心室)朝向左前下方,在左侧第5肋间隙,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是心尖的触摸点。心底朝向右后上,与出入心的大血管相连。心的前面叫胸肋面,朝向胸骨体和肋软骨。下面与膈相对,叫膈面。心的右缘由右心房构成。左缘主要由左心室构成。下缘主要由右心室和和左心室构成。心房与心室之间有冠状沟,两心室之间有前、后室间沟。(画图) 二、各心腔的形态

1.右心房:右心耳、下腔静脉瓣 三入口、一出口

卵圆窝:右心房在房间隔右侧下部的一浅窝,是胚胎时期卵圆孔闭锁后的痕迹,是房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2.右心室:一入口 、一出口 。三尖瓣(右房室口)、肺动脉瓣(肺动脉口)。 三尖瓣复合体:由右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三尖瓣、腱索、乳头肌共同构成,能防止血液逆流。

32

3.左心房:四入口,一出口。左心耳。

4.左心室:一入口 、一出口 。二尖瓣(左房室口)、主动脉瓣(主动脉口) 二尖瓣复合体:由左房室口周围的纤维环、二尖瓣、腱索、乳头肌共同构成,能防止血液逆流。 室间隔包括肌部(主要由心肌构成)和膜部(室间隔缺损的好发部位)。 三、心壁由内向外依次为心内膜、心肌膜和心外膜三层。 1.心的瓣膜由心内膜构成。

2.心肌膜:左心室大于右心室大于心房。心房肌与心室肌互不相连。

心肌骨架:(心纤维支架)包括四个纤维环,左右纤维三角,室间隔膜部,是心肌附着部位。 四、心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和浦肯野纤维网。能自动发生节律性兴奋,传导冲动,从而引起心的节律性收缩。

窦房结是心的正常起博点,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的心外膜深面。 房室结是产生房室延搁的主要部位,位于冠状窦口前上方心内膜深面。 五、心的血管

1.动脉:主动脉根部前壁右冠状动脉 后室间支(后室间沟)。营养范围: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后壁,室间隔后下1/3、窦房结和房室结。

主动脉根部的左后壁左冠状动脉 前室间支(前室间沟)、旋支。营养范围: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前壁,室间隔前上2/3部。

2.静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和心小静脉 冠状窦 冠状窦口 右心房。 注意:心的供血是独立的。

六、心的体表投影:心在胸前壁的体表投影,成人一般可用以下四点及其连线来表示。

左上点:左侧第二肋软骨下缘距胸骨左缘1.2cm处;右上点:右侧第三肋软骨上缘距胸骨右缘1cm; 右下点:右侧第六胸肋关节处;左下点:左侧第五肋间隙在左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 七、心包 纤维心包、浆膜心包;出入心的大血管外膜、心包腔。作用:

第三节 动脉 大动脉干行程及分支;全身动脉压迫止血点;重要器官的动脉分布; 动脉 是指从心运血到全身各器官的血管,全身的动脉可分为肺循环的动脉和体循环的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肺动脉干:发自右心室,至主动脉弓下缘分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分两支入左肺。 右肺动脉:分为三支入右肺。

动脉韧带:连于主动脉弓下缘与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的纤维性结缔组织索(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索后的遗迹)。

二、体循环的动脉:

33

全身各大局部的动脉主干的供血范围概括:

颈总动脉:头颈部; 锁骨下动脉:上肢; 胸主动脉:胸部(壁、脏),心除外; 腹主动脉:腹部(壁、脏); 髂外动脉:下肢; 髂内动脉:盆部。 主动脉:根据其行程可分为四段:

升主动脉:起自左心室,斜向右上前方,至右第2胸肋关节处移行主动脉弓。 主动脉弓:呈弓形弯向左后至第4胸椎下缘左侧移行为降主动脉。

胸主动脉: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达第12胸椎高度穿膈的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在腹腔内沿脊柱左前方下行至第4腰椎下缘分为左、右髂总动脉。 升动脉分支:左冠状动脉、右冠状动脉至心。

主动脉弓分支:凸侧;由右向左分别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 感受器: 压力感受器:壁内,感受血压变化。

化学感受器:主动脉弓下方处,叫主动脉小球。

(一)颈总动脉

行程:左颈总动脉起自主动脉弓,右颈总动脉起自头臂干,经胸锁关节后方,沿颈部两侧上

行,平甲状软骨上缘分颈内、外动脉。

颈动脉窦:是颈总动脉末端与颈内动脉起始部的膨大,窦壁内有压力感受器,可反射性的调

节血压。

颈动脉小球:位于颈总动脉分杈的后方,是化学感受器,可感受血液中CO2浓度变化的刺激,

反射性的调节呼吸。

(1)、颈内动脉:上行穿颈动脉管入颅,在颈部无分支。脑和视器。

颈动脉鞘: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共同包有的结缔组织鞘。 (2)、颈外动脉:在腮腺实质内分为颞浅动脉和上颌动脉两个终支。

甲状腺上动脉:

舌动脉:

面动脉:绕下颌骨下缘,咬肌前缘至面部,沿口角鼻翼外侧上行易名内眦动脉,

分支入下颌下腺、腭扁桃体及面部。

颞浅动脉:在耳屏前方经颧弓根部浅面至颞部皮下,分布于额、颞、顶部软组

织。

上颌动脉:其分支较重要的有脑膜中动脉:穿棘孔分布于硬脑膜。

(二)锁骨下动脉

行程:锁骨下动脉 左侧起自主动脉弓,右侧起自头臂干,穿斜角肌间隙,至第1肋外缘续腋动脉。

(1)椎动脉: 上行穿第6 -1颈椎横突孔,经枕骨大孔入颅,分支营养脑与脊髓。 (2)胸廓内动脉:向下入胸腔,沿第1~6肋软骨后面下降,分支分布于胸前壁心包、膈和

34

分支 乳房等处。其较大的终支称为腹壁上动脉,穿膈入腹直肌分支与腹壁下

动脉吻合营养腹直肌。

(3)甲状颈干:分支甲状腺下动脉:横过颈动脉鞘后方至甲状腺侧叶下端; 甲状腺的血液供应:甲状腺上动脉和甲状腺下动脉

1. 腋动脉:

2. 肱动脉: 肱动脉沿肱二头肌内侧下行至肘窝,平桡骨颈平面分为桡动脉和尺动脉。 3. 桡动脉:

4. 尺动脉: 经豌豆骨桡侧至手掌。

5.掌浅弓和掌深弓 两者发出指掌侧固有动脉(压迫止血点) (1) 掌浅弓 尺动脉末端

桡动脉掌浅支

(2)掌深弓 桡动脉末端

尺动脉掌深支

(三)胸主动脉: 1.壁支:肋间后动脉 ;肋下动脉。

2.脏支:支气管支; 食管支;心包支。 (四) 腹主动脉:

1、壁支: 主要有 腰动脉

2.脏支: 思考走行与腹膜的关系

(1)肾上腺中动脉:

成对脏支 (2)肾动脉:

(3)睾丸动脉:至睾丸和附睾;女性为卵巢动脉,至卵巢和输卵管壶腹部。 (画图)

(1)腹腔干:

不成对脏支 (2)肠系膜上动脉:

(3)肠系膜下动脉:

1)胃左动脉:

a.胃右动脉

(1) 肝固有动脉 b.肝右支:胆囊动脉

2)肝总动脉 c.肝左支

腹腔干分支 (2)胃十二指肠动脉: a.胰十二指肠上动脉

b.胃网膜右动脉

(1)胃短动脉

3)脾 动脉 (2)胃网膜左动脉; (3)胰支

胃的血液供应:胃左动脉、胃右动脉、胃网膜左动脉、胃网膜右动脉、胃短动脉。

1.空肠动脉 肠系膜上动脉分支 2.回肠动脉

3.回结肠动脉:阑尾动脉

35

4.右结肠动脉: 5.中结肠动脉:

走行与腹膜的关系,有的在两层腹膜形成的系膜内,升、降结肠的供血血管后部进入。 1.左结肠动脉:

肠系膜下动脉分支 2.乙状结肠动脉:

3.直肠上动脉:至直肠上部 (五)、髂总动脉:由腹主动脉自第四腰椎体下缘分出后,至骶髂关节处分为髂内动脉和髂外动脉。

(1)臀上动脉:(壁支知道名字就行)

壁支 (2) 臀下动脉: (3)闭孔动脉:

髂内动脉分支 (1)脐动脉:发出膀胱上动脉;

(2)子宫动脉(子宫阔韧带内,经输尿管前上方);走行

子宫动脉是要点

脏支 (3)阴部内动脉: 肛动脉

(4)膀胱下动脉

(5)直肠下动脉;直肠下部

膀胱的供血:膀胱上动脉、膀胱下动脉; 直肠的供血: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 (六)、髂外动脉:经腹股沟韧带中点深面至股部移行为股动脉。

髂外动脉的分支有 :腹壁下动脉:入腹直肌鞘与腹壁上动脉吻合。 1、股动脉:在股三角内下行,至腘窝,移行为腘动脉。 股动脉的主要分支是股深动脉

2、腘动脉. 在腘窝下部分为胫前和胫后动脉

3、胫后动脉: 经内踝后方至足底分为足底内侧和外侧动脉。 4、胫前动脉 足背动脉

注意: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1.颈总动脉:于环状软骨侧方可摸到颈总动脉搏动,将动脉向后内方压迫于第6颈椎横突结节上,可使一侧头部止血。

2.面动脉:在咬肌前缘下颌骨下缘处,可摸到搏动。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可使眼裂以下面部止血。

3.颞浅动脉: 在外耳道前方,颧弓后端可摸到搏动,压迫该处可使颞部和头顶部止血。 4.锁骨下动脉: 于锁骨上窝中点向下压,将动脉压在第1肋上,使肩和上肢止血。

5.肱动脉: 在肱二头肌内侧沟可摸到搏动,把肱动脉压向肱骨,可使压迫点以下的上肢止血。 6.桡动脉: 在腕关节上方桡侧腕屈肌腱外侧,可摸到搏动,为主要摸脉点。 7.尺动脉: 在腕横纹两端同时向深部压迫,可压住桡、尺动脉,使手部止血。 8.指掌侧固有动脉:在手指根部两侧压向指骨,可使手指止血。 9.股动脉:(1)体表投影 大腿外展外旋,自腹股沟中点至股骨内侧髁上方连一线,该线的上2/3为股动脉的投影。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可摸到股动脉搏动。把股动脉压向耻骨上支,可使下肢止血。

10.腘动脉: 在腘窝中加垫,屈膝包扎,可压迫腘动脉,使小腿和足止血。 11.胫前动脉和足背动脉

(1)体表投影 自胫骨粗隆与腓骨头连线中点起,至足背内、外踝中点连一线,此线在踝关节以上为胫前动脉,踝关节以下为足背动脉的投影。

36

(2)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长伸肌腱外侧可摸到搏动,向下压迫可减轻足背出血。

12.胫后动脉:在内踝与跟结节之间可摸到搏动。将该动脉压向深部,可减轻足底出血。

第四节 静 脉

静脉的特点:(熟悉内容)

1.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压力低、流速慢、属支多、吻合多,总容积较动脉多一倍; 2.有静脉瓣,有利于静脉血向心回流;

3.分浅、深两类,浅静脉位于浅筋膜内(又称皮下静脉), 深静脉与动脉同名并与其伴行; 4.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窦、板障静脉。

全身的静脉可分为肺循环的静脉和体循环的静脉。

一、肺循环静脉系:肺静脉 4条, 左上、下肺静脉,右上、下肺静脉。起于肺门,注入左心房。

(1)心静脉系

二、体循环静脉系 (2)上腔静脉系

(3)下腔静脉系(包括肝门静脉系)

上腔静脉系 包括上腔静脉及其属支。

1、上腔静脉

(1) 组成:在右侧第1胸肋关节处后方由左、右头臂静脉合成,注入右心房。 (2) 属支 左、右头臂静脉:

奇静脉: 胸部

(3)收集范围: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心除外)、以及脐以上腹前外侧壁等上半身静脉血。

2、头臂静脉:由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胸锁关节的后方汇合而成,

静脉角:由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在汇合处所形成的夹角,左侧有胸导管注入,右侧有右淋巴导管注入。

3、颈内静脉:头颈部的静脉血主要经颈内静脉回流。空气栓塞不管 于颈静脉孔处续于乙状窦,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与锁骨下静脉汇合。 (1)颅内支:硬脑膜窦

(2)颅外支:主要掌握面静脉。

面静脉:起自内眦静脉,注入颈内静脉。

特点:无静脉瓣;与颅内海绵窦有交通。(自己写)

危险三角:指鼻根至两侧口角的三角区,由于面静脉无静脉瓣,且与颅内海绵窦有交通,因此该区域内发生化脓性感染时,易引起颅内感染。

4、锁骨下静脉:于第1肋的外缘续于腋静脉,至胸锁关节的后方于颈内静脉汇合,主要属支是

颈外静脉:颈部最大的浅静脉,沿胸锁乳突肌的表面下行,在锁骨中点上方注入锁骨下静脉。

收集头皮和面部的静脉血(收集量不如颈内静脉)。临床应用广泛;穿刺点;

5、上肢静脉 浅静脉

头静脉:起自手背静脉网的桡侧,沿前臂的桡侧、肘部的前面、臂的外侧面上行,经三角肌和胸大肌间沟至锁骨下方注入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37

收集手和前臂桡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的尺侧,沿前臂的尺侧上行,至肘部转至前面,臂的内侧面

上行至臂中部,注入肱静脉。

收集手和前臂尺侧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肘正中静脉 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

6.胸部的静脉

奇静脉:向前经右肺根上方注入上腔静脉。胸部静脉血直接或间接地注入奇静脉。心除外 。

属支 (1)右肋间后静脉(3—11肋)右侧胸壁 直接注入奇静脉。

(2)食管静脉、支气管静脉;

(3)半奇静脉 副半奇静脉 (左侧胸壁)

是上腔静脉系与下腔静脉系的吻合部位。

(二)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集下半身的静脉血。(脐以上腹前外侧壁除外) 1、下腔静脉

1).组成及行程:由左、右髂总静脉平第5腰椎右前方合成,沿腹主动脉右侧、脊柱右前方

上行,经肝的腔静脉沟,穿膈腔静脉孔入胸腔,注入右心房。 2)属支:左、右髂总静脉也可以看作是下腔静脉的属支。 壁支: 腰静脉,(膈下静脉。)

脏支:(成对脏器): (1)肾上腺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2)肾静脉

(3)睾丸静脉/卵巢静脉:左侧注入左肾静脉,右侧注入下腔静脉 (4)肝静脉:在腔静脉沟注入下腔静脉、。

解释男性睾丸静脉,尤其是左侧睾丸静脉易发生曲张的原因:

睾丸静脉起自睾丸和附睾,先在精索内形成蔓状静脉丛,后汇合成睾丸静脉,右睾丸静脉以锐角汇入下腔静脉,左睾丸静脉以直角汇入左肾静脉。睾丸静脉管径细,行程长,血液回流不利,因此睾丸静脉易发生静脉曲张,尤其是左侧睾丸静脉易发生曲张。

2、髂总静脉:下肢和盆部的静脉血

组成:在骶髂关节前方由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汇合而成。 3、髂内静脉:收集盆部的静脉血;属支与同名的动脉相伴行。 4、髂外静脉:收集下肢的静脉血。 7、下肢的浅静脉

38

(1) 大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内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膝关节内后方、大腿内侧面上行,至腹股沟韧带下方,注入股静脉。

属支:腹壁浅静脉 、旋髂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股内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 收集:足、小腿、大腿内侧部以及大腿前部浅层的静脉血。 临床:切开输液等。

(2) 小隐静脉:

起始与走行:在足外侧缘起自足背静脉网,经外踝后方,沿小腿后面上行,至腘窝处注入腘静脉。

收集:足外侧部和小腿后部浅层结构的静脉血。 8.肝门静脉系:

(1)肝门静脉

组成:由脾静脉与肠系膜上静脉在胰颈后方合成,经胰颈和下腔静脉之间进入肝十二指肠韧带,在肝固有动脉和胆总管的后方上行至肝门,分为左、右两支入肝。

属支: 脾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肠系膜下静脉、胃左静脉、胃右静脉、胆囊静脉、附脐

静脉

收集范围:自食管腹段至直肠上部的消化管道及脾、胰和胆囊的静脉血。

特点:无静脉瓣,两端都是毛细血管。 (2)、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

1).肝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间的吻合部位:

(1)食管静脉丛; (2)直肠静脉丛; (3)脐周静脉网; 另外,通过(4)椎内、外静脉丛使贴近腹后壁的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的小属支与上、下腔静

脉系的肋间后静脉、椎静脉、腰静脉的属支间相吻合。 2).门静脉系与上、下腔静脉系之间的交通途径:

胃左静脉 食管静脉丛 食管静脉 奇静脉 头臂静脉 上腔静脉 肝 附 脐

门 脐 周 胸腹壁静脉 腋静脉 锁骨下静脉 静 静 静 脉 脉 脉 腹壁浅静脉 大隐静脉 股静脉 髂外静脉 髂总静脉 下腔

网 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 直肠上 直肠静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下静脉 静脉 脉丛

肛静脉 阴部内静脉

淋巴系统

一、概述

淋巴系统是血液循环系统的重要补充部分,由各级淋巴管道、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构成。

39

二、淋巴管道

淋巴管道可分为毛细淋巴管、淋巴管、淋巴干和 淋巴导管四级。

1.毛细淋巴管 以盲端起始,毛细淋巴管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蛋白质、癌细胞和细菌等大分子物质容易进入毛细淋巴管。

2.淋巴管 内含有众多的瓣膜,可防止淋巴逆流。分深、浅两种。 3.淋巴干(看图)

9条:包括左、右颈干,左、右锁骨下干,左、右支气管纵隔干,左、右腰干和单个的肠干。 4.淋巴导管 两条:即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 (1)胸导管:是全身最粗大的淋巴管道。

行程:胸导管起始乳糜池(解释乳糜),乳糜池由左、右腰干和肠干汇合而成。主动脉裂孔,后

纵隔,上纵隔,出胸廓上口达颈根部,然后注入左静脉角。

收纳范围: 胸导管通过六条淋巴干,收集了下半身和上半身左侧半(全身3/4部位)的淋巴。 (2)右淋巴导管:

组成:由右颈干、右锁骨下干、右支气管纵隔干汇合而成,注入右静脉角 收纳范围:收纳上半身右侧半(约占全身1/4部位)的淋巴。 三、淋巴器官 包括淋巴结、扁桃体、脾和胸腺 (淋巴细胞的来源)

1. 淋 巴 结 了解局部淋巴结的位置、引流范围,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2. 胸腺 胸腺是中枢淋巴器官又兼有内分泌功能。 (一)胸腺位置 胸腺位于胸骨柄后方,上纵隔前部。 (二)胸腺功能 T淋巴细胞和胸腺素。

3. 脾 脾是最大的淋巴器官,具有储血、造血、清除衰老红细胞和进行免疫应答的功能。 1.脾的位置 脾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第 9~ 11肋深面,其长轴与第10肋一致。正常在肋弓下不应触及。

2.脾的形态:脾上缘有2~3个深陷的脾切迹,是触诊辩认脾的特征性标志。

感觉器总论

感觉器: 感受器+附属结构

感受器——机体接受内、外环境刺激的感觉神经末梢结构。

视 器: 眼球+眼副器 (神经分布)

第一节 眼 球 构成:眼球壁+内容物

(一)眼球壁 眼神经:上睑皮肤、结膜、泪器、眼球 (躯体)感觉; 1.纤维膜(外膜)

1)角膜:前1/6,无色透明,无血管,神经末梢丰富,曲度较大,屈光 2)巩膜:后5/6,厚而坚韧,乳白色,不透明,巩膜静脉窦

40

巩膜静脉窦:即位于巩膜与角膜交界处的深面的一个环形静脉小管,是房水回流的部位。 2.血管膜(中膜)

1)虹膜: 圆盘形,瞳孔,虹膜角膜角,瞳孔括约肌,瞳孔开大肌 2)睫状体: 睫状突,睫状环,睫状肌

3)脉络膜: 后2/3,含血管和色素,营养、吸收眼内分散光线

虹膜角膜角(前房角):指虹膜与角膜所形成的夹角,房水经此部位渗入巩膜静脉窦。 3.视网膜(内膜)

1)外层:色素上皮层 (视网膜脱落)

视网膜虹膜部 视网膜盲部 2)内层:神经层 视网膜睫状体部

视网膜脉络膜部— 视网膜视部:视神经盘,黄斑,中央凹

构造:三层细胞:感光细胞(视锥细胞,视杆细胞); 双极细胞、 节细胞。

视神经盘:(视神经乳头)在视网膜后部中央稍偏鼻侧处,有一由视神经纤维聚集而成的白色盘状隆

起,此处无感光能力,称视神经盘。

黄斑:在视网膜后部,视神经盘颞侧约4mm处,有一黄色小斑,是视锥细胞的高度聚集区,称黄斑。

其中央凹陷处感光最敏锐。 (二) 内容物 1. 眼房和房水

1)眼房: 位于角膜、晶状体和睫状体之间

2)房水循环:睫状体产生 ? 眼后房 ? 瞳孔 ? 眼前房 ?虹膜角膜角 ? 巩膜静脉窦 ?眼静脉 (青光眼)

功能:营养角膜和晶状体;维持眼内压;折光

2.晶状体: (白内障);眼的视远与视近调节过程(参照生理学内容) 1)位置:虹膜与玻璃体之间

2)形态:双凸镜状,无色透明(无血管、神经),借睫状小带系于睫状体 3.玻璃体: 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填于晶状体与视网膜之间 ※ 折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 光线 ? 角膜 ?眼前房房水 ? 瞳孔 ? 眼后房房水 ? 晶状体 ? 玻璃体 ? 视网膜 第二节 眼 副 器

一、眼睑: 皮肤:薄;下睑皮肤—上颌神经 皮下组织:疏松

层次 肌层:眼轮匝肌、上睑提肌 睑板:睑板腺(麦粒肿) 睑结膜

41

二、 结膜 睑结膜 血管丰富 球结膜 结膜囊 结膜上、下穹

三、泪器 组成: 泪腺和泪道(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 泪腺分泌泪液 ? 结膜囊 ? 上、下泪点 ? 上、下泪小管 ?泪囊 ? 鼻泪管 ? 下鼻道 四、眼球外肌

名称 上睑提肌 上直肌 作用 提上睑 内上 下直肌 内直肌 内下 内 外直肌 外 上斜肌 外下 下斜肌 外上 五、眶脂体:脂肪,相当于眼球运动的关节窝。 五、眼的血管 颈内动脉?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颅内海绵窦? 眼静脉?内眦静脉?面静脉

前庭蜗器

外耳 _ 传导声波

组成 中耳

内耳 — 含听觉感受器、位置觉感受器 第一节 外耳 包括耳廓、外耳道、鼓膜 一、耳廓:收集声波

二、外耳道 (临床检查时的方法);S型 分部:外1/3—软骨部;内2/3—骨部 耵聍腺; 皮下组织很薄。

三、鼓膜:位于外耳道与鼓室之间,椭圆形,倾斜位

松弛部:上1/4 形态、分部

紧张部:下3/4,鼓膜脐,光锥 (前下部的三角形的反光区)

第二节 中 耳

中耳包括鼓室、咽鼓管、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一、鼓室

(一)位置:颞骨岩部内含气的小腔 (二)六壁:

1.上壁:鼓室盖壁 ? 颅中窝 2.下壁:颈静脉壁

3.前壁:颈动脉壁,其上部有咽鼓管的开口 4.后壁:乳突壁 乳突窦入口?乳突窦?乳突小房

42

5.外侧壁:鼓膜壁

6.内侧壁:迷路壁 —— 前庭窗、蜗窗、第二鼓膜、面神经管凸、岬 (三) 内容 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听骨链等。鼓膜张肌、镫骨肌。 二、咽鼓管 位置:鼻咽侧壁(咽鼓管咽口),中耳鼓室前壁(咽鼓管鼓室口)之间; 作用:使鼓室内、与外界的气压保持平衡,有利于鼓膜振动。

小儿咽鼓管的特点:宽、短、水平位;易因咽部的炎症而引起逆行感染。 三、乳突窦和乳突小房 (一) 乳突窦:位于鼓室的后方

(二) 乳突小房:为颞骨乳突内的许多含气小腔; 鼓室 ? 乳突窦 ? 乳突小房

第三节 内 耳

一、位置:颞骨岩部内,又称迷路。

二、 骨迷路:耳蜗、 前庭、 骨半规管 骨迷路与膜迷路之间含外淋巴 分部(前?后) 膜迷路内含内淋巴;两者之间不通。 膜迷路:蜗管、球囊和椭圆囊、膜半规管 (一) 骨迷路

1. 前庭 外侧壁:前庭窗(镫骨底)、蜗窗(第二鼓膜) 2. 骨半规管:前、后、外骨半规管;骨壶腹

3. 耳蜗:蜗轴(骨螺旋板、蜗孔); 蜗螺旋管:绕蜗轴转两圈半 (二) 膜迷路

1. 椭圆囊和球囊:椭圆囊斑、球囊斑 — 感受头部静止的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 2. 膜半规管:壶腹嵴 — 感受头部旋转变速运动 上壁:前庭膜 3. 蜗管 下壁:基底膜— 螺旋器(听觉感受器)

三、声音的传导 传导性耳聋(外耳、中耳);神经性耳聋(内耳、听神经、听区)

一、空气传导:主要的 锤骨?砧骨 前庭阶外淋巴?前庭膜 ? ? ? ?

声波?耳廓?外耳道?鼓膜 镫骨?前庭窗?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听区

?

蜗窗 (一) 骨传导: 声波?颅骨?骨迷路?

内耳门 通过结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第十章 神经系统

43

一、神经系统由 和 组成。

二、周围神经系统包括 和 、 。 三、

神经系统的分部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 脑桥 脑干 延髓 脊髓

脑神经:12对 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31对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神经 交感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副交感神经 四、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感受器 ? 感觉神经 ? 神经中枢 ? 运动神经 ? 效应器 五、神经系统常用术语 (一)在中枢神经系统内:

1.灰质: 神经元的胞体和树突集中的部位, 在新鲜标本中色泽灰暗

2.皮质: 大、小脑表面的灰质

3.白质: 神经纤维集中的部位,色泽白亮 4.髓质: 位于大、小脑深部的白质

5.神经核: 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的团块 6.纤维束: 起止、行程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神经纤维集聚成束

7.网状结构: 由灰质和白质混合而成,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灰质团块散布其中。 (二)在周围神经系统内:

1.神经节: 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成的团块 2.神经: 神经纤维集聚在一起,外包结缔组织膜而形成的结构。

第一节 脊 髓

一、位置和外形

(一)位置: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在成人平L1下缘,新生儿平L3 (二)外形:前、后稍扁的圆柱形

44

2个膨大 颈膨大(C4 ~ T1)(上肢N) 腰骶膨大(L2 ~ S3)(下肢N)

6条纵沟:前正中裂、后正中沟、 前外侧沟(脊神经前根走出):后外侧沟(脊神经后根进入) 脊神经节:脊神经后根上的膨大,内有感觉神经元胞体(其周围突参与组成脊神经;中枢突两种)。 脊髓圆锥:脊髓下端变细呈圆锥状的部分

终丝:为软脊膜形成的细丝,由脊髓圆锥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马尾:由在脊髓末端下行的腰、骶、尾脊神经根围绕终丝组成。 (三)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对应关系

与每一对脊神经前、后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脊髓节段,脊髓可分为31个节段节(颈8、胸12、腰5、骶5、尾1)

脊髓节段 C1 ~ C4 C5 ~ T4 T5 ~ T8 T9 ~ T12 L1 ~ L5 S1 ~ S5, Co1 二、内部结构:

(一) 中央管:纵贯脊髓全长,内含脑脊液

(二) 灰质:呈“H”形或蝶形,可分为前角、后角和中间带三部分 画图

后 角 含联络神经元,接受后根传入纤维,其轴突交叉至对侧白质组成脊髓丘脑束,对浅感觉

信息的传导起重要作用

中间带 侧角(T1~L3):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骶副交感核(S2~4):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

前 角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 支配躯干肌;四肢肌

平对椎骨的序数 同序数椎骨 同序数椎骨-1 同序数椎骨-2 同序数椎骨-3 第10 ~ 12胸椎 第1腰椎 举例 C3平对第3颈椎 T3平对第2胸椎 T7平对第5胸椎 T10平对第7胸椎 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

(三) 前索:前正中裂与前外侧沟之间 白质 外侧索:前外侧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后索::后中间沟与后外侧沟之间

网状结构:后角基部外侧与外侧索之间 1. 上行纤维束 纤维束名称 薄束 位置 后索内侧部 功能 同侧T5以下半身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45

楔束 脊髓丘脑束 后索外侧部 外侧索和前索 同侧T4以上半身的本体觉和精细触觉 肢体对侧半痛、温觉和粗触觉及压觉 下行纤维束(止于前角内运动神经元) 纤维束名称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位置 外侧索 前索 功能 同侧四肢肌随意运动 双侧躯干肌、对侧四肢肌随意运动 2. 固有束:负责脊髓节段内和节段间的联络 三、脊髓的功能:传导,反射

第二节 脑 干

位置:位于颅后窝的枕骨大孔与鞍背之间的骨面,下与脊髓相续;上与间脑相连;后方连于小脑。 组成:延髓、脑桥、中脑 (自下而上)

注意: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大都在脑神经相连的区域内 一、脑干的外形 (一) 脑干的腹侧面

锥体:锥体束中的皮质脊髓束

延髓 锥体交叉:皮质脊髓束的大部分交叉到对侧 前外侧沟:舌下神经

后外侧沟: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 基底沟:基底动脉

脑桥 脑桥腹侧面开始缩窄处 三叉神经

延髓脑桥沟: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从内向外) 中脑 大脑脚底:皮质脊髓束 脚间窝:动眼神经 (二) 脑干背侧面

延髓 薄束结节:薄束核(深感觉二级感觉神经元组成) 楔束结节:楔束核(同上) 脑桥与延髓的背面共同构成菱形窝(第四脑室的底)

中脑 上丘(视觉反射中枢)与外侧膝状体相连。

下丘(听觉反射中枢)与内侧膝状体相连;下方滑车神经(唯一从脑干背侧发出) (三) 第四脑室

1. 位置:延髓、脑桥与小脑之间 2. 第四脑室底——菱形窝

3. 连通关系 中脑水管 ? 第三脑室

46

第四脑室 ? 正中孔、外侧孔 ? 蛛网膜下隙

一、脑干的内部结构 (一) 脑神经核 (二) 非脑神经核 非脑神经核 红核、黑质、 薄束核、楔束核 (三) 上行纤维束 1. 内侧丘系

× 内侧丘系交叉

薄、楔束 <○ <○

薄/楔束核 内侧丘系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2. 脊髓丘系

脊髓丘脑束 <○

脊髓丘系 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 3. 三叉丘系

× 三叉丘系

三叉神经 <○ <○ 三叉神经感觉核群 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

(四) 下行纤维束——锥体束

锥体束 交叉的纤维 ? 皮质脊髓侧束 ○ 不交叉的纤维 ? 皮质脊髓前束

(五) 脑干网状结构

概念:脑干中除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以及长的上、下行纤维束以外的广大区域,其中各类神经元相对散在,神经纤维交错排列。

功能: 1)上行网状激动系统:使大脑皮质保持意识水平、清醒状态 2)参与肌张力的调节

3)生命运动中枢:延髓网状结构内有心血管运动中枢和呼吸中枢,调节心、血管运动和呼吸运动

位置 中脑 延髓 第三节 小 脑

(一) 位置:位于颅后窝,其腹侧邻脑桥和延髓,上方邻大脑枕叶。

分部:由两侧小脑半球和中间小脑蚓组成。

47

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蚓两侧的一对隆起;靠近枕骨大孔,当颅内压增高时,可被挤压而嵌入枕骨大孔从而引起小脑扁桃体疝。 (二) 小脑的内部结构

1.小脑皮质:

2.髓体:小脑内部的白质 3.小脑核:最大的 齿状核 (三).机能分区

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维持身体平衡 脊髓小脑—— 旧小脑;参与调节肌张力

大脑小脑—— 新小脑;协调上、下肢随意而精细的运动 (四)小脑的功能: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协调随意运动

第四节 间 脑

(一) 位置分部:

1.位置:位于脑干与端脑之间(中脑的前上方),大部分被大脑半球掩盖 2.分部: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后丘脑、底丘脑。 (二)背侧丘脑

1.外形;卵圆形灰质团块

2.分部:以“Y”字形内髓板分为前核群(边缘系统)、内、外侧核群。

外侧核群的腹后核:全身各部的躯体感觉传导通路的第三级神经元。内侧部分(三叉丘系);外侧部分(内侧丘系,脊髓丘系) (三)后丘脑

1.内侧膝状体:接受听觉纤维,发出听辐射?听觉中枢

2.外侧膝状体:接受来自视束的视觉纤维,发出视辐射?视觉中枢 (四)下丘脑

1.位置:背侧丘脑的前下方

组成:视交叉、灰结节、漏斗、垂体、乳头体

2.视上核 室旁核分泌(加压素)(催产素)至神经垂体释放入血。

3.功能:调节体温、摄食、生殖、水盐代谢及内分泌活动;参与边缘系统 (七)第三脑室

1.位置:两侧背侧丘脑、下丘脑之间的矢状窄隙 两侧:经室间孔?侧脑室

2.连通 48

后方:经中脑水管?第四脑室

第五节 端 脑

一、端脑的外形与分叶

端脑由两大脑半球借胼胝体连接而成

大脑纵裂:两侧大脑半球之间;大脑横裂:大脑与小脑之间 三条恒定的沟: 外侧沟、 中央沟、 顶枕沟。 五叶:额叶、顶叶、颞叶、 枕叶、 岛叶

(二)各叶主要沟回 :看图;中央前、后回,额上、中、下回,角回,缘上回,颞上回后部,距状沟,海马旁回,钩,边缘叶(包括扣带回、海马旁回和钩) (三)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1.躯体运动区

(1)位置:中央前回、中央旁小叶前部

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头面部内部是正立的 (2)特点 交叉管理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 2.躯体感觉区

(1)位置: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后部

投影区呈倒置人形,但头面部内部是正立的 (2)特点 交叉管理

身体各部投影区的大小取决于该部感觉的敏感程度

3.视区: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

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4.听区:颞横回 ,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纤维

运动性语言(说话)中枢:额下回后部,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 5.语言中枢 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受损产生失写症

听觉性语言(听话)中枢:颞上回后部,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字聋)

视觉性语言(阅读)中枢:角回,受损产生失读症(字盲)

(四)端脑内部结构

1.大脑皮质

2.基底核:是包埋于大脑髓质内的灰质团块,位于大脑底部。包括尾状核、豆状核、杏仁体、屏状核。

尾状核 新纹状体 (1)纹状体 壳 豆状核 苍白球 —— 旧纹状体

49

3.侧脑室

(1)位置:大脑半球内部的腔隙,内含脑脊液 (2)连通:经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4.大脑半球的髓质

(1)联络纤维:联系同侧半球内各部分皮质的纤维

(2)连合纤维: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皮质的纤维。例:胼胝体

(3)投射纤维:由联系大脑皮质与皮质下结构间的上、下行纤维组成,大部分通过内囊 ★内囊 1.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面呈向外开放的“>、<”形的白质板,属投射纤维

2. 内囊的分部及各部所通过的纤维束

(1)内囊前肢:位于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 (2)内囊膝: 前、后肢会合部,有皮质核束通过

(3)内囊后肢:位于豆状核与丘脑之间,有皮质脊髓束、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听辐射通过 对侧偏身硬瘫(锥体束损伤)

内囊损伤(三偏综合征) 对侧偏身感觉丧失(丘脑中央辐射损伤) 双眼视野对侧半同向性偏盲(视辐射损伤) 注意:一侧内囊损伤后,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此答案比较具体) 答: 一侧损伤后,病人会出现“三偏症”。

1)丘脑中央辐射损伤,表现为对侧半身感觉障碍。(2分) 2)皮质脊髓束损伤,对侧四肢肌瘫痪;(2分)

皮质核束损伤,对侧睑裂以下面肌瘫痪,对侧鼻唇沟消失,口角歪向病灶侧,(1分)。对

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对侧,(1分)。

3)视辐射损伤,表现为双眼对侧同向(视野)偏盲。(2分) (五)边缘系统 又称内脏脑

组成:边缘叶及相关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背侧丘脑前核群等)

功能:调节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与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

第六节 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感受器 ? 传入神经元 ? 各级中枢 ? 大脑皮质 ?传出神经元 ? 效应器

感觉传导通路 运动传导通路 一、感觉传导通路

(一)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

5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f2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