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指导书(土木)

更新时间:2023-11-10 21: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土木工程学院(部)

《土木建筑材料》

实 验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 土木(职)、道桥、水利

贵州理工学院 2015年 08 月

第 1 页 共 52 页

前 言

一、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教学程序与要求

1.1,实验前

预习相关实验内容,要求:

(1)理解土木工程材料实验与理论学习的关系; (2)理解建材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3)了解各项实验目的和要求;

(4)了解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5)熟悉水泥,砂,石,混凝土,砂浆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 (6)了解实验后的报告填写任务,带着目的进行实验。 1.2 实验期间

认真进行实验,仔细记录数据。

(1)严格遵守建材实验室的相关规章制度(见附录1);

(2)同组人员须科学分工,各司其职,确保实验科学,有序的进行; (3)具体进行实验的同学须严格按照“土木工程实验手册”制定的步骤进行操作,不明之处及时请教实验室工作人员,以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4)负责数据记录的同学须认真观察实验,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实验细节,确保实验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5)负责辅助实验的同学,在辅助工作之外,尽量避免拥挤围观,确保主要操作人员有足够的空间和轻松的环境进行实验;

(6)在实验中,凡涉及仪器的使用,须认真观察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演示,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操作,不明之处及时询问实验室工作人员;

(7)凡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不可随意丢弃,须按照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指导处理;

(8)凡实验中制作的试快,应及时装模成型,待翌日拆模后,在实验室工作人员指导下,将试块放入养护室,待龄期一到,即取出测其性能;

(9)实验结束后,同组同学将器具归位,打扫实验室卫生。待实验室工作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离开;

(10)实验试块养护龄期到时,应及时进行性能检测,并认真记录数据。

第 2 页 共 52 页

1.3,实验后续

整理实验数据,仔细填写实验报告册。(见附录2) (1)实验完成后,认真整理数据,编制实验数据表;

(2)在实验数据表的基础上,认真填写“土木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册”; (3)及时上交实验报告册,由指导教师批阅评分。 1.4,土木工程材料实验目的和要求 掌握知识,培养技能。

(1)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掌握土木工程基本材料的性能,对土木工程材料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了解土木工程材料相关国家,行业标准的基本常识;

(3)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须在实验中积累相当的实践动手能力; (4)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应掌握混凝土配合比的基本设计方法,并能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正确性;

(5)土木工程相关专业本科生应通过实验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内容

2.1,土木工程材料教学实验内容简介

序号 1 实验 每组 学时 人数 4 6-8 实验名称 水泥综合 实验 内容提要 细度(筛析法)、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体积安定性,胶砂强度 A细骨料:颗粒级配、 2 混凝土综合B粗骨料:颗粒级配 实验 C混凝土和易性、表观密度,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试拌调整 4 6-8 3 砂浆综合 实验 沥青综合 实验 砂浆性能,砂浆强度检测 2 6-8 4 沥青主要技术性能检测 4 6-8

第 3 页 共 52 页

目 录

实验一:水泥综合实验 .............................................................................................. 5 一、水泥细度实验(负压筛析法) .......................................................................... 5 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 6 三 水泥凝结时间实验 ................................................................................................ 8 四 水泥体积安定性实验 ............................................................................................ 9 五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 10 实验二:混凝土综合实验 ........................................................................................ 14 一 砂的颗粒级配实验 .............................................................................................. 14 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 16 三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实验 .............................................................................. 19 四 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检验《GB/T50080—2002》 ................................... 20 五 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 ......................................................................................... 22 实验三:建筑砂浆综合实验 .................................................................................... 25 实验四:沥青综合实验 ............................................................................................ 27 一针入度测定 ............................................................................................................ 27 二 延度测定 .............................................................................................................. 29 三 软化点测定 ......................................................................................................... 31 四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稳定度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 贵州理工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材实验室规章制度 .................................. 33 实验一 水泥实验(必修) ..................................................................................... 38 实验二 混凝土综合实验(必修) ......................................................................... 42 实验三 水泥砂浆实验(必修) ............................................................................. 48 实验四 石油沥青实验(必修) ............................................................................. 51

第 4 页 共 52 页

实验一:水泥综合实验

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类型: 综合性实验

实验要求:掌握水泥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的检测方法

一、水泥细度实验(负压筛析法) 1 实验目的

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凝结时间、收缩、强度等)都与细度有关,因此必须进行细度测定,以此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之一。水泥细度是指水泥颗粒的粗细程度,颗粒越细,越有利于水泥活性的发挥。水泥细度检验筛析法分为负压筛析、水筛法和手工筛析法。本实验适用于检测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 2 实验内容

水泥细度(80um筛筛析法)检验《GB1345-1991》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通过80um筛析法测量筛网上所得筛余量(即大于80um的颗粒含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细度检验方法有负压筛法,水筛法和干筛法三种,当三种检验方法测试结果发生争议时,以负压筛法为准。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参考《GB1345-91》——《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μm筛筛析法)》(《Test method for fineness of cement-The 80μm sieve》)组织运行 5实验条件

(1)实验筛 (2)负压筛析仪 (3)水筛架和喷头 (4)天平

第 5 页 共 52 页

6 实验步骤 步骤如下:

(1)试样经烘干至恒量后,冷却至室温过筛(0.9mm方孔筛),称取25g试样。

(2)将试样置于洁净负压筛上,盖上筛盖。

(3)启动负压筛并连续筛析2min, 期间如有式样黏附于筛盖,可轻轻敲打筛盖使其落下。

(4)筛毕取下,用天平称取筛余物的质量,精确至 0.05g。 7思考题

(1)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F =Rs /m×100

式中: F ——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m——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2)结果评定

当水泥筛余百分数F≤10%时为合格。 8实验报告

水泥细度(80um筛筛析法)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表1.5水泥细度检验实验测定

记录表 。 9 其它说明

筛子必须保持洁净,定期检查。 二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1 实验目的

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均受水泥浆稠稀的影响,为了不同水泥具有可比性, 水泥必须有一个标准稠度,通过此项实验测定水泥浆达到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凝结时间和安定性实验用水量的标准。本实验适用于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火山硅酸盐水泥等,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方法分为标准法和代用法。

第 6 页 共 52 页

2 实验内容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GB/T1346-2001》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水泥标准稠度的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过实验不同的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有两种方法即标准法和代用法。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参考《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组织运行。 5实验条件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3)天平 (4)量筒 6 实验步骤 步骤如下:

(1)水泥净浆的拌制同标准法

(2)采用代用法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时,可采用调整水量法或不变水量法,采用调整水量法时拌和水据经验确定,采用不变水量法时拌和水用142.5m (3) 水泥净浆搅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水泥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轻振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放至试锥下面固定的位置上,将试 锥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沉入净浆中,到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 7思考题

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为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水泥质量百分比计。用不变水量方法测定时,据试锥下沉深度S(mm)按下式计算得标准稠度用水量(P)%。

P = 33.4—0.185S

标准稠度用水量也可从仪器上对应的标尺上读取,当S<13mm时,应改用调

第 7 页 共 52 页

整水量法测定。 8实验报告

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表1.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 9 其它说明

(1)锥卡仪的金属棒能自由滑动;

(2)调整至试锥(柱)接触锥模顶面(玻璃板)时指针时对准零点; (3)沉入深度测定应在搅拌后1.5min的内完成; 三 水泥凝结时间实验 1 实验目的

通过凝结时间的测定,得到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凝结时间是指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用以评定水泥的质量。以便评定水泥质量,判定是要符合技术标准要求,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水泥初凝是指水泥加水拌和至标准稠度浆开始失去可塑性所需的时间。水泥终凝是指水泥加水拌和至标准稠度净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 2 实验内容

水泥凝结时间检验《GB/T1346-2011》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通过测定试针沉入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来表示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凝结时间的测定可以用人工测定,也可用符合标准操作要求的自动凝结时间测定仪测定,一般以人工测定为准。

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的时间表示.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参考《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组织运行。 5 实验条件

(1)标准法维卡仪 (2)水泥净浆搅拌机

第 8 页 共 52 页

(3)湿气养护箱 6 实验步骤

演示性实验(略) 7思考题

(1)自加水起至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4±1)mm时,所需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0.5mm(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净浆表面留下痕迹)时所需的时间为终凝时间;用小时(h)和分钟(min)来表示。

(2)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达到初凝或终凝状态。 8实验报告

水泥凝结时间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表1.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记录表 9 其它说明

评定方法:将测定的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结果,与国家规范中的凝结时间相比较,可判断其合格性与否。 四 水泥体积安定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通过测定沸煮后标准稠度水泥净浆试样的体积和外形的变化程度,评定体积安定性是否合格。水泥熟料当中如含有过多游离的氧化钙和氧化镁,会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由氧化钙引起的可用沸煮法检测。由氧化镁引起的安定性不良,需用压蒸法才能检测。 2 实验内容

水泥体积安定性检验《GB/T1346-2011》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试饼法是观测沸煮后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外形变化程度,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雷氏法是通过测定沸煮后两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来恒量水泥标准稠净浆体积膨胀程度,以此评定水泥浆硬化后体积是否均匀变化,体积安定性测定的方法有两种,雷氏法和试饼法。当发生争议时,一般以雷氏法为准。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第 9 页 共 52 页

参考《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Test methods for water requirement of normal consistency,setting time and soundness of the Portland cement》)组织运行。 5 实验条件 (1)沸煮箱 (2)雷氏夹

(3)雷氏夹膨胀值测定仪 (4)其他同标准稠度用水量实验。 6 实验步骤

(1)雷氏法是观测由二个试针的相对位移所指示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体积膨胀的程度。

(2)试饼法是观测水泥标准稠度净浆试饼的外形变化程度。 7思考题

(1)饼法判别 目测试饼未发现裂缝,用直尺检查也没有弯曲时,则水泥的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若两个判别结果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 (2)雷氏夹法判别 测量试件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记录至小数点后1位,当2个试件煮后增加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当2个试件沸煮后的(C?A)超过4.0mm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实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8实验报告

水泥体积安定性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实验一水泥体积安定性测定记录表 9 其它说明

安定性的测定有雷氏法和试饼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为准。 五 水泥胶砂强度实验 1 实验目的

实验目的:通过检验不同令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确定水泥的强度等级或评定水泥强度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水泥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矿物熟料的成分、

第 10 页 共 52 页

精确至0.1,如两次实验的细度模数之差超过0.2时,须重新实验。

Mχ=[(A2+A3+ A4+ A5 + A6 )-5 A1 ] /(100-A1)??????(2) 式中:Mχ——细度模数

A1、A2、A3、 A4、 A5、 A6——分别是孔径为4.75mm、2.36mm、

1.18mm、600um、300um、150um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据计算得到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按标准要求的级配区判定级配是否符合标准,若不符合标准要求,应双倍取样复检,复验符合标准要求,判定该类砂 合格,若复验的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该类砂为不合格,据细度模数MΧ的大小,按标准确定砂的规格。 8实验报告

砂的颗粒级配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实验二表2.1-2.2砂的筛分析实验记录表,图2.1实验砂样的级配曲线, 9 其它说明

(1)试样必须烘干至恒量,恒量是指在相隔1h~3h情况下,前后两次烘干重量之差小于该实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度;

(2)实验前应检查筛孔是否畅通,若阻塞应清除;

(3)实验过程中防止颗粒遗漏; 二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 1 实验目的

根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进行试配,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实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 2 实验内容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水泥

P.O.42.5,实测强度: 富余系数1.13 ;密度: 3.1g/cm3 。 (2),砂

河砂,中砂,细度模数: 2.7 ;表观密度 2600kg/m3 ;堆积密度 1400

第 16 页 共 52 页

kg/m3 。 (3),碎石

规格: 10-31.5mm ,表观密度 2650kg/m3 ;堆积密度 1450 kg/m3 。 (4),减水剂

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0%。 混凝土性能要求暨设计题目 (1),普通混凝土

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C45,C50任选 坍落度:35~90mm之间选定 (2),大坍落度(泵送)混凝土

强度等级:C30,C35,C40,C45,C50任选 坍落度:100~140mm之间选定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参考《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pecification for mix proportion design of ordinary concrete》)。组织运行

(1),《GB/T50080-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性能实验方法标准》; (2),《JGJ55-200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3),《GB/T50081-2002》——《普通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实验方法标准》; 5 实验条件 (1)广口瓶; (2)台秤; (3)托盘天平 (4)试样筒 (5)标准筛 6 实验步骤

(1)每组任选题目及相关性能要求设计配合比一组;提供配合比设计过程(配合比设计列表见附录);

(2)现场配制混凝土15升,按计算配合比计算出15升混凝土水泥、水、砂、石及减水剂(如掺用)的用量;

第 17 页 共 52 页

(3)记录坍落度、调整过程(满足坍落度要求);

(4)混凝土满足坍落度要求后,成型100×100×100mm三联模3组,分别测定3、28d混凝土抗压强度;28d混凝土劈拉强度; (5)组长安排好3d、28d龄期实验时间及人员安排。 7思考题

(1) 混凝土配置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式中 fcu,0——混凝土配置强度(MPa);

fcu,0——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2) 混凝土配合比应按下列步骤进行计算: 1 计算配置强度fcu,0并求出相应的水灰比;

2 选取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并计算出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 选取砂率,计算粗骨料和细骨料的用量,并提出供试配用的计算配合比。 4 混凝土强度实验时至少应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当采用三个不同的配合比时,其中一个应为本规程确定的基准配合比,另外两个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较基准配合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5;用水量应与基准配合比相同,砂率可分别增加和减少1%。

当不同水灰比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与要求值的差超过允许偏差时,可通过增、减用水量进行调整。 8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实验二表2.3-2.5砂的筛分析实验记录表,图2.1实验砂样的级配曲线, 9 其它说明

制作混凝土强度实验试件时,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或维勃稠度、粘聚性、保水性及拌和物的表观密度,并以此结果作为代表相应配合比 的混凝土拌和物的性能。

第 18 页 共 52 页

三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实验 1 实验目的

通过坍落度测定,确定实验室配合比,检验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并制成标准试件,以便进一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 2 实验内容

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检验——坍落度法《GB/T50080—2002》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通过测定混凝土拌和物在自重作用下坍落度及现象(泌水,离析),评定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保水性、粘聚性)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实验方法:坍落度法。 4 实验组织运行要求

参考《GB/T50080—2002》——《普通混凝土拌和物性能实验方法标准》组织运行。 5 实验条件

(1)塌落度筒 (2)漏斗 (3)捣棒 (4)铁铲 (5)直尺 (6)抹布 6 实验步骤

(1)湿润坍落度筒及各种拌和用具,并把坍落筒放在拌和用平板上 (2)按要求取得试样后,分三层均匀装入筒内,捣实后每层高约为筒高的1/3,每层用捣棒插捣25次,在整个截面上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捣棒应插透本层,并与下层接触。

(3)顶层插捣完毕,刮去多余混凝土后抹平。

(4)清除筒周边混凝土,垂直平稳提起坍落度筒,提离过程应在5~10s内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起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进行,在150s内完成。 (5)提出坍落筒后,立即量测筒高与坍落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拌和物的坍落度。 7思考题

坍落前后的高度差即为坍落度。精确至5mm。

据坍落度的大小判定是要满足施工要求的流动性,据在测试过程观察到的砼

第 19 页 共 52 页

状态,评定粘聚性和保水性是否良好。

当坍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生崩坍或一边剪坏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实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该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

观察坍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1),流动性以坍落度的大小判定(具体标准为施工确定)

(2),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坍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

(3),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和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坍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锥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而骨料外露,则表明此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能不好。如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量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和物保水性良好。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以mm为单位,结果精确至5mm。 8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验报告见附件1的实验二表2.3-2.5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实验记录表。 9 其它说明

(1)装料时,应使坍落度筒固定在拌和平板上,保持位置不动 (2)坍落度筒提升时避免左右摇摆

(3)在实验过程中密切观察混凝土的外观状态 四 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检验《GB/T50080—2002》 1 实验目的

测定混凝土拌和物捣实后的单位体积重量,以提供核实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之用。 2 实验内容

混凝土拌和物湿表观密度检验《GB/T50080—2002》 3 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第 20 页 共 52 页

⑵ 件成型与制作 混凝土试件成型与制作记录表 表2.5 试件尺寸/ mm 数量/ mm 试件编号 100×100×100 150×150×150 200×200×200 3 混凝土试块标准养护条件

温度:___________℃; 相对湿度:__________%_ 4 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实验

实验机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生产厂家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大加荷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本实验加荷速度____________________; ⑴ 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实验结果

本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实验结果记录表 表2.7

实验 试件尺寸 实验结果 试日期 龄件期 面破坏 抗压 编成实长 宽 d 积 荷载 强度 号 型 验 mm mm 2mm KN MPa 1 2 3 由理论推算出备 注 28天抗(注明剔除及特殊情况) 压强度 MPa ⑴3个试件强度中间值 MPa; ⑵试件 强度超中间值 %,应剔除 ⑶抗压强度评定值应取 (中间、平均) 抗压强度评定值 /MPa 值;或结果无效。 ⑵ 本班不同(组)灰水比强度实验汇总表

本班不同(组)灰水比强度实验汇总表 表2.8

组 别 1 2 3 4 5 6

砼设计强度 砼配制强度 水泥强度 水灰比 灰水比 抗压强度 第 46 页 共 52 页

⑶绘制混凝土______天抗压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

45 40 35 混凝土30 抗压25 强度 / 20 MPa 15 10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5 1.5 灰水比 图2.2 混凝土______天抗压强度与灰水比关系图

(4)确定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

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 表2.10

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量C Kg 水量W Kg 细骨料重S 粗骨料重G Kg Kg 水灰比 W/C 注:实验室混凝土配合比各材料用量=表3.7中初步计算配合比×混凝土校正系数K 6.实验结果分析

第 47 页 共 52 页

实验三 水泥砂浆实验(必修)

贵州理工学院实验报告

学院: 专业: 班级:

姓名 实验时间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 目的 实验 要求 实验 原理 实验 仪器 实验 步骤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组 成绩

第 48 页 共 52 页

实验 内容 实验 数据 实验 总结 指导教师意见 实验记录与计算: 1、砂桨稠度测定 ⑴本小组初步计算配合比

1M砂浆各材料用量表 表3.1

设计强度等级 水泥量C (Kg) 水量W (Kg) 细骨料重S( Kg) 水灰比W/C ⑵试拌及稠度调整

试拌____________升砂浆

第 49 页 共 52 页

3

签名: 年 月 日

砂浆试拌及稠调整记录表 表3.2

试拌及水泥量水量 调整次数 C (Kg) W(Kg) 试拌量 调整量1 调整量2 总用量 细骨料重 S(Kg) 稠 度 (mm) 1 调整后的稠度 2 平均 3、砂浆抗压强度实验

本小组砂浆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 表3.3

试实验日期 龄件期 编成型 实验 d 号 1 2 3 4 5 6 试件尺寸 mm 长 宽 面积 实验结果 破坏荷载 抗压强度 养护条件 N MPa 温度: ℃ 湿度: % 抗压强度评定值 MPa

单个试件抗压强度最大值(fm,cu)max? 单个试件抗压强度最小值(fm,cu)min? 平均值fm,cu?

根据国家标准 该砂浆强度等级评定为

4、实验结果分析

第 50 页 共 5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f0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