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备课(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28 20: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6.4.1 比例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0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使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活动,深化对慨念的理解。 3. 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1. 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 2.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 (1)小游戏。 拍手复习2:4和6:3,并求比值。 (2)课件出示中国国旗。 师:我们都在哪些地方见过中国国旗?生说一说。 2.生成问题 出示不同场所的3面国旗图。 师:这三幅图都是什么地方的场景?有什么共同点? 生思考,说一说。 师:为什么大小不同的国旗看起来是一样的,他们之间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国旗中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课件出示: 计算上图中操场上和教室里的两面国旗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 学生计算。 2.交流。

师:谁来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说一说。(长和宽的比值相等)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国旗的共同点吗? (这两幅国旗的大小不一样,但是长和宽的比是固定的。) 师:你概括的很好,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这种关系吗》 会发现:(板书) 3. 小结: 像这样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板书: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师:谁能说说比例的意义? 生说一说。 4. 课件出示3面国旗。 师:想一想,在上图的三面国旗的尺寸中,还有哪些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找一找,算一算,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分类板书。 10:1.6 3101010 2.4: 1.6=5: 1.6:2.4=:5 5:60=:40 33310105:=60:40 :5=40:60 2.4:60=1.6:40 332.4: 1.6=60:40 1.6:2.4=40:60 5:2.4=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 小结:我们发现这三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都可以组成比例;同样,这三面国旗宽和长的比也相等,也可以组成比例;另外,我们还发现每两面国旗的长与长的比值、宽与宽的比值也都相等,所以每两面国旗长的比和宽的比也可以组成比例。 5.深化理解比例的意义。 师:既然国旗是按比例缩放的,是不是国旗中的任意数据组成的比都能构成比例呢? 学生试一试。 汇报交流。 小结:只有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比值才相等,才可以组成比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的第1题。 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学生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2.用图中的4个数据可以组成多少个比例?

⑴学生独立做。 ⑵说一说,你还发现了什么?(当三角形按比例缩小或放大时,它们的形状不变。) 3. 解决问题 下面各表中相对应的两个量的比能否组成比例?如果能,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发现。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4:1.6=60:40 10:1.6 3101010 2.4: 1.6=5: 1.6:2.4=:5 5:60=:40 33310105:=60:40 :5=40:60 2.4:60=1.6:40 332.4: 1.6=60:40 1.6:2.4=40:60 5:2.4=相对应的量之间的比

6.4.2 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1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用字母表示,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探究、验证等方法研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应用。 难点: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创设情境 师:什么叫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学生思考,说一说。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基本性质是指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生成问题。 (1)师:什么叫比例? (生: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请你写出一个比例。 生独立写。同桌利用比例的意义判断是否正确。 (3)师板书:2.4:1.6=60:40 生判断是否正确。 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想不想知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1)课件出示:

学生读一读。 (2)师:你觉得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和什么有关? 学生观察,想一想,回答。(理解各部分的名称与各项在比例中的位置有关。) (3)出示: 师:如果写成这种分数的形式,你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吗?学生说一说。 出示: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1)师: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计算,并比较分析。 (2)师:观察计算结果,你有什么发现吗? 在小组内交流。 (3)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全班交流。 (4)小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5)验证:所有的比例都有这种性质吗?举个例子验证,也可以用课开始时写的比例验证。 学生验证,交流。 (6)得出结论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你能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吗? 学生尝试,交流(只要有道理就可以) (2)教师总结:可以这样表示: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比例的基本性质。前面要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我们是通过计算

它们的比值来判断的。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以后,你想到了什么? (可以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成比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学生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2.内项是多少?你是怎样思考的? 3.解决问题。 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是0.5公顷和0.8公顷。秋收时,两块水稻田的产量分别为3.75吨和6吨。 (1)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4.3 解比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2页例2、例3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什么叫解比例,掌握灵活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解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重点:掌握解比例的方法。 难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回顾复习: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相关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 2练习巩固: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小黑板出示练习题) ①6:10和9:15 ②20:5和4:1 ③5:1和6:2 (2)想一想,括号里应该填几: 14:( )=35:( ) ( ):5=6:( ) 3.导入: 师:我们知道比例中共有四项。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解比例的方法。大家有没有信心?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2. 1. 自主探究。教学挂图出示例2情景图: (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目的意思。重点强调“模型的高:实际塔高=1:10”这一关系。 (2)设模型高x米,引导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列出比例x:320=1:10。

(3)思考:怎样解比例? (4)独立尝试解比例。 (5)交流各自的方法。 注意:不管是学生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转化成方程,还是求出一边的比值再解,都值得鼓励。 2.重点交流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方法。 交流: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 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10x =320×1 (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指导学生进行检验。 (4)看书释疑。 3.小结: 师:通过例2的学习,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 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当然也可以求出等式一边的已知比的比值再算。 (二)教学例3。 师:我们知道比例还有另外一种形式——出示例3: 当出现分数形式的比例时,又该怎么解呢? (1)你会读这个比例么?读一读,并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 (2)全班齐练,指名板演,集体评价。 (3)优化方法:你用的哪种方法?为什么? (三)小结: 师:大家想一想,什么叫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解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2.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3. 2013年5月22日,中华鲟纪念币和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比是2:3,每枚中华鲟纪念币的价格是50元,每枚白鳍豚纪念币的价格是多少元?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 板书设计: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先把比例转化成外项乘积与内项乘积相等的形式(即方程),再通过解方程求出未知项的值。 灵活解决问题

6.4.4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3-44页练习八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熟练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进一步掌握解比例的计算方法,能熟练解比例。 2. 能灵活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问题,能解决与解比例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灵活应用解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自主检测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回顾再现 1. 复习比例的意义。 想一想,什么叫做比例?比例各部分的名称都是什么?比例和比有什么区别?(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师:同学们想一想,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3.回顾解比例的方法。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依据是什么?(——比例的基本性质)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出比例的基本性质么? (a : b=c : d → a d = b c) (2)试一试: 2.17?=8 解: 7x=2.1×8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乘法形式) x=2.4 (解方程) 师:解比例利用的是什么?(比例的意义或基本性质)。 简要板书: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解比例 3.揭示课题。 师: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练习。 板书课题: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把能组成比例的两个比用线连起来。

2.5:1 4.5:2.5 12 : 679:4 2.解比例。 9:5 4.5:2 15:6 7:12 3x(1)?517 14(2):x?2: 29(4)x:2?6:11 3(3)3.5:1.75?x:2.8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 3. 练习八第4题。 想一想,说一说。 (二)综合练习。 1.练习八第10题。 注意让学生体会比例的基本性质决定了x的值是一定的。 2.练习八第11题。 学生独立解答。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解题方法。教师重点强调:再写比例的时候看清等号前后两个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对应关系。 (三)提高练习。 1.练习八第12题。 2.练习八第14题。 3.练习八第15题。 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引导学生写出数量关系式:6×足球单价=8×篮球单价,因此,足球单价:篮球单价=8:6。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比例式成立。 8:6=4.6:( ) 6.3:( )=5:9 432( ): =3: 45:7.5=( ): 523

2.解比例: 3. (二)评价完善。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汇报评价,优秀的给予表扬,出错的分析原因。 四、课堂总结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对于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你又有了哪些更深入的了解?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练习 a : b = c : d a d = b c 2.17?=8 解比例 解: 7x=2.1×8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改写成乘法形式) x=2.4 (解方程)

6.4.5 正比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5、46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2.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能根据正比例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3.会用 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和函数思想。 重点: 正比例的意义和判断。 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准备: 根据据下列中的两种量,怎样求第三种量? (1)已知路程和时间 (2)已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3)已知总价和数量 学生自由回答。 2.导入新课: 师:这些数量关系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常见的,但是它们之间有什么特征和规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学习,解决问题 1.出示例1。 文具店有一种彩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 观察上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 生独立思考。

小组内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从上表可以看出,总价与数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是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而且总价与相应数量的比值总是一定的。 2.认识正比例的意义。 (1)你能用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吗? 生尝试。 交流。 出示: (2)揭示主题: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师:你能结合上面的例子说一说这种关系吗? 彩带的总价和数量有什么关系?彩带的总价和数量叫做什么量? 3.教学字母关系式 (1)讲述:如果表中第一种变化的量用x表示,第二种变化的量用y表示,不变的量(即定量)用k表示,谁能用字母表示成正比例的两种相关联的量与定量的关系? (2)学生试列:= k(一定) (3)全班交流:根据正比例的意义以及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想一想,成正比例的两种量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小结: ①两种量要有关联。 ②一个量增加,另一个量随着增加。一个量减少,另一个量随着减少。 ③两种量的比值一定。 4.认识正比例图像。 师:上表还可以用图像来表示。 播放动画课件。 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思考,并交流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并体会“正比例图像是一条从(0,0)出发的无限延伸的射线,这条线上所有点所对应的两个量的比值都相等。” 5.引导举例,强化认识 让学生广泛举例: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成正比例关系的例子? 学生自由举例。 讲述: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很多相关联的量,有的成正比例,有的相关联,但不成比例。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要看这两个量的比值是否一定,只有比值一定,这两个量才成正比例。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基本练习。 2.综合练习。 (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评价。)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谈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成正比例的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 2.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你觉得自己还有哪些方面需要努力呢?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正比例 (比值一定)

6.4.6 反比例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47-48页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探索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反比例的意义,体会两个相关联的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条件,掌握反比例关系式。 2.使学生能正确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 3.使学生体会变量之间的关系,体会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以及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 反比例的意义。 难点: 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导入: 师:我曾经问儿子,为什么你用是10元钱去买每只2元的笔会比买每只5元的笔买的支数多呢?他不屑一顾的说,买便宜的当然可以多买几只了,这还用问?用除法算一下不就得了。 同学们,这个问题对你们来说也是极其简单的,但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到“比例”这个内容里,该如何解释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的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2. 1. 自主探究。教学挂图出示例2情景图: 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提出如下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吗?为什么? (2)水的高度是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是怎么变化的? (3)求出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交流并汇报: (1)表中有杯子的底面积和水的高度这两种量。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因为底面积×高=体积。 (2)水的高度与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有关系。杯子的底面积增加,水的高度降低;杯子的底面积减少,水的高度升高。 (3)根据计算明确水的高度与杯子的底面积的乘积总是一定的,也就是底面积×高=体积(一定)。 2.引导学生比较例1与例2有什么不同。 比较后明确:例1中两种量的比值是一定的,例2中两种量的乘积是一定的。 3.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高度随着杯子的底面积的变化而变化。引导学生尝试表述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尝试表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4.如果用字母x、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一定),引导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反比例关系。 x×y=k(一定)。 5.师生共同总结反比例关系的判断方法. 总结判断方法: (1)两种量是相关联的; (2)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3)相关联的两种量对应的数的乘积一定,即x×y=k(一定)。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48页“做一做”。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并说明理由。 (1)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 3.你能举一个反比例的例子吗? 4.拓展:p48页“你知道吗?”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 反比例 x×y=k(一定) 体积=底面积(一定) 正比例关系 高底面积×高 = 体积(一定) 反比例关系

6.4.7 正比例、反比例的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练习九中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正、反比例的意义,了解正反比例的区别和联系,更好的把握正、反比例概念的本质。 2.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各种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能根据相关条件直接判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提高判断成正比例、反比例量的能力。 3.感受数量关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图像分析能力的培养。 重点:正比例、反比例意义的深刻理解。 难点:分析及应用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回顾再现 师:回忆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正、反比例关系的图像各是什么样子的? 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比较分析区分特征) 师:这节课,我们就进行正、反比例的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练习九第4题。 思考:能不能写出x和y的关系式?比值是几? 2.课本练习九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 讨论第2个问题,并明确:树的高度与影子的长度是两种成正比例的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前提下,任何物体的高度与他的影子的长度都是成正比例的。 3.课本练习九第9题。 (二)综合练习 1.判断。(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判断的根据) (1)一个因数不变,积与另一个因数成正比例关系。( ) (2)长方形的长一定,宽和面积成正比例关系。( ) (3)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的成反比例关系。( ) (4)圆的半径和周长成正比例关系。( ) (5)铺地面积一定,方砖面积和所需块数成反比例关系。( ) (三)应用、提高练习 1.课本练习九第12题。 学生思考,并写出字母关系式:pt=12000,再通过关系式明确p、t成反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课本练习九第13题。

注意提炼关系式,从变量的角度重新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 3.课本练习九第14题。 利用图判断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并解决问题。 (四)拓展练习 1.课本练习九第15题。 思考:当三个量其中的一个量一定时,另外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2.课本练习九第16题。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1.判断下列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 每袋大米的重量一定,袋数与总重量。 ( ) (2)用同一规格的地砖铺地,铺地的面积和地砖的块数。 ( ) (3)班级人数一定,出勤人数和缺勤人数。 ( ) (4)比的前项一定,比的后项和比值。 ( ) (5)圆的周长一定,圆的半径与圆周率。 ( ) 2.选择. (1)把一堆化肥装入麻袋,麻袋的数量和每袋化肥的重量.(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和一定,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在汽车每次运货吨数,运货次数和运货的总吨数这三种量中,成正比例关系是( ),成反比例关系是( )。 A.汽车每次运货吨数一定,运货次数和运货总吨数。 B.汽车运货次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总吨数。 C.汽车运货总吨数一定,每次运货的吨数和运货的次数。 (二)评价完善 教师在班内核对答案,学生同桌互评。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正、反比例的练习

6.4.8 比例尺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3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中需要的比例尺。 2.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正确计算比例尺,会把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进行转化。能读懂不同形式的比例尺。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习惯。 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 能正确计算比例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生成问题 出示地图: 师:这是什么?你从地图中发现了什么?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相等吗? 师:在绘制地图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扩大),再画到图纸上。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联系生活。 师:刚才我们说到在绘制地图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例缩小(或扩大),再画到图纸上。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地图、学校平面图、机械图纸)。 2.自学课本,明确比例尺的意义。 (1)学生自学,并思考下列问题: A.比例尺是指的什么?有几种形式? B.比例尺的本质是什么? C.当比例尺固定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什么关系? D.比例尺和分数有什么关系? E.怎样求比例尺?要注意什么? 3.交流、释疑。 师: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 师:比例尺1∶100是什么意思?(注重意思的多样化)学生交流 你们发现比例尺有什么特点?

学生:地图上的比例尺一般写成前项是1的比 师:①计算比例尺的方法是什么? 首先依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比的前项和后项,写出比,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位置不要写错;接着把两项化成相同的单位;最后化简比,变成前项是1的整数比。 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②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单位统一;比例尺是一个比,不带单位名称。) 4.概括:在精密仪器配件上,画图时我们会用到把实际物体扩大的比例尺。求比例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化简比的过程,通常把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5.区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师:我们刚才学习的比例尺1∶300,1∶50,20∶1......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那么,1∶300和20∶1有什么区别呢? 师:在实际生活中,除数值比例尺外,还有没有其他形式的比例尺呢?打开书第48页看一看。 说出线段比例尺表示的意义。 师:你能把上面的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吗?(例1) 指导学生把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一个圆柱形零件的高是5mm,在图纸上的高是2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2.一副地图的比例尺1:30000000,你能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吗? 3.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1cm:50km =1cm:5000000cm =1:5000000

6.4.9 比例的应用(例2)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4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根据比例尺用各种方法求出实际距离。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重点:应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用解方程方法的解答时,假设未知数时单位的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铺垫。 (1)什么是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些形式?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3)说说下列比例尺的实际含义。 学生回忆并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2.揭示课题。 师:我们不管是看地图,还是画平面图,都要用到比例尺,这说明比例尺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很有用的,因此,我们不但要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还要会用比例尺解决一些生活的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比例尺的应用。 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出示课本例2情景图。 下面是北京轨道交通路线示意图。地铁1号线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7.8 cm,从苹果园站至四惠东站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千米? 2.分析问题: 从示意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独立解决。(允许学生不同的方法解决)。 方法一: 方法二: 4.交流列比例的方法。 列出比例的依据是什么? 算出的x的值表示什么?单位是什么?为什么? 5.小结方法: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你有什么收获? 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换算成合适的单位。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第54页的做一做。 2. 按1:100的比例尺做出的比萨斜塔模型,高为54.5厘米,比萨斜塔的实际高度是多少米?

3. 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 需要把实际尺寸扩大到一定的倍数之后, 再画在图纸上。右图是用6:1的比例尺 画的一个机器零件的截面图。这个零件 外直径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4. 右图是用1:4000的比例尺画出的某建筑占地平面图。 这个建筑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cm 4cm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你学到了什么新本领?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请讲出来? 板书设计: 比例尺的应用

6.4.10 比例的应用(例3)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5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求图上距离,能绘制简易的路线图、方位图、和地图等。 2. 培养学生综合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进一步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重点:能根据实际距离与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难点:能综合应用知识绘制简易的路线图、方位图、和地图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填一填: (1)图上距离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2)在一张图纸上,用6厘米的线段表示3毫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 (3)2. 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 )。 学生回忆比例尺的知识,并完后各题。 全班交流。 师:如果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你行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例3. 1. 出示例3. 师: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学生读题,思考。 回答问题,并交流。 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要分几步走? 要画出平面图,首先要求出什么? 生思考。 交流。 明确:1.求出图上距离;2.画出平面图,在图上标出相关信息。 2.怎样求图上距离? 学生思考,尝试解决。 交流方法:

3.绘制平面图。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平面图。 展示各小组的平面图。 师:根据比例尺绘制平面图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每条线段的长度都要按相同的比例尺绘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 学生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2.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地图上两地之间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3.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师总结。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例3) 1.找清信息,弄清问题; 2.确定方法,求出图上距离; 3.画出平面图,标出相关信息。

6.4.1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例4)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59、p60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按一定的比例画出放大与缩小的图形;通过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观察、理解、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来体验图形放大与缩小的过程,掌握图形放大与缩小的方法。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从数学的角度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难点: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你见过下面这些现象吗? 师: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很小,需要把它放大才能看清;而有些物体却很大,需要把它缩小才能很好地表示出来。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放大与缩小的现象? 播放影片《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 师:今天我们就来从数学的角度研究这些图形是怎样放大或缩小的。 (板书: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4。 1.寻找放大的规律。 (1)出示图形。

按2∶1画出上面图形放大后的图形。 ①审题:从图中你获得什么信息? ②小组讨论: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因为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是2∶1,2÷1=2,所以就是要把图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 板书:2∶1=2 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 ③画一画。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画完后小组里面比较一下,你们画的是不是一样,交流一下你们各是怎样画的?(下面是学生的练习纸) (2)展示学生作品,交流画法。 重点评讲三角形的画法: 师:按2∶1放大就是把图形的各边放大2倍,刚才同学们只把底和高放大2倍,斜边呢?(斜边也放大了2倍。) 师:你怎么知道的?(数方格,量一量。) 问:那你为什么不先画斜边?(斜边很难确定它的倾斜度。) 师小结:也就说按2∶1放大三角形,应先确定底和高,再画斜边。 (3)观察对比,发现规律。 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一个图形按2∶1放大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板书: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师:你是怎么知道图形的形状没变呢? (因为放大前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6∶3=2,放大后三角形底和高的比是12∶6=2,比值相等,所以形状不变。)

师:那么长方形,长和宽的比也成立吗? (学生验证,汇报。) 2.寻找缩小的规律。 (1)如果把放大后的三个图形的各边按1∶3缩小,图形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同学们猜想一下。 (学生猜测:图形变小了,但形状没变。)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你们会画出缩小后的图形吗? 师:按1∶3缩小也就是怎样缩小呢? (学生汇报并板书: 1∶3=1÷3=(2)请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学生画图,汇报画法。 (3)比一比,再发现:请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三组图形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三组图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 师:也就是说,图形的各边按一定的比扩大或缩小后,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3.看书质疑。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56—58页,认真看看,你还想提出什么问题? 如果学生不能提出以下问题,那么,老师就质疑: (1)例题中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缩小后的图形与它之前的图形的大小发生什么变化? (2)师:第三组图形也可以由第一组图形缩小得到,它是按( )∶( )缩小的。 (缩小后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第一组中正方形的边长是几格?也就是说缩小后的图形与第一组图形的比是2∶3。图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三分之二,对吗?) 4.小结。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变的是什么?不变的是什么? 11,也就是把图形的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33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 完成课本第60页做一做。

2.完成课本练习十一的第1题。并说明理由。 3. 看图填空。 (1)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是按( )∶( )放大的。 (2)图中( )号图形是①号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它是按( )∶( )缩小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请同学们用一分钟回顾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哪些知识我们要把它牢牢记住? 你觉得今天我们班里谁表现得最好?XX同学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2∶1=2 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 1∶3= 图形的大小变了,形状没变。 1∶3= 11 各边缩小到原来的 33

6.4.12 用比例解决问题(例5、例6)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1、p62页例5、例6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实际问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正、反比例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思考,培养代数思维,体会函数思想。 4.感受比例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环保教育。 重点:会利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引导学生从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思考,培养代数思维,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比例?成什么比例?说明理由。 (1)总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 (2)总页数一定,看了的页数和剩下的页数。( ) (3)购买铅笔的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 ( ) (4)汽车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走的路程和时间。( ) 2.看来比例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我们这节课就一块来学习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以4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课前自学情况。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交流预习情况。 1.小组交流。 对照课前小研究交流教材P61、62页自学情况: 2.分组汇报。 (二)重难点突破。 1.解决例5。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例5: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李奶奶家用了10吨水,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元? (2)学生汇报,方法预设: 方法一: 28÷8×10 ??先求出每吨水费是多少元,再求10吨水费是多少元? =3.5×10

=35(元) 方法二: 10÷8×28??先求10吨水是8吨水的几分之几(几倍),再求10吨水费是多少元? =1.25×28 =35(元) 方法三:方程的方法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x÷10=28÷8 8x=28×10 x=280÷8 X=35 方法四: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交流: (1)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每吨水的价格) (2)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水费、吨数) (3)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答:水费和吨数成正比例,可以用列比例式的方法解决问题。 3.改编例题 张大妈家上个月用了8吨水,水费是28元,王大爷上个月的水费是42元, 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用比例方法解) 问:谁会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4.教师点拨 (1)请同学们比较这两题的异同。 答:不同点:未知量变了。 相同点:题目中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正比例关系没变。 所以还是用同一种等量关系式列出比例式。 (2)根据这两题的解题过程,你认为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个步骤?(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第一步,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成不成比正比例关系。 第二步,在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 第三步,解比例、检验、写答。

5.解决例6。 (1)读题,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一个办公楼原来平均每天照明用电100千瓦时。改用节能灯以后,平均每天只用电25千瓦时。原来5天的用电量现在可以用多少天? 问:(1)题中哪个量是一定的? (2)哪两种量是变化的? ( (3)相关联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问:怎样用比例的方法解答? (2)学生思考、尝试。 (3)交流解题过程。 6.教师点拨 比较例5和例6,你认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归纳为哪几步?(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第一步,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 第二步,在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根据比值一定列出比例式,或根据积一定列出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检验、写答。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做一做:教科书P62“做一做”1、2题,按照用比例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做,全班交流,课件演示。 2. 小明家用收割机收割小麦。如果每小时收割0.3公顷,40小时能完成任务。 (1)现在想用30小时收割完,那么每小时应收割多少公顷? (2)每公顷产小麦8t,这块地共产小麦多少吨?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学习有哪些收获?谁想与同学们分享一下?还有哪些困惑?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分析、发现,自主探究学会了用比例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收获不小。希望同学们能继续保持这种探索的态度,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数学中的生活。 板书设计 : 用比例解决问题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 x÷10=28÷8 8x=28×10 x=280÷8 X=35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35元。 第一步,分析题意,判断两种量的比例关系。 第二步,在找出相关联量的对应数值,列出比例式或方程。 第三步,解方程、检验、写答

6.4.13 比例的应用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3、64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掌握正、反比例解决有关比例的问题的方法。 2.能正确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能用比例正确地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回顾再现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上一节练习课。板书:比例的应用综合练习。 二、分层练习,强化提高 (一)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 1. 课本63页第3题。 过程要求: ①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用比例来解决,写出关系式。 ③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是成比例的 解:设这棵树高X米。 X:4=1.5:2.4 2.4X=1.5×4 X=1.5×4÷2.4 X=2.5

答:这棵树高2.5米 2.课本练习十一第4题。 我国发射的科学实验人造地球卫星,在空中绕地球运行6周需要10.6小时,运行14周要用多少小时? 生尝试独立解答,师巡视,鼓励学困生。 学生汇报思维过程,课件出示方法、结果。 设需要x个小时 x/14=10.6/6 x=24.73 (二)综合练习 课本第64页第5、6题。 过程要求: ①找出相关联的量。 ②写出关系式。 ③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 (三)提高练习 1.课本64页第7题。 过程要求: ①找出相关联的量,判断成什么比例。 ②写出关系式。 ③列式解答,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四)小结,针对以上题,说一说思维过程和解题步骤 ①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②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式。 ③解比例。

④检验。 2.做课本练习十一8-12题。 三、自主检测,评价完善 (一)自主检测 1.填一填。 (1)三角形底一定,它的高和面积成( )比例。 (2)如果3a=2b,那么a:b=( ):( )。 (3)我国《国旗法》规定,国旗的长和宽的比是3︰2,学校的国旗宽是128厘米,长应该是( )厘米。 2.工程队要修一段长4800米的公路,前4天共修960米,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路共需要多少天?判断下面的比例是否正确。(解:设修完这条路共需要X天) 3.有一批纸,可以装订每本24页的练习簿216本,如果要装订成每本18页的练习簿,可以装订几本? 4. 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490千米,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了350千米。照这样计算,行完全程需要几小时? 4x4x2 ( ) ?○9604800960x( ) ○3 ?448009604800( ) 1 ○?四、课堂小结 1.用比例解答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方法步骤。(课件出示) (1)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判断哪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2)设未知数X,注明单位名称。 (3)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列出等式,并解答。 (4)检验,并写答句。 3.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比例的应用综合练习 解题步骤 ①找出题中数量关系,判断哪一种量一定,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②根据等量关系列比例式。 ③解比例。 ④检验。

6.4.14 比例的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5、66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整理和复习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比例,反比例,比例尺和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回顾梳理,以提升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掌握水平。 2.通过练习,沟通比和比例的练习和区别,整体把握知识结构;能较熟练的解决问题,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深刻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的区别。 3.使学生感受到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深化知识的理解和沟通。 难点: 查漏补缺。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我们学完了比例这一单元的内容,关于这一单元的知识,你掌握了哪些? (学生自由说) 这节课我们就对比例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 板书:整理和复习 1.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回顾。 2.提出在整理知识点时的顺序。 首先可回顾画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和解比例,在此基础上回顾正反比例意义,进而再研究它们的应用,然后再回顾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及比例尺的应用,从而整理出本单元的知识点。 3.学生按老师的要求分组整理。 4.交流展示 (1)小组内交流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 (2)展示: 师点名,请巡视时选出的几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找两三名同学即可) 要求: 展示过程中,该同学应该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和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 其他同学应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如:第一位同学展示整理过程,完毕后,其他同学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是整理的方法,也可以是补充的内容,还可以是对这位同学的整理给予的肯定与表扬。通过同学的积极发言,能使这们同学的整理更加完美。

5.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根据同学们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然后再把刚才展示的作品张贴到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其它同学保存好自己的作品。 教师根据学生的完善,板书本单元的知识点如下: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 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反比例 比例尺 比例的应用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重点复习 1.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 2.比例的基本性质和解比例。 学生说一说,做一做。 注意: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是一种基本方法,需要牢固掌握。 3.正、反比例的意义

学生思考,做一做,说一说。 (1)正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2)反比例的意义 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一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 xy=k(一定) 4.用正比例和反比例解决问题的练习和区别。 学生独立做。 思考:这两道题在解法上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区别? 想一想,说一说。 师:用比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什么? 生回答。 (1)认真审题,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属于一般比的问题可考虑常规方法。 (2)设未知数x。 (3)根据判断列出正比例或反比例的关系式;属于一般比的问题可用按比例分配或列比例式。 (4)求出未知数x 的值。 (5)检验,写答案。 师:比例问题的重点在于正确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并明确二者间的比例关系。常见的正、反比例关系有哪些?谁能说一说? 列举如下:

(1)常见的正比例关系 当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即 当工作效率一定时,工作总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即 当单位面积产量一定时,播种面积与总产量成正比例关系,即 (2)常见的反比例关系 当长方形的面积一定时,它的长和宽成反比例关系,即 长×宽=长方形的面积(一定) 当总时间一定时,制造零件的个数和制造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即 制造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制造零件的个数=总时间(一定) 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当齿轮转过的齿数一定时,齿数与转数成反比例关系,即 齿轮的齿数×转数=齿轮转过的齿数(一定) (二)强化练习 师:这儿有一些数学问题,你们能用你们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 出示: 学生独立完成,反馈交流。(第4题选做。) 三、自主检测,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1.汽车保持行驶速度不变,则它所行驶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2.下列关系中,成反比例关系的是( )。 A.三角形的高不变,它的底和面积。 B.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不变,它的底和高。 C.圆的面积不变,它的半径和圆周率。 D.同学的年龄一定,他们的身高与体重。 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000000,这幅地图上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28cm,那么这两个城市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km。 4. 明明量得公园的一个圆形花坛的周长是157米,他想把它画在平面图上,请你帮忙画一画。

(比例尺根据纸张的大小和圆规的大小确定。) 5. 甲、乙两人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已知甲、乙工作效率的比是4∶5,完成任务时,乙比甲多加工120个零件。这批零件一共有多少个? 四、归纳小结,课外延伸 师:讲故事,让学生感受数学。 有一对夫妇种了几亩庄稼,看着日渐成熟的庄稼他们很欣慰。可是他们发现庄稼生病了,他们诊断之后到商店去买农药。他们不识字,销售员告诉他们农药稀释按1:500来调试。他们回家后赶紧干起来,喷洒完农药后才放心,可没有几天他们发现庄稼都死光了,农药不仅把病菌杀死了,也把庄稼杀死了。那可是一年的收入呀!由于销售员的无知,赔偿夫妇15000元。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触动? 同学们,上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正比例 比例 正比例和反比例 反比例 比例尺 比例的应用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用比例解决问题

6.4.15 自行车里的数学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67页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自行车“蹬一圈走多远”的计算方法,探索变速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关系。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有关自行车里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 2.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与应用” 的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获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其内在结构的联系。 2.教学难点:变速自行车能变化出多少种速度。 教学准备: 不同品牌、不同型号的普通自行车和变速自行车的车轮直径、前、后齿轮的个数及齿数,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骑自行车吗?你了解自行车吗? 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材料并结合实际情况汇报。 师:你们知道自行车里也含有数学问题吗?老师准备了一俩自行车,谁能从中找出我们学过的知识?(三角形的知识、圆的知识等) 师:其实自行车里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数学知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探究自行车里的数学。 (板书课题:自行车里的数学)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研究普通自行车的速度与内在结构的关系

(出示教材第66页的自行车图片)

1.提出问题:两种自行车,各蹬一圈。能走多远? 引出学生对自行车里的数学的研究。 2.分析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怎样计算呢?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想法,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可能会说出:(预设)

方案一:蹬一圈量一下就知道了。

方案二:车轮周长乘后齿轮转的圈数来计算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 3.让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方法,使学生明确:

前一种方法直接测量,但是误差较大。引导学生用第2种方法计算。 4.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 讨论:前齿轮转一圈,后齿轮转几圈? 组织汇报。

(学生根据“链条间的孔与前后两个齿轮的每个齿对应,前齿轮转过一个齿,后齿轮也一定转过一个齿”,判断出: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解决了这个关键问题,从而理清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可能会说出:

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 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5.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数据并求解。

⑴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⑵分组收集所需要的数据,带入上述模式,求出答案。 6.汇报交流。

组织各小组展示并解释各自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再对各组的结果进行比较。 (二)研究变速自行车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1.提出问题:变速自行车能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让学生收集数据。 铺垫。

师:假如前面有两个齿轮,并且齿数分别为48个齿和32个齿,后面有两个齿轮,并且齿数分别为20个齿和16个齿。

师:根据这个结构,可以组合出多少种速度? 2.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3.代入数据、求解。 这样会有四种速度。

前48后20:48÷20=2.4(圈) 前32后20:32÷20=1.6(圈) 前48后16:48÷16=3(圈) 前32后16:32÷16=2(圈)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探究结果。

师: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5.总结规律。如果前轮m个,后轮n个,那么会有m×n种组合,会有m×n种变速。而且前后的齿轮的齿数比值越大,同一辆车的速度就越快。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假如一辆变速自行车前面有2个齿轮后,后面有6个齿轮,会有多少种速度,并且填写书上的表格。研究蹬同样的圈数,哪种组合使自行车走得最远。 2.一辆自行车前齿轮齿数是26,后齿轮齿数为16,车轮直径为66厘米。 (1)蹬一圈能走多远? (2)小英家离学校680米,她骑车上学大约要蹬多少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师: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板书设计: 自行车里的数学 前齿轮转的圈数×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转的圈数×后齿轮的齿数 蹬一圈车子走的距离=车轮的周长×(前齿轮的齿数:后齿轮的齿数)

6.5.1鸽巢问题(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68页例1 “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1.重点:抽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难点:判断谁是抽屉,谁是苹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游戏导入,渗透方法。 (1)“魔术”:从一副扑克牌里抽出2张“王”。——揭谜。 (2)从剩下的52张扑克牌中任取5张,请同学猜一猜抽牌结果。 师:至少有2张是同花色的。 2.制造悬念,揭示课题。 老师运用了一个简单的数学原理,它就在今天学习的数学广角里。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猜想,初步感知。 (1)抢凳子游戏:3个同学坐2张凳子。猜一猜结果怎样? 生:一定有两名同学坐一张凳子。 (2)由3名同学作游戏验证结论。 2.举例分析,加深理解。 师:把4支铅笔放到3个盒子里,可以怎么放?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1)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要求: ①独立思考:你可以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②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尽量能说服组内成员。 教师:同学们手中都有铅笔和文具盒,现在分小组形式动手操作:把四支铅笔放进三个标有序号的文具盒中,看看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并在小组中议一议,用铅笔在文具盒里放一放。 (2)交流汇报,细心验证。 教师指名汇报。 第一种:枚举法。 用实物摆一摆,把所有的摆放结果都罗列出来。 第二种:假设法。 如果每个文具盒中只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1枝还要放进其中的一个文具盒,所以至少有2枝铅笔放进枝同一个文具盒。 第三种:数的分解。 把4分解成三个数,共有四种情况,(4,0,0)、(3,1,0)、(2,2,0)、(2,1,1),每一种结果的三个数中,至少有一个数是不小于2的。) 学生汇报时会说出:1号文具盒放4枝铅笔,2号、3号文具盒均放0枝铅笔。 教师:不妨将这种放法记为(4,0,0)。〔板书:(4,0,0)〕

教师提出:(4,0,0)(0,4,0)(0,0,4,)为一种放法。 教师:除了这种放法,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再指名汇报。 学生会有(4,0,0)(0,1,3)(2,2,0)(2,1,1)四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板书:枚举法。 教师:还有不同的放法吗? 教师:通过刚才的操作,你能发现什么?(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总有”是什么意思?(一定有) 教师:“至少”有2枝什么意思?(不少于两只,可能是2枝,也可能是多于2枝) 教师:就是不能少于2枝。(通过操作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把5枝铅笔放进4个文具盒,总有一个文具盒要放进几枝铅笔? 指名学生说一说,并且说一说为什么? 教师:把4枝笔放进3个盒子里,和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这是我们通过实际操作发现的这个结论。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更为直接的方法,只摆一种情况,也能得到这个结论呢? 学生思考——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哪一组同学能把你们的想法汇报一下? 学生会说:我们发现如果每个盒子里放1枝铅笔,最多放3枝,剩下的1枝不管放进哪一个盒子里,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教师:你能结合操作给大家演示一遍吗?(学生操作演示) 教师:同学们自己说说看,同桌之间边演示边说一说好吗? 教师:这种分法,实际就是先怎么分的? 学生:平均分。 教师:为什么要先平均分?(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汇报:要想发现存在着“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先平均分,余下1枝,不管放在哪个盒子里,一定会出现“总有一个盒子里一定至少有2枝”。 这样分,只分一次就能确定总有一个盒子至少有几枝笔了? (3)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把4枝铅笔放到3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那么把5枝笔放进4个盒子里呢?(可以结合操作,说一说) 教师:哪位同学能把你的想法汇报一下? 学生:(一边演示一边说)5枝铅笔放在4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6枝笔放进5个盒子里呢?还用摆吗? 生:6枝铅笔放在5个盒子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师:把7枝笔放进6个盒子里呢?把8枝笔放进7个盒子里呢?把9枝笔放进8个盒子里呢? 教师:你发现什么? 学生:铅笔的枝数比盒子数多1,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盒子里至少有2枝铅笔。 3.拓展。 (1)师:现在把铅笔换成苹果,盒子换成抽屉,是否还有刚才的规律? 生:有。把4个苹果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有2个苹果。 师:将5个苹果放到4个抽屉里呢?至少有几个苹果? 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2)小组讨论: A.将7个苹果放到6个抽屉里。 B.将10个苹果放到9个抽屉里。

C.将100个苹果放到99个抽屉里?? (3)小组汇报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思考的?(引导学生说出枚举法和假设法的优缺点。)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数总是比抽屉数多1;不管怎样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苹果。 (4)小结。 把(n +1)个苹果放进 n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苹果。这类题目我们通常叫它“抽屉原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教材第68页“做一做”。 A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解答。 B指名学生汇报解答思路及过程。 2.一盒围棋棋子,黑白子混放,我们任意摸出3个棋子,结果怎样? (提示:把什么看作物体,什么看作抽屉?) 3.生日问题: 足球队共有13名学生,一定至少有2名学生的生日在同一个月里,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课堂总结 1.谈收获。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 你能从生活中找到抽屉原理的例子吗? 3.评价。 师:你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满意吗? 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老师评价的方式进行。 板书设计: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一) 苹果个数 抽屉个数 结论 4 3 5 4 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放进2个苹果 100 99 ?? ?? N+1 N 6.5.2 鸽巢问题(二)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材第69页例2“做一做”及练习十三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抽屉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判断谁是抽屉,谁是苹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学过的有关“抽屉原理”的知识,组织学生说一说已掌握了哪些关于 “抽屉原理”的结论。 2.导入新课。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大家已经掌握了当把n+1个物体放入n个抽屉时,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个物体。如果物体的个数比抽屉多2个、3个、4个??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对这个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鸽巢问题(二)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情境引入,出示例2。 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 2.合作探究 (1)明确活动要求。 a.每人先独立思考。(探究时,可以利用每组桌上的7本书。) b.把自己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交流。 c.如果需要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每桌上的7本书,要有分工,并要全面考虑问题。(谁分铅笔,谁当抽屉,谁记录等) d.在全班交流汇报。(师巡视了解各种情况) (2)汇报展示。 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的方法?把你们的发现和大家一起分享,学生可能会有以下方法: a.动手操作列举法。 学生:通过操作,我们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 b.数的分解法。 把7分解成三个数,有(7,0),(6,1),(5,2),(4,3)四种情况。在任何一种情况下,总有一个数不小于3。 教师:通过动手摆放及把数分解两种方法,我们知道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几本书?(3本) 3.教师质疑引出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知道了把7本书放进3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3本书,但随着书的本数越多,数据变大,如:要把155本书放进3个抽屉呢?用列举法、数的分解法会怎么样?(繁琐)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适用各种数据的方法呢?请同学们想想。 板书:7本3个2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8本3个2本??余2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书)

10本3个3本??余1本(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4本书) 师:2本、3本、4本是怎么得到的? 生:完成除法算式。 7÷3=2本??1本(商加1) 8÷3=2本??2本(商加1) 10÷3=3本??1本(商加1) 师:观察板书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的至少有3本”,只要用“商+1”就可以得到。 师:如果把5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不管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本书? 学生:“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3本”只要用5÷3=1本??2本,用“商+2”就可以了。 学生有可能会说:不同意!先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还剩2本,这2本书再平均分,不管分到哪两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 师:到底是“商+1”还是“商+余数”呢?谁的结论对呢?在小组里进行研究、讨论、交流、说理活动。 预设:(可能有三种说法) a.我们组通过讨论并且实际分了分,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不是3本书。 b.把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每个抽屉里先放1本,余下的2本可以在2个抽屉里再各放1本,结论是“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 c.我们组的结论是5本书平均分放到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本书”用“商加1”就可以了,不是“商加2”。 教师:现在大家都明白了吧?那么怎样才能够确定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几个物体呢? 学生回答:如果书的本数是奇数,用书的本数除以抽屉数,再用所得的商加1,就会发现“总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商加1本书”了。 教师讲解:同学们的这一发现,称为“抽屉原理”,“抽屉原理”又称“鸽笼原理”,最先是由19世纪的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提出来的,所以又称“狄里克雷原理”,也称为“鸽巢原理”。这一原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抽屉原理”的应用是千变万化的,用它可以解决许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得到一些令人惊异的结果。下面我们应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 提问:尽量把书平均分给各个抽屉,看每个抽屉能分到多少本书,你们能用什么方式表示这一平均的过程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7÷3=2??1。 集体订正后提问:这个有余数的除法算式说明了什么问题? 生:把7本书平均放进3个抽屉,每个抽屉有两本书,还剩一本,把剩下的一本不管放进哪个抽屉,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三本书。 4.引导学生归纳鸽巢问题的一般规律。 (1)提问:如果把10本书放进3个抽屉会怎样?13本呢? (2)学生列式回答。 (3)教师板书算式: 10÷3=3??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4本书) 13÷3=4??1(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5本书) 5.观察特点,寻找规律。 (1)提问:观察3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把某一数量(奇数)的书放进三个抽屉,只要用这个数除以3,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书的本数比商多一。 (2)提问:如果把8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会怎样,为什么? 8÷3=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eq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