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ml实验指导书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1-04 08:2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ML与Web Service技术实验指导

课 程 号:

适用专业:

制 定 人:金彦钟 教 研 室:软件工程教研室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7 年5 月

前言

《XML与Web Service技术》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

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 (W3C)对XML进行了如下描述:“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缩写为 XML,描述了一类被称为XML文档的数据对象,并部分描述了处理它们的计算机程序的行为。XML 是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ISO 8879])的一个应用实例或一种受限形式。从结构上说,XML文档顺从SGML文档标准”。Microsoft 对 XML 的定义是: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SGML) 的简化子集,专门为 Web 应用程序而设计。XML 提供描述不同类型数据的标准格式 —— 例如,约会记录、购买定单、数据库记录 —— 从而可一致而正确地解码、管理和显示信息。XML 提供表示数据的文件格式、描述数据结构的计划、以及用语义信息扩展和注释HTML的机制。总而言之,XML是一种元标注语言,该语言提供一种描述结构数据的格式。这有助于更精确地声明内容,方便跨越多种平台的更有意义的搜索结果。此外,XML越来越广泛用于新一代的基于 Web 的数据查询和处理应用程序之中。

希望同学们在使用本实验指导书及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使《XML与Web Service技术》教学内容日益完善。

实验要求

在《XML与Web Service技术》的课程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

(1)预习实验指导书有关部分,认真做好实验内容的准备,就实验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作出思考和分析。

(2)仔细观察上机操作时出现的各种现象,记录主要情况,作出必要说明和分析。 (3)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情况及其分析。对需编程的实验,写出程序设计说明,给出源程序框图和清单。

(4)遵守机房纪律,服从辅导教师指挥,爱护实验设备。 (5)实验课程不迟到。如有事不能出席,所缺实验一般不补。

实验的验收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上机操作,包括检查程序运行和即时提问。第二部分是提交书面的实验报告。此外,针对以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实验将采用阶段检查方式,每个实验都将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检查通过,过期视为未完成该实验,不计成绩。以避免期末集中检查方式产生的诸多不良问题,希望同学们抓紧时间,合理安排,认真完成。

目 录

实验1 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 5 实验2 在XML文档中使用DTD ........................................................................................ 7 实验3 在XML文档中使用Schema ................................................................................... 9 实验4 级联式样式表CSS .................................................................................................. 12 实验5 可扩展样式单语言XSL ......................................................................................... 14 实验6 XLink ....................................................................................................................... 17 实验7 数据岛 ...................................................................................................................... 19 实验8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 21

实验1 创建格式良好的XML文档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熟悉XML文档编辑、解析、浏览工具。 (2)掌握XML文档的基本语法。

(3)能够得到格式良好、有效的XML文档。 【实验要求】

(1)能熟练进行XMLSpy下载,安装

(2)能在写字板、XMLSpy中创建“个人信息”XML文件 (3)能在XMLSpy中验证XML文件格式的正确性、有效性 (4)能在浏览器中打开XML文件,体会其结构的严格性 【实验原理】

一 XML名字空间是说明XML文件中的所有标记定义的来源说明 二 XML元素定义不能交叉,必须完全嵌套或不完全不嵌套 三 XML元素标记最好使用与内容相关的定义 【实验步骤】

(1)下载XMLSpy,并安装

(2)在写字版中输入以下“个人信息”XML文件 XML实用培训教程 张健飞 zjf@163.com 27元 科学出版社 北京东皇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yanmc@bhp.com.cn XML网页制作彻底研究 陈会安 cha@163.com

47元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100054 bjb@tqbooks.com.cn (3)在XMLSpy中输入上述“个人信息”XML文件 方法1:从记事本中将上述内容拷贝入XMLSpy中

方法2:逐步输入,注意XMLSpy中对XML元素标记的补全功能(即开始标记输入

完毕后,XMLSpy会自动将结束标记补在输入点之后。

(4)在浏览器(如IE)中打开“个人信息.xml”文件,观察其显示,并反复进行元素

的打开、折叠操作,理解XML元素嵌套的含义。

【思考题】

(1)如果允许XML中的元素相互交叉,其缺点是什么? (2)XML文件中的名字空间有什么用处?

(3)XML的标记与关系数据库中的列名有什么区别?

【参考文献】

1. Collin Hsu译, Altova XMLSpy? 2005 用户手册,Altova公司,“创建一个XML

文档”节

2.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3-10页,2007年5月

实验2 在XML文档中使用DTD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XML DTD的定义方法及其用途 (2)了解并掌握DTD元素声明的基本语法 (3)了解并掌握DTD属性声明的基本语法 (4)了解并掌握DTD实体声明的基本语法 (5)了解并掌握DTD标记声明的基本语法

(6)了解并掌握XMLSpy中基于DTD的XML文件输入 【实验要求】

(1)能参照示例XML文件进行对应的XML DTD定义 (2)能利用DTD对XML文件进行验证 【实验原理】

一 XML DTD是对XML结构进行定义的机制 二 XML DTD本身不符合XML语法

【实验步骤】

(1)对以下“个人信息.xml”进行DTD定义(设DTD文件名为“个人信息.dtd”) XML实用培训教程 张健飞 zjf@163.com 27元 科学出版社 北京东皇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yanmc@bhp.com.cn XML网页制作彻底研究 陈会安 cha@163.com 47元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100054 bjb@tqbooks.com.cn (2)书写XML DTD定义头部

(4)添加XML DTD属性定义(添加在book元素定义之后)

(5)XMLSpy中新创建一个基于“个人信息.dtd”的XML文件,体会该方法的方便快捷

(6)在IE中打开带有DTD定义的“个人信息.xml”,观察符合DTD定义及不符合DTD定义的XML文件显示(带DTD定义的XML文件头部如下所示) 。。。

【思考题】

(1)为什么要定义DTD?

(2)DTD不符合XML语法有什么缺点?

【参考文献】

1. Collin Hsu译, Altova XMLSpy? 2005 用户手册,Altova公司,“Schema的编

辑和管理”节

2.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11-36页,2007年5月

实验3 在XML文档中使用Schema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XML Schema的定义方法及其用途 (2)了解并掌握Schema的基本结构 (3)了解并掌握Schema的数据类型 (4)了解并掌握Schema的元素声明 (5)了解并掌握Schema的属性声明

(6)了解并掌握XMLSpy中基于Schema的XML文件输入 【实验要求】

(1)能参照示例XML文件进行对应的XML Schema定义 (2)能利用Schema对XML文件进行验证 【实验原理】

一 XML DTD是对XML结构进行定义的另一种机制 二 XML DTD本身符合XML语法

【实验步骤】

(1)对以下“个人信息.xml”进行Schema定义(设Schema文件名为“个人信息.xsd”) XML实用培训教程 张健飞 zjf@163.com 27元 科学出版社 北京东皇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yanmc@bhp.com.cn XML网页制作彻底研究 陈会安 cha@163.com 47元 中国铁道出版社 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 100054 bjb@tqbooks.com.cn (2)书写XML Schema定义头部

JinYanZhong XML File Schema Test []

(3)定义bookcaseType类型(添加在[]处)

(4)定义bookcase元素(紧随bookcaseType类型定义之后)

(5)定义bookType元素类型(里面引用定义authorType, pub-houseType)

(4)编写XPath节点booklist/book的匹配模板(添加在[]处)

(5)在IE中打开带有XSL定义的“图书信息.xml”,观察文件显示结果(带XSL定义的XML文件头部如下所示)。

(1)XSLT处理上述“图书信息.xsl”的过程是什么?IE中有XSLT处理器吗? (2)如果只需要显示其中某几本图书,则对应XSL应怎样实现? 【参考文献】

1. Collin Hsu译, Altova XMLSpy? 2005 用户手册,Altova公司,“使用XSLT转

换XML”部分

2.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84-101页,2007年5月

实验6 XLink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了解XLink与HTML超链接的异同 (2)了解XLink的六种元素

Locator, Resource, ARC, TITLE, SIMPLE, EXTENDED (3)掌握XML简单链接 【实验要求】

(1)能利用简单链接实现HTML中的超链接

【实验原理】

一 XLink用于建立资源之间的链接

二 XLink目前正在发展中,许多浏览器不支持,所以一般需要利用XSLT进行转换 【实验步骤】

(1)设计一个如下的XML文件(XLinkTest.xml,包含XLink定义)

testing (2)在Mozilla Firefox浏览器中打开上述文件,点击mylink元素,观察效果 (提示,Mozilla Firefox支持XLink, 故会跳转到http://cn.yahoo.com页) (3)在IE中打开上述文件文件,点击mylink元素,观察效果

(提示,IE暂时不支持XLink, 故不会跳转到http://cn.yahoo.com页,需要利用XSLT进行转换)

【思考题】

(1)怎样使用XSLT对XLinkTest.xml进行转换,使其实现目标功能? (2)XLink与HTML中的超链接有什么区别?

(3)理解下述包含XLink的XML文件所描述的信息: Paris.xml(时期信息) Paris France Pari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up to the twenties) Amadeo

During this period, Russian, Italian, ...

modigliani.xml(艺术家信息) Modigliani Amadeo July 12, 1884January 24, 1920

In 1906, Modigliani settled in Paris, where ...

XLinkExample.xml(艺术家与某时期的关联)

1. Fabio Arciniegas A,XLink: An Introductory Example,

http://www.xml.com/pub/a/2000/09/xlink/part1.html,Part 1-3,2000年9月

实验7 数据岛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内部数据岛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2)了解并掌握外部数据岛的定义及使用方法 【实验要求】

(1)实现一个内部数据岛访问的HTML网页 (2)实现一个有外部数据岛访问的HTML网页

【实验原理】

一 数据岛是存在于HTML网页中的XML代码段

二 数据岛通过在HTML网页中使用标记使HTML与XML的优势互部 【实验步骤】

(1)输入以下带有内部数据岛的HTML文件 数据岛示例 张祥 10000 8000 15000 6000

tagname的值:text的值: (2)在IE中打开上述文件,观察效果

(3)输入以下XML文件(作为外部数据岛stock.xml) 10000 8000 15000 6000 刘娴 5000 12000 9000 4000 (4)输入以下访问外部数据岛的HTML文件

外部数据岛示例 tagname的值:text的值:url的值: (5)在IE中打开上述文件,观察效果

【思考题】

(1)外部数据岛较之内部数据岛有什么优点?

(2)为什么说数据岛结合了HTML与XML的优点?

【参考文献】

1. 顾兵 主编,XML实用技术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10-229页,2007年1月

实验8 基于XML的数据交换

【开发语言及实现平台或实验环境】

配置有windows记事本、写字板 或 XMLSpy 2006开发环境、IIS、SQL Server开发环境的计算机设备

【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使学生能够了解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基本原理 (2)掌握基于SQL Server进行XML数据发布的方法 (3)掌握基于XML数据交换的基本方法 【实验要求】

(1)基于HTTP实现基于SQL Server的查询(结果以XML格式返回) (2)使用ADO实现基于SQL Server的数据交换 【实验原理】

一 利用关系数据库发布XML数据

二 发布为XML格式的数据可以进行交换

【实验步骤】

(1)配置IIS服务器:建立用于映射虚拟目录的文件夹;创建通过IIS访问的数据库;配置虚拟目录。

(2)使用HTTP查询SQL Server

直接在浏览器地址输入带有查询语句的URL,以对SQL Server数据库执行查询操作,并将查询结果返回到浏览器中,如图所示

(3)查询SQL Server 2000 pubs数据库中的Astock_cus表内容,并以XML格式返回 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root=A_H_stockinfo

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elements&root = A_H_stockinfo

(4)返回结果还可包括schema内容

http://localhost/sqliis?sql=select * from Astock_cus for xml auto,xmldata,elements &root=A_H_stockinfo&outputencoding=gb2312

(5)首先建立一个数据查询界面,它由HTML网页实现;当点击查询界面中的执行按钮时,查询语句作为参数被传送至服务器端调用一个ASP程序来处理,该程序通过ADO接口与指定数据库联接,执行查询语句,并按XML格式将查询结果返回到客户端浏览器中

HTML文档代码

ADO查询系统示例

Asp程序清单 <%Response.contentType=\ <% set cn=Server.CreateObject(\cn.Open \strSQL=request(\set objRs=cn.Execute(strSQL) do while not objRs.Eof %> <客户> <客户姓名><%=objRs(\客户姓名> <股东代码><%=objRs(\股东代码> <浦发银行><%=objRs(\浦发银行> <大连热电><%=objRs(\大连热电> <华工科技><%=objRs(\华工科技> <兴和基金><%=objRs(\兴和基金> <% objRs.movenext Loop objRs.Close cn.Close set cn=nothing %> 查询操作及客户端得到返回结果

【思考题】

(1) 利用XML进行数据交换的优点是什么?

(2) 将XML中的内容导入关系数据库中应该使用什么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洁 编著,XML应用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30-245页,2007年5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db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