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三种古典柱式

更新时间:2023-05-15 16:4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00

希腊三种古典柱式 古典柱式是古希腊、古罗马对人类建筑宝库的接触贡献。那么何为柱式呢?为了追求建筑物的优美比例,追求构件和谐匀称和端庄的形式,石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如檐部和柱子之间,以及各组成部分本身的处理,逐渐成型的做法。我们将这种有特定做法的石梁柱体系的艺术形式成为柱式。 1.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式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另外2种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们都源于古希腊。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多立克柱式雄伟,

粗壮,象征着男性粗犷,刚毅,率直的性格。 2同希腊多立克柱式不同,爱奥尼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将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脚座或平台分开。爱奥尼柱的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置于模塑的柱帽之上,或是从内绽放出。柱帽通常附以蛋与标,椭圆与箭头交替排列的装饰线条。最初涡形装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后来在角落上它们被安排呈角度突出。爱奥尼柱式的这个特点使得它在前4世纪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为多变适用,同时在角落将它扭转也

00

使得不论在正面或侧面观察,它们都呈同样的宽度。16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师和神学家斯卡默基设计了这种完美排列的四边爱奥尼柱头的一个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成为了当时的标准,而当希腊的爱奥尼柱式在18世纪希腊复兴式风格中重新被介绍回来的时候,人们重新发现它是如此古朴和原始。在涡形装饰之下,爱奥尼柱可以有一个宽的柱环或带将柱头从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开,或者由一个花和水果的垂花饰从涡纹的缝隙中,或从它们的 “眼”中转出。经过一些早期尝试后,柱身上的凹槽数被固定在24个。这个标准化将刻槽同直径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罗马人在凹槽之间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腊人将它们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爱奥尼柱总是比多利克柱要纤细:爱奥尼柱为8或9个直径高,在美的改良格式中甚至

更高。它们通常刻有凹槽。

爱奥尼柱式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柱头,它也是许多理论和实践论述的主题,全赖维特鲁威的一段简短和晦涩的描述*。仅有的工具是一把直尺、直角器、线索(以量度半长)以及一个圆规。

柱上楣沟有三个部分:一个平直的柱顶过梁被分成

两或三条水平带,上面支撑一个通常装帧精美的雕带,以及用齿饰组成的上楣柱(状如紧密排列的工字钢)。有一个冠状及反曲线的线脚以支撑伸出的屋顶。雕带上栩栩如

00

生(通常为叙述性的)浅浮雕是爱奥尼柱式的一个标志性的特征,而多利克柱式在同样的位置布置的是三联浅槽饰。罗马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实践通过减少柱顶过梁的比例将楣沟的高度浓缩,使得雕带更为显著。

3.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是产生于古典文化末期的希腊科林斯,罗马习和继承了去,并进行了发展变化。科林斯柱式的柱头是倒钟的形状,并且倒钟的四周有装饰性的锯齿状叶片,一般用的是忍冬草的叶子,有时中间还有成对的卷涡。细长比和横截面与爱奥尼柱式相同,但是看起来比爱奥尼柱式更加修长,装饰更加丰富,所以也显得更教高贵和奢华 其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爱奥尼亚式柱头原先只为正面设计,并没有考虑要从任何方向来观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却以围绕芼茛叶的方式来表现柱头,使它能够从各个方向被欣赏。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 与多利克柱式的质朴壮实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更富有装饰性。不过它并不是一个独自发展出来的系统。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y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