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理论

更新时间:2023-12-03 06: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情绪的表达(表情与情绪的相互作用)

表露规则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学到的、依不同文化而不同的控制表情的规则,也就是某人能够向谁表现何种情绪,以及在何时表现。这可以用来解释在许多公众体育比赛中,大多数失败者不会轻易流露出自己沮丧和失望情绪的原因。表露规则体现在父母对子女的警告中:“别傻笑!”这些规则意味着我们有时候会弱化、夸大、彻底隐藏或掩饰表情中流露的情绪。 情绪的功能 情绪实验

不同的颜色可通过视觉影响人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人体荷尔蒙的增多或减少,使人的情绪发生变化。研究表明,红色可使人的心理活动活跃,黄色可使人振奋,绿色可缓解人的心理紧张,紫色使人感到压抑,灰色使人消沉,白色使人明快,咖啡色可减轻人的寂寞感,淡蓝色可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英国伦敦有一座桥,原来是黑色的,每年都有人到这里投河自杀,后来,将桥的颜色改为黄色,来此自杀的人数减少了一半,充分证实了颜色的功能。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一只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 医学心理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情绪的调节

情绪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影响着我的生活及行为。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最好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

1.用表情调节情绪,有研究发现,愤怒和快乐的脸部肌肉使个体产生相应的体验,愤怒的表情可以带来愤怒的情绪体验,所以当我们烦恼时,用微笑来调节自己的情绪可能是个很好的选择。 2.人际调节,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当情绪不好时,可以向周围的人求助,与朋友聊天、娱乐可以使你暂时忘记烦恼,而与曾今有过共同愉快经历的人则能引起你当时愉快的感觉。

3.环境调节,美丽的风景使人心情愉悦,而坑脏的环境会使人烦躁。当情绪不好时可以选择一个环境优美的地方,在完美的大自然中,心情自然而然会得到放松。还可以去那些曾今开心过的地方,记忆会促使你想起愉快事情。

4.认知调节,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我们对事情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每件事情不同的人观点不同,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我们的认知,来改变我们的情绪。比如说在为了每件事儿烦躁时,可以对事情进行重新评价,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改变我们刻板的看问题方式。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如果有些引起情绪的问题我们既不能改变自己的观点又不能解决,就可以选择逃避问题,先暂时避开问题,不去想它,待情绪稳定时,再去解决问题,而且有时候问题的解决方案会在从事其他事情时不经意的想出来。 情绪生物学理论

『詹姆斯-兰格理论』因不受人意志支配,故称自主神经,也称植物神经。比如,心跳就是自主的,胃分泌胃酸也是自主的,这些活动并不受意识控制,人不能禁止胃酸分泌或禁止心脏跳动。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分别提出内容相同的一种情绪理论。他们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活动的产物。后人称它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詹姆斯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在他看来,是先有机体的生理变化,而后才有情绪。所以悲伤由哭泣引起,恐惧由战栗引起;兰格认为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他特别强调情绪与血管变化的关系。詹姆斯-兰格理论看到了情绪与机体变化的直接关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但是,他们片面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作用,忽视了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作用,因而引起了很多的争议。

『坎农-巴德学说』 认为情绪的中枢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并且强调大脑对丘脑抑制的解除,使植物性神经活跃起来,加强身体生理的反应,而产生情绪。外界刺激引起感觉器官的神经冲动,传至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大脑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冲动,从而在大脑产生情绪的主观体验而由植物性神经系统产生个体的生理变化。该理论认为,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同时把信息输送到大脑和机体的其他部位,到达大脑皮层的信息产生情绪体验,而到达内脏和骨骼肌肉的信息激活生理反应,因此,身体变化与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脑切除实验

1892年高尔兹发现切除大脑皮层的狗变得十分凶猛。1925年卡农等人对切除大脑皮层的猫进行了经典研究并确定了“假怒”动物标本的手术方法。1934年巴德把“假怒”一词引入生理心理学中。他指出切除猫的大脑皮层之后猫对各种不愉快的刺激如轻触、气流等均表现出极度夸大的攻击行为表现:弓腰、竖毛、咆哮、嘶叫和张牙舞爪等。这些行为缺乏指向性,很难说动物伴有怒的内心体验,故称此行为 “假怒”。其脑机制是:只要破坏边缘皮层、大脑皮层与下丘脑的神经联系,使大脑皮层对下丘脑的抑制解除,下丘脑机能亢进就会出现“假怒”,对于这些实验事实,生理心理学界广为接受的观点是,下丘脑在情绪的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 『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在大脑皮层中执照刺激物的顺序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暂时神经联系系统,这种系统叫做动力定型,是人学习、习惯和需要的生理基础。 情绪的认知理论

『阿诺德“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提出。认为: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同一刺激情景,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和辛格提出。认为:情绪的产生有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一个是个体必须体验到高度的生理唤醒;二个是个体必须对生理状态的变化进行认知性的唤醒。情绪状态是由认知过程、生理状态、环境因素在大脑皮层中整合的结果。这可以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个工作系统,称为情绪唤醒模型。

『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反映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也就是说,情绪是个体对环境知觉到有害或有益的反应。因此,人们需要不断的评价刺激事件与自身的关系。具体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再评价。

『动机-分化理论』

该理论萌生于60年代,至今已成为很有影响的情绪理论之一。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都认为情绪具有重要的动机性和适应性的功能,汤姆金斯认为,情绪就是动机,他否定了把动机归结为内驱力的看法,着重指出内驱力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有机体去行动,起这种放大作用的正是情绪过程;而且情绪是比内驱力更加灵活和强有力的驱动因素,它本身可以离开内驱力信号而起到动机作用。

伊扎德的动机论则容纳了更复杂的内涵,他提出,情绪是一种基本的动机系统,他从整个人格系统出发建立了情绪-动机体系。伊扎德提出人格具有6个子系统:内稳态、内驱力、情绪、知觉、认知、动作。人格子系统组合成4种类型的动机结构:内驱力、情绪、情绪-认知相互作用、情绪-认知结构。在这庞大的动机系统中,情绪是核心,无论是与内驱力相联系的情绪,或是同知觉、认知相联系的情绪,抑或是蕴含在人格结构中的情绪特质,都起重要的动机作用。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体验正是起动机作用的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策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伊扎德的情绪理论还包容着更完整的内容,他从进化的观点出发,提出大脑新皮质体积的增长和功能的分化同面部骨胳肌肉系统的分化以及情绪的分化是平行的、同步的。多种情绪的分化是进化过程的产物,因此,才具有灵活多样的适应功能,从而导致情绪在有机体的适应和生存上起着核心的作用。每种具体的情绪都有其发生的渊源,都有特定的意识品性和适应功能。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继承和发展了达尔文关于表情的学说。从情绪的分化观出发,十分强调面部表情的重要性。他们指出,人类基本情绪的面部表情是先天程序化的模式,而且先天的面部表情参与到情绪发生的整个机制之中,面部运动的感觉反馈激活情绪体验。伊扎德详细阐述了这一过程,描述了外界刺激事件引起感觉皮层和边缘系统的兴奋,激活在下丘脑或杏仁核内贮存的先天情绪模式,从而在面孔上显露为一种具体情绪的表情。这一表情活动向脑内的感觉反馈引起皮层的整合活动,从而产生情绪体验。这就是表情的\面部反馈\功能。

在对情绪性质的阐述上,动机-分化理论既说明了情绪的产生根源,又说明了情绪的功能,为情绪在心理现象中确立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尤其在对人类婴儿情绪发生和功能的阐释上,具有创新性和极大的说服力。但是动机-分化理论对情绪与认知的联系缺乏具体的论证和阐述,这不失为其理论不足之处。

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

西米诺夫(Siminov,P.V.)的信息理论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因缺乏信息而不能适当地组织自己,那么神经机制就会使消极情绪开始行动。西米诺夫主张,情绪(E)等于必要信息(In)与可得信息(Ia)之差与需要(N)的乘积,即:E=-N(In-Ia)

西米诺夫认为,情绪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生理激活的力量,如果这个机制变活跃了,那么,一些习惯性反应必定受到破坏。当有机体需要的信息等于可得的信息时,有机体的需要得到预期满足,情绪便是沉寂的。如果信息过剩,超出了有机体预期的需要,便会产生积极的情绪;反之,则会产生消极情绪。积极的情绪和消极的情绪都可以促进行为。

西米诺夫的情绪理论虽然比较简单、明了,但它为情绪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野、新的方向。遗憾的是,西米诺夫没有对信息、需要的性质和它们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的动力学分析。

扬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绪不协调理论

情绪不协调理论情绪信息加工理论形成于20世纪40一60年代,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扬(Y oung, P.T.)和普里布拉姆(Pribram,K.)。 把情绪定义为“感情性的激烈扰乱”,认为情绪是一种神经中枢在感情上的 “紊乱”反应,即一种对平衡状态的破坏。强调情绪起源于对环境事件的知觉、记忆和经验。当人们在过去经验 中建立起来的内部认知模式同当前输入的信息超越稳定的基线不一致时, 就导致情绪的产生,这就是情绪不协调理论的含义。

普里布拉姆还提出了一个“监视器”的概念,他认为情绪是临视脑活动的一种机制,起着

监视心理加工的作用;情绪过程就是当原来进行的加工程度受到阻断时产生的替代性执行程序,对这个阻断过程的意识觉知,就是情绪的体验或感受。

ABC理论

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 ABC 理论的基本观点。在 ABC 理论模式中, A 是指诱发性事件; B 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 C 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 A 引起的,即 A 引起了 C 。 ABC 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 A 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 B 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 理论阐述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1.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是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2.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3.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4.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5.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6.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7.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8.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9. 逃避可能、挑战与责任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10. 要有一个比自己强的人做后盾才行。

特征

依据ABC理论,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依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成功 合理情绪疗法,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依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

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

合理情绪疗法

有一个年轻人失恋了,一直摆脱不了事实的打击,情绪低落,已经影响到了他的正常生活他没办法专心工作因为无法集中精力头脑中想到的就是前女友的薄情寡义。他认为自己在感情上付出了却没有收到回报自己很傻很不幸。于是他找到了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告诉他其实他的处境并没有那么遭只是他把自己想象得太糟糕了。在给他做了放松训练减少了他的紧张情绪之后心理医生给他举了个例子。\假如有一天你到公园的长凳上休息把你最心爱的一本书放在长凳上这时候走来一个人径直走过来坐在椅子上把你的书压坏了。这时你会怎想, \我一定很气愤他怎么可以这样随便损坏别人的东西呢太没有礼貌了\年轻人说。\那我现在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么想呢,心理医生接着耐心地继续问。\哦--原来是个盲人。他肯定不知道长凳上放有东西\年轻人摸摸头想了一下接着说\谢天谢地好在只是放了一本书要是油漆、或是什么尖锐的东西他就惨了,\那你还会对他愤怒吗,心理医生问。\当然不会他是不小心才压坏的嘛盲人也很不容易的。我甚至有些同情他了。心理医生会心一笑\同样的一件事情--他压坏了你的书但是前后你的情绪反应却截然不同。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可能是因为我对事情的看法不同吧\对事情不同的看法能引起自身不同的情绪。很显然让我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的解释和评价。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情绪ABC理论的观点。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日积月累还会引起情绪障碍。

合理情绪疗法是 20 世纪 50 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国创立,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此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 ABC 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

埃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 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思维所造成。

3. 人具有一种生物学和社会学的倾向性,倾向于其在有理性的合理思维和无理性的不合理思维。即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 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可能忧心忡忡,以至无法冷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治疗目标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人性观认为人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因此在人的一生中,任何人都可能或多或少地具有上述某些非理性观念。只不过这些观念在那些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他们一旦陷于这种严重的情绪困扰状态中,往往难以自拔,这就需要对之应用合理情绪疗法的理论和技术加以治疗。

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就是减低求助者各种不良的情绪体验,使他们在治疗结束后能带着最少的焦虑、抑郁(自责倾向)和敌意(责他倾向)去生活,进而帮助他拥有一个较现实、较理性、较宽容的人生哲学。这个目标包含了两层涵义,首先是针对求助者症状的改变,即尽可能地减少不合理信念所造成的情绪困扰与不良行为的后果,这称为不完美目标;另一方面的涵义是着眼于使求助者产生更长远、更深刻的变化。它不仅要帮助求助者消除现有症状,而且也要尽可能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障碍在以后生活中出现的倾向性,这称为完美目标。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帮助求助者改变他们生活哲学中非理性的成分,并学会现实、合理的思维方式。

埃利斯等人认为合理情绪疗法可以帮助个体达到以下几个目标:

①、自我关怀;②、自我指导;③、宽容;④、接受不确定性 ⑤、变通性;⑤、参与;⑦、敢于尝试;⑧、自我接受。这几个方面特点也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ABC理论

人们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关。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的适当的、适度的情绪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会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埃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治疗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的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不堪,一蹶不振则是所谓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例如:两个同事一起上街,碰到他们的总经理,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招呼,径直过去了。这两个同事中的一个认为:“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老总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而后者可能忧心忡 ABC理论忡。 以至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也就是C的产生。

合理情绪疗法实际上就是一种对有情绪障碍的人实施再教育的过程。咨询师训练求助者科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能够客观、合理地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想。这是一种认知的、直接的和主动的过程。因此,在这一点上,合理情绪疗法咨询师的功能与角色与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有根本的不同。在合理情绪疗法中,咨询师是一个指导者、说服者、分析者,也是权威的信息提供者和与求助者非理性观念对抗的辩论者。他所扮演的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角色。

合理情绪疗法理论认为,传统的心理治疗学派如精神分析治疗是一种相对比较被动的治疗过程。咨询师挖掘求助者的潜意识内容,把他目前的问题同其被压抑在潜意识中的经历联系起来,并对其间的关系依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除此之外,他们只能消极地等待求助者对自己问题的顿悟。这是一个长期而且是十分困难的过程。对有些求助者而言,顿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即使产生顿悟,也不一定能使其问题得到改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治疗中的咨询师和求助者,都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埃利斯通过自己的实际治疗经验论证,只有咨询师采用积极主动的指导方式,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指导的涵义并不是仅仅针对求助者的行为和情绪等表面症状的改善。这一点与传统的行为治疗也有着根本的不同。行为主义咨询师主要是根据S-R公式,通过条件反射的原理,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新的关系。他们往往忽视了刺激和反应之间个体认知因素的作用。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强调咨询师的作用应该以认知取向为主,咨询师要充分发挥并调动自己与求助者的认知功能,通过逻辑分析,指出求助者不合理的认知方式,并指导他学会用新的、合理的认知方式来代替。

合理情绪疗法对咨询师的主动与指导功能的重视还表现在它与求助者中心疗法的区别上。求助者中心疗法主要是通过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形成的非常适宜的心理环境和气氛来使求助者产生自我指导的行为,对咨询师而言,这是一种非指导性的治疗方式;而合理情绪疗法则并不过分强调双方关系的重要性,也不认为那是治疗所必备的条件,它更看重咨询师的主动、直接和理智的指导作用。

情绪在管理中的应用

二、预期效用理论、前景理论中关于预期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20世纪中叶,数学上的重大突破催发了现代效用理论的产生,Neumann等人提出“预期效用理论”,该理论假设决策者按自己的偏好对选项排序,且偏好遵循少数几个规则,决策者按最大预期效用进行选择。这里效用不再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状态,而成为可测量的客观指标。之后,Savage提出“主观预期效用理论”。根据这一理论,效用不以事物的客观概率而以主观概率来计算。主观预期效用理论迅速成为标准化决策的主导方法。无论是预期效用理论还是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在追求客观性和量化指标的过程中均抛弃了古典效用理论所包含的心理内容,尤其排除了情感因素,从而使得这些理论在增强了客观性的同时丧失了对许多现象的解释能力。如在有100%的把握稳拿5000元和有80%的机会得到6000元之间进行选择时,多数人选择稳拿5000元;而在有100%的机会损失5000元和80%的机会损失6000元之间进行选择时,多数人选择后者,出现了所谓的“偏好反转”。对于这种现象,上述两种理论解释起来都显得无能为力。Kahneman和Tversky对偏好反转等“反常”现象做了描述性说明。在最大期望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根据该理论,效用受决策现状(参照点)和未来效益变化的影响,在小风险条件下,值函数曲线在赢区呈凸型,在输区呈凹型,即人们在获益领域表现出“风险规避”,在损失领域表现出“风险寻求”偏向。之所以如此,Kahneman认为是“一个人在损失一定数量的金钱时所体验到的恶劣心情远远大于得到相同数量金钱所带来的愉悦心情”的缘故。对决策过程中的反常现象做出解释的还有“等级和信号依赖理论”。它认为假设决策权重

随结果出现的概率、信号以及等级发生变化。例如,如果一个决策者特别在乎微不足道的收益,他就会给较小的收益以较大的权重,以避免一无所获。同样,这个决策者也会给较小的损失以较大的权重,以避免损失过大。在这些理论中,已然出现了一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如希望和恐惧、乐观和悲观等。但无论是前景理论还是等级和信号依赖理论,它们在将参照点和决策权重等概念引入决策时,虽然不得不提及某些情绪因素,遗憾的是它们并没有将情绪作为影响决策的一个参数加以考虑,由此仍将情绪排斥于决策的大门之外。Mellers在情感判定理论和主观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情绪选择的模型,即主观预期愉悦理论。主观预期愉悦理论的思想来源于主观预期效用理论,将情绪作为一种效用,这与主观预期效用理论相类似,但又有所区别,最大的区别在于预期的情绪不同于效用。首先,效用一般被认为伴随收益的增加而增加,而预期的情绪则依赖于比较、惊讶等因素。令人惊讶的微小收获带来的愉悦甚至大于平淡无奇的巨额收益带来的愉悦。其次,效用是比较稳定的,而预期情绪则随信念和比较而变化。无论是后悔理论、失望理论还是主观预期愉悦理论都是在预期效用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们均为预期效用类模型的变式。这类模型有一个不言而喻、也很少受到质疑的理论定位,即都采用了基于结果和认知的理论视角。在情绪、认知与决策三者之间,情绪的作用是通过认知评估这一中介来实现的。预期效用类情绪模型虽然已经考虑了情绪在决策中的作用,并且给予这类情绪以充分的重视,但是模型仅涉及了与决策结果紧密相连或作为决策结果的那部分情绪。近年来随着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研究的深入,对情绪影响决策过程的认识也逐渐全面与深刻,一些学者意识到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作为效用的预期情绪,还存在“即时”情绪,它们可以在没有认知评估参与的情况下产生并反过来影响认知评估,直接影响决策行为。Loewen-stein提出的风险即情绪模型认为:它表明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受认知评估影响的预期情绪,还存在不受认知评估影响的即时情绪。

三、即时情绪对决策行为的影响近来决策领域的研究者不仅关注对伴随预期结果而产生的预期情绪,而且对决策者在决策活动进行时所体验到的即时情绪越来越重视,因为即时情绪的状态可能导致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与早期对结果的预期大相径庭。研究现,决策者的即时情绪由两个因素组成,一是预期影响,它来源于决策者对决策后果的感知;二是偶然影响,它包含了所有与决策结果不相关的其他因素。即时情绪对决策的影响通过直接和简接两种方式进行。

(一)即时情绪对决策行为的直接影响即时情绪的直接影响指即时情绪不通过影响决策者的预期情绪或者认知加工过程而对决策行为直接产生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决策者决策时的情绪和心境可以对决策行为产生的直接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取决于即时情绪的强度。在低水平和中等水平的即时情绪强度下,情绪负载着决策者决策所需要的相关信息来影响决策者的决策过程。情绪即信息理论详细描述了情绪负载的信息是如何进行决策者的决策过程的。这个理论认为,当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任务时,他们会常常问自己“对这个问题我的感觉如何”,并且利用他们当时的感觉来做出判断。如决策者进行决策活动时的情绪是积极的,那么决策者倾向于做出较为乐观的选择,反之也是成立的。在高强度的即情绪体验下,它对决策者行为的影响也就变得更大。实际上,当情绪的强度变得足够强的时候,它会完全盖过决策者的认知加工过程和复杂的决策过程。在高强度即时情绪的影响下,人们常常说他们“失去了控制”。这种即时情绪的强度对决策的影响的事例在广场恐惧症病人身上体现的非常明显,他们(病人)尽管意识到广场这些空旷的地方没有危险,但是他们仍然感到恐惧,这就是因为恐惧的情绪已掩盖了他们的认知过程。但是,即时情绪不会对所有类型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它只对那些与情绪相关的决策会产生影响。例如,去看哪一个电影的决策就与决策者的即时情绪高度相关。至于你是否对实验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这种与决策者的即时情绪关系不是很密切的决策活动,受到即时情绪的影响就会比较小。 (二)即时情绪对决策行为的间接影响即时情绪不仅仅只对决策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它也会通过影响决策过程中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间接影响决策行为。即时情绪对决策行为的简接影响通

过两条途径进行:一是即时情绪影决策者对决策预期价值的估计;二是即时情绪影响决策者信息加工的数量和质量。1、对预期价值的影响。许多研究发现,决策过程中的即时情绪会使决策者对决策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是乐观还是悲观的可能性造成影响。也就是说,当决策者在决策时的情绪比较好时,他们倾向于对决策结果做出乐观的预期,反之,如果他们决策时的情绪比较坏,那么他们倾向于对决策结果做出悲观的预期。这方面的一个研究发现,当被试在阅读了一篇喜剧小说之后对风险任务的结果预期倾向于乐观,而阅读了悲剧小说的被试倾向于对风险决策的结果预期倾向于悲观。Loewenstein发现,当被试试图对一个将来产生的结果产生什么样的情绪时,他们倾向于将目前的情绪状态移植到将来。研究发现,当被试处于情绪稳定状态时,例如,被试没有饥饿感、情绪平静等等,他们对将来决策结果的预期情绪也会倾向于做出冷静的选择。而在性唤起的状态下,那些阅读了性唤起资料的男青年对将来某个情景的假设变得比那些没有阅读性唤起资料的男青年更富于侵略性。2、对信息加工过程性质的影响。即时情绪会对参与决策的相关信息及信息加工过程产生影响,如对信息的编码和提取等产生不同的解释,这种解释可能会因为即时情绪的性质而使产生偏差。决策者的情绪状态(如正性情绪VS负性情绪)会决定信息加工过程的性质,例如,负性情绪导致了决策者的注意广度变小,而积极的情绪状态则使注意广度增加。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要求被试挑选将来工作的同事,负性情绪的被试要比正性情绪的被试更注意目标导向,并且他们在挑选合作者的时间上要花更多的时间,他们更多考虑将来与合作者如何处好人际关系,并且过多考虑未来合作者所具有的一些负性特征。与此相对,具有正性情绪的被试挑选合作者的速度非常快,并且较少注意合作者的个人因素。3、对信息加工深度的影响。有研究发现负性情绪要比正性情绪激发更系统的加工过程。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可能是这样的:情绪扮演了适应器的角色,它能够觉察在特定的决策下是否需要更多的注意的参与,在积极情绪下,决策者会觉得一切情况都是好的,而不需要投入过多注意,在负性情绪下,它会提示决策者目前的情况不理想,需要引起注意。基于这样的假设,许多研究发现,烦躁不安的情绪与警醒与沉思密切相关,而正性情绪则于启发式思维过程联系在一起。如快乐的参与者更倾向于表现出偏差,过高的将结果归因于个人的特征而非环境因素的影响。Bless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种假设,他们发现快乐的即时情绪会降低决策者的动机过程。尽管快乐的情绪会增加对一般知识结构的依赖,而悲伤的情绪则降低这种依赖,但快乐的情绪并没有降低决策行为认知绩效的广度。实际上,快乐的被试在第二任务的决策绩效上要比悲伤情绪的绩效要好。这个结果揭示了这样一种现象,即快乐的被试对一般知识结构的依赖要高于悲伤的被试。就象其他系列研究所揭示的那样,一些具有确定性的情绪(如满意和愤怒)导致决策者更多地依赖于启发式的线索,那些具有不确定性的情绪(如担忧和惊讶)导致决策者仔细的审察收集中的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x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