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 考研笔记
更新时间:2024-05-31 17:0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国际关系分析答案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
第一章 学科概况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学习国际关系的作用
一、培养独立的分析能力
1知识是不确定的——知识的正确性是有条件的
2知识的对错是相对而言——不同领域的知识的对错标准不同
3从接收权威性知识向理解知识本身转变——自觉用多元文化建设自己的观念
二、了解世界的多样性和中国的特殊性 1国际社会无政府性质
2一个国家得到的国际尊敬是以其承担的国际责任为基础,而不是君子风度。一国公民所享受的国际尊严也是以国家实力地位为基础,而不是悠久的传统文化 3世界上多数国家的最高利益不一定是物质性的经济发展,相反可能是追求精神价值或宗教信仰
二、了解国际关系常用概念
知识发展成为独立学科需要具备——理论体系、专业术语 10+1——东盟和中国 10+3——东盟和中日韩 10+8——东亚峰会
77国集团——不结盟运动组织 33国集团——拉美加勒比共同体
八国集团——冷战后西方发达国家组织的经济论坛
20国集团——中美等世界前二十大经济体与2008金融危机后组织的经济论坛 上海五国——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五国同盟——英国、新加剖、马来西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 五常——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金砖五国——2008年后新兴的经济体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
第二节、学科范畴及研究内容 一、国际关系学的学科范畴
(一)国际关系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关系学以全球范围内的跨国界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可以将国家关系定义为各种国际行为体(国家、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或个别重要人物等等)之间,在某些国际问题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或文化等),通过某些方式(冲突、合作、放任或逃避等),在实现某些目的或利益(生存、权力、财富和荣誉等)的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错综复杂的国际联系的总和。
(二)国际关系研究与世界历史研究及国际评论的差别
史学:发现历史事实的本来面目(发现历史上国际关系的事实真相)
政治学:寻找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律(以史学研究的成果为基础,寻求国际社会运行的一般性规律)
国际关系研究分为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理论研究的成果是学术论文、学术著作,政策研究的成果是政策报告。理论研究需要依照科学研究方法的标准用事实论证一个学术观点,政策研究的目的是提出实现政府目标的政策建议
二、国际关系学的内容
(一)国际关系学的知识体系构成
以国别和地区为标准进行研究分工是最为普遍的现象。在中国最常见的分类是美国和加拿大、俄罗斯和东欧、西欧、亚洲、中东和北非、非洲、拉美。冷战后以问题为标准划分研究领域的做法日益收到学界重视,许多问题研究部门出现:军控与裁军(又分为防止核扩散研究、外空问题研究、防止小型武器扩散研究)、国际政治经济(区域化研究、全球化研究)、国际组织(政府间组织研究、非政府间组织探究)、反恐、国际能源与环保、公共外交等。 (二)国际关系学研究的问题
归为三大类:描述性问题(是什么)、因果性问题(为什么)、处方性问题(怎么办)
第三节、国际关系学的发展
一、古代关于国家间关系的思想
管子:君人者有道,霸王者有时,国修而邻国无道,霸王之资也。 国家国际地位变化的相对性,一国崛起必然意味着另一国的衰败
荀子:王夺之人,霸夺之于,强夺之地。夺之人者臣诸侯,夺之于者友诸侯,夺之地者敌诸侯。臣诸侯者王,友诸侯者霸,,敌诸侯者危。
争取人心,争取盟友,兼并土地三种不同的战略产生三种不同的战略结果,以及对国际体系的影响。
左传·烛之武退秦师: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政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以国际政治中的实力相对性原理劝说秦穆公放弃助晋攻郑
现实主义思想萌芽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萨战争史》研究国家间的冲突
霍布斯《利维坦》: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是一种自然状态的观点 马基雅维利《君主论》:战争不能避免只能推迟 自由主义思想萌芽
格劳修斯《战争与和平发法》是最早的国际法著作 康德《论永久和平》
二、现代国际关系学的形成与发展(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
理想主义学派(以应然而非实然的角度看待国际问题,认为人性是善的,或者至少可以通过教育改变,可以通过建立类似世界政府这样的组织来避免国家间的战争) 威尔逊1918十四点讲话
现实主义理论 古典现实主义
摩根索1948《国家间政治》
新现实主义
沃尔兹1979《国际政治理论》 进攻性现实主义
米尔斯海默2001《大国政治的悲剧》
自由主义理论 新自由主义
基欧汉和奈于1977《权利与相互依赖》
建构主义理论
温特1999《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
英国学派
布赞《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
国际关系研究的主要流派
主要流派 现实主义 自由主义 建构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三、中国国际关系研究进程 (一)研究历程与现状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三个方向有了新发展
一、科学研究方法受到了重视有实证检验的研究性论文数量增多 二、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理论创新意识增强,开始主动寻找需要研究的问题,而不是消极等待发达国家学者发现问题后再参与研究开始主动创造新的理论框架,而不是重复使用已有的理论原理
三、对中国古代国际政治思想的关注增强,表现为对先秦思想的整理和介绍以及中国古代外交史为案例发展新的理论
进入21世纪中国学者走过三个阶段
1、整理先秦有关国家间关系的哲学政治思想 2、运用现代国际关系的概念分析他们的思想 3、借鉴中国传统思想和东亚历史创造新的理论
(二)不同流派的影响力
现实主义理论主导政策研究、理论学术研究 自由主义仅次于现实主义,在国际经济领域影响力大于现实主义,但在国际安全和国际政治方面影响力小于现实主义。
建构主义主要集中于研究理论问题,对现实政治生活缺乏指导性作用,应用性差。 马克思主义学派影响较小
关注问题 安全、冲突 发展、合作 和谐、进化 剥削、斗争 核心变量 权力、国家利益 制度、共同利益 观念、文化环境 依附、阶级利益 解决途径 维持均势 改善制度 改变观念 改变国际秩序
第四节、国际关系研究和学习方法 一、科学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研究方法由观察和分析两部分构成
传统研究方法:依靠历史经验和人生经验来理解和解释国家关系现象,或对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做简单的类比或分类,然后归纳出经验性的结论。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要求实证步骤,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实证检验,即做到假设与事实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程序 五步骤
一、文献回顾和批评
1从前人的研究成果吸取知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 2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避免走弯路,节省时间 3避免重复前人已完成的研究
4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的缺陷或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二、寻找研究问题
确定一个具体的研究问题
(1)所选的问题应是一个没有答案或者现答案有缺陷的问题,= (2)所选问题应是有学术或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3)所选问题是研究者有可能回答的问题,即问题难度在研究者研究能力和条件之内 三、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是用于实证检验的,当检验的结果与假设一致时,这个假设就成了结论,如果检验结果表明假设不成立,则需要修改假设,而不是更换检验的事实 四、检验假设
个案分析,案例比较,统计分析,模拟实验,专家访谈
首先制定出检验假设的标准,没有具体的检验标准,检验就得不出结论。 五、得出结论
六、从科学的角度讲,任何一个答案的合理性都是有条件的,在得出结论时,研究者要明确这个答案的适用范围,以及不完善方面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三)常用的研究变量 1自变量
不受其他研究变量的影响而自身变化的变量。一般来讲,自变量多是事件或发展趋势发生变化的条件或原因 2因变量
因变量是指随着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变量。一般来讲,因变量往往是关系变化的结果。 贸易逆差(自变量)——经济关系(因变量) 3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1)正相关:x增大,y也增大;x下降,y也下降(综合国力——国家利益) (2)负相关:x增大,y下降;x下降,y增大(安全环境——军费增长) (3)强度相关:x变化到一定程度,y才发生变化(利益冲突——战争) (4)曲线相关:x与y的变化率不同(国防开支——国家安全)
(5)对称相关:x与y的变化相互影响(苏联核战略——美国核战略)
(6)不对称相关:x变化影响y,y变化不影响x(外交技巧——对外关系)
(7)中介相关:x的变化通过干预变量影响到y的变化(冷战后中美都需要避免双方军事冲突——认识到避免军事冲突需要安全合作——发展战略合作)
(8)伪相关:x变化直观以为会影响y的变化,研究结果发现两者没有关系(有学者认为冷战后的世界主要矛盾是文明冲突,研究结果是日美文明有重大区别,但冷战后日美同盟得到新发展) 4干预变量
干预变量是影响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的变量,在研究一个国际关系的问题时,可以有多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不仅对因变量有不同的影响,而且自变量之间也可能有各种不同的联系,因此如果将其中一个自变量抽出来单独研究,这个自变量就成了干预变量。 分离主义思潮(自变量)——台湾分离主义势力(因变量)——大陆军事威慑力(干预变量)
(四)必要条件与充分体条件
任何国际现象的出现都是许多有关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一个国际现象时必须对相关的因素(所研究的变量)进行分析。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必要条件,通常都是研究中所选定的自变量和因变量
由于大多数国际现象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往往是多个条件组合在一起,才能够共同成为某个国际现象的充分条件,充分条件的形成是有过程的,有的条件先具备,有的后具备,当最后一个构成充分条件的条件具备时,充分条件就形成了。一般来说,越难形成的条件在国际事件中的作用越大,最难具备的或最晚形成的条件常常是最重要的条件。
二、学习国际关系的方法 多读:阅读专业书籍和杂志
多想:培养独立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对多种不同解释进行反复思考和比较,掌握可以支撑自己看法的事实依据和完整逻辑)
多说:通过讨论来检验自己观点或看法的合理性 多写:通过写作提高分析国际问题的逻辑能力
第二章 国际体系和国际格局
第一节 国际体系
(一)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
国家间交往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和状态,在没有外部约束力的情况下,国家间交往必然处于无秩序的状态。
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是无政府性质,国际体系无政府性指的是没有凌驾于各国之上的强制性权威机构来管理国家之间的交往。联合国是一个成员国议事的机构,没有自己的军事力量,没有强迫成员国服从联合国规则的强力机器。军事暴力工具只要不被一个超国家机构垄断,国际体系的无序本质就只有程度变化而不会有性质变化,当每个国家都拥有军事自卫权的条件下,国家间的基本权力才是平等的。
国际体系是一个“中心—边缘”体系。国际社会的性质是无政府的,但这个社会体系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是受自然规律支配的。支配国际体系运转最主要的规律就是实力向心规律。
无政府性质是国际体系的自然属性。国家靠实力聚向体系中心,大家都想占据这个体系的中心位置,结果是实力最强大的国家里体系中心的最近而实力弱小的国家则被边缘化。
(二)国际社会的社会属性
五服体系:以周天子的王城为中心向外延伸的一个有中心和边缘的体系。王城周围五百里为甸服,种王田,为天子提供粮食。向外五百里为侯服,提供劳役和边疆保卫。再向外两千五百里为一宾服,宾服的诸侯国是为中原国家,宾服地区每每五百里为一圻,次序是侯圻、甸圻、男圻、采圻、卫圻,推行文化教育和提供军事支持。再向外的地区有要服和荒服两个地区,每个地区为一千里,要服地区按次序分为蛮服和夷服两地区,各有五百里,部族实现大体相似的政令,但可减少赋税,,荒服地区按次序分为镇服和蕃服两个地区,各有五百里。部落的制度规范从简,人员可自由迁徙。
五服体系的中心——边缘关系具有明确人为规范,不过这套规范是顺应无政府性质和实力向心规律的规范,这套规范依据国家实力大小规定社会等级,对国家行为的约束非常小,主要是礼节方面的约束,目的是在无政府状态下维持社会秩序稳定。(朝贡体系——黑帮——联合国)
国际社会的社会属性是等级性,国际体系是一个无政府性质的社会,但并不意味着国际体系没有社会等级。
有政府社会与无政府社会的区别不在于是否有社会等级,而在于决定社会等级的标准不同。无政府社会体系内,决定社会等级的主要准则是实力,在有政府的体系内,决定社会等级的准则是权力。在无政府社会体系内,等级缺乏有效的制度(如国际法)保证;而在有政府的社会体系中,等级关系则可以得到有效的制度(国内法)保证。
现代民族国家的政治体制各异,但官僚等级体制是其核心内容,只是具体名称和规定有所不同。
(三)国际与国内道德规范的区别 国际社会上,所有国家都认为追求本国私利是道德的行为。当本国利益与他国利益发生冲突,时,通过伤害他国利益而维护本国利益的行为没有什么不道德的,甚至是被认为符合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而在国内社会里,除了中央政府之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以伤害他人利益为前提来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都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甚至是非法的。
性质 等级依据 行为准则 法律效力 军事暴力 安全保证 认同感 国际社会 无政府 实力 丛林法 缺乏强制力 无军事垄断 自助 缺乏全球政治认同 国内社会 有政府 权力 契约法 国家机器负责强制实施 垄断于中央政府 政府保证 民族国家认同
(四)国际体系构成三要素 国际行为体
在国际社会中从事跨国活动的国家、组织和个人、无论哪种国际行为体,其活动归根到
底都是人的活动,而没有人的活动就没有国际社会和国际体系了。
国际格局
国家之间的实力分配和大国之间的战略关系,战略关系就是对国际格局有战略影响的大国之间同盟,敌对或非敌非友等情况。
国际规范
国家间在长期互动、交往中形成的对国家行为具有不同约束力的习惯、规则、法律等的统称。虽然国际体系具有无政府性质,但国际规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国际秩序。在无政府性质的条件下,各种维护国际体系秩序的规范的约束力是不一样的。(国际条约约束力强一些,国际惯例约束力差一些)国际规范中包含自由主义的观念和理想成分,但其制定和实施又离不开现实的国际权力因素。一般来说,国际规范往往是由大国制定,小国在多数情况下只能被动遵守。
国际规范从性质上归纳为“人人为敌的霍布斯文化”,“人人为竞争对手”的洛克文化。以及“人人为友”的康德文化、霍布斯文化是指17世纪民族国家体系形成之前国家相互为敌的国际观念与规范;洛克文化是指国家间相互为竞争对手的观念与规范这种文化已经有近四百年历史,在当前国际政治中仍居主导地位;康德文化是初显于欧美国家安全共同体之内的观念与文化,目前还不是主流。
二、国际体系的变化 (一)国际体系的变化
三要素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会导致体系发生变化,国际体系的量变是经常性的,但国际体系的质变需要较长的时期,三要素哪个或哪些要素改变可以作为体系质变的标准,尚无定论。行为体、国际格局、国际规范这三个国际体系构成要素的质变速度是不一样的。与国际行为体和国际规范相比,国际格局发生质变相对频繁。国际格局由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和它们的大国战略构成,其中战略关系变化速度快于实力对比,短则2-3年就可改变。大国间的实力对比变化速度慢于战略关系,需要三十年左右的时间才可能发生质变。大国战略关系变化与大国实力分配变化两者结合,使得国际格局可在30-50年内发生质变。
国际行为体的质变则比国际格局缓慢,需要百年以上时间。(城邦国家到帝国,从帝国到现代民族国家)
国际规范质变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国际规范质变的标准,国际规范在不同领域内变化的速度不同,对于质变的标准也不同。如果以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确立的“主权规范”为标准,那么这种规范之前的非主权规范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主权规范至今也已经经历了近四百年的历史,而没有发生质变的迹象。军事和经济领域,我们会发现国际规范变化受到科学技术进步影响很大。核武器出现只有20年时间,防止核武器扩散就发展成为国际规范。不过一战时就有了防止核武器扩散的概念。知识产权的保护标准也是变化较快的领域,总之,有关国际规范的质变标准和实践的问题还有待于研究。
由于国际规范、行为体的质变速度慢,而国际格局质变速度快,因此人们在观察国际体系变化时主要看国际格局。维也纳—梅特涅体系是欧洲由法国称霸回归到多强争霸的格局。奥地利首相梅特涅主导了“神圣同盟”,这一体系被称为维也纳—梅特涅体系,这个体系确定了正统原则(欧洲应恢复法国大革命之前的秩序与君主制度)、补偿原则(即以领土补偿、
弥补旧日损失从而巩固正统)和干涉主义原则(即各缔约国在各领域的互相帮助)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美国成为首强但不能主导世界的国际体系。一战后美国国内孤立主义思潮重新抬头,加上以威尔逊为代表的美国式国际政治理想与传统的欧洲“现实政治”观念很难融合,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凡尔赛条约》,为了拆散英日同盟和削弱英日海上力量,美国1921年组织召开华盛顿会议,达成主要条约有《四国公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等,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达成的一系列条约,各大国在欧洲和远东等地区的势力范围终于划定,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最终形成。
雅尔塔体系的核心是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多极均衡格局。二战临近尾声,1945年2月4—11日,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雅尔塔举行会议、雅尔塔会议研究了彻底击溃德日法西斯的问题,并且讨论了战后的世界秩序问题,包括全球性安排和地区性安排,地区性安排主要涉及欧洲和远东。欧洲的安排又分别以巴尔干、波兰和德国问题为中心。加上此前在1944年7—10月间举行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协议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和“敦巴顿橡树园会议”(协议成立联合国),二战后新的国际安全、政治、经济秩序的蓝图被基本拟定。
冷战后体系是美国一超独大的国际体系。1988年5月29日—6月2日,美国与苏联达成裁剪核武器的协议,是人类达成的第一个减少核武器的协议,里根宣布冷战结束。1990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海湾战争,得到了联合国授权并得到几十个国家的支持。苏联与1991年12月正式解体,雅尔塔体系的两极格局结束,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东西方对抗结束,民主化与市场化大潮席卷全球。
(二)国际体系的变化动力
国际体系的变化源于体系构成要素的变化,但对于导致国际体系变化的根本动力,不同的流派有不同的看法。
现实主义从物质力量变化的角度理解国际体系的变化。因此他们将国际体系的变化归结为大国实力结构的变化,然后将实力结构的变化归结为科学技术和社会和生产能力的变化(中华帝国——先进农业生产技术)(欧洲——先进机械工业技术)(美国——先进的电子,生物,信息,金融等技术)现实主义并不否认国际规范质变对国际体系的变化的重要影响,但是他们认为国际规范变化的物质基础是大国物质实力变化,因此将实力格局视为国际体系变化的首要因素。
自由主义利用国际规范的变化来解释国际体系的变化,他们将二战后的国际体系和平归结于核禁忌规范的出现,即核大国相互不敢贸然使用核武器,超级大国受此规范的制约,冷战期间始终没有正面开战,是通过代理人战争的方式,利用常规武器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同时冷战后的国际体系变化源于人道主义干涉规范对国家主权的侵蚀,这一规范正在改变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体系,他们认为全球性国际规范的增加,使得国际组织的的作用越来越大,国际组织或共同体有取代民族国家成为主要国际行为体的可能性。
建构主义也认为规范变化是国际体系变化的原因,但是将规范的变化归结于国家间文化认同的社会,具体地讲,国与国之间的互动将促使国家间的社会学习和模仿,并在其中形成国家的文化选择。文化选择的形成过程也就是集体认同变迁的过程。集体认同的变迁最终促成国际体系转换。国际体系转换过程中有四个关键因素,相互依存,共同命运,同质化以及自我约束。相互依存是国家间有赖于强制力或者说是付出代价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该派学者认为,遵循国际制度的内化,推行民主和法治、主张道义上的安全承诺这三种自我克制
的途径,将使集体认同更容易实现。
(三)国际体系的类别问题
学界对国际体系的分类标准缺乏共识,国际体系这一概念运用混乱。
第二节 国际格局
一、国际格局的含义
极——指代国际体系中相互对立的主导力量。“极”的概念缺乏共识性的定义,但在多数情况下,人们将一定时期内占支配地位的主导性大国视为“极”。
国际格局与实力结构之间存在差别,国际体系的实力结构是指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这一结构在任何条件之下都始终存在,然而实力结构是处于不断变化中。当实力结构变化处于缓慢状态时,其量变在较长时期内都不会引发实力结构的质变,于是人们将这种相对稳定的实力结构称之为“国际格局”,然而当实力结构处于较快的变动状态,并可能在较短时期出现质变,人们就认为这是国际格局的过渡时期。过渡时期实力结构处于较快变化的状态,国际格局处于未形成的状态。国际格局与实力结构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稳定不变的实力结构,后者涵盖了稳定与不稳定两种状态。
二、国际格局的构成要素
国际格局由大国实力对比与大国战略关系两个要素构成,实力对比是指大国之间相对实力的差别,我们可以将大国区分为超级大国和强国两大类别,但同时还需要观察大国战略关系,因为大国之间的结盟关系决定了军事集团的力量对比,当实力结构受到结盟这一变量的干扰,其结构形态与大国之间的实力结构形态是不一样的。
大国战略关系是指国家之间的敌友关系,大国战略关系具体分三类,盟友,非敌非友和敌手。大国战略关系的变化可以改变国际实力结构的形态,因此需要观察国家实力对比和大国战略关系两个变量的结合才能对国际格局的形态作判断。
三、国际格局形态
单极、两极和多极这三个基本形态变化的根据是主导力量的变化,而中小国家实力对比变化对基本形态不构成影响,因为中小国家改变与主导国的战略关系并不能使国际格局发生质变,客观上中小国家的实力是分散的,不可能团结团结成有统一指挥的军事集团,其产生的合力远远小于独立的主导力量。
在上述三个基本形态之间,国际格局还可以有多个变种,如一超多强,一超两强,二超一强,两超两强,二超多强等等。国际格局形态的变种类型主要取决于大国战略关系。
四、国际格局变化动因
大国实力对比与大国战略关系都有可能引发国际格局质变。但更深层次的变化动因还是实力对比的变化。
大国实力变化是由实力发展不平衡规律决定,不平衡发展规律决定了所有国家事物实力既不可能完全相等,也不可能同步变化。实力基础不同,变化方向和变化速度不同,这三个不同的要素决定了所有国家的实力每天处于变化之中,但变化的结果也不同。不同的变化结果使得国家间的实力差距也是每天处于变化之中。
实力不平衡发展是国际关系变化的内生动力,就单个国家而言,实力是其在国际社会采取行动的能力基础,随着实力的变化,国家采取行动的决策会发生变化,就国际体系的整体而言,实力不平衡发展随时从程度上改变国家间的实力对比,随着实力对比变化的积累,将
会改变国际实力格局,国际格局的变化则可能改变世界中心的地理位置,而所有这些实力不平衡发展的结果都不可避免改变每个国家的行为。
实力不平衡发展的速度与国际关系变化的速度正相关,实力不平衡发展速度越快,改变实力格局的时间越短,从而变化的过程就越激烈 ,冲突越严重,引发战争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相对平稳,冲突缓和,战争的危险较小。
五、国际格局对国家行为的影响
相同的国际格局下,实力等级不同的国家受到的格局约束力不同。单极格局中,超级大国受到约束力最小,强国其次,中小国家最大。两极格局中,超级大国与强国受到的约束力大于中小国家。多极格局中,大国与小国受到格局的影响相似,依据利益变化改变结盟关系的现象就会相对频繁。
第三节 大国战略关系
一、中国战国时期和早期欧洲时期
战国时期,大国战略关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合纵”“连横”两种结盟策略的影响。合纵指“合众而攻一强”,连横指“事一强而攻众弱”。
三十年战争结束后,欧洲列强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对近代以来的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该条约不但使领土性主权国家和国家选择宗教的权利合法化,而且还规定国家拥有各自地理区域内的全面管辖权,不受外部压力的限制。即和约引入不干涉其他国家内部事务权利。其次,各国以常备军代替雇佣军,国家军队的出现巩固了国家主权以及世俗基础,最后该合约还产生了以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格兰,法兰西和联合省为代表的欧洲核心国家集团,这个国家集团主导世界一直到19世纪初。这些强国在欧洲大陆不停对抗,联合,还在欧洲以外地区展开殖民地竞争(英法对北美殖民地的激烈争夺)
19世纪的大国战略关系主要表现为“欧洲协调”局面的出现。维也纳和会之后,奥地利,普鲁士,俄国,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强国为当时欧洲国际体系带来了近一个世纪的和平 。以下几个因素解释了这一时期的欧洲和平局面:欧洲协调实践表明了欧洲信奉基督教的白种欧洲人之间的认同,这一认同伴随各列强在欧洲以外地区的殖民过程而得到增强,其次,欧洲协调另一个诱因是联手镇压欧洲兴起的大众革命,如1848年爆发的欧洲革命。再次,欧洲大国当时面临的主要问题都在国内(德国统一,意大利统一都经历了小规模的战争,但成功避免了全面战争),最后19世纪后半叶,正值工业革命和欧洲列强瓜分海外殖民地的高潮时期,欧洲协调避免了诸强在欧陆的冲突,有利于它们在欧洲之外拓展各自的利益。
欧洲协调中,五大国组成联盟以制衡任何潜在的更有力的集团,防止欧洲支配性国家(霸权)的出现。在这一经典均势系统中,英国和俄国发挥更为独特的作用,英国常以平衡者身份出现,俄国经常是联盟的缔造者(神圣同盟)
二、两次世界大战以来
19世界末期,欧洲均势体系遭到严重削弱,先前灵活变动的联盟逐渐固定为两大军事集团,1882年德国,奥地利,意大利形成同盟国集团,1893年法国与俄国结成同盟。1902年,英国放弃其传统的平衡者角色,建立了英日海军同盟。1904英法达成英法条约,至此协约国形成。两大军事同盟最终引发一战。此战重要结果是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三大帝国消失,诞生了意识形态与西方迥异的大国苏联。此后德国、意大利、日本形成了法西斯主义轴心国集团。面对轴心国的对外军事扩张和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威胁,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英法美育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苏联组成反法西斯同盟,最终赢得二战。
二战后,英法实力下降,美国联合其西欧同盟国和日本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阵
营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历史。
冷战后国际格局呈现一超多强局面,大国战略关系也发生深刻变化,大西洋西岸的西方大国内部分歧加大,法德两个欧盟领导国和许多欧盟成员国与美国的离心倾向加强。科索沃战争使得欧洲大国担心美国霸权。1998年起,欧洲国家开始发展欧洲独立防务力量,与美国要加强北约的政策背道而驰,欧洲国家开始批评美国在冷战后奉行单边霸权主义政策。(03年法德俄通过公开的联合声明谴责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
东亚地区20世纪90年代,随着俄罗斯衰退中国崛起,美国开始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美国加强与日本安全保障同盟的关系,将台湾纳入该同盟保护范围,目标指向中国。进入21世纪中日实力接近,政治关系紧张,出现政冷经热局面。
冷战结束初期,俄罗斯希望加入北约,中俄关系停滞,进入21世纪,加入无望,中俄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印度维持同俄罗斯关系,改善与中国关系,日本通过扩大经济援助改善对印关系,希望印度从亚洲侧翼牵制中国崛起。美国也调整对印证策,承认其核大国地位,开展民用核技术合作,邀请参加G8会议。
2008世界金融危机,美国综合国力实力地位相对下降,中国上升,同年中国获得奥运会金牌总数第一,08年首次召开G20峰会取代G8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2011底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世界贸易国,GDP接近美国50%,第二大国防开支国。201年11月,奥巴马在访问澳大利亚时发表演讲,宣布美国将增加在澳大利亚驻军以增强美国在亚太主导权,媒体认为这标志中美之间新冷战的开始,同年学界开始讨论国际实力结构是否从一超多强向两超多强演化。
第三章 国际行为体和国家主权
第一节 国际行为体
一、国际行为体的类型 (一)国家
含义:由人口、土地和政府构成的政治实体/维护统治和社会秩序的工具
作为政治实体,“国家”这一概念描述的是国家的物质形态,非常容易观察。
作为政治工具,“国家”这一概念描述的是国家的社会功能。人是群体性动物,其生存是以群体内部的分工和协助为基础的,脱离了群体,一个单独的人无法生存下来的。然而人聚到一起机会必然因为个体间的利益矛盾发生冲突,没有强制性组织规则的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地激化为暴力冲突,不建立社会秩序就无法进行社会分工和协作,群体生存方式就无法保障。没有国家机器的社会自然状态是一种没有社会等级的绝对平等社会,在绝对平等社会里,必然形成霍布斯所说那种“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式的混乱和无序。
为了克服个体利益冲突以保障群体生存,人类发明了国家这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制度方式。作为维护群体秩序的工具,国家具有双重功能,对内建立社会秩序保障社会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对外可以组织本国民众阻止外敌入侵危害本国人的生命和财产。在国际社会中只有国家具有这种维护群体生存的功能,其他国际行为体都不具有这种功能,因此奠定了国家在各种国际行为体中的绝对主导地位。
(二)非国家行为体
包括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和个别有特殊影响力的个人(政治家和社会名流)等。
对国际组织而言,以是否代表政府为标准,可以分为政府间组织和非政府间组织两类。政府间组织是指由三个以上国家政府参加的组织,如联合国、北约、世界银行、上海合作组织等、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成员也可能是以国家为单位,但能参与的主体是各国国内的非政府组织,而非这些国家的政府,因此这些组织被视为非政府组织,如国际世界语协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非政府国际组织并不都是以国家为单位,很多都是由个人参加的国际组织,如无国界记者联盟。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组织一样,有些是非军事的,有些是军事的,如基地组织,国际锡克青年联盟,东突厥斯坦组织,圣战者运动等。
非国家行为体中,能与非政府组织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是跨国公司,微软、麦当劳、花旗银行等。跨国公司的重要性源于它们对世界经济的重大影响,一个大的跨国公司经济规模可能比十几个中小国家的GDP总和还大。
非国家行为体中,还包括个人,一些社会名流或者离职的政治家在独立地从事一些跨国活动时,可以被视为个人行为体(像爱因斯坦这类人就某一国际事件集体提出国际呼吁)。但政府官员的行为是代表国家的行为,国家领导人,国际组织领导人,跨国公司领导人都是代表本组织的行为而不是个人行为,因此并不是国际行为体。
非国家行为体与国家行为体的政治目标有很大不同。一般来讲,非国家国际行为体不以维护国家主权利益为目标,它们的政治主张及其国际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削弱国家主权的。它们的活动是“穿透”国家的边界,促使国家行为体将部分主权让渡给它们。国家行为体相反,它们希望不断强化其主权功能,国家倾向于反对非国家行为体对于其主权的渗透与削弱。
二、非政府国际组织
有若干个国家的民间团体或个人参加的国际组织,依据其作用,非政府国际组织可以分为公共利益代言人和特定集团利益代表人两类。前者如非政府人权国际组织,非政府环境保护国际组织、大赦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等;后者如土著居民团体代表大会、合法保护劳工国际协会、保卫犹太联盟等。
(一)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地位和特点
非政府国际组织的地位是社会团体,因此它们有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合法的非政府国际组织是与国家有一定联系的,这一类组织被认为是合法组织,因为它们的成立和活动都要受到有关国家国内法的规范。一个合法的非政府国际组织的成立需要在某个国家按照该国相关法律注册登记,在组织成员要在自己国家注册登记,先成为国内的合法团体,然后才能参加国际组织。
国际上非政府国际组织不是靠政府间的协议创立的,而是一种民间性的跨国联合,因此其国际地位的合法性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承认,这就产生一些国际矛盾,一些非政府国际组织只能得到部分国家的承认,于是其合法性问题就引发国际矛盾和冲突。
非政府国际组织有四个主要特点,国际性、非政府性、自愿性,一定范围的公益性。许多非政府国际组织都具有明确的政治目的。
(二)非政府国际组织的作用
监督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行为,特别是落实国际社会协议的行为。一些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还通过发起和领导跨国社会运动的方式,向有关国家或国际组织表达诉求、施加压力,以期待影响有关国际议程的设定和结果。这些运动多数由一些非政府组织的民间抗议活动引起,在很短时间内蔓延并形成规模很大的社会运动。20世纪末起非政府国际组织发起的国模最大的运动是“反全球化运动”,这场运动的政治目的就是阻止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加强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原则。这些组织认为全球化的贸易自由化只能有利于跨国公司,而严重损
害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无力与跨国公司竞争。除了对国家行为体和政府间国际组织进行监督外,非政府国际组织也从正面配合或促进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主要体现在全球治理和区域合作。
非政府国际组织与政府间国际组织另一个功能差别是前者可以更大程度上反映民意。
第二节 民族国家
一、国家的性质和形态
(一)国家的性质和阶级性问题
国家的性质是人类发明的用于满足需要的工具(水和食物、生存安全、社会温馨) 人类发明比国家更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组织方式之前,不会放弃这种方法,这意味着国家的存废有两种可能:人类发明比国家更能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方法时,即使私有制依然存在,人类也可能存废国家。二是当私有制不复存在而人类还没有发明出更有效维护社会秩序的方法时,人类将继续使用国家这个工具来维护社会秩序。历史经验是在人类的经济生产能力未达到建立私有制之前,人类也需要维持群体内部秩序的方法,这意味着今后没有了私有制人类仍需要维持社会秩序的方法。
国内学者:国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工具,而且使用这一工具只能是统治者而不是被统治者。
依附论者: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是跨国公司资产阶级联合造成的,发达国家的资产阶级和发展中国家的买办精英阶层相结合,各国政府在国际上的行为也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
民族主义者:国家既然是用来维护全民族利益的工具,民族利益又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共享的利益,因此在国际层面上国家作为政治工具只能是具有民族性而不会有阶级性
(二)国家形态
国家形态是变化的,而非一成不变。将国家作为基本形态的划分,是为了更清楚认识到这一点,不同时期,某一国家形态会在国际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然而由于历史变化的不规则性和复杂性,一个具体国家的国家形态很可能非常不标准,与基本形态有一定差异,甚至可能具有多种国家形态的特点。(英国民族国家,君主立宪国家,帝国)
国家形态的变化源于人类生活的物质和精神的变化。物质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国家不断改进统治和管理社会的方法。精神上平等思想的进步促使国家统治者们以主权平等的原则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国家主权平等是思想的确立使得民族主权国家取代帝国成为主导国家形态。国际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变化源于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思想进步两个变量。但国家形态变化很慢,研究者多将其作为常量而非变量来对待。
二、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人口、土地、政府、国际承认。国际承认与主权直接相关,主权是国家在国际社会上拥有的权力,是通过国家间的相互承认获得的,因此获得国际承认便成为民族国家生存事物前提,没有合法的主权就成为不料在很正的民族国家。1945年联合国成立后,对国家主权的承认要经过两道门槛:一是其他国家与这个国家相互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二是被联合国接收为会员国,只有经过这两道门槛一个国家才成为合格的民族主权国家。
关于如何判断一个国家是否成为国际社会中的主权国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学说,国家存在说(宣示说),国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只要宣布其独立,这个国家就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国家承认说,一个主权国家依赖于他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当国际社会不承认时,这个国家就没有要求其他国家对其履行任何责任的实际权力。国际承认说在国际实践
中占主导地位。只有三分之二的联合国成员承认一个政治实体是主权国家时,该政治实体才能成为主权国家。
依据一个国家是否拥有全部的主权,现代国际可以分为两类:主权完整的国家,部分主权委托于他国的国家(委托主权国)(日本没有战争权力,国防权一半以上委托给了美国,韩国将部分国防权力交给美国,美国司令有在韩国的临时指挥权)
第三节 国家主权 一、国家主权的性质
16世纪让·布丹(法)将国家定义为许多家庭和管理它们共同利益的具有主权的合法政府。主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不受外部任何限制,具有永久性和绝对地位。君主是国家主权的人格化身,但受到自然法、宪法和国际条约的限制。
当代主权被认为是一国具有独立处理内外部事务的最高权力。 阿诺德·沃尔夫斯(美)指出:主权是民族国家通过自己的政府,不受外来干涉地处理内政的权力,是它在外部事务中不受外来干涉地结盟或退出结盟,参战或保持中立以更好地维护自己利益的选择权。
主权属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基本内容:对内管辖权,对外独立权、平等权、和自卫权。二是基本性质:对内最高性;对外排他性、不可干预性和不可让与性。主权的最高权威仅限于国内,不从属于任何法律,主权这种最高权威仅限于国内,国际上不能高于其他国家的法律。主权排他性是指在国际上一国的主权是独立的,独立于其他国家或国际权威。当所有国家的主权都具有排他性时,所有国家的主权就是平等的。
二、主权的范围 (一)陆地主权
陆上主权的自然地理基础的领土边界。领土边界由国际条约决定,而不是一个国家自己能决定的。合法的领土是指由别的国家承认后的政治土地,而非人长期居住的自然土地。
国家领土的取得方式 传统国际法 先占:对象是无主土地;先占应为有效占领(只适用澄清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时效: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的、长期持续的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主权(争议大,没有普遍适用意义) 领土取得方式 添附:由于人造或自然形成的新土地而使国家领土增加(仍合法) 征服:一国直接以武力占有他国领土(已废弃) 现代国际法 民族自决 公民投票:有关国家在符合国际法的前提下,根据有关条约或国内法规定,采取公民投票的方式,对某些有争议地区的归属进行表决,以各方都接受的表决结果决定领土的变更 交换领土 收复失地:指一国为收复其历史性权利而收复被别国侵占的领土 割让:一国根据条约将部分领土转移给另一国(买卖、互换、 赠与等非强制割让目前仍属合法) (二)海洋主权
海洋主权包括水面航行和水下资源两部分。各国的领海主权是沿陆地基线向外的12海里的领海。在此区域内,国家拥有完全主权。12-24海里范围内,称为毗邻区,国家只拥有海政管理等权力,在此向外延伸至陆上基线以外的200海里处为专属经济区,在这个区域内国家拥有海洋资源的权力。国家间海洋距离小于200海里,以中线划分。
基线 陆地 内海 领海 毗邻区 公海 专属经济区(188海里) 0 12 24 200(海里)
(三)大陆架主权
国家主权范围包括海洋下面大陆架。大陆架是一国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延展到大陆架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到大陆边的外缘的距离不到200海里,则扩展到200海里的距离。如果一国大陆架比较平缓绵长,那主权范围最多可以扩展到距离领海基线350海里,或2500米等深线以外100海里。各临海国家一般都依据这两条规定中对自己有利的那一条来确定本国大陆架主权范围。
基线
12 200 350(海里) 海平面 陆地 2500米等深线 100海里
(四)领空与太空主权
国际法规定,领空是指一个国家领土和领海之上的大气层(空气空间),不包括公海和专属经济区之上的大气层,依据这个规定,在航空器中的犯罪行为应收领空主权国管辖。国家对大气层之上的外空没有管辖权,外空是全人类共享的,在外空没有主权问题,国家不能在太空宣布拥有主权。
三、国家主权受限的原因
冷战结束,关于人权与主权何伟最高权力争论成为重大国际政治问题。两个原因:冷战后的民主化浪潮,主权实践本身发生的变化。
冷战结束后,主权的的内容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发生量变,表现为行使主权时受到国际社会公约、条款、规范、惯例和舆论的限制。在主权的四个基本内容(管辖。独立、平等、自卫)中,对内管辖权受到更多限制。
经济上国际规则越来越多,随着全球化发展速度加大,很多国家经济决策权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一是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主权受到市场制约,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作用减弱。二是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政府之间的相互制约增强,限制了主权的行使。另外,国家对资源和居民的管辖权也受到新的限制。
政治上,冷战后国际格局的变化使得人道主义干预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政治原则。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多边集体安全合作的呼声增高,要求每一个国家对集体安全承担义务i,自我限制,接受他国监督。在维护人权的大旗下,冷战后的独立运动和分离主义不断发展。
第四章 国家利益与民族认同
第一节 国家利益
一、国家利益的性质 (一)国家利益的概念
国家利益是指民族主权国家全体人民的物质和精神需要。 国际尊严是典型的精神方面的国家利益。(奥运会) 国家利益没有阶级性,国家利益指一个国家全体人民的整体利益,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所共享的利益。
国家利益占有优先地位,国家利益享受者最广泛(全体人民),从法律上和道义上讲,任何个人、任何集体、任何组织甚至政府都不能将自己的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当国家利益与个人、集体或组织的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其他的集团利益在法理上和道义上都要服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至高无上,但并不意味每个人为了国家利益必须无条件牺牲个人利益,在社会实践中是维护两者平衡。
(二)国家利益在对外决策中的地位
国家利益是一国对外政策的出发点。一是国家利益就是对外政策的目标,国家制定对外政策就是要实现或维护国家利益;二是国家制定的对外政策只有有利于国际利益才具有合法性。将本群利益置于其他群体利益之上这是人的生存本能,这种生存本能决定当两个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双方的决策必然都是以牺牲对方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都想在国际冲突中最大化实现本国利益。决策者在对外政策的争论中主要争论的问题不是本国与他国谁的利益更重要,而是什么样的策略才能最大程度实现国际利益。(利益最大化原则)
国际利益多种多样而且经常是相互对立的。国家判断哪些国际利益应该维护主要取决于这些国际利益与本国的国家利益是否一致。
二、国际利益的排序 (一)利益的需求层次
国家利益分类为安全利益、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四大类。
安全利益指国防领域的的国家利益,即国家领土、人民的生命和财产不受外来侵犯。 政治利益证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国家主权独立、国际地位、国际发言权。 经济利益反映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并获得公平收益等方面 文化利益指各个国家的语言。宗教。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从性质上讲,安全利益是国家首要利益,这是国家利益的载体。政治利益是第二利益,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最基本的政治利益是国际社会对其主权的承认。经济利益是第三利益,其次是文化利益,而后注重国际声誉和贡献。 (二)利益的决策排序
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受到利益性质的影响,还受到利益量和利益紧迫性的影响
专题——安全利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
实现基本安全利益是实现经济利益的基础,但安全利益的实现并不能保障经济发展。 安全利益紧迫性的下降可以显示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经济利益的国际拓展经常会提高安全利益的紧迫性 (三)国家利益的效用衡量
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出发点,因此衡量利益的大小就成为决策合理性的先决条件。必须将性质不同的国家利益的具体效用转化为抽象效用才能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模仿经济学衡量商品价值的方法)国际上还没有通行的衡量国家利益的方法和单位,中国学者发明以“效用”为衡量单位的比较衡量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性质国家利益的效用大小,但无法进行绝对量的衡量与判断。具体方法为:依据具体国家利益的重要性将它们分为重要的和次要的,再依据它们的紧迫性分成当前的和未来的。
国家利益的效用比较 1<重要国家利益效用<2 0<次要国家利益效用<1 1<当前国家利益效用<2 0<未来国家利益效用<1 2<当前重要利益<4 1<未来重要利益<3 1<当前次要利益<3 0<未来次要利益<2 (四)决策者与国家利益关系
决策者多数情况下是以国家利益为对外政策出发点的,但当国家利益与保持其执政地位的个人利益发生严重冲突时,即维护国际利益将导致决策者失去政权,决策者很可能放弃以国家利益为对外政策出发点的原则。
卖国政策出台的根本原因是一国抵御外部强权压力的实力不足,坚持维护国家利益将威胁政权本身的生存。
政策目标可以区分卖国政策和以退为进策略。政策制定过程充分反映了民意,后来的历史能证明决策结果客观上有利于维护全民利益就可以判断某项政策是以退为进。
第二节 民族认同
一、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民族指一个人类群体内部在文化和政治上达到了较高认同的程度,并以这种认同区别于其他文化和政治群体。
首先形成民族的人群具有地理和文化的接近性,有共同体识(高度主观),有实现政治独立的目标。
二、民族认同的形成
(一)民族认同形成的生理条件
民族认同就是社会成员对自己的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情感依附。
产生民族认同感的生理条件是荷尔蒙(男性进攻性,群体认同性均强于女性),人的群体向心性是人的天然本能,群体动物的生存依靠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二)民族认同的社会条件
民族认同产生的社会条件是人类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环境,人的民族认同感形成于青少年,成年后很难改变已形成的民族认同。 (三)民族认同的变化
一个人的民族认同形成于青少年时期,其后的政治环境变化不必然的改变他的民族认同,但后代的生活、政治环境与先辈不同就可能形成不同的民族认同,这种变化时间一般35-50年即可完成。
三、爱国情感与爱国主义
爱国情感是人的爱与群体向心性两个自然因素相结合的结果。 爱国主义表达含义有政治偏好,强调人要爱自己的国家并维护国家的利益。(民族主义) 国际上人们更倾向于把本国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和爱称为爱国主义,而他国特别是敌对国家民众对其国家的认同和爱称为民族主义。(本质一样——国际政治中的双重标准)
第三节 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的产生
民族主义是一种意识形态(对于政治来说是一种具有规范内涵的用以认识世界的一般方法),强调民族在解释历史发展和分析当代政治中的重要性,并且,明确宣称“民族特征”是人类划分的主导性因素,习惯上,民族主义主张所有人都应属于一个并只属于一个民族,它是它们身份和忠诚的主要焦点,民族主义在本质上要求每一个民族组成一个主权国家。
民族主义是一种人们认识和思考周围世界的方式,往往包括建立本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诉求。民族认同更多表现为一种确定本民族归属的心理过程。民族主义往往是民族认同的发展,包含民族认同的成分。
民族主义产生的历史性解释:民族主义是近代工业革命发生后,伴随政治社会化和大众政治(源于人民主权观念的普及)的出现而产生的政治现象。
作为超越地方和社会阶层的广泛政治认同,民族主义说到底是民族大众性质的,民族主义思想只有成为大众共有并成为激励大众行动的情绪、心态和情感才能产生重要政治作用。当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大转型发生时,大众心理会产生严重不适感,原先起着维系作用的传统道德观念、习俗和组织体制会受到削弱或破坏。在此情况下民族主义凭借其提供的广泛的认同感给新生的大众社会增添了很大一部分凝聚力。
法国大革命特别是1848欧洲革命标志民族主义开始向中东欧和美洲传播,,民族认同感已成为民族国家内部决定公民政治忠诚的首要因素。
民族主义的认知性解释:民族主义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和心理现象,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它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形成有两个历史条件,第一是认识论条件,中世纪以来世界性宗教共同体、王朝以及神谕式的时间观念没落了,
当三者构成的“神圣的、层级的、与时间终始的同时性”的世界观在人类心灵中丧失主导地位,人们开始想象民族这种“世俗的、水平的、横向的”共同体。第二是社会结构条件,即“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这三个因素之间“半偶然的,却富有爆炸性的相互作用”促成了拉丁文的没落与方言性的“印刷语言”的兴起,而以个别的印刷语言为基础形成的世俗语言共同体,就是后来“民族”的原型。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既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同时也分裂和削弱国家。
二、民族主义的积极作用
民族认同是民族国家建设的情感基础和社会基础,而民族主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建立本民族主权国家的政治要求。
激发民众对自己国家的忠诚度,提高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独立、民族统一、民族发展。 (一)瓦解殖民体系(主张民族自决)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民族自决原则(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或者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之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者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使得各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获得了合法性,得到国际社会广泛支持。众多殖民地因此走上独立之路,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
(二)促进现代化
经济上民族主义反对国内市场分割,促进了全国统一经济规范和全国统一市场的建设。政治上民族主义反对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促进了全国性政党和全国性政治体制的建立。军事上,民族主义反对军事力量地方化或政党化,促进了军队国家化,对防止内战起了巨大作用。文化上,民族主义提倡文化融合和全民统一语言的普及化教育,为人们道德交流和文化发展提供了方便,促进了社会的一体化。
(三)推进民主政治
民族主义根植于大众政治,有利于推进民族国家的政治大众化和民主化进程。民族主义还激发中小国家对大国军事占领等帝国主义行为的抵抗,有利于中小国家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
三、民族主义的消极作用 (一)加大大国冲突
大众不仅希望自己的国家无可匹敌,他们将国际政治视为本国应当在其中夺魁的竞争。伴随教育的普及和大众传媒的兴起,它们在传播、鼓动极端民族主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大众传媒、公众舆论以及利用这些舆论的利益集团的活动都对各国政府的对外政策产生很大影响。
(二)破坏国际秩序稳定
不加限制的民族自决原则容易引发国家解体,从而破坏国际秩序稳定。(一些国家内部的反政府抵抗运动或民族分裂势力完全可能不恰当地依据这些规定进行暴力斗争,并争取境外势力的武装干预,因此可能导致国家的解体和诱发国际冲突)
分离主义是导致国际军事冲突和战争的主要根源之一 (三)制造民族仇恨
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造成民族歧视、仇外和排外等行为。全球化推动跨国人口规模变大,流向日趋复杂,各国民族多元化趋势加强,结果就会加剧国家内部各民族之间的矛盾,矛盾主要发生在国内原有民族与外来移民之间,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等领域。
第五章 综合国力和大国崛起
第一节 实力与权力
一、实力和权力的区别 (一)power的双重含义
实力:一国自己做事的能力(绝对概念) 权力:促使别人做事的能力(相对概念)
国际政治中,实力与权力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实力不以国家关系为前提,而权力以国家关系为前提。
国际权力以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为基础,其本质与其他任何权力一致。权力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支配关系。现代国际政治中主权平等主张所有国家在本国内部应拥有相同的支配权,在国际上所有国家的相互支配权应是相同的。主权平等只是理想原则和法律地位平等的规范,但这一原则否定不了国家之间存在支配与被支配的客观事实,大小国家权力一律平等是难以实现的。 (二)权力的双重性质
国际权力具有目标和手段的双重性。国际实践中国家一方面将国际权力作为国家追求的利益目标,另一方面以手中的权力为手段扩大和维护其国家利益,如生存、国际威望。
国际社会中争夺的国际权力在不同时代是不同的,权力争夺重点是我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科技进步。
国际规则制定权是国际权力中重要内容。 (三)实力与权力的关系
一个国家的具体国际权力是由该国与他国的实力对比、当时的国际规范以及该国与他国的关系三者共同决定的。
在实力差距接近的情况下,大国对敌对国家的权力小于其对盟友的权力。 国际规范制定权与国家实力地位有很大的关联。建立新的国际规则需要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才能实现,阻止国际规则的改变只要少数国家反对就能实现。实力超强的国家能推动建立新的国际规则,实力次强的国家能阻止修改原有国际规则,而对中小国家来说它们建立新规则和阻止改变规则的能力很弱,实力局限于不执行国际规则方面。
二、绝对实力与相对实力
绝对实力指本国总和国力在一定时点的绝对量,其增长与否不直接决定一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变化,一国绝对实力的增长是相对于自身此前的绝对实力而言,绝对实力增长为发展,减少为衰弱,但两者都不必然影响国家的实力地位。
相对实力是指本国与他国绝对实力之比,其增长与下降都反映本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实力地位变化。无论两个国家的绝对实力有多大多小,比值大于1就意味着一国的实力地位高于另一国,反之低于另一国,某国相对实力上升,则在全球的国际地位上升,反之则下降。
两个国家实力之差的绝对量可以表明两个国家的实力大小的程度差别,但这一差值不能表达两国实力地位的等级差别。
一国实力等级取决于本国与他国实力之比,而非实力之差。
三、实力不平衡发展规律 (一)不平衡发展规律
事物的不平衡发展是自然规律,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国家,实力增长的快,不能适应国际环境变化的国家,其实力增长就慢,相对衰弱以至绝对衰弱。
国家实力的不平衡发展不但会造成世界范围内国家发展的两级分化,而且可能引发国际
战争与冲突。
(二)国力不平衡发展的原因
经济决定论:大国实力发展不平衡源于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而发展水平的不同又归结于各国生产力力发展水平不同,而发展水平的不同又归结于技术发展速度不同。(现实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派都倾向于将国家实力发展的最根本因素归结为科学技术)
政治决定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制度因素。一种能够有效刺激个人努力的制度是促使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缺少对个人的刺激,发明创造技术的动力就下降,技术发明就少),然而一个制度能否有效刺激个人,财产关系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没有制度保证个人经营收入的合法性,近代工业就无从发展。
第二节 综合国力
一、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
(一)综合国力的定义(国家实力)
一个国家可用于实现国家利益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国力资源总和。是绝对实力概念,是在一般情况下对不同国家总体实力状况的一个描述。综合国力比较是一个相对实力概念,是对各国总体实力的排序。
(二)资源性实力与操作性实力
硬实力 软实力
综合国力=(军事实力+经济实力+文化实力)*政治实力
资源性实力 操作性实力
操作性实力是对资源性实力的应用能力。
硬实力是指一国政府可以动用的各种物质资源,其构成包括人口、领土、自然资源、军队、经济等要素。软实力指政府在国内国外的动员能力和国际吸引力,其构成包括政治体制、民族特性、传统文化、外交关系社会稳定、国际信誉等非物质要素。
(三)实力要素的不可替代性
实力要素的不可替代性是指综合国力的不同构成要素所发挥的功能不同,因此它们之间不能相互替代对方。各实力要素均衡发展的国家,综合国力要大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国家。实力要素均衡程度与综合国力正相关。(木桶原理)
二、综合国力的衡量 (一)克莱因方程
Pp=(C+E+M)*(S+W)
Pp=综合国力 C=基本实体,包括人口和国土 E=经济能力,包括国民生产总值、能源、矿物、工业和粮食生产能力以及对外贸易,M为军事能力,包括军事能力和核力量;S为战略目标(意图);W为追求和贯彻战略目标的国家意志。
对各国的综合国力进行比较的方法和步骤为:首先将物质要素所包括放任各项指标均按照数值最大的国家确定标准得分,其余各个国家则按照其相应指标数值占数值最大国家的比例来计算。其次将各个要素的指标数值进行汇总,分别得出基本实体(C)、经技实力(E)、军事实力(M)的总记得分,并在此基础上通过(C+E+M)汇总得出物质要素总得分。再次,将精神要素中的S与W按照专家掌握的情况得到的估计系数进行汇总,对于某些战略目标十分明确、历史久远、国民意志坚强的国家来说,这个会邹平的系数会大于1,而对于大多
数国家来说,这个系数会小于1。最后,将物质要素总得分与精神要素的估计系数相乘,得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最终得分数值,得到了各国综合国力的最终得分数值,并依次进行国家排序。
贡献:发现物质实力要素与精神实力要素之间是相乘而不是相加的关系,对后继综合国力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局限性:国力方程涉及战略目标、国民意志和政府素质等无形要素,对其难以采取客观统一的评价标准。这些标准的评分会受研究者个人主观偏好甚至意识形态的影响。
(二)富克斯强国公式
类似生物的发展过程:某一物种中的一小部分将首先在它们被引进并成长的环境中按照一定的增长率增长,但当它们的总数达到了特定的资源可以维持的限度时,这种增长率将下降。国家力量的发展遵循类似规律。
(1)按照钢产量和人口计算的指数:Ms=Pa*Sb (Ms表示按照钢产量和人口计算的指数,Pa,Sb分别代表人口、钢产量的变化情况)
(2)按照能源产量和人口计算的指数:Me=Pa*Eb (Me表示按照能源的产量和人口计算的指数,Pa,Eb则分别代表人口、能源产量的变化)
(3)按照上述两种方法计算在某一时刻t的平均总指数作为国力指数
Mt=1/2[(Ms)t+(Me)t]
用生物学规律来定量研究大国综合国力,具有一定价值和意义,但对大国国力要素进行了过度 的简化,仅包括人口、能源和钢铁产量,尽管保证了衡量指标本身的客观性,但忽略了很多重要因素,使得衡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偏差。
(三)综合指数法
德尔菲法,即由某领域的专家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并结合客观实际情况对被询问的项目进行评分,在此基础上得出最终调查结果。综合国力要素分为三个领域:国际贡献能力,生存能力和强制能力。三个领域总计包括15个构成要素,对各项要素进行了指标化处理,最终拟定了108个综合国力评价指标(实际入选70个),并在专家评分的基础上计算出总平均值。
该法简单易行,能综合多数专家的意见,不足之处是评估的依据是被调查者个人评分,有主观个人色彩。
有学者根据衡量综合国力只是出于等级比较的现实需要,提出等级衡量方法代替定量衡量的简化办法,虽然没有增加国力衡量的精读,但是使衡量方法更加简便实用。
等级衡量方法从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三个方面对各大国的总和国力进行排序。在军事实力方面,依据各国的国防开支规模及是否拥有核武器进行排序。政治实力方面,等级衡量依据是否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进行排序。经济实力方面,GDP在3万亿美元以上为强,以下为弱。这种排序结果暗含的两个假定是:政治、军事、经济所占的权重一样。这种综合国力排序强调等级,不强调等级的内部数量差别。
三、软实力的构成及衡量
约瑟夫·奈将软实力定义为“当一个国家使得其他国家以其预期目标为目标时的同化权力”,继而认为这种权力由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即政治价值观)和国家制度构成。希拉里·克林顿之后提出“巧实力”概念,即软实力中的政治实力。
软实力:一国国际吸引力,国际动员力和政府国内动员力的总和。
国际吸引力是指一国吸引别国自愿效仿和追随的魅力。国际吸引力有两个来源:一是国家模式吸引力,二是文化吸引力。国家模式的成功会使一国在国际上树立一种样板效应,吸引别国自愿效仿该国的国家制度,自动向该国靠拢。文化吸引力有两个来源:一是该国与其他国家在文化上的同质性,会使文化同质国家之间产生一种亲和关系,使它们在国际事务中容易站到一起;二是该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即这种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广度,这能使异族的人了解、同情和接受其文化观念。
国际动员力是指一国为了使别国接受本国的建议和要求而对别国运用非强制力所产生的影响力,它主要来自于其他国家的战略友好关系和所有的国际规则制定权。
国内动员力指一国使用非强制性手段所能动员起来的国内政治支持。当一国在国际事务中政策得不到本国民众的支持时,政策主张就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一国政府能否动员起国内的的政治支持直接关系到其软实力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将这些要素转换为可以量化的指标,才能比较。 (1)国家模式吸引力:相似政治制度的国家数量比
(2)文化吸引力:[相同民族文化的国家数量比+(电影出口额比+留学生人数比)/2]/2 (3)战略友好关系;军事盟友数量比
(4)国际规则制定权:[联合国安全理事盟友比+(世界银行投票权比+国际货币基金投票权比)/2]/2
(5)对国内社会上层的动员力:议会中执政党议员所占比例 (6)对国内社会下层的动员力:执政党党员占成年人比例
第三节 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指新兴大国的实力赶超世界最强国,并改变国际格局的现象。
一、崛起的性质 (一)崛起与发展的区别
发展是指绝对实力的增长;崛起是指相对实力的增长,而且特指新兴大国与世界霸主之间的相对实力变化。绝对实力增长的快慢不直接决定国家实力地位的变化,而只有相对实力增长才能改变国家的实力地位。发展是指一国实力自我比较的增长;崛起是指大国间实力差距的缩小,特别是与霸主国实力差距的缩小。发展的本质是指一国绝对实力的增长,与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无关。因此属于发展一般属于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崛起则必然关系到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问题,因此崛起一般是国际关系学界研究的问题。
崛起的机会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横向比较,在任何时期,世界上永远是大国少,中小国家多,成为大国是崛起的先决条件,而在任何历史时期具有之一条件的都是极少数。二是纵向比较,国家只有具备可靠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之后,才有可能具备崛起的条件。
崛起还需要历史给予机会(霸权国犯重大战略性错误) (二)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新兴大国崛起的结果是改变大国实力对比关系,就是一个国际权力重新分配的过程,国际权力总和为1,重新分配国际权力就是减少衰败大国的权力和增加崛起大国的权力。在新兴国与霸权国之间的权利争夺斗争有三种可能:输,赢,和。大国崛起这种零和性质,决定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结构性矛盾指一个新兴大国崛起的成功必然改变该国与霸主国之间的实力地位关系。这种改变不必然改变实力结构的形态,但必然改变实力结构的排序,对于霸权国来说,无论改变大国的实力结构还是实力地位次序,都必然削弱其国际权力,因此要尽力保持现有实力地位不变,于是霸权国与崛起国之间就形成了结构性矛盾,这种结构性矛盾是崛起性质决定的,而非国家战略造成。
二、大国崛起的条件
大国崛起的核心是实力全面赶超霸权国,是综合实力上升的过程,崛起的条件也是综合性的。
(一)安全条件
意味着基本生存保障,是先决条件 (二)政治条件
外部获得国际承认,内部实现政治稳定(无内战),具备这一条件意味着一个国家有了按本国意图影响世界的条件。 (三)经济条件
具有大规模的出口能力和技术赶超能力,具备这一能力意味着一国能对世界经济产生较大影响力。
三、大国崛起的战略 (一)兼并战略
不断通过吞并他国领土来积累自身实力的策略。这一战略往往与远交进攻的战略相联系,即与较远大国结成同盟,吞并相邻国家领土(先占原则——在避免大国军事冲突的同时,吞并还没有建立国家的土地)
二战后《联合国宪章》建立起不得侵略他国领土主权的国际规范。使得兼并他国的行为
失去了合法性。 (二)结盟战略
以自己为盟主与世界上尽可能多的强国结成同盟的战略。结盟战略经常与睦邻友好战略相联系,是大国崛起的主要战略。
不结盟战略主要适用于中等国家争取强国的支持和保护,不适用于崛起。战略依据是中小国家利用强国之间的矛盾,通过政治立场摇摆的方式争取到强国满足它们的政治、安全或经济方面的要求。这是一种生存的战略。 (三)搭车战略
搭车战略是以霸权国为盟主,通过结盟从霸权国获得好处,只适用于崛起的早期阶段。 (四)崛起战略与崛起阶段
大国崛起分为准备、起飞、冲刺阶段。三个阶段里,崛起国面临的国际环境以及自身与霸权国的实力差距不一样,因此崛起国需要根据这两者的变化采取适当崛起策略,适时的战略转换对于最终实现崛起目标有重要作用。(美国、日本)
第六章 国际安全与世界和平
第一节 国际安全
一、和平与安全的区别
和平是指没有战争的客观安全状态,安全是指没有威胁、恐怖和不确定的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状态。和平是关于安全状态性质的概念,而安全是关于安全程度的概念。可以将国际安全状态划分为“和平”、“非战非和”、“战争”三种性质。国际安全程度划分为“不安全”、“不太安全”、“较安全”、“绝对安全”四个等级。然而在无政府性质的国际社会。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分析国际安全问题时绝对安全这一等级没有意义。安全程度与安全状态并不对称。
在无序的国际体系中,国家首要的追求是安全,在安全有基本保障的情况下才会追求和平。所有国家维持常备军和进行国防建设的首要目的是随时应对来自国家外部的安全威胁,而不是保卫国际和平。屈服和投降是最有效的维护和平的方法,在双方冲突中,只要一方不进行军事抵抗,国际和平就能实现。国家寻求的是有尊严的和平,国家的军事力量是用来维护尊严的,当一国可以接受屈辱的和平时,该国就不需要军事力量了。
对于一国家政府而言,维护和平(特别是没有尊严的和平)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目标,但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则难度很大,避免战争只是国际安全理论中一个内容,而安全理论研究更多的是如何减少国家面临的安全威胁。
二、国际安困境 (一)传统安全威胁
人类面临的国际安全威胁主要来自人类内部利益关系。人在生存方面所面临的安全威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于大自然的,即非人的威胁(自然灾害),另一类来自人类内部,即人对人的威胁,即国际安全威胁。
国家生存面临的最大安全威胁来源于人而非自然力量,因此国际安全研究的核心是国家之间相互构成的安全威胁,即“传统安全威胁” (二)安全困境
国家生存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其他国家,每个国家都将自己的安全保障建立在自己的军事能力强于他国的基础上。国家不敢把自己的安全建立在他国无意灭亡自己的意图上,于是只能建立在维护自身安全的实力上,就出现了安全困境。
B国 增强实力 增强实力 (-1,-1) A国
保持现状 (-2,2) 安全困境博弈
安全困境的存在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互动双方的目标都只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 (2)双方都无法确定对方的意图 (3)双方作了增强自身实力的行为。 安全困境的核心问题,是国家间的安全恐惧(霍布斯恐惧),即在无政府的国际体系中,国家的生存得不到基本的保障,对于他国战略意图的判断只能依据他国的军事实力而无法依据其对外宣示,因此这种不信任就形成了。特别是在缺乏共同战略意义的条件下,双方都只能假设对方是有敌意的,于是就可能出现军备竞赛。
三、非传统安全
非传统安全指除军事、政治冲突以外对国家以及人类整体生存与发展构成的其他威胁,包括经济安全、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信息安全、资源安全、恐怖主义、武器扩散、疾病蔓延、跨国犯罪、走私贩毒、非法移民、海盗、洗钱等等。
该概念扩大了安全概念的范围,将各种国际冲突“安全问题化”,于是安全这一概念正从不损失利益向拓展利益的方向发展。随着国际安全这一概念外延的不断拓展,“安全”与“发展”这两个概念变得难以区分,阻碍发展的事物越来越被视为安全威胁,越来越多的发展问题被视为安全问题,所以人们会感到国际安全状况越来越差,安全威胁越来越多。
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与传统安全同等的地位。非传统安全是个无边界概念,即造成安全威胁的不是主权国家,而是一种自然的或国际的力量。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重要性是随着人们面临的发展问题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负面影响持续时间我们可以将非传统威胁分为两类,一类是持续严重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如气候变暖,环境污染,这类威胁人类生存的安全问题会持续上升。另一类是时断时续的非传统安全威胁,如金融危机和恐怖主义,它们的威胁不具有持续上升的特征。
第二节 国际战争
一、战争的界定
战争是人类集团为了各自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手段进行大规模相互屠杀的行为。 定量标准:在任何一年中有两个;以上武装集团在军事冲突中的军事人员死亡人数 在1000人以上。
一个国家进行战争需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 1、拥有进行战争的物质手段 2、具有进行战争的合法性 3、具有进行战争的动因
二、战争的正义性
战争的正义性是由战争的目的决定的,而不是由战争的胜负结果决定。
保持现状 (2,-2) (1,1)
三、战争的原因
(一)个体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
个体层次分析是指从抽象人的共性上理解战争的原因,这种分析多为心理学理论。(攻击本能论,种内攻击论,死亡本能论,挫折——攻击论)
攻击本能论:威廉·麦克杜格尔(英):本能是某一物种全体成员都会继承下来的心理过程。本能不是通过后天学习得到,但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而加以调整和改变。人类具有通过攻击他人而实施发泄的本能,特别是男性这种攻击本能特别强烈,当人遇到挫折时,攻击本能会驱动人对他人发动攻击,战争不过是人类群体间的相互攻击,发动战争的根本动因来自人的攻击本能;
种内攻击论:康拉德·洛伦茨(奥地利):攻击性是一种本能,在自然条件下有助于个体和物种的生存。典型的攻击本能表现在同类事物内部(种内),而不是表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种间)。理性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字能力可以使人类制造军事武器、运用军事战略、建立军事组织,这些军事手段和行为进一步激发了人类的攻击本能,因此战争更容易在人类这一物种内部发生。
死亡本能论:西蒙格特·弗洛伊德,人除了生存本能还有一种死亡本能。人所有的本能都是为了减少或消除紧张、刺激和兴奋,以达到一种无欲望的极乐世界。死亡意味着消除兴奋,因此所有生物都渴望“无机世界的安宁”,这种理论认为,战争的根本原因在于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最大的刺激,和平时期的自杀率高于战争时期,这表明人类需要战争的刺激。
挫折——攻击论:源于麦克杜洛尔和弗洛伊德有关研究,约翰·达莱德集大成。挫折是“对追求目标行为的干预”,攻击行为总是某种挫折的结果,挫折必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如果担心受到惩罚,攻击行为也会受到抑制,在这种情况下,受到挫折者会采取间接攻击行为来代替直接攻击行为,比如攻击一个与造成自己挫折无关的目标,然后设想或希望心目中的攻击目标受到伤害,或者转向惩罚或伤害自我,甚至于自杀,这种理论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在被攻击者身上发泄挫折,因此如果能为国家找到不断发泄挫折的替代物,就可以减少战争。
(二)组织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
组织层次分析是指从国家的角度出发,寻找国家进行战争的原因。组织层次的分析者认为,战争不是由个人进行的,而是由一个领导集体组织进行的,因此不能从个人角度寻找原因,而要从国家的角度寻找原因。
现实主义学者认为,国际内部组织与战争有重大相关性,内部组织可以指政府统治的方式,很多信奉“民主和平论”的学着决策者都认为相对于威权国家而言,民主治理的国家都更少偏好战争,至少对其他民主国家如此。内部组织还可以指一个国家的内部经济结构。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内部经济结构与战争之间关系不大,对于具有相似实力和富裕程度的国家而言,无论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国家的国家目标都是相似的,即国家首先追求自身的生存与安全。自由主义认为国内经济结构事关战争与和平大局,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推广自由贸易会促进世界和平,因为穷国在效仿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贸易政策同时也促进巩固了世界和平。
激进主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组织结构使之更倾向于侵略性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是产生一系列帝国主义行为的根源。这些行为包括对弱小国的的政治和经济控制,政治军事干预,军国主义以及军备竞赛。列宁帝国主义论(各帝国主义国家由于争夺殖民地所引起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必然引发帝国主义战争),新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国际战争主要来源于资
本主义国家内部特殊利益集团,如大型“军事——工业复合体”,这些军工集团为了追求军售的利润,在世界上频频挑起国际战争。
(三)结构层次的战争原因解释
沃尔兹认为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是既定的,当国际格局是两极时,最有利于避免大规模的国际战争并维持国际和平。
当多个强国共存时,特别是它们都是民主国家的条件下,它们的利益相互交织增加了改变现有国际体系的成本,有利于避免战争。决策者在国内受到民众及其他政治派别的牵制,难以做出决定。
多个强国的情况下,强国之间的关系是多重交叉,它们的结盟关系变化很容易引起国际格局的变化。因此加大国际战争的风险。
从国际格局的角度解释战争原因庙里的最大挑战是无法分离核武器与国际格局这两个变量,无论是冷战时期两极格局条件下还是冷战后一极格局条件下,二战后以来的国际和平都是在核威慑条件下的现象,有人怀疑,二战以来的国际和平是源自核武器的出现,而不是源于国际格局的变化。
第三节 国际和平
一、和平的性质
(一)和平与战争性质的异同
从性质上讲,战争和和平都可以是手段,目的、状态中的任何一种。和平指没有大规模放任武装暴力行为或低于战争标准的自然状态。和平与战争是相对立的自然现象,前者是非暴力的,后者是武装暴力的。和平的目的性是指和平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战争也具有目的性,传统社会中以进行战争为职业的人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上层人士为追求战争的刺激或获得战争胜利的荣誉而战。和平的工具性是指人们利用和平实现自己的目的,和平与战争都是解决矛盾的手段。
二、延续和平的方法 (一)和平的基础
永久和平是不可获得的,违反自然规律,提倡追求正义和平,提高和平的质量,使享有和平的人们可以最大限度受益于和平。
相对于战争而言和平是正义的,追求永久和平就是一种正义的事业,以永久和平为目的从道义上讲是合理的,这种观念对社会的影响力大于前者。和平的延续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物质基础之上。
1、和平信仰是和平延续的道德基础,也是精神基础 和平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平被战争打断就是因为人有时对战争的信仰高于对和平的信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决策者往往都相信战争作为解决国际冲突的“最后手段”的有效性,同时对协调、斡旋、调停、仲裁等政治、外交、法律手段的有效性持怀疑态度,特别是对于本身拥有强权的大国决策者来说。
如果和平成为所有国家的最高目标,就没有了进行战争或其他形式的暴力的资源。只要矛盾的的双方中的一方将和平作为最高信仰,和平就能延续下去。
2.和平红利是和平延续的理性基础 对于大多数人来讲,追求和平的主要动因还不是信仰而是世俗利益。利益是绝大多数人
行为的动力。和平向战争转换,其重要条件之一是和平的利益小于战争的利益。
3.维持和平的能力是和平延续的物质基础 和平由人来维持,和平的延续的长短取决于人维持和平的能力。人类维护和平的能力可以归结为消除战争力量的能力。如果能消除或控制武器的应用,就能有效延续和平。如果人类有能力将武装的集团隔离开来或是由世界上的一个机构垄断全球军事力量,那么就使得武装集团没有了战争对象,从而延续和平。
(二)延续和平的方法
从基本思路上讲有两大类,一是消灭战争,一是巩固和平。 延续和平主导思路是消灭战争,延续和平的社会实践主要有四类,即增加和平信仰的方法,控制武器的方法、建立国际组织的方法、控制武器的方法、建立国际组织的方法和降低战争收益的方法。各国政府热衷于军控、国际组织和 国际规则以及增加战争成本的政策与活动,而在培养人们和平信仰上做的很少。
1、增强和平道路观念
这种方法主要是非政府组织和民间社会采用的方法(自由主义),宗教团体和教育机构通过主张教会和学校的教化,教育力量向人们传播和平思想,大众传媒热衷于宣传和平主义思想,反对任何战争,希望通过舆论的力量促进和平。现代国际和平主义运动组织则反对一切战争,认为战争没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和平总好于战争。
2、控制武器的使用
制度主义者提倡。裁军是最常见的维持和平的方法。 3、建立控制暴力行为的权力机构
国际法学者提倡。这种社会实践分为两类:建立世界政府和国际仲裁机构。国际法院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仲裁机构。
4、降低战争利益(考虑最多)
战争与和平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明知有和平收益大于战争,决策者才会选择和平。和平延续是以和平利益大于战争利益为基础,有两种基本方法来延续和平,一是使战争的纯收益小于和平纯收益。(1972美国与苏联签署《限制反导弹条约》,确保美苏双方摧毁能力),二是使和平的收益大于战争的纯收益。经济区域化是扩大和平收益的方法,经济区域化可以不断扩大成员国从经济合作中获得的利益。当与区域化成员发生战争的收益小于区域合作时,合作者就不愿以战争的方式维护其利益了。
扩大和平收益与降低战争收益有两个传统的办法,即维持实力均衡(降低各方赢得战争的可能性)与建立霸权(增加霸权国维持和平的收益,促使霸权国为维护和平进行更大的投入)。
三、和平主义运动
(一)早期和平主义思想
先秦时期:老子、墨子 欧洲:基督教
早期和平主义思想仅仅是反对战争,后来有了积极和平,公正和平。
盖腾格(美)结构暴力:没有战争不意味着和平,社会上还有各种结构暴力,(政府对人民,大人对孩子,雇主对雇员,男人对女人),应提倡积极和平,建立平等、协调,合作和一体化的社会。国际关系中,积极和平的典型代表就是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和平,积极和平主义者反对政府和任何权威对其他组织和个体使用的结构性暴力,包括政治经济和精神领
域的暴力行为。
公正和平的观念是指所有国家和个人都享有平等地位和尊严。提倡公正和平的人认为没有战争并不意味着大小国是平等的,他们反对国际社会的霸权现象以及国内社会的等级制度。人类应该追求公正的和平,即在全球范围内建立民主的政治体制,国际社会也应该实现民主化,国家和个人应该是多元发展的。 (二)和平主义运动的发展
早期和平主义运动是以宗教道德为基础,核心思想是任何暴力都是坏的,区分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侵略战争和防御战争是没有意义的。
后来这种观念发生变化,一些和平主义者认为,以武力进行民主改革和民族解放是能够实现公正、持久的和平的。
一战后的国际和平主义运动旨在反对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后社会名流和科学家成为和平主义的重要力量。二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和平主义运动有三个主要内容:反战、反核和环境保护。反核运动先是反对武器的生产和部署,后来发展到反对建设核电站及使用核能。反核运动从反对核武器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发展到反对利用核能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反战运动主要发生在美国和欧洲(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伊拉克战争),针对霸权国家的对外战争政策,而不是反对所有国家进行的战争。冷战结束,世界大战的危险明显下降,和平主义运动的重点不再是与战争相关的问题,而是转向环境保护。
和平主义运动代表被统治者的利益,往往由非政府组织推动,政府成为和平主义运动反对的对象。但多数政府能容忍和平主义活动,因为和平主义者采用的都是非暴力行为,许多国家政策都能受到和平主义思想的影响。
第七章 国际冲突和国际合作
第一节 国际冲突
一、冲突的性质
(一)冲突是国际关系的本质
当国家之间有了利益关系,冲突就不可避免。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国际冲突的必然性。一是在这个无政府体系中,国家不仅生存和安全需要“自助”在很多利益方面也需要自助。二是国际体系的丛林法则使得各国可以不择手段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三是各国利益的不一致是常态。于是各国有意识维护本国利益的行为就必然导致国际冲突的频频发生。
冲突是国际关系的主导现象,国家间的关系就是以冲突为主轴的关系。宏观上讲,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具有永久性。永久性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只要有国际关系就有冲突;二是冲突会不断发生。微观上讲,具体的国际冲突是非永久性的。绝大多数冲突时间较短。
(二)冲突的故意性
国家是人类群体组织,摆脱不了大自然规律的支配, 它的行为也是受利益支配的。国家追求利益的主观意识更加强烈,对利益的的判断更加精细,实现利益的手段更加复杂和高明。
有人将国家利益视为“行动目的”,有人则视为“行为动力”。前者将国家行为理解为是主动地,即为了目的而采取行动;后者将国家行为理解为是被动的,即利益推动了行为。无论国家行为是主动还是被动,国家行为都有逐利性。人的逐利意识决定人们发生利益关系不可避免发生冲突。
国际冲突是一个国际行为体受到利益驱使有意识地反对、压制另一个国际行为体的行为。国际冲突是指有意识的对抗行为,无意识的行为是构不成冲突的。冲突源于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二、国际冲突的原因
(一)国际冲突的抽象原因
人的自私可以作为解释国际冲突的一个原因。
国际权力矛盾是导致国家之间发生冲突的利益因素。权力的目的性使之成为人们所追求的目的利益。国际权力的绝对量是一定的,任何一国权力的增加都意味着其它某些国家权力的减少,这就是为什么国际冲突经常表现为权力冲突,即冲突发生在政治以外的领域,只要涉及权力争夺和重新分配,该国际冲突就有零和性质。 (二)国际冲突的具体原因
为了深入理解每个具体冲突的特殊性,研究者需要从多个维度考察和判断冲突,最常见的冲突维度是:领域、内容、烈度、范围、形式、时间等。
巧实力外交:加强与美国传统盟友的合作同时,扩大战略合作对象,以帮助美国分担其在全球的安全责任。(减少在中东的军事存在,增加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
第二节 国际合作
一、国际合作的性质
国际合作以冲突为基础。 国家外交活动的目的:促进关系友好的外交和防止关系恶化的外交。两者都是以冲突为基础。
国际合作是有关当事方选择的相互妥协行为。合作与屈服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指双方在解决冲突和矛盾的方案上有选择余地,后者没有余地。合作是妥协行为,妥协是指双方或多方都作出了让步,屈服是单方让步。合作与和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以利益冲突为前提,而后者不存在利益冲突。国际合作的本质就是冲突各方的相互妥协或协调立场,而国际和谐是指各国在某些领域内没有任何冲突的状态。国际和谐一旦形成,国际合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战略互信是指在双方在重大战略利益问题上有着相互认为对方不会采取与己敌对立场的信任。战略互信是双方共同战略利益的结果,是战略合作的原因。
战略互信是战略合作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战略互信而没有合作需求,就不会有战略合作。战略互信分为浅层互信和深层互信,区分战略互信深浅的标准不是程度差别,也不是交流等级的差别,而是互信内容的差别,在经济和文化等低政治领域的互信属于浅层互信,而政治和安全等高政治领域的互信则属于深层互信,在安全领域内,非传统安全的互信为浅层互信,如海上救援、反海盗、救灾等。传统安全方面的互信为深层互信,如成建制的联合军事演习、军备和军事技术转让和出售、军事结盟等。
加强交流不必然增加战略互信。交流是一种增强相互理解的方法,但这个方法有导致增加互信和减少互信两种不同结果的可能。通过交流更多理解双方的共同战略利益,有助于增加互信,如果交流使双方更多看清双方利益的冲突,就会减少战略互信。
二、绝对收益与相对收益
国际合作之所以能形成,根本原因是参加合作方能从中得到收益。决定一国是否参加国际合作受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两个因素的影响。绝对收益指参加合作方自我增加收益或减少损失的比较结果,即参加合作得到的收益大于不参加,或损失小于不参加。相对收益是指参
加合作方所获得的收益或减少的损失与其他合作方进行比较的结果,即与对方合作时获得的收益大于对方,或是减少的损失大于对方。当一国参加国际合作能获得绝对收益同时相对收益也大于他国时,一国会积极参加国际合作,但如果相对收益小,结果不确定。
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的决定
合作领域 合作对象 合作期限
相对收益
高层政治 敌人 长期
绝对收益
低层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朋友 短期
国际政治依据国家利益的性质可以分为高层和低层两类,高层政治指有关安全(军事)利益和政治利益方面的问题,低层政治指有关经济利益和文化利益方面的问题。相对而言,国家参加经济合作和文化合作时较多考虑绝对收益,相对收益考虑得少一些,在安全和政治领域,国家参加国际合作时,对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给予同等重要的考虑,有时以相对考虑为主。在政治和军事领域,合作问题多属于零和性质,事关各国生死存亡和国际权力的大小,国家之间对各自相对收益更敏感。敌对国家进行合作考虑相对收益,友好国家之间考虑绝对收益。短期合作多考虑绝对收益,长期国际合作考虑相对收益。长期合作协议达成的难度大于短期合作协议的达成。
三、积极合作与消极合作
积极合作是指参加合作者共同应对与非参加合作者之间的冲突或矛盾的合作。消极合作是指应对合作者之间冲突的合作。
部分亚太地区安全合作机制 军事同盟 官方合作 合作安全 多边合作 五国同盟、美澳新条约组织、美日印澳新四国价值同盟、上海合作组织(准同盟) 东盟地区论坛、朝鲜半岛能源发展组织、中印俄三边对话、东亚峰会 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东北亚地区合作对话会、中美日安全对话 双边合作 美日、美韩、美澳、美泰、美菲等双边同盟 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东盟高官会、中俄哈吉塔边界裁军协定、中印边境地区实际控制线协定、中美战略对话 中美战略关系对话、中日新二十一世纪友好委员会、中韩专家委员会 二轨官方合作
四、全球治理的合作
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制定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来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全球治理的核心是国际责任的分配,国际秩序的核心是国际权力的分配,建立新的国际新秩序就是对国际权力进行再分配。
全球治理的国际责任分配在本质上是要求大国承担更多责任,但它们有较强的能力规避和减少全球性问题给本国带来的伤害,因而进行全球合作的动机不强。
全球治理的内涵与宗旨可以概括为:国际社会发展出一整套包括制度、规则以及新型国际合作机制在内的体制,以此应对上述全球性问题的挑战。
全球治理观念的形成是以冷战后全球化的发展为社会环境基础。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使传统的的一民族国家为核心的权威结构受到侵蚀,使传统的民族国家治理面临更多危机。在跨国和超国家层面上,主权国家在处理政治事务时受到众多国际组织和国际制度的制约。全球化从经济领域向其他领域的拓展,促使全球公民社会意识出现。民众的政治视野超越国家拓展到全球,使得国家决策越来难以获得多数国民的支持。
全球治理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各个层面的国际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以避免全球体系内的危机和动荡,这一目标
需要一种多层次的、多种类型的行为体参与的制度安排,其中包括政府间组织,半官方以及完全非官方组织。
全球治理的组成部件
非政府组织 专家共同体 跨国公司 国际机制 世界万维网 国家 国际法 政府间组织 跨政府联合体 全球治理中各国政治目标不一致,这种目标的不协调影响了全球治理的合作。
五、利益与冲突和合作的关系
国家间的冲突和合作都建立在国家间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从利益的内容和关系两个维度出发,我们可以将国家间战略利益分为四种。
战略利益的类型
内容相同 内容不同 共同利益 互补利益 相互有利 (军事同盟) (贸易伙伴) 对抗性利益 冲突性利益 相互不利 (海洋争夺) (人权攻击)
第三节 区域合作与区域化 一、区域化的性质与动力
区域化的合作指一个区域内的国家就某一个问题进行协商对话、政策协调、开展共同项目。参加合作的国家不因参加合作失去决策权。区划化是区域一体化的简称,指地理上相邻的国家将部分国家主权(如政策制定权)让渡给一个地区组织机构的现象,而且让渡的主权范围有扩张趋势。区域化是合作者将主权向区域组织或机构过渡的过程。在某一区域内,成员国将某种决策权交给该区域机构,该区域机构作出规定之后参与该机构的成员国不能单独修改规则。(权利让渡与否是判断区域一体化和区域合作的根本区别)
区域合作是区域化的基础。区域化是地区内部实行自由贸易、投资和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但对外部的经济力量形成排斥作用。(有人认为区域化是放大的国家保护主义)
全球化的动力来自跨国公司,区域化的动力来自国家策略。在区域内允许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实现经济资源有效配置就成了国家联合自强的策略。将部分主权让渡给一个与自己共同利益极大地区域机构,虽然本国自主权有损失,但减少了其他参加国主权对自己的约束,利用了集体的力量可以比坚持自主权更大程度维护国家利益。区域化表现为有计划的国家行为,全球化则是自发的非政府行为。
促使国家参与区域化的直接原因:一、应对其他地区国家的竞争压力。二、缓解全球化
的压力。三、追求一体化的效益(在本地区内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能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国内市场,增强技术竞争力)。四、增强与领国的政治和安全互信。五、为国内改革创造条件(利用国际制度和准则为依据为改革政策提供合法性基础)
大国的政治领导是区域化成功的先决条件(牺牲利益换取领导权),区域化也需要该地区大国提供有效领导。
东亚区域合作水平较低的主要表现:
第一,缺乏走向区域化的有效政治领导力量
第二,区域化合作制度化水平低下。东亚区域化合作的原则是(1)协商一致原则(没有表决,不存在否决)(2)灵活性原则(避免或回避冲突严重的问题)(3)政府间合作原则(没有高于政府的决策机构,扩大合作范围需要政府签订新的协议,不能在原有合作项目上自然延伸)
第三,缺乏区域认同。东盟的东亚观主要强调多元的力量中心和团结一致的集体行动,日本的东亚观表现为海上运输线安全共同体、大东亚共同繁荣以及日本在亚洲经济圈中的核心地位,韩国的东亚观表现为东北亚中心主义和东亚平等合作观,中国的东亚观与儒家现代化前景、大中华经济圈、东方文明等联系在一起。
第四,美国企图主导东亚的地区合作。美国曾明确声明:美国将双边、局部和多边安全合作框架看作是建立推动新世纪亚太地区共同安全的一个多元灵活框架。美国的压力迫使东亚区域化实行开放原则,由于没有地理边界,东亚区域不明确,区域一体化难以取得实质进展。
二、欧洲、北美、东亚的区域化合作比较
欧盟是当代区域一体化成功典型,成员国在关税、海关、签证甚至货币方面实现了一体化。北美区域合作一北美自由贸易区为载体,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冷战后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国建立,合作水平高于东亚低于欧盟,东亚区域合作进展缓慢。
三大区域存在发展差距的原因有:北美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相似,但与欧盟区域化动力有显著差别。北美与东亚区域合作的动力均来自其他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压力,欧盟区域一体化的动力源于冷战时期共同应对苏联的战略压力,同时也有限制美国对欧洲控制的考虑,即欧盟的早期发展是经济与政治两种动力混合推动的。北美和东亚区域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而欧盟内部则比较小。北美,东亚和欧盟的主导国家和运行机制不存在不同。北美自由贸易区是美国一家主导,东亚区域合作是东盟集体主导,欧盟是法德主导,运行机制方面,欧盟以组织机构形式运行,甚至有了统一货币。北美自由贸易区是以成员国签订的协定为合作机制,具有较强法律约束力,而东亚区域合作则是通过“10+1”和“10+3”机制以及东盟各成员国各级领导人参加的各层次会议加以推动。自由贸易协议是部分国家
参与而非区域内全部国家参与。北美与欧盟成员国在政治制度、社会文化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复杂程度远低于东亚。
第八章 危机管理和对外政策 第一节 国际危机管理
一、国际危机的特征
国际危机特指高强度的国际冲突事件。国际危机的判断依据:事发突然,用于解决冲突的时间有限(最突出特征);国家重大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冲突本身有升级为军事冲突的危险。
国际危机还有阶段性特征。从危机的共性角度,可以将一场危机大致分为发生、高峰、
结束三个基本阶段。第三阶段结束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危机被化解,最终没有升级为军事冲突;另一种是危机升级为战争,战争的发生也标志危机的结束,因为战争是另一种性质的国际冲突,不属于危机范畴。
二、国际危机管理的条件与方式
国际危机管理是运用政治外交等手段(包括军事手段)防止危机发生、抑制危机升级和消除危机的行为。以战争结束的危机表明先前进行的危机管理是失败的。
成功的危机管理有以下条件:(1)挑战方有可能部分的放弃已经获得的重大利益(2)双方或多方有解决危机的意愿(3)在较短时间内,存在沟通、妥协的渠道和方法。
国际危机或争端发生后,当事国(以及第三方)可能选择的解决方式分为强制式和非强制式两类。强制方式包括报复、封锁和武装干预等;非强制的方式包括政治解决方式和法律解决两种。
政治解决方式,即外交解决方式,是符合国际法宗旨的,联合国等国际机构首推的危机管理方式,常见有谈判、协商、斡旋与调停等。
谈判作为最基本的国际争端解决方式,是指当事国为解决争端进行的直接交涉和交换意见的行为。协商曾被看做是谈判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一个步骤,但现在则常常被视为一种独立的危机管理方式。谈判一般限于当事国之间,而协商有时也邀请中立国参加。斡旋是指第三方(国家、国际组织、政治家个人)为促成当事国进行谈判或争端解决所采取和提供某些协助的行为。但第三方不参加谈判,也不提出任何可以解决争端的方案。调停指第三方以调停人的身份就争端解决提出方案,直接参加或主持谈判以协助争端解决的行为。调停国提出的方案本身并没有约束力,对于其所进行的调停或调停成败不承担任何法律义务或责任。
三、国际维和
一般是由国际组织出面邀请有关国家参加的军事行动,用以防止国际冲突的进一步升级。国际维和的主要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防止已经发生的军事冲突蔓延升级,二是促使已经发生的军事冲突结束。国际实践中国际维和发挥第一种功能的情况较多。国际维和部队是要将双方隔离开,而不是卷入军事冲突之中。
进行国际维和的首要条件是有和平可维持,军事冲突双方愿意暂时停止打击对方的军事行动。只有在战争出现间歇的时候,进行维和才有成功的可能。
所有国际冲突的本质都是政治冲突,没有政治解决方案无法实现和平。国际维和实际上是为政治解决国际军事冲突提供条件,是冲突方和第三方有更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环境进行谈判、调解和斡旋。
第二节 对外决策与政治分析 一、科学技术与艺术
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科学技术进步为不断提高艺术表现力提供工具与条件。人类追求艺术享受的需求也是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
二、对外决策与政策研究
政策研究是政策研究者根据有关理论和事实材料、结合自身的研究经验为决策者提供政策备选方案的过程。对外决策是由决策者依据政策研究的成果和自身经验在多种可行的对外政策备选方案之间进行权衡和选择。这种选择的本质是对各方复杂利益关系的平衡,选择过程更多体现了外交领域的领导艺术。高质量政策研究所提供的科学分析有助于对外决策水平
的提高。决策者决策艺术的提高也为政策研究人员提高其研究水平提供了需求和激励。
判断一项对外决策是否“科学”的标准是决策依据的程序,做事的程序属于方法范畴,但结果不是。决策过程的科学性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成功率,减少失误。
领导者的决策能力是影响决策正确与否的直接因素。合理的相关制度安排也是促进决策成功率提高的更为重要的因素。(建立将允许多种意见争论的决策体制——减低决策者偏听偏信的概率;制定一个政府各部门相互制衡的政治制度——阻止决策者强行贯彻明显错误的决策;设计及时的纠偏机制——尽可能减少错误决策带来损失;)评价决策者决策能力的标准是决策的成功率高低以及纠正错误决策的速度快慢。
三、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理性分析(最基本)
一、决策者是理性的,二、政策分析者是理性的。
普适性理性即工具理性,即某人或某组织的某目标与其选择的实现该目标的手段一致,这种一致性是可以预期的。(生存、财富、权力、荣誉、威望等物质非物质利益)
特殊理性指不同文化背景下它们的理性排序标准不一样。(什么性质的国家利益是第一位)(经济理性、政治理性、宗教理性) (二)官僚化分析
用于分析一国更换领导人后的对外政策走向。原理是决策者的政策取向是由其在本国官僚体系中的具体地位决定,可根据某一职位的本身特点来判断决策者政策走向。 (三)成本—收益分析
一国对外决策遵循用最少的国家资源实现最大的国家利益原则。强调政策成本与国家利益目标之间的比较关系。只有实施政策的成本小于政策目标收益时,政策才是合理的。根据某国利益目标大小,我们可以大致估计该国为实现该目标所能承担的政策成本。 (四)刺激—反应分析
国家的对外政策是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一种反应。为了维护本国利益,政府需要根据外部客观环境以及他国对外政策的变化而对本国政策作出相应调整。 (五)组织—过程分析
从多方面判断国家政策趋势的分析方法。结合使用三种具体的决策模型。
理性行为体模型:国家是主要行为体,国家能采取理性的行动,计算不同的政策选择的利益和成本,并找到使利益最大化的政策。
组织行为模型:那些在理性行为体模型中的行为被视为“是按照标准的行为模式发挥其功能的大型组织的一种输出,而不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官僚政治模型:以组织行为模型为基础,假定在不同决策单位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但最高决策层会对各部门利益进行协调,对外政策的形成是不同官僚之间的讨价还价的结果。
局限性:理性行为体模型过于简单化,国家可能难以被视为是拥有充分信息并追求单一目标的理性行为体,政府总是在追求相互冲突的目标,组织行为模型与官僚政治模型有重叠之处。
四、对外决策中的决策者 (一)决策者的基本类型
顺从决策 自主决策
亲民
克林顿、叶利钦(大众) 罗斯福、普京(魅力)
不亲民
老布什、戈尔巴乔夫(谦卑) 小布什、勃列日涅夫(固执)
决策者分为四种类型:大众型:决策倾向于舆论基本保持一致。谦卑型:政策取向与舆
论不一致,会向舆论靠拢,最终顺从民意。魅力型:与舆论保持一致,引导舆论向有利于自己决策的方向转变。固执型:无法与与舆论保持一致,特立独行、坚持自己的决策。 (二)意象与决策
意象是人们过去获得的信息的产物,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信息资本。意象的形成是一个选择性知觉、错误知觉和知觉扭曲不断发生的过程。五种常见意象影响国家领导人的基本判断:敌人意象—将其他国家视为威胁;退化意象—自我感觉具有文化优越,认为对方国家为其提供可利用的机会;殖民意象—把别的国家看成是弱小和文化上低劣的国家;帝国主义意象—对方是比自己实力强大并富有侵略性的国家;盟友意象—加强使双方都能获利的联盟与合作最为重要,将实力与自己差别较大的对方视为盟友。
决策者意象的开放和封闭程度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意向开放性的领导人其对外政策倾向于合作,意向封闭的领导人倾向于对抗。 (三)信仰与决策
信仰由信念和意象两个要素构成,信念是对抽象道理的确信,意象是对外部世界认识。 客观世界信息 政策行为 (自变量) 信仰(干预变量) (因变量) 信仰的复杂性和坚定性对对外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信仰的坚定性与复杂性成正比。物质实力相等的条件下,当国家面临相似的外部威胁,意识形态单一的国家政府动员能力强于意识形态多样化的国家。
意识形态复杂的决策者比意识形态简单的决策者容易采取合作性的对外政策。认识能力复杂性强的人才能在危急时刻保持冷静,制定出理性的对外政策。
第三节 博弈论在对外政策中的应用
博弈就是行为者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的约束下,选择一定的行为或策略加以实施并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
博弈的核心概念是纳什均衡,假设n个国家参加博弈,i=1,2,3??n,在给定其他n-1个国家(1,2,??i-1,i+1,??,n)策略的条件下,第i个国家选择自己的最优战略,所有参与国的最优战略组合就构成纳什均衡。
一、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 (一)零和博弈
双方的博弈之和为零,一方所得必为一方所失。两人参加的零和博弈中,理性的策略应该建立在“最小化—最大化”的原则基础之上。每个参与者都应该尽量能够确保最小收益最大化,或者将必须承担的最大损失最小化。
博弈者B 行动一 行动二 行动一 (10,-10) (-20,20) 博弈者A 行动二 (20,-20) (-10,10)
博弈的均衡结果是:(行动二,行动二),即占优策略均衡,行动二是相当于行动一的占优策略。
(二)非零和博弈
博弈一方所得并不等于另一方所失,博弈双方收益之和并不为零。博弈结果可能是冲突也可能是合作。(囚徒困境)(美苏军备竞赛——安全困境)(智猪博弈)强者和弱者想实
现合作,强者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受援国认为如果援助国不为其提供援助将遭受更大损失,因此并不感激援助国的援助。
二、协作、协调、保证和劝说博弈
美国学者丽莎·马丁依据国际合作的结构条件差异将博弈分为四种类型,即协作型博弈、协调型博弈、保证型博弈和劝说型博弈。
和谐——保证——协调——协作——劝说——冲突 (随着国际利益背离程度加深)
中间四种情况都存在进行国际合作的可能性,也就存在国家利益和政策博弈的必要。
(一)协作型博弈
博弈双方存在比现有的次有优选择(不合作的博弈均衡)的更好选择(合作的博弈均衡),协作的意义是通过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来保证各博弈方克服被欺骗的担心,从而实现合作均衡。在创作型博弈过程中作为具有理性的个体,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并不一定会采取合作性的集体行动,个体理性往往会导致集体非理性的结果。该过程中国际制度主要解决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问题。面对国际无政府状态和博弈者数量众多的现实,各方的协作需要一个集中化的机构,这就导致需要建立一个相对强势的正式组织,同时组织制度的安排和设计还要具有强制性的特征(能够对个体的背叛行为加以约束惩罚) (二)协调型博弈
博弈双方有多个均衡的选择,最终选择哪一个需要各方为此进行协调。在协调型博弈情形下,解决的不是共同利益问题,而是利益的分配问题,涉及谁在分配中居主导地位,协调型博弈下的制度安排不一定需要较高强制性的力量,需要的是一种道德、情感的皈依力量或者仅仅是习惯和文化的力量。(剧场博弈) (三)保证型博弈
博弈是一种合作性的博弈过程,最接近和谐状态。该博弈过程中所有博弈者的偏好结果都是相互合作,个体的利益和公共利益基本上是一致的。(狩鹿博弈)(风险上策) (四)劝说型博弈
博弈是一种不对称博弈,存在单方面的权力支配作用,最接近冲突。霸权状态的下的合作是其最明显特征。该博弈结果常常使其中一个行为者感到不满,合作的收益结果是一方较小而另一方较大。虽然霸权国在这种博弈过程中占主导地位,国际制度的设计也是以霸权国的利益为基础,但是如果继续维持其对盟友的政治领导,就必须同时考虑盟国和其他大国的利益。
第九章 国际军控和战略威慑
第一节 国际军控
一、战略博弈
安全困境是分析国际军备控制的逻辑起点。各国或国际组织参加国际军控谈判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军备竞赛的压力,使各方部分摆脱相对不利的均衡(即扩张军备),实现合作的均衡(即实现军备控制),军控协议的达成可以使协约签署国缓解安全困境,减少军备竞赛给本国带来的政治、经济及技术压力。
二、国际军控
(一)国际军控的概念、原因和方式
裁军通常包括裁减军事装备和裁减军事人员的数量。军控狭义是指限制某些武器的发展,部署和使用,广义包括狭义的军备控制、不扩散和裁军中的裁减武器装备的数量,应用中常常包括裁减军事人员。建立新新措施常被视为军备控制的一种形式(采取一些措施,便于其他国家或实体了解自己的军备发展和军事活动,由此减少对方对自己的误解和猜疑)
选择军控的原因:
增加相互信任,避免军事冲突发生。降低军备水平,实行部分裁军,通常是为了保持各国之间威慑效力。减少对方对己方的担心,期望对方采取同样政策。一般的安全目标和军事能力合在一起被视为国家的安全利益。军控虽然降低了军事能力,但同时调整国家安全目标的情况下,进行军控是仍然符合国家安全利益的。
避免战争的灾难性后果。国际军控可以控制武器水平,控制在战争中允许使用的武器标准。
减少国家的军费开支压力,以增加政府用于社会发展的支出。 出于某种法律规定,社会禁忌,或其他方面的考虑。 军控方式
对武器使用方面:(1)对武器数量的限制。(2)对武器质量的限制(3)同时对军备数量和质量进行控制,包括禁止、裁减、冻结、限制、不扩散和透明(告知对方自己军备情况的程度)等。
对军备使用的限制措施:完全禁止使用、负面安全保证(消极安全保证,——中国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限制使用、限制部署、降低戒备和建立信任措施等。
(二)战略稳定性
战略稳定性包括危机稳定性和军备竞赛稳定性两方面,是经典军备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危机稳定性表现为“先发制人”核战略与“后发制人”核战略两者之间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差别,如果两者造成后果之间差别小,则危机稳定性高,意味双方首先发动核打击的意愿较低。如果差别较大,则危机稳定性低,双方首先发动核打击的可能性增大。某种军备行为是否会引起对手加强军备竞赛的状态,被称作军备竞赛稳定性。
根据战略稳定性理论,军备控制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军备格局,由此减少潜在对手之间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性。裁军并不是这个理论的目标。该理论认为,在某些情况下适当增加军备有助于保持战略稳定(适当增加核武器数量以保障核武器生存能力才能满足最低威慑的要求)战略稳定性理论的一个重要应用美苏之间削减及限制战略核武器的可能性,并为双边裁军提供方案和建议。
(三)二战后的国际军控成就及困难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Treaty on the Non-Proliferation of Nuclear Weapons NPT)(核不扩散条约
)美苏英等59个国家于1968年7月签署的一项国际条约,旨在防止核扩散,推动核裁军和促进和平利用核能的国际合作。该条约共有11条规定,与1970年开始生效,中国与1992年3月正式加入该条约。
该条约中,1967年前进行核试验的国家被称为核武器国家(nuclear weapon state)根据
这个规定,世界上核武器国家只有美、俄、英、法、中五国。条约内容有:有核国家不得向任何无核国家直接或间接转让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不帮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无核国家保证不研制、不接受和不谋求获取核武器;停止核军备竞赛,推动核裁军;把和平核设施施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监督保障之下,并在和平使用核能方面提供技术合作。
《限制反弹道导弹系统条约》(Treaty on the Limitation of Anti-Ballistic Missile Systems ABM)(反导条约)美苏与1972年签署的一项双边条约,共16款,自1972年10月3日生效。
条约主要内容有:反弹道导弹系统指“用以拦截在飞机轨道上的战略性弹道导弹或其组成部分的系统”,包括反导弹导弹截击导弹、反弹道导弹发射器和反弹道导弹雷达:只允许双方按照规定在各自首都周围和一个洲际弹道导弹地下发射井周围建立有限度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双方都保证不研制、试验或部署以海洋、空中、空间为基地的以及陆基机动的反弹道导弹系统及其组成部分。本条约的期限不应是有限的,每方都有权退出本条约,如果认定本条条约的主体有关的非常事件已经危及本国的最高利益的话。
1974年7月,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莫斯科签订《苏美关于限制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条约议定书》,规定双方只能在本国首都周围或者在一个洲际导弹发射基地周围,建立一个反导弹系统,即防御点。
美国曾一度将ABM条约称为是全球战略稳定的基石,有32个裁军和核不扩散的国际条约与这一条约挂钩。然而,由于美国在冷战后获得了世界霸主的地位,美国为了发展反导弹系统而退出该条约,2001该条约被废除。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Comprehensive nuclear-Test-Ban Treaty ,CTBT) 该条约是一项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领导的,旨在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与促进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条约。
该条约宗旨和目标是: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 爆炸以及其他任何核爆炸,有效促进全面防止核武器扩散及核裁军进程,从而增进国际和平与安全。
主要内容有:(1)缔约国承诺不进行、导致、鼓励或以任何方式参与进行任何核武器试验爆炸或任何其他核爆炸,并承诺在其管制或控制下的任何地方禁止和防止任何此种核爆炸
(2)在维也纳设立CTBT组织,所有缔约国均为该组织成员。组织机构包括缔约国大会,执行理事会和技术秘书处
(3)为确保CTBT得到遵守,建立以国际监测系统、磋商与澄清、现场视察及建立信任措施为主体的国际核查机制。国际监测系统由地震、水声、放射性核素等全球监测网络组成;建立信任措施主要是指缔约国对大规模化学爆炸进行自愿申报;磋商与澄清是指缔约国澄清并解决就遵约问题产生的怀疑;现场视察是指对发生可疑事件的现场进行核查以澄清是否发生了违约核爆炸。
(4)根据CTBT规定,在其所列的44个有核能力的国家全部向设在维也纳的CTBT组织交存批准书后第180天起生效。这44个国家包括美、俄、英、法、中五个核国家及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核门槛”国家和其他有核能力的国家。
(5)CTBT无限期有效,在其生效十年时,将召开审议大会,届时如有缔约国要求,会议将审议是否允许为和平目的进行地下核爆炸。
(6)缔约国若断定与本条约主题有关的非常事件已使其最高利益受到危害,有权行使其国家主权退出条约
正在阅读:
国际关系分析 阎学通 考研笔记05-31
一本古书给自己算命11-22
六年级升学考试综合试题01-16
家有宠物作文小学作文600字06-28
十万个为什么作文400字06-27
开发部更新包命名规则修改后08-18
生物化学练习题04-21
汽轮机高中压缸作业指导书 - 图文05-2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考研笔记
- 国际关系
- 分析
- 阎学通
- 采区地质说明书
- 2018 - 2019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 宁波地铁实施性施组 - 图文
- 互助资金协会职责
- 中石化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下分、子公司财务管理的挑战及应对
- 中国垃圾分类现状 - 图文
- 柳州二中2010级文科班地理强化练习1附参考答案
- 中式面点师中级理论知识试卷4
- 09农学
- 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 最新电力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 - 图文
- 剪力墙结构脚手架技术交底
- 塑料消声音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发改立项备案+2013年最新案例
- 学党史知党情题库
- “凡不可说的,应当沉默” - 关于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札记
- 《旅游营销与策划》课程实习报告撰写要求
-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习题
- 高速公路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工作报告
- 自动化立体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