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2019年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4-01-07 17:3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浅探

语言是一个人文明程度的表露。教师的语言修养是其为人师表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培养和审美修养产生着极大的影响。然而,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里仍然有一些尚未充分引起人们注意的“语言暴力”的“师骂”现象存在:“白痴”、“弱智”、“人渣”……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公布的一份统计发现,51%的小学生、72%的初中生、39%的高中生认为,老师的“语言暴力”给其造成了心理伤害。[1]“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员会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成为当前中小学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实施“语言伤害”的原因往往与教师有关。[2]可见,研究教师“语言暴力”问题及提出相关的矫治对策已刻不容缓。 一、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及危害

所谓教师“语言暴力”,就是指教师在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乃至生活中,直接或间接地对学生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学生的人格尊严、精神上和心理健康遭到侵犯和损害的语言行为。[3]学生们常遭的语言暴力可分为辱骂性、贬损性、恐吓性三类:[4]

辱骂型:你来学校纯粹是混日子!你简直就是个笨蛋!你是不是弱智?像你父亲一样没出息!你真是没脑子!缺少教养!

贬损型:你呀,秉性难改,好不了!你干什么都成不了!你这样下去,早晚得扫大街!

恐吓型:我管不了了,把你家长叫来!我就不信政教处管不了你!走,到校长那里去!

尽管“语言暴力”表现形式多样,但是教师的任何一种“语言暴力”行为都会严重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进取心,影响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语言暴力”是有别于体罚等“硬暴力”的另一种教育形式。如果说体罚对学生的伤害是有形的,具有外显性特点,那么教师的“语言伤害”则具有一定的隐蔽性,看不见、摸不着,但照样害人不浅。由于学生和老师地位上的差异,作为语言施暴对象的学生在受到侮辱和伤害以后,一般无从发泄,只能将这些情绪积压下来,而在某个时候,这些精神上的巨大压力极有可能演变为由内向外的复仇冲动,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语言暴力”造成的精神负担在一些学生身上一直无法排解,向内便造成对自我心理和身体的巨大摧残,造成精神病和心理障碍。例如,重庆有个教师说一个女孩子学习不好,长得又难看,将来当坐台小姐都不够格,这个女孩转身出去后,便跳楼自杀了。武汉一位花季少女因在物理课堂上无法回答老师提问,教师随骂道:“你个笨猪!”由此她患严重的心理疾病,在极度自责与自卑中不断折磨自己,一个花季少女终毁于“笨猪”之咒,令人心痛。[5]然而类似的悲剧近几年在全

国各地时有发生,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见而不理,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这是我们应高度关注的。 二、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

语言暴力,追根溯源,其背后折射出我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有我国教育制度与教师心理健康、传统文化的师道尊严等方面的问题。

1.传统文化“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

中国封建的等级制度一直在文化发展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并在人们的头脑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传统观念里,老师和学生并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老师高高在上,学生只是聆听教训,正所谓“师命不可违”。且长期以来,整个社会认为师生关系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对学生严加管教是应该的,“严师出高徒”嘛,并告戒孩子要“唯师是从”。“严师出高徒”,这里所说的严格应指教师对学生在学术上的要求,而非人格。教师可以从学业上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不应对学生的人格或者性格加以指责。事实上,无论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人们把教师对学生学业要求同对学生人格的要求混淆起来,以为老师可以在学业上要求学生,自然也可以对学生的人格提出要求。师生间的不平等以及学生对教师的依附性仍十分强,“人格自尊,地位平等”的现代理念无从谈起。 2.教师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匮乏与缺失。

一些教师仅把教育工作看成是谋生的一种手段,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对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人文关怀,面对一个个“活生生”的、有丰富情感和思想的学生,粗话、脏话等不文明、不规范的用语成为他们的口头禅,特别是少数青年教师尤为突出,他们敬业精神差,道德素养低,而在教育学生的经验和方法等方面又相对欠缺,往往以语言暴力等方式取代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而且少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已久,其中就明文规定有不得侮辱学生的人格。但现实中,有些教师连其中的内容也不清楚,更别说领悟其要义。因此,当提及辱骂学生是违法行为时,大都嗤之以鼻,我行我素。

3.我国教育评价的功利性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育的功利化与工具化――培养“人才”而不是“人”,使得教育者不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多方面发展的人,在这样激烈的学校与学校评,教师与教师争,学生与学生比的教育竞争中,各项评分直接与教师的利益挂钩,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各种比赛的名次等成为上下关注的焦点,学校、教师眼里的“分”比“人”更重要,教师对那些成绩差、屡教屡犯的学生往往失去耐心,进而恶语相向,出现语言暴力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方面,教师在这种比、评、争、拼的环境下自然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今年九月重庆市教科院组织专家对市500余名一线教师所做的“教师的教学环境调查”报告显示:“76.9%的教

师感觉压力大,51%的教师落下“职业病”,37%的教师产生职业倦怠。”[6]且教师扮演的是为人师表的角色,他们接受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职业,就不得不尽量满足人们对这个神圣职业的要求,常常掩盖和压抑自己的一些真性情,从而造成心理状况的失调。人有压力就需要释放,而“语言暴力”有时就成为其发泄的渠道。

4.教师培训存在漏洞。

我国传统的师范教育偏重课程的教学,而较少涉及学生心理呵护方面的内容。师范生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学生普遍缺乏心理呵护方面的知识、技能、技巧,不知道怎样处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也不知道如何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且一些年轻教师情感波动比较大,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冲动,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更不知道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因此很多时候口不择言,甚至出言不逊,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对学生造成极大的伤害。 三、教师“语言暴力”矫治措施

鉴于教师“语言暴力”存在的普遍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学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须采取措施,力求将伤害程度降至最低水平。

第一,培训、监督、引导,提升教师品格修养。叶圣陶先生曾经对教师说过,我们不仅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要教育学生,教师首先应该做学生的表率。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品格修养尤其重要。基于此,首先师范教育要加强师德教育,让

师范生走出校门前深刻体会到自己的职责是“树德树人”,确保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普遍提高;其次,强化终身教育观念,建立经常性的培训、监督、引导机制,持续不断地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第二,师生共学法,力抵“语言暴力”。在一个法治昌明的现代社会,任何权利都应受到理性的导引和法律的规范。学生相对于教师,是一个弱势群体,见识有限,法律意识不足,学校、教师应积极宣传“语言暴力”的危害,鼓励学生遇到不法侵害时敢于说“不”,敢于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且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自身情况,开展自查自纠活动,从根源上杜绝“语言暴力”发生。

第三,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压力。教师是一个压力巨大的职业。当今以教师业绩为导向的教师评价制度,加之评价过程和结果运用的不合理,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我们需要另一种评价理念来改善教师评价中现存的问题,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目的在于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制定发展目标,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主张在和谐环境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有助于缓解教师压力,且其对被评价的教师进行心理辅导,引导教师以正确的心态对待评价结果。其次,师范教育要增设“心理咨询与健康”课程,使师范生在步入教师岗位之前,就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参加工作

后出现心理问题。在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中设立有关心理咨询和教师心理健康的必修课,使教师从根本上树立“心理健康”的观念。

第四,研究批评艺术,提高教育水平。古人云:辞不可不修,说不可不善。批评在教育教学中必不可少,但其与体罚、心罚截然不同,有些教师虽然严格,但仍能受到孩子的爱戴,那是因为孩子们能从批评中感受老师心中对自己的爱。批评的前提是爱学生。学生做错了题或违反了纪律,教师必须要怀着爱心,含着理解,心平气和地加以引导,让其感到教师是真心诚意地帮他,从而自觉改正;而那种尽管是正确的,但却是硬邦邦的,粗暴刻薄的语言,甚至谩骂式的批评往往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双方起争执。教师应掌握批评的艺术,注意方法,讲究策略,多一些体贴,少一些苛求;多一些谅解,少一些怨恨;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 四、结语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教育是通过语言造就人才。消除教师“语言暴力”是个全方面的工程。既需要教师确立正确的师生观、道德观,进行良好的个性修养,同时也需要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创设以人为本的管理、评价机制,缓解教师职业压力;另外还需要强化法制教育,加强师生法律意识……然而,我们更多地要看到语言暴力背后的文化背景和道德力量。谁给我们的教师随意恶意批评学生的权力?谁允许我们的教师可以辱骂学生?我

们的教师究竟有哪些权力?我们对教师的道德要求如何在教育场景中得以落实?另外,其实当我们在为“语言暴力”受害者鸣不平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关注教师也是需要社会关心的?现在学校大多设立了面对学生的心理咨询中心,但有几个学校建立了教师心理咨询中心呢?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进一步思考,应是我们时代的新命题,也是教育的使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3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