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

更新时间:2023-11-14 06:2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合肥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 产业经济学 课程作业

论文题目: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

课程名称: 产业经济学 任课教师: 杨五兰 小组成员:

负责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分析:吴悦(1110022030) 强国华(1110022028) 陈娟(1110022033) 负责劳动力流动理论分析: 余静(1110022041)

孙瑞雪(1110022040) 负责解决措施:许媛媛 (1110022018) 陈红(1110022017)

1

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

摘要: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安徽省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出现加速上升的势头,规模急剧扩大。本文对安徽省劳动力流动现状和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基本因素运用刘易斯理论中城乡二元结构等理论进行了一系列阐述分析,找出解决劳动力流动问题的措施,以促进安徽省劳动力健康转移。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镇化、配第—克拉克定律、刘易斯理论、经济发展

目录

摘要、关键词…………………………………………………………………………1 1.引言…………………………………………………………………………………2 2.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2 2.1劳动力转移规模…………………………………………………………………3 2.2劳动力转移方向…………………………………………………………………3 2.3劳动力转移结构…………………………………………………………………4 3.安徽省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4 3.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不高………………………………………4 3.2有关政策、体制不完善…………………………………………………………5 3.3劳动者素质较低…………………………………………………………………5 3.4城市就业压力大,乡镇企业发展不足…………………………………………5 4.安徽省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5 4.1配第—克拉克定律………………………………………………………………6 4.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6 4.3刘易斯拐点………………………………………………………………………6 4.4“人口红利”理论…………………………………………………………………7 5.解决措施……………………………………………………………………………8 5.1大力推动安徽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省内就业………………………………8 5.2完善相关政策、体制……………………………………………………………8 5.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9 5.4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力扩大本地就业…9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 ………………………………………………………………10

2

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

1.引言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中国东南部,地处长江下游,东连江苏,南邻浙江、江西,西靠湖北、河南,北接山东,居华东腹地,是我国东部地区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过渡地带。2011年末全省总人口6876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5.1%。全省共有17地级市,44市辖区,5县级市,56县。

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农业经济在全国居于第九位。和农业相比,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相对不足,工业化与城镇水平低于国家水平。

2011年安徽省生产总值(GDP)15300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23.8%,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为2015亿元,第二产业为8309亿元,第三产业为4976亿元。如图1所示,安徽省2001-2011年GDP总量逐年上升,经济持续发展。

图一 2001-2011年安徽省GDP变化图

劳动力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要想更好的发展经济,促使GDP的进一步增长,合理的利用劳动力资源,以使人们的劳动发挥出最大价值,这是很有必要的。安徽省是一个人口大省,每年都有大量的人口流动,处理好劳动力的问题有利于安徽经济的进步。下文将就安徽省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方案进行具体分析。 2.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分析

农村劳动力向沿海及中心城市转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农村经济向市场化转轨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民继续致富的必然行动,在某种意义上说,体现了时代的进步和客观的更新。安徽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流动在很大方面代表了我省劳动力流动的总体情况。

表一:2007-2011年安徽省人口情况 年份 总数(万人) 非农业人口比重(%) 城镇人口比重(%) 2007 6675.7129 21.98 38.7 2008 6740.8759 22.23 40.5 2009 6794.53 22.33 42.1 2010 6826.63 22.71 43.2 2011 6875.87 22.93 44.8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我省农村劳动力过多,那就需要转移以解决这部分人的就3

业问题,促进社会的安定和和谐,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下面我们从转移的规模、转移的方向、转移结构三方面来做下阐述。

2.1劳动力转移规模

表二:2007-2011年安徽省劳动力流动规模 年份 流向省外半年以上人口数(万人) 2007 1005 2008 954 2009 992 2010 1038 2011 1199 从表二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多。安徽省劳动力对外转移数量从2008年的954万人增至2011年的1199万人,这绝对化的数字充分说明了安徽省劳动力转移规模越来越大,农村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的可耕地越来越少,土地越来越贫瘠,人多地少矛盾突出;二是示范效应,村中有人外出打工,回来后收入不菲,比从事农业的收入要高很多,于是大家纷纷效仿,亲帮亲,邻助邻,越来越多的人都被带出农村走向城市。

2.2劳动力转移方向

表三:安徽省劳动力省外流向情况 (单位:%) 地区 流入比重 地区 流入比重 江苏 26.34 天津 1.11 浙江 27.53 河北 0.81 上海 21.80 湖北 0.70 广东 5.62 新疆 0.76 北京 4.24 辽宁 1.04 福建 2.11 河南 1.13 山东 2.09 其他地区 4.34 陕西 0.38 从表三不难看出,安徽省人口向省外转移时主要集中往东部沿海发达城市转移,光是江浙和上海地区就占了总转移数量的75.67%,其次是广东地区占5.62%,然后是京津地区占5.35%。而向西部和中部地区转移的数量就很少,主要原因是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生活质量较低,行业和产业较少。

表四:安徽省劳动力省内流向情况 (单位:%) 地区 流入比重 地区 流入比重 合肥市 48.95 滁州市 2.22 淮北市 3.79 六安市 2.20 亳州市 0.99 马鞍山市 3.90 宿州市 2.54 芜湖市 11.66 蚌埠市 4.74 宣城市 1.30 阜阳市 3.03 铜陵市 2.52 淮南市 5.72 池州市 1.15 黄山市 1.93 安庆市 3.39 表四显示了安徽省省内转移主要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口向我省主要的城市4

如合肥、芜湖、淮南、蚌埠、安庆、马鞍山等迁移,一则是这些城市经济在不断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从事劳动,二则是省内转移路程近,许多人都是农忙季节回家务农,农闲季节则进城务工,对这些兼业转移的劳动力来说,省内则是他们理想的选择。

省内转移与省外转移就统计资料显示,2011年末农村劳动力在省内流动占31.23%,去省外从业的劳动力占68.77%。表明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流向外省,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够,省内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及相关政府制定的政策还不到位,以至于我省省内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还不够大,大量劳动力需要向省外转移。

表五:安徽省农村外出劳动力产业构成 (单位:%)

外出从业劳动力产业构成 全省 第一产业 1.7 第二产业 53.1 第三产业 45.2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是安徽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产业。外出从业劳动力中主要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为主,这主要也是因为二三产业价值高。第二产业从业的人数最多,则是因为它相对第三产业技能与知识要求低点,许多人在技能培训中或是别人现场教学下稍微学习一点便可从事其行业。

2.3劳动力转移结构

就劳动力转移结构而言,从年龄结构上看,2011年安徽省外出劳动力中20-40岁的人占了55.5%,外出务工人员大多都是青壮年,而把老年人和孩子丢在家中,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或是手工生产活动,成为留守人员。从性别结构上来看,2011年外出劳动中男性比例为55.81%,而女性比例为44.19%,性别比为126.28。这符合农村和城市的发展情况,在农村地区,传统思想“重男轻女”、“男主外,女主内”等仍十分盛行。从行业与地区结构来看,农村劳动力主要转移到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唐地区;主要从事的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劳动时间长,强度大,技术要求低等特别明显。 3.安徽省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从以上数据,可以了解到,我省每年的劳动力流动数量都很大,而劳动力在一个地区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其流动情况直接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就安徽省劳动力流动情况来看,劳动力流动不均衡,劳动者素质不高等问题是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不利于安徽省经济的发展。下面具体分析安徽省在实际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不高

地区经济的发展是吸引劳动力流入的主要原因。从图一能看出,安徽省国民生产总值呈逐年上升的态势,2011年的GDP比上一年增长了23.8%。但与全国相比,安徽还处于落后地位。人们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自然而然就会选择到经济更发达的地方去工作生活,这就造成了我省劳动力的大量流出。

安徽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起步较晚、水平还比较低,这种情况对农村劳动力省内的有效转移起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到2011年,全省有城市17个、建制镇915个,全省城镇居住人口由2001年的1796万人增加到2011年的2674万人,城镇化水平由29.3%提高到44.8%,但仍然低于全国平均城镇化率水平的5—6个百分点,这说明安徽省农村人口转移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能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5

则安徽省至少可以多转移400到500多万人。而提高城镇化率是实现农村人口就地转移一个重要途径。

3.2有关政策、体制不完善 3.2.1户籍制度制约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户籍问题。在一般情况下,这些打工人员是不能够得到身份转变的。因此出现了一个矛盾: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种旧的户籍制度与新的经济体制间的矛盾,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障碍之一。

3.2.2土地制度制约

土地是农业中不可替代的劳动资料,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多少直接决定了农业对劳动力潜在需求的大小。据安徽省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测算,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安徽农村人均农业耕地面积最优规模在2.20-2.40亩,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水平还将继续提高。而现实中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亩左右,远远满足不了农业劳动力对耕地最基本的需求。在现有户籍制度下,如果迁移人口获得城市户口,就必须放弃农村土地。但由于跨省和在大中城市获得户口的门槛很高,而小城镇户口吸引力不大,迁移农民一般不愿意切断与乡村的联系,这就导致了即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就业,并从非农业部门获得主要收入,迁移人口仍然不会放弃土地,农村土地调整的压力仍然持续存在。

3.3劳动者素质较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劳务经济发展的制约已从各方面显现。劳动力文化程度的高低、职业技能培训程度、劳动力的性别,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程度的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素质的高低是决定就业的关键因素。

安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较低,对于发展劳务输出有着成本上的优势。但相对于数量上的丰富,劳动力质量却不高,这种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稀缺的矛盾一直制约着安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短期内投资不多,环境压力不大,又能吸纳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的劳务经济,是解决农村剩余人口就业的最佳选择。但劳务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于农村教育产业的配套发展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如果输出的劳动力一直停留在低层次上,在农村劳动力依靠体力吃饭的黄金时期消失后,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非但不能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还有可能成为农村劳动力输出地区一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

3.4城市就业压力大,乡镇企业发展不足

安徽省劳动力流动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大的问题。城市人口过分膨胀导致了城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质量下降,交通拥挤,用地紧张,居民生活质量下降。人们找不到工作,社会上出现大量闲置人员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然而和城市相反的,农村人口稀少,留守儿童,孤寡老人问题越来越不容忽视。这样一来,农村的经济得不到发展,乡镇企业又不推进改革,又使得更多的劳动力外流,最终导致农村的萧条与城市的畸形膨胀。 4.安徽省劳动力流动的理论分析

以上可以看出,我省劳动力流出的绝大部分是农业人口,流入地集中在江苏、上海、杭州等沿海沿江发达省份。据资料显示:安徽省工资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

6

是比较低的。而这些省份相对于安徽省来说,经济更为发达、产业发展更为成熟,因此有足够的工作岗位容纳他省富余劳动力。并且,这些经济发达地方的劳动力报酬也是相对较高的。而就流入产业来看,劳动力流向是由以第一产业为主逐渐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如今,二、三产业占据了安徽省劳动力转移98%以上的比重,这无疑是符合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的。

4.1配第—克拉克定律

17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第认为:“工业的收益比农业多得多,而商业的收益又比工业多得多。”这种产业之间的收益差异会推动劳动力由低收入产业向能获得高收入的产业流动,这种差异是劳动力在产业间流动的重要原因。根据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这一定理揭示了经济发展中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分布结构的演变规律,指出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因是产业之间相对收入的差异。很显然,安徽省劳动转移是与这一定律相吻合的。

4.2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为我们分析劳动力转移问题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首先, 二元经济是对发展中国家早期发展阶段的一种描述,是指经济从完全依赖于农产品的生产状态向生计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并存的二元状态的转变,这一过程的实现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认为:经济结构的二元性,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包括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在内的生产和组织的不对称性。我国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二元结构,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有其特性,所以经济一元化的道路可能会更加曲折。

根据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所设计的模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工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上升,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多;而农业部门的产值和利润会相对下降,所需要的劳动力会越来越少。从刘易斯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引申出:正是由于经济欠发达、不发达地区发展的落后,导致了劳动力供给过剩,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工业化程度高、经济发展领先的地区又面临劳动力紧缺问题。如此一来,两者互补,既成功解决了欠发达、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过剩问题,又为工业化进程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又进一步促进了工业化进程,可谓一举两得。由此可见,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安徽省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了。

此外,刘易斯还指出,当工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时,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进入均衡发展的时期,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除,这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结合当今安徽经济形势来看,刘易斯的理论无疑是正确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每年有大量的安徽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沿海沿江地区谋求发展。而在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同时,安徽农村地区因为人口的减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安徽省的经济结构正朝着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均衡发展前进。

4.3刘易斯拐点

刘易斯的另一著名理论“刘易斯拐点”在某些方面也可以用来解释安徽省劳动力转移问题。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

7

终枯竭。

如图,横轴表示劳动力供给,纵轴表示工资水平。工资水平长期保持不变,随着AD1右移至 AD3到了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根据“刘易斯拐点”理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进入工业生产中,以弥补工业生产中劳动力的短缺。随着这一转移的进行,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直至枯竭。至此,将出现劳动力工资水平的调整,价格工资普遍上升。但是,从表一也可看出,安徽省因为自身经济发展跟不上,省内劳动力供给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所以至今劳动力外流依然在持续增长。

4.4“人口红利”理论

与“刘易斯拐点”相对应的是刘易斯的“人口红利”理论。所谓人口红利,指的是一国在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过程中,形成总人口中“中间大、两头小”的结构,这种变化将带来劳动力比重提高、储蓄率提高的效果,从而引起的经济高速增长。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中,劳动年龄人口占较大比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这种人口结构更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

4.4.1关于我国“人口红利”现状 经研究论证:虽然目前我国还处在人口红利时期,但离开刘易斯拐点已经不远了。2007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负值,并以此为转折点,呈下降趋势。这就不难理解,2003年开始出现的“民工荒”,暗示着我国已经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转变为“结构性选择”的时代。2010年,我国新增的农民工人数仅在200万人左右,这就强化了未来企业普工短缺的趋势。劳动力供给短缺必然带来劳动力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2010年,我国农民工工资比2000年上升1倍以上。农民工工资较大幅度提高,首当其冲的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因为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就业的主要是农民工,其平均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对其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必然产生推动作用。况且,在劳动密集型行业的总成本中,劳动成本所占的比重很大,对劳动力价格变化的反映特别敏感。农民工工资的较快增长必然成为“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手。即随着普通工人工资的持续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产业升级便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4.4.2关于我省“人口红利”现状的基本判断

我省将持续拥有2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我省从本世纪初进入低生育水平开始收获人口红利。2000—2010年间,总抚养系数从49.44%降至38.89%,2011年开始从谷底(38.89%)不断回升。根据省人口计生委的测算,至2032年左右我省总抚养系数仍低于50%的“人口红利”期标准,仍处在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这将有利于推动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

8

我省人口红利在本省内发挥效用不够。人口红利反映在人口结构方面就是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大,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有利的人口条件,其自身并不必然带来社会财富。我省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但由于各种原因,每年都有超过1000万的劳动者流出省外,仅2010年跨省流动就达1094万人,流向苏浙沪粤京五省市占88%。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富足的劳动力在我省省内发挥效用不够。

综上所述,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即劳动力永远是从经济欠发达地区转向经济发达地区。安徽省劳动力转移是历史遗留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要就是发展经济。 5.解决措施

5.1大力推动安徽城乡经济的发展、促进省内就业 5.1.1利用我省发展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首先,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最有利条件。自2005年以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不仅在社会舆论方面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而且在政府投入、投向和结构方面给予了积极支持,更明确地提出了国家建设资金以城市为主向更多地支持农村建设的转变。其次,安徽省己初步具备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当前我省传统农业出现了产业、劳动力、经营方式和收入来源的四大分化和演变。这些分化和演变,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产业基础、人力资源供给保障,使工业反哺农业,城乡联动发展成为可能。再次,中央已经明确,今后我国将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着力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建立精干高效的农村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这为安徽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5.1.2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皖江城市带是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重要开发区域。我省应当加快建设皖江城市带高水平产业转移示范区,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合作,推动安池铜、芜马巢省直管集中区建设。充分利用好港口岸线资源,利用皖江现有港口资源,成立统一的省属皖江港口集团。同时,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把港口做大做强。省政府可以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组织人员深入调研跨江发展问题,制定出具体可行的政策,促进沿江两岸共同加快发展。再者,采用“飞地”模式,建两个副省级大城市,其中一个以合肥为中心,另一个以皖江城市中的某个城市为中心,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5.1.3加速安徽城镇化建设,努力构筑城市经济圈 城镇化是弥合城乡鸿沟、最终实现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化的桥梁。安徽的城市经济建设任重道远,都市经济圈的构筑更应引起高度重视。历史上,安徽自然经济渊源流长,计划经济相当典型,工业化进程和市场经济发展迟缓,以致全省人口的城市化率与先进省区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安徽省应加紧构筑都市经济圈,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安徽城市的上述缺陷,对全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5.2完善相关政策、体制

5.2.1稳妥解决转移农民的户籍问题

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户籍制度,客观上起到了城乡分割的作用,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势在必行。但是若简单地将农民工由农民身份变为市民身份,弊大于利,可能会引发新的社会问题。解决农民工的户籍问题,还是要从统筹城乡发展全局的高度作出新的制度安排,一要降低城市户口的“含金量”,二要弱化农村人口

9

迁徙的“寻租”动机,三要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制度。这三个方面的工作都要注意节奏和配套,不能操之过急或单独行动。四要对迁移人口获得城市户口将设定一些基本准入“阀值”标准。这不仅为了防止在短期内大量迁移人口为享受福利而涌入城市,也有助于城市化的有序推进,还能鼓励迁移人口努力工作和创业,这又将反过来抑制基本社会保障等福利支出的过快增长。

5.2.2改革和完善土地制度

解决土地所有权证、土地经营、托管、租赁、转让、拍卖等存在的问题,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制度保证,解决农村劳动力流动和转移存在的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安全、医疗、失业、培训、养老等问题。

首先,建议给农民发放土地使用权证。迁移人口自愿放弃的农地也将有助于减缓农地调整压力,可以将这些农地用来分配给留在农村、人口增加的家庭,或由村集体公开发包,所获租金用于应对因人口变动而导致的土地配置不平等问题,或用于农村公共品供给等。其次,在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权威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市场化,政府则从中抽取土地增值税,来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提供有关保障和福利。

5.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强化劳动力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素质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劳动者的技能体现出来。

安徽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是制约其劳动力就业的根本性因素,因此,应当大量增加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包括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民增加智力投资。此外,要逐步形成“市场引导培训,培训促进就业”的新机制,强化职业培训。具体来说,一要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方式,依法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依托有关职能部门如劳动就业、农业、教育等建立常年性的、专业性的职业学校、培训中心等,形成社会就业培训体系的骨干。二要形成以技术培训和业务培训、以素质培训和岗位培训、以职业培训和扩大就业相结合的长短结合、高中低配套的培训模式。三要把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使求职务工人员有全国能用的技术等级证书及上岗证,以增强就业竞争能力,提高劳务收益。

5.4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步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力扩大本地就业 配第—克拉克定律中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因此,发展二三产业至关重要。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努力,开拓创新,推动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具体来说,乡镇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质量为中心,根据国家产业化政策和本地资源,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名特优产品。把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作为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创汇型骨干企业,科技创新企业基地,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结合小城镇建设,调整乡镇企业布局,积极发展商业、饮食服务和旅游等第三产业。深化乡镇企业改革,继续完善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不断优化乡镇企业的组织结构,坚持大中小并举、共同发展的原则,加快发展大中型企业。要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和政企分开,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主体的多元化,通过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再造乡镇企业机制优势,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使乡镇企业合理有序发展。

10

参考文献及数据来源

[1] 苏东水.产业经济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 杨公仆,夏大慰.产业经济学教程.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 [3] 刘易斯,周师铭,经济增长理论(第一版).商务印书馆 ,1999 [4 ] 安徽省统计年鉴 [5] 安徽省统计局 [6] 中国知网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c1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