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新增课文《15八角楼上》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08-01 07: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八角楼上》是一篇革命故事题材的文章,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内蕴丰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全文2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写毛主席在八角楼上每天深夜工作。这一段只有两句话:第1句“在井冈山艰苦斗争的年代,毛主席住在茅坪村的八角楼”,揭示时代背景,同时交代了毛主席的住所,点明了题意。第2句“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夜幕降临”是指天黑的时候,“灯就亮了”是指在清油灯下工作。这句的意思是说毛主席每天夜里在灯下认真工作。

第2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对一个冬夜进行了具体地描述,生动地再现了毛主席在油灯下忘我工作的情景。这一段两层:第1层是前3句,写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里写文章。第1句是写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工作的时间是寒冬腊月的深夜,身上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所坐的椅子又是冰凉的竹椅子。当时井冈山下被国民党的反动军队包围着,一切给养都不能运到山上来,所以到了冬天,工农红军穿不上棉衣。毛主席跟红军战士一样,也还是穿着单军衣。第2句是写毛主席拨灯芯,说明工作已到深夜。第3句“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觉察到”,“凝视”是指聚精会神地看,“星星之火”是指一点点小火星,在这里是指清油灯的亮光。这一句前一部分说明毛主席在为中国革命的前途沉思;后一部分“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更说明毛主席考虑中国革命非常专心。第4句“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照亮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这里“毛主席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是指毛主席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光辉著作。这些光辉著作,宛如“不灭的明灯”,由八角楼照到了全中国。文章的结尾画龙点睛,热情歌颂了毛主席对中国革命胜利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教学目标

1.会认“争、代”等10个生字,会写“楼、年”等6个生字,正确读写“八角楼、年代、深夜”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毛主席在八角楼是怎样忘我工作的。

3.借助图片和课文理解“夜幕降临、寒冬腊月”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毛主席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是怎样忘我工作,指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

教学重点

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毛主席在艰苦的环境中为革命夜以继日地工作,对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模块一:故事导入,了解背景

活动1:走近八角楼,板书课题

1.在1927年,毛主席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上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毛主席就住在茅坪村的一座小楼里,因为那座楼的屋顶是八角形的,所以就叫八角楼。每到夜晚,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八角楼上》。

2.齐读课题“八角楼上”,指导书写生字“楼”:“楼”是个形声字,本义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的房子。你们能用“楼”组词吗?(高楼、黄鹤楼、楼梯、上楼、下楼、茶楼、阁楼……)“楼”字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木”的横笔和“米”的横笔大致持平,“女”的横要长。请同学们认真书写“楼”字。

活动2:观察插图,了解人物

1.图上画的是谁?正在干什么?(图中画的是毛主席正在灯下写文章。)

2.毛主席穿着什么样的衣服?他有什么动作?他的神态怎样?(毛主席穿着单薄的衣服,正在用手拨灯芯,神情很严肃,好像在想问题。)

3.再看一看桌子上有什么?(一盏油灯,一个砚台,几张稿纸。)

4.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事情?(这幅图反映的就是毛主席就在八角楼上忘我工作的情景。)

【思考:通过4个小问题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由主要人物到环境,仔细观察画面,并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综合分析、思考,从中体会战争年代毛主席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都十分艰苦。由此创设情景,为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课文,体会毛主席忘我的工作精神奠定基础。】

模块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活动1:自主朗读,读准字音

1.那么八角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让咱们一起走进井冈山,去看一看八角楼,去感受毛主席的光辉形象。

2.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给课文标出自然段,勾画出不认识的字,根据注音拼读,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3.出示本课生字新词,重点认读。

第1组:八角楼、年代、深夜、披着、轻轻、胜利。

第2组:斗争、腊月、夜幕降临、文章、握笔、凝视、察觉、清油灯。(读好“视”“察”等翘舌音,“争”“章”“轻”后鼻音。“觉”读“jué”,可以适当复习这个多音字,“临”的声母为边音。)

活动2:合作朗读,读通句子

1.(出示句子)把这些词语放回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1)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2)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2.以“开火车”的方式分自然段读课文。

3.和小组成员合作读课文,别人读的时候请仔细听,看看别人读得是否准确。

【思考:本模块意在引导学生自由认读、互助交流,通过不同的方式呈现本课生字新词,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活动,突破翘舌声、前后鼻音、常见误读等词语学习难点】

模块三:分类指导,书写生字

活动1:认读生字,关注字形

1.出示生字:楼、年、夜。

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加一加:“木+米+女=楼”

运用字谜:“夜”:一点一横长,单人在下方,夕字多一捺,人们入梦乡。

活动2:把握结构,认真临写

1.学生观察范字,注意关键笔画写法。

“年”独体字,注意结构安排,横与横之间的距离相等,末笔竖不出头。

“夜”上宽下窄,第3笔撇写舒展,撇尖超过横左端,末笔捺同样写舒展,超过横右端,露出捺脚。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明确笔顺。

3.学生临写,在书上描红1个,写1个。教师行间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活动3: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1.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

2.点评后再写,与前字对照,力争逐个进步。

3.小结:汉字是世界上最美丽,最神奇的文字,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集形象、声音和意思三者于一体的特性,掌握了汉字这一特点,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认读、识写。

【思考:本模块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汉字的结构类型,把握汉字的部件比例,到推敲重点笔画、关键笔画的写法,再到慢慢揣摩临写,逐步掌握汉字书写的技巧,意在提高他们独立书写汉字的能力。】

第二课时

模块一:复习导入,细读课文

活动1: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楼上、年月、夜晚、披着、轻轻地、胜利。

2.请对照投影,同桌互相批改,错误的地方进行订正。

活动2:一抓油灯,理解条件艰苦

1.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地方。

(3)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课文读流利。

2.小朋友们,读了课文,你知道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吗?请用“_____”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

3.画完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毛主席是怎样工作的。

预设:

(1)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2)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4.全班交流汇报第1句话。(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这是个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军衣,披着薄毯子,坐在竹椅上写文章。

(1)“腊月”是指农历的哪一个月?(农历十二月)

(2)引导想象:是的,这时候是一年中天气最冷的时候,人们应该穿什么衣服?在这样一个寒冷刺骨的深夜,毛主席在干什么呢?(在写文章,在忘我地工作)

(3)再读句子,结合插图:毛主席穿着单薄的军衣,为了抗寒,他还披着一条毯子,这是一条怎样的毯子呢?(薄薄的)那你知道“薄”的意思吗?(不厚)理解“薄”的意思,说明了什么?(说明当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生活条件很艰苦。)

(4)小结:天气如此寒冷,毛主席穿得如此单薄,毛主席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忘我地工作,他的心中没有自己,只想着祖国和人民,只想着中国的革命事业,这多么令人敬佩呀!

活动3:二抓油灯,聚焦寒夜拨灯

1.出示“他右手握着笔,左手轻轻地拨了拨灯芯,灯光更加明亮了。凝视着这星星之火,毛主席在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察觉到。”

(1)指名读,请找出有关毛主席认真工作动作。

预设:握、拨、凝视、沉思、没有觉察。

毛主席右手握着笔,左手拨动灯芯,让灯光更加明亮。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毛主席仍然日以继夜地工作着,此时的他凝视看着灯火。“凝视”是什么意思?(集中注意力看)

(2)星星之火是什么意思?(一点点小火星,在这里只清油灯的亮光)

(3)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他陷入了沉思。什么是“沉思”?(深深地思考问题)毛主席又会沉思些什么?

预设:毛主席深沉的目光大概透过了茫茫寒夜,想到灯可以拨亮,人民群众掌握了革命道理,就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革命的力量也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燎原之势,锐不可当。

(4)你还能从哪里看出毛主席陷入沉思?(连毯子滑落下来也没有觉察到。)“觉察”是什么意思?(觉察就是发觉,感觉的意思。)

2.小结:在寒冬腊月的深夜,毛主席穿着单薄的军衣,他本想披着薄毯子抵御寒冷,可是当他望着灯光考虑到革命时,竟连毯子掉下来也没有觉察到。毛主席凝视着“星星之火”,陷入沉思。井冈山革命根据就像这“星星之火”,这儿的革命力量与国民党反动势力相比,是多么弱小。但“星星之火也有燎原之势”,不久,就会在整个中国就会燃起革命烈火,让受尽苦难的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此时此刻,就在这盏清油灯下毛主席对中国革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板书:星星之火)

活动4:三抓油灯,体会不辞劳苦

1.毛主席不辞劳苦,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工作到深夜,只是偶尔一天这么做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课件出示句子)

(1)课件出示: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八角楼上的灯就亮了。

(2)“每当”是什么意思?(在任何时候,无论何时)

(3)“每当”是一次、两次,一天、两天吗?(不是,是说毛主席每天夜晚都在工作,很辛苦。)

2.总结:是的,我们的毛主席就是这样工作的,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严寒酷暑,他都在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忘我地工作。

3.联系生活说话:你能用上“每当……就……”说一句话吗?

预设:

(1)每当见到这口井,我们就想起了挖井人。

(2)每当妈妈累的时候,我就给妈妈捶背。

活动5:四抓油灯,赞颂巨大贡献

1.在这盏清油灯下,在这艰苦的革命岁月里,毛主席这样想着、写着,他写出了什么样的文章?指名读第4句话。

2.为什么说是“光辉著作”?(板书:光辉著作)

预设:毛主席写的著作能指明革命的方向,使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带领我们中国走向光明。(板书:胜利之路)

3.小结:黑暗的旧中国,犹如寒冬腊月的深夜,而毛主席以他那忘我的工作精神写下了许多指引中国人民前进的光辉著作。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少年的我们,更应该以积极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为祖国更加美好的明天发一分光、献一分热!(板书:“忘我”精神)

【思考:本文四写油灯,用意深长。要让学生想象本模块的问题,教师一定要饱含激悄地逐步引导,不能只提问而放任学生自己去思考。要解决好这些问题,还必须花相当的时间和精力,亲切面动情地进行朗读,使之讲中有读,读中有思,做到讲、读、思有机地结合。在启发学生想象时,必须针对语文课的特点,紧紧扣住语言文字。通过对课文词句的理解、体会,既注意文字的了解,又抓住内容的了解,在体会文字与内容的联系中,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毛主席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模块二:展开想象,读文悟情

活动1:展开想象,读文悟情

1.毛主席是中国革命的领航者、指路人,他把苦难的旧中国从两千多年的封建枷锁中,从列强侵略的漫漫硝烟中解放出来。假如你是毛主席身边的工作人员,看到毛主席这样不辞艰辛,你想说些什么呢?

2.出示:敬爱的毛主席,我想对您说:。

3.小朋友们,我们为拥有这样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领袖而感到自豪!

4.回读课文:让我们一起朗读全文。

5.看着插图,给爸爸、妈妈讲一讲这个故事。

【思考:这篇看图学文,表面上是描绘毛主席在八角楼上专心著作。实质上是指明毛主席用艰苦奋斗的精神指导中国革命。艰苦奋斗是我们国家的瑰宝。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固然需要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同样需要它。】

模块三:分类指导,书写生字

活动1:认读生字,关注字形

1.出示生字:披、轻、利。

2.识记字形: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加一加:“禾+刂=利”。

构字规律:“披”:“扌”是形旁,表义;“皮”是声旁,表音。

活动2:把握结构,认真临写

1.把握结构,看清笔顺。

“披”左窄右宽,“皮”先写横钩再写竖撇,末笔捺写舒展。

“轻”左窄右宽,左高右低,“车”字旁第四笔为由横变提。

“利”左宽右窄,左右大体等高。左半部“禾”的末笔由捺变成点。

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明确笔顺。

3.学生认真读帖,认真临写。教师行间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活动3:对照品评,二次临写

1.评析反馈:围绕要点,学生互动点评。

2.点评后再写,与前字对照,力争逐个进步。

【思考:本模块意在让学生把握好生字的结构类型和关键笔画的位置。教师逐步细致地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一笔一画地写好汉字,并在自主练写和积极评价中进一步习得方法,继而举一反三,有助于他们把字写美观,并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bo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