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高考模拟二检语文科主要问题
更新时间:2024-01-12 23:1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凤翔县高考研讨会(语文)资料
2011年3月22日
宝鸡市高考模拟二检语文科主要问题
(一)主要问题是记忆不准确,有些学生则是张冠李戴,或者答错位置,导致不得分。 (二)学生对文章阅读不细致,对分析理解把握不准,判断出现了偏差;审题不细致,不按题干要求答题,或审题不透彻,分析不深入,只停留在表面,导致要点不全,或答题时不立足原文,只注重自己的理解,凭主观臆断盲目答题,不善于揣摩命题意图。
(三)缺乏规范答题的意识,答案不具体,未紧扣要点,或条理不清,没有分层次分点作答。学生答案普遍是思路混乱,语言缺乏逻辑性。 今年考纲的重点和要求:
仍然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基本能力的考察;
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文本艺术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 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发现、创新能力的考察。通常渗透在对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查中。
三、备考建议:
(一)以纲为本、全面复习。
(1)查漏补缺。对多次考不好的考点要想一想,找一找失误的原因。可以找同学或老师请教一下,看解决好这些弱项有什么方法。
(2)背诵名句,确保满分。要尽早背诵《考试说明》规定背诵的名篇,重视课内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高考前要经常背,经常默。抓反复,反复抓,确保课内名篇名句的默写拿满分。名句默写,相对来说这是死功夫,背熟了得分就高。每天默它若干句,细水长流不断线。不仅要嘴上背得熟,更要笔下写得对,不能错、漏任何一个字。
(3)看高考佳作。找一二十篇近三年的高考好作文认真读一读,不要照搬,主要是学习人家的立意和构思。
(4)复习看模拟卷。临考前几天,把几次模拟考卷拿出来再看一遍,主要看做错的题,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讲评的,他有什么提醒,以免在高考时犯同样错误。
(5)临考再抓\基础\。这里的\基础\专指语言文字运用中的字音字形辨析、成语、句子正误辨析。临考前一天,把常用常错的字音、成语再温习一遍,以加深印象。要努力减少错别字。
(6)按点复习,逐一落实。语文高考重在考查考生的语文素养,对考试说明上规定考查的各个能力点涉及到的基础知识要一一复习,并通过训练逐个落实,切不可凭着侥幸,厚此薄彼,顾此失彼。
(7)加强训练,规范写作。加强写作的规范化训练,能写出切合题意,中心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的中规中矩的记叙文和议论文。作文训练不要单打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等题型都要训练,不能偏颇。
二、夯实基础,抓重点 (一)夯实基础。
语文考试拼的还是基础,只要把基础夯实,就可稳操胜券。语文基础包括字音、字形、词语、病句、标点符号、文学常识、文言实词虚词、语言运用等。在最后阶段的冲刺中,要静下心来,再认认真真梳理一遍,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切实把基础夯实,以不变应万
变。积累是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唯一途径。整理纠错本、回归课本、强化名言名句积累等都是一些很值得借鉴的方法。
1、名句名篇和文学文化常识:
范围规定很明确,只要扎扎实实下功夫,应该是能获得全分的。我们建议:名句名篇应根据大纲要求逐篇准确记诵、默写,且一定要消灭错别字;文学常识首先要记住教材上出现的古今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体裁知识,再记忆古今中外最重要的作家作品。特别注意,名篇如不能完整背诵,至少要准确记忆其中的名句,如哲理性强的、描写生动的、对仗工整的、感情真挚的、表达主旨的句子;外国作家名或翻译作品名的书写要与课文的翻译完全一致。
要是利用好早和晚自习。一是要改变“早读和自习与课堂脱节”的现象,变以往的自由朗读模式为定时、定向、定量的朗读模式,每节早读和自习课都要安排具体的背诵任务,限时完成,及时检查,并且变单纯的朗读式为“背诵+默写”式,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既定的背诵任务后,再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默写任务。让学生把机械记忆与动手动脑相结合,既有效消除了单一朗读式背诵随着时间的增长记忆效果递减的弊端,提高复习效率,又把默写这一考点落实到“写”上来,让学生走出“一背都会,一写就错”的备考误区。二要穿插有效的限时训练。要充分利用 模块练习和综合考练的机会,对学生识记内容进行有效检查,并让学生在考查练习中发现不足,既能查缺补漏,又能稳步提高。
(二)主攻读写。
阅读、写作在整张试卷中占有很大比例,必须高度重视。阅读要加强对学生强化方法的指导和答题的规范要求。而写作要对学生强化审题立意构思的训练,因为审题失误造成的损失几乎是致命的。对于开放性的新材料作文,内容的选择有相对的自由性,但绝不是无边无际、随心所欲,应读懂材料,看清限制条件,抓住材料的实质。所以我们要提请学生
在立意上下功夫,也就是说要认真研读、品味原材料,仔细揣摩、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准确把握材料话题或标题的内涵,结合自己熟悉的素材,从而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写作训练应有学生自己的主攻方向,让其明确自己擅长的文体,着力展示自己的个性,避免作文中出现“四不像”。同时要积累一些写作素材,做到灵活运用,让自己的作文内涵丰富、充实。现阶段,建议考生多读优秀的中学生习作,侧重搜集有关人生类和理想、态度类的素材,同时适度留意、关注生活类材料。在甄别素材时,应使素材尽量体现时代感以及鲜活、贴近生活的特性,避免老套。比如,不宜再选那些伟人、名人或与时代相隔较远的素材(如勾践、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等),因为容易造成审美疲劳,对这些应减少使用量。可把眼光投向“感动中国”人物、“道德模范”人物,关注那些平凡的人对平凡岁月的坚守所折射出的伟大人格。
三、总结规律,抓规范
后面这段时间,学生一味埋头做题的方法已不可取,而应拿出一定的时间来思考总结一下同类型题目的答题技巧,比方说诗歌鉴赏题的基本答题步骤,文言文翻译的技巧,大阅读中一些常见题型如探究题的答题要点等等。要培养规范习惯,正确思维,分步解题,踩点答题,简明表达,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复习,首先要“三看”、“四步”。“三看”即看题目和作者,看题材和体裁,看注释。“四步”即第一步要分清体(题)裁,第二步要体会意境,第三步要明辨手法,第四步要咀嚼字词。其次要认真审题,明确在哪一方面进行鉴赏。若是思想内容方面,就要借助诗人写的景、人、事,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感情经历、反映的道理;若是形象方面,就要找准诗中所写的形象,体会这些形象的经历、心态或代表意义;若是语言方面,就要认真体会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动词、形容词和其他词类,分析其如何体现意境,如何表现诗人情感;若是表达技巧方面,就要弄清诗歌的表达技巧,借助原诗句进行分析。
古诗词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词中找答案,特别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要注意答案在诗歌内,在字句内,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
(二) 文言文阅读 1、复习应回归课本。
高考文言文阅读考试规定用课外的选文。但是,无论选用什么样的课外文献,文言文的命题规律不外乎两点:一是遵循考纲;二是注重课本知识的迁移。课本知识的迁移又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选文方面有不少关键字、词、句与课文有相似之处;第二是具体拟题时采用课本的原句用做选项肢。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复习整理课本上的各类文言文现象,为文言文阅读考试的知识迁移做好更扎实的准备,是考场增分的必然手段。
2、关于解题
——实词题:代入原文,舍近取远。
——虚词题:熟练掌握18个虚词中的“而、乃、且、以、其、为、之、因、于”(9个)的意义和用法。
——文意题:分层对照,注意:事件杂糅、错误归因、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词义、答非所问、夸大其词。
——翻译题:确保大意分,疑难词语会推断,不漏重点词语。 (三)现代文阅读
从历次阅卷情况来看,学生现代文主观题的突出失误是:一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有许多学生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往往是粗略阅读一遍全文后,匆匆扫一眼题目,就仓促答题,审题不清,答非所问。
二是研读不深,分析不透。高考阅读题大多在文意的深层领会上设题,而许多考生不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只是跟着感觉走,不能综观全文,领悟要义。
三是归纳不全,遗漏要点。高考阅读很重视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此题的设置上,有时侧重于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几个语段的理解。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四是条理不清,语句不通。阅读题的检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达能力。有的学生能读懂文章,但却不会表达,不能用有条理的简洁的文字全面、准确地答题。
五是答题不规范。或是表述不明确,一味地比喻、拟人,形象化语言使用过多。或者表述不联系原文进行分析,一味的泛泛而谈,架空议论。
虽然高考阅读文字题在解答中失误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
对此,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基本的应对措施:
(1)不管大阅读,还是小阅读,都必须重视,对材料要整体阅读。阅读程序:①小阅读:一浏览,二细读;②大阅读:一浏览,二借题解文,三细读。要认真读,会读,并舍得花时间。 (2)做题:
①小阅读:考的是“咬文嚼字”的能力
——要读懂题干、选项;和选项相关区域细心对照;选项语言表述和原文接近的要格外警惕误点(时间误点、指代误点、程度误点、范围误点、条件误点、筛选误点、因果误点、概念误点、对象误点、判断误点)。
——推断题:要查依据,查推理。 ②大阅读:
——重视审题:有几问、问话中的关键词是什么、赋分多少。
——学会答题:a.找准答题的信息区域,筛选整合答题内容;b.几问几答,分点作答;c.善于利用原文词句来组织答案;d.紧扣题意,选好角度,选用恰当句式来回答;e、不用比喻、拟人等形象化的修辞语言;综合分析,不能只答抽象的要点。
阅读题可着重抓好三个方面的规范化的落实:
1、对规范化答案的模仿。在第一轮、第二轮复习过程中,我们已经用近两三年来各省市的高考试题做过了规范化答题示范,我们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反复揣摩参考答案,模仿、学习答案的表述,为规范自己的语言组织做准备。
2、答题语言的规范。指导学生积累一些必要的答题术语,如写作手法: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象征、用典;语言特色:清新、平淡、绚丽、明快、含蓄、简洁、朴实、豪放等等。有了这些答题术语的使用,学生首先就能做到用词的规范。
3、答题步骤的规范。如把诗歌鉴赏语言类型的题目的答题步骤规范为分三步走:⑴、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⑵、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写景象;⑶、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又如答探究题,要做到“四有”即有思、有我、有文、有层次,应该先陈述自己观点,然后再分条论述说明理由。如此要求,要让学生答题时有章可循。
(四)作文
1.审题和点题最重要。开篇就扣题,多出现材料中的话题词,以防跑题。2.注意文章结构。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入题快,语言精致优美,方能达到开篇引人入胜的效果。避免把文章分成开头、中段、结尾三大段。中段最好分成若干小段,不仅可以清晰表达你的思路,也可有效减轻阅卷教师视觉和心理疲劳。结尾要短小精悍,有拓展或有回味。3. 文章一定要有突出的亮点,多用各种表达方式,使用生动活泼的素材。4.在认真构思的基础上落笔作文。落笔前,一定要有一个构思过程,列一个简单提纲,确立文章的主题,然后
确定文体,构思好整体框架,再动笔写。不经过这样的过程,常常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会出现凑字数或者字数过多的毛病,结构也难以完美。
秘诀:新材料作文得分高,材料审题最重要。拟题前后加词语,开篇扣题是诀窍。集中写个精彩段,方式方法不可少。联系自己及现实,融汇现实实在妙。寄寓人生大范围,酸甜苦辣要品到。编述故事及虚拟,古往今来有隧道。走进历史及名人,文化积淀露一招。排比比喻及对比,语言整齐一类靠。如果无话可说了,“假如”“如果”也奇妙。引用名言加自编,“修炼”语言实在高。大胆使用描摩语,文采征服积分高。创新形式耳目新,内容突破得分高。
四、调整状态,抓细节。
每天做几道语文题,是保持状态的好办法。冲刺阶段一定要每天做几道语文题,三到五天做一份完整的模拟试卷(主要是4、5月各大市的模拟题),做题时盯住题干审准题,把握好做题节奏。
在冲刺阶段的练习中,每位同学都要计算、固化每个部分的答题时间,科普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文学作品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题等要在90分钟内完成,作文要留有足够的时间,确保动笔前能审清题意,拟好提纲,谋好开篇。
一般说来,拿到试卷要先总体浏览,大致了解其难易程度,然后从易到难逐步解答。文字简答题可在草稿上写一下,再修改誊抄,从而避免出现错字与病句,并做到“准确”“全面”“简明”。“准确”是指紧扣题干要求做答,不旁逸斜出,不游离中心;“全面”是指概括到位,不遗漏内容要点;“简明”是指措辞精练,不啰嗦重复。此外,有的题目答案表述还要注意连贯和得体,以及文采。开放性的题目,则要必须做到有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色彩,切忌人云亦云。
总之,语文质量的出路在课堂,必须追求高效课堂,杜绝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
答的灌输式课堂,杜绝讲义满天飞、综合训练“狂轰滥炸”的现象,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四)作文偏题、脱题现象依然存在;内容空洞,拟题宽泛,不能体现材料主旨,也说不清自己要表达的观点;材料贫乏,典型性不强。有些学生作文是从概念到概念,缺少印证观点的具体材料;有些是泛泛而谈,缺乏有力的分析论证。
最近十年作文题的考查点分析
从指导思想上看,高考作文题总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这是高考作文的大出发点。在内容考查上,每年的作文题均关联现实社会,顾及考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关照其未来发展。命题者总是力图联系实际,对考生的思想修养、思维情感提出某种要求,启迪考生思考生活、思考自我。通过这种考查,引导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关心社会发展,善于分辨复杂事物,对各种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 1、 偏好事理关联。
为加大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考查力度,防止和减少学生抄袭或宿构,增加选材、行文的限制性,这些年的作文题往往出现一对关系词,要求考生在一对概念中进行关联,综合思考问题。如2003年全国卷题是“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全国卷题是“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2004年14个话题作文有11个是包含两组关系词的, 2005年全国卷题是 “意料之外和情理之中”、“忘记与铭记”、“位置与价值”,2005年浙江卷: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作文, 都是这种特征。这些关系词由一对概念搭配而成,基本上组成并列短语,它们或因果或相对,或相通或相反,关联度高,学生需要就这些事理间的关系进行阐发、联想、论说。行文中只重一方都是切题不紧。这种题型较好地控制了开放题的过于发散性,是开放与限制的一种契合,为控制阅卷误差带来了便利。由于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这种
命题上的“偏好”似乎一直继承下来,没有衰减的倾向。 2、重在人文引导。
许多年的题都带有浓重的人文倾向,试题设计注重引导考生对人的命运,人存在的意义、价值和尊严,人的发展与幸福进行深刻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其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给考生做人、处世的道理,给学生心灵的滋养。如1998年全国卷二题选一: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重在引导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在事业和生活中有顽强的意志。2001年全国卷的主题是“诚信”, 2002年是“心灵的选择”,2004年北京卷命题作文“包容”,这些都有十分强烈的人文导向意识。又如2004年浙江省作文题更是一个典型:
“有关部门调查显示:某省公众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总体达标仅为7.5%,与该省的经济发展颇不相称。该调查认为:人文素养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体现了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些什么想法呢?请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道题更是直截了当、全面深刻地触及人文主题。考查点非常鲜明。 3、考查思辨素质。
历年作文题都侧重考查考生的思维素质,尤其是思辨素质。从写作角度看,优良的思维素质主要体现为多角度构思、严谨的构思和丰富的联想、想像,对事物、现象追本求源上的思索,全面客观科学地分析问题,准确地措辞及严密地表达等。严谨的思辨是突出要素。二元关系型话题就集中体现了这些要求。
如“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体现了“感情”与“理智”的辩证关系。情感要服从理性,情感要受理性的指导。“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体现了“对立统一”的关系,不能仅强调
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遭受挫折和放大痛苦”体现了“客观”与“主观”的辩证关系。“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体现了感情体验与思维方式的辩证关系。“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体现了“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这些文题,都要求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要挖掘事理,探究事物的本质,思考要缜密,分析要周全,不能仅执一词,走极端。
往前追溯起来,高考作文考查思维的辩证性有着极久的渊源。1983年漫画“挖井”,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986年“树木?森林?气候”,体现了“条件与结果”的关系(也隐含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987年“游泳训练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990年“玫瑰园的花与刺”,体现了“片面与全面”、“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1991年“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其间不同的是话题作文中的材料与材料作文中的材料。如此看,高考作文长期以来都没忽略这个领域,似是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 4、辐射广阔生活。
如前述,高考作文总是贴近生活,关注社会,要求体现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规律。且不说题目内容的关联,只说话题作文的提示语,大多出现了“在现实生活中”“联系生活”“在社会生活中”等语句,这些词语的出现凸显了话题对现实生活的关注,要求考生要思考现实生活,反映生活的实际。
例如2005年上海市的作文题,请考生谈谈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民谣、卡通音像制品、韩剧、休闲报刊等对自己的成长所形成的影响;山东的作文“双赢的智慧”则以古老传说为基础,讨论现代社会的竞争法则,都是从学生日常的文化生活入手,有时代氛围;湖南卷“跑的体验”也是每个考生都亲身经历过的内容;再如重庆的“自嘲”,天津的“留给明天”,江西的“脸”,浙江的“一叶、一枝、一世界”、江苏的“凤头猪肚豹尾”等,这些题目均关联社会现实,要求考生从不同侧面体现对生活的自省和感触。
学生做这种贴近生活的题目,不容易跑题,考生易于把握,有话可说。
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
1、命题导向上遵循新课程标准。在加强能力考查、思维考查、凸现理性认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加强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设题更突出人文色彩,强调考试的价值立意。 2、个性化受到关注。强调写个人体验和个人独到的观点,追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创新精神受取格外重视。
3、开放性更强。从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减少过多的限制、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的角度看,考生可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写作范围会更广阔,考生会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和更为宽松的写作环境。但这会朝着有利于控制误差、既开放又限制的方向改革。命题将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不但话题作文、命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三种类型的试题会交替出现,而且每一种试题类型自身也会发生一些变化,尤其是三种作文类型的融合会逐渐显现出来。
4、与生活的联系更紧密。作文会更加立足生活,关注、审视现实,充分注意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突出语文学科实践性的特质。
5、百花齐放,多元互存。新课程实施后,各地自主命题,题目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地方特色更突出,探索和创新的力度更加大。
我们认为,将来作文题的发展将不可避免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作文章,立意上一定有浓厚的人文色彩,题干给定的材料将具有较强的启发性、开放性及地方特色,会减少写作束缚,有利于有创意的表达,有利于调动考生的生活阅历和情感积累,有利于抒写真情实感、张扬个性,有利于检测学生课内外的语文学习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人文精神。总而言之,稳中求新、突出人文,尊重个性、强调能力,联系生活、多元开放,加快渗透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是高考作文发展的总体趋势。
2011高考语文考试阅读解读与应对策略
新闻来源:三槐居语文网 作者:国家玮
作者简介:国家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学培训师,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从事高考语文考试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入学文学专业课辅导与研究多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深谙命题规律,所授课程深受学生追捧。
一、从高考阅读命题的本质谈起
在我写下这篇文字之前,我依然固执地相信,有太多的考生甚至在学习十二年语文之后仍然无法认清“阅读题”的本质。正如人都要有灵魂一般,阅读文章毫无疑问也拥有自己的灵魂,这个灵魂,一言以蔽之,就是象征。弗洛伊德阐释文艺作品的发生时,意味深长的将其归结为作家的白日梦,一切文艺不过是梦幻而已。文学,特别是出现在高考中的现代文,总是最习惯于将抽象的理念、意识借助某种具体的物象进行传递。借用一个烂俗的例子,当我们想要表达“我爱你”这类抽象意思的时候,我们往往更愿借助“月亮代表我的心”如斯煽情的言语来表达。“月”作为一个具象此刻成为“爱”这样一个抽象名词的替代,因而,我们说“月”成为一种“象征”。
请历数这些年来的高考现代文试卷,2005年北京《合欢树》,史铁生先生希图传递出他对深沉母爱的颂歌,却只似乎平淡地让一个“合欢树”闯入读者眼帘——“爱”太过抽象,而当年史铁生与母亲合种下的树却蕴藉而含蓄地飘散出母爱的味道;2006年全国二《绵绵土》,牛汉先生对故土的依恋动人心魄,依恋是抽象的,无法言说的,但绵绵土却是那样踏实、一丝不苟地横亘在先生心中,当对故乡的眷恋被置换成对绵绵土的眷恋时,我们再次看到“土”作为具象的象征意味。历数这些年来的题目,似乎足够说明问题:2010年北京《海棠花》;2010年全国一《灯火》;2009年北京《司马祠》;2009年全国一《彩色的荒漠》;2009年全国二《岳桦》;2009年山东《记住回家的路》;2008年北京《碧云寺的秋色》;2008年全国一《阳光古道苍凉美》;2008年全国二《马樱花》;2008年山东《灯火的温情》??“海棠花”、“灯火”、“司马祠”、“荒漠”、“岳桦”、“路”、“碧云寺”、“古道”、“马樱花”,千差万别的题目背后总有一样东西似乎是不变的,那就是它们几乎全部都是生动而具体的“物象”,而它们背后一定又都具有着抽象的象征内涵。我无意再翻箱倒柜找出更多例证在这里铺陈,想说的只是,五六百套卷子看下来,“象征”作为一种最容易被忽视却最为本质
的表现手法几乎占到九成甚至更多。抓住本质,一切似乎都明朗起来。
2010年北京卷《海棠花》,无疑又是象征。假若,你还记得我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母题”,那么你一定还记得2008年全国高考二卷《马樱花》,两文的作者都是季羡林先生。再接下来,等待我们的是戏剧性的一幕。这一年作为压大轴的最后一题分值8分,问道:文章写马樱花有什么寓意?还魂般,《海棠花》中同样提出这样的疑问,文章中写海棠花的用意或说作用是什么?关乎阅读本质的“象征”一定在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一定又是隐蔽出现的,除非你洞晓这其中的奥秘。你不会忘记,我在阅读课上反复强调了不知多少次,一旦出现某种具体的意象,它成为文章陈述的主要对象甚至就是标题,那么这一定与象征托不了干系;你也一定记得我一次次催促你们背下这样的话,只要是象征,其作用一定是“一,含蓄抒情;二,使文章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韵味悠长”。洞明阅读本质的高考出题人不会不知道象征的重要,因此,我近乎坚定地在寒暑假班、冲刺班一次次强调这些,你还记得吗?
二、“标准化”模式下命题的趋同
信度、难度、区分度的最终达成一定与考题标准化密切相关,考题一旦标准化,题目类型就比如走向趋同化,因为,只要这样,才能做到标准。如果说2007、08、09三年是一个渐次调整的过程,那么到2010年,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省份,无论是单独命题还是自主命题;无论是新课标还是旧课标,在现代文命题思路上不是呈开放化,反而渐次走向趋同。倘若非要点破其中玄机,只能说,就语文考试学来说,现代文阅读可能设置的题目类型实在也仅此四类——词句理解、内容分析、鉴赏、观点评价。我们不妨说得更细致绵密,彻底揭开命题背后的潜规则。
词句理解,全国卷的考生今年显然毫无悬念地再次发现国老师的话得以验证,连15题的题号都没有置换掉,同时需要让考生解释两个句子的传统也依旧保持。问题的关键更在于,其题目难度依然是0.7左右。这意味着,考生只要在文中将需要解释的词句进行定位,并依据文本提示判断答案是在定位完之后的上文还是下文的两至三个句子就完全可以了。从语文考试学的角度来看,难度控制在0.7上下的题目绝不可能以段落或篇章为单位确定答
案,而只能以独立存在的句群为单位。如果想得满分,考生所要做的亦仅仅是将定位完了之后上下文两三句中的关键词(一般就是名词或形容词)找到,并重新使用它们造句。这样的思路对付一般的词句理解题绰绰有余。再次强调一次,因为难度决定答案范围,这是语文考试学中必然的出题规律。反复强调过,这样的题目是考试必出的,无需多引更多省份的卷子。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重庆《在春天里观察两只鸟》,现代文上来14题劈头即是请学生解释划线句子的含义,且分值4分,这在历史上是罕见的,将一个句子的解释提升为4分,背后可见命题者对考生基本阅读能力的重视,颇值得玩味。
内容分析类型,照我的说法,考了二十年,几乎只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第二类,特点;第三类,两段关系。从语文考试学上来看,难度普遍维持在0.5左右,且提问方式多样,但归结起来就是上述三种。有意思的是,在标准化考试重压下,出题渐趋保守的今天,命题人似乎越来越不愿变化这些花样。湖北卷19题: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广东卷17题:文中的画线部分分别现了丈夫怎样的心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全国卷一14题文章细致地描写了煤油灯的外形和使用方法,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重庆卷第16题:请分析两只鸟把巢筑在第五棵树梢顶的原因——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类型;安徽卷11题:根据小说第④至第⑥段的内容,概括王石匠的形象特点——特点等等,等等。如果说,解题的过程是反命题,那么命题人在出这类题目时,不过是将文章划分为若干层次,依照这个层次分别给出答案点数。一般意义上,规律是5分以下的时候,一点一分;5分以上的时候,一点两分,照此,学生直接划段,并按要求从各段特殊位置句中找到答案并依据题目分值答点即可。难度是0.5,不上不下,扣分一般就是因为露点,明了给分原则,也就不难了。
鉴赏,考察20几年了,毫不夸张地说,就是两大类题目,句子作用与表现手法。在侧重基础的今天,句子作用题作为标准化策略最强、答案设置最无争议的题型,备受命题人青睐,可以设想,任何人都不想给自己找太多麻烦,题目创新风险偏高难度稳定性不佳的情况下,作用题以其较高的区分度注定受到欢迎。考前冲刺,现代文阅读,国老师所押的
四道类型题全部命中,毫无悬念,尤其强调的作用题,无论是北京、全国还是其他自主命题省份,无一“幸免”,全部中招。 这部表格不知画了多少次:
句子位置 可选作用1 可选作用2 可选作用3
文章开头 开篇点题(不考) 总领全文(不考) 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
文章中间 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 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 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
文章结尾 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 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一起答) 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
在可以见到的试题范围内,我毫无悬念地看到每套试卷中作用题的身影,2010年北京“第5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广东实用类文本“作者引用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历史事实,在上下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湖北“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全国“文章在人称的使用上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我反复强调的景物描写作用三点核心词“第一,渲染环境;第二,衬托人物;第三,寄托感情”,出现在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分值为6分。难度最有可能为0.3—0.4之间。
2011年高考语文 作文预测:二十个话题作文
1. 【话题】生活需要什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人不是单靠吃米活着;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的
确,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体裁不限。
2.【话题】美的感受与熟悉程度的关系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一个网络论坛里,某人发了一个帖子,向网友请教。
帖子的内容是:对一个事物美的感受,与对这个事物的熟悉程度,二者有什么关系? 下面是三个网友的回复。
网友行板如歌:对事物越熟悉,感受到的美越深刻、全面。
网友清风明月:对某个事物全然不知,带着无比的神秘去想象,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网友一树寒梅:对事物不可不知,也不可全知,在半朦胧半真切的情况下,得到的美感最强烈。
三个网友的不同回答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全面理解材料内涵,也可以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但不可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立意自定,内容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话题】敬畏生命 挑战生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的文章。
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一种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其他生灵的歌声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穴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话题】种一棵树 识一棵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节活动。在植树节,如果是我们,会植一棵什么树呢?苹果树、梨树、榕树、黄桷树……不过天天跟书本、习题打交道的我们,好像已经隔自然界的各种植物很远了。您认识的第一棵树是什么树,又是怎么认识这棵树的呢?
请以“我种下一棵树”或者“我认识的一棵树”为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5.【话题】隔膜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当今社会,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人注重发展个性,展示自我风采。人们的情感世界很丰富,有时也很脆弱。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时存在着微妙的变化。常常有人大喊:“你不了解我。”于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出现了“代沟”;夫妻之间关系出现了裂痕;朋友之间出现了隔阂;同学之间出现了矛盾……
请以“隔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6.【话题】高处绽放的灵魂
阅读十指为林的一首诗,根据要求作文。
无论卑微 或者高尚 人世间的真善 总需要以最美的形式 绽放在太阳底下。
根据诗歌表达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阅读积累,写一篇文章。可以写自己的
经历、感受和见解,可以讲述自己身边的故事,也可以发表评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7.【话题】心中有杆“美丽”的秤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为了赢得更高的回头率,她经常光顾美容院,天天穿得珠光宝气。可是,人们的评价却让她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说她美若天仙,有人说她不过如此,有人说她俗不可耐,还有人说她丑陋不堪。于是,她求助于佛祖:“怎样才能使我获得更多的赞美?”佛祖微微一笑,说:“?美?就在你的心里!你看那罗汉堂五百尊姿态各异的罗汉吧,慈眉善目者固然很多,但面目古怪甚至狰狞可怖者也不少,然而他们都修成了?正果?。”
这则材料给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8.【话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今天是一个崇尚快捷的时代,“快”无处不在,信息有“快报”“快讯”“快信”,传递有“快递”“快运”“快件”,出行有“快车”“快艇”“高铁”,唱歌有“快歌”,摄影有“快照”,婚姻有“闪婚”,写作有“快枪手”,餐饮有“快餐面”,连购物都时兴“秒杀”。
“快”使得经济快速成长,潮流快步翻新,今天的社会呈现出全然不同以往的面貌。在这样的快节奏中,你还记得“慢”吗?你认为今天还需要“慢”吗?你怎样看待“慢”?请以“慢”为题作文。
9.【话题】参与
请以“参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10.【话题】经典闪耀青春 人文温暖人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即使我们初读也好像是在重温的书。 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古今中外的经典无不以它体现出它永恒的艺术、思想道德价值和深邃的文化思想价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然而,网络文学流行的现在,不少人的思想表现出一种前所未的浮躁,衍生出对经典著作的质疑与否定,继而出现的是思想的冷漠和对前途的迷惘,社会风气的日下,文化素养的衰退。在这一特殊时刻,大力提倡阅读经典作品,借丰厚的文化内涵来神视自我,提升自我,明确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显得尤其必要。 请以“经典,永恒的光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⑴不得另拟题目。⑵不得透露个人的有关信息。⑶立意自定。⑷文体自定。⑸不得少于800字。⑹不得抄袭或套作。
11.【话题】关注源头 把握源头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河流有河流的源头,生命有生命的源头,情感有情感的源头,历史有历史的源头,现状有现状的源头……社会生活中,各种良莠不齐的事物之间相互错杂,只有关注源头进而把握源头,我们才能更好地驾驭事物,从而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读了上述材料,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对“源头”的看法,可以叙述与“源头”有关的经历或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2.【话题】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衡量生活品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标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国人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于物质生活的改善,于是乎,名牌和奢侈品在一些人心目中的分量似乎愈来愈重。
据有关统计,68.8%的受访白领愿意花钱购买奢侈品,受访白领在奢侈品上的年消费人均达到22062.8元。26岁的外企职员FLORA月薪5000元。她说,自己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挣面子。28岁的部门主管AMBER拿着8000元月薪,也是一名奢侈品的追
随者。她自称买名牌不为面子,不求舒适,只为“激励自己”。AMBER说,她会关注千万富翁的生活方式,这会让她搜罗名牌更有“方向感”。
在平时的的生活中,你会在意名牌和奢侈品吗?金钱是衡量生活品质的唯一标准吗?作为现代人,生活品质靠什么来支撑?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不得抄袭。
13.【话题】学会变通 柳暗花明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一个农民买下了一块贫瘠的土地。于是种庄稼,结果颗粒无收;栽种果树,只开花不结果。那土地上能生长的只有杨树和响尾蛇。他开始养殖大量的响尾蛇,然后取出蛇毒卖给各大药厂,蛇皮卖给工厂做皮具,蛇肉制成美味可口的罐头卖到了世界各地,那块谁也不想要的土地,却变成了他的聚宝盆。
(2)一个学钢琴的美国小伙子长年累月在一家酒吧里弹奏钢琴,一位顾客执意要听他唱歌,他只好红着脸唱了一曲《蒙娜丽莎》,结果一鸣惊人,大家都被他那流畅自然的唱腔迷住了。从此,告别演奏乐器的艺人生涯,开始进军歌坛。几年后,他成了美国爵士歌王,他就是著名歌手纳西高。
(3)奥托。瓦拉赫上中学时,选择了走文学这条路,可是他始终默默无闻,老师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如此结论:“该生读书很用功,但做事过于拘泥和死板,决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于是,他改学化学,一学期下来,他的化学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4.【话题】汉语的荣耀与尴尬 阅读下面两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1)自2004年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正式揭牌以来,短短五年时间,全球已经
有88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起了282所孔子学院,平均每年56所,差不多每6天世界上就会多一所孔子学院。孔子学院已成为外国青年学习中国语言、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2)今年1月,上海市6所大学各自进行了2010年的自主招生考试。人们发现,其中有4所高校“不约而同”地没有将语文列为考试科目;与此同时,有的高校明确规定报考考生不分文理,必须进行英语(论坛)(论坛)、数学考试。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15.【话题】幸福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真实地填充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1 2009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做的关于“幸福和屋子的关系”的在线调查显示,八成中国被调查者以为“幸福和屋子有关系”,不过对此结果,日本网友的意见大相径庭,约九成以上日本网友以为幸福和屋子没有关系。
材料2 一位哲学家不小心掉进了水里,被救上岸后,他说出的第一句话是:呼吸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活着就是幸福,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为了“所谓的幸福”葬送了自己。
材料3 有人认为:人生的幸福最浅层的是欲望、物质带来的,欲望和物质的人生是永不能满足的。
材料4 有人认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你不能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而坑害了别人,甚至坑害了国家。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以“幸福是 ”为题(空线处填上你选的词语或短语);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话题】关注现实 警醒未来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地球村怎么了?雪灾、水灾、旱灾、地震等频频发生;疯牛病,禽流感,非典,甲流等接二连三,其传染率之高,范围之广,实属空前;气候已经异常,据科学家预测,如果气温年
平均再上升2度,那么所有沿海城市会在视野中消失。
尽管中央下决心严惩腐败,但腐败现象屡禁不止;尽管政府大力关注民生、惠民政策频出,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坑民害民现象时有发生;尽管现在是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准进入了小康,但还有大部分人为温饱而奔波,其实我们还是欠发达国家,并不富裕,奢侈不起。
升入大学的混文凭,认为反正也难以找到满意的工作;上了中学的厌倦读书,说什么花钱就能上大学;读小学就迷恋上电子游戏,逃课、偷钱、说谎,甚至童心渐趋泯灭……金钱诱惑,疯狂追星,梦寐享乐,读书无用,心理畸形,加之黄、白毒害,受骗拐卖,青少年的成长步履维艰。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7.【话题】少说多做 勇于探索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动物们在院子里谈论各自走错道路的经历。
老牛说:“田间的路是迂回曲折的,那些纵横交错的阡陌,常常使我绕了许多圈子。” 老马说:“我走的路太远,而且往往是没有走过的,走错了,不知道走了多少冤枉路。” 猎狗说:“深山里几乎谈不上有什么路,前进的时候只顾前进,忘了回头怎么走了。我多次迷失在山谷里,要不是远处山峰的指引,我几乎回不来了。”
笼中的鹦鹉搭嘴道:“你们的脑子太不管用了,连个路都记不住,我还不知道走错路是怎么回事呢!”
“这个我相信,”老马回答说,“但如果你走出你的笼子,你也许就会有新的体验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8.【话题】规划人生,铸造精彩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生在一个物质条件优越的家庭。父母并没有偏爱他们其中的哪一
位,可是,在他们的而立之年,大学毕业后进军IT行业的弟弟,用了短短五年时间就成功创业,获利上千万,而哥哥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只能呆在家里。
“我的命运怎么就这么差?”哥哥很不服气,跟父母抱怨,“我和弟弟有同样的家庭、同样的父母、同样的资质。为什么成功的是他而失败的却是我?”
父亲看着失意的儿子,低声道:“其实,从小你们就一样聪明,也一样努力,你们唯一的不同就在,每到放假你弟弟知道自己每一天每一周要干什么,而你每天总要问:爸爸,今天我们该干些什么?”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9.【话题】认清自我 拒绝假象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话题】关注高考(微博) 思考人生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面对传统的大一统的高考制度,近年来出现了自主招生考试这一新型选拔人才方式,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但对此当前有不同的声音:一种人认为自主招生有失公平,且容易滋生腐败;另一种人则认为传统的高考制度弊端太多,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新的招生制度值得推广。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你根据对这则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稳实平和,大气老到
——2010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摘要)
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 苏盛葵
一、对试题的总体评价 (一)努力呈现新课程特质。 1.突破传统考试格局,适度创新。 2.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身心发展实际。 3.呼应教学,促进教学。
今年全卷无偏题、怪题,考试内容一改往年远离教学的倾向,而与日常教学逐渐贴近。如第10题的默写,全部出自中学3篇教材,其中初中2篇(韩愈《马说》、陆游《游山西村》),受到考生普遍欢迎。文言实词的释义大部分也取自教材。作文题更是少有的紧紧呼应日常作文训练,学生感到这种内容与写法“似曾相识”,写来不陌生,教师也有教学的成就感。这种取向是今年高考命题的一大进步,尤值称道。 (二)加强了命题的地区针对性。
全国卷命题的重大难题是要具有相当的普适性。前三年试卷主要是针对海南和宁夏两省区,地域与考生实际决定了试卷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今年虽加进了3个省,但总体教育状况接近,试卷的适应性接近。从试卷看,该套题还是较符合这些省区的教学实情,对促进新课程有利。
(三)求稳求实,大气平和。
为使新课程省区平稳度过首次高考,试卷在命制意图上体现了鲜明的稳定思想。2007后确定了试题的结构,实现了较大创新后,近3年来并无增加新的元素,只是个别考点考查方式的微调。主要表现在:
试卷结构稳定,各个考查点以及分值的分布,基本沿袭了去年的布局,全卷现代文阅读9分,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2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作文60分。各板块考点近四年一直没有大的调整,可称得上“稳”字第一。 同时今年的题与往年一年,“实”字为本。全卷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引导语文教学回归根本,突出了实践性、运用性特质。试卷风格以简驭繁,相关内容板块合理布局,在稳实简洁明快的特征后,透示出命题人员对语文学科根本属性和新课程推进中诸多重大理念的宏观把握,大气平和。
(四)命题技术上更为严谨老到。 1.难易适度。
近4年的课标卷,最大的技术处理是难度的合理控制。今年又比去年难度稍有下降。从全卷题目分配看,难度大的题比例少,难易题比例处理适中。文言句子翻译较去年难度也有降低;文言诗文默写更加浅白,适当照顾了初中内容,没有出现2007年那样怪僻生冷的句子,而且由2008年以前的4句选3句答题,改为只选3句,增加了考试的信度;选考类文本部分试题答案可直接采自文本,也降低了答卷难度。 2.限制与开放控制有度。
如选考文本的两道探究题,去年较为封闭,题干直白,考生并无多少可“探究”之处,限制较多;今年同是并列结构的一组问题要求“探究”,但改为了话题,不提供结论,增加了开放性,是技术上的改进。语言文字运用的第17题,去年的例句过于刁钻,本身的句型就是一种限制,加上三种辞格都要符合,就变成了非常刻板的文字游戏,陷阱太多,考生颠三倒四凑句子;今年放开了三种辞格的限制,只是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是一大改进。特别是作文题,由2007年的过于封闭、限制,到2008年的相对开放、发散,到今年放得适当,收得得体(前三段语料“放”,末尾一句“收”),放时不是信马由僵,收中又留有开放度,技术上愈加细密圆熟。 3.题干表述更加严谨。
2009年个别题设计不严谨,题干或答案表述不够科学。如第12题第(3)小题“在给操
震球的回信中,陶行知是怎样描述乡村教育?个中甘苦?的”。此题设问有歧义,一种理解是指描述的方法(手法),如白描、对比、对照、反问等,一种理解是描写了哪些具体的生活内容,而答案则是指后者,因此造成大量考生失分,应该将题干改为“陶行知描述了乡村教育什么样的?甘苦?”。
今年则无这种情况,每道题题干都较简洁,用词妥当,表意严谨,质量明显提高。 二、考生得分情况分析 (一)概况
今年语文科平均得分为76.02,难度为0.51,最高分129分,0分1人。与以往各年得分比较,今年得分稍有下降。如下表: 2006年 难度 2007年 文科 得分 难度 理科 得分 难度 2008年 难度 2009年 难度 2010年 难度 得分 得分 得分 得分 79.32 0.53 84.23 0.56 85.02 0.57 88.76 0.59 82.05 0.55 76.02 0.51 由上表可以看出,近年来我省高考语文科成绩大体稳定,难度大体一致。 (二)各大题得分分析 A.现代文阅读(9分) 试题 1.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满分 3 3 实际得分 0.57 2.09 0.49 难度 0.19 0.70 0.16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3 项是 合计 B.古代诗文阅读(36分) 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5.全都表明花云艺高人胆大的一组是 6.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7.句子翻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9.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充完整名篇名句 合计 C、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满分 19 3 3 3 10 11 5 实际得分 9.01 0.93 2.59 0.57 4.92 4.33 1.89 难度 0.46 0.31 0.86 0.19 0.49 0.40 0.38 9 3.15 0.35 6 6 36 2.44 3.02 0.41 0.50 16.36 0.45 试题 11—1对小说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满分 实际得分 3.16 2.58 1.21 1.30 8.25 难度 5 0.63 0.43 0.20 0.16 0.33 11—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6 11—3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6 11—4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合计 D、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试题 满分 8 25 实际得分 4.26 4.33 4.52 3.13 难度 0.85 0.72 0.75 0.39 12—1对传记的概括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5 12—2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2—3 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12—4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合计 E、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试题 13.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满分 3 6 6 8 25 16.24 0.65 实际得分 1.76 难度 0.59 14.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15.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6. 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17.仿造例句写三句话 合计 F、写作(60分) 试题 18.作文 3 3 5 6 20 1.36 1.89 2.32 3.32 0.45 0.63 0.46 0.55 10.65 0.53 满分 60 实际得分 难度 31.21 0.52 由上述几表分析,2010年我省考生实用类文本阅读、语言文字运用题答得较为理想,但现代文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两个板块答得不太理想。从小题来看,第1、3、6、11-4四道题难度都在0.2以下,得分极低。 三、考生答题不足情况分析 (一)现代文阅读 1—3题:选择题。略 (二)古代诗文阅读 4—6题: 选择题。略
第7题第(1)小题: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反映出的问题:①错别字较多,“攻打”的“攻”写成“吹”,“功”。“攀爬”的“爬”写成“爬”,“沿着”的“沿”把三点水写成绞丝旁等等。②翻译不准确,无中生有,增加内容,还有的乱发奇想,本是“沿着城墙垛口上去的”,考生写出来却是沿着梯子、绳子、楼梯、船杆、铁链等,不一而足。③句子不通顺,如“爬上而去”“连接而上”。④句意矛盾,如“攻克三日而攻
不下”。⑤缺乏常识,如“船使水上涨”。
第7题第(2)小题:遇偾军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不足:或是关键词译不出,或是大意不正确。如:“侍儿在逃命的途中遇到溃败的军队,他们夺走侍儿的船并把侍儿扔到江中,侍儿靠着断木浮到芦苇洲,靠采莲来哺喂花炜,过了七天仍不死。”“遇到偾军夺船抛弃江中,浮断木进入苇洲,采摘莲花喂养幼儿,七天七夜报以存活。”
第8题: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
部分考生存在字迹不清,卷面不整洁,答题不完整的状况。例:描写了战后衰败的场面,别路指的是离别之路,即回归家乡的路。(离别之路和回归家乡的路相互矛盾)
第9题: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
部分考生答题不联系诗歌本身内容,随心而写。如:诗歌体现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表现士兵不想敲鼓,想去睡觉;对比;希望早日结束战争。
第10题: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考生在答题方面出现的问题较多,表现在:①不熟悉名言名句,空白卷不少。②张冠李戴,如把两首不同的诗合成一联“山重水复疑无路,映日荷花别样红”。③写字缺笔少划,如“矣”字,把下面“矢”写成“天”,“留”字少一点,“柳”字少一撇等。④写别字,把“矣”写成“已”,“暗”写成“岸”,“村”写成“春”等。⑤多写笔画,如“砺”字,右边多写一个“力”。⑥受方言影响,把“无”写成“不”。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11题第1小题: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本道题得0分的有796人,其中考生失误较多的是对A选项的中间一句话,B选项的最后一句话理解不到位,部分考生由于不细心造成了失分。
第11题第2小题: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考生在此题上出现的问题有:①对人物形象特点概括不完整、不全面,例:玛兰为了
炫耀自己,热情的告诉任何人,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就告诉他,满足保护别人的欲望。②只写出了形象特点,没有进行简要分析,例: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虚伪的形象。③解读错误,把原文的讽刺理解为颂扬。例:玛兰是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是位有责任感,懂得感恩和回报的人,是位对生活乐观、开朗的人。
第11题第3小题: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部分考生答题脱离题目,答非所问。例:①说明当地新闻事业发展快,报道的事件很及时;②说明冯兰为人忠厚,被人骗了。③告诉同学们不能随意帮别人写介绍性,帮助别人的时候先要弄清对方是什么人。还有些考生不能理解题目的意思,信手拈来,答案诸如“承上启下,开启上文”等层出不穷。
第11题第4小题: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要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在答此题时考生出现的问题有:第一,未理解题意“以保护人为题”,完全抛开以保护人为题的条件,只答主题(形象、结构)的意义。例:人物塑造,故事主人公生性善良,乐于助人,但又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把错全都推在别人身上的形象。第二,未能掌握理解小说常见的要素,把“情节结构”理解为“情节”,“概括情节”。例:本文写玛兰靠朋友的关系当上官,利用自己的权力去帮助别人,有一次帮了一位犯罪的神父而被别人揭发的事。第三,答题不全:①有观点而没有理论分析;②答题只有一个点,极其简单。例:主题思想,揭示社会丑恶现象,揭示道理;情节结构,推动情节发展。第四,选了某一方面,但回答的却是另外一方面,例:主题思想,本文塑造了一位为了炫耀自己而帮助别人的参事。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第12题第1小题: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答题不好的情况表现在字母不够清晰,字母重叠现象,难以辨认。另外失分的原因在于多选,少选,不选。
第12题第2小题:尽管被国际同行称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内心却“不由得黯然
掠过一丝淡淡的悲哀”。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未能答好此题的考生是由于不能完全读懂课文及题干提出的答题要求,对答题要点不得法,归根到底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不高,答题的条理较乱。例:这是因为他仍然被国内学术的某些权威所质疑;因为国内学术的某些权威把杂交水稻看成是雕虫小技;袁隆平想到外国权威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太落后了,听的心中忧愁。
第12题第3小题:有人说袁隆平送出去的人才“都飞了”,他是“白费心血”,袁隆平却认为这样的看法是“短见浅识”。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部分考生在作答时要点不全面,或虽有要点,但仅仅集中在一两点上重复叙述,有些考生在作答时,出现错别字,书写太过潦草等现象。例:优秀人才需要广阔的自由天地,让他们通通到我的手下,受我的思想束缚,而且我无法给他们提供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因此国外的条件更利于杰出学者的成长;这充分反映了他宽广的心胸和理性的思维。国外环境比国内好,同时,认识到全世界的粮食不够吃了,所以要送人才出国去。
第12题第4小题:袁隆平和斯瓦米纳森是同行,可他们一见面就为尊严“打了一仗”,最终又成为朋友,而且认为彼此的友谊“将会更加长久”。请就你对“同行”、“尊严”、“友谊”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部分考生不能理解题意,话语思维混乱。例:有考生解释什么是同行,友谊,尊严,而不能结合具体来分析,有些考生直接抛开文本,均不能抓住要点。 (五)语言文字应用
第13、14、15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部分考生由于书写不规范而给阅卷老师带来了阅卷的困难。例如字母重叠在一起,或者修改时不彻底。
第16题: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
部分考生表述不正确,纯属发表个人意见,例:学校为什么要叫我们给父母洗脚;我们连自己的衣服都没洗怎么会帮父母洗脚;会造成社会的动乱;反而会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反抗心理。
第17题: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选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失分情况:①内容不合事理,有的无法关联,例:鲜花如果害怕采摘,那它永远不能开花;老虎如果害掉牙,那它永远不能捕食;野菜如果害怕烈火,那它永远不能枯萎。②句式残缺,没有排比,例:凤凰如果害怕烈火,那它永远不能重生;梅花如果害怕霜雪,那是永远不能傲立。 (六)写作
考生审题失误,偏题离题甚多,例如“漫谈环境,而没有扣住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关系”,写逆境,写磨难,写希望,写自信,压力等内容。受话题作文长期训练之影响,将所给材料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词拿来作文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如“现象”、“顽强”、“躲避危险”、“最有前途者”等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低下。
二是没有真情实感,宿构、套作的现象屡有发现。很多作文重形式,轻内容,哗众取宠。如开头和结尾运用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排比句。
三是论述乏力。部分考生虽能正确理解材料题旨,但作文却如同政史类的简答题,无思想无文采。尤其是论据不能支持观点的现象比比皆是。
四是一些考生不能独立作文,竟从选考部分的阅读材料中照搬照抄语段。
五是在表达上,语言不通顺,病句出现的比例较高。相当多的考生书写潦草,影响阅卷,也影响得分。
四、对试卷的思考与建议 选考部分两个板块难度尽量均衡。
今年试题难易适度,贴近教学,又稳又实,大气平和,技术严谨,地区针对性强,是近年中命题质量最高的一年。较大的遗憾是选考部分两种文体难度差异较大。
我省今年选答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为11549人,占考生总数的21%,平均得分为8.25分;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生数为42577人,占考生总数的78%,平均分为16.24分,后者得分为前者的二倍,较以前任何年份差距都大。这种现象虽难绝对平衡,但差距太大,势必影响试卷的信度。建议来年适当调整。
五、对改进教学及复习备考工作的建议 教学和复习应抓好如下工作: (一)以教材为本,夯实根基。
在平时的高考复习中,坚持课本才是根本,不要脱离课文而去盲目地找习题来做。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性,从高一开始,就要做到眼中有教材,利用教材建立起完整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比如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文言诗词鉴赏能力题,都是难以通过短期复习收到效果的,我们就需要根据《考试说明》作一个长期、规范、系统的教学计划。又如语言文字运用等客观题型,它需要学生长期的积累,除了高一加强语基外,还可在高二结合《语言文字应用》选修教材,对语音、字形、成语的运用、病句的修改等知识点加以复习。
再如文言文学习,从每年高考来看,试卷紧贴教材,考点明确,所以我们在高一高二教学时,就应根据考试说明逐一进行强化落实。高三进行第一轮复习时,应引导学生回归教材,因为试卷上的每个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每种句式的特点等,都能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知识点,甚至课文中现成的句子都被搬上试卷。 (二)突破弱点,分散难点。
高考前在有限时间内希望通过全面复习来达到学生的全面提升,往往会事倍功半。在有限的复习时间内,应从考生具体情况出发,分析弱点,梳理难点,寻找提升空间,将常规训练与突破训练相结合。
古诗鉴赏一直是学生失分较多的一个板块。其突破口在哪?主要是要加强专题指导,分点击破,教师可归纳出炼字推敲型、分析意境型、分析语言型、分析技巧型、综合比较型等多种类型,分别以赏析指导、详细解说、练习巩固三个步骤加以训练,并总结出基本的答题模式。
语言文字运用也是较难把握的板块。如果集中复习的话,可能事倍功半,不一定能很好地吸收和消化。因此可以采取分散难点的做法,精选题型,然后几天一题,及时讲评,逐个攻破。
对于名篇名句的默写,教学中不仅要学生背诵规定默写的名篇名句,更要让学生理解所规定背诵好的内容,不能因为应考而机械背诵。平时的训练应背诵与默写相结合,口到笔地进行训练。
(三)精选习题,典型带动。
高三复习阶段,周考、月考、模拟考、联考,大大小小的测试很多,学生负担极重,因为对语文学科分配的时间有限,复习中若采取题海战役,必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使训练有效果,首先要分析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精选每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习题,一段时间跟踪检测,对症下药地集中解决。步骤是:先仔细做好问题的归类及数据分析工作,然后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尤其是注意对高考经典题和代表模拟题的选取。然后有代表性地集中讲解和优化检测。只有突出典型,突破典型,攻克了一种类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总是目的不明,泛泛而过,蜻蜓点水,什么都练了,什么都没练到家,时间再长,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四)抓好作文审题训练。
2010年我省考生作文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审题失误多,这必须要成为一个教训。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必须要求考生从审题入主,紧扣材料。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指导考生多作审题训练,同时也要注意表达的平实和质朴,注意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作文必须基于真情和理性的思想,表达上以“质朴”为标准。“质朴”指的是材料要贴近生活,情感要真实,思想要理性,语言要流畅,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美文”。平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涵养和理解分析能力,提高自然平实的表达能力。
(注:文中数据由海南省考试局提供)
对于名篇名句的默写,教学中不仅要学生背诵规定默写的名篇名句,更要让学生理解所规定背诵好的内容,不能因为应考而机械背诵。平时的训练应背诵与默写相结合,口到笔地进行训练。
(三)精选习题,典型带动。
高三复习阶段,周考、月考、模拟考、联考,大大小小的测试很多,学生负担极重,因为对语文学科分配的时间有限,复习中若采取题海战役,必会抓了芝麻丢了西瓜。要使训练有效果,首先要分析归纳学生出现的问题,精选每次考试中存在的问题习题,一段时间跟踪检测,对症下药地集中解决。步骤是:先仔细做好问题的归类及数据分析工作,然后有针对性地精选习题,尤其是注意对高考经典题和代表模拟题的选取。然后有代表性地集中讲解和优化检测。只有突出典型,突破典型,攻克了一种类型,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总是目的不明,泛泛而过,蜻蜓点水,什么都练了,什么都没练到家,时间再长,考得再多,也无济于事。
(四)抓好作文审题训练。
2010年我省考生作文得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审题失误多,这必须要成为一个教训。无论什么类型的作文,必须要求考生从审题入主,紧扣材料。审题永远是作文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指导考生多作审题训练,同时也要注意表达的平实和质朴,注意真情实感,不要套作。作文必须基于真情和理性的思想,表达上以“质朴”为标准。“质朴”指的是材料要贴近生活,情感要真实,思想要理性,语言要流畅,坚决反对华而不实,空洞无物的“美文”。平时引导学生多读书,多思考,提高学生的思想涵养和理解分析能力,提高自然平实的表达能力。
(注:文中数据由海南省考试局提供)
正在阅读:
宝鸡市高考模拟二检语文科主要问题01-12
信息科学基础2012A卷及答案01-05
1余热发电操作运行规程(电气修改最终版)03-31
什么是仓储活动意义和性质12-05
秘书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2-02
人教版九年级上《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单元检测试题(含答案)09-10
全县新闻通讯员培训班主持词01-1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宝鸡市
- 语文科
- 高考模拟
- 主要
- 问题
- 底基层、基层施工方案
- 奉化中学最新校友分布名单 09届至12届
- 上海2016年物理二模考试探究实验典型题集锦(含答案)
- 华南理工 网络工厂供电随堂练习
- 整理道床边坡均匀石碴作业标准及流程
- 德国电子管替换
- 第四十三讲空间几何体的结构及其三视图和直观图
- 苏教2014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整理(复习提纲)
- 体育与健康
- 《科学、技术与社会概论》刘啸霆版基本知识点
- 信用证案例
- 关于印发《安徽省水利工程设计变更管理意见》的通知(皖水基〔2011〕332号)
- 2019年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云南的歌会》导学案之十
- 吃出来的生活实用大全1155条-3
- 幼儿园初步设计电气说明
- 中小企业流动资产管理问题分析
- EMC合同能源管理成功运用案例
- 未来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 高新区第一实验小学语文主题阅读实验研究方案
- DISA-2000B保护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