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芯片通用测试要求和步骤-antonychen

更新时间:2023-11-26 21: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开关电源芯片通用测试要求和步骤

By Antony Chen

开关电源必须通过一系列的测试,使其符合所有功能规格、保护特性、安规(如UL、CSA、VDE、DEMKO、SEMKO,长城等之耐压、抗燃、漏电流、接地等安全规格)、电磁兼容(如FCC、CE等之传导与幅射干扰)、可靠性(如老化寿命测试)、及其他特定要求等。 测试开关电源是否通过设计指标,需要各种精密的电子设备去模拟电源在各种环境下实际工作中的性能。

一、理论上的DCDC测试指标清单

1. 描述输入电压影响输出电压的几个指标形式(line)

1.1 绝对稳压系数:K=△Uo/△Ui

1.2 相对稳压系数:S=△Uo/Uo / △Ui/Ui 1.3 电网调整率(也称线性调整率):

它表示输入电网电压由额定值变化+-10%时,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量,有时也以绝对值表示。

linereg=△Uo/Uo*100%@ -10%

1.4 电压稳定度:负载电流保持为额定范围内的任何值,输入电压在规定的范围内变

化所引起的输出电压相对变化△Uo/Uo(百分值),称为稳压器的电压稳定度。 STB=△Uo/Uo*100%@ 0

2. 负载对输出电压影响的几种指标形式(load)

2.1 负载调整率(也称电流调整率)

在额定电网电压下,负载电流从零变化到最大时,输出电压的最大相对变化量,常用百分数表示,有时也用绝对变化量表示。 2.2 输出电阻(也称等效内阻或内阻)

在额定电网电压下,由于负载电流变化△IL 引起输出电压变化△Uo,则输出电阻为Ro=|△Uo/△IL|Ω

3. 纹波电压的几个指标形式(ripple)

3.1 最大纹波电压

在额定输出电压和负载电流下,输出电压的纹波(包括噪声)的绝对值的大小,通常以峰峰值或有效值表示。Vripple=VMAX-VMIN 3.2 纹波系数Y(%)

在额定负载电流下,输出纹波电压的有效值Urms 与输出直流电压Uo 之比,即Y=Umrs/Uo x100%

3.3 纹波电压抑制比(PSRR:Power Supply Rejection Ratio)

在规定的纹波频率(例如50HZ)下,输入电压中的纹波电压Ui~与输出电压中的纹波电压Uo~之比,即:纹波电压抑制比=Ui~/Uo~ 。 3.4 这里声明一下:

3.4.1 噪声不同于纹波。

3.4.2 纹波是出现在输出端子间的一种与输入频率和开关频率同步的成分,用峰-峰(peak to 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0.5%以下。

3.4.3 噪声是出现在输出端子间的纹波以外的一种高频成分,也用峰-峰(peak to

4.

5.

6.

7.

8.

9.

10.

11.

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1%左右。纹波噪声是二者的合成,用峰-峰(peak to peak)值表示,一般在输出电压的2%以下。

冲击电流(on-off)

冲击电流是指输入电压按规定时间间隔接通或断开时,输入电流达到稳定状态前所通过的最大瞬间电流。一般是5-10倍最大工作电流 过流保护(OCP)

是一种电源负载保护功能,以避免发生包括输出端子上的短路在内的过负载输出电流对电源和负载的损坏。过流的给定值一般是额定电流的110%——130%。 过压保护(OVP)

6.1 输入过压保护:是一种对输入端子间过大电压进行负载保护的功能。一般规定为

输出电压的120%,取决于输入电路的结构和工艺耐压。

6.2 输出过压保护:是一种对输出端子间过大电压进行负载保护的功能。一般规定为

输出电压的130%——150%。 输出欠压保护(UVLO)

7.1 当输入电压在标准值以下时,检测输入电压下降,防止芯片误操作而停止电源并

发出报警信号,多为系统正常工作的最低输入电压的130%-150%左右。

7.2 当输出电压在标准值以下时,检测输出电压下降或为保护负载及防止误操作而停

止电源并发出报警信号,多为输出电压的80%——30%左右。 过热保护(OTP)

在电源内部发生异常或因使用不当而使电源温升超标时停止电源的工作并发出报警信号。

温度漂移(温度跨度上的指标漂移)和温度系数(TC)

9.1 温度漂移:环境温度的变化影响元器件的参数的变化,从而引起稳压器输出电压

变化。常用温度系数表示温度漂移的大小。

9.2 绝对温度系数:温度变化1 摄氏度引起输出电压值的变化△UoT,单位是V/℃或

毫伏每摄氏度。 9.3 相对温度系数:温度变化1 摄氏度引起输出电压相对变化△UoT/Uo,单位是V/℃。 9.4 PPM=(UoMAX-UoMIN)*106/((TMAX- TMIN)*Uo) 漂移(时间跨度上的漂移)

10.1 稳压器在输入电压、负载电流和环境温度保持一定的情况下,元件参数的稳定性

也会造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10.1.1 慢变化叫漂移 10.1.2 快变化叫噪声

10.1.3 介于两者之间叫起伏。 10.2 表示漂移的方法有两种:

10.2.1 在指定的时间内输出电压值的绝对变化△Uot 10.2.2 在指定时间内输出电压的相对变化△Uot/Uo

10.3 考察漂移的时间可以定为1 分钟、10 分钟、1 小时、8 小时或更长。 10.4 只在精度较高的稳压器中,才有温度系数和温漂两项指标。 响应时间。

是指负载电流突然变化时,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从开始变化到达新的稳定值的一段调整时间。

11.1 在直流稳压器中,则是用在矩形波负载电流时的输出电压波形来表示这个特性,

称为过度特性。

12. 失真。

这是交流稳压器特有的。是指输出波形不是正弦波波形,产生波形畸变,称为畸变。 13. 噪声(音频噪声,区分于信号噪声)

按30Hz-18kHz 的可听频率规定,这对开关电源的转换频率不成问题,但对带风扇的电源要根据需要加以规定。 14. 输入噪声。

为使开关电源工作保持正常状态,要根据额定输入条件,按由允许输入外并叠加于工业用频率的脉冲状电压(0-Vpeak)制定输入噪声指标。一般外加脉冲宽度为100us-800us,外加电压1000V。 15. 浪涌。

这是在输入电压,以1 分钟以上的间隔按规定次数加一种浪涌电压,以避免发生绝缘破坏、闪络、电弧等异常现象。通信设备等规定的数值为数千伏,一般为1200V 16. 静电噪声

指在额定输入条件下,外加到电源框体的任意部分时,全输出电路能保持正常工作状态的一种重复脉冲状的静电。一般保证5KV-10KV以内。 17. 稳定度

允许使用条件下,输出电压最大相对变化△Uo/Uo 18. 电气安全要求(GB 4943-90)

18.1 电源结构的安全要求。

18.1.1 空间要求

UL、CSA、VDE 安全规范强调了在带电部分之间和带电部分与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的表面、空间的距离要求。

18.1.1.1 UL、CSA :要求极间电压大于等于250VAC 的高压导体之间,以及高

压导体与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这里不包括导线间),无论在表面间还是在空间,均应有0.1 英寸的距离;

18.1.1.2 VDE :要求交流线之间有3mm的徐变或2mm的净空隙;

18.1.1.3 IEC :要求交流线间有3mm 的净空间隙及在交流线与接地导体间的

4mm 的净空间隙。

18.1.1.4 另外,VDE、IEC 要求 在电源的输出和输入之间,至少有8mm 的空间

间距。

18.1.2 电介质实验测试方法

打高压:输入与输出、输入和地、输入AC 两级之间。 18.1.3 漏电流测量。

漏电流是流经输入侧地线的电流,在开关电源中主要是通过静噪滤波器的旁路电容器泄露电流。

18.1.3.1 UL、CSA均要求暴露的不带电的金属部分均应与大地相接,漏电流测

量是通过将这些部分与大地之间接一个1.5KΩ的电阻,其漏电流应该不大于5mA。

18.1.3.2 VDE要求用1.5KΩ的电阻与150nF电容并接。并施加1.06倍额定使用电压,

对数据处理设备,漏电流应不大于3.5mA。一般是1mA左右。

18.1.4 绝缘电阻测试。

18.1.4.1 VDE 要求:输入和低电压输出电路之间应有7M 欧的电阻,在可接触

到的金属部分和输入之间,应有2MΩ的电阻或加500V直流电压持续1 分钟。

18.1.5 印制电路板要求。

18.1.5.1 UL要求是认证的94V-2 材料或比此更好的材料。

18.2 对电源变压器结构的安全要求。

18.2.1 变压器的绝缘。

变压器的绕组使用的铜线应为漆包线,其他金属部分应涂有瓷、漆等绝缘物质。

18.2.2 变压器的介电强度。

在实验中不应出现绝缘层破裂和飞弧现象。 18.2.3 变压器的绝缘电阻。

变压器绕组间的绝缘电阻至少为10MΩ,在绕组与磁心、骨架、屏蔽层间施加500V直流电压,持续1分钟,不应出现击穿、飞弧现象。

18.2.4 变压器湿度电阻。变压器必须在放置于潮湿的环境之后,立即进行绝缘电阻

和介电强度实验,并满足要求。潮湿环境一般是:相对湿度为92%(公差为2%),温度稳定在20到30摄氏度之间,误差允许1%,需在内放置至少48小时之后,立即进行上述实验。此时变压器的本身温度不应该较进入潮湿环境之前测试高出4摄氏度。

18.2.5 VDE关于变压器温度特性的要求。

18.2.6 UL、CSA 关于变压器温度特性的要求。 注:

IEC——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国际电工委员会 VDE——Verbandes Deutcher Electrotechnicer,德国电器工程师协会 UL——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美国保险商实验室 CSA——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加拿大标准协会

FCC——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 CCC——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国强制认证 CE——Conformity With European,欧盟统一认证

TüV(Technischer überwachüngs-Verein)在英语中意为技术检验协会(Technical

Inspection Association)。TüV是德国专为元器件产品定制的一个安全认证标志,在德国和欧洲得到广泛的接受

19. 无线电骚扰(按照GB 9254-1998 测试)

19.1 电源端子骚扰电压限值。 19.2 辐射骚扰限值。 20. 环境实验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或材料暴露到自然或人工环境中,从而对它们在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作出评价。

20.1 低温:LTST低温存储,LTOT低温存储加偏置,

20.2 高温:HTST高温存储,HTOL高温工作寿命 20.3 恒定湿热:THT稳态湿热 20.4 交变湿热:TCT温度循环 20.5 冲撞(冲击和碰撞): 20.6 振动 20.7 恒加速 20.8 贮存 20.9 长霉

20.10 腐蚀大气(例如盐雾) 20.11 砂尘

20.12 空气压力(高压或低压) 20.13 温度变化 20.14 可燃性 20.15 密封 20.16 水

20.17 辐射(太阳或核) 20.18 锡焊:SHT耐焊接热 20.19 接端强度 20.20 噪声: 65dB

21. 电磁兼容性试验(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EMC)

电磁兼容性是指设备或系统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21.1 电磁干扰波一般有两种传播途径,要按各个途径进行评价.

21.1.1 一种是以波长长的频带向电源线传播,给发射区以干扰的途径,一般在30MHz

以下.这种波长长的频率在附属于电子设备的电源线的长度范围内还不满1个波长,其辐射到空间的量也很少,由此可掌握发生于电源线上的电压,进而可充分评估干扰的大小,这种噪声叫做传导噪声。

21.1.2 当频率达到30MHz以上,波长也会随之变短。这时如果只对发生于电源线的

噪声源电压进行评价,就与实际干扰不符。因此,采用了通过直接测定传播到空间的干扰波评价噪声大小的方法,该噪声就叫做辐射噪声。

21.1.2.1 测定辐射噪声的方法有上述按电场强度对传播空间的干扰波进行直接

测定的方法和测定泄露到电源线上的功率的方法。

21.2 电磁兼容性试验包括以下试验:

21.2.1 ① 磁场敏感度:(抗扰性)设备、分系统或系统暴露在电磁辐射下的不希望有

的响应程度。敏感度电平越小,敏感性越高,抗扰性越差。固定频率、峰峰值的磁场

21.2.2 ② 静电放电敏感度:具有不同静电电位的物体相互靠近或直接接触引起的

电荷转移。300pF电容充电到-15000V,通过500Ω电阻放电。可超差,但放完后要正常。数据传递、储存,不能丢。 21.2.3 ③ 电源瞬态敏感度:包括尖峰信号敏感度(0.5us 10us 2倍)、电压瞬态敏感度

(10%-30%,30s恢复)、频率瞬态敏感度(5%-10%,30s恢复)。

21.2.4 ④ 辐射敏感度:对造成设备降级的辐射干扰场的度量。(14KHz-1GHz,电场

强度为1V/m)

21.2.5 ⑤ 传导敏感度:当引起设备不希望有的响应或造成其性能降级时,对在电

源、控制或信号线上的干扰信号或电压的度量。(30Hz-50KHz 3V ,50KHz -400MHz 1V)

21.2.6 ⑥ 非工作状态磁场干扰:包装箱4.6m磁通密度小于0.525uT, 0.9m 0.525 uT。 21.2.7 ⑦ 工作状态磁场干扰:上、下、左、右交流磁通密度小于0.5mT。 21.2.8 ⑧ 传导干扰:沿着导体传播的干扰。10KHz-30MHz 60(48)dBuV。

21.2.9 ⑨ 辐射干扰:通过空间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电磁干扰。10KHz-1000MHz 30

屏蔽室60(54)uV/m。

22.

二、主要开关电源测试项目及测试步骤:

1 功能(Functions)测试:

1.1

电压调整率测试(Line Regulation Test)

A.目的

测试SMPS Output Load一定而AC Line变动时,其输出电压跟随变动的稳定性(常规≤1%)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 AC Source

2).电子负载 Electronic Load

3).数字电压表 Digital Voltage Meter

C. 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Min. Load 最小负载 D. 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测试负载 LOAD 条件.

2).调整输入电压 AC LINE 和频率 FREQUENCY 值. 3).记录待测品输出电压值是否在规格内.

4).Line reg.=(输出电压的最大值(Vmax.)-输出电压的最小值(Vmin.))/Vrate*100%. E. 注意事项

1). 测试前先将待测品热机, 待其输出电压稳定后再进行测试. 2). 电压调整率值是输出负载不变, 输入电压变动时计算的值.

1.2 负载调整率测试(Load Regulation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在AC Line一定而Output Load变动时,其输出电压跟随变动之稳定性(常规≤±5%)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 /AC Source

2).电子负载 /Electronic Load

3).数字电压表 /Digital Voltage Meter C. 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Min. Load /最小负载 D. 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测试输入电压 AC LINE 和频率 FREQUENCY 值. 2).调整输出负载 LOAD 值

3).记录待测品输出电压值是否在规格内.

4).Load reg.=(输出电压的最大/小值(Vmax/min.)-输出电压的额定值(Vrate))/Vrate *100%.

E. 注意事项

1).测试前先将待测品热机, 待其输出电压稳定后再进行测试; 2).负载调整率值是输入电压不变,输出负载变动时计算的值.

1.3 输出纹波及噪声测试(Output Ripple & Noise Test)

A.目的

测试S.M.P.S.直流输出电压之纹波 RIPPLE 及噪声 NOISE(常规≤输出电压的1%);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4).温控室/TEMP. CHAMBER

C.测试条件

各种 LINE 和 LOAD 条件及温度条件, 各种输入电压 & 输出负载(Min.~MAX. LOAD). D.测试方法

1).按测试回路接好各测试仪器,设备,以及待测品,测试电源在各种 LINE 和 LOAD,及温度条件之RIPPLE &NOISE。

2).下图为一典型输出 RIPPLE & NOISE A: RIPPLE+NOISE; B: RIPPLE; C: NOISE

A C B

Ripple & Noise -- 90Vac(60Hz) @ CC=0. 5A

E.注意事项

1).测试前先将待测输出并联SPEC. 规定的滤波电容, (通常为10uF/47uF电解电容;或钽电容及0.1uF陶瓷电容) 频宽限制依 SPEC. 而定(通常为20MHz).

2).应避免示波器探头本身干扰所产生的杂讯.

1.4 功率因数和效率测试(Power Faction & Efficiency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的功率因数POWER FACTOR,效率EFFICIENCY(规格依客户要求设计).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数字式电压表/DIGITAL VOLTAGE METER (DVM) 4).功率表/AC POWER METER C.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D.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测试条件: 输入电压, 频率和输出负载.

2).从POWER METER读取Pin and PF值, 并读取输出电压, 计算 Pout. 3).功率因数=PIN/(Vin*Iin), 效率=Pout/Pin*100%;

E.注意事项

1).测试前先将待测品热机, 待其功率表读数稳定后记录. 2).输出电压依据客户要求在板端或者输出线终端测试.

1.5 能效测试(Energy Efficiency Test)

A.目的

测试S.M.P.S.能效值是否满足相应的各国能效等级标准要求(规格依各国(组织)标准要求定义).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 /AC SOURCE

2).电子负载 /ELECTRONIC LOAD

3).数字式电压表 /DIGITAL VOLTAGE METER (DVM) 4).功率表 /AC POWER METER

C.测试条件

1). 输入电压条件为115Vac/60Hz和230Vac/50Hz与220Vac/50Hz/60Hz条件.

2). 输出负载条件为空载、1/4 max. load、2/4 max. load、3/4 max. load、max. load五种负载条件. D、测试方法 :

1).在测试前将产品在在其标称输出负载条件下预热30分钟.

2).按负载由大到小顺序分别记录115Vac/60Hz与230Vac/50Hz输入时的输入功率(Pin),输入电流(Iin),输出电压(Vo),功率因数(PF),然后计算各条件负载的效率. 3).在空载时仅需记录输入功率(Pin)与输入电流(Iin).

4).计算115Vac/60Hz与230Vac/50Hz时的四种负载的平均效率,该值为能效的效率值 E、标准定义

1).能源之星2.0能效规格值标准(V等级);

表1:带载模式下的节能标准:标准模式 标称输出功率(Po) 带载模式下的最低平均效率 0W<Po≤1W 1W<Po≤49W Po>49W ≥0.480*Po+0.140 ≥[0.0626*Ln(Po)]+0.622 ≥0.870 表2:带载模式下的节能标准:低压模式 标称输出功率(Po) 带载模式下的最低平均效率 0W<Po≤1W 1W<Po≤49W Po>49W ≥0.497*Po+0.067 ≥[0.0750*Ln(Po)]+0.561 ≥0.860 低压模式是指外接电源的标称输出电压<6 V,标称输出电流≥550毫安

表3:空载能耗标准

最大空载功率 标称输出功率(Po) AC-AC EPS AC-DC EPS 0W<Po<50W 50W≤Po≤250W ≤0.5W ≤0.5W ≤0.3W ≤0.5W 2).Po为铭牌标示的额定输出电压与额定输出电流的乘积;

3).实际测试的平均效率值和输入空载功率值需同时满足规格要求才可符合标准要求. F、计算方法举例 Sample Nameplate Nameplate Output Output Voltage Power (Pno) 0.75 watts 0.75 watts 20 watts 20 watts 75 watts 75 watts 1V 10V 5V 10V 5V 10V Nameplate Output Current 750 mA 75 mA 4000 mA 2000 mA 15000 mA 7500 mA Average Efficiency in Active Mode (expressed as a decimal) 0.497 * 0.75 + 0.067 = 0.4398 or 0.44 0.480 * 0.75 + 0.140 = 0.5000 or 0.50 [0.0750 * Ln (20)] + 0.561 = 0.7857 or 0.79 [0.0626 * Ln (20)] + 0.622 = 0.8095 or 0.81 0.86 0.87 PS 1 PS 2 PS 3 PS 4 PS 5 PS 6

1.6 上升时间测试(Rise Time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POWER ON 时,各组输出从 10%~90% POINT 之上升时间(常规≤20mS).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 /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25℃ 180V/230V/264V 47Hz~63Hz 输入频率 /Freq.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Min. Load /最小负载 D.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 AC VOLTAGE, FREQUENCY AND LOAD .

2).SCOPE 的 CH1 接 Vo, 并设为 TRIGGER SOURCE, LEVEL 设定在 Vo 的 60% ~ 80% 较为妥当, TRIGGER SLOPE 设定在 \和 VOLTS/DIV 则视输出电压情况而定.

3).用 CURSOR 中 \量测待测品各组输出从电压 10% 至 90% 之上升时间.

Rise time -- 90Vac(60Hz) @ CC=0.5A

E.注意事项

测试前先将待测品处于冷机状态,待 BUCK Cap. 电荷放尽后进行测试.

1.7 下降时间测试(Fall Time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POWER ON 时,各组输出从 90%~10% POINT 之下降时间(常规定义≥5mS);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 /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D.测试方法

1). 依规格设定 AC VOLTAGE, FREQUENCY AND LOAD.

2). SCOPE 的 CH1 接 Vo, 并设为 TRIGGER SOURCE, LEVEL 设定在 Vo 的 60% ~ 80% 较为妥当, TRIGGER SLOPE 设定在 \TIME/DIV 和 VOLTS/DIV 则视输出电压情况而定;

3). 用 CURSOR 中 \量测待测品各组输出从电压 90% 至 10% 之下降时间.

Fall time -- 90Vac(60Hz) @ CC=0.5A

E.注意事项

测试前先将待测品热机, 待其输出电压稳定后再进行测试

1.8 开机延迟时间测试(Turn On Delay Time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POWER ON 时, 输入电压 AC LINE 与输出之时间差(常规≤3000mS).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D.测试方法

1).测试时依规格设定AC LINE, FREQUENCY和输出负载 (一般为LOW LINE&MAX. LOAD时间最长).

2).OSCILLOSCOPE 的 CH1 接 Vo 为 TRIGGER SOURCE, CH2 接 AC LINE.

3).TRIGGER LEVEL 设定在 Vo 的 60% ~ 80% 间较为妥当, TRIGGER SLOPE 设定在 \和 TIME/DIV 则视实际情况而定.

4).用 CURSOR 中 \量测 AC ON 至 Vo LOW LIMIT 之时间差.

Turn on delay time -- 90Vac(60Hz) @ CC=0. 5A

E.注意事项

1).测试前先将待测品处于冷机状态,待Bulk Cap.电荷放尽后进行测试; 2).示波器 (OSCILLOSCOPE) 需使用隔离变压器.

1.9 关机保持时间测试(Hold Up Time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POWER OFF 时, 输入电压 AC LINE 与输出 OUTPUT 之时间差(常规≥10mS/115Vac & ≥20mS/230Vac );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环境温度 /Temp. 25℃ 输入电压 /AC Input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输入频率 /Freq. 47Hz~63Hz 输出负载设置 /Output Load Setup Max. Load /最大负载 D. 测试方法

1).测试时依规格设定 AC LINE, FREQUENCY 和输出负载 .

2).OSCILLOSCOPE 的 CH1 接 Vo 为 TRIGGER SOURCE, CH2 接 AC LINE.

3).TRIGGER LEVEL 设定在 Vo 的 60% ~ 80% 间较为妥当, TRIGGER SLOPE 设定在 “-”, VOLTS/DIV 和 TIME/DIV 则视实际情况而定.

4).用 CURSOR 中 \量测 AC ON 至 Vo LOW LIMIT 之时间差.

Hold up time -- 115Vac(60Hz) @ CC=0.5A

E.注意事项

1).测试前先将待测品热机, 待其输出电压稳定后再进行测试; 2).示波器 (OSCILLOSCOPE) 需使用隔离变压器.

1.10 输出过冲幅度测试(Output Overshoot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POWER ON 时, 输出 DC OUTPUT 过冲幅度变化量(常规≤10%).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依SPEC. 所要求,输入电压范围与输出负载(Min.–Max. load).

D.测试方法

1).测试时依规格设定 Ac Line, Frequency 和输出负载 . 2).OSCILLOSCOPE 的 CH1 接 Vo 为 TRIGGER SOURCE;

3).TRIGGER LEVEL 设定在 Vo 的 60% ~ 80% 间较为妥当, TRIGGER SLOPE 设定在 “+” 和 “-”, VOLTS/DIV 和 TIME/DIV 则视实际情况而定.

4).用 CURSOR 中 \量测待测品輸出过冲点与稳定值之关系. 5).ON / OFF 各做十次, 过冲幅度%=△V / Vo *100%;

Overshoot -- 90Vac(60Hz) @ CC=0.0A

E.注意事项

产品在CC与CR模式都需满足规格要求.

1.11 输出瞬态响应测试(Output Transient Response Test)

A.目的

测试S.M.P.S.输出负载快速变化时, 其输出电压跟随变动之稳定性(规格定义电压最大与最小值不超过输出规格的±10%).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依SPEC.所规定: 输入电压 AC LINE, 变化的负载 LOAD, 频率及升降斜率 SR/F 值. D.测试方法

1).测试时设定好待测品输入电压 AC LINE 和频率 FREQUENCY.

2).测试时设定好待测品输出条件: 变化负载和变化频率及升降斜率. 3).OSCILLOSCOPE CH1 接到 OUTPUT 侦测点, 量其电压之变化.

4).CH2 CURRENT PROBE 测试输出电流, 作为 OSCILLOSCOPE 之 TRIGGER SOURCE. 5).TRIGGER MODE设定为 \

Transient response -- 90Vac(60Hz) @ (20-80%)*0.5A 100Hz & 50% duty E.注意事项

1).注意使用 CURRENT PROBE 时,每改变 VOLTS/DIV 刻度 PROBE 皆须归零 ZERO. 2).须经常对 CURRENT PROBE 进行消磁 DEGAUSS 和归零 ZERO.

1.12 输入掉电及恢复测试 /Brown Out & Recovery Test

A. 目的

验证当输入电压偏低情形发生时, 待测品需能自我保护, 且不能有损坏现象; B.使用仪器设备

1). 交流电源 /AC Source

2). 电子负载 /Electronic Load

3). 数字电压表 /Digital Voltage Meter; C.测试条件

1). 依SPEC. 要求: 设定输入电压为 90Vac 或 180Vac 和输出负载 Max. load; D. 测试方法

1). 将待测品与输入电源和电子负载连接好, 且设定好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 2). 逐步调降输入电压, 每次 3 Vac/每分钟.

3). 记录电压值(包括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直到待测品自动当机为止. 4). 设定好输入电压为 0Vac,逐步调升输入电压, 每次 3 Vac/每分钟,

5).直到待测品输出电压达到正常规格为止,记录电压启动时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值. E.注意事项

1). 待测品在正常操作情况下不应有任何不稳动作发生, 以及失效情形; 2). 产品当机和启动时的输入电压需小于输入电压范围下限值.

1.13 开关冲击电流测试/Inrush Current Test

A.目的

测试 S.M.P.S. 输入开关冲击电流 INRUSH CURRENT, 是否符合SPEC.要求.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 OSCILLOSCOPE; C.测试条件

(1).依 SPEC. 所要求(通常定义输入电压为100-240Vac/50-60Hz). D.测试方法

(1).依 SPEC. 要求设定好输入电压, 频率, 将待测品输出负载设定在 MAX. LOAD. (2).示波器CH2 接 CURRENT PROBE, 用以量测 INRUSH CURRENT, CH1设定在 DC Mode, VOLTS/DIV 设定视情况而定, CH1作为示波器之 TRIGGER SOURCE, TRIGGER SLOPE 设定为 \以 5mS 为较佳, TRIGGER MODE 设定为\(3). CH1 则接到 AC 输入电压.

(4). 以上设定完成后 POWER ON, 找出 TRIGGER 动作电流值 (AT 90度 或 270度POWERON).

E.注意事项

1).冷开机 (COLD-START): 需在低(常)温环境下且 Bulk Cap.电荷须放尽, 以及热敏电阻亦处于常温下, 然后仅能第一次开机,若需第二次开机须再待电荷放尽才可再开机测试.

2).OSCILLOSCOPE 需使用隔离变压器. 3).测试结果图示

Inrush Current -- 240Vac(50Hz) @ CC=0. 5A

1.14 额定电压输出电流测试/Rated Voltage Output Current Test A.目的 :

测试 S.M.P.S. 在 AC LINE 及 OUTPUT VOLT. 一定时, 其输出电流值.

B. 使用仪器设备 : (1). AC SOURCE / 交流电源; (2). ELECTRONIC LOAD / 电子负载;

C. 测试条件 :

环境温度 输入电压 输入频率 输出电压设置 /Temp. /AC Input /Freq. /Output Voltage Setup 25℃ 90V/115V/132V 180V/230V/264V 47Hz~63Hz Rated Volt. /额定电压

D、 测试方法 :

(1). 固定输入电压与频率,依条件设定CV 模式下的输出电压. (2). 开机后待输出稳定时记录输出电流值.

(3). 切换输入电压与频率,记录不同输入电压时的输出电流值. (4). 在输出电压值不同条件下分别记录输出电流值.

E、注意事项 :

记录输出电流值前待测品电流值需稳定.

2 保护动作(Protections)测试:

2.1

过电压保护(OVP,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A.目的

测试 S.M.P.S. 输出电压过高时是否保护, 保护点是否在规格要求內, 及是否会对 S.M.P.S. 造成损伤(常规定义:Vout<12V,过压保护点为1.8倍输出电压; Vout≥12V,.过压保护点为1.5倍输出电压).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4).直流电源/DC SOURCE

C.测试条件

依SPEC. 所规定: 输入电压 AC LINE 和负载 LOAD 值.

D.测试方法

1).测试方式一: 拿掉待测品反馈电阻 FEEDBACK, 找出过压保护 OVP 点

2).测试方式二: 外加一可变电压于操作待测品的输出,缓慢增大电压值,找出过压保护OVP 点

3).OSCILLOSCOPE CH1 接到 OVP 侦测点, 测量其电压之变化.

4).CH2 则接到其它一组输出电压, 作为 OSCILLOSCOPE 之 TRIGGER SOURCE. 5).TRIGGER SLOPE 设定为 \设定为 \

OVP -- 90Vac(60Hz) @ CC=0. 0A

E.注意事项

产品不能有安全危险产生.

2.2 短路保护(Short Circuit Protection)

A.目的

测试 S.M.P.S. 输出端在开机前或在工作中短路时, 产品是否有保护功能. B.使用仪器设备

1).交流电源/AC SOURCE

2).电子负载/ELECTRONIC LOAD 3).示波器/OSCILLOSCOPE 4).低阻抗短路夹

C.测试条件

依SPEC. 所规定: 输入电压 AC LINE 和负载 LOAD 值和低阻抗短路夹.

D.测试方法

1).依规格设定测试条件: 输入电压 AC LINE 和负载 LOAD 值(一般为 MAX. LOAD). 2).各组输出相互短路或对地短路, 侦测输出特性.

3).开机后短路 TURN ON THEN SHORT & 短路后开机 SHORT THEN TURN ON 各十次.

Short Circuit -- 90Vac(60Hz) @ CC=0. 5A

E.注意事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a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