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二律背反及适调

更新时间:2024-01-14 21: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二律背反及适调

马小骅1 女(1982-) 汉族 籍贯:广西梧州 E-mail : rainby3112@126.com

工作单位:广西 贺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硕士 研究方向为:旅游族群文化习得

通信地址:广西贺州市芳林路147号 邮政编码:542899

曾艳2 女(1974-)汉族 E-mail :sarahzy@126.com 工作单位:贺州学院外国语学院 副教授

通信地址:广西贺州市芳林路147号 邮政编码:542899

摘要:经济和文化属性是现代旅游的本质属性,即文化体验与经济效益在旅游系统运行中达到内在有序的辩证统一。因受功利主义倾向和文化涵化的影响,经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呈现出二律背反的特征。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对这种二律背反进行适调的可行之道。

关键词:旅游本质属性 文化体验 文化涵化 经济效益 二律背反

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浪潮方兴未艾,旅游业也随之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 受到功利主义主导下旅游业的无序发展和跨文化交流的涵化现象的双重影响, 旅游系统运行系统内部的经济文化属性日益凸显出二律背反, 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卡夫丁峡谷”。在本文中,笔者运用系统论等相关研究方法,解析经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所存在的“二律背反”,并就这种二律背反的适调提出自己的管见。

1

一、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分析 1、旅游的概念界定及其本质属性

旅游概念与旅游本质属性之间互相规定而又相辅相成,科学地界定旅游的概念不仅可以表述旅游现象的特征而且有助于明确揭示旅游的本质属性。从总体而言,旅游的概念可以划分为技术性定义(或曰实践性定义)和概念性定义(或曰理论性定义)。[1] 20世纪中后期,随着战后稳定的工业社会持续发展,中产阶级迅速崛起、便捷安全的信贷系统得到广泛应用、相对便宜的喷气式商务交通日益便捷化,在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时代变迁之下,旅游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项新兴的特殊产业和大规模的社会现象应运而生。[2] 此时,宥于人们从现象学视角出发来阐释旅游,旅游概念的技术性定义处于主导地位,世界旅游组织1980年马尼拉会议对于旅游的定义成为技术性定义的典型代表,该定义强调:旅游是“人们出于非移民及和平的目的,以及为了实现经济、社会、文化及精神等多方面的个人发展需要和促进人

[3] 们之间相互了解与合作而进行的旅行活动”。技术性定义对于旅游

现象的测度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而忽略了对旅游本质涵义的揭示。

随着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研究者开始更多地关注对旅游本质的思考,旅游概念的定义呈现出以理论性表述为主,技术性表述为辅的特点。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关于旅游的本质,道格拉斯·皮尔斯就提出了“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和娱乐的目的而出外旅

[4] 行以及短暂居留”的观点。皮尔斯的观点得到了我国学者的认可和

2

进一步阐发。冯乃康明确指出,旅游是“以去异地寻求审美享受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短期生活方式”,“旅游的基本出发点、整个过程和最终效应都是以获得精神享受为指向”,旅游“这种精神生活是通过美感享受而获得的”,因此,旅游又是“一种综合性的审美活动”。[5] 谢君彦在对上述“休闲和审美”观点加以肯定的基础上从哲学层面进一步将旅游的本质表述为,旅游是个人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即旅游是“愉悦”、“异地”、“暂时”这三者的函数。旅游本质的规定性是“审美和寻求愉悦体验”。[6] 和技术性定义相比,上述观点从旅游活动的目的性角度更进一步揭示了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根据这种观点,我们认为旅游的本质属性就是文化体验与经济效益作为一对深刻而又关键的范畴在旅游系统运行中达到内在有序的辩证统一。 2、现代旅游系统诸层面的经济文化属性

1947年,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Bertalanffy,Ludwig von)发表了《一般系统论》,从而开创了一般意义上的系统论。他认为处在一定相互作用中,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要素的整体即是系统。任何一个系统都是较高一级系统的要素,任何一个系统要素本身,都是较低一级的系统。每一个系统自成系统,同时又互成系统,关键在于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这一关系可以用方程式①表示:

dQidt=fi(Q1,Q2??Qn)

此即贝塔朗菲方程式。其中1≤i≤n。

3

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的量度Qi改变,是从Q1到Qn所有要素变化的函数。任何一个要素的改变,将引发其他要素乃至整个系统的变化。系统论通过眼观六路的全方位视野对近代以来分门别类研究所产生的片面性与形而上学做出了合理的调整。如今,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系统论运用于旅游业的研究领域,强调旅游是一个由市场(旅游者)、旅行(交通)、目的地(景区、设施和服务)和营销(信息和促销)等一系列相关部分构成的完整系统。[7] 基于对这种观点的进一步阐发,我们认为旅游活动赖以发生的基础是一个由旅游者、旅游企业经营、旅游资源和旅游信息等诸多层面所构成的系统及其功能的发挥,各层面的经济文化属性及彼此间的互动对于旅游系统运行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经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作中的互动:协调与二律背反

现代旅游活动的产生有赖于旅游系统功能的发挥。功能发挥良好的旅游系统,需要经济和文化两大属性在功能上表现出辩证统一的协调。但是,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的交互作用表现出相得益彰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二律背反。 1、二律背反的概念范畴

“二律背反”是康德提出的一个哲学命题,意指在自然界中相互联系两种力量的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着相反相成并可以论证的“理性矛盾”。当人们把二律背反这个哲学命题运用于解析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的关系时,往往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经济效益与文化体验之间的不协调性。

4

2、经济文化因素在旅游系统运作中的动态交互关系:协调互动与二律背反

经济与文化属性在旅游系统运行中协调的互动关系主要表现在文化体验对经济效益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将从旅游经营理念、旅游信息传播、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与旅游产品(商品)的销售的关系等方面来探讨文化属性对旅游经济的积极影响机制

第一、文化思维是指导旅游经营理念的圭臬。经营者从维持企业平稳发展的长远观点出发,始终担负着更为合理化地组织企业经营活动的任务以积极应对经济的动态变化,而居于其中的核心问题就是明确界定企业的经营理念。[8] 旅游者处于旅游系统的核心,他兼顾旅游经济消费者和旅游文化体验者的双重身份,在旅游市场营销时,旅游者的消费选择必将受到文化动机的左右。这就要求企业确立起以旅游者价值为运行导向的经营理念。以旅游者价值为导向,就是在旅游系统运行过程中,认识到“消费”并不仅只是经济学意义上“成本—效益”分析模式中旅游者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的过程,而且是旅游者个人生活中文化意义与价值的建构与实现的过程。旅游系统的运行不仅应能提供“物质功能”,而且还应提供“文化理解”;不仅应创造出“功能特色”,而且还要表达出旅游者的心理需求。[9] 因此,如何更有效地运用文化思维来经营旅游活动,满足旅游者的文化体验需求,成为做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篇文章的肯綮所在。

第二、文化的审美意象在旅游经济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信息功用。胡塞尔将人类的生活世界定义为“一个人在其自身所居住的世界的

5

各种直接参与活动的总和”。[10]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是在与科学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上来阐释的。在此,我们在借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的基本含义同时,也对他的生活世界做出适当的延伸,即本文所指的世界,是人们相对于旅游世界的日常生活世界。当今,在人们日常生活世界中,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不断创造与自然化世界相对应的人工化世界。但是,物极必反,人们在现代主义的功利性和效率第一原则的驱策下疲于奔命,作为西方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现代主义的失败的运势使然,前现代的卢梭式“皈依自然”的怀旧情绪悄然复归,这表现了人们渴望寻觅一种内生的生活方式,摈弃泊来或外界规程的影响。旅游正是人们从其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喧嚣与繁琐中逸出与超脱。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大都喜欢寄情于山水观照,乘兴歌咏风物,从文学、审美和体悟的角度为人们构建一个形而上的意义世界,并通过旅游文学作品这一特定的物质形态流传后世。这些传世之作,成为现代旅游信息的文化载体。游客正是通过这些作品所描述的景观图式及所蕴蓄的感情体验,实现了日常生活世界与其精神家园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种憧憬和体验的张力中,“拯救和保存了人生的真正价值”

[11]

,由此激发出炽烈的出游动机。以“江南水乡游”为例。2002年,

以周庄为代表的江南6大古镇一年接待的游客总数超过了790万人次,仅一个周庄的游客人数就和故宫、八达岭长城的游客人数等量齐观。“小桥流水人家”的文化魅力向蜗居在现代“围城”中的人们娓娓讲述江南古镇所特有“流觞曲水,亦足以畅叙幽情”的静谧与恬淡,成为吸引大量游客纷至沓来的重要诱因。

6

第三、旅游者消费行为的文化价值取向与旅游产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的有机结合。在文化经济时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中的文化因素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欲望能否转化为实际的消费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如何满足消费者文化需求。现在的消费者对于所享用的商品和服务的感性诉求在于“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在内心深处感受充裕和健康,并与文化产品生产者的灵感产生共鸣”。在今天,消费者这种追求独立于商品与服务之外的超经济需求的文化价值取向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12] 从这层意义上说,旅游产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对于产品的销售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谓旅游产品,商品文化意义的经济附加值,是指该产品、商品的通常定价由于增添了文化象征内涵而超出通常定价的部分。当今,“生活艺术化”将文化、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人们力求将文化、艺术的品质与商品、服务的便利及效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商品和服务所固有的文化价值。这就意味着,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生活品质日益提高的需求,商家在产销商品与提供服务时,必须充分发挥其天然的优势,并添加进富含个性的创意和设计,形成独一无二的价值。[13] 因此,处于文化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旅游产品或商品的价值除了满足旅游活动中的基本需要,更大程度上表现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旅游产品、商品的所凝炼的文化附加值将在产品营销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由于旅游发展受到功利主义及文化涵化的影响,旅游系统运行中的经济、文化属性之间的二律背反也日益彰显,这表现在旅游经济活动对旅游地物质文化遗产所造成的破坏、涵化对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冲

7

击以及“舞台化真实性”对景区文化影响力的侵蚀。

第一、旅游经济开发活动对景区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由于旅游业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具有乘数效应,旅游每增加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的收入相应增长4.3元,全球旅游收入为旅游业增加乘数0.50,为相关行业相应地增加0.517,诱导其他部门0.48。因此,各方对于发展旅游业趋之若鹜。但是,片面强调旅游的经济效益,摒弃旅游的文化特性,一窝蜂式的盲目开发,很容易将旅游业引向涸泽而渔的道路,从而产生严重的后遗症。例如,有的景区为了创收,在古典园林中修建游乐场,把泉水改为喷水池,锉山建索道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景区原有的自然美感与文化氛围,其效果只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第二、旅游所产生的涵化对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冲击。涵化是一个人类学的专业性概念,其含义是指不以人们意愿为转移,只要发生文化接触,其社会文化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14] 文化并非一个静止均衡的实体。文化内部的创新,跨文化交流,自然或社会生态的改变都会影响文化内部结构及文化特质间的力量对比。旅游作为一种文化的展现,它促进了跨文化的交流,也造成文化的冲突,成为文化变迁的原因之一。[15] 而这种涵化的根源在于旅游者的外来文化与旅游地原始文化这两个相互开放的文化系统之间发生碰撞而产生了失衡的交互适应。尽管旅游活动中的文化传播是双向的,但是,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程度的差异,外来的旅游者处于一种“强势文化”的地位,而东道主处于弱势文化的地位。在来自于发达社会的游客及其所持有的资本

8

的冲击下,东道主因其经济文化的欠发达,难以把握自己旅游的发展方向,“东道主社会更多地被动接受旅游者的外来文化元素”。[16] 文化涵化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冲击着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吸引力。譬如,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人们在旅游景区中修建迎合旅游者的现代化住宅、娱乐消费场所、夜总会、酒吧等摩登建筑形式,使原有的古香古色的建筑风格充斥着格式化的现代商业气息,景区的本色却荡然无存,这说明他们采用了外来的生活消费模式的绝对主导,会让他们的生活因此丧失了传统文化的亮点。

第三、旅游“舞台化真实性”对传统文化影响力的侵蚀。旅游活动是旅游者个人生活中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的构建和实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相比较于单纯地购买物态化的商品和被动地接受服务,旅游者更倾向于“强调亲身体验,在享受文化氛围的同时进行消费”。[17]在体验型旅游前景看好的背景下,粗制滥造的商业化民俗文化促销活动就不可避免地泛化,从而产生了旅游的“舞台化真实性”问题。舞台化真实性是指旅游者无法辨别场所和体验的真假,而旅游服务供应商为了刺激旅游消费,有意识地向旅游者提供具有一定思想文化意义的体验、形成了物体与事件的非真实(前台)形式。而游客所享受的商品化的文化体验,已经在商品化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和功能,导致其文化价值的大量流失。[18] 例如,有些景区出于促销目的而打着传统文化的幌子组织旅游文化商业表演(如传统民族舞蹈、手工艺制作等假冒形式),欺骗不明真相的游客。上述旅游经济

9

文化属性的二律背反所产生“飞去来器”效应将导致旅游景区吸引力的付诸阙如,最终促使旅游经济活动的必然消歇。 三、旅游经济文化因素二律背反的适调

实施可持续发展是对旅游经济文化属性二律背反进行适调的可行之道。世界旅游组织与联合国环境计划署的《联合宣言》指出,合理的旅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旅游物质环境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及提高人们的旅游质量,教育和规划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两者都有必要且互为补充。[19] 对此,我们将从资源开发、品牌创设与服务水平三方面予以探讨。

1、发挥文化创意,科学系统规划与开发旅游资源

资源禀赋又称为要素禀赋,指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资金、技术等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的生产要素拥有量。旅游系统中,资源禀赋是指由旅游地资源(含自然与人文资源)、旅游服务及其设施、旅游客源市场三大要素构成的相互吸引、相互制约的游记系统,是有关这三大要素相互间吸引向性的总和。[20]

如图1 旅游地资源(景观、接待条件等)

10

中介体 (旅游服务及其设施) 客源市场 (旅游者)

从上图可知,立足于景区资源的文化内涵和品质,以发挥创意性思维为媒介,充分发挥旅游目的地的比较优势,可以有效地开发潜在的客源市场。陕西的华山旅游景区在发掘旅游资源方面,巧借现代武侠文化来标新立异,使旅游资源开发围绕“笑傲江湖”这个主题不断拓新。2003年10月8日,在有关方面的组织策划下,在华山顶峰上演一出现代版的“华山论剑”,特邀金庸先生谈古论今,指点江山。陕西电视台向内地26个省市及港澳台地区直播了“华山论剑”的全过程。据预计,至少有3亿海内外观众观看了直播。通过“华山论剑”,主办方成功地使游客感觉到自己的华山之旅,既是与大自然对话,又在同古人叙谈,从而在自己潜意识深处体验了一回“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的书剑恩仇,其收获远非单纯的观赏自然景观可比。据有关方面统计,华山连续多年出现旅游热潮。仅2008年7月,景区登山游客人数多达20000多人,其中学生占游客80%以上。这说明华山景区独辟文化蹊径,“以武会友”开发旅游资源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2、独创旅游产品的文化品牌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品牌是企业的重要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能力的来源。基于服务和服务业在人们的生活及国民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日趋重要,学者们日益关注服务市场的品牌塑造。服务品牌理论的代表人物—英国学者L.D.彻纳东尼和M.麦克唐纳认为,服务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拥有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品牌是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的来源。[21]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品牌形象营销就是通过品牌所蕴涵的

11

文化内涵和美感观念向旅游者承诺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价值。广西桂林推出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就是在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界在实施品牌战略的一个成功范例。举办方创造性地采用了“全景式、大舞台、总调度”的构思,巧妙地把自然景观与人文韵味的各种美感元素“诗意地栖居”于演出的整个过程中,以一曲渔舟唱晚演绎出“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少数民族风情,给予游客以极大的心灵震撼,成功地展示了名牌战略在文化产业中连带性强,社会辐射宽泛的显著效应。有关研究报告称,每年的慕名而来的游客增量保持在20%以上。截至2007年2月22日,《印象·刘三姐》献演一千场,观众累计达到了160万人,在创造可观的旅游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

3、通过文化教育提高旅游业者的职业素质,充分发掘人本资源的潜能

对于旅游产业而言,“任何时候,在消费品中,除了以商品形式存在的消费品外,还包括一定量的以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品”。旅游服务作为“一经提供随即消失”的文化消费品,是以“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的形式存在的。[22] 业者的服务是旅游活动转化为现实经济效益的中介,通过文化教育以提高业者服务水平成为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当前,文化休克是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公认的阻碍旅行者享受文化旅游乐趣的最大难题。文化休克是指游客在进入异质文化地区之后,与东道主社会成员进行交往时,由于“遭遇了某种异质文化的差异性”,导致对以往“社会交往中所熟悉的记号和符号的丧

12

失”而产生“对适应新环境与民众不成功的反应”。 [23 ]而一个文化功底深厚的业者在向游客提供服务时,本着设身处地的换位思考方式,以积极友好的态度对待来自不同文化的旅游者,通过自己精湛而周到的服务满足游客物质和精神的双重需求,这样做的结果将有效地缓解甚至消除文化休克问题,圆满实现旅游服务的目标。 四、结束语

现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趋势要求业者应以旅游者的体验和经历为旅游经营活动的目标定位,提高旅游经济的文化含量和发掘旅游文化的经济价值,实现文化体验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因此,本着经济文化一体化观点来指导旅游的系统运行,是跨越经济文化属性的二律背反这个旅游发展的卡夫丁峡谷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学概论(修订版)[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30-31.

[2]Russell,R.V. Tourists and Refugees:Coinciding Social—Cultural Impacts

Tourism Research.Vol.30.4.2003, 834.

[3]WTO. News and Events Calendar[Z]. 1985, Vol.184.

[4]D. Pearce. 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M]. New York: 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 Press,1987, 1.

[5]冯乃康.中国旅游文学论稿[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2.

13

[J]. Annals of

[6]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2版)[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73.

[7]Edward Inskeep.旅游规划— 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21.

[8]中西寅雄.现代经营理念与特质[M].东京:日本生产性本部,1965,89.

[12][13][17]池上惇. 文化和固有价值的经济学[M].东京:岩波书店,2003,1,109,98.

[9]季玉群.旅游业经济-文化协同运作及其运行模式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2007(5):72.

[10] D. Lowenthal. Geography, Experience, and Imagination:Towards a Geographical Epistemology[J].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61(3): 241-260. [11]Josef Pieper. Leisure: The Basis of Culture. [M].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Mentor Books,1963,44.

[12][13][17]池上惇. 文化和固有价值的经济学[M].东京:岩波书店,2003,1,109,98.

[14] Nash. D.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Oxford:Pergamon,2001, 26.

[15]Valene L. Smith. 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M].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89,33.

14

[16]Dennison. Nash Valene L. Smith. Anthropology and 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1991(1):25.

[18] Kessing,R.M. Creating. the past: custom and identity in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M].The Contemporary Pacifc,1(1/2),1989, 32.

[19]United Nations. Managing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Z].ESCAP

Tourism

Review

No.22,United

Nations

Publication,2001.

[20]杨振之.旅游资源的系统论分析[J].旅游学刊,1997(3): 50-51.

[21]L.D.彻纳东尼,M.麦克唐纳. 创建强有力的品牌 : 消费品、工业品与服务业的品牌效益[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1,211-245. [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6卷),第1分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65.

[23]Yvette Reisinger, Lindsay W. Turner. 旅游跨文化行为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4,64.

Economic-Cultural Identity in Tourism Industry :Antinomy and

Appropriate Transfer

Abstract: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modern tourism is economic-Cultural identity, which means the modern tourism should be a dialectical unity of Cultural Experiences and

15

economic benefit. Affected by Utilitarianism and Acculturation, there are Several Antinomy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Cultural identity.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tourism is one of the appropriate transfers. Key words: Essential Attribute of Modern Tourism;Cultural Experiences ;Economic Benefit;Antinomy;Cultural Acculturation

16

economic benefit. Affected by Utilitarianism and Acculturation, there are Several Antinomy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Cultural identity. Achiev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in tourism is one of the appropriate transfers. Key words: Essential Attribute of Modern Tourism;Cultural Experiences ;Economic Benefit;Antinomy;Cultural Acculturation

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9j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