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固体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15 06: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熟悉学生要做的事情:

1. 大组长要选定好,小组讨论后由大组长发言。 2. 讲清楚实验的器材要保管好,用完马上收好。 3. 在实验中注意安全。

认 识 固 体

教学内容: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 教学目标 :

1.通过引导学生体验、合作、自主探究,认识固体的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多种观察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的习惯和能力。

3、让学生养成在体验的全过程中既动手又动脑的好习惯,学会交流与倾听,体会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知道固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通过辨析物体的形态来认识固体 教材分析:

本课是《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的第一课。在这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对固体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生活感知,但没有形成科学概念,本课将采用体验、探究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固体,了解固体的性质,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准备:铁块、橡皮擦、乒乓球、布、玻璃、生熟鸡蛋、石块、面粉、水、牙膏、胶水、表格等。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孩子们,还记得我是谁吗?老师希望你能记住周老师,现在请你们观察周老师有什么特征? 一、导入新课

1、刚才孩子们观察我的时候很仔细!那现在我要考考你们,老师这里有两个鸡蛋,你能观察出哪个是生鸡蛋,哪个是熟鸡蛋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看到,闻到,摸到,听到,老师伺机板书方法。) 2.实践验证猜测:

①交流梳理:我们通过看、闻、摸、听都不能肯定这两个鸡蛋是生鸡蛋还是熟鸡蛋。那你们想知道答案吗?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敲碎。 ②实验验证。请两个小助手来帮助老师。(敲开鸡蛋)一个一个的敲。 3. 点拨思考:

1

刚才有没有孩子观察到生鸡蛋和熟鸡蛋敲开后有什么特点?(生可能会回答:生鸡蛋敲开像水一样会流动,熟鸡蛋敲开有一定的形。)

4.引导小结:生鸡蛋敲开像水一样流动是液体,熟鸡蛋有一定的形状是固体,伺机板书: 固体 液体

5.这节课我们一起来重点研究固体。板书课题:认识固体。 二、初步认识固体

1.想一想,分一分。(小组活动)

①出示课件:老师这儿有很多物体:有水、橡皮、布、水杯、文具盒、钢笔、牛奶、石头、玻璃、螺帽、醋、面粉。 提问:你们能把这些物体分成固体和液体吗?

②请同学们各组组长拿出1号口袋里的题单,组员一起讨论,组长填写。 ③分组汇报,追问学生你这样分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可能会在这环节对面粉是固体还是液体有争议,一是抓一把放在台上,会不会流动,不会流动那肯定不是液体,二是引导学生捏一捏感受里面的细小颗粒,告诉显微镜下会看到。生可能会说到固体有的是硬的,老师伺机板书在黑板上。)

④小结:看来固体具有一定形状,而且有的是硬硬的。液体会流动,固体不会流动。

2.议一议:提出疑问:同学们知道了干面粉是固体,那如果在面粉里加入了水呢?孩子们看到过和面吗?说说怎么和的? 3.实践操作:(演示实验)

①谁愿意来当老师的小助手?(在面粉里加入水搅拌)请孩子们注意观察面粉里加入了水还是固体吗?

②在面粉里加入多一点水,搅和成流动状的面糊,提问,现在还是固体吗? 再加一些面粉,搅和成流不动的面团,提问,现在还是固体吗? 你们刚才说是液体,现在又说是固体,它们是固体和液体混合在一起的,能不能又叫固体又液体?那我们可以给他取个新名字。举起来让学生观察到。 ③全班反馈。

④小结:其实在科学中,像面粉和水这样混合在一起产生的新物体称为混合物。所以面糊也好,面团也好,都是混合物,它们既不是固体也不是液体。 4.认识牙膏。(拓展)

①教师出示牙膏。现在,请你判断牙膏属于哪一种?

2

学生讨论,产生疑问。如果孩子说不出是混合物,可以请一个学生到台上挤 出牙膏观察,引导学生总结牙膏也是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 ②出示课件。

③孩子们,其实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混合物,比如胶水、鞋油、橡皮泥、加水的水泥等。 三、进一步认识固体 (一)观察分析,总结性质

刚才我们已经对固体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知道了固体有一定的形状,还有一定的硬度,但是固体还有很多的性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接下来我们就继续研究固体还有哪些性质。大家有兴趣吗?

1.读一读: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多种感官认识固体的性质。 ①出示小组活动要求:请同学们看到大屏幕,全班齐读要求: 1、运用多种方法认真观察物体。 2、做好观察记录,完成记录单。 3、动结束后,请注意桌面材料的整理,保持桌面的整洁。 ②我们已经知道哪些观察的方法?结合板书,让学生回答。我们还要用这些方法进一步来研究固体的性质,请同学们看到记录单:读记录单,知道活动要做什么。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分小组汇报结果。

4.认真观察汇总的记录表,你发现固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归纳总结。 (先让几个学生来回答,再引导学生从表格的几个方面来观察。教师适时补充拓展,并伺机板书。)

5.小结:孩子们真棒,刚才你们已经通过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知道了固体的几个方面的性质,但是固体的性质远远不止这些,伺机板书。下面我们来了解一种常见而又特殊的物体。 (二)思考拓展 1.提出疑问:出示课件

液体能流动,那沙漏里的沙子也能流动,它是不是液体吗? 2.学生反馈

(如果学生知道了沙子是固体可以追问理由后,引导学生从固体的性质来小结,如果不知道可以提示孩子:你们玩过沙子吗?沙子摸到是什么感觉?)

3

3.小结:沙子是固体,因为他本身有一定的形状和大小和硬度。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拓展练习:

1.孩子们这节课学到了这么多知识,老师要考考你们,你们敢接受挑战吗?注意要能够说出理由哦。请看大屏幕:

2.总结结束:孩子们真能干,今天我们通过不同的观察方法来研究了固体的这几方面的性质,其实固体还有许多其他的性质,在你们将来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学习。谢谢你们,今天和孩子们一起学习非常高兴! 设计意图

本课所呈现的教学活动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和经验,从学生的视角来展开研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为核心,重点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结构是:

一、导入部分通过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出固体和液体扥概念,同时借助对生熟鸡蛋的观察判断引导复习不同的观察方法。

二、把固体、液体分类是建立在学生对固体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探究活动,此环节重点是要学生说出分的理由,从而强化学生对固体的初步认识。同时通过对面粉加水和牙膏的研究,厘清固体和固体与水的混合物的区别,达到正确区分它们不同性质的目的。

三、学生实践探究。运用不同的观察方法进一步研究固体的性质,从而总结出固体的共同特性,以此达到学生能够分析认识判断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的目的。此环节是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提升,也是本课的重点。特别突出了引导学生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归纳和总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运用是对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的检验,注意了趣味性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4

板书设计

认识固体

看 闻 摸 听 ........ 形状:各异

固体

软硬:硬、软

颜色:各不相同

透明度:透明、不透明 、、、、、、、、、液体 会流动 混合物

分一分题单:

分一分

水 橡皮 布 水杯

5

醋 文具盒 钢笔 牛奶 石头 玻璃 螺帽 面粉

固体 液体

研究固体表格: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9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