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论文:浅谈爱玛母性关爱意识的缺乏

更新时间:2023-12-08 05: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包法利夫人》论文:浅谈爱玛母性关爱意识的缺乏 [摘要] 从婚姻之纽、暗恋之桥和偷情之障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在爱玛与生命中的三个男人的关系中,她如何对待贝尔特,以此反衬出爱玛对女儿的漠视以及爱玛母性意识的缺乏。对当今社会起到警示作用。

[关键词] 《包法利夫人》 母性意识 缺乏

在《包法利夫人》的译本导读中,周国强写到“爱玛美丽、善良,不乏聪明才智,她也应当得到幸福。然而她的幸福观是受浪漫主义作品的熏陶形成的,她向往的幸福是‘充分发挥想象力’的幻想的产物。”包法利夫人对幸福的追求是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之上的,从道德层面上讲,她的所作所为间接导致了丈夫的死亡并以牺牲女儿的幸福为代价。或许在当今这个偷情泛滥的社会,爱玛的通奸算不得什么;或许在一段特定时间里爱玛对乞丐和孤儿院的孩子是很善良的,可是作者莫泊桑并不认为她是个极为善良的人。读者可以从《包法利夫人》的字里行间看出爱玛是个极为缺乏母性关爱意识的人,不论是对动物还是对人,尤其是她的亲生女儿——贝尔特。

一、婚姻之纽

临产期越来越近,他对她也越来越疼爱。他们之间正在建立起另一种血肉联系,它是感情的继续,使结合复杂化。

爱玛先是感到很惊讶,接着便希望快分娩,好知道当妈妈是怎么一回事。她想要一个吊式的摇篮,可家里没钱作这笔花销,她心里感到酸楚,便干脆撂挑子什么都不管,全交给乡下裁缝去做,既不加选择,也不发表意见。

一个星期天,早晨6点,太阳升起的时候,她分娩了。“是个女儿!”夏尔说??她转过脸,昏了过去。

爱玛想要个摇篮,可是因为没有钱,她便什么都不管了,她没有好好准备,也便没有做母亲的乐趣;“她没有品味到做这种准备工作的乐趣,这种准备工作是大有益于培养母爱的,因此,她对孩子的爱从一开始起便少了什么内涵。”包法利夫人想要个儿子,可是却生了个女儿,所以她连看都没有看自己的女儿,转过脸去,昏了过去!读者无法理解一个母亲为什么如此的讨厌自己刚刚生的女儿,更无法理解一个母亲难道没有钱就可以有理由不给孩子母亲的爱了吗?

因为他要让贝尔特接受良好的教育,希望她有才华,希望她学会弹钢琴??最后,他们将考虑她的归宿,给她找个诚实可靠、社会地位稳定的小伙子,他将使她幸福,幸福美满、白头偕老。

夏尔望着她,心里感到无限的欣喜,只是欣喜中掺杂着忧伤??

而夏尔期待着小生命的到来,感到因为孩子的缘故,他

的人生便圆满了,他也心满意足了。孩子对夏尔来说是婚姻的纽带,是他生命的延续,作为一个负责任的父亲,他为女儿的将来打算着、积累着、筹划着。可是就在夏尔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的时候,妻子却在想着如何私奔,甚至在周密的计划当中都不曾考虑过自己的女儿以后该怎么办。夏尔的表现是一个普通父亲的表现,而爱玛的表现却不是一个普通母亲的表现!

二、暗恋之桥

有一天,爱玛心血来潮,觉得需要去看看她请木匠老婆哺乳喂养的小姑娘,这次心血来潮促成了她与列翁的偶遇,为了与年轻男子谈话,她极不耐烦的敷衍着女儿的奶妈,她竟然看了自己的女儿前前后后不到5分钟就跟列翁走了。而女儿也成为了爱玛与列翁暧昧暗恋关系桥梁和纽带。

她把贝尔特从奶妈那里接了回来??她不时宣称自己最爱小孩,那是她的安慰、她的欢乐、她的命根子,说着,她情不自禁地抚摸着孩子。包法利夫人真的最爱小孩吗?她女儿真的是她的安慰吗?其实不然。其实隐隐的觉得女儿是她与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桥梁,这令人觉得无耻,两人相遇是因为孩子,两人暧昧的首次分手也通过孩子。更有甚者,爱玛痛苦的时候会拿贝尔特来出气。

“说来也怪,”爱玛在想,“这孩子真丑!”小贝尔特竭

力想走到母亲身边,抓她的围裙带。“别来烦我!”她母亲说着用手把她推开。小姑娘很快又回来了??一绺清净的口水挂在唇边,落在爱玛的绸围裙上。“别来烦我啊!”少妇怒冲冲地又说了一遍。她脸上的神情把孩子吓得叫唤起来。

作为一个母亲,首先她竟然认为自己的孩子丑,这很反常。贝尔特很不幸就有这样一个母亲。爱玛不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怒气冲冲,把女儿推倒在地,爱玛不关心孩子,还对丈夫撒谎,还觉得自己挺蠢,挺善良,居然为这么一点小事感到不安。这些都反映出爱玛没有任何母性的关爱意识,只是利用女儿做她与列翁暧昧关系的中介与桥梁。

他们互相望了望,而他们的思想,融汇在同样的烦恼里,紧相拥抱,仿佛两颗跳动的心。“我真想亲亲贝尔特。”列翁说。列翁在她脖子上连连亲了好几下。列翁只是在亲贝尔特吗?还是他想亲爱玛却又不能亲,因此借亲贝尔特来表达他对包法利夫人的爱慕之情?包法利夫人与列翁之间的第一次难以言表的暧昧之情始于一起去看贝尔特,终于列翁对贝尔特的亲吻。贝尔特充当了此次暗恋的桥梁。

三、偷情之“障”

如果说贝尔特对列翁而言是表达爱慕的桥梁,可是在罗多尔夫看来,贝尔特却是他与爱玛婚外情的障碍。

尽管罗多尔夫把“她的小孩”看做偷得爱玛的一个障碍,

可是由于爱玛极端缺乏母性的关爱意识,女儿并没有对爱玛偷情造成任何障碍。

“你女儿怎么办?”她想了几分钟,然后答道:“实在没法,我们就把她带上!”“我总不能为你去流落他乡异地呀,还带上个孩子的拖累。”

贝尔特对二者之间的偷情并没有构成任何障碍,原因在于爱玛对女儿的漠视甚至忽视。事实上,可以看出爱玛在考虑私奔的整个过程中,甚至都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女儿。直到罗多尔夫问她,她才想起女儿来。可是,罗多尔夫却认为贝尔特是个拖累,并更加坚定了甩掉爱玛的决心。

孩子朝母亲伸出双臂,想搂住母亲的脖子,可爱玛扭过脸去,用断断续续的声音说:“不,不??谁都别碰我!”

这是爱玛第二次因为男人而拒绝拥抱她的女儿。她可以为了偷情倾家荡产,送给男人花哨的礼物,文章中却只字未提她都给女儿置办过什么、考虑过什么,她甚至连一个拥抱都不想给中自己的女儿。

四、结语

包法利夫人如同飞蛾般一次又一次投入列翁的怀抱,不惜借债、撒谎、伤害别人以达到她的私人目的。“她只是勉强亲了一下小女儿。”看她忙的连亲一下女儿的时间都没有了。

“当然不像爱你这样爱他!”她赶忙补充一句,并用女儿的性命做保证。“我怕!”孩子边说边往后退。爱玛拉住她的手,想亲一下,她却挣脱开了。

爱玛临终之前,要亲一下她的女儿,可是贝尔特却因为害怕而挣脱了。爱玛为了失恋而拒绝拥抱贝尔特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在临终的时候,女儿也会因为害怕而拒绝让母亲去亲自己的手呢。笔者不想说爱玛活该,也不想站在道德的卫道士的角度去口诛笔伐,只是站在无辜的贝尔特这一边来看待爱玛的所作所为。一个二十几岁青春年少的女人,爱玛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和浪漫的爱情,可是这种追求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尤其不能以牺牲无辜孩子的幸福为代价。

参考文献:

[1]许渊冲译.包法利夫人.译林出版社,1992. [2]周国强译.包法利夫人.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9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