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3-04-06 09:2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没有资本主义,也就无所谓科学意义上的社会主义
答:1.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摧毁了封建制度,并且在它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2.一方面要对其进行彻底地揭露和批判,另一方面应对它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也给予了充分的赞誉和肯定。
3.资本主义制度和其他社会制度一样,它继承了以往社会所创造的生产力,并且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面,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4.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身优越性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并将继续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二、资本主义矛盾不可能诉诸于道德解决,以及马克思关于“两个决不会”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表现是:
第一它表现为资本主义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
第二,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狭小之间的矛盾。
第三,它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两个决不会”:“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P161
“两个决不会”既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是“两个必然”论断的运用和体现。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把社会主义的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强调,社会主义革命的必备条件是社会发展已经达到这样的阶段:既有的生产力同现存的社会制度不能再继续并存。恩格斯也指出,肩负共产主义革命历史重任的无产阶级是由于工业革命而产生的。正是“工业革命孕育着
一个由无产阶级进行的社会革命”,因此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任何人可以随心所欲制造的。这是“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最初表述。
“两个决不会”思想的实质在于: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只有当生产力达到一定高度、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无法容纳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才能够最终成为现实。因此,马克思的“两个决不会”思想,是马克思“两个必然”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趋势,“两个决不会”则强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二者是统一的。“两个决不会”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纠正了马克思、恩格斯在参加1848—1849年欧洲革命时提出的一些不正确想法,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和艰巨的历史过程,从而为“两个必然”奠定了更加科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必须把“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联系起来思考,才能够全面地理解和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
三、科学社会主义既是理论,又是运动
科学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提出的。“共产主义现在已不再意味着凭空设想一种尽可能完善的社会理想,而是意味着深入理解无产阶级所进行的斗争的性质、条件以及由此产生的一般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这种斗争提供了思想武器。“完成这一解放世界的事业,是现代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深入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附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的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关注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并置身于这种运动,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这个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不是天才头脑的偶尔发现,“而被看作两个历史地产生的阶级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必然产物。它的任务不再是构想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社会体系,而是研究必然产生这两个阶级以及其相互斗争的那种历史的经济的
过程;并在由此造成的经济状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手段”。
四、马克思主义初始人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些设想P58
马克思曾设想俄国社会应该在农村公社这种古代类型公有制基础上,选择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进而跃迁到社会主义社会。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晚年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恩格斯指出:“公社,在某种程度上还有劳动组合,都包含了某些萌芽,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展起来,拯救俄国不必经受资本主义的苦难。”1894年,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一文中又强调指出:这一论断“不仅适用于俄国,而且适用于处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的发展阶段的一切国家”。问题的差距就在于“公社如何能够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巨大生产力作为社会财产和社会工具掌握起来”。显而易见,马克思的晚年设想以及恩格斯对它的深化和拓展,其实是统一的,就是开辟东方社会发展的非资木主义道路。
马克思晚年关于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设想是邃密而深沉的,它反映了马克思开始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重新考察社会主义的历史起源、本质规定和发展道路问题,揭示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东方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
五、列宁“一国胜利”论的经验教训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简称“一国胜利论”)的内容,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经济文化落后的一国或数国不仅可以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而且可以建成社会主义。当然,这个理论有一个形成过程。有人把“一国胜利论”说成“一国胜利论”和“一国建成论”两个理论,这实际上是把一个有机的完整的理论的互相衔接的不同发展阶段分割开来。我们应该从整体上研究这个理论。同样明显的是,“一国胜利论”还不是社会主义在一国的最后胜利。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这取决于整个人类的解放。但这已是一国胜利论的题外之意了
列宁及时加以总结,提出“不仅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而
且要退到由国家来调节商业和货币流通。”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列宁关于通过新经济政策走向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步成熟了。列宁指出,工农联盟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无产阶级在政治上不和农民联盟就不可能有无产阶级政权,在经济上没有农民的农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工业同它的结合,就谈不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福利的提高。列宁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没有商业。市场、货币、商业是新经济政策要寻找的那个“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就是千百万小农与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企业也应运用商业原则。“不是直接依靠热情,而是借助于伟大革命所产生的热情,依靠个人兴趣,依靠个人利益,依靠经济核算,在这个小农国家里建立起牢固的桥梁,通过国家资本主义走向社会主义。”列宁提出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道路、方法和方式。列宁认为这种资本主义是自由贸易中不可避免的,对于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无产阶级来说,这种资本主义没有什么可怕的“国家掌握着一切大生产资料”,这是建成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权力”,这是建成社会主义的政治前提,“无产阶级和千百万小农及最小农结成联盟,无产阶级对农民的领导已有保证”,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和可靠保证。21如果说两年前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把“合作制”看成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的话,那么,这时他则改变了看法,认为在苏维埃国家条件下,合作制就是社会主义的经济。经过长期异常艰苦的探索,列宁终于找到了通过合作社的途径建成社会主义的道路,他的“一国胜利论”也最终形成了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座丰碑。
通过深入研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规律,列宁揭示了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全面论述了孕育社会主义革命的主客观条件,创立了社会主义首先在一国或数国胜利的理论,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一思想理论指导下,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地胜利,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地人类历史新纪元,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人民,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赢得独立自由地斗争,引来了20世纪社会主义地胜利进军。
其理论要点有:
第一,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可以首先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第三,俄国一国可以首先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在工农政权和苏维埃制度的基础上赶超西方发达国家。
理论创新:
列宁地一国胜利理论,集中体现了求真务实,与时俱进地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是在新地历史背景下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发展,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地新阶段。列宁地这一重大理论贡献,对落后国家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积极而深远地影响,至今仍是指导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地宝贵精神财富。
六、“斯大林模式”的成就和严重问题P97
答:斯大林战胜党内反动派后,随即发动了高速工业化、农业全盘集体化和大清洗三大运动,完全改变了新经济政策的道路,形成了斯大林模式,即社会主义苏联模式。一言以蔽之,集权模式是也。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 1.政治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弊端:①高度集权的以党代政体制②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与终身制③以人治代替法治,民主制遭到破坏④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 2.经济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弊端①所有制形式过于整齐划一②部门管理体制过于集中③片面强调指令性计划经济、排斥市场机制④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经济⑤经济片面发展,国民经济比例长期失调。
历史功绩:①多多少少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保证了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高速度的发展工业,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的物资基础;③保证了苏联反对希特勒德国的卫国战争的胜利;
④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提供了经验与教训。
消极影响:①使苏联走上了并非最佳的发展道路;②阻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大发挥;③在实践中逐渐对苏联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阻滞作用;④降低了社会主义的威信,减弱了社会主义的吸引力;⑤形成了消极的国际影响,对几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损害。
七、社会主义在中国:本土化和初级阶段P131\133
八、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与把握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
九、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利用资本主义
十、社会主义理念在当代主要体现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诉求
十一、全球化放大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机遇
十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多样化
正在阅读:
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04-06
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600字04-01
《数据结构》课后题及答案03-28
女性内分泌调理秘方(不看后悔)05-10
学校校长在学生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范文03-24
会计电算化作业及答案剖析12-30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 三05-04
我国农产品贸易比较优势分析07-26
锂离子电池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05-09
剑桥雅思4-7同义转换05-22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社会主义
- 实践
- 理论
- 外墙干挂石材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标)
- 2012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解析汇编19:一次(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
- 家庭装修合同标准范本_2
- 2022济南版生物八年级下册5.1.4《生物进化的原因》word教案
- 柑橘标准化高效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
- 微信转账记录删除了怎么恢复和查看 多种方法测试给你看
- 2022-2022年初中科学七年级上册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第6节
- 2022年宁夏高考理科数学真题及答案
- 部编本五年级语文人物描写一组摔跤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课第二框信用工具和外汇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沂水春风》教学实录(完整篇)(两课时) (人教版高二选修)
- 常熟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学生素质拓展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03 项目进度管理_OK
- 钻芯法检测实施细则
- (完整版)《指南录后序》练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 【读后感】秋菊打官司中的法治元素_217361
- 周信东主编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实验一实验报告
- 体验式、系统化保险增员项目简介
-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教通用)习题:课时提升作业 三十一 14.2
- 2016-2022年中国及全球GD型橡胶护舷行业市场发展战略分析及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