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省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情况分析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9 10: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高校高职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

高教处2017年9月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17年8月,我省共有高职高专院校74所,其中,市级政府举办28所,省直部门举办23所,国有企业举办7所,民办16所。另有9所本科院校和1所成人高校举办高职教育。全省高职专业点共有2875个(含2年制专业点289个、5年制专业点64个),其中国控专业点150个(公安司法类16个,教育类121个,医学类13个)。

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专业共有19个专业大类99个专业类,目录内专业748个,2016年目录增补专业13个。我省现有专业类90个,占所有专业类的91%。目前我省尚有渔业类、石油与天然气类、气象类、水利水电设备类、水土保持与水环境类、铁道装备类、管道运输类、人口与计划生育类、民族文化类等9类专业未布点。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备案专业统计,我省共备案2875个专业点,其中目录内专业410个,占全部目录内专业54.8%。2016年增补专业4个,占增补专业的30%。我省尚有338个目录内专业未布点,尚有9个2016年增补专业未布点(见附件1)。

图1 安徽省高职专业基本情况

二、布局情况

截至目前,我省高校财经商贸大类高职专业600个专业点,占比最高,达20.8%;电子信息大类464个专业点,达16.1%;装备制造大类366个专业点,达12.7%;教育与体育大类242个专业点,达8.4%;土木建筑大类220个专业点,达7.6%;文化艺术大类209个专业点,达7.2%。

1

图2 安徽省高职专业布局情况

三、对接社会需求分析

(一)专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匹配情况

产业结构决定了就业结构,而就业结构影响着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因此,产业结构直接决定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和改革方向。根据《安徽省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1.2:49.7:39.1调整为10.6:48.4:41,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1.1%。产值结构呈现“二、三、一”的发展格局。

我省高职教育服务一产专业点55个,占比1.9%;服务二产专业点796个,占比27.7%;服务三产专业点2024个,占比70.4%。从上可看出,我省高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存在结构性差异,服务一、二产专业点相对不足,服务三产专业点相对较多,需要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专业点设置供给侧改革,鼓励高职院校设置服务一产、二产专业点和技术含量高的三产专业点。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部分专业设置存在趋同现象

全省的高职专业重复设置多。我省专业布点数量较多的22个高职专业(含2年制和5年制专业)分别为:会计97个,电子商务72个,计算机应用技术72个,旅游管理67个,市场营销58个,机电一体化技术57个,物流管理57个,计算机网络技术53个,应用电子技术51个,建筑工程技术47个,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47个,数控技术46个,动漫制作技术43个,酒店管理43个,工程造价41个,汽车营销与服务38个,数字媒体应

2

用技术36个,软件技术35个,商务英语32个,物联网应用技术31个,财务管理30个,电气自动化技术30个。

图3安徽省布点数量较多的22个高职专业

上述专业不仅规模大,而且布点多,每个专业有超过25所学校开设,其中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应用技术、旅游管理、市场营销、机电一体化技术、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电子技术9个专业分别有超过40所学校开设。

二是部分专业就业率还不高

2016年末,全省就业人员4361.6万人,比上年增加19.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1383.5万人,减少12.7万人;第二产业1245.5万人,增加13.4万人;第三产业1732.6万人,增加18.8万人。2016年,我省高职院校(专科)毕业生学生初次就业率达到89.31%。2016年,我省高校初次就业率较低的21个高职专业分别为:矿山安全技术与监察75.00%,景区开发与管理75.00%,社会工作75.00%,社会体育74.24%,矿井建设73.33%,服装营销与管理72.86%,金属矿开采技术72.22%,信用管理72.00%,旅游日语69.70%,法律事务63.94%,行政管理61.58%,劳动与社会保障60.34%,城镇规划58.82%,法律文秘 52.38%,初等教育(计算机方向)51.02%,司法警务40.98%,影视灯光艺术34.78%,书记官31.30%,矿山测量28.95%,煤矿开采技术26.44%,汉语(对外汉语)0。(本次专业名称为2004年教育部高职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名称)

3

图4安徽省高校初次就业率较低的21个高职专业

三是部分专业设置滞后

根据《安徽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皖政办?2016?53号)等文件精神,我省将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和新材料、生物和大健康、绿色低碳、信息经济五大产业,具体包括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语音、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产业,机器人、通用航空、智能制造、现代农机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生物医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智慧健康、生物农业、生物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商务、云计算、数字创意等新兴产业。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应的专业设置及其规模都明显不足。一是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发展不足。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对应的专业类,如信息技术类、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等专业点过少。二是体现新兴技术的专业不多。在信息技术类专业中仅有少数几个涉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领域的专业,而涉及加工制造类、医药卫生类、资源环境类、新能源类等体现新兴技术特征的专业较少。

(三)对策和举措

1.服务产业,建立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

4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调整必须坚持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持续发布年度专业布局和需求分析报告,建立专业设置的预警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做到专业随着经济方式转变“走”,跟着产业结构调整“变”,围绕企业人才需求

“转”,不断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开展专业评估,引导高职院校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合理设置高职专业,提高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逐步建立科学的专业结构体系。通过控制招生指标进行调控,对于专业布点多、重复设置率高、规模大的专业要严格控制招生指标。鼓励设置第二产业相关专业,包括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专业,缓解目前第二产业专业规模过小、第三产业专业规模过大的矛盾;同时,适应现代服务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升现有服务第三产业的专业水平。

2.适应社会,严控制社会需求量小、就业率低的专业

2017年,我省将劳动与社会保障(劳动与社会保障)、城镇规划(城乡规划)、法律文秘(法律文秘)、初等教育(计算机方向)(小学教育(计算机方向))、司法警务(司法警务)、影视灯光艺术(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书记官(法律文秘)、矿山测量(矿山测量)、煤矿开采技术(煤矿开采技术)、汉语(对外汉语)(汉语(对外汉语))等10个专业列入省控专业。(注:括号前面的为2004教育部公布高职目录专业名称,括号内的为2015年教育部公布的高职目录专业名称)

3.立足区域,打造学校的特色专业集群

各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制造强省和技工大省建设为己任,打造学校特色专业集群。一是专业要突出规模化。专业规模应保持在一定数量上。各校应开展专业结构评估和调整,进行专业撤并整合,重点要针对100人以下规模专业,使有限资源得以较集中利用,以产生规模效应。二是专业要突出差别化。专业集群特色化是差别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要打造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覆盖主要产业链的“专业集群,即所开设的专业按其关联性组成群,每一个群,由主干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组成,相关专业要么是从主干专业中派生出来的,要么是与主干专业关联度非常高的并行专业。同一专业群共享课程、师资及设备等资源,可大大提高办学效益。

4.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鼓励设置服务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专业。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8y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