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防爆理论与技术试卷(A)(通风Z07)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更新时间:2024-02-02 12:4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系(部)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华 北 科 技 学 院

200 9 /201 0学年第一学期考试试卷(Z07级)

考试科目:防火防爆理论技术 选用试卷: A 适用专业: 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

题目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一、概念(每小题3分,共24分)

1.活化能:使普通分子变为活性分子所必需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封

2.直链反应:一个游离基(活性中心)只生成一个新的游离基的反应。 3.感应期:可燃物质的温度在达到自燃点或着火点之后,并不立即发生自燃或着火,其间有段延滞的时间,称为感应期(或诱导期)。

4.自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化学反应、物理或生物作用等所产生的热量,

使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称为本身自燃,也叫自热自燃。 5.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由管中喷出,同周围空气(或氧气)接触,可燃性气体分子同氧分子由于相互扩散,一边混合、一边燃烧,这种形式的燃烧叫做扩散燃烧。

6.热值:指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的可燃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可燃性

订 固体或可燃性液体的热值以“J/kg”表示;可燃气体的热值以“J/m3”表示。

7.殉爆:当一个炸药药包爆炸时,可以使位于一定距离处,与其没有什么联系的另一个炸药药包也发生爆炸的现象。

8.蒸发潜热:可燃液体和固体是在受热后蒸发出气体的燃烧。液体和固体需要

线

吸收一定的热量才能蒸发,这热量称蒸发潜热。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 根据链式反应理论,连锁反应分为三个阶段,它们是 链引发 、 链传递 、 链终止 。

1

2. 火灾监测仪表按探测对象不同分为 感温传感器 、 感烟传感器 、 感光传感器 。

3. B类火灾指 液体 火灾和 可熔化固体物质 火灾。

4. 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隔离法 、 冷却法 、 窒息法 等。(抑制法) 5.爆炸的主要破坏作用有 冲击波 、 碎片冲击 、 震荡作用 、 造成二次事故 。(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6. 常用的阻火装置有 安全液封 、 阻火器 、 单向阀 。

7. 根据可以促使物质升温的热量来源不同,物质自燃可以分为 受热自燃 和 自热自燃 两种。

8. 衡量爆炸破坏力的两个重要参数是 爆炸温度 和 爆炸压力 。 9. 特大火灾指死亡人数在 10 以上;重伤人数在 20 以上;死亡、重伤人数20人以上;受灾户在 50 户以上;烧毁财物损失100万元以上的火灾。 10.静电防护的主要方法有 工艺控制法 、 泄漏法 、 中和法 。 三、简答(每小题7分,共28分)

1. 在防火措施中,控制可燃物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在生活中和生产的可能条件下,以难燃和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材建筑房屋;

(2)降低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如在车间或库房采取全面通风或局部排风,使可燃物不易积聚,从而不会超过最高允许浓度;

(3)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

(4)对于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

2. 简述缝隙隔爆的原理是什么?

2

传爆能力是爆炸性混合物传播燃烧爆炸能力的一种度量参数,用最小传爆断面表示。当可燃性混合物的火焰经过两个平面间的缝隙或小直径管子时,如果其断面小到某个数值,由于游离基销毁的数量增加而破坏了燃烧条件,火焰即熄灭。这种阻断火焰传播的原理称为缝隙隔爆。 3. 粉尘爆炸的特点有哪些?

(1)粉尘混合物爆炸时,其燃烧并不完全; (2)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3)爆炸的感应期较长; (4)粉尘点火的起始能量大; (5)粉尘爆炸肯定会产生有毒气体。 4. 防止煤自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开拓开采技术措施; (2)防止漏风; (3)均压防灭火; (4)预防性灌浆; (5)阻化剂; (6)惰性气体;

(7)限制煤堆的高度并将煤堆压实。 四、综合(共20分,每题10分)

1、常用的灭火剂有哪些?他们灭火原理是什么?

(写出5种就行,写出一种得1分,每种答了原理答1分) (1)消防用水

水的灭火原理是:①水的吸热量比其他物质大,所以它有冷却作用;②当水与燃烧物质接触时,会形成“蒸气幕”,能够防止空气进入燃烧区,并能稀

3

释燃烧区中氧的含量,使燃烧强度逐渐减弱;③水的稀释作用。当水溶性可燃液体发生火灾时,在允许用水扑救的条件下,水可降低可燃液体浓度及燃烧区内可燃蒸气的浓度;④水的机械冲击作用,在扑救过程中用高压水流强烈冲击燃烧物和火焰,这种机械冲击作用可冲散燃烧物并使燃烧强度显著减弱。 (2)泡沫

泡沫的灭火机理是利用水的冷却作用和泡沫层隔绝空气的窒熄作用。燃烧物表面形成的泡沫覆盖层,可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绝,由于泡沫层封闭了燃烧物表面,可以遮断火焰的热辐射,阻止燃烧物本身和附近可燃物质的蒸发;泡沫析出的液体可对燃烧表面进行冷却,而且泡沫受热蒸发产生的水蒸气能降低氧的浓度。 (3)1211灭火剂

碳氢化合物(如甲烷)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后,所生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会发生明显变化。例如甲烷是一种比空气轻的易燃气体,其分子中的四个氢原子被卤族原子氟替代就生成CF4,CF4则是一种不燃的气体。命名为1211灭火剂的是二氟一氯一溴甲烷,分子式为CBrClF2,它是一种无色略带芳香味的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对金属腐蚀性小,有较好的绝缘性能,毒性也较小。1211灭火剂能有效地扑灭电气设备火灾、可燃气体火灾、易燃和可燃液体火灾以及易燃固体的表面火灾;不宜扑灭自己能供氧气的化学药品(如硝化纤维)、化学性活泼的金属、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

(4)二氧化碳灭火剂

二氧化碳灭火剂的主要作用是稀释空气中的氧浓度,使其达到燃烧的最低需氧量以下,火即自动熄灭。二氧化碳灭火剂是将二氧化碳以液态的形式加压充装于灭火机中,因液态二氧化碳易挥发成气体,挥发后体积将扩大760倍,

4

当它从灭火机里喷出时,由于气化吸收热量的关系,立即变成干冰。此种霜状干冰喷向着火处,立即气化,而把燃烧处包围起来,起了隔绝和稀释氧的作用。当二氧化碳占空气的浓度为30%~35%时,燃烧就会停止,其灭火效率很高。 (5)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的灭火机理是能蒸发冷却和稀释氧浓度。四氯化碳为无色透明液体,不助燃、不自燃、不导电、沸点低(7.8℃),其灭火作用主要是利用它的这些性质。当四氯化碳落到火区中时,迅速蒸发,由于其蒸气重(约为空气的5.5倍),能密集在火源四处包围着正在燃烧的物质,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若空气中含有10%容积的四氯化碳蒸气,则燃着的火焰就迅速熄灭。 (6)干粉灭火剂

干粉是细微的固体微粒,其作用主要是抑制燃烧。常用的干粉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钾、磷酸二氢铵尿素干粉等。碳酸氢钠干粉的成分是碳酸氢钠占93%,滑石粉占5%,硬脂酸镁占0.5%~2%,后二种成分是加重剂和防潮剂。从干粉灭火机中喷出的灭火粉末,覆盖在固体的燃烧物上,能够构成阻碍燃烧的隔离层,而且此种固体粉末灭火剂遇火时放出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钠盐在燃烧区吸收大量的热,起到冷却和稀释可燃气体的作用。同时干粉灭火剂与燃烧区的氢化合物起作用,夺取燃烧反应的游离基,起到抑制燃烧的作用,致使火焰熄灭。

2、如图所示为氨-氧-氮混合气体的爆炸极限三角形。(1)试写出图中A、B、C三点的各气体组分并判断他们爆炸与否;(2)在图中标示出D点(NH3:50%,O2:20%,N2:30%)、E点(NH3:10%,O2:10%,N2:80%),并判断它们爆炸与否。

(写出一个点得1分,判断正确得1分)

A点:(NH3:60%,O2:30%,N2:10%) 爆炸 B点:(NH3:40%,O2:10%,N2:50%) 不爆炸

5

C点:(NH3:30%,O2:70%,N2:0%) 爆炸 D、E点见图,期中D点爆炸,E点不爆炸。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82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