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风炉喷涂工艺施工方案

更新时间:2023-10-15 22: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XXX高炉工程热风炉系统

喷涂工艺施工方案

1. 工程简介

XXXXXX3高炉工程的热风炉系统,分别由4座高架外燃式热风炉、热风管道、烟气管道、预热装置等部分组成。每座热风炉包括蓄热室、燃烧室两个炉体,各炉体之间通过联络管连接成一体。

热风炉的炉壳及管道内壁,采用半干法喷涂不定形耐火喷涂料。根据现有的“热风炉炉体喷涂施工图”,共有两种喷涂料,总重量为736.8吨(系一座高炉的4座热风炉炉体的理论用量)。由于“管道喷涂施工图”尚未下达,其喷涂料的材质及数量均不明确。按照现场施工部署,先喷涂A高炉的热风炉系统,后喷涂B高炉的热风炉系统。每座高炉的热风炉系统拟安排两条喷涂线作业,其中热风炉炉蹄施工绝对工期为60天。

2. 喷涂施工具备的条件

2.1炉壳、管道结构安装、焊接除锈完毕, 并办理中间工序交接资料及喷涂料金属支承件(锚固件)的隐蔽工程验收证明书。 2.2炉壳、管道内径检测完毕,并已调整确定喷涂中心。

2.3进入施工现场的喷涂料应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施工方法说明书。施工前对喷涂料进行抽样复检,并报验审查完毕。

2.4喷涂施工的机械设备和作业设施安装就绪,试车、试压合格,达到工艺要求。 2.5喷涂施工的专用工具准备齐全;喷涂操作人员经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2.6喷涂施工前,应按喷涂材料牌号规定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进行喷涂试验,以确定适合的风压、料速、水压等各项参数;并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力求达到设计要求。

2.7炉底耐热混凝土施工完毕,并已达到养护期限和使用条件。

2.8现场施工大临设施,施工用水、用电设施,安全保护设施以及防雨、防潮、成品保护措施等已完毕,满足使用要求。

3. 喷涂施工设施布置

1

3.1空压机站

设在燃烧室台架下,面积约30m2,采用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火工作棚。内设2台9m3的电动空压机。 3.2喷涂机站

设在燃烧室东侧A,B跨?11.500钢构平台上,面积约60m2,采用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火工作棚。内设2台喷涂机,2台强制式搅拌机及料台等。 3.3喷涂料堆场

设在?11.500钢构平台上,尽量靠近喷涂机站,面积约60 m2,采用钢管架、瓦楞铁搭设防雨、防风有盖仓库。

4. 喷涂施工顺序

4.1蓄热室

拱顶部?锥体部?直筒部上段(?31217-?20388) 4.2燃烧室

拱顶部?直筒部

4.3拱顶联络管、热风管道(含热风支管、总管、围管)及烟气管道

下半圆?上半圆

5. 喷涂施工部位、材质、喷涂层厚度

5.1蓄热室

直筒部上段(?31217-?20388):喷涂耐火喷涂料(FN-130);喷涂层厚度 为60mm。

锥体部、拱顶部:喷涂耐酸喷涂料(GN-14a);喷涂层厚度为60mm。 5.2燃烧室

直筒部(?11236-?41840):喷涂耐火喷涂料(FN-130);喷涂层厚度为60mm。 拱顶部、拱顶联络管:喷涂耐酸喷涂料(GN-14a);喷涂层厚度为60mm。 5.3热风管道、烟气管道(暂缺)

6. 喷涂施工方法

6.1喷涂施工平台及脚手架设置

2

6.1.1蓄热室

(1)直筒部(?20388)至锥体部中段(?~37865):采用悬挂活动吊盘代替工作平台,由上而下逐段进行喷涂。吊盘是用8根钢丝绳悬挂的,其中4根为提升钢丝绳(?16mm),4根为承重钢丝绳(?27mm),分别挂在吊盘框架的主梁上。提升钢丝绳的另一端与两个2?2滑轮组(每个荷载5t)连接汇成1根钢丝绳从炉顶人孔穿出,经导向滑轮与一台慢速转扬机相连;承重钢丝绳的另一端则绕栓于设置在炉顶人孔处的滑轮座上。

(2)锥体部中段(?~37865)至拱顶部 (?52155):由于吊盘受其水平方向的伸缩限制,只能提升到?~37865的位置,距离拱顶约有14m高度。为此,在吊盘上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平台约7步(每步高约1.7m)。脚手架施工平台由扣件式钢管、方木、跳板及马凳组成。

(3)喷涂施工之前,对蓄热室内已砌完的砌体必须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在已砌完的砌体表面满铺胶皮。

?利用原炉内?~31000处的钢结构保护棚,将其整体下降覆盖于胶皮上。 ?沿炉壳焊一圈铁皮,并稍带坡度将喷涂流下来的水引向保护棚中心及时处理。

(4)一座高炉的4个蓄热室喷涂吊盘共计两套,吊盘及索具均在炉内组装。施工人员进出炉内,配备钢梯挂于施工洞口上下。 6.1.2燃烧室

(1)直筒部:同蓄热室一样,仍采用悬挂活动吊盘代替施工平台。而且该活动吊盘又能满足作为直筒部位的砌筑施工平台。

(2)拱顶部:当吊盘提升至?41840时,距离拱顶尚有10m左右的高度,故在吊盘上搭设临时脚手架施工平台约5步(每步约高1.7m)。脚手架施工平台由扣件式钢管、方木、跳板及马凳组成。

(3)一座热风炉的4个燃烧室喷涂吊盘共计4套(砌筑共用),吊盘及索具均在炉内组装。施工人员进出炉内,配备钢梯挂于施工洞口上下。 6.1.3管道

3

(1)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根据各管道的内径,采用100?100mm的方木和25mm厚的木跳板搭设喷涂施工平台。方木搁在喷涂部位的管壳内壁上,间距约为500mm,木跳板满铺于方木上。随着喷涂部位的改变,其工作平台向前移动。

(2)烟气管及余热回收区:由于管壳内径比较大,宜搭设临时钢管脚手架施工平台。

6.2炉(管)壳内径检测和喷涂中心确定 6.2.1蓄热室

(1)直筒部、锥体部:从拱顶人孔法兰中心固定架中间放下5kg的线锤,找好?~18000处炉墙砌体的设计中心,以此两中心点连接细钢丝绳于固定架上,借助吊盘及脚手架分段检测直筒、锥部炉壳各点的内半径。检测方法:预先将检测点的标高返测到炉壳上,即每1.5~1.8m高度沿圆周上12点(即30o一点)。用木尺或钢卷尺量半径时,要使尺杆的标端与检测部位的标高保持水平。然后将所测的数据填入表内,经调整确定喷涂中心。一般炉壳误差不大的话,可以通过调整喷涂厚度来找圆,不必调整喷涂中心。但最小的喷涂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厚度的2/3~3/4。

(2)拱顶部:以球顶标高为基准,按球顶半径的设计尺寸下返到球顶设计中心点的固定架上,作为安装万向轮杆的基准,检测球顶炉壳半径,将所测数据填入表内,经调整选定喷涂中心。通常情况下,均以设计中心为准,调整喷涂厚度找圆。 6.2.2燃烧室

(1)直筒部:从拱顶人孔法兰中心固定架中间放下5kg的线锤,找好炉底设计中心,以细钢丝绳连接两中心点于固定架,然后以此中心线为基准,分段检测直筒部炉壳各点内半径(检测方法同蓄热室),并将所测的数据填入表内,经调整确定喷涂中心。

(2)拱顶部:球顶半径检测同蓄热室。 6.2.3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

4

首先,用测量仪器将各管道的设计中心线(水平与垂直)分段测在管壳上;然后,大约每隔3m在水平中心线下的管壳上焊接支撑角钢的铁件和在管顶部焊接支撑吊杆的螺母。接着安装支撑角钢、螺丝吊杆及中心固定板,并将管道的设计中心线(水平与垂直)用麻绳及线锤投到中心固定板上,通过其十字孔拉细钢丝绳,用木制量尺(或钢卷尺)进行管壳内径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确定其喷涂中心。各管道应一次检测完毕。

6.2.4为了确保蓄热室和燃烧室球顶炉壳中心线与拱顶联络管中心线垂直相交,在检测蓄热室和燃烧室球顶炉壳半径时,必须同步对拱顶联络管进行管壳内径检测,最后只有通过调整球顶炉壳的中心线与拱顶联络管的中心线达到垂直相交时的中心线,才是两者实际的喷涂中心线。 6.3喷涂施工专用器具的使用及安装 6.3.1精加工夹具及其安装

(1)蓄热室、燃烧室直筒部

各炉体直筒部使用的精加工夹具安装一般以1.8m高为一段,在上下圆周等分120o角的炉壳上,临时焊接加厚螺母(M16)或“U”形扣。通过法兰盘来固定中心钢管和半径轮杆(详见“附图” )。

(2)蓄热室、燃烧室拱顶部

安装前,以球顶法兰中心和球顶标高为基准,将连接精加工夹具的三个螺母或“U”形扣位置(沿圆周等分120o角)测量于炉壳上,并予以焊好。

安装时,以炉壳内径检测时经调整确定的喷涂中心和球顶标高为基准,将精加工夹具底座予以固定,按内径尺寸装上万向轮杆(详见“附图” )。

(3)拱顶联络管、热风主管(含支管)、热风围管

以各管道内径检测时,并经调整确定的喷涂中心安装钢管,按其内径尺寸装上半径轮杆,对喷涂面进行找弧(详见“附图” )。 6.3.2控厚钢丝及其安装要求

蓄热室锥体部中段,以该区域炉壳为准,沿圆周长均匀焊接20-30对(上下各一个)加厚螺帽于炉壳上,将M16的螺栓拧在加厚螺母内,螺栓另一端拧上开

5

缝的螺母,20-30根?1.2mm的钢丝夹在开缝螺母上,其喷涂厚度由开缝螺母调整。每根钢丝下端均用花兰螺栓拉紧(详见“附图” )。 6.3.3厚度测试针

用直径3-4mm的钢丝(筋),其测厚端部加工成尖锥状,另一端做成耳形便于手握,喷涂厚度尺寸刻在测试针上。

蓄热室锥体部上段与拱顶部下端相邻的部位,以及锥体部下段与直筒部上端相邻的部位,均采用厚度测试针控制喷涂层的厚度。 6.4喷涂施工盲板、防雨板的设置及安装

喷涂施工前,在炉体、管道有孔洞的位置,应分别设置及安装盲板和防雨板。 6.4.1盲板

盲板有铁制和木制两种(详见“附图” )。盲板制作前,应对安装盲板的孔洞尺寸及形状进行实地测量,力求盲板制作准确实用。

(1)铁制盲板:用0.75mm厚的薄铁皮制作。安装在无法兰盘的孔洞上,用木支撑固定。

(2)木制盲板;用方木、拱胎条和弧度板制作。安装在有法兰盘的孔洞上,用木支撑固定,其接触喷涂中心的一面用塑料纸包裹一层,便于拆除。 6.4.2防雨板

用2mm厚的钢板制作,其尺寸、形状随孔洞大小不同以及有法兰盘和无法盘进行配置。当喷涂完毕,盲板拆除后的孔洞也应安装防雨板。防雨板应在正式孔洞挡板安装时才能拆除(详见“附图” )。 6.5喷涂施工注意事项

6.5.1喷涂前,应按设计将各部位不同喷涂料的分界线标高由测量返到炉壳内壁上,并作出明显标记。

(1)蓄热室测量标高

?直筒部喷涂料起始线?20388 ?直筒部喷涂料分界线?31217 ?球顶部炉壳喷涂中心?48160

6

(2)燃烧室测量标高

?炉底部喷涂料起始线?11236 ?直筒部喷涂料分界线?41840

?球顶部炉壳喷涂中心?48160

6.5.2注意炉体、管道各孔洞以及其他特殊部位的喷涂要求

(1)蓄热室

?直筒部(?24000)测温孔1个(详见“附图” ) ?直筒部(?27500)测温孔2个(详见“附图” ) ?直筒部(?28396)测温孔2个(详见“附图” )

?锥体部(?35550)测温孔1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5550)测温孔1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6715)人孔1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6715)红外测温孔(详见“附图” ) ?拱顶(?52155)人孔1个(详见“附图” ) (2)燃烧室

?直筒部(?20045)人孔1个(详见“附图” ) ?直筒部(?20045)点火孔1个(详见“附图” ) ?直筒部(?27590)测温孔2个(详见“附图” )

?直筒部(?37700)测温孔2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5550)测温孔1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6715)人孔1个(详见“附图” )

?拱顶侧面(?46715)红外测温孔(详见“附图” ) ?拱顶(?52155)人孔1个(详见“附图” )

(3)热风管道、烟气管道(暂缺,因无管道喷涂施工图) 6.6喷涂施工的操作要领

6.6.1喷涂开机前,应对喷涂机及其配套的空压机、皮带机、搅拌机和联络信号等进行仔细的检查和试运转。

7

6.6.2喷涂料加入喷涂机之前,应严格按照所用喷涂料牌号的施工方法说明书进行配料和搅拌。如果是成品喷涂料,应适当加水润湿,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喷涂机内。

6.6.3正式喷涂之前,应检查金属支承件(或锚固件)的位置、尺寸及焊接质量,并清理干净。待喷涂机送风后,打开水阀,将被喷面(如炉皮)预先润湿;同时进行喷枪试调(注意:不要对准施工部位),以调整料和水混合良好。 6.6.4喷涂开始时,必须按“先送风,后送料,再送水”的顺序操作;喷涂结束时,应该是“先停料,后停水,再停风”的步骤进行。

6.6.5喷枪操作者应及时调节和掌握适当的水量和料速,使其均匀连续地喷射于喷涂面上,不应出现干料或流淌。喷涂方向应垂直于受喷面,喷嘴离受喷面的距离宜为1-1.5m,并连续不断地作螺旋式移动,使粗细颗粒分布均匀。 6.6.6喷涂作业原则上是由上而下分段连续进行,一次喷射到设计厚度(即每次喷涂面积约1m2的范围一次达到厚度要求)。如内衬较厚需分层喷涂时,应在前层喷涂料凝固前喷完次层。

6.6.7喷涂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料层的厚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如果喷涂厚度不足,应补喷到规定的厚度,不得以涂抹方法处理;喷涂过厚部分宜削平,喷涂层表面不得抹光。当每一段作业完毕,应及时进行料层的粗整与精加工处理。精加工的时间,一般宜在喷涂料初凝前进行。时间过早,易造成喷涂面拉毛甚至拉裂;时间过晚,则难以削掉、找平。

6.6.8喷涂作业中断或间隔时间超过喷涂料的凝固时间,均应按照规定留设施工缝或作接槎的切除处理。切除时,应将接头部位的喷涂料切成直角状;续喷时,先将接槎处清理干净,喷水润湿,以利于新旧喷涂料的连接。

6.6.9如遇堵管情况发生时,喷枪手应首先与喷涂机操作者联系停料、停水和停止送风,以便作出处理;并注意把牢喷头,以保证安全。

6.6.10喷涂施工的回弹料,主要附着在支撑件或管道底部和吊盘上,应及时处理,运往指定地点集中堆放,并不得回收用于喷涂。

6.6.11喷涂料用水要求及养护方法,应按产品制造厂或所用喷涂料牌号规定的

8

施工方法说明书进行。一般情况,喷涂料用的水应采用生活饮用水。故要求甲方在喷涂作业区域附近提供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接头。 6.7喷涂施工回弹料的清除 6.7.1蓄热室

(1)拱顶部、锥体部及拱顶联络管的喷涂回弹料主要收集在炉内吊盘上,所以吊盘与炉壳表面相接的一圈空隙,用20-25mm厚的木板制作定形弧度板盖牢;吊盘上再铺以2mm厚的铁皮,便于清扫。回弹料通过附近的料孔或用0.5t的卷扬机提升至指定料口(或人孔)进入炉外平台,再用溜咀、串筒或砌砖用的卷扬塔运至地面。

(2)在?~18000处的格子砖上面,依次满铺一层胶皮和薄铁板,一是防垢、防水;二是接收由吊盘或脚手架平台上漏下来的回弹料。胶皮和铁板上的回弹料由人工通过附近的料孔清除至炉外平台,再用溜咀、串筒或砌砖用的卷扬塔运至地面。 6.7.2燃烧室

拱顶部、直筒部的喷涂回弹料的处置基本上同蓄热室一样,均是收集在炉内吊盘或脚手架工作平台上。如果由吊盘或脚手架平台上直接落入炉底的回弹料,则通过人工从空气或煤气入口处清除至炉外再运往地面。 6.7.3热风管道、烟气管道

(1)热风主管、热风围管的喷涂回弹料,可通过人孔清除至管外平台,然后由溜咀、串筒或砌砖用的升降料斗运至地面。

(2)烟气管及余热回收区的喷涂回弹料,分别从烟气总管堵头处的检修孔和烟囱下部的清灰孔排出。

7. 质量要求及检查标准

7.1质量要求

7.1.1喷涂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无干料或流淌现象。

7.1.2喷涂层密实,粗细颗粒分布均匀,无明显夹层、空洞、起皮、疏松或脱落现象。

9

7.2检查标准(详见下表) 施工 部位名称 类别 热 风 喷 涂 蓄热室 耐火喷涂料、燃烧室 耐酸喷涂料热风管道 内半径 烟气管道 R 0~﹢10 钢卷尺 R 0~﹢10 钢卷尺 R 0~﹢10 钢卷尺 检查项目 mm R mm 0~﹢10 钢卷尺 设计值 允许误差 检查工具 备注 8. 劳动组织和施工进度

8.1劳动组织(详见下表)

作 业 人 员 施 工 类 别 施 喷工 枪线 操喷涂面供回空水 喷压泵 涂机操 机操作 操搅拌机操料管维护 电管理人员 钳工技 小计 备注 料 弹料清工 工 长 术 人/班 次 作 修整 一条作业2 4 4 除 作 作 作 2 1 1 1 1 1 1 1 1 20 喷 线 涂 二条作业线 8.2施工进度(详见下表) 施工 施工部位 类别 蓄热室 喷 涂 燃烧室 直筒部 6 ?11236~?41840(耐火喷涂料FN-130) 4 8 8 4 2 2 2 2 1 1 1 1 36 工期 备注 (天) 直筒部上段 锥体部、拱顶部 3 12 ?20388~?31217(耐火喷涂料FN-130) ?31217~?52155(耐酸喷涂料GN-14a) 10

拱顶部、拱顶联络管 热风 喷 管道 涂 烟气管道及余热回收 注:(1)施工进度为绝对工期

热风围管 热风主管(含支管) 9 ?41840~?52155(耐酸喷涂料GN-14a) (2)每天两班工作制:白班12小时;夜班12小时。 (3)每班两条喷涂作业线;

(4)热风管道、烟气管道施工进度暂缺(管道喷涂施工图未到)

9. 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9.1施工机械(详见下表) 施工类别 序号 1 2 3 4 喷 涂 5 6 7 8 9 10 名称 重质料喷涂机 清洗机 强制式搅拌机 空压机 储气罐 柱塞水泵 轴流风机 对讲机 电焊机 卷扬机 规格、型号 10m3 单位 台 台 台 台 个 个 个 对 台 台 数量 3 2 2 2 2 2 4 6 1 2 备注 2m 3?400-600 3t 9.2施工工器具(详见下表) 施工类别 序号 1 喷 涂 2 3 4

名称 吊盘 吊盘 电动葫芦 铁滑子 规格、型号 单位 个 个 个 个 数量 2 8 16 8 备注 蓄热室用 燃烧室用 蓄热室用 ?9500 ?5600 3t 2?2、5t 11

5 6 7 8 9 10 11 喷涂 12 铁滑子 储水箱 高压风管 料管 料管接头 喷咀 线锤 钢丝绳 2?2、3t 个 个 m m 个 个 个 m 8 2 100 200 50 50 4 200 燃烧室喷涂用 喷涂中心线 ?22、橡皮管 ?55 5kg ?6 10. 主要工程材料(详见下表)

喷涂材料及用量(t) 备注 部位名称 耐火喷涂料FN-130 蓄热室 燃烧室 34.452 57.948 余热回收 耐酸喷涂料GN-14a 62.785 23.745 5.268 施工类别 喷 涂 拱顶联络管 热风管道 烟气管道及注:(1)表中材料量为一座热风炉(蓄热室+燃烧室)的理论需用量。 (2)热风管道、烟气管道及余热回收的材料量暂缺。

11. 质量保证措施

11.1工程开工前,切实作好施工图纸审查,详细编制施工方案,认真将各部位的设计要求、质量标准及操作方法向施工人员进行全面技术交底。 11.2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11.3坚持自检、互检与专职检查相结合的质检制度;当班施工,当班检查,当班签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直至达到合格要求。

11.4对隐蔽工程应认真做好自检,详细填写隐蔽工程报验单,经现场监理人员检查签证后,才能进行隐蔽。

12

11.5全部工程材料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复检报告,而且施工前应做施工性能的试喷检验。

11.6有特殊要求的工程材料或施工用料,在保管、运输及施工过程中做好防雨、防冻及防止污染的措施。

11.7虚心听取,认真研究业主对工程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并密切与设计、业主及监理方共同协商解决施工中的有关质量问题。

12. 施工安全措施

12.1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大检查,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中,应建立定期的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制度和考核制度。

12.2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使用规定的劳保用品。 12.3各种施工机械、电气设备,必须制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建立专机专人责任制;使用之前,应进行空运转及负荷试运,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12.4高空多层平行作业时,应采用有效的隔离或保护措施(如搭设保护棚,张挂安全网等)。

12.5在光线不足的地方或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炉内或管道内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伏;胶皮手提灯不得大于12伏。

12.6施工前,各种操作台、保护棚等作业设施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所有的悬吊设备和起重工具应经过两倍静负荷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12.7施工中,脚手架、操作台和吊盘上严禁集中存放物料或超载、偏载负荷;人行爬梯、平台应设置扶手或护栏;吊盘升降应由专人负责操纵,吊盘上的材料应清理干净,人员撤离吊盘;吊盘所有的承重部件和设备应经常检查和维护。 12.8严格按规范要求搭设施工脚手架;脚手板应搭头铺设,不许探头。 12.9喷涂时,严禁喷枪对准施工人员;料管堵塞时,绝对不准对着料管口或喷枪口用眼睛观看;工作台上的回弹料每班必须清除干净,不得积压。

12.10施工区域内应设置相应的防火安全设施;炉内(或管道内)作业要保证通风良好;冬、夏、雨季施工要采取防冻、防雨及防暑降温措施。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7h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