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教案(第二章)

更新时间:2023-11-26 23:2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山东大学授课教案

课程名称 材料力学 本次授课内容 第二章 杆件的内力 教学日期 第2~5讲

授课教师姓名 李文娟 职称 讲师 授课对象 本科二年级 授课时数 2

教材名称及版本 材料力学(蔺海荣主编) 授课方式(讲课 实验 实习 设计) 讲课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1. 理解轴向拉伸和压缩的概念,熟练掌握轴力的计算和轴力图的绘制。

2. 理解扭转变形的概念,掌握外力偶矩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扭矩的计算和扭矩图的绘制。

3. 理解弯曲变形和平面弯曲的概念,熟练写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并且画剪力图和弯矩图。

4. 熟练掌握根据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的关系做剪力图和弯矩图。

授课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

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轴力与轴力图(50min),扭转的概念.扭矩与扭矩图(50min),弯曲的概念.剪力与弯矩(30min)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40min),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50min)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弯矩内力(30min)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重点:各种基本变形杆件内力的计算及其内力图的绘制

难点:内力的正负号的判定,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的理解,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弯矩内力

要求:

1.熟练掌握截面法计算轴力,画轴力图。 2.熟练掌握截面法计算扭矩,画扭矩图。 3. 理解对称弯曲的概念。

4.熟练掌握截面法计算剪力与弯矩,写剪力方程与弯矩方程,画剪力图与弯矩图。 5.熟练掌握载荷集度、剪力和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及其应用。 6.掌握平面刚架与平面曲杆的内力计算。 7.自学叠加法求剪力图、弯矩图。

主要外语词汇

内力internal force,截面法method of sections,轴向拉伸axial tension ,轴向压缩axial compression,轴力axial force,轴力图axial force diagram,扭转torsion,外力偶矩 external moment,扭矩图torque diagram,梁beams,弯曲bending,平面弯曲plane bending,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外伸梁overhanging beam,悬臂梁cantilever beam,剪力shear force, 弯矩bending moment,剪力图shear-force diagrams,弯矩图bending-moment diagrams,平面刚架plane frame members,平面曲杆Plane curved bars

辅助教学情况(多媒体课件、板书、绘图、标本、示教等) 多媒体课件、板书

复习思考题

参考教材(资料) 1.《材料力学》 [美]S.铁摩辛柯 科学出版社出版。 2.《材料力学》(第四版,上、下册) 刘鸿文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3 《材料力学》(第三版,上、下册) 孙训方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材料力学解题指导及习题集》 清华材料力学教研室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5.《材料力学学习指导》 华东材料力学与强度协会编著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授课主要内容 1.轴向拉伸和压缩 1)轴向拉伸或压缩的概念 受力特点:外力或合外力与轴线重合; 变形特点:杆件产生沿轴线方向的伸长或缩短。 计算简图为: 图2-1 2)轴力 轴向拉压时,杆件截面上分布内力系的合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重合,称为轴力。一般用FN表示,单位为牛顿(N)。 轴力的正负号规定:拉为正,压为负。 3)轴力图 表示轴力沿杆件轴线变化规律的图线。该图一般以平行于杆件轴线的横坐标x轴表示横截面位置,纵轴表示对应横截面上轴力的大小。正的轴力画在x轴上方,负的轴力画在x轴下方。 2.扭转 1)扭转的概念 受力特点:在杆件两端垂直于杆轴线的平面内作用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外力偶。 变形特点:横截面形状大小未变,只是绕轴线发生相对转动。 轴:以扭转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轴。计算简图为: 轴 2)外力偶矩 传动轴所受的外力偶矩通常不是直接给出,而是根据轴的转速n与传递的功率P来计算。 当功率P单位为千瓦(kW),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 PMe?9549(N.m) n当功率P单位为马力(PS),转速为n(r/min)时,外力偶矩为

PMe?7024(N.m)

n3)扭矩、扭矩图

当外力偶矩已知,利用截面法可求任一横截面上的内力偶矩—扭矩,用T表示。

扭矩的正负号规定:按右手螺旋法则,T矢量背离截面为正,指向截面为负(或矢量与截面外法线方向一致为正,反之为负)。

表示扭矩随杆件轴线变化规律的图线称为扭矩图。扭矩图作法与轴力图相似。正的扭矩画在x轴上方,负的扭矩画在x轴下方。

3.弯曲内力

纵向对称面 1)基本概念 弯曲变形:杆件在垂直于其轴线的载荷作用下,使原为直线的轴线变为曲线的变形称为弯曲变形。 以弯曲变形为主要变形的杆件称为梁。 对称弯曲:工程中最常见的梁,其横截面一般至少有一根轴线 对称轴,因而整个杆件有一个包含轴线的纵向对称面。若所有外力都作用在该纵向对称面内时,梁弯曲变形后的轴线将是位图2-3 于该平面内的一条曲线,这种弯曲形式称为对称弯曲。其力学模型如图2-3所示。 2)梁的计算简图 静定梁:所有支座反力均可由静力平衡方程确定的梁。 静定梁的基本形式有简支梁、悬臂梁、外伸梁。计算简图分别如图2-4(a)、(b)、(c)所示。3)剪力和弯矩 剪力:受弯构件任意横截面上与横截面相切的分布内力系的图2-4 合力,称为剪力,用FS表示。 弯矩:受弯构件任意横截面上与横截面垂直的分布内力系的合力偶矩,称为弯矩,用M表示。 剪力和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从梁中取出长为dx的微段,若横截面上的剪力使dx微段有左端向上而右端向下的相对错动趋势时,此剪力FS规定为正,反之为负(或使梁产生顺时针转动的剪力规定为正,反之为负),如图2-5(a)、(b)所示;若弯矩使dx微段的弯曲变形凸向下时,截面上的弯矩M规定为正,反之为负(或使梁下部受拉而上部受压的弯矩为正,反之为负),如图2-5(c)、(d)所示 。 根据内力与外力的平衡关系,若外力对截面形心取矩为顺时针力矩,则该力在截面上产生正的剪力,反之为负的剪力(顺为正,逆为负);固定截面,若外力或外力偶使梁产生上挑的变形,则该力或力偶在截面上产生正的弯矩,反之为负的弯矩(上挑为正,下压为负)。4)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一般情况下,梁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随截面位置不同而变化。若以坐标x表示横截面F?FS(x)在梁轴线上的位置,则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可以表示为x的函数,即S

M?M(x)上述函数表达式称为梁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

5)剪力图和弯矩图

为了直观地表达剪力FS和弯矩M沿梁轴线的变化规律,以平行于梁轴线的横坐标x表示横截面的位置,以纵坐标按适当的比例表示响应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所绘出的图形分别称为剪力图和弯矩图。

剪力图和弯矩图的绘制方法有以下两种:

图2-5 (1)剪力、弯矩方程法:即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作图。其步骤为: 第一,求支座反力。

第二,根据截荷情况分段列出FS(x)和M(x)。 在集中力(包括支座反力)、集中力偶和分布载荷的起止点处,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可能发生变化,所以这些点均为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的分段点。

第三,求控制截面内力,作FS、M图。一般每段的两个端点截面为控制截面。在有均布载荷的段内,FS=0的截面处弯矩为极值,也作为控制截面求出其弯矩值。将控制截面的内力值标在的相应位置处。分段点之间的图形可根据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绘出。并注明

FSmax、Mmax的数值。

(2)微分关系法:即利用载荷集度、剪力与弯矩之间的关系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 载荷集度q(x)、剪力FS(x)与弯矩M(x)之间的关系为:

dFS(x)?q(x) dxdM(x)?FS(x) dxd2M(x)dFS(x)??q(x) 2dxdx根据上述微分关系,由梁上载荷的变化即可推知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

(a)若某段梁上无分布载荷,即q(x)?0,则该段梁的剪力FS(x)为常量,剪力图为平行于x轴的直线;而弯矩M(x)为x的一次函数,弯矩图为斜直线。

(b)若某段梁上的分布载荷q(x)?q(常量),则该段梁的剪力FS(x)为x的一次函数,剪力图为斜直线;而M(x)为x的二次函数,弯矩图为抛物线。当q?0(q向上)时,弯矩图为向下凸的曲线;当q?0(q向下)时,弯矩图为向上凸的曲线。

dM(x)(c)若某截面的剪力FS(x)=0,根据?0,该截面的弯矩为极值。

dx利用以上各点,除可以校核已作出的剪力图和弯矩图是否正确外,还可以利用微分关系直接绘制剪力图和弯矩图,而不必再建立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其步骤如下:

第一,求支座反力(对悬臂梁,若从自由端画起,可省去求支反力); 第二,分段确定剪力图和弯矩图的形状;

第三,求控制截面内力,根据微分关系绘剪力图和弯矩图; 第四,确定FSmax和Mmax。

FSmax可能出现的地方:①集中力F作用处;②支座处。Mmax可能出现的地方:①剪

力FS=0的截面;②集中力F作用处;③集中力偶M作用处。

6)平面刚架和平面曲杆的弯曲内力

刚架:杆系结构若在节点处为刚性连接,则这种结构称为刚架。

平面刚架:由在同一平面内、不同取向的杆件,通过杆端相互刚性连接而组成的结构。 各杆连接处称为刚节点。

刚架变形时,刚节点处各杆轴线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静定刚架:凡未知反力和内力能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6l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