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四则》下

更新时间:2023-12-05 11: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寓言四则》下

激趣导入:

[来源学。科。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两则寓言则出自《吕氏春秋》和《列子》。

一、重点

[来源:Z#xx#k.Com]

1. 了解作者及《吕氏春秋》《列子》等相关文学常识。 2.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二、难点

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三、整体感知

1. 走近作者

吕不韦(?—公元前235年),战国末期卫国濮阳(在今河南省)人。原为富商,在赵国都城邯郸曾与当时作为人质的秦国公子子楚交往,后入秦游说华阳夫人,立子楚为太子。子楚继承王位(即庄襄王),任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庄襄王死后,13岁的嬴政继位为秦王,吕不韦继任相国,称为“仲父”。吕不韦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公元前238年,嬴政亲自理政,次年吕不韦被免职,后忧惧自杀。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道家学派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对后世哲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深远。 2. 《吕氏春秋》与《列子》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命他的门客集体撰写而成。全书一百六十篇,由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组成。因书中有八览,所以又称这部书为《吕览》。该书由于是集体著述,思想很不统一。以道家为主,兼采儒家、法家、墨家、名家、农家各派的学说,后人称它为“杂”家的代表著作。该书的文字朴实简劲,对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显著影响。

《列子》又名《冲虚经》,属于早期黄老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其思想主旨本于黄老、近于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其中很多故事都写得很生动,有较高的文学和思想价值。

四、重点研读

(一)《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1. 重点字词

丁氏,姓丁的人家。

溉汲:打水浇田。溉,浇灌、灌溉。汲,从井里取水。 及:待,等到。

国人:指居住在国都中的人。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之,代词,指“丁氏穿井得一人”一事,是“闻”的宾语。于,介词,当“被”讲,引进主动者。宋君,宋国国君。

问之于丁氏:向丁氏问这件事。于:介词:当“向”讲。

第 1 页

对:应答,回答。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2. 重点句子

(1)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翻译: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 (2)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翻译: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3)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把“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

(4)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翻译:姓丁的人回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3. 译文

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浇田,经常派一人在外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时候,他告诉别人说:“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把“穿井得一人”这个消息相互传说着,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宋国国君派人向姓丁的人问明情况,姓丁的人回答道,“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 4. 思考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来源:Zxxk.Com]

[来源:Z&xx&k.Com]

明确: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传闻不要轻信,也不要瞎传,一定要详察的道理。 寓言的本义是为了说明求贤不应该仅凭传闻,对于传闻必须验之以理。引申到做学问既要注意“经典”的原意,又要躬身实践。 (二)《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重点字词

崩坠:崩塌,坠落。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积气:聚积的气体。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第 2 页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积块:聚集的土块。 四虚:四方。

躇步跐蹈:踩、踏的意思。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解除,消除。 2. 重点句子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翻译: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整天忧虑而替他担忧,于是就去开导他。 (2)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翻译: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在天底下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坠落下来呢? (3)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翻译:(日月星宿)也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耀的气团,即使坠落,也不会有所伤害的。 (4)充塞四虚,亡处亡块。

翻译:(土块)充满在四方,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 3. 译文

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自己无处存身,便整天吃不好饭,睡不着觉。 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整天忧虑而替他担忧,于是就去开导他,说:“天不过是聚积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你一屈一伸,一呼一吸,整天在天底下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坠落下来呢?”

那人说:“天如果真的是聚积的气体,那天上的日、月、星、辰,不是就会掉下来吗?” 开导他的人说:“(日、月、星、辰)也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耀的气团,即使坠落,也不会有所伤害。”

那人又说:“如果地陷下去怎么办呢?”

开导他的人说:“地不过是聚积的土块罢了,(土块)充满在四方,没有哪个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踩踏,整天都在地上活动,为什么担心地会陷下去呢?”

(经过这个人一解释)那个杞国人才放下心来,很高兴,开导他的人也放下了心,很高兴。 4. 思考

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明确:要消除没有根据的或不必要的忧虑。这则寓言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胸无大志、患得患失的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决不做“现代的杞人”,而要胸怀大志、心境开阔,为了实现远大的理想,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课后习题

(答题时间:30分钟)

一、阅读《穿井得一人》,回答问题。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第 3 页

1. 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2. 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3. 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二、阅读《杞人忧天》,回答问题。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解释加点的词。

天地崩坠( ) 天,积气耳( ) 终日在天中行止( ) ......奈何忧其坏( ) 亡处亡块( ) 亦不能有所中伤( ) ....2. 翻译句子。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杞国的那个人为什么担心“天地崩坠”呢?请谈谈你的看法。 4. 晓之者开导“杞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对这个人有什么评价?

5. 你怎么理解“天地崩坠”的意思呢?你认为可能发生这种事情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三、阅读《海鸥与巷燕》,回答问题。

海鸥与巷燕

鸥于海渚遇巷燕。

燕谓鸥曰:“我至子所,而子不至我所,何也?”曰:“吾性傲以野,不乐依人焉,故也。” 燕曰:“我以依人而处,故飙风得所障,冻雨得所蔽,炽日得所护。以是观之,子其病

第 4 页

矣。”鸥曰:“吾病而有不病者存,不若子之昧于病而未见也。”

燕曰:“我之得以依人者,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子之病我者,忮②其爱乎?”鸥曰:“子

谓人之于我,爱乎,憎乎?”燕曰:“皆无之。”鸥曰:“吾以傲野自适,人之憎爱非所论也。即以人论,吾以不见③爱,故不见憎。然则,见爱者其危哉!”

[来源:Z*xx*k.Com]

燕不喻而去。其后,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因怒而逐之,燕于是始思鸥言。 (选自刘熙载《寤崖子》)

【注】①病:困苦。②忮(zhì):嫉妒。③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我至子所( ) .(2)不乐依人焉( ) .(3)燕不喻而去( ) .

2.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鸥于海渚遇巷燕 贤于材人远矣 ..B. 以人不之憎且爱之也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吾以不见爱,故不见憎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D. 巷人方食,燕泥污其羹 安陵君其许寡人 ..

3. 这则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页

参考答案

一、

1. (1)待,等到 (2)讲述 (3)不如 2. (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3. (1)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说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2)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4. 以讹传讹 二、

1. 崩塌坠落 聚积的气体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伤害 2. 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整天忧虑而替他担忧,于是就去开导他。

3. 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深入,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

4. 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依现在的科学知识看,有其合理的部分但也不完全正确。但是此人的解释倾向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从这点评价,在当时应该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5. “天地崩坠”可以想象为是地球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它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些事情的来临,在当时人们是无法阻挡,很难预知和防预的,当然让人感到恐怖。 三、

1. (1)处所 (2)依附,依靠 (3)知道,明白

2. B 解析:A. 在/比。B.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 因为/用。D. 他的/语气词,一定,务必。

3. 示例: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第 6 页

参考答案

一、

1. (1)待,等到 (2)讲述 (3)不如 2. (1)得到、获得 (2)找到 (3)能够

3. (1)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说这件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2)得到一个空闲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 4. 以讹传讹 二、

1. 崩塌坠落 聚积的气体 行动、活动 为何,为什么 伤害 2. 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整天忧虑而替他担忧,于是就去开导他。

3. 这是古代人对于宇宙空间缺乏科学认识而形成的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人们对天体的认识逐渐深入,就不会再有“天地崩坠”的想法。

4. 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依现在的科学知识看,有其合理的部分但也不完全正确。但是此人的解释倾向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从这点评价,在当时应该是一种进步的思想。

5. “天地崩坠”可以想象为是地球遭受了巨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地震、海啸、泥石流或不明原因的其它灾难,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这些事情的来临,在当时人们是无法阻挡,很难预知和防预的,当然让人感到恐怖。 三、

1. (1)处所 (2)依附,依靠 (3)知道,明白

2. B 解析:A. 在/比。B. 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C. 因为/用。D. 他的/语气词,一定,务必。

3. 示例:劝告人们要自主自强,不要依附他人,以免受制受辱。

第 6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6a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