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放松与推手基础

更新时间:2023-05-25 22:1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极拳放松与推手基础

太极拳放松与推手基础2010-05-03 10:00 太极拳松的练法为一大练法,不可不察,大凡松之练成者多伴随其他功成。然松的练法贯穿练者一生,贯穿太极拳的始终。太极拳之松应分为由外及内逐级而练最终由内及外。

首先要求形松,其次要求意松,再次要求意形皆松,最后神松、意松、形松。

形松者手肩背,意松者腰脊肾,意形皆松者胯命门丹田,神意形松者骨头关节和韧带.

形之松即外形之松,表现于肩手背,即上肢,上肢不松,全身难松,故上肢之松是松之基础,也是最难练的,为何?因不知松之感觉,松之要点,松之理也。

上肢之松应从拳架中求,要立身中正,以无极态起势,不可使气,手中之气仅仅领起手与臂,不可过,过则失于硬。此手臂之松,是基础,也最容易感觉。故应先练之以求松之要点,以求松之理也。然后以此感觉、要点、理去求其他,不失为捷径也。

此阶段务以手臂之松为主要体悟,手中无一物慢慢上举之,下落之,左右弧形均以“仅仅领起手与臂”为第一要点。然如何感觉“仅仅”二字?自然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此时感觉自己肩头肌肉的松弛程度,然后举臂,运动过程中注意保持双手自然下垂时,肩头肌肉的松弛程度那种感觉,但要用多大力举起双臂呢?答曰:以肩头肌肉无一丝绷紧为度。力大一点肩头肌肉便会稍有紧绷,不可,力小一点又会举不到位,亦不可。悉心体会举起双臂不动肩头肌肉、大臂肌肉,前臂肌肉均无一丝绷紧之感,亦无一丝强为之意,其感觉如同双臂浮在水中,此为松,定式之松。行架打拳可先寻定式之松,即每一定式均以上述要求、感觉为标准,尤以感觉为重,以养其成。形成习惯。盘架打拳此时可不求连贯完整,只求松出感觉,感觉出松,如若没有,可重心摆出定式以求松,不必追求过程(仅此阶段而言)以求两头松之感觉。(两头者:上式定式为一头,本式定式为另外一头)打一式也可,打十式也可,但觉肩头肌肉紧绷,酸胀便起身活动放松,然后再练,切不可强行练习,强求者适得其反,切忌切记。此阶段懈些无妨,只求松,但动作要到位,娇枉必先过正。此阶段最耗功夫,最耐寂寞,最索然无味,最枯燥乏味。然每日必练功一次,每次至少打拳两遍,每一遍断续续断反复练习,约半年至壹年后可有小成。

小成者何意?两头皆是松,以松起,以松落,起于松之感觉,落于松之感觉。一趟拳中间不再断续,一气穿成,乃小成也。

以此基础再练之两头已成便是中间,中间者路线也式由松起终落于松,中间走弧线亦是如此。(如同定式松的感觉)此阶段松的是肩背,以腰带手走出弧线,背部(腰以上,颈椎以下)脊柱两侧肌肉要保持松弛如同两肩头肌肉松之感觉,即便在脊柱旋转时也是一样,此阶段注意力不可集中在背,但仍要找到背松如同肩头肌肉之松的感觉,十分难练,应以腰为主宰保持手松的感觉还要分出少许注意力感觉背部肌肉松紧程度,此一意二用,一心二用之法。亦是分清神、意之差别的基础练习,其关键在于不想而知,无感而觉,无心而成。此阶段打拳行架亦可使用上一阶段断续续断之法,其窍门在于不用脑子想,不用大脑感知,以培养先天的意识。

此阶段每日练功两次,早晚各一次,切记。因早晨为人之一天最松之时机晚上为人之一天最紧之时,此二时练功可收松时练松,紧时练松之功效。每次一遍拳,不可贪多,过则招损。若其他时间闲暇时可走单式,不拘泥时间场地,一举一动皆可练习。

此阶段最难练的不在于形(也不容易练)而在于一心二用之法此意若练不出来,意松就很难了做到。悟性很重要若定个时间大约4-6个月左右,急躁强求均为大忌。

此阶段练成后打拳虽略有歪斜,腰劲凝重,但只要中正不失已无大碍,亦可自知拳中别扭之处,路线走向拳势稍有别扭便可自知,亦可自纠之。

再往下练便是松腰,此已属意松,松腰者先于外后于内最终内外相合形于脊,外者肌肉也,要求同于手臂练松之法,内者两肾,命门也此是形松向意松过度的阶段,也是太极拳由外向内过度的阶段,极为重要,练法颇多,甚是复杂,多为各派门内口传心授,不尽相同,但其

太极拳放松与推手基础

理为一,唯一。若上级阶段练成并运化纯熟,此理推之可得,以此感觉推之亦可得。求此理何发也?答曰:以自身体悟(上几阶段)验证拳理,以拳理知道自身体悟,日久便可自悟。长则十年八年,短则三年五年,口传心授之法无非缩短时日而已,快则半年,慢则一年即可达。然若球口传心授多为有师徒名分正式拜师者,师生名分多不传。若此功成便是登堂入室窥得庙宇也。即所谓入室弟子,门规所限不敢多言,以一言以蔽之腰之松在于肩胯。练成便有虚灵顶劲。强求不道,自然而然,无为为为也。

再至脊柱松开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打拳一气呵成一动无有不动自然舒服,次太极拳小成也。

若再练松至丹田,则内外相随周身一家,内动不令人知,前后丹田随意转换则无虚无实,刚柔相济螺旋禅缠丝往来折叠极小亦圈。此拳成也。乃至大成,极为虚灵浑身骨节具已松开,弹抖收放心神一念之间。

以上所谈仅我一家之言,不代表师门,不代表其他人的意见,仅我自身练拳体悟练松的过程及感觉,不对之处也仅代表我个人功夫不到,说讲出来,无意教化于谁,不代表方法,不代表练法。以上所言仅以拳为基点,养生之,若实战技击当辅以各阶段功法,推手训练才可。

太极拳推手是太极拳对练形式。以双人锻炼为主。运用太极拳的劲力、技法,遵循太极拳的原则如"以静制动" "以柔克刚"进行的运动。在起过程中综合运用太极拳的各种身法、步法和招式,是太极拳体系中训练技击能力和劲力感悟性的重要手段。传统太极拳推手经常在师生之间和学员之间进行。现代武术比赛中设立了太极推手项目,分级别进行,并对场地、服装、参赛年龄、局数等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推手流派与风格: 开展较为广泛的太极拳推手大致为三大流派,其风格特点各异。

一、是陈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有管脚、拿关节;

二、是杨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棚劲大,以发劲为主;

三、是吴式太极拳推手,主要是柔化为主。

太极拳推手从运动形式上可分为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两种,目前创编的太极拳推手对练套路,将这两种形式有机融合,其运动形式表现为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而其基本功是训练棚、捋、挤、按的四正推手和训练采、挒、肘、靠的四隅推手。

太极推手对练套路是吸取了各流派推手的精华而创编的,它具有传统性、科学性、健身性、技击性、观赏性、娱乐性,因而易于普及。

学习推手要循序渐进

《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明不论学习什么学问或技艺,都应从点滴做起,循序渐进,先打好基础,再求进一步的发展。学习太极拳推手当然也不例外。可是有的人爱走“捷径”,不从单手推挽学起,而直接从四正推手开始。结果往往练习多年,依然分不清掤、捋、挤、按四手;不是“四手不全”,便是“四手不正”。本来学习推手,在姿势正确以后,首先从“听劲”和“换劲”入手,关键在于引活劲路,懂得沾、粘、连、随,不犯顶、抗、瘪(原作“匾”,一作“扁”)、丢,熟习柔化斜闪,然后再试劲发放。

而今有些年轻人,往往一学推手便热衷于发劲,与人推手时,拙力僵劲充满经络,全凭蛮力硬推硬拉,这样最易发生误伤,更谈不上提高太极拳推手的技艺水平了。因为太极拳推手纯是一门技巧之学,如能单凭力量胜人,那义何来“耄耋能御众之形”和“四两拨千斤”之巧呢?

所以前辈太极拳名家对推手教学,历来强调循序渐进,反对囫囵吞枣。他们常常把学习推手比作儿童学习书法,认为应该从描红、印格开始,由简到繁,从易入难,渐至临摹碑帖和白

太极拳放松与推手基础

手作书;并在学好楷书以后,再学行书、草书。这样基础打得牢固,日后造滑也就渐趋精深,由熟习推手招法而逐渐进入“懂劲”阶段,由懂劲而进一步达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神明”阶段,所谓“三年小成,十年大成”,是完全能够实现的。

反之,即使推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仍是一双“硬手”,始终化不掉僵劲,或者依然分小清四手和屡犯“双重”毛病。所以,循序渐进地学习推手,这足初学推手的人所必须注意的关键问题。

推手运动中会不会发生误伤

有些人很想参加推手运动,但又觉得这么推来推去一定很容易发生误伤,以致产生了顾虑而不敢参加。

其实,推手运动中发生误伤的可能性,远比摔跤、足球等体育竞技性运动要小得多了,而且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然而任何体育竞技,要避免误伤事故,首先要从思想上端正对待体育锻炼和竞技的态度,太极拳推手也不例外。如果没有良好的拳德、拳风,不问情况一味逞能,甚至蓄意伤人,那实际上就不是什么“误伤”了。

所以,首先要有团结友爱之心,把练习或竞技的对手当作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好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误伤事故。

尤其对于旧时代有关比武的故事传说,应该历史地分析批判对待,而不应生搬硬套到今天的体育竞技中来。其次,要遵守推手运动规则,我国各地民间历来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口头性规则,如不准使用踢法、打击、撞膝、顶肘、抓闭以及反关节等有伤害性的技击方法,也不准使用摔跤运动中的一些摔法等等。凡属县、市以上体委或武协正式举办的推手竞赛,一般都应遵照国家体委审定的《太极拳推手暂行竞赛规则》办。

近代太极拳不断向养生保健和医疗体育的方向发展,因此,推手练习或竞技一般也是十分讲究“安全第一”的。再次,推手技术要注意不犯“双重”的毛病,先要由柔人手,即学会掌握防守的柔化技术,然后再去学习进攻的发放技术。而且应该把对练与竞技明显地区别开来,对练发放通常应是熟识的同学或拳友,而且事先应有口头协议。否则轻易发放,即使小伤人,也会伤害感情,甚至引起纠纷。同时,也要学会一些自我保护措施,以及不断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凡能确实做到以上几点,那么太极拳推手一般是不易发生误伤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65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