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作创作的6w》读后感

更新时间:2023-09-07 20:39: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作创作的6w》读后感

前段时间翻了一本书,《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作创作的6w》。作者开宗明义,“我们学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错误的。”(引言)

最重要的谬误是什么呢?是我们觉得写作上的创作想象力是可以凭空培养的,而培养的方式就是突然把主人公扔入一个奇特的场景。比如,你正在睡觉,迷迷糊糊的时候,突然窗外射进了一道光,原来是外星飞船;比如,你好好上学,突然发现学校里一个人都没有,只剩下门房间一个哑巴门卫……好了,老师兴致勃勃地说,大家开始往下编吧。

当然有一些天才可以直接往下编,但大多数人不会因为这种方法看着“素质教育”了一点,就突然被打开了创造力。普通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胡编乱造一通,最后,“啊,闹钟响了,原来我做了一个梦。”

我看到作者这个结论哈哈大笑,原来做了一个梦古今中外都通用。

那重要的是什么呢?重要的是这个奇特场景出现之前的故事,主人公到底是谁;以及,你想写的“主题”。

看这本书之前,我刚跟一个朋友讨论过,写故事到底需不需要主题先行。她很疑惑地问我,你写故事先想主题么?我当时犹豫了一下,说,不想吧,有了人物就直接开始写。她说,就是啊,为什么要先确定一个主题?命题作文有意思么?所以我看书看到这节是抗拒的,但看着看着,觉得好像作者说得也确实有道理。

我有些故事写得顺,一气呵成,确实一开始心里有个模模糊糊想表达的东西。比如写《一步之遥》,这个故事一开始在我脑子里的只有那个结尾~~辛苦地做一个好人和滑落深渊做一个坏人,只有一步之遥。他这一步跨出去了,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

这当然是个很烂俗的主题,由于那学期我正在学《刑法》,所以立刻就锁定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个妈跑了爹在牢里的少年。那必须有一个场景是把他逼到极致,必须做出这个抉择,那这个场景是什么?

又比如写《宜家》,是因为报纸上看了一篇写《宜家》里老年人相亲的报道,报道里有个上海阿姨问,都说我们不要脸,但那么多给年轻人谈朋友的地方,我们老年人怎么办?我当时一下子就想,我要写一个这样的人。那这个阿姨是谁?她为什么要睡到宜家床上跟一个老头谈恋爱?

其实这样一想,我虽然不完全同意作者说,动笔之前一定要先有主题,再有完成主题的人物,但我非常认同这点:主题和人物比“奇特场景”对一个故事而言是更重要的。

这就回到最近大热剧《隐秘的角落》。有评论说,紫金陈厉害,是因为写出了“三个小孩目睹一起凶杀案”这样的硬核故事。我非常不认可。(以下有各种剧透,没看过书和剧的适时止步。)

“三个小孩登山玩,拍了段视频,不小心把山对面一个人杀人的过程拍了下来。”

好了,以上是一个硬核故事么?不,以上就是个“奇特场景”,和外星人半夜来你家、走到学校发现只有一个哑巴校工,是一样的。大多数人拿到这个场景,也写不出《坏小孩》拍不出《隐秘的角落》,最后编不下去了只会写,“啊,闹钟响了,原来我做了一个梦。暑假过完了,我明天又要上学了。”

《坏小孩》这个故事我是几年前看的。和紫金陈其它的小说一样,一口气花了几个小时看完,期间做家务带小孩如同木偶。当然看到快结束的时候已经知道大概的结局了,但看完后还是长舒一口气,觉得很牛。甚至想象了一下如果我是作者,这个故事是怎么产生的。

以下是我个人不负责任的一些想象。

常规都说,孩子是最纯洁的,不会撒谎的,无辜的,天真的。那我就写一个反常规的,坏小孩的故事。为了让这个故事更有趣,这个小孩必须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坏小孩”,而是一个任何人都要说是好榜样的小孩,最后来个反转——啊,原来ta是坏小孩。为了让这个反转更有力量,我必须给ta设一些鲜明的对比,比如说,他要比一个很坏的成年人还坏,比其他所有别人都贴标签的“坏小孩”还要坏……

好了,至此,我就对我的主人公很有兴趣了,我知道他是个学霸,是个别人眼中的好孩子,说不定还是个学生干部,但他做了一件比所有坏人都坏的坏事。但是,他很聪明,他利用了所有人的常规认知、给孩子的各种标签,把自己做的坏事都推得一干二净,最后还是个众人眼中的“好孩子”。那这些罪恶应该谁来承担呢?——那些有“坏孩子”标签的孩子。所以故事里大家认为的“坏孩子”,其实是好孩子,而这个好孩子主人公,反而是个“坏孩子”。

现在,我就对这个主人公和即将出现的故事更着迷了。那这个好孩子是谁呢?他为什么平时必须是好孩子,但骨子里却有做坏事的能力和冲动?他必须装,必须把自己打扮成好孩子——那他是不是为了讨好谁?是不是有什么人生中必须“好”的目的?……到某一个时刻,我决定了,ta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为了得到父母的爱,为了争取可怜的关注,必须“乖”。

而此时我也立刻清楚了,他的第一个罪恶,必须跟父母有关,跟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有关。那是什么事呢?父母离异,生活中常见的,就是孩子跟着妈妈,而父亲有了重组家庭。既然是个小孩子的戏,那么,ta是不是还应该有个跟Ta争宠的父亲再婚后的弟弟或者妹妹?他第一个小小的恶,应该就跟这个弟弟或者妹妹有关,然后,才一步一步,迈向最后那个巨大的坏事,并把责任推卸掉了。

那么,那个被Ta最后栽赃的“坏小孩”又是谁?……

在某个时刻,我又决定了,为了让戏剧冲突更大一点,这个主人公不能只把自己同龄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如果还有个坏蛋成年人也被算计了,就更好了。那这个坏蛋成年人是怎么加入这个故事的呢?如果孩子目睹了这个坏蛋在做坏事怎么样?感觉很不错。

那这个坏蛋成年人又是谁呢?ta做的事什么坏事呢?……

所以,“三个孩子登山玩,拍了段旅游视频,不小心把对面一个人杀人的过程拍了下来。”这个奇幻场景重要么?不,这并不重要。这只是我不断推演故事时候选择的一个奇幻场景。

它也可以是,主人公去买早餐,不小心取错了,被一个成年人紧张地叫住,硬是换了回来,但他留下了成年人订单时候特殊要求的单子。不久后主人公发现,成年人的老板死了,死因是跟早上吃的东西有关……

这样的奇幻场景不重要,我们可以不断地编,不断地合理化,然后挑一个。但我们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会变坏,以及“坏小孩”这个主题,才是最重要的,是比奇幻场景更早存在的。

把《隐秘的角落》看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影帝秦昊,而是朱朝阳的父母。

秦昊当然演得很好,非常有质感,秃顶等等的隐喻和设计也很有印象分,但就是比不过朱朝阳的父母。王景春也是影帝,演的老警察也演得好,但也是比不过朱朝阳的父母。

这一方面当然是两位演员实力,但另一方面,我认为是因为老警察和秦昊在故事里始终还是次要的人物。——和主人公为何成为主人公无关,只是为了完成主题,旁生出来的。

而自始至终,朱朝阳为什么是“坏小孩”,答案就藏在他父母身上。他俩当然就是最出彩也是最丰满的角色。

另外,惊闻很多人说紫金陈文笔差。老实说,我根本没这个印象,甚至都不记得他文笔啥样了。像《怎样写故事》的作者说的,一个故事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是让你深夜打开书,想好只看20分钟,却不知不觉看到了天亮,始终想知道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

文笔,是成为经典必备的。但成为经典之前,首先还要是个故事。读者看看表,哦,20分钟到了,挺困了,我把这句描写圈起来,明天誊到“好词好句”本子上

真是故事作者的失败啊。

谨以此勉励自己好好努力,也写出一些好故事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z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