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学》(本科)练习题参考答案

更新时间:2023-11-15 20:5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市政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BCABA 6-10 AACAB 11-15 DCBDD 16-20 ACCAC 21-25DAACB 26-30 AACDC 31-35 BBBAB 36-40 BABBD 41-45 CDBDB 46-50 DBAD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CDE 3.ABCDE 4.ABCDE 5.BD 6.ABCD 7.ABCDE 8.ABCDE 9.ABDE 10.ABC 11.BDE 12.ABDE 13.ABC 14.ABCE 15.ABCE 16.ABC 17.ABDE 18.ABCDE 19.ABCD 20.ABCDE 21.ABD 22.DE 23.ABCDE 24.ABCE 25.ABCDE 26.ABCD 27.ABCDE 28.ABCDE 29.ABCDE 30.ABCDE 31.ABCE 32.BCD 33.ABCDE 34.ABCDE 35.ABCDE 36.ABCDE 37.BCDE 38.BCDE 39.ABCDE 40.ABCDE 41.ACE 42.ABCD 43.ABCD 44.BCD 45.ABCE 46.ABDE 47.ACDE 48.ABCDE 49.ABCE 50.ABCDE

三、简答题

1.市政有哪些主要特征? 答:政治性;

整体性; 综合性; 动态性; 双重性。

2.市政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城市与城市化;

市政主体; 市政客体; 市政管理规律。 3.城市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答:城市要素的高度聚集性;

城市功能的综合性; 城市经济上的非农业性; 城市运行的复杂性; 城市系统的开放性;

城市人口及其文化构成的异质性; 城市管理职能的区域中心性。 4.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是什么?

答:发展动力以政府政策型调控为主导;

城市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市化发展的地区差异显著;

实行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 人口流动中的职业转换先于地域迁徙; 出现了乡村城镇化的新模式;

人口的高增长量是制约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城市化增长中负面问题比较显著。

5.中共市委对城市国家机关的主要领导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治领导;

组织领导; 思想领导。

6.西方国家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有哪些?

答:制定法规、政策和指导性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直接经营和控制某些公益事业;

依法规定各种审批、许认可程序,对和市民息息相关的事务进行巡视检查和实时监督; 通过政府投资和支持开发新技术,引导、刺激经济发展; 委托私人企业从事公益事业,提供公共服务。 7.简述市政职能的特征。

答:市政职能具有动态性和扩张性;

市政职能具有双重性和差异性; 市政职能具有规范性和服务性; 市政职能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 8.简述市政体制的内容。

答:城市政府与其上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城市政府与没有行政隶属关系的其他行政主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政党组织与国家机构、社会团体之间的关系; 城市内的代议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之间的关系; 市与所辖区、县之间的关系 9.我国市政体制有哪些特征? 答:建制性质具有双重性;

城市行政地位具有等级性; 市政结构具有同一性; 法律地位具有非自治性; 中共市委处于领导核心地位; 内设层级具有混合性。 10.简述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答:战略性和政策性;

科学性和前瞻性; 系统性和综合性; 区域性和特色性;

权威性和严肃性; 动态性和阶段性。

11.我国的城市规划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答:总体规划;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城市分区规划; 详细规划。

12.简述城市土地管理的内容。 答:土地规划管理;

土地权属管理; 土地地籍管理; 土地市场管理; 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管理。 13.简述城市经济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制定和实施城市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计划;

治理和改善城市经济环境; 调整和优化城市经济结构。 14.简述城市基础设施的特性。 答:服务的公共性和两重性;

能力形成的同步性和建设的超前性; 运转的协调性和系统性; 经营管理的多样性和垄断性。 15.简要分析城市基础设施的作用。 答:为城市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条件;

为市民生活提供基本条件; 为城市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保障;

为城市发挥和提供聚集效益提供物质基础和动力; 是城市辐射效益实现的条件与前提。 16.简要分析我国城市交通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 答:规划不合理;

公共交通不发达; 城市交通构成不合理; 城市道路设施建设缓慢; 城市交通管理水平低。 17.我国城市环境管理制度有哪些? 答: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同时”制度; 排污收费制度;

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 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环境监测制度; 环境质量标准制度。

18.简述我国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 答:社会保险; 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 优抚安置; 社会互助; 个人储蓄积累保障。

19.简述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内容。 答:主体方面的综合治理;

措施方面的综合治理;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 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城市社会治安管理; 把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落实到基层。 20.数字城市有哪些作用?

答:数字城市将改变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

数字城市将实现城市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数字城市将促进城市政府决策的民主化。

四、论述题

1.在我国现阶段研究市政学的有哪些重要意义? 答:适应城市化快速发展趋势的需要;

适应城市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造就现代市政管理人才的需要; 丰富和完善市政学学科理论体系的需要。 2.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有哪些? 答:农业发展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第三产业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制度性安排是城市化的现实支撑。

3.试论述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 答:进一步完善公民参与的条件;

充分保障公民参与的代表性; 综合考虑公民参与的正负效应。 4.试论述我国市政职能的转变的主要内容。

答:理顺各种关系,为市政职能的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市政职能的范围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

市政职能的重心由经济建设型政府、社会管制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 市政职能的实现方式由单一、传统向多元、现代转变。 5.试论述西方国家市政体制的特征。

答:多数城市不辖区县,市县分离,建制性质单一;

城市具有相对独立的行政地位,普遍享有自治权力; 具体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市长、市议员和市法官一般由市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相互制衡; 议会在市政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 各党派以竞选方式取得执政权或参政权;

大量利益集团和非营利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参与作用; 实行公共产品的多中心供给体制 6.试论述我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原则。 答: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坚持环境保护责任制; 环境管理法制化的原则; 综合利用、化害为利原则。 7.如何构建和谐社区?

答: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管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的有效体制;

科学、合理规划,建设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社区; 完善互助机制,提高服务质量;

加强社区综合治理,建设平安友好型和谐社区;

加大培训与引进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社区工作队伍。 8.试论述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管理的改革和发展的方向。 答:注重城市社会保障具体管理的公平性;

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改革社保基金管理机制,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管理; 加强管理,减少欺骗和滥用行为; 积极适应社会变化,为城市发展服务; 9.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管理应当坚持哪些工作原则?

答: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依法规范,加强管理; 快速反应,协同应对; 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10.城市交通管理中秉持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答:坚持以人为本;

注重需求管理; 发展可持续交通;

突出管理主体多元参与。

《市政学》练习题二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BCA 6-10 AAABA 11-15 BDBDC 16-20 CBCDA 21-25 DCDDC 26-30 CBABA 31-35 DCBDB 36-40 DDBCC 41-45 ACCAA 46-50 BACA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DE 3.ABCD 4.DE 5.CDE 6.ABCD 7.ABCD 8.ABCDE 9.ABD 10.ABCD 11.ABCDE 12.BCDE 13.ABD 14.AC 15.ACDE 16.ABCD 17.ABDE 18.ABCD 19.ABCDE 20.ACE 21.ABC 22.ADE 23.ABCDE 24.ABC 25.ABCE 26.ACE 27.BCDE 28.ABD 29.ABCDE 30.ACD 31.ADE 32.ABCDE 33.ABCDE 34.ABCDE 35.ACDE 36.ABCD 37.ABE 38.ABE 39.BCE 40.ABE 41.ABCDE 42.ABCD 43.ABCD 44.ABC 45.BCD 46.CDE 47.ABCDE 48.ABCDE 49.ABCD 50.ABCE

三、简答题

1.市政学有哪些主要的研究方法? 答:系统研究法;

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 历史研究法。

2.中国的政府主导型城市化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城市的设置标准和行政建制受政府控制;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受政府控制;

城市化初始阶段的资金积累以政府政策为保障; 城市化发展速度受政府调控。 3.简述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则。

答:坚持与产业升级同步提高、与工业化同步发展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为主、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的原则; 坚持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坚持节约资源、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城市发展模式多样化原则。 4.公民参与市政过程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答:公民具有参与的意愿和能力;

政府的活动公开透明; 提供制度化的公民参与渠道; 保障公民参与制度的有效性。

5.简述我国市政组织体系的基本构成。

答:市政组织体系是指参与市政活动的各种组织主体。从组织是否拥有公共权力来看,可以将这些市政组织主体大体分为两类:一是国家政权机关,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二是非国家政权机关,主要包括城市中的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政治社团、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等。

6.简述市政职能的主要作用。

答:市政职能反映了城市政府行为的基本目的和宗旨;

市政职能是城市行政体制建立和改革的依据;

市政职能是中央、省和城市政府权责分工和事务分割的重要依据; 市政职能是确定行政活动方式的依据; 市政职能是衡量城市管理效率的标准和依据。

7.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我国的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答:进一步明确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和地位、执法权限等内容;

理清城市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中的关系;

将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相结合; 完善综合行政执法程序,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依法行政、文明执法。 8.市领导县体制有哪些弊端?

答:“地级市管县”缺少充分的法律依据;

管理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低下; 市县矛盾突出,不利于城乡统筹。 9.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内容。

答: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城市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分区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基础,是城市政府进行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律依据。

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应当包括下列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纲要;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10.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程序。 答:前期研究和申请;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编制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评议城市总体规划; 通过和审批总体规划; 城市规划的调整。

11.简述我国城市土地管理的基本内容。

答:城市土地管理是城市政府在国家有关土地的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为调整土地关系、组织土地合理开发利用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的统称。我国城市土地管理的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城市土地规划管理; 城市土地权属管理; 城市地籍管理; 城市土地市场管理; 城市国有土地资产经营管理。 12.简述城市市场管理的主要任务。

答:城市市场管理是城市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国家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对市场要素及其经济活动所进行的监督管理。城市市场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合法经营,制止和查处违法违章经营活动,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体地说,城市市场管理工作的任务是:

调查研究市场,提供市场管理信息;

制定或参与制定市场管理的规章、法规和法律,并贯彻执行; 协调市场上的各种经济关系,支持各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

依法对各类市场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合法经营,查处违法违章经营活动; 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保障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3.城市基础设施有哪些种类?

答: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城市的物质生产和生活提供基本条件的具有公共服务性质的设施的总称,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城市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城市能源设施; 城市供水及排水设施; 城市交通设施; 城市邮电通信设施; 城市生态环境设施; 城市防灾设施;

14.简述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的主要渠道。 答:政府财政支出;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配套费; 土地批租收入;

城市基础设施有偿使用费和企业化经营的收入; 利用国内外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债券和股票融资。 15.当前我国城市道路的综合治理要从哪几个方面着手? 答:实行有利于道路发展的经济政策,完善干道系统;

加强道路的科学管理; 限制和疏导交通总量的生成; 加强城市道路基础工作和科技工作。 16.简述城市环境的特点。

答:城市环境是指在城市中与人类活动存在互动关系的各种自然存在以及经过人工改造的人化自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城市环境具有如下特点:

城市环境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一人工复合环境; 城市环境受人类影响巨大;

城市环境是一个开放的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城市环境趋于脆弱; 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17.城市环境规划应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答:城市环境规划是对城市地域和空间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的未来行动进行规范化的系统筹划,是有效地实现预期城市环境目标的一种综合性手段。城市环境规划包含如下要素: 城市环境预测;

城市环境区划和环境功能分区; 城市环境规划指标体系; 城市环境目标及可行性分析。

18.简述城市人口管理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答: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户口,取消农业、非农业等各种户口类型;废止所有关于“农转非”的政策规定;

对人口的管理实行居住地登记原则,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为基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以户口簿、身份证、出生证为主的管理办法;

实行以公民住房、职业和收入来源等主要生活基础为落户标准与政策控制相结合的户籍迁移制度;

实行社会待遇与户籍脱钩的政策,取消一切附加条件,恢复户籍本来面目;

实行大城市严格控制、中小城市适当放宽、城镇全面放开的方针,保证人口的合理流动。 建立以科学、合理的户籍登记内容为基础的户籍体系,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全国户籍管理信息网络。

19.简述我国城市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 答:普遍性和适度性原则;

公平与效率统一原则; 法制化和有序化原则; 社会化和良性化原则。 20.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资本条件;

产业结构; 科学技术; 基础设施; 制度环境; 城市治理; 企业管理; 城市文化; 开放程度;

区位因素。 四、论述题

1.试论城市和市的联系与区别。

答:“城市”是农村的对称称呼,指那些人口集中稠密,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于中心地位的区域,属于社会、经济、地理概念。

“市”属与省、县等行政建制对应的一个政治、法律概念,是指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按照法定程序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

从“城市”与“市”的区别来看,“城市”是相对于农村而言的,没有法定的分界线,具有边界模糊性。而“市”则是国家设置的地方行政建制,设有相应的国家政权机关、有明确的边界和确定的管理范围。

但“城市”和“市”又不是毫无关联的。二者都是以人口密度、工商业发达程度、非农业人口所占比例等为基本条件,它们之间有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一定规模的城市是设市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没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为依托,就不可能设立市。而城市设置了市的建制,成为设市城市,将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和繁荣。 2.如何优化城市功能?

答:参照环境因素,确定和发展城市的主导功能;

实现以市场中心功能为主的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 增强城市基本功能,完善城市非基本功能。 3.试论述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 答:我国进入了城市化加速发展期;

区域城市化步伐加快,城市群成为城市化发展重点; 城乡二元结构逐渐向城乡一体化转变; 城市国际化程度逐渐加强; 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4.试论述市民参政的意义。

答:首先公民参与对于城市公民个人的意义。对公民个人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表达公民自己的需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民参与制度有助于提供公民自我发展与选择的基础,参与是公民自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公民能够较为准确地界定自己利益的合理边界,能够对政治与管理的体系和运作过程形成清晰的认识;公民参与有助于增进和发展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动的力量,解放个人的潜能,建构有效能的公民,在参与的过程中治疗现代公民对于政治的偏见,有助于培养不偏激、不保守的现代公民精神。

其次,公民参与对于城市社会发展的意义。对于城市社会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调整社会与国家的结构关系,改变国家处于强势支配地位的现象,增强社会的自我治理能力,平衡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促进二者合理边界的确定;在矛盾和冲突较为集中的城市中,通过公民参与来化解冲突,有助于稳定社会秩序,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各种组织和个人在参与中相互沟通、谈判、协调和妥协,这种理性的互动有助于塑造规则意识和诚信观念,建立合作关系网络,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最后,公民参与对于城市政府治理的意义。对于城市政府而言,公民参与有助于规范政

府权力的行使,强化公众的监督,为遏制腐败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保证社会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和实现;通过公民参与,集思广益,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有力地促进公共政策质量的提高和政策的高效执行,提高管理效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促进城市管理的民主化,进而提升整个政府的民主化水平;此外,在公民参与中,公民的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公共利益得到有效的实现,有助于增进公众对于政府的认同,提高政府的合法性。

5.试论述城市规划的作用。 答:指导城市各项基本建设;

指明城市的发展目标和规模; 提供政府依法行使职能的依据; 有利于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有利于促进城市合理布局; 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效益; 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 有利于保证城市交通畅通; 有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 保障和提高市民生活质量。 6.目前我国城市规划管理面临哪些困境?

答:城市总体规划滞后,城市建设调控能力不强;

城市规划管理体系混乱,行政执法效率不高; 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公民参与程度较低;

城市建设存在时序错误,建设严重不足和重复建设浪费并存; 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城市集聚功能不强; 城市建设特色不明显,历史建筑、城市风貌受到严重破坏。 7.试论述促进我国公用事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答:完善城市公用事业法规体系,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系统;

健全城市公用事业投融资体制; 打破垄断,促进有效竞争机制的形成;

完善城市公用事业定价机制,发挥价格的激励作用; 建立和健全城市公用事业的政府监管体系。 8.试论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城市环境管理。 答:重新审视和调整城市旧有经济结构;

改革与完善市环境管理体制; 改进环境保护制度; 及时调整管理对象; 改进管理手段和方式。

9.论述流动人口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双重影响。

答:就流动人口的正效应而言:流动人口有利于形成城市劳动力市场,弥补劳动力短缺,形成充分的就业竞争,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提供廉价劳动力,降低了城市生产成本,增强

了产品竞争力;促进了商品市场的繁荣,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城市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向农村的扩散和传播;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市化步伐。

就流动人口的负效应而言:一方面,流动人口加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负荷,加剧了交通、道路、住房、卫生等基础设施的供需缺口,给城市生活带来某些不便。另一方面,流动人口的自发性和低组织性,对社会治安产生不利影响,是导致城市犯罪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10.试述我国城市交通管理的发展思路。

答:做好城市交通运输的宏观、全面、综合的规划;

由注重交通供给向重视交通需求转变; 实行公交优先战略,缓解城市交通拥挤;

对城市交通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适应快速发展的城市交通; 借助现代化交通管理手段和设备,提高城市交通的管理水平; 制定完备的交通发展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监管体系。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i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