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测试

更新时间:2023-04-28 01:4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现代教育学》复习提纲与测试

考试题型

?

1、单选题(20题,20分) ?

2、多选题(10题,10分) ?

3、名词解释题(4题,20分) ?

4、简答题(6题,24分) ?

5、论述题(2题,26分) ? 广东教师资格证考试网:3382041d14791711cc79179e/teacher/diqu/guangdong/

使用注意事项:

2、使用《现代教育学学习指导》后面附录的三套样卷,进行应考训练,着重记忆其改错题(填空题); 3、调整心态,注意方法,做好计划,踏实践行:为顺利通过考试、掌握知识而努力,坚持就是胜利!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 1、对“教育”概念的理解:卢梭的《爱弥儿》教育就是让儿童的天性得到发展,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受教育者未来的美好生活做准备。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构建了一个以“教师、教材、教室”为中心(“三。杜威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P2,识记)

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名词解释,识记,P9)

在我国,正式的学校产生于夏朝。传说当时已有“庠”、“序”、“校”三种教育机构。到西周,已有比较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学校分国学和乡学。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 西方主要是:斯巴达(国家办学)与雅典教育(私人办学)(P19,识记)

3、教育学的概念:教育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宏观)

第二,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中观)

第三,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微观)(P15,不用记)

4、概念界定的规则:把被定义的概念放在它最邻近的属概念里,并且指出它和同一个属概念下的其他概念之间的差别,即“种差”。

公式:(被下定义的)概念+种差+邻近的属(理解,应用)

人类对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满足便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P 16)

教育产生的起源:生物起源论(归于生物的本能)、心理起源论(归于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归于劳动)。

6、教育产生的条件:???。。,一个必要条件语言的形成是产生的另件是教育产生的最根本条人类劳动的进行

7、学校教育产生于:最早的学校教育萌芽——青年之家(原始社会末期)

世界最早的学校教育:奴隶制国家,亚述和古巴比伦;中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夏朝的“庠,序,校”。

P19,识记)

(1)学校产生的历史基础:生产力的发展和奴隶制国家的形成

(2)学校产生的客观条件:体脑分工和专职教师的出现

(1)萌芽时期的,最早的教育著作——先秦时期孔子的《论语》和思孟学派的《学记》;古希腊柏拉国的《理想国》;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P22,填空,识记)

(2)孕育时期的,古希腊三杰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产婆术,人是万物的尺度

柏拉图——哲学王《理想国》,国家主义,社会本位

亚里士多德——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公民,也注意个人的和谐发展教育。自由教育理论,教育适应自然——人文主义,永恒主义

10、“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在1632年写成《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完全以教育为论述对象的专著。

夸美纽斯的主要教育思想:

○1、构建了教育学的学科基本框架和教育学的基本研究内容;

○2、突出地强调了普及义务教育,泛智教育: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

○3、对教育的作用、教师的作用和人接受教育的广泛可能性持有深刻信念并作了深入论证;

○4、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观,这是西方近代发展自然科学教育的先声;

○5、他推进了学校内部工作制度的发展,首次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学年制,提出了系统的学校管理制度及督学制;○6、他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对学前教育的发展贡献甚大。(强记)

⑦、教育适应自然原则:一是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另一是强调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P26,识记)

11、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的18世纪的自然主义教育家卢梭,主要是通过他小说体的教育名著《爱弥儿》表达其教育思想的。卢梭的主要教育思想:(强记)

○1、教育适应自然的观念;○2、儿童中心观念;○3、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的观念;

○4、实用主义观念;○5、发现的观念。

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主知主义教育思想”。

(1)第一个提出以心理学为基础来建立教育理论

(2)建构了比较严密的教育学逻辑体系,被称为“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三中心论”即教师、教科书、课堂。教学形式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学生齐勒尔和莱茵发展为“预备、提示、联想、总结、应用”,凯洛夫将其演变为“复习、引入、讲解、总结、练习”。

尔巴特的传统教育理论提出了批判,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实现教育重心的转移,成为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分野。

(1)“教育即生活”,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不是为成人生活做准备,“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长”。

(2)从做中学,从经验、活动中学习。

(3)儿童中心,儿童是起点、中心、目的。(P30~31)

的是德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梅伊曼和拉伊。

15、当代教育学理论的分化和发展(P32)

(1)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出版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目标,并分为不同的层次。提出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调控手段,掌握学习理论。

(2)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出版了《教育过程》。主张结构课程理论,注重学科结构——基本概念、原理;提出早期学习、发现学习。

(3)1975年,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出版了《教学与发展》。强调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与全面发展

第二章人?社会?教育

第一节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P 35)

1、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性的含义

指人认识、适应和改造社会的现有力量与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未来趋势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之间的差异。

2、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1)发展方向:社会的群体与个体在发展利益、权威、自主性和个性等方面存在差异。

(2)发展水平:社会的发展水平总是制约着人的发展水平,人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又力求超越这种制约;(3)发展结构: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着不同的因素、关联方式和模式的差别,使不同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结构不平衡;

(4)发展的需要和可能性: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在主观需要和客观条件上也存在难以避免的矛盾;

(5)发展的特点: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各有不同的特征。

3、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一致性的含义

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社会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结果,人的社会实践是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发生关系与形成互动的中介,是二者获得一致性的链条。

(1)社会发展决定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历史的过程。人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的发展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人的发展既必须适应和立足社会现实,又应力求超越社会现实和自身现实。

(2)人的发展也决定着社会发展。人并不是社会存在的消极产物,环境改变着人,人也改变着环境。社会历史就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也改变自身,获得自身的发展,实现和提升自身的价值,同时促进了社会发展的内涵和水平的提高。

活动(决定性作用)。

(1)、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P39-41)

第一: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第二:遗传差异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3)、个体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人的活动包括:生命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人的发展的受动性与能动性都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二: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第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通过个体的活动才能实现。

(4)、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P43-45)

○1、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2、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A、计划性;B、组织性;C、协作性;D、全面性)

○3、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

○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的基础性。

案例分析: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说:“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这句话正确吗?(教育不是万能P47

—48)

5、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主导作用是有条件的:(P47)

答: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

首先,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

其次,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取决于教师能否敬职爱业、能否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再次,取决于教育过程中教师能否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的基本着眼点

第三节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教育的经济功能(科教兴国)(P49-51)

(1)、教育是劳动者再生产的基本手段:

教育能够把可能的劳动都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

较低水平的变为较高的水平,

一般性的劳动者变为专门的性的劳动者;

单维度的变为多维度。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1、教育能够传递和传播科学知识;

○2、教育能够发展科学。

7、教育的政治功能(简、填)(P54-56)

○1、教育能够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能够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能够制造政治上的舆论和思潮

8、教育的文化功能(深理P56—59)

教育的文化功能就是指教育系统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育能够传承文化(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三种主要表现形式,即:传递、保存和活化)

○1、教育可以传递和保存文化(教育是文化传递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手段)

○2、教育可以活化文化(教育是活化文化的基本手段)

(2)、教育能够改造文化(改造文化是指在原有文化要素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取舍、调整和再组合。教育对文化的改造主要是通过选择文化和整理文化来实现的)

(3)、教育能够创造、更新文化

教育创造与更新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的;可以通过创造新文化来发挥其文化创造功能。

9、教育社会功能的特点

○1、间接性;

○2、隐含性;

○3、潜在性;

○4、迟效性;

○5、超前性;

10、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简答,P65—66)

○1、生产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3、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结构;

○4、生产力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11、政治对教育的制约(学校教育必须为政治服务的)

○1、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是教育的首要问题;(P67)

○2、政治制约着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3、政治制约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

12、教育的人的制约性(P75)

○1、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教育要循序渐进)

○2、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设不同年龄水平的学校)

○3、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抓关键期)

○4、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取长补短)

○5、人的身心发展的整体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全面系统)

○6、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对教育的制约;(要求教育要因材施教)

1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指的是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特性。相对独立性体现:

(1)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3)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4)教育具有继承性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第三章教育规律、教育原则和教育艺术

第一节教育规律

1、教育规律,就是教育系统在其运动发展过程中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系统与其环境(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

(P81,识记)

是表征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组合方式和结构形式的。它揭示教育系统内部各要素、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相对位置、空间分布、时间关系、联结方式及组织形式等,勾画出教育系统内部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立体网状布局和构成。

(1)教育结构内部要素之间必需相互协调、和谐。

(2)教育结构必需保持相对的稳态。

(3)教育系统的结构必需保持其开放性和动态性。

(4)教育系统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的协调程度。

3、教育的功能规律,教育系统结构中不同的组成部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每一种要素、成分在教育系统结构中的功能,以及这种功能对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外部功能规律:教育系统与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本质联系。

4、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揭示教育系统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转变,或教育系统从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另一个系列的相互作用的规律。

(1)教育系统整体随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2)上层建筑各部门对教育发展有重要影响;

(3)教育的文化继承性与革新性均是教育发展所必需的;

(4)教育目标与受教育者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因。

5、教育规律与教育活动的关系

(1)教育规律是客观的,认识教育规律,教育活动要遵循它;

(2)利用教育规律(利用现有条件/创造条件),人们可以认识、驾驭和利用它。

第二节教育原则

6、教育原则:是人们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整个教育的根本性准则。现代教育的一般原则:人道性原则、个性原则、活动性原则、创造性原则、民主性原则。(重点——论述题

(1)教育的人道性原则,主要是指教育过程中教师应珍重学生的生命、学生的幸福,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和权利,使教育过程和教育目的充满仁爱、人道精神和生命的意义。(P97,理解)

人道性原则提出的依据:第一,这一原则是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应具有的人道精神而提出的;第二人道性原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内在要求;第三,人道性的培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的需要。

贯彻教育的人道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满足学生作为人的正常的合理的需要;

2.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

3.创造旨在培养人性的留有余地的学校生活;

4.有意识的培育学生的人道精神;

5.向学生提出合理而严格的要求;

(2)个性原则,指教育者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立性和自主性,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个性。

贯彻教育的个性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端正对个性的认识:

第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

第三,处理好集体和个人的关系;

第四,培育学生的特长;

(3)创造性原则:指教育者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贯彻教育的创造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培养学生强烈的好奇心;

第二,培育学生的冒险精神;

第三,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第四,鼓励多样性和个性;

第五,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表现及创造力的机会;

第七.给学生传授一定创造性的学习。

(4)活动性原则,指在教育活动中使受教育者接受教育影响和获得主动发展。

贯彻教育的活动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联系实际问题和通过实际活动实施教育;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积极主动、深层内在的教育活动;

第三,多让学生自主活动;

第四,加强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活动;

第五,提高教师的组织才能;

(5)民主性原则:一是指教育机会的平等;二是指教育内部人与人关系的平等。

贯彻教育的民主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第一,不断增加教育机会;

第二,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

第三,把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导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提倡启发教育;(启发性教育的实质是是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特别是思维的主动积极性)

第五,提高教师的组织能力。

第三节教育艺术

7、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长期艰苦的教育实践中,在遵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和美感。(P104)

○1、情感性;

2、双边性;

3、创造性;

○4、审美性

教育的言语艺术的种类:包括口头言语、书面言语,体态言语。

8、教育口语的特点:

○1、语流相对清晰、畅达;

○2、词句比较准确、简练和规范;

○3、逻辑性相对较强;

○4、语气变化有致,情绪饱满、丰富,但一般不夸张。

教育口语的要求:

○1、针对性;

○2、诱导性;

3、说理性;

4、感染性;

○5、教育性

9、体态言语艺术的特点与要求

(1)特点:直观性、模糊性、敏感性、辅助性

(2)要求:

面部语言要求:目光语言、微笑语言

姿态语言艺术:站态、走态、坐态

手势语言艺术:简洁明确,自然流畅,协调

外表语言艺术:服装、发型、美容化妆

10、教育幽默的特点、要求:庄、谐,内容科学、正确、严肃可行;形式上形象、有趣。(P 112)

教育幽默的形式:表情、动作、书面语、口头语言。

幽默意境的形成过程一般包含四个相对独立的环节:(1)制造悬念;(2)铺垫渲染;(3)出现反转;(4)产生突变。11、教育幽默艺术的功能(P113)

首先,幽默能使教师具有个性和与众不同。

其次,幽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减少和化解矛盾。

再次,幽默能创造一种愉快轻松的教育气氛,提高教育效果。

第四,幽默能培养学生健康(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专家说是最理想的预防抑郁症的方法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

1、教育目的,就是依据一定社会需要和对人的认识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对象的总体发展规格的预期设想或规定,它以观念或思想的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P116)

○1、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

、教学工作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类型,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基本途径。

P117)

?教育目的(国家的或思想家理想中的)——社会对教育的总需求,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对培养对象的专门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课程的或教学的目标(简称教学目标)——具体的教育教学要求,也就是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要求

第二节教育目的的基本理论

(P121)第一、人的发展是与人的活动相一致的。

第二、旧分工是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源。

第三、社会化大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客观要求并提供了可能。

第四、自由时间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第五、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进程。

P 124)

(1)体能、智能(2)活动能力(3)道德品质(4)情感、意志、性格。

这四个基本要素相互依存、有机结合,大致构成了人的完整素质的框架。

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深理,P126)

(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构建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奇、福禄贝尔、爱伦凯。(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就是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孔德、迪尔凯姆、凯兴斯泰纳、纳托尔普。

第三节20世纪教育目的概览

6、教育目的观,即人们对教育目的的根本性看法,主要指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质量的基本价值取向。

(1)所谓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精神上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目的观。

?基本特征:

?永恒化,赫钦斯,阿德勒“百本名著计划”

?理想化,非功利的目的,精神高于物质

?人性化,人的存在价值,萨特、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的主体性,自我设计,创造,超越

(2)所谓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社会性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教育目的观。

?基本特征: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适应性;杜威,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过程,实践

?重视教育目的的社会功利性;教育是为了谋生,反对空谈发展、理想,文化,人格

?重视科学教育,自然学科,科学家,工程师

(3)所谓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即以科学精神为基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

?基本精神:

?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的基础;

?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的价值方向。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必将融合,两者都只是教育的“一半”。学会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学会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学校的人化,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个性化”。

第四节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与实践

7、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大题P142)问:片面追求升学率(智育)的坏处。

(1)片面追求升学率,表现在:一是只注重少数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二是,注重学生的个别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素质的全面提高。

(2)原因分析:教育资源的有限性与人们对于教育资源的巨大需求之间的矛盾,社会选拔竞争与利益分配机制之间的矛盾。还有传统文化,教育,用人制度,教育结构,高考制度,教育评价等问题。

(3)对策与途径:首先,有赖于社会的发展。其次,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立灵活的教育体制;加强新课程改革;三推进高考制度的改革;推进中等教育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第五节全面发展的教育

8、全面发展的教育,“五育”的基本要求:(P144)

(1)德育:是塑造人灵魂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伦理教育和法制教育。

(2)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教育。

(3)体育(了解):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育。

(4)美育(了解):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了解):是传授基本的生产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9、“五育”之间的关系(或“五育”的作用)(大题:P146~147 )

(1)“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2)“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3)“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记住)。

“五育”并举并不意味着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具基础性。

第五章教育改革

1、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即改变教育方针和教育制度或革除陈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对教育除旧布新的一种社会活动。

2、教育变革,教育变革相比教育革命更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渐进而非突变。尽管它也可引致教育局部的质变,但这

种质变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长期的量变的结果,而非一种人为的短期的结果。

(1)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它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之中。

(2)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教育必须面向所有的人,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全民教育特别强调要使所有儿童都进入学校并降低辍学率,使所有中青年都脱除文盲。

(3)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性的否定。一方面,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包括教育起点的机会均等,教育过程中享受教育资源的机会均等,甚至包括教育结果的均等。另一方面,教育民主化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包括教育自主权的扩大等。

(4)教育多元化。教育的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具体表现为培养目标的多元化,办学形式的多元化,管理模式的多元化,教学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

(5)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人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5、进步主义教育的基本观点

进步主义是指在18-19世纪美国盛行的一种社会哲学,其教育运动的基本观点如下:以儿童为中心的学生观;以生活为内容的课程观;以解决问题为方法的教学观;淡化权威意识的教师观;强调合作精神的学校观。

第六章教师

第一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特点

1、教师的作用:教师是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职人员。教师的劳动连接着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着国家和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师说》所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影响教育改革进程和成败的关键性因素。教师是学校教育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是发展教育、办好学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主体力量。(填空,P189)

2、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选择,P192)

教师职业的最大变化是由于近代师范教育的兴起,以拉萨尔在法国创办世界第一所教师培训机构开始,德国也在1684年首办教师讲习所,作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发展制度的起点。

第一个近代学制“癸卯学制”,有了师范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提出京师大学堂设立师范馆。

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确立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教师资格条例》标志开始建立教师资格证制度,2000

职业许可制度,包括教师资格的条件、考试、认可以及罚则。

3、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职业发展需要,逐步缩小与社会期望的差距,成为合格的教育专业人员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包括以下几点:

○1、专业精神的发展;○2、专业知识的发展;○3、专业技能的发展。

4、教师劳动的特点:(P195~198)

○1、示范性;(师德分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接的最有效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教师劳动之所以具有强烈的示范性,还在于模仿是作为教师劳动对象的青少年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2、创造性;○3、系统性;

○4、学习性;(因为教师有习性性特点)教师必须终身学习并不断地再培训自己。(填)

第二节教师的权利、义务和价值

5、社会地位是指社会成员基于社会属性的差别而在社会关系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教师的社会地位包括:(P199)

(1)专业地位,不可替代性,提高专业化程度

(2)经济地位,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

(3)政治地位,参政议政

(4)职业声望,职业形象、吸引力、稳定性、威信

6、教师的六项权利:(P202)

(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

(2)从事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其它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

7、教师的六项义务:(P202)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与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和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

(4)爱护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它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8、教师的劳动价值(P203)

(1)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耗费劳动力而产生的满足社会需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劳动价值的主要属性,也是体现教师社会地位和教师个人价值的主要标志。

(2)教师劳动的个人价值是作为客体的教师劳动对与教师主体需要的肯定或者否定的某种状态,是满足教师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第三节教师的素质

9、教师的角色构成:教师特定的社会职责,教师特定的职业理念,教师特定的行为方式(P206)

学习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教育的研究者;知识的传播者;学习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指导者;父母形象角色、朋友角色和管理员角色;青少年团体工作者、公共关系人员、心理辅导人员等社会活动家角色;榜样、模仿公民角

10、教师的角色期望(P207)

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教师的自我期望

11、教师个人的角色协调也应该提倡:

(1)道德是加强角色学习、掌握基本的角色要求和有分析地把握各种角色期望的要点;

(2)以专业人员的角色为重,既有奉献多于索取的精神,也要懂得合理地使用专业权利,抵制冲突的角色任务;

(3)还要提高自己的心理调节水平,在面临多种角色冲突需求及角色期望不一致时,能有效缓解角色冲突。12、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和修养:(P210-215)

(1)教师基本素质:

①专业精神:教师作为教育专业人员所具备的教育理念、

乐业敬业、进取创新和积极奉献的风范和精神。

②师德修养: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它是调节教师活动及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等各方面关系的行为准则。

③业务素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它是教师履行职责的前提条件和取得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

(2)前瞻性素质:

①教育家的意识:现代教育更需要的是教育家式的教师,而非教书匠式的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化能力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②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无论是从教师劳动本身的内涵来讲,还是从社会和教育的发展变化来讲,教师都需要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的创新和改革。

③教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无论是用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还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地创新和改革,作为一个现代教师,都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开展一些教育教学改革。

④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角色越来越多样化,社会角色增加、职能角色变得多元化,教师角色冲突时常发生。教师良好的心理状态已成为履行其职责的重要条件。

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教师职业是以获取和处理信息为主的职业,必须掌握多种教育技术,尤其是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多媒体教学的一般知识与技能。

⑥法律意识:在依法治教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时代,每一个教师必须懂法、守法。

第七章课程(重点)

第一节课程概述

1、课程概念: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学习活动的总体,在这个总体中除了学校课程表中所规定的课程外,还有配合课内教学所组织的全部课外活动,以及在整个学校生活中教师和学生集体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校园文化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简要记为“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1918年博比特《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P218)

2、课程的分类:(P219~220)

(1)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属性,从重知识或重生活经验来分类)

经验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动机、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组织实话的课程。它也被称为“儿童中心课程”、“活动课程”或“生活课程”。

(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区分)

综合课程,是指―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如,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拼盘式‖课程,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起来。

分科课程,即学科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3)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根据课程设计、开发、管理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是根据公民基本素质发展的一般要求,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设计的课程;

地方课程又称为地方本位课程,或地方取向课程,是指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地方社会发展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所设计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课程;

校本课程又称学校本位课程,或学校自编课程,是指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课程,其开发主体是教师。

(4)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根据课程管理的要求区分)

必修课程是指由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需学习的课程,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基本发展,共性

选修课程是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需要,有选择自由而非必须学习的课程。个性发展(需要,兴趣爱好)3、课程的设置要做到:

(1)均衡性:各门课程保持适当比例,整体优化

(2)综合性:设综合课程,综合实践

(3)选择性:特色课程,个性化“套餐”

4、影响课程的几个基本关系(P223)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本位(儿童中心)课程论: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情感、态度、能力为基础,即学生的认知与情感。代表人物有,杜威,罗杰斯,卢梭

社会本位课程论:围绕重大社会问题组织课程,以社会改造为出发点/变革社会的功能,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代表人物:凯兴斯泰纳,弗莱雷

(2)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双重间接式学习(非完整被动加重负担),以课本知识为主。优点:有助于系统传承人类文化遗产;有助于学习者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有助于组织教学与评价,便于提高效率。缺陷或不足:容易导致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和生活;容易忽略当代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容易导致单调的教学组织和划一的讲解式教学方法

以直接认识的方式掌握间接经验(综合主动探究实践经验)。以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经验课程,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自己组织的活动。

(3)分科与综合的关系

古代或早期的课程以整体、综合为特征,并非人类自觉选择,近代从整体到分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高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综合课程再次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分科课程的局限性:第一,导致学科之间隔膜、相互封闭、学科之间重复;第二,导致学生认识和态度上的狭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基础课程改革朝综合化发展是一个主要和长期的任务。

5、课程的现代化(如何实现课程的现代化)(简)

(1)课程观念的现代化

(2)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1、课程内容应突出基础性;○2、课程内容应体现现代性;

○3、课程内容应具有民族性;○4、课程应具有结构性。

(3)课程实施的代化

(4)课程评价的现代化

第二节课程编制

6、课程编制的模式(P235-238)

(1)目标模式,代表人物:泰勒,把确定课程目标当做编制课程的关键。

优点:确定了教育目标的主要来源;为课程编制提供了一个范式;把评价引进课程编制过程。

缺点:标准化与复杂的实践不符,可能阻碍师生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直线式的课程标志过程过于简单化;忽视了知识目标的社会性,也忽视了知识在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功能和价值;忽视了一些无法用考试来测量的东西。(2)过程模式,代表人物:斯滕豪斯

?基本观点:对课程目标的陈述应作宽泛的理解;依据知识、活动的内在价值来选择课程内容;强调课程编制应遵循程序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不断的反思;强调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整个课程计划的具体描述。(3)探究模式,代表人物:施瓦布

基本观点:应该通过平衡和协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所有的理论进行“择宜”或这种,使其成为确定课程的理论依据。运作方式是实践——准实践——择宜。

(4)批判模式,代表人物:阿普尔

基本观点:更注重课程编制过程中的主观因素,如编制者个人的主观因素、课程编制的主导思想和理论的社会背景,特别是政治背景。它使人们注意到隐藏在课程编制背后的意识形态领域及其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影响。

(5)情景模式,代表人物:斯基尔贝克

基本观点:课程编制应针对每一学校的特点,从分析学校各方面条件入手,换句话说,就是要以学校条件为基础进行课程决策。

7、(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总体上包括:确定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写教材三个层次(填空)(P243)

○1、制定课程计划(教学计划):所谓课程计划,就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劳动、各种活动等作全面安排。(名词解释)

○2、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标准性文件。

○3、编制教材(教科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8、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编制面临的主要问题(P246)

(1)加强基础与更新内容

(2)怎样处理普通中学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

(3)关于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4)关于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第八章教学理论

第一节教学概述

1、教学的概念:(P262)

(1)广义: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以一定文化为对象进行学习的活动。

(2)狭义:专指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的活动。

2、教学的地位: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

(1)工作类型:学校工作一般可分为教学、党务、行政和总务工作,后三种工作都是为教学工作服务的,这从活动事实上保证了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中心。

(2)活动目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教学的直接目的也是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的其他活动的直接目的则只是单方面的。

3、教学的基本作用:(P263)

(1)授予基础知识:离开了知识的授受,教学就无法发生和展开。

(2)形成基本技能:基本技能是指各门学科中最主要、最常用的技能。

(3)发展基本能力:发展儿童的基本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作用。

当代教学观念的变革主要体现为六大走向:

(1)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

(2)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

(3)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

(4)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

(5)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

(6)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

第二节教学系统

5、教学系统的要素

(1)教师:作为课程研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

(2)学生: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

(3)内容: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中介。

(4)环境:是指影响课业进程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一般可分为班级、校内和校外三个层次。

6、“教师中心说”、“学生中心说”和“学科中心说”,实际上是三种关于教学系统的基本要素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主张,它们分别代表着三种极端的思维方式。(P273)

教师中心说,是一种主张教师在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学生中心说,它是一种主张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认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教学中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教学理论。代表人物,卢梭,杜威。

学科中心说,又被称为科目中心,教学必需重视学科结构、直觉思维和发现学习,科学逻辑与心理逻辑应统一于学科逻辑。代表人物,布鲁纳、施瓦布、古德莱德。

第三节教学过程

7、教学过程的概念,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P274)

8、教学过程动力的实质:教学过程动力就是存在的内部矛盾。

(1)“外部动力论”,认为教师代表社会所提出的教学要求与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和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推动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

(2)“内部动力论”,认为学生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动力。

(3)合力论。

9、教学过程的环节(简、填):

○1、明确教学目标;○2、激发学习动机;○3、感知教学材料;○4、理解教学材料;

○5、巩固知识经验;○6、运用知识经验。○7、测评教学效果。

10、教学过程的本质,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特殊认识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在于,教学是个体的认识,不是人类历史的总认识;其次,学生的认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具有间接性,引导性,简洁性。

儿童发展说:教学过程是学生的发展过程,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认识活动只是心理活动,不包括学生的发展。

认识——发展说:教学过程既是认识过程也是发展过程,是儿童认识和发展相互统一的过程。教学过程本质应该包括,知情意行,德智体美,个性发展。

第四节教学设计与开发

11、教学设计与开发,实质就是通过多种途径的创造性设计与开发,将教育内容转化为学习经验的形态。

教学设计与开发的基本途径及原理:(P290)

(1)媒体设计与开发,在现有信息技术条件下,整合地设计和开发以多媒体和网络媒体为主的各种教学媒体,将内容融合到媒体及其结构中,促进人的知识、经验和价值的学习。

(2)环境设计与开发,将教学环境建构为学生学习的“自我经验”的实践环境。

(3)活动设计与开发,就是“人—物”之间,“物—物”之间,“人—人”之间,“个体—自身”四大关系的互动。

第五节教学原则

12、教学原则: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

13、制定教学原则的依据:(P292)

(1)教学原则是教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3)教学原则受到教学目标的制约: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规定了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和预设的目标,指导和支配着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14、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原则:(P294)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简)这一原则是指,教学既要授予学生以文化科学知识,又要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及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要求: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内在的思想性;○3、注意科学性与思想性的自然有机结合;○4、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选)(深理)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为主导,并联系实际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利用必要的乡土教材或补充教学材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教学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发展学生的能力,要明确各们学科发展能力的具体任务,同时要进行启发式教学和倡导探究式学习。

(4)教师主导和学生主动相结合:既要有效发挥主导作用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其提供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课程资源。

(5)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统一:要重视直观教学,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同时要重视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亲自做一做所学事物,这种方法称为直观性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性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注重运用组织语言直观。

(6)系统性和循序渐进相结合:教学时大体按课本内容的系统性进行教学,同时突出重点与关键,遵循学生的在教学中应用这一原则的要求:

(7)理解性和巩固性相结合: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总是组织多样化的、有价值的练习和复习,注意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记忆力。

(8)统一要求和因材施教相结合:教学要有统一的基本要求,但也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有效措施使有突出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同时要热情关爱和帮助后进生转变提高。

第九章 教学实施 第一节 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含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和学的方法。(P301)

按形态分类?????????、研究法)。:发现法(又叫探索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欣赏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习作业法。

:练习法、实验法、实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法:讲授法、谈话法、以语言传递信息主的方

2、行为主义分类(P302)

(1)呈现方法;(2)实践方法;(3)发现方法;(4)强化方法

3、主体性分类(P304)

(1)提示型的方法示范 呈现 展示 口述;(2)自主型的方法;(3)共同解决型方法

4、四层次分类(P306)

(1)操作性的方法,工序 写生 视听 ;(2)原理性的方法,启发 注入 发现

(3)技术性的方法,讲授 谈话 练习

5、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择。)、根据学校条件来选()、根据学时来选择;(平和心理水平来选择;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择;)、根据学科性质来选(的来选择;)、根据教学任务和目(54321

第二节 教学策略与学习方式

6、教学策略是指在课程与教学目标被确定以后,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定的教学条件,灵活机动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内容、媒体、评价技术、组织形式、方法和各种手段等,以便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教学方案的原理、原则和方式。广义的教学策略可以分为学习策略、教授策略、教学策略。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具有直观性、完整性、稳定性、封闭性。

7、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以及调控方式。

学习策略教学:(1)通用学习策略教学;(2)学科学习策略教学;(3)交叉式学习策略教学。

8、教授策略,以教师行为为主体的策略,主要包括:(P312-315)

(1)呈现技巧 (设置导入 解释行为 结尾 讲座)

(2)内容转化策略(人化情境与物化情境)

(3)指导行为策略 (练习指导 阅读指导 活动指导)

(4)教学管理策略 (5)课堂强化技术(言语强化 非言语强化 替代性强化 )

9、师生互动的教学策略(P315)

(1)课堂教学互动策略:支持性互动策略(物理背景创设,心理背景创设);课堂交流策略(发问技巧,讨论策略)

(2)课外教学互动策略:调和策略(学科兴趣与学生兴趣的契合点);人际交往策略

10、学习方式是与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方式等相对应的术语概念,它以满足人的学习需要为价值取向,以人的学习心理原理为基础,以学习活动形式的设计为核心,来综合设计与开发具有操作性和实用性的教学实施、组织形式与策略。(P317)

(1)“掌握学习”,美国布卢姆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采取班级教学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班级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提供学生所需要的个别帮助和所需额外的学习时间。“掌握学习”——人人都能

学好掌握学习。基本程序:1.单元目标设计;实施前测验;基本教学;形成性评价I;矫正学习;形成性评价II(P320)(2)“合作学习”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方式。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合作学习的一般形式:学生小组学习;花锯式策略(jigsaw);集体调查研究

第三节教学评价

11、教学评价:在收集必要的教学事实信息的基础上,依据一定基础对教学系统的整体或局部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P323)

(1)教学评价的功能:

①检查:②反馈:③激励:④研究:它有利于开展教学研究活动。⑤定向:它的指标对教学工作具有定向作用。⑥管理:

(2)教学评价四个基本原则: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和学习化。

(3)教学评价的类型:

①他评价与自评价:它评价是教学评价的最主要方面,自评价且有利于促进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②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与个体内差异评价。

(名词解释)个体内差异评价:是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评价类型。(P325)

③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12、教学的评价的基本方法:

(1)课程材料评价方法:

①广义的课程评价包括教学评价,狭义的课程评价制度是对课程规划过程及其产品的评价。

②课程规划产品也就是课程材料,一般包括课程原理、计划、标准、课本、教师之南、课程包、补充材料和教案。

③比较常用的方法:专家诊断法、观察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2)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法: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方法有:

①学科成就测验:俗称考试,是最常用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主要方法。它适用面大,相对来说结果比较公正,但任何考试都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业成绩的全貌。

②日常考查:具体形式主要有口头提问或让学生板演、批改作业和小测验。

③专门调查与心理测量:借助于专门的心理量表来测量学生的有关心理发展状况,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的重要途径。(3)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法:教师授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身心发展水平。具体方法主要有:

①综合量表评价法:它是一种比较精细的数量化的教师授课质量评价方法,以听课为基础。

②分析法:通过对教师教学工作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分析进而评定其质量优劣的方法,主要取决于评价人员的学识和经验,评价结果以定性描述为主。

③调查法:主要有问卷与座谈两种方法,多在专门鉴定某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的管理性评价中应用。

第四节教学组织形式

13、教学组织形式,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总的来说,可划分为:

(1)个别化教学:个别教学、道尔顿制、文纳特卡制、开放课堂

(2)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分组教学、导生制

(3)综合教学类:特朗普制

14、基本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具体组织形式有以下三种:(P333)

(1)全班上课:现代学校最典型、最普遍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2)班内分组教学:主要是考虑教学班中学生之间具体的差异。必须具备两个前提:①分组有科学依据;②有足够的教师设备,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

(3)班内个别教学:在课堂情境中进行复核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主要由学生个人与适合个别学习的教学材料发生接触,并辅以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直接互动。

15、辅助的教学组织形式:

(1)课外教学:它有两大特征: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②体现主体活动的多样性。总体上以分组活动为主,辅之以班级活动和个人活动。

(2)现场教学:结合一定的生产现场和社会生活现场条件,同现场有关人员共同组织的教学。

①类型:A)根据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组织学生到现场进行教学。

B)学生为了从事某种实践活动的需要,到有关现场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②注意:教学目的要明确,同时要有计划性、重视理论的指导,做好总结工作。

16、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1)概念:把两个年级以上不同程度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个教师在同一个教室、同一课时里分别用两种以上的教材交叉地对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2)特征:①“复”:课堂要把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两方面交替和配合进行。

②教师的教仍然其主导作用,学生的自学时间、自动作业分量占有较大比例。

③基本原则是要尽可能减少各年级的相互干扰。

17、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指教师常规性的、周期性的和最基本的教学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A)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备课就是教师为上好课或组织具体教学活动而做的具体准备与计划安排工作。备课不但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而且能体现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什么时间开始备课为好?答:新课三到五天前,熟课一般一天前准备。备好课的标准:懂、透、化,备课还要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1)、备课的内容?

?

?

?

?

?

?

拟定教学计划第四

设计教学样式第三

了解学生

第二

钻研教学材料第一

(2)、备课的种类

备课可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备课还可分为:学期(或)学年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P338~339)(3)、课的类型与结构

○1、课的类型?

?

?

?

?

?

?

又称混合课

单一课和综合

把课分为

的多少为依据

二是以一堂课完成任务

实验课

讨论课

讲授课

观察课

把课分为

学方法为划分依据

一是以课内采用基本教

在学校中,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是以“课”为基本单位的。

○2、课的结构(简、名词)

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间分配。

综合课的一般结构是:

a、组织教学;

b、检查复习;

c、学习新教材;

d、巩固新知识;

e、布置课外作业。

(4)、教案编写

按形式分为:条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教案和简要教案。

教案的基本结构是指教案必需的条目、内容及其相关关系。条目式教案包括背景记载,有学校、班级、科目、课本、教师和日期等项目;然后一般由课题名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和作业等十大条目组成。

(B)上课(分析如何上好课?)

上课是教学工的中心环节。上课,主要指师生课堂教学工作,有时也包括现场教学工作。

上好课应遵循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2、内容正确;○3、方法恰当;○4、教学组织严密;○5、教学效果优异;○6、表达清晰。

(C)课外工作的布置、指导与批改

课外作业的类型:(1)阅读作业(2)口头作业(3)书面作业(4)实践作业(5)网络作业

布置作业的一般要求:(P342)

(1)按大纲和教材的要求;(2)作业要适量(多和少要合理,提倡有效作业)

(3)作业要有针对性(知识、技能、操作应用);(4)对作业要有一定的要求(交的时间和完成的质量,形式)(5)课外作业的方式要灵活多样

(D)课外辅导:它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基本要求有:①因材施教;②指导学生独立思考、钻研;③发挥集体优势。

(E)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

第十章德育

第一节德育与现代德育观

1、德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具体说来,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P346)

2、德育的功能有:(P348)

(1)德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2)德育对教育的导向功能;

(3)德育对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功能。为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培养合格公民;传播和倡导为社会稳定与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意识、观念与舆论。

3、德育与公民教育的关系:(P352)

公民教育指,培育人们有效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培养明达公民的各种教育活动的综合体。公民教育与德育有相似之处,但与德育相比更具工具性价值;在教育实践中可以将公民教育与德育有机结合,并通过推行公民教育来促进德育的实施,但不能以此来代替德育。

4、个性心理品质与德育的关系:(P352)

个体道德品质(也称思想品德),是个性心理品质具有价值判断意义的部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中处于核心地位。德育对其有具有定向、合理建构和心理保健的作用。

个性心理品质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复杂的多联系的动态结构。需要贯穿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之中。

5、现代社会应当确立的几种现代德育观(P354)

(1)德育实体观,力争在教育体制、教育模式的转变中把德育打造成为可操作、可调控的实体。

(2)德育双重价值观,德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也有促进个人发展的价值。

(3)德育主体观,在德育过程中,必须确立和落实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4)全方位德育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者组织实施,为施教主体,受教育者为参与主体。

第二节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6、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思想品德素质方面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是预期的德育结果。由国家制定,依据社会的道德要求,受教育者身心发展需要和教育价值观制约。(P358)

特点:具有方向性、预见性、超前性、社会性、层次性、参照性

7、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有:(P358)

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人生观与世界观教育;品格和文明行为教育

第三节德育过程及其组织

8、德育过程即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以形成受教育者一定的思想品德为目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

9、德育过程的矛盾有:

(1)学校德育影响与社会道德影响之间的矛盾

(2)德育目标要求与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状况的矛盾(主要矛盾)

(3)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与道德实践之间的矛盾

10、德育过程,是促进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和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统一的过程。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活动和交往中、在教育和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它要完成两个转化:

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念、道德信念;

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信念外化为思想、感情、行为。

这一过程包括两个侧面:社会思想道德个体化和个体思想道德社会化

11、德育过程的组织(P365)

(1)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组织教育性的活动与交往;

活动与交往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填)

(2)激发受教育者的心理内部矛盾,发挥他们的道德主体性,促进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

(3)增进各个层级、各个方面教育力量的联系沟通,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保持教育影响的连贯性、一致性、长期性和长效性。

12、德育方法:在德育过程中为了完成德育任务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方式。包括教师影响学生、促进其思想道德形成的方法和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教育的方法。分为三个层次:(1)作为指导思想的方法,(2)作为德育方法总和的方法,(3)作为具体操作技能的方法。

13、中小学常用德育方法:(P368)

(1)说服法:在实际中如何选择和运用,主要视教育对象和教育情境而定。

(2)角色扮演法:对于发展个体关爱他人、体谅他人的社会情感以及发展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3)情感体验法:自觉发现和创设教育情境,通过儿童直接或间接的道德体验,使他们在思想和道德情操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的方法。

(4)合作学习法:具体策略保罗双人式学习、小组学习、小队式学习、跨小组协作式学习、小组间竞争式学习、全班协作学习等。

(5)榜样示范法:主要在于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感、磨练意志和养成行为。

(6)实践锻炼法:有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行为和习惯,增强道德意识和道德践行能力,同时强化思想道德认识、丰富情感、磨砺意志。

(7)品德评价法:策略主要有赞许、表扬、奖励、奖赏、惩罚、操行评定等。

(8)修养指导法: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受教育者主动地为自己提出目标,自觉采取措施,实现思想转化和进行行为控制,从而使自己逐步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4、在实践中选择和运用德育方法的准则有:(P370)

(1)在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初级阶段,授予他们以一定的思想意识、规范和准则;随着经验的丰富,对其复杂的形成过程加以疏导,引导他们自我修养。

(2)在思想道德某种品质的发展处于低水平阶段时,要以传授道德知识、行为训练和习惯养成为主;当处于较高阶段时,以指导自我教育、形成信念为主。

15、原苏联的主要德育思想

(1)马卡连柯的德育思想(苏联)

关于集体教育的原则;关于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教育原则

(2)苏霍姆林斯基的德育思想

关于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关于集体主义教育和道德信念的培养;关于自我道德教育。

16、当代西方主要道德教育思想与流派道德(P374-376)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提出了道德发展的三级水平六个阶段理论

第一,前习俗水于(9岁以下) ,服从与惩罚走向、朴素的利己主义定向;

第二,习俗水平(10-20岁),好孩子定向、维护权威和社会秩序的定向;

第三,后习俗水平(20岁以后) ,社会契约定向、普通的伦理原则定向。

(2)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代表人物:麦克菲尔

(3)社会学习论的德育思想。观摩学习,榜样示范,强化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代表人物:班杜拉等。

(4)价值澄清学派的德育思想。在价值冲突的背景中具有重要意义,是道德相对主义,有实用性、操作性、现实性、有效性。代表人物:哈斯、哈明、西蒙等。

第十一章班主任工作

第一节班级与班主任

1、班或“班级”,指的是按照一定年龄、学业程度、师生比例所分编而成的相对稳定的学生群体,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的划分往往与学年、学级相联系,因而通常被称为班级。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是伊斯拉漠。最早从理论上设计班级组织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632年在《大教学论》中提出;我国是1904年的癸卯学

1906年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开始实施班级授课制。(P385)

班集体具有巨大的教育功能。(P386)

○1、归属功能;○2、社会化功能;○3、个性化功能;○4、选择功能;○5保护功能。

3、班主任的职责:(P388)

○1、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全面负责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3、组织和指导种类班级活动的开展;

○4、协调和整合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

4、班主任角色转变:(P389)

(1)教育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是班主任在班级教育活动中扮演的主要角色。班主任角色往往被窄化为“管理者”。(2)从班级的组织和功能特性来说,学生的尊重、理解和指导往往比班主任教师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更为重要。(3)从有效履行职责、取得教育实效的角度来看,班主任必须实行由管理者角色向指导者角色的重心转移。

第二节班级群体的发展与教育

5、班级群体的发展水平程度:(P391)

(1)松散群体: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处于松散状态,每个人知识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和参与群体活动,不存在大家认可的班级规范。

(2)联合群体:具有基本的组织结构,成员之间的个人联系开始建立,一些群体性的规范萌生,这些规范能对成员行为起到某种外在控制、调节作用。

(3)合作群体:基于协商后的群体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重要,成员间相互喜欢和吸引,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也会依其在活动中的参与贡献程度而定。

(4)集体:主要标志为有明确、一致的共同目标,有行之有效的组织结构和具有感召力的核心人物,有严格有效的组织规章和自觉纪律,有良好群体舆论、班风和班级传统。

6、班集体培养的基本方法:(P391)

(1)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通常采用观察、访谈和查阅文献等方法来进行。

(2)建立和健全班级组织结构、规范:这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重要一环。

(3)确立班级群体的共同目标:所确立的班级群体目标应当包括具体的努力方向,实现的标准和要求,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步骤,督促和评价的方式等。

(4)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班主任首先要指导学生个体进行自我教育,其次要逐步引导班级群体进行自我教育。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g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