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山张家溯源之推论

更新时间:2024-05-27 22: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三山张家溯源之推论

在东北的山东张姓后人有很多自称为三山张的后人,但在山东的居住地县志却没有记载,通过互连网与众多的张姓同宗交流收集到了一些资料,现在整理如下供同宗参阅指正。现在在山东栖霞宅头的张姓已经证实为三山张的后人,但从其家谱记载来看有明显的断代现象,从本人掌握的资料三山张在山东应该有600年左右的历史。。。现在我就自己收集的资料和本人的分析来阐述三山张的历史及其来自何方的问题。

根据辽宁省新宾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张氏谱册》序二记载:\吾张氏当闻之先祖,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兄弟四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艰,不得已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失去单山无所寻找。三人至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县城内七甲八社九兰乡住……至我宗龙公由登州跨海至广宁府、东至清源县南杂木南沟聂尔库处居住。仉氏生有库公。充当拨什库,料理机匠事二十余年,又迁至兴京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处。从以上的资料分析三山张的先祖来自长江以南的地方,而且在途经长江失去一支系,来到山东三兄弟第一居住地为蓬莱,这个问题从栖霞宅头村三山张的后人家谱记载“祖籍登洲府蓬莱”也可以得到证实。另外从从浙江张舟先生那里知道这样一个说法:传说,黄村张姓是从云南经江苏赣榆车罔村再到山东三山(三山张),最后定居黄村。家谱记载的历史只有383年,但乳山黄村张姓是明永乐年间由云南迁来,但无准确文字记载,究竟何时由何处迁来仍待考证。现存最早碑文记载,八世祖张文进生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 )。一世至七世居于别处,只是八世张文进等4人迁来黄村安家繁衍至今?这有可能,因为老人传说,家谱是老辈人过年到外村拜宗谱时抄来的。(家谱记载,八世有20人,其中有后代的只有张文进等4人,存疑,黄村张姓八世以后都是这4人的后代,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那16人都无后代应该不大可能,猜测他们不居住黄村?)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知道他们说是从永明乐年间迁到山东,和我们前面的张氏谱册记载的年头有些出入,但分析兄弟几人是在洪武连续多年的灾荒的情况下离开家乡,而且后世续写家谱多是若干年之后难免有些出入,而且从黄村张姓有七代人是在明天启之前,这样我们按每一代人25年推算,那应该是175年所以三山张来山东定居到现在应该有600年以上的推论是应该成立的。

现在我们进一步讨论三山张家来自何方的问题,从前面的谱序推测是来自长江以南,因为灾荒难以生存背景离乡,而从黄村张姓家谱的迁移路线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从云南经江苏赣榆车罔村再到山东三山张,而据江苏赣榆柘汪张姓族人介绍:当地无车罔村、哲望村,应为柘汪村,江苏省赣榆县柘汪镇柘汪村张姓,系明洪武年间迁自苏州,我们也查实柘汪镇柘汪村张姓只有他们一支并无其他支系(张煌来此前为侯上村以侯姓为主,侯姓人口减少而外迁,村以张姓为主改名为柘汪村),而我三山张家在过长江以前失去一支系,我暂做一个推测是我三山张之一不愿意离开祖居地太远等不知原由而未与其他兄弟去山东,因此柘汪张姓族谱无记载有后裔迁往山东三山张家,推测三山先祖应该与他们柘汪张姓先祖是同时代的人。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江苏省赣榆县柘汪镇柘汪村张姓,现分为东柘汪、西柘汪两个村,

现有2万多人(包括附近村庄),系明洪武1368年间自苏州阊门外迁入,堂号百忍堂。一世始祖张煌(自苏州外迁时张煌有三个儿子四个侄子,因考虑聚居在一起生计的问题,张煌提议分开,张煌和三个儿子及一个侄子留在了柘汪村,他们分手的地方是太平桥,并把太平桥做为日后相认的依据,柘汪张煌一支为太平桥张-来源柘汪张姓后人张弘传口述)。在这里我们先就来自云南做以分析,根据一些山东移民家谱记载,很多山东人称先祖来自云南或小云南,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云南,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说法,成为学术界的难解之迷、、、我认为家谱的记载可能受洪桐移民的影响而在一定程度上是后人附会之;和前面张氏谱续记载兄弟四人说失去一人的说法正好与柘汪张姓后人的说法相符合,兄弟四人一人留在柘汪,其他三兄弟移居山东、、、。另外乳山市黄村张姓是明天启年立的家谱,其家谱前七代人的名讳是从外村拜祠堂时抄写的,另外霞河头老人一直流传着三山张、双山张和他们是一家的说法。而霞河头张姓始祖张胡老,在家谱中有明确的记载来自安徽祁门制锦县张家盖。通过以上的资料分析,我们推测三山张的先祖应该可能是张煌失散的三个侄子,其外迁的原因应该是“受红绳赶散”而从苏南地区外迁,因此三山张先祖应该来自苏州昌门外(昌门外即阊门,是苏州城的西北门,为当时移民的集聚地),更确切的应该是苏南地区的苏州安徽一带,(因为这里是张士成活动的势力范围)其堂号为百忍堂。

迁移的原因从前面表述的资料看是因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艰”,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看确实有这个因素,但从迁移的地点我们在结合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还有另外的因素那就是洪武红绳赶散的历史传说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在苏州建立根据地,自称吴王,与朱元璋抗衡。1367年张士诚兵败被俘,缢死金陵。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改元洪武,建立明朝。洪武帝为巩固政权,下令将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到外地垦荒屯田。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洪武赶散”。而且据柘汪张姓族人介绍,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其先祖与张士诚有关(元末张士诚聚众反元,后被朱元璋所灭),张士诚败后,其族人一支迁居柘汪。所以我推测迁移的原因是历史上的政治因素而非自然之因素,这里也反映了我三山张与张士诚存在一定的关系(待进一步考证)、、、、

综合以上的资料与我个人的分析三山张来自自苏州昌门外,更确切的说可能就是因“红绳赶散”从苏南的安徽或者就是苏州外迁苏北集中在苏州昌门外的移民。堂号百忍堂,从迁出地到山东到现在有600年以上的历史,而且张姓与张士诚这一历史人物可能存在着某种关系,让他们的迁移和家谱记载等问题上蒙上很多待解之迷,张姓来到山东以后首先定居在蓬莱城内,后分居山东各地,到了清朝又有多支三山张的后裔闯关东或随龙拨民到东北各地、、、、、、

以上所述为一己之言和推论仅供研究和参考。

小云南与明清移民

在今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以及内蒙、天津、北京等省市,不少自清代至民国迁自山东的居民都称祖籍“小云南”或“山东小云南”。而在山东省即墨市和青岛市以外地区的不少居民亦有称原籍山东小云南者。数百年来,小云南之名流传甚广,小云南人后裔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飘流海外。然而小云南之名,正史不见经传,而口碑流传却广为人知,民间家谱亦有明文记载。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诸省居民许多家谱中都记有祖籍“小云南×××”或自“小云南”迁来。经查这些民间家谱最早修于明代中期以至近代的民国年间。那么“小

云南”在哪里?近年来不少地方志、地名志中均提及小云南,众说纷纭,仅就其中三种说法表述如下:

小云南在山西说

据民国《牟平县志》记载,“本县户籍,多称系明初迁民时,自云南迁来者。且有占山户、买山户、漏户之别。父老盖常言之,而莫明其原委……是明初迁民虽多,并无迁自云南省者。或谓云南为豫南、汝南之讹,或谓小云南在安徽境,或谓小云南为山西地,亦均为无稽。”《莱阳县志》对此亦甚怀疑,而意为即洪武四年山后徙民事,谓:“阴山之南,恒山之北,自昔即以云称。战国赵曰云中,秦汉置云中郡,北周置云中县,隋置云内县,唐置云中郡兼置云州,宋置云中府路,辽置云县,金元皆置云州,其地俱在今晋察绥三省之交。则云中、云州之南,或云岗(在大同西,为名胜地)、云阳(谷名,在左云县)、云泉(山名,在张家口西)之南,其土人必有以云南称者。登莱迭遭金元之乱,居民死亡殆尽,多是移民来此。其先至者领地开垦,为占山户。后至者购熟地耕种,为买山户。其土著遗民幸免兵匪驱掠者,为漏户。而迁者不忘旧居,故传称云南。又以非云南省,故别之为小云南。亦犹东府人侨居关外,概呼登、莱为海南耳。”说虽无据而近理。但本县间有能举其自云南某县某地来者,未必尽系传闻之误。或有其事而史未及载,或人民自动迁徙,亦未可知,阙之以俟知者。

又据山东省《文登市志》所载:“金元之乱,境内人口十不剩一。明初至清代中期,朝廷多次下令从山西、云南、四川、江苏、安徽等省移民入境。先到的称?占山户?,后到的称?买山户?,土著移民称?漏户?。民间传说来自云南和?小云南?的颇多。”史载明永乐七年(1409年)以后,由云南移民山东。清代康熙削藩,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反清失败,其败军及眷属尽迁山东。这是两次规模最大的播迁。现存952个行政村,其中87%的村庄是明朝以后建立的。

这段记载可以说明,明永乐时期和清康熙时都有云南人或“小云南”人迁来这一地区,这是事实。随着时间推移,历经数百年,一些人把云南和“小云南”混为一谈,视为一地,很有可能。

小云南即云南说

云南,以其地在云岭之南而得名。因有滇池亦简称滇省。《辞海》“云南省”条注为简称滇或云。东界贵州、广西,北界四川,西北界西藏,西界和南界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界。禹贡梁州南境、秦为西夷滇国,汉开置益州郡。又传西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年),因彩云现南方,故称云南。西汉于彩云南现的地方置云南县,治云南驿,辖今祥云、弥度两县。三国时改益州郡置建宁郡,又分置云南郡。唐以后为段氏所居,号大理国。宋因之。元世祖南下,擒段兴智,以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立云南诸路行中书省。明置云南播政使司,又在昆明设云南府,清以后为云南省。

今辽宁省新宾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张氏谱册》序二记载:“吾张氏当闻之先祖,本贯在小云南,住址无可详考。兄弟四人,盖因洪武年间荒岁频仍,流寇侵摄,天人交迫,存济维艰,不得已宗长常山、宗次双山、宗三三山、宗四单山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失去单山无所寻找。三人至山东登州府蓬莱县县城内七甲八社九兰乡住……至我宗龙公由登州跨海至广宁府、东至清源县南杂木南沟聂尔库处居住。仉氏生有库公。充当拨什库,料理机匠事二十余年,又迁至兴京县五区路家沟大背处。”

另据辽宁省普兰店市劳动局局长谭绩斌主编的《关东谭氏家谱》中《谭姓先祖发祥地及迁移

史略》记载:“谭姓关东家族的祖籍在山东省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1913年3月,宁海州改为宁海县、胶东道隶),先人称山东老家。”又说:“……据家书残页记载,到了明成化年间(牟平县地名志说是明隆庆年间),即14世纪中叶,出于发展生产的需要,移居在小云南下柳河村(十八株柳树下)的谭氏先祖谭兴,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省,居登州府宁海州谭家泊,垦荒种田,发展生产,遂成为第三发祥地。”

前边所说的新宾张氏“本贯小云南”,“兄弟四人同心往山东路过长江”以此推断“小云南”应在长江以南。后者所述普兰店谭氏,在明成化年间在小云南下柳河村“也随移民大军又返回到山东”。张、谭二氏谱书所记其意:小云南即云南省或在云南某地。

小云南即云南说,似有道理,而笔者不敢苟同。今滇省尚有云南驿、祥云县、云津桥等地名,独不见“小云南”之记载。

明初,朱元璋定鼎南京后,数次派使臣诏谕占据云南的梁王归顺,均遭拒绝,遂令傅友德、沐英率军征伐。傅友德征云南时带来的三十万大军,大部留驻云南,分拨于卫所。直到洪武末、永乐初,奉旨转驻山东各卫所军户一万五千余户,七万余人。这些军户虽大部分原籍并非云南,但长期驻守云南各地,妻室大部为云南土著之民之女,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子女是在云南出生,后来迁到山东而以云南为原籍,而迁居到山东的云南同乡们居地贯以小云南名之以示对云南故地的纪念,此为情理之中。但云南并非就是“小云南”。

小云南在山东说

小云南在山东的说法较为普遍,也被多数人所认同。 现收藏在辽宁省岫岩满族自治县王姓家中《王氏谱书》,即王春芳始修于1958年,王彦兴续修于1985年。其内容有谱序、世系等。谱书中所记王氏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迁居辽宁入旗。所记“小云南”人小脚指甲分辨复形的特征和王氏从满习俗为其他谱书所不多见。

又据李林所著《满族宗谱研究》一书中宗族迁徙篇所记:“由山东迁居关外的汉人,在籍贯上有两种,一种是山东小云南,一种是原籍云南,又迁到山东。小云南究竟在何处?辽宁省岫岩县《王氏谱书》记载:顺治八年始祖王明政率四子,从山东小云南大榆树迁来奉天城北康家屯定居。由此来判断,所谓的?小云南?乃泛指山东登州、莱州、青州一带的地方,并非现在云南省地方。”

今吉林省吉林市第一商业局张锡印所藏《张氏家谱》记载,张氏迁吉前原居“山东小云南大榆树下”,于清道光年间迁居吉林。这亦把小云南定在山东。另有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三胞亲友联谊会会长马镇洛先生所存《马氏家谱》所记,马氏原居“山东小云南马家庄”,清乾隆时迁吉林永吉县缸窑镇,后迁舒兰县白旗镇。

以上谱书记载,证实了小云南不在山西,也非指云南省而就在山东一说。并且,其地域范围在莱州、登州、青州即今山东半岛地区。

小云南在山东,已为大部分民间家谱记述佐证。那么小云南在山东何地呢?

明朝初年,倭寇不断侵扰沿海地区,今山东青岛地区,北东南三面环海,以山为岸,港湾交错,岛屿罗布,是为海防重地,为防倭寇侵袭,自洪武中先后在登、莱、青三州,设置七卫、十二所,即安东卫分辖东海中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隶青州府。大嵩卫分辖海阳所、大山所。靖海卫分辖宁津所。成山卫分辖寻山后所、百尺崖后所。威海卫分辖金山左所、奇山所,隶登州府。灵山卫分辖夏河寨前所、王徐寨前所,隶莱州府。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开始在今山东即墨市东20公里边海筑城设防,并于建文四年(1402年)置鳌山卫(即今即墨鳌山卫镇)、分辖雄崖守御千户所(在今即墨市丰城乡雄崖所)和浮山备御千户所(在今青岛市浮山所)划境而治,直隶莱州府。直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卫所等裁并于即墨县。

鳌山设卫后,明政府先后从云南乌撒卫等地调来许多军队,这些军队又自鳌山卫分拨到登莱青各卫所。其中仅鳌山卫辖墩堡四十余处,迁入军户约七万余人。这些军户的祖籍遍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东、四川乃至云南等广大地区。随傅友德平定云南后,便落籍云南守乌撒实行军屯。自洪武十四年(1381年)入滇,至永乐初年,驻守云南长达20余年,第二代也已长成。况且当年从军之时大部分只身一人,少数妻室家小是在驻守云南后随军,而独身者则多与当地女子结合成家,故转驻鳌山卫后,他们多以云南为原籍。查今山东省《即墨市地名志》记载,今即墨市30个乡镇近1000个村庄,半数民户多称祖籍为云南,或云南乌沙(撒)卫。亦有云南“槐阴县”、“威宁”、“毕阳县”、“乐歌屯”、“照阳山前”、“狮子口”、“凤仪县”、“哥嘎县牛角胡同”。而多数家谱为“云南乌沙(撒)卫,大槐树”或“乌沙(撒)卫槐树沟、大槐树里头”等。独无“小云南”字样。其迁移时间多为洪武末至永乐年间。而以随徐辉祖自云南乌撒卫转防鳌山卫者为多。《明史·四川土司传》说,乌撒,元置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蛮夷复叛,傅友德、沐英,因乌撒、乌蒙、东川、芒部四府离四川较近,上报朝廷,请将四府改隶四川获准。直到清雍正年间鄂尔泰命改土归流,因东川距昆明近而距成都远,经奏准将东川、镇雄、乌蒙复隶属云南,乌撒则隶属贵州。又据明万历版《即墨志》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即墨县人口为13480户,126800人。这其中鳌山设卫后一次性自云南迁来军户就达7万余人,占当时即墨总人口的60%还多,而这些军户以鳌山卫为中心分屯在即墨东部沿海,北至雄崖,南至浮山,包含今即墨全境和青岛市区。明代,鳌山卫是即墨的政治、军事中心,自云南迁来的军户,集居在这一地区,为不忘云南故地又区别于云南,而以小云南之名称于此地,是在情理之中。今吉林省的九台市东北部、舒兰市的西北部、榆树市的西南部这一地区沿松花江两岸即有“小昌邑”之称,正史虽不见记载,民间却广为流传。其名则源于清代乾隆以后,这一带属奉天府永吉州巴彦鄂佛罗防御旗管辖,而这一带的居民80%是在清代康熙以后来自山东莱州府昌邑县,为不忘故土,故冠以“小昌邑”之称。

另据今山东省昌邑县《谭府万世谱书》所记“……余谭氏之相传,于元明之际,自小云南鳌山卫迁邑城之北、潍水之东,庄名海眼……”该谱系谭玉湘修于清朝光绪年间,谭春和作序。这一记载明确表述了谭氏迁昌邑之前,原居住在鳌山卫,而鳌山卫即设在小云南这一地方。这种表述再清楚不过的说明了小云南即指今山东省即墨市东部沿海和青岛市区。今吉林省舒兰市白旗镇《马氏家谱》序言中亦表述了马氏原居“山东即墨小云南马家庄”,于清代迁吉林省永吉县的缸窑,后又迁到舒兰县的白旗镇。这些都足以说明小云南在山东,而确切地点在山东即墨东部沿海一带。

在今山东威海、烟台、潍坊等地区以及今东北诸省,许多姓氏家谱和口碑流传提及“小云南”之名。可以想见,这些家族的祖先必是洪武至永乐年间集居小云南(鳌山卫)的军户,自明中后期自小云南又迁徙到各地,因而在家谱中则有山东小云南字样。笔者的祖先,则是于明洪武十四年随傅友德入滇,又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转防鳌山卫(自永乐以后鳌山卫地区开始有“小云南”之称),又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北上,兄弟五人一迁北京上林苑,两迁潍邑(今潍坊),一迁渔营,一迁海眼。笔者祖先即为海眼谭氏,又于清乾隆年间迁居吉林。 综上可知,“小云南”不在山西,也不在云南。小云南在山东,其具体地点即指今青岛市和即墨市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中心治所即今即墨市鳌山卫。

四、“小云南”移民问题考实一些山东人说他们来自遥远的西南边陲云南。在他们当中世代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山东一带发生特大水灾。这场洪水究竟有多大?两目山

是个见证。两目山在今平度北部,海拔二三百米。这山原叫“两没山”,在那场洪水中,该山一天被淹没了两次,故名。滔滔洪水过后,满目荒凉,官府从云南强徙大批百姓来开荒。他们被反绑着双手,走啊,走啊,整整走了3年,才来到山东。他们及其后裔走路喜欢背抄手,便是双手被反绑了3年,日久成习惯。

自称是云南人后裔的,大都分布在胶莱河以东。从《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等文献中,我们检索出101个村落,55姓来自云南,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青岛为最;在青岛一带,则以即墨为最。

迄今为止,栖息在胶莱平原上的百姓寿终正寝,家人还要举行一种送魂回云南老家的仪式,名曰“送盘缠”。其仪式是:死后第二天黄昏,子女拖着“哭丧棍”,亲朋抬着纸扎的一辆车、一匹马、一个童子,携带着大量纸钱,一路哭着来到村东的“土地庙”前,长子(或长孙)拿一根高粱秸,顶端夹一张纸钱,手握另一端绕“土地庙”拖着走,谓之“拖魂”。待觉得高粱秸沉重时,便是拖着“魂”了,把高粱秸(即“魂”)背在身上,放在一把椅子上,椅子前面有一张供桌,上面摆着祭品——这是请“魂”用餐,好上路。一会儿,估摸“魂??用完餐了,就把它请上纸扎的车,驾好马,那童子便是车夫。家人训诫童子:“吃饭别离车中间,宿店别等黑了天”云云。然后,把车、马、童子烧掉,并焚烧大量的纸钱——这是送给“魂”的盘缠。火光中,长子站在凳子上顿脚哭喊:“爹,爹(母死喊?娘?),放光大路向西南,千慎万慎苦处花钱!”连喊三遍,谓之“指路”——指明回云南老家之路也。

问他们体貌上有什么特征,也云:“走起路来背抄手,小拇趾甲是两个。”问他们何时迁来,亦称明初。问他们来自什么地方,同样说是“大槐树村”。于是,有人说此“云南”非那个因在云岭(一称大雪山)以南而得名的云南,而是“小云南”:云中或云州以南。他们说,云中、云州之南,当地人必定也称“云南”。云中,秦朝始置,郡治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云州,北魏始设,州治今山西祁县西;唐代云州,州治今山西大同,后来改称“云中”;元代的云州,州治今河北赤城北。秦代的“云中之南”,地不在山西;元朝的“云州之南”,跑到了河北。北魏、唐朝的“云州之南”、“云中之南”,从地理上说虽在山西,但并非移民的主要迁出地,主要的迁出地是泽州、潞州,为什么不称“泽南”、“潞南”?“小云南说”是难以成立的。 或云“云南”乃“豫南”、“汝南”之讹,这一批人来自河南南部。或云“小云南”即今云南省祥云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云南祥云县设云南县。1914年,因云南县与云南省名相重,改云南县为祥云县,民间俗称祥云县为“小云南”。

此外,某些地方有“小云南”之称,如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跑马岭,这些地方被称为“小云南”,是因为当地的自然风光有如云南。但是,云南移民并非来自这些“小云南”。

在地名普查中,我们发现部分云南移民有具体的迁出地。如青岛即墨金口镇南阡村万姓、古阡村金姓,段村镇段村刘姓,白庙乡院上村孙姓,店集镇垒里村邢姓,旺疃村迟姓,皆来自乌沙卫;青岛即墨营上镇辛戈庄村张姓,潍坊坊子坊城街道办事处前宁家沟村刘姓、埠头镇张家柳沟村张姓,皆来自乌撒卫;青岛即墨河北镇杨头村高姓来自无沙卫;东营牛庄镇解

家来自乌河卫。《明太祖实录》卷一四一记载,洪武十五年(1382年)春正月,在云南分设14卫,乌撒卫为其中之一。洪武十六年,乌撒卫改隶贵州都指挥使司。“乌沙卫”、“乌河卫”乃乌撒卫之误。平度市万家镇大万家万姓来自镇康县南关万家沟。镇康县位于云南西南部,明朝为镇康州。烟台牟平王格庄镇王格庄王姓来自大理府鸡头村枣林底,明朝大理府府治太和县(今大理)。另外,还有毕阳县、顶针县、凤仪县,于史无考。

(鸡头村原归云南大理祥云县管辖,自清代划归巍山县。巍山县城位于大理

南42公里,曾为唐代古南诏国首都,永建镇设在大仓。西山村辖3个自然村,即

老虎山村、上村、鸡头村,村委会设在鸡头村。村名是根据地貌而得名。站在西

村西河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鸡头村与上村的背后,有一突起的小山包,约百公

尺。清代曾在小山包上建观远寺。古人称鸡头就指于此。山包由西南向东北平缓

而下,形成角坡,呈鸡嘴,远看几道山岭犹如鸡的翅膀;老虎山的另一只翅膀。

鸡头村恰在两个翅膀中央,由此而得名。 鸡头村十分美丽,当地有诗曰: 瓜江如带小村西, 竹林青青山似鸡。 栉比新房渠畔建, 红桃绿李掩长堤。)

卫为明朝军队最高建制单位,《明史·兵志二》上说:“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千一百二十人为千户所。”来自乌撒卫的移民应为军队官兵及其家属。如前所述,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一带。其中,尤以青岛即墨为最。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雄崖守御千户所、浮山前守御前户所。此外,明朝在胶东半岛设立的卫还有:灵山卫、大嵩卫、靖海卫、成山卫、威海卫,设立的二十一年(1388年),设鳌山卫于即墨,洪武二十五年(1393年),设立的守御千户所还有:夏河寨前所、海阳所、宁津所、寻山后所、百尺崖所、金山左所、奇山所。这些卫所皆在今青岛、烟台、威海一带。明朝各卫所之间军队经常调整、换防。云南移民来自乌撒卫者,即为卫所之间官兵的调防。即墨辛戈庄村《张氏族谱》,记载其祖先张徽自乌撒卫调任鳌山卫,其弟张清自乌撒卫调任浮山前所,遂定居于辛戈庄村;即墨营下镇蓝家庄村《蓝氏族谱志》,记载其祖先也为云南移民,也是以军职调任鳌山卫的。

在自称云南人后裔者中,一部分说他们是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迁来的。如青岛城阳河套镇孙哥庄孙量孝来自跤趾国嘎嘎县。在青岛浮山山坡上,有一处叫做“荒草庵”的废墟,那残破的老屋和两棵高大的白果树向人们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明朝初年,官府从云南交趾国大槐树里头村捆绑一批人来山东。且说这队人中,有王斗、徐静和兰小三3户人家。这3人从小一块长大,一路他们互相照应,一个锅里摸勺子,一个草铺上睡觉。他们旱路走完走水路,忍饥挨饿受煎熬,一直走了一年8个月,才从云南来到浮山前。下了船后,押送

的官兵放了心,发了3个月的口粮,还有一些种子和农具,让他们自己找个地方安家落户。王斗、徐静、兰小三带着家人踏上海滩,一直朝着云遮雾罩的浮山走去。当他们来到牛山坡时,西边的日头(即太阳)已经落山,天渐渐黑了下来。他们也走不动了,就在这荒草坡上砍倒几棵小树,搭了3个荒草棚子,住了下来。过了些日子,他们觉得这儿依山傍海,山青水秀,气候不冷不热,土地也肥沃,就砍了些树枝,搭了一座草棚,取名“荒草庵”,住了下来。从此以后,他们就在这浮山坡上开荒种地,繁衍生息……儿孙们长大之后,到山下安家落户,而王斗、徐静、兰小三眷恋着山坡上的“荒草庵”,不肯下山,直到他们相继去世。“荒草庵”没人住,日久失修。儿孙们凑了些钱,在原址上盖了座大瓦房,奉为祖祠,香火不断。渐渐地,云南交趾国来的人都把这座神堂当成了他们的“同乡庙”。 交趾,也作“交趾”,古时泛指五岭以南,从汉代起,越南北部和东部滨海一带也被纳入。越南独立建国后,交趾成为“越南”、“安南”的别称。明初,越南权臣黎季犛夺取了陈氏王朝的江山,应陈朝遗臣请求,明成祖朱棣命将军张铺、沐英统兵讨伐黎季犛。擒获黎季犛后,朱棣下诏,改越南为交趾布政使。此举遭到了越南人的反对。20年后,即宣德二年(1427年),朱棣的长孙、宣宗朱瞻基宣布撤销交趾布政使,承认越南独立。在这风云变幻的20余年间,大批越南人流亡中土。从宣德七年(1432年)一名叫陈复宗的越南籍小吏给朱瞻基的奏折中可知,交趾布政使撤销后,一批越南籍的官员被安置在河南、山东。 翻检那些魂系云南老的家谱、族谱,发现他们的世系传承了20—22代,若按一代间距25年计,他们涉足山东的时间与宣家安置越籍官吏的时间大致吻合。

云南移民主要分布在莱州府、登州府南部,在这些移民主要分布区,当地原住民的民俗不可能完全同化他们,移民民俗与当地原住民的民俗在融合过程中重组,形成新的民俗。如即墨是云南移民村落比较集中的地区,即墨一带的民俗带有云南移民的烙印。

古现王姓始祖来自云南省大理府鸡头村,是明初山东都转运盐使司(全国六司,每司长官有三,分别为同知、副使、判官,各为从三品、从四品、从五品官)

胶莱分司(全国共14分司,每分司长官有经历司经历一人、知事一人,库大使、副使各一人,前二为从六品、从七品,后二为从八品官)

登宁盐场盐课司大使(各分司下有众多盐场,每个盐场有盐课司、盐仓、批验所三个机构,盐课司负责转运。各机构各有大使、副使一人。

从古现王姓始祖定居于此,可知登宁盐场(登州府蓬莱宁海州牟平之间)当在福山以北整个套子湾一带,盐场村得名可能与此登宁盐场下属的一个小盐场有关,毕竟解放前盐场村北不远据说还是盐碱滩,海水涨大潮可至。

这样看选盐场村的王姓富商宅第纪念王懿荣也算颇有意义了。

古现规模很大,解放后划成了四个大队:北斗、胜利、东村、西村,据说北斗村要将王绍禹故居拆了建新的村办公楼。

正是古现的一位王姓大叔热情的让我看了他保存的王氏家谱的一本支谱,了解到原来真正有

从云南省迁到胶东的,而不是一直不知所谓的“小云南”,并且大理府鸡头村在明初也确实属于号称“小云南”的云南县。

古现王氏第十世子孙王(氵符)在到云南做官(大理知府)路经小云南镇时,特意打听鸡头村的下落,这表明清代早期的王氏先人知道鸡头村是小云南镇的一个村子。

稍微关心自己祖先来历的人大都知道胶东很多人的老祖宗来自云南或小云南,但大多语焉不详,由于云南与胶东相隔万里,以致人们都怀疑起这个云南是不是真的云南省,于是有说是山西省云州以南的,也有一些其它较为牵强的说法。

虽然云南可以牵强的说成山西省云州、云中以南的地区,但小云南一说则很难成立,安徽、江苏一带称为小云南似乎无此说法。

请看一篇政府网站的介绍,对云南和小云南解释得非常清楚。

云南县:云南省名的起源地-云南概况

在我国,每个省的名称,都有独特的历史地理渊源。

云南之名虽然出现得早,始于西汉,是全国省名中最 早的一个,但其最初为县名,后为郡名,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云南”一词才成为较大 地域的名称,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后,正式成为省级行政区名称。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百数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 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 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 郡,继而置祥云郡,治所在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 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弄栋 (今姚安)、邪龙(今巍山)、叶榆(今大理)、遂久(今丽江)、姑复(今永胜)。

西晋时又合并了永 宁(今宁蒗)和云平(今宾川)两县。在300年里,云南县一直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937年,南诏亡,段思平建大理国后设云南睑、品甸睑。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设云南行省,改 云南睑为云南州,属大理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降云南州为云南县,在今祥云米甸一带设土司 世职12关长官司,隶大理府。1914年,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借“彩云南现,人以为祥”之 意,改云南县名为“祥云”。

虽然从“云南”改称“祥云”已有80年,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 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 南”。历史学家有充分理由称今天的祥云一带为“古云南”。 这不仅因为从

公元前109年到1914 年,这片土地以云南称谓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而且,1964年在祥云大波那出土的世界闻名的木椁铜棺说明,早在战国时代,这里的人们就过着定居生活、使用铜器且冶炼和铸造技艺已达到相当高超的 水平了。

1976年至1980年,又在距县城23公里的禾甸先后出土了铜钺、矛、钅尊、锄、鸡形杖 头等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遗物200余件,为研究云南古代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1961 年,考古工作者还从距祥云县城3公里的清华古洞内发掘出了新石器时期古人类使用的石刀、石斧。这更 说明早在7000多年之前,这里就有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以磨光的石器作为生 产工具和生活用具了。

云南迄今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除在滇池周围的昆明、晋宁、安宁、禄丰等地较为集中外,范围更广地 集中在祥云、弥渡、宾川、大姚、大理、洱源、剑川、永胜、宁蒗等历史上云南县境内或相邻地区(史家与“滇池地区”相对应,称其为“洱海地区”)。这说明,历史上的云南县和云南郡在云南历史上举足轻 重。

从前109年汉武帝设云南县到1382年明太祖降云南州为云南县的1491年间,历史学家称为“古 云南”和民间说的“小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距今祥云城15公里的云南驿。今祥云城 旧称云南城。

《蛮书》记载:“今云南城乃品甸,即品澹; 亦曰澹睑,亦曰波州、亦曰波大驿,皆一地 也。”937年,大理国主段思平虽设品甸睑,但与其同“级”并存的云南睑仍以今云南驿为中心。

纵观祥云云南驿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其2000多年的历史中,其政治经 济地位是越来越下降,但它的名称却越来越受重视,包容性越来越广,最终发展成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这一发展过程和演变现象,在整个中国所有省级行政区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

从云南驿的空间环境上看,作为人口迁移的集散之地也很合适

村中的古驿道。

城(是为元跨革囊的典故)。次年,破押赤城(今昆明)擒大理国王段兴智。1256年(元宪宗六年),大理国王段兴智献给蒙哥大理地图,并为蒙古在云南的统治和继续平定大理各部出谋划策。蒙哥大喜,命段氏为大理总管(终元之世,段氏世袭大理总管,传11世。这也是金庸武侠小说段王爷故事的来历)。元庭遂平定云南,后在大理国行政区划的基础上,建立19个万户府,下设千户、百户,实行蒙古贵族的军事统治,为后来建立云南行省奠定了基础。

1273年(至元十年),忽必烈为了改变云南长期得不到稳定的局面,在亲信大臣中挑选了回回人赛典赤詹思丁主持云南行政,要他以“谨厚”的方针,把云南的局势稳定下来。1274年(至元十一年),赛典赤来到云南着手建立行省,并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以信且日为大理总管。

1276年(至元十三年),赛典赤把军事统治时期的万户、千户和百户,改为路、府、州、县,正式建立云南行中书省,并把行政中心从大理迁到中庆(今昆明)。1279年(至元十六年)赛典赤詹思丁死于任上,次年忽必烈调其子纳速剌丁为云南行中书省右丞。1284年纳速剌丁升任平章政事后,进一步集中行省军政权力,完善行政、军事和司法,同时“开云南驿路”,“驰道路之禁,通民往来”,实行军民屯田,发展经济文化。是为云南全省驿传系统完备和云南驿现存驿站之始,而云南驿地处交通要冲,成为了一个较大规模的驿站,派驻有蒙古和色目军队保护。

至此,“云南”正式成为我国中央直辖、行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名称和地理名词,历经元明清三朝,直到今天

明初云南驿成为我国驿传系统中的常设机构和重要设置,在滇西驿道中发挥着文报传递、官员接待和物资递送的重要作用,对稳定边疆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明代袁氏土司长期世袭云南驿驿丞,除负责管理驿站外,还直接管理驿户的夫役、驿田的赋税。明代云南驿的设置奠定了今天云南驿古镇街区的雏形,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明代驿道的两侧找寻当时的风貌(古代驿道中段)。

明代在云南县实行了大规模的军民屯田,今天祥云县的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均源自明代的移民。明初在今祥云县城修筑洱海卫城,设置洱海卫,下设所和营,既是军事建制也是屯田编制,至今所和营的地名遍及全县。洱海卫城也是澜沧兵备道的驻地,为云南都指挥使司派出的军事机构,管辖滇西广大地区。明洪武年间,云南县的县治从今云南驿所在的上川坝(盆地)搬迁至洱海卫城,云南驿只留下驿站的设置直到清末废驿改邮。民国初年,因云南县名和云南省名相同,改云南县为祥云县至今。云南驿的地名则沿用至今,一是古镇原地为云南驿行政村,二是古镇北面三公里的云南驿镇人民政府驻地(原前所乡,又称前所街)。

清代继续沿袭云南驿的设置。雍正时期开始我国的驿站的管理发生重要的变化,废除驿户和驿田,驿站改归地方州县兼管并提供经费,大部分驿丞被裁撤。云南驿因地处交通要道,官员商贾来来往往,贸易运输源源不断,驿站和古镇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形成了至今保存完整的街区格局。据云南驿出土的清代驿站记事碑记载,当时的云南驿拥有铺夫三十民、驿马八十匹,其规模可见一斑。民间的马帮运输也繁荣一时,马店、客栈和饭店等鳞次接比。

明清时期云南驿的古道主要为滇西官方驿道。云南省的驿道因山高谷深无法使用内地的马车或者舟楫,全部用骡马,日程只有三十至四十公里,最多“三百里加急”。元明清时期滇西的官方驿道从省会昆明到达大理,再从大理分西北两路延伸,北路进入西藏,西路到达中缅边境。云南驿是昆明到大理十一个驿站的第八个驿站(清代设置),东接昆明,西连大理。从这里还可分道北去西昌成都、丽江迪庆,南下临沧思茅和中缅边境。云南驿在古代官方驿道中属于连通四方的咽喉设置。从云南驿留存的青石板驿道可以清晰看出明清古代驿道的规制和走向。

由于滇缅公路的开通,云南驿的马帮运输逐渐衰落。抗战结束后,马帮的规模逐渐缩小,马匹运输的范围也只限于邻近的县乡。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县乡乃至乡村公路普遍建成通车,沿袭了两千多年的古代官方驿道终于让位给公路和铁路,云南驿的马帮运输彻底退出历史舞台。滇缅公路在后来的岁月里,也经过一次次的改造和拓宽,变成了320国道(上海—昆明—瑞丽)的昆瑞段,担负着云南省内公路长途运输总量的半壁江山。这条路上行驶的车辆,也从最初载重三五吨的大小道奇(美国通用公司出产),发展为现在各式各样的大卡车、大客车和小汽车,品牌也囊括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名牌。云南驿的居民也从同马帮打交道,改变为同汽车打交道,继续演绎着交通要冲商业服务业的繁荣。

一九九九年,上个世纪的最后一年,楚大高速(楚雄—大理)和广大铁路(成昆线的广通—大理)同时建成通车。交通的便捷,却使得地处交通要道的云南驿与外部世界渐行渐远,静静地看着一南一北两条现代化的公路与自己擦肩而过,守望着古道千年的文明碎片,回味着山间铃响马帮来的岁月,怀想着“彩云南现”的故事。2005年,位于云南驿古代驿道深处的云南马帮文化博物馆和二战中印缅战区交通史纪念馆建成开放,古镇居民用自己传承的生活方式,续写古道春秋。

灵官道:起点为成都,经四川西昌地区和云南楚雄地区,终点到达云南驿。灵官道比五尺道距汉唐时期中国的心脏地区川陕更近,路程大大缩短,极大的便利了云南腹地和内地的交流。后来的成昆铁路沿用了灵官道北段的走向。

五尺道:秦代蜀郡李冰开创了两大工程,一是都江堰,二是五尺道。五尺道从四川南部的宜宾启程,过金沙江,经滇东北的昭通市(朱提)、曲靖市(味县)到达昆明市(滇池)。以道宽五尺而得名。汉武帝开始,延伸五尺道至云南驿,连通灵官道与博南道。五尺道的这一段延伸部分,一直是滇西与滇东的交通动脉,也是云南在唐代以后通往京师和国内经济文化中心的主要通道。后来的明清官道、滇缅公路和铁路沿袭五尺道的走向,许多地方甚至重合在一起。我们今天沿320国道仍然可以看到一连串与交通有关的古代地名。

博南道:博南道以翻越横断山脉的博南山(今永平县)而得名,属于蜀身毒道和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部分。博南道起于云南驿,同灵官道、五尺道相连,向西经过大理市,越博南山,渡澜沧江,到达保山市,从腾冲或瑞丽出境。博南道成为滇缅公路西段的走向,在抗战中举足轻重。

古驿道 :

明初云南驿成为我国驿传系统中的常设机构和重要设置,在滇西驿道中发挥着文报传递、官员接待和物资递送的重要作用,对稳定边疆和社会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明代袁氏土司长期世袭云南驿驿丞,除负责管理驿站外,还直接管理驿户的夫役、驿田的赋税。明代云南驿的设置奠定了今天云南驿古镇街区的雏形,至今我们仍然可以从明代驿道的两侧找寻当时的风貌(古代驿道中段)。

明代在云南县实行了大规模的军民屯田,今天祥云县的绝大多数汉族居民,均源自明代的移民。明初在今祥云县城修筑洱海卫城,设置洱海卫,下设所和营,既是军事建制也是屯田编制,至今所和营的地名遍及全县。洱海卫城也是澜沧兵备道的驻地,为云南都指挥使司派出的军事机构,管辖滇西广大地区。明洪武年间,云南县的县治从今云南驿所在的上川坝(盆地)搬迁至洱海卫城,云南驿只留下驿站的设置直到清末废驿改邮。民国初年,因云南县名和云南省名相同,改云南县为祥云县至今。云南驿的地名则沿用至今,一是古镇原地为云南驿行政村,二是古镇北面三公里的云南驿镇人民政府驻地(原前所乡,又称前所街)。

茶马古道:

起源于唐代,宋代达到鼎盛,以宋代交易量最大的两种大宗商品—西藏输入的茶叶,内地输入的马匹而得名。后世泛指滇川藏之间或者中国西南和东南亚、南亚之间的马帮运输路线。云南驿地处滇藏茶马古道的重要位置,同时也从这里连通着川藏茶马古道。茶马古道经过的地区,山高谷深,气候多变,即便是马帮运输也属异常的艰难,运输多以藏族地区必需的茶叶、布匹为主。云南驿健在马锅头传唱的《赶马调》生动讲述了赶马人走茶马古道的艰辛。抗战后期,日军经过缅甸占据滇西怒江以西,滇缅公路运输中断,紧急开辟的驼峰航线代价高昂、运量有限,千年茶马古道奇迹般的发挥了作用——藏族商人用牦牛队从印度、尼泊尔到拉萨,再用马帮到滇藏交界的香格里拉,藏彝白纳西各族马帮接续到大理或者云南驿,汉回彝等族的马帮又继续接力到昆明。万里路程,组织了上百万头牦牛、马匹、骡子和毛驴,西南各族人民用最古老的运输方式,紧张抢运援华物资和生活必需品,顽强的支撑着中国抗战的艰难岁月。史载,云南驿的所有马帮都参加了这次光荣的终结运输。此后马帮运输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1914年,因云南县名与云南省名相重,借“彩云南现,人以为祥”之 意,改云南县名为“祥云”。虽然从“云南”改称“祥云”已有80年,民间仍称祥云为“小云南”, 以有别于作为云南省的“大云 南”。

王氏家族是清楚的。(还任过大理知府,访问过鸡头村)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7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