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0510236郑光英(终极版)

更新时间:2023-11-14 01: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14级方案设计 《幼儿同伴性别与幼儿心理双性化》

方案设计

系 名 称:学前教育系 专 业 名 称:学前教育 学 生 学 号:10140510236 学 生 姓 名:郑光英

2016年6月15日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背景和缘由

1.选题理由

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观察到一些孩子即具有一些温柔、喜欢料理婴儿的女性化人格特征又有一些勇敢、支配的一些男性化的人格特征的幼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常常比较受欢迎。比如在大班的男孩子一般通常选择同性——男孩子作为玩伴,并且喜欢玩一些比较男性化的玩具,已经开始具有比较典型的男性化人格特征,可是有些男孩子常常可以和异性玩伴——女孩子一起玩照顾幼儿表现出温柔、会照顾小孩的比较女性话的人格特征有时也常常表现出较为典型男性化人格特征比如勇敢和喜欢做一些男性化的事情比如玩飞机、汽车的变形等,在社会交往中常常比较受欢迎。他们个体的人格中同时融合了许多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他们看起来的确有更强的适应性,能够依据当前情况调整自己的行为。

由此,心理双性化人格在幼儿同伴交往、社会适应上有一定的优势,每个人的气质类型很大程度上受先天的影响因素但是人格更多的是在生物基础上、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家庭环境、学校因素、社会文化等生活条件,都会制约着儿童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儿童早期个体差异可用气质来代表,随着个体社会化的发展,特别是到成人阶段,人格更适合用来研究个体差异的表现。而心理双性化是一种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的在幼儿早期童年非常关键。经观察,人格比较双性化的幼儿常常即温柔、富有同情心又勇敢、独立具有支配力等。而比如女性幼儿的这种人格又与幼儿父亲、男性教师的教养参与度有关。幼儿的父亲和男性教师对女性幼儿的勇敢、独立的人格特征有比较大的影响,他们属于女性幼儿的异性。因此,笔者猜想跨性别交往,有利于幼儿心理双性化的形成。刘少英认为(2012)同伴的交往经验会促进或抑制幼儿的人格和社会性的发展。1幼儿阶段同伴关系的发展是未来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的基础。

因此,研究幼儿同伴关系与幼儿双性化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此研究,希望可以分析出幼儿同伴的性别与幼儿心理双性化人格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家庭

1

刘少英,王芳,朱瑶.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稳定性.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6):588.594.

和社会培养出更受欢迎和更具有社会适应性的心理双性化人格的幼儿,从而对幼儿心理双性化培养作出科学的指导和策略。 2.研究现状

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对幼儿同伴性别的相关研究比较少,但是对幼儿心理双性化的研究比较多,但是对于幼儿双性化的研究大多涉足于幼儿心理双性化的特培养策略和在教养女孩子中父亲的参与度、是否男教师、游戏角色分配、教材媒体的研究,没有发现幼儿心理双性化与幼儿同伴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李玲玲(2009)认为培养幼儿的双性化策略中幼儿园应该采取的措施是:1.创设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这对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有着重要影响。2.教师为幼儿树立榜样。教师的榜样作用主要包括言行及情感两个方面,3.爱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点,举行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与技能学习相结合的游戏活。4.对幼儿进行一些必要的劳动教育。这对幼儿的个性品质发展起到很大作用。2王荷香(2014)认为女性教师占绝大比例,且多数教师均是具有典型性别角色特征的个体,这就使得幼儿在性别角色发展的初始阶段主要受到女性角色特征的影响,男性人格的影响较少,幼儿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两性角色特征影响的不均衡容易造成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偏颇。3 吴卫东(2011)认为1.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期望.2.重视双性化教材的编写和幼儿游戏的开。3.幼儿双性化教育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配合幼儿双性化人格特征的培养需要社会层面的配合,特别是社会传媒要做好双性化的引导和宣传。家庭成员的理念对幼儿的心里双性化也也有着重要影响。4马莹(2001)认为荣格在心理治疗中发现,许多儿童深深表现出来的各种性别障碍.几乎都与他们的父母或关系密切的其他家庭成员有关。关于家庭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他认为,儿童在生命的初期还没有完全的独立性,所以,他们的精神完全反映着父母的精神,而父母对性别角色传统绝对化、刻板的看法,必然影响到儿童的性别观念。

5

23

李玲玲.幼儿双性化人格及其培养[J].文教资料,2009,(7):153-155.DOI:10.3969/j.issn.1004-8359.2009.07.079. 王荷香.基于双性化视域的幼儿性别教育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8):136-137.DOI:10.3969/j.issn.1671-6531.2014.08.080.

45

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6):21-22.

马莹,王红瑞.双性化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l(5):

116—118.

虽然对幼儿心理双性化的研究有限,但是幼儿心理双性化与幼儿的家庭成员和教师即幼儿等微观系统密切相关 。从相关文献中发现幼儿双性化培养中与教师的性别还有家庭成员等有着密切联系。具有双性化人格特征的教师或者父母有利于幼儿心理双性化的发展,在普遍中国都是女教师的情况下,呼吁男教师对于幼儿中男性特征形成的重要作用。

3.研究意义

(1)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做补充和扩展

由于上述研究现状中提出,对于幼儿心理双性化中与幼儿同伴的性别之间的关系研究较少,大多数围绕幼儿的家庭成员性别和理念、教师性别和理念、教材和媒体宣传等。尽管幼儿心理双性化不是绝对的一种最好的人格模式,但是它使得人们在社会适应中占有明显优势,因此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在归纳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幼儿心理双性化与幼儿同伴性别的关系的研究,对幼儿心理双性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和补充。

(2)对培养幼儿心理双性化人格提出相关的培养指导策略

探讨幼儿心理双性化与幼儿同伴性别的关系,是为了分析两者的基础上,

得出幼儿同性别交往和跨性别交往中哪一种交往方式更有利于幼儿心理双性化的形成。从而为学校教师和家庭父母中鼓励幼儿选择同伴的性别作出指导性策略。

二、文献综述

(一)双性化人格的界定

双性化来源于希腊语的andros(男人)和gyne(女人)。双性化人格的最原始

意义源自“双性同体”(androgyny),又称“双性共体”、“雌雄共体”或“雌雄同体”等.一般用于表述动植物的雌雄同株或一些罕见的生理畸形者。在伴随人类追求性别意识真理性和理想人格模式的过程中.“双性同体”的蕴涵也不断发展变化,并在现代回归中成为诸多学者重视和探讨的对象.除涉及哲学、宗教学、民俗学、文学等不同领域,也涉及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范畴。6

双性化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双性化人格既不是两性的混

6

王亚东.论双性化人格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5):142.

乱、错位,又不是异性癖,而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一种兼有传统意义上男女两性人格优点和长处的人格类型。近几十年来国内许多心理学家进行的研究均揭示: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较一般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良好的适应性。并提倡从幼儿开始培育“双性化”人格。国外,弗洛伊德最早提出了“儿奄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的必要性”。美国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指出:具备双性化人格的人有着更积极的归冈模式,且具有高水平的自我尊重和更好的町塑性及适应能力.被认为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7

(二)幼儿同伴对幼儿人格的影响 1、群体社会化理论

哈里斯(Judith Rich Harris)群体社会化理论的提出,始于一篇在

1995年

发表的文章《儿童的环境在哪里?一~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8之后,哈里斯不断发展群体社会化理论,并于1998年出版了书籍《教养的假说》,大力批判那些认为父母对儿童成长具有决定作用的观点。他认为父母不会长期影响儿童人格的发展,同伴群体在儿童人格发展中才起着最主要的作用。9

社会化具有情境特异性是该理论的核心假设,如儿童在家庭环境下学习的东西并不一定适用于外界社会的各种场景中,哈里斯把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习得行为和他在家庭外环境中的习得行为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家庭外环境即除家庭环境以外儿童所接触的生活环境,随着儿童的成长,家庭外环境的行为系统会逐渐取代、甚至超越家庭环境中的行为系统,作为后天习得行为,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因此,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仅限于家庭情境,家庭外环境才是儿童社会化发展至关重要的场地,而在家庭外的各种环境因素中,真正对儿童的人格发展有长远影响的是同伴群体关系,同伴群体通过群体内的行为准则被共同认可,来对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10对此,哈里斯解释了同伴群体影响儿童发展的机制,他指出儿童往往会认同那些由父母群体向同伴群体传递的文化,而不会认同那些家长直接向他们传递的文化,这说明同伴群体会对家长向子女传递的文化进行过滤,当大

78

李璇.从\伪娘\现象探讨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1,(35):233-234.

Harris J R.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review,1995,102(3):458.

9

Harris,J.R.The nurture assumption: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NewYork:Free Press, 1998. 10

李萌,周宗奎.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9(3):42-4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4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