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与大生企业集团的兴衰

更新时间:2023-08-12 00:14:01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张謇与大生企业集团的兴衰

在中国近代史上,张謇是个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是清末状元、立宪派领袖、民国初年的实业总长和农商总长、南通地方建设的主导者、棉铁主义经济思想的倡导者、大生企业集团的创办人。他的经历丰富,成就卓著。有人称他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值得后人认真研究,细细品读。

张謇作为高官巨商,始终身居高位,可是一生刻苦节俭,并深切同情下层民众的疾苦。据其儿子张孝若描述,他的衣衫总是补了又补,每顿饭菜不过一荤一素一汤而已,连写信用的信封都是将别人寄来的信封翻过来重复利用。张謇曾经自述兴办大生纱厂的初衷,是要给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民开辟一条生路。他从事种种事业,说到底是要为家乡南通造福,也是为中国的发展出力。他恪守传统文化的节操,摆正公义和私利的位置,承继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士大夫精神。

张謇15岁开始参加科举考试,41岁中进士。按理说,走仕途、入宦海,是他作为一个传统知识分子的“正道”,但是张謇所处的时代,又是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他参与立宪,拥护共和,足见他与时俱进,同一般官僚有天渊之别。而张謇又弃政从商,兴办实业,兴办教育,从事南通地方社会建设,他在当时的政治家群体中又堪称别具一格。

人们称张謇为“状元实业家”。状元办企业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不谋私利,而重公义。张謇创办大生纱厂,而且不断扩大规模,可是在筹办期间竟有前后五年未用厂里一文钱,他自己的生活开支仅靠书院薪俸维持。张謇所办企业成为维护地方民生,发展中国经济,与外商争夺“利权”的手段,也成为投入巨款兴办教育、博物馆、慈善等事业的资金来源。他办纱厂赚钱,是为了“用”那些赚到的钱。与纱厂相关联,他办起了苏北地区的盐垦事业,促进了南通周边地区的棉花种植业。他还创办了大达轮步公司,开辟了南通到上海的轮船运输航线。他只顾事业建设,不计个人得失,与其他企业家的重要区别就是彻底践行了儒家的“义利观”。现在很多人喜欢自我标榜为“儒商”,却实在无法与张謇相提并论。

平心而论,尽管我们称张謇为中国民族企业家,可是他更是一个社会活动家,他四处筹款办企业,一心做大企业,却漠视企业盈亏。如果企业发展顺利,无非可以使他更有实力去投入其他社会事业。可是一旦企业经营不利,企业便陷入困境,毫无自救能力。这位“状元实业家”的局限与失策,我们是不能不予正视的。

张謇于1895年筹办第一家大生纱厂,1899年投产,当时只有资本44.5万两。到1910年,大生企业集团旗下已有纺织、盐垦、航运、食品加工、机械等十多家企业,资产近300万两,到1923年旗下企业40余家,资产总额2483万余两。如此膨胀迅速的企业,恐怕称得上是当时民族资本之最。然而,只要洞悉张謇集聚资本的奥秘,就不难发现,“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张謇的企业。张謇为了迅速集聚资本,一是采取“官利”制度,凡参与入股者,不顾企业盈亏,一律按入股时约定,给付高额“官利”。后来在企业困难时虽然也采取了“利转股”的办法,稍稍纾解了企业支付“官利”的压力,但是不可否认“官利”曾经长期拖累了大生企业。二是向各大银行、钱庄大量借贷,用于企业运转和扩大生产,从而背负了很大的还本付息压力。大生一厂投产时,44.5万两投资中集股不过25万两,其余皆为各方贷款。在其后的企业扩张过程中,企业总支出中还本付息部分常占20%以上,1922年竟占了43%之多。除此之外,大生企业还有一些经营管理上的弱点。如企业系统内部缺乏

资金核算和监控机制,以致企业资金常被挪用、挹注到盐垦等短期不见盈利的事业和文化、教育等不可能盈利的事业中去。大生企业还缺乏高人管理,张謇自己只顾宏观思维,只管社会公关,基本上不过问企业内部事务,而在那个时代,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专家也确实稀缺。由于诸如此类的原因,再加上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大生纱厂产品销路不畅,终于陷入困境。1924年鉴于大生纱厂一蹶不振的境况,中国、交通、金城、上海四家银行和永丰、永聚钱庄等大生债权人组织联合机构,清算并接办了大生诸纱厂,辉煌一时的大生企业集团就此陨落。

张謇的历史地位及其对中国社会进步的贡献值得高度肯定。本文强调张謇的俭朴作风和民生情怀,是希望给时下某些暴发户的奢靡之风提供一面镜子。笔者强调大生集团盲目扩张,

“存史资政”,最后被债务拖累的史实,意在警示当下部分企业非理性的扩张行为。

“以史为鉴”,

张謇研究的当代价值莫过于此。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51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