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3-10-10 18:1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 要】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促进教育公平、均衡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则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职能和财政体制的改革,国家逐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但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不足、不均衡等问题依旧困扰着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均衡发展,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建议 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发展概述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公益性、普及性的基本特点。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1985~2001)。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此阶段中央及省级政府是财政收入的主体,而义务教育的投入主体仍然停留在乡镇级别,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第二个阶段(2001~2005)。2001年农

村第一次税费改革农村使义务教育投入的管理主体有所调整。在这一阶段中,县级政府取代了乡镇级政府成为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的管理主体,形成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第三个阶段(2006至今)。在2005年12月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中,提出建立起“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的新目标,这也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提出了新要求。 二、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偏低。虽然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按照衡量教育投资规模的国际指标(即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和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来看,我国直到2012年才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的4%,按照世界银行的报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7%左右,其中发达国家达到了9%左右,经济欠发达的国家也达到了4.1%。因此。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比较低,与教育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的不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历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绘制而成。

其次,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总投入的比重偏低。

在我国三级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经费投入比例失衡,投入到农村义务教育领域的教育经费相对偏低。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15 591.72元,而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 901.77元,初中为9 258.37元。而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 854.9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9 195.77元,低于我国义务教育投入的平均水平。从总体来看,普通高等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是农村小学生的2.27倍,是农村初中生的1.7倍。可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仍相对不足。 (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

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合理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着区域间和区域内的差异,发展不均衡问题一直存在。

首先,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域不均衡。由于历史和制度的原因,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表1中,2013年我国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 901.77元,其中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靠前的是北京、上海,均在2万元左右,江西、河南、贵州、山西等地区小学生均教育经费不足8 000元,小学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地区是最低的河南地区的5.55倍。表1的数据也显示出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也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初中生均

教育经费支出9 258.37元,北京、上海地区均超过2万5千元,江西、河南、贵州、山西等地区均不足1万元,初中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最高的北京地区是最低的贵州地区的5.3倍。综上,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差异明显,东部发达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经济信息网

其次,义务教育投入城乡不均衡。从表2、表3可以看出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表2中显示,农村小学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是全国普通小学的96%,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是普通小学的93%。在表3中,农村初级中学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和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都是普通初中的93%。这一数据与以前相比显得很乐观,城乡经费投入的差距缩小,但实际上农村比城市更需要国家的经费投入。这就说明政府财政拨款在城乡间的分配是不公平的。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编制而成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编制而成

(三)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不合理。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自2006年改革以来,强调把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

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机制,实行省级政府统筹落实、管理以县为主的制度。但是实际上我国仍是县级财政承担义务教育的主要投入,县级财政为农村义务教育“买单”的情况是最多的。

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每年联合发布的《关于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一方面,中央财政教育支出保持持续增长,由图2可知,2004年到2013年的十年间增长约13倍,尤其是2006年保障经费机制改革之后,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增长势头迅猛。另一方面,中央财政教育支出占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重也呈整体上升趋势,但这一比重在2010年达到18.9%之后,就维持停滞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状态。这表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一定的成效,中央分担比例有所提高,但整体份额仍然很少,而省和市县出钱出力,却面临着财税改革所带来的收入锐减,财权和事权并没有达到真正的统一。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绘制而成 (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使用的监管缺失。

尽管存在各种规范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制度,但是经费使用中监管缺失是经常性现象。监管缺失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有制度因素、历史因素等等。不过,监管缺失更让人忧心的是给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使用带来了衍生性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4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