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T控制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2 01: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9年第08期(总第464期)

管理科学与工程

Aug.,

2009Vol 31 No 08

企业IT控制能力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孟秀转12,胡克瑾2

(1.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200092;2.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

*

内容提要:研究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本文选取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区的200家企业为调研样本,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实施能力以及IT控制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关系,发展IT控制能力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IT控制能力各个要素之间具有相关关系,这证明了将IT控制能力定义为系统的正确性和科学性,IT控制能力所产生的企业绩效更多表现在非财务指标过程绩效和客户绩效上。

关键字:IT控制;IT控制能力;企业绩效;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5766(2009)08!0151!07

随着IT在企业中的应用层次逐步加深,IT与所有的生产过程与经营管理体系深度整合,IT控制失效对企业造成的威胁越来越大。企业IT应用风险引起外部监管机构的高度关注,并提出了许多IT控制的合规要求。然而,大多数企业认为IT控制只会增加企业成本,为此企业IT控制投入以满足法律法规的基本要求为准。那么IT控制能力对企业绩效是否有贡献?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旨在加深对IT控制的认识,丰富IT控制理论,并为企业IT控制投入决策提供实践指导。

一、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1、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IT控制能力是一个由IT控制资源组成的系统,能完成企业一定的任务或者目标。IT控制目标与企业目标是一致的,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上述假设以结构方程模型通径图的形式描述,如图1

所示。

图1 IT内部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假设模型

*

收稿日期:2009-06-06

作者简介:孟秀转(1970-),女,河北深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IT控制、IT治理和信息系统审计研究。E

mail:perim@;胡克瑾(1945-),女,上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安全与系统审计研究。E mail:whzhu@。

2、IT控制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IT控制能力是由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实施能力和IT控制学习能力组成的系统,能力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IT控制基础能力主要是由人力资源、IT文化能力、信息与沟通能力组成的,也是IT控制的环境要素。如果没有较好的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系统无法有效构建和实施,IT不能有效支持企业战略,无法与业务流程整合,企业绩效也无法得到有效提升;IT控制实施能力包括IT控制目标设定能力、IT风险评估能力、控制措施构建能力和监控能力,企业在确定控制目标的基础上,辩识关键事项活动,进行风险辩识和风险分析,对IT风险进行管理,提升企业绩效;IT控制学习能力可以分为适应性学习能力和创造性学习能力。IT控制学习能力可以有效处理IT控制目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适当调整IT控制系统,始终将IT控制在有效价值创造范围内,并有效管理IT风险,持续提升企业绩效。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假设:

设:

假设H2:IT控制能力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此假设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假

H2a:IT控制基础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2b:IT控制实施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2c:IT控制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2d: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实施能力是正相关的。

H2e:IT控制学习能力与IT控制实施能力是正相关的。

H2f: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学习能力是正相关的。

上述假设以结构方程模型通径图的形式描述,如图2

所示。

图2 IT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之间以及与企业绩效关系假设模型

3、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各维度的关系

企业绩效是衡量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同时也是衡量IT控制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利用平衡计分卡来表示企业的绩效。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IT内部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各纬度之间是正相关的。此假设可以分成如下几个假设:

H3a:IT控制能力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3b:IT控制能力与企业客户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3c:IT控制能力与企业业务流程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H3d:IT控制能力与企业未来发展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上述假设以结构方程模型通径图的形式描述,如图3所示。

图3 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各维度关系假设模型

二、研究设计1、研究对象

本文依托北京信诚致远信息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选取北京、武汉、广州3个地区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金融业、电信、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大中型企业为样本,调研对象主要是企业的IT审计人员、CIO、中高层业务管理人员,调研数据能够比较客观地反映IT控制能力的状况。

2、变量测度

(1)IT控制能力。IT控制能力由3个题项来表示:IT控制基础能力(ITBC)、IT控制实施能力(ITIC)和IT控制学习能力(ITSC)。经过主观客观的筛选,IT控制基础能力(ITBC)可以分为IT文化能力(ITC)、IT人力资源(ITP)和信息与沟通能力(IC)。其中,ITC由6个题项构成(ITC1~ITC6),IT人力资源由9个题项(ITP1~ITP9),信息与沟通由5个题项(IC1~IC5)构成。IT控制实施能力由控制目标(CO)、风险评估(RE)、控制活动(CA)和监控(M)4个题项构成。其中,控制目标CO由4个题项构成(CO1~CO4)构成,风险评估(RE)由3个题项构成(RE1~RE3),控制活动(CA)主要由9个题项构成(CA1~CA9)。监控能力(M)由4个题项构成(M1~M4)。IT内部控制学习能力(ITLC)主要由适应性学习(AL)和创造性学习(CL)构成。其中,适应性学习(AL)主要由5个题项构成(AL~

AL5),创造性学习(CL)主要有4个题项构成(CL1~CL4)。

(2)企业绩效(EP)。企业绩效指标,采用BSC记分卡的4个维度来表示:财务指标(EP1)、客户满意度(EP2)、业务流程优化(EP3)和未来发展(EP4)。

3、问卷效度与信度分析

本研究检验了调查表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调查表设计参考了国际信息系统控制标准CO BIT,并基于众多企业的最佳实践,因此,IT控制能力量表是具有内容效度的。结构效度的检验常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实施能力和IT控制学习能力的各个指标的因子负荷都大于0 5,说明这3个量表都有很好的结构效度,如表1所示。本文采用条目的一致性检验(克朗巴哈Cronbach 系数)、分半信度来进行信度检验。通过计算可得,总量表的Cronbach 为0 885,分半系数为0 843,各因子分量表的Cronbach 、分半系数都大于0 7,因此,此调查表的信度较好。如表2所示。

三、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1、整体理论模型的检验

对于原始数据,使用SPSS12计算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选用相应的统计软件LISREL8 51

对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对IT控制基础能力与企业绩效的题项进行结构方程分析,IT控制基础能力与

表1

IT控制基础能力结构效度

ITC0 6850 7520 8250 3580 6250 751

0 6540 8540 7540 8410 6350 7140 7450 8540 685

0 6580 7580 8570 8670 874

ITP

IC

CO1CO2

CO3CO4RE1RE2RE3CA1CA2CA3CA4CA5CA6CA7CA8CA9CA10M1M2M3

企业绩效测量模型的各个变量的因子负荷及相应的t如表3所示。

IT控制能力结构效度

IT控制实施能力结构效度

CO0 8570 6870 7580 854

0 8570 784

0 567

0 857

0 6580 8470 8570 8240 8420 7540 6580 8420 754

0 7650 685

0 856

RE

CA

M

IT控制学习能力结构效度

AL

AL10 854AL20 827AL30 846AL40 842AL50 865CL1CL2CL3CL4

0 8740 8250 6540 742CL

ITC1ITC2ITC3ITC4ITC5ITC6ITP1ITP2ITP3ITP4ITP5ITP6ITP7ITP8ITP9IC1IC2IC3IC4IC5

表2

信度

Cronbach

IT控制基础能力(ITBC)

0 824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信度

折半

IT文化(ITC)

0 854

IT人力资源(ITP)

信息与沟通(IC)控制目标(CO)风险评估(RE)控制活动(CA)监控(M)适应性学习(AL)创造性学习(CL)

Cronbach 0 7850 8640 8750 9140 8750 9420 8350 8650 784

折半

0 8840 8140 9410 8540 8240 7950 8620 8140 824

IT控制实施能力(ITIC)IT控制学习能力(ITLC)

0 8750 887

0 8610 824

整体模型拟合度指标是用来检验整体模式与观察数据的拟合程度的,这方面的适合度衡量标准有多种指标,可以分为绝对拟合指标、相对拟合指标和简要拟合指标(黄芳铭,2004)。本研究模型用到的绝对拟合指标有x2、df值、GFI、AGFI和RMSEA;相对拟合指标有NFI和CFI,从不同的角度评价测量模型的拟合情况。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4所示。

表3模型中构成变量的因子负荷及t值

因子负荷

t8 547 856 575 248 548 656 34

绩效的贡献更多地体现在过程和客户满意度上。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 315,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假设H1得到验证。这说明通过IT控制平衡IT应用过程中的风险是能给企业带来绩效的,这和林钟高、李斌等学者的 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高对企业价值的促进有显著的影响#论断相一致(林钟高、王书珍,2007;李斌,2005)。

表5路径 1-!1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及t值路径系数0 315

t9 43

假设验证支持

ITBC(IT控制基础能力)

ITIC(IT控制实施能力)ITLC(IT控制学习能力)

EP1(财务绩效)

EP2(客户绩效)EP3(业务流程绩效)EP4(未来发展绩效)

0 6430 7820 5680 5780 8510 8340 564

从表4中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x2/df小于2,绝对拟合指数GFI和AGFI大于0 9,RMSEA小于0 08,相对拟合指数NFI和CFI大于0 9,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程度,模型拟合良好。

表4

拟合指标

df

2

构模型拟合度指数

数值21130 9650 9530 0750 9450 963

四、IT内部控制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及分析

1、整体理论模型的检验

对IT控制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的题项进行结构方程分析,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测量模型的各个变量的因子负荷及相应的t如表6所示。

表6

模型中构成变量的因子负荷及t值

因子负荷

ITC(IT文化)ITD(IT人力)

IC(信息与沟通)CO(控制目标)RE(风险评估)CA(控制活动)M(监控)AL(适应性学习)CL(创造性学习)EP1(财务绩效)EP2(客户绩效)EP3(业务流程绩效)EP4(未来发展绩效)

0 9140 8950 8350 8570 9270 8540 8260 7950 7640 5780 8510 8340 564

t11 0612 70

7 499 028 829 548 769 4611 055 248 548 656 34

GFI

AGFIRMSEANFICFI

2、假设的验证

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及相应的t如表5所示。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路径系数为0 315,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

3、结果分析

IT控制能力的各个题项的因子负荷位于0 5~0 9之间,均大于0 5,对应的t值也显著,因此,本文

提出的理论模型符合基本拟合标准。从因子负荷上看,IT控制实施能力(ITIC)的因子负荷最大,说明此因子对IT控制能力的影响比较大,是IT控制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绩效(EP)可以分为财务绩效(EP1)、客户绩效(EP2)、业务流程(EP3)和未来发展(EP4)4个因子,从因子负荷上看,客户绩效(EP2)和业务流程绩效(EP3)因子负荷比较大,是表征IT控制能力比较重要的两个评价指标。相对于对财务绩效和未来发展绩效,IT控制能力对企业

IT控制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指数如表7所示。

从表7中的拟合指数可以看出,x/df小于2,绝对拟合指数GFI和AGFI大于0 9,RMSEA小于0 08,相对拟合指数NFI和CFI大于0 9,各项指标均达到可接受程度,模型拟合良好。

2、假设的验证

2

对IT控制能力要素与企业绩效的题项进行结构方程分析,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及相应的t如表8所示。

表7 结构模型拟合度指数

拟合指标 2

dfGFIAGFIRMSEANFICFI

数值82480 9650 9530 0750 9450 963

然研究没有发现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关系,但并不意味着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学习能力对企业绩效没有任何关系。IT控制基础能力、IT控制学习能力通过IT控制实施能力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IT控制实施能力是IT控制基础能力和IT控制学习能力提升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这为IT控制基础能力和IT控制学习能力的培育提供了导向。IT控制基础能力中的IT文化、对IT风险的态度等内容要以IT控制实施能力的提升为基础进行培育,IT控制学习能力中各个要素的提升也是以IT控制能力的提升为最终目的。

表8 结构模型路径系数及t值路径

1-!1 1-!2 1-!3!2-!1!1-!3!2-!3

路径系数0 5590 3240 0340 2540 5270 021

t9 433 541 524 255 240 65

假设验证支持支持不支持支持支持不支持

IT控制能力必须以IT控制基础能力为前提,如果没有合理的IT文化,对IT风险的正确的认识,IT的价值就得不到有效发挥,IT控制只能被企业看作是企业发展正常经营之外的桎梏,IT控制目标也就成为了维护数据等财务报告的正确性等单一的控制目标,所施加的控制措施也只能是降低了企业经营的效率;如果没有胜任的业务管理者和IT人员,无法建立起有效的IT控制目标、施加有效的控制活动,IT风险也不能得到正确辨识和分析,人员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是IT控制能力的核心要素;信息与沟通是联系各项IT控制要素的枢纽,没有信息与沟通,企业无法获知外界的变化信息,企业对IT控制系统的各个要素的变化只能是持一种被动学习的态度,IT控制系统不能针对企业外界环境、内部发展状态进行IT控制系统的优化,所以,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实施能力、IT控制学习能力是正相关的,这也是为什么COSO将控制环境整合到控制框架中来的原因。

四、结论

本文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的基础上,以200家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IT控制能力的数据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IT控制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发展IT控制能力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2)IT控制能力各个要素之间是有相关关系的,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学习能

3.结果分析

从因子负荷上看,ITC(IT文化)的因子负荷比较大,是IT控制基础能力的关键因素,RE(风险评估)是IT控制实施能力的关键因素,AL(适应性学习)是IT控制学习能力的关键因素。

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实施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559,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d得到验证。IT控制基础能力与IT控制学习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324,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f得到验证。IT控制学习能力与IT控制实施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254,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e得到验证。IT控制实施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527,对应的t值大于2,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c得到验证。

IT控制基础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034,对应的t值小于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a没有得到验证。IT控制学习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 021,对应的t值小于2,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假设H2b没有得到验证。虽

力以及IT控制实施能力有较强的相关性,这也证实了将IT控制能力定义为系统的正确性和科学

参考文献:

性;(3)IT控制能力所产生的企业绩效更多表现在非财务指标!!!过程绩效和客户绩效上。

[1]Liu,QandRidley,G.ITControlintheAustralianPublicSector:AnInternationalComparison[C].In:ProceedingsoftheThirteenthEuropeanConferenceonInformationSystems,2005.

[2]MartenSimonsson,PontusJohnson.TheITOrganizationModelingandAssessmentTool:CorrelatingITGovernanceMaturitywiththeEffectofIT[C].Proceedingsofthe41stHawai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SystemSciences,2008.

[3]MarkusM,Lynne,Robey,Daniel.TheOrganizationalValidityof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s[J].HumanRelations,1983,(3):203-226.

[4]PliskinN,RommT&LeeA.S.etal.PresumedVersusActualOrganizationalCulture:ManagerialImplicationsforImplementationofInformationSystems[J].TheComputerJournal,1993,(2):143-152.

[5]Powell.T.C,Dent rmationTechnologyasCompetitiveAdvantage:theRoleofHuman,BusinessandTechnologyResourc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5):485-501.

[6]Powell,rmationTechnologyEvaluation:IsitDifferent?[J].Journalof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1992,(1):29-42.[7]Ray.G,rmationTechnologyandthePerformanceoftheCustomerServiceProcess:aResource BasedAnalysis[J].MisQuarterly,2005,(4):625-651.

[8]李心合.内部控制:从财务报告导向到价值创造导向[J].北京,会计研究,2007,(4):54-62.[9]林钟高,王书珍.内部控制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实证分析[J].蚌埠,财贸研究,2007,(2):129-134.

EmpiricalStudyontheRelationshipofITControlCapabilityofEnterprisesandPerformance

MENGXiu zhuan

1,2

,HUKe jin

2

(1.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Tongj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2.CollegeofArts&ScienceofBeijingUnionUniversity,Beijing,100191,China)

Abstract:ThestudyontheITcontrolcapabilityofEnterprisesandPerformanceisofgreatsignificanceintheoryandpractice.Thispapertooktheenterpriseswithhigh levelinformationizationfromBeijing,WuhanandGuangzhouareasassurveysample,andempiricallystudiedtherelationshipbetweenITcontrolinfrastructurecapability,ITcontrolimplementationcapabilityandITcontroladaptabilitycapacityandtheenterpriseperformancebasedontheStructuralEquationModel(SEM).Theresultsshowthat:(1)ITcon trolcapabilityhasapositiverelationshipwiththeenterpriseperformance,itcontributestotheimprove mentofenterpriseperformance;(2)ThecorrelationbetweenITcontrolinfrastructureandtheITimple mentationcapabilityandtheadaptabilitycapacityisrelativelyhigh;(3)TheperformanceofITcontrolca pabilityshowsmainlyintheprocessandclientorientedindicatorsratherthanthefinancialindicators.

KeyWords:ITcontrolcapability;enterpriseperformance;empiricalstudy

(责任编辑:丛 戎)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4j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