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

更新时间:2024-06-21 23:3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

摘要:可持续发展以及控制全球暖化已经是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所关心的一个问题。有关研究表明,从现在开始人类若不控制碳排放,避免全球暖化的加剧,地球不少地区将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显然作为人口大国和发展中的中国,生态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生态城镇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必由之路。这几年,国内外对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和指标内容有不少的研究。作者根据对这些内容的分析,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的初步想法。

关键词:生态城镇;排放;实施措施

作者:于立,博士,英国卡迪夫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学院;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中国建设生态城镇是必然之路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统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巨大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所采用的粗放型、出口导向型的和劳动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是这种发展模式造成的是资源大量的耗费和严重的污染问题,并因此对全球的变暖产生一定影响。 资源的问题,对于我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正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博士在“2009年城市发展于规划国际论坛”所做的主旨发言中提到的,我国以全球7%的耕地,7%的水资源,4%的石油,2%的天然气推动全球21%人口的城镇化。

而污染问题已经不仅仅是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的问题了,它还涉及到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暖化“和“控制排放“这几年一直就是国际间讨论和关注的事情。没有任何问题比气候变化与日俱增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因此也更具有全球的影响。这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将波及地球上每一个国家的每一个居民,甚至会改变人类的生存方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2007年发布了第三小组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减缓气候变化》。根据该报告,目前全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相当

于455ppm。如果通过最严格的控制,将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445--490ppmCO:当量之间,可以把全球平均温度的上升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增加2—2.4c,按这个标准,这就要求排放在15年内达到峰值,到2050年时的排放约为目前水平的50%。如果将温室气体含量控制在590--710ppmC02当量的情景前提下,人类有可能把温度上升限定在比工业化前提高3.2—4。C(IPCC,2007a)。

ICPP(2007b)的研究还表明,由于气温和海平面的升高,每年将有成千上万的人会遭受洪灾而失去家园。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是非洲、亚洲、一些小岛和南、北两极附近的一些区域。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还包括:

·到21世纪20年代4一17亿的人口,或到21世纪50年代10—20亿的人口面临缺水风险;

·如果没有气候变化,预估到2080年营养不良的人数为1--2.4亿;而出现气候变化,预估到2080年,营养不良的人数将达到3.8亿;

·当全球平均温度超过工业化前水平2。C至30(:时,物种中大约20%至30%将面临灭绝风险;

·在2050年以前,由于实际价格的下降,粮食购买力会增强;但是2050—2080年期间,由于气候变化造成的粮食实际价格的增长将会削弱粮食购买力,由于全球变暖而遭受饥荒的人数将在2—6亿;

·2100年前海平面加速上升0.2一0.6米;海面温度继续上升1。C一3。C;热带和副热带气旋强度增加;极端海浪和风暴潮的规模普遍增大;降水/径流将发生改变;海洋将出现酸化。每年遭洪灾的人数约将达到一亿。

为了解决全球变暖问题,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之间达成共识,第三次世界气候大会于2009年8月31日至9月4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这次会议的重点是致力于管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它将满足更好地认识、预测当前的气候变率和变化并通过把可靠的气候信息应用于决策的方式应对气候变率和变化的需求。2009年7月9日在意大利拉奎拉举行的八国集团与5个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对话会议上,各方一致认为应加强合作保证全球经济恢复均衡、公平、可持续增长,并就全球变暖问题提出,“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至少减少50%;到2050年发达国家将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应超过2摄氏度”(新华网,2009年7月9日)。2009年12

月在哥本哈根将召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会议将设法在各国之间达成后京都全球减缓战略。这些有关气候的世界性会议旨在协调全球行动,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确定适宜的战略,对于减缓气候变化、适应预期的影响是重要的。

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中国虽然没有时间表,却承受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在于虽然中国人均的排放量并不高,但总量却不低。2008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一的排放国。尽管中国并不在《京都议定书》强制要求减排的目标之内,但由于到2030年,中国和印度这两国的排放量将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对于全球温室气体减排而言,中、印两国也不得不纳入未来的考虑范围。

虽然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建设依然是所有任务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如果我们不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污染,减少排放,排放和污染所造成的问题将不仅仅严重影响当代中国人的身心健康,还将破坏我们这一代人和后代的 生存条件。

中国政府是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必然将与世界各国政府一道为减少全球的排放,为控制全球气候的升高而一起努力。2009年8月24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情况时,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政府将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成就(21世纪网,2009年8月25日)。

有学者(White,2002)认为我们曾经依据自然规律和周期进行生活,直到人类发掘了煤炭,开始利用石油。从此以后,人类对资源进行大量的开采和利用,超越了这个世界所能包容的限度。而对煤炭和石油最大的使用发生在城镇地区; 这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方式所造成的结果。之所以要实施生态城镇的发展就是要重新回到这个星球能够平衡和容纳的水平。中国要与世界其他国家共同采取措施减少全球的碳排放,就必须变更经济发展模式,实施生态发展:同时在住区上实现 生态发展和生态城镇的建设。 2生态城镇定义及其发展目标

迄今为止,对生态城镇的定义和理解还没有一个一致认可的意见和看法,名称上也有不同的提法。例如生态城镇强调碳的零排放和可持续的发展,因此在西

方国家也有称为“可持续的城镇”(Sustainable towns)。将这个理念延伸到乡村地 区,在开展生态城镇建设的同时,欧洲一些地区规划碳零排放的乡村社区,建设“生态乡村”。

虽然对于生态城镇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和清晰的概念,但人们逐步认识到,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镇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城镇体系中的物质形态建设必须适应自然环境,与自然协调。以此为基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需要考虑增 加社会的发展目标,例如人类的健康、就业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以及公平与和谐,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与和谐,城乡之间的公平与和谐。而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和城镇的建设不应当超越自然界所能供给的能力。这就是广泛意义的生态城镇。而要实现生态城镇的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的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控制“全球暖化”,必须要在技术,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之间实现全面的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

国内外针对生态城镇的研究普遍认为,生态城镇必须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共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应当能够实现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之间相互协调,并且实现对物资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高效的利用。 有研究(袁兮等,2003年;张坤民等,秦伟伟等,2007;吴琼,2005;龙伟等,2006)提出,生态城镇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与城市融为有机体,互惠共生。生态城镇不仅仅停留在土地资源承载力层面上,还应该是在一定的城市空间范围内,以某种生存生活质量为前提,实现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负载量,达到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2.1国内生态城镇指标体系研究分析

国内研究对生态城镇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制定所覆盖的范围还是比较宽广的,涉及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等三个方面。所涵盖的内容有的达到40多个,也有超过50个。通过对这些指标体系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指标虽然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具有中国的特色,不过有些内容本身就是一般城市所应有的发展目标。而生态城镇建设和发展的目标和指标的制定应当体现生态发展的特色。

例如有的城市,或有些针对具体城市生态指标研究将”职工平均工资”,“城市居民人均房屋建筑面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占GDP比重”,“每万人拥有电话数”,“电视人口覆盖率““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人均期望寿命(市区)”.“人

均道路面积(市区)”,“人均住房面积(市区)”,“万人床位数(市区)”,“百人电话数”,“万人藏书量”,”卫生达标率”.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电影文艺演出票房收入”一并列入生态城镇的指标范围。当然并不是说这些指标与生态城镇的发展没有关系。生态城镇的建设和发展确实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在制定生态城镇的具体指标时,应当从更高层次,更能体现生态发展的领域考虑。 “污染控制综合得分”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在具体的评估和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森林覆盖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资源化率”,“人均公共绿地”,“绿化覆盖率”,“自然保护地面积率”,“工业无害处理 率”,“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等内容可以确定为硬性的指标。有的需要通过制定国家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控制和管理。

一些指标体系中所提出的指标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城镇化依然是发展和建设所需要面对的问题。这些指标有:“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全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占GDP比重”,“学龄儿童入学率”,“人口自然±曾长率与非农业人口比例”:“人均保险费”,“劳保福利工资比率”等。

3R行动,即英文中的Reduce(减少),Reuse(重复使用)和Recycling(循环)是所有生态城镇发展和建设的主题,所以也称之为生态城镇发展措施的核心方式之一。袁兮(2003)、秦伟伟(2007)和刘世栋(2007)等人的研究,在其指标体系中提出通过“工业无害处理率”,“废水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固体废弃综合利用率”体现了物质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重要性。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目前正在建设的生态城之一,对天津生态城指标的研究可以发现,天津在指标的制定过程中,借鉴了国外生态城镇建设的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控制污染、减少排放、加大循环经济的措施,例如,指标中提到增加:”绿 色建筑比例”,“本地植物指数”,“绿色出行所占比例”,”垃圾回收利用率”,“步行500米范围内有免费文体设施的居住区比例”,“危废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占本区住宅总量的比例”,“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非传统水资源利用率”,“就业住房平衡指数”;减少“日人均生活耗水量”,“日人均垃圾产生量”,和“自然湿地净损共。但是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中,与社会发展相关的指标内容相对比较弱,除了“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占本区住宅

总量的比例”这一项之外,没有其他的社会发展相关指标的内容。应当认识到生态城镇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和环境同步可持续发展。生态城镇建设中应当坚持社会和谐的理念,将社会发展的内容包含进来,实现和谐地发展,科学地发展。 生态城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生态城镇的建设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是通过教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让人们开展生态的生活模式。吴琼和王如松等{2005)在《扬州生态城镇评价指标体系》一文中提出“市民环境知识普及和参与率“的指标,指出了对市民进行生态城镇教育的必要性:同时还提到了“政府职能部门符合生态市规划的政策条例比率“,对政府在生态城镇的建设过程中所应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要求。他们提到的“公众对环境的满意率”这一指标说明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建设是为了广大的居民,没有他们的满意.任何生态城镇的建设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另外,不少研究提出了“恩格尔系数”和“基尼指数”的指标要求,考虑了生态城镇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即减少贫富差别和城乡收入的差距,实现人民生活普遍的提高。在指标体系中增加“犯罪率”或“刑事案件侦破率”等 内容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在一个安全的社会中。这些都是生态城镇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目标 2.2国外生态城镇研究

在指标体系方面,西方国家至今还没有非常具体的标准。这也和“生态城镇”的定义和内容仍没有达成共识有直接的关系。

在生态城镇的建设上,一些西方国家通过采取规划政策的制定,提出生态城镇建设的要求和目标,例如英国和法国的中央政府就颁布了规划政策,指导生态城镇的规划和建设。

根据政策要求,一个生态城镇应当具备以下这些特征:

(1)具有独特的特征,与其他地区有空间的分割和区别性;但应当保持与周边的城镇有良好的就业,交通和服务的联系:

(2)整体的发展应实现“碳零排放”,应当至少成为一个地区利用环境技术的样板;

(3)城镇内具有良好的设施,包括中学、商店、商务区和娱乐设施等; (4)全城镇所有住宅中的30%—50%是可支付性住房(低、廉价住房),同时在

购房与租房的配置上具备合理的比例;具有面积大小适宜的住宅,以及多样化的、混合型的住区,能够满足不同的需要。

英国和法国政府在政策中还规定,生态城镇必须具有良好的规划和设计,应当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具备良好的服务和各种设施的生活区。应当与周边其他的中心城镇保持很好的联系。生态城镇所具备的独有的零/低碳的性质应当通过 整体设计,实现整个城镇,包括商业、服务业和住宅等各领域全面的、“碳零排放”的开发建设。具体的规定包括:

·在环境与碳排放问题上,必须采用创新的、覆盖全城镇范围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全面实施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在具体的设计上,无论是出售或出租用住房,还是商业的或社区职能的建筑都必须通过高质量的建筑设计;

·在交通问题上,必须编制覆盖整个地区的交通规划,将提高步行、骑车和使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作为生态城镇的整体发展目标;

·在住宅建设上.要求在房屋内配置实时的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的交通信息、高速度的宽带;在建筑材料上必须体现和显示高标准的节能性;

·在就业问题上,生态城镇内部必须实现混合的商务和居住功能,尽可能减少非可持续的通勤出行的生成;

·在服务设施上,可持续的社区是建设的目标。建设中应当配置为人民的富裕,健康和愉快地生活有帮助的设施;

·在绿色基础设施上,生态城镇总面积的40%为绿色的空间。这40%中,至少有500%是公共的、管理良好的、高质量的绿色/开放空间网络: ·在水资源供给上,生态城镇必须在节水方面具备更为长远的目标,特别是在严重缺水的地区;必须实施”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

·在防洪风险管理上,首先考虑布局和建设应当设置在避免或尽可能减少遭受洪的侵袭的区位上;

·在废弃物处理上,提高市政垃圾的处理和回收水平;在处理本地区的垃圾废弃物时,应当考虑如何将其作为燃料,获取生态城镇的热能和电能资源。 3生态经济与生态工业(产业)园区建设

生态发展是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模式,也就是说生态经济不

是以生态换经济,亦不是以经济换生态。生态发展是以人类经济活动为中心出发点,研究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合二为一而形成的“复合系统”及其矛盾运动过程 中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继而探索生态经济发展和运动的规律,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发展互惠互利、保持平衡的途径(于立,2009)。

同样的理念适用于中国生态城镇的发展。生态城镇建设需要解决产业的生态发展问题,实现工业发展的污染控制和“零排放”。“零排放”的理念是对传统的工业发展模式,特别是对废弃物处理方式的变革和创新,目的是实现废弃物一体化的综合利用。这种模式是使工业发展和运作尽力仿效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规律,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实现“零排放”需要促使所有工业的投入都能形成最终的产品:而其废弃物能够成为其他企业或产业的原材料。通过循环发展提高废弃物的附加值,并通过这种模式实现产业的重组,形成生态产业链。在这样的生态产业链中,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或副产品完全适应另外一个企业的需要,成为另外一个企业生产的原材料。而第二个企业的废弃物和副产品成为第三或第四个企业生产的原材料,循环反复,形成一体化生产,最大可能减少废弃物的生成。

我们从中可以认识到,“零排放”的概念是一种最大程度地利用所有的物质,最终实现有害物质和废弃物零排放的方式。这个方式通过在废弃物的处理过程中实现附加值的增长,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的回报。

不过这种模式生产要求产业链中所有的企业应集中在一个工业园区内——“生态产业(工业)园”,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交通和生产的成本。设计和规划生态工业(产业)园时必须考虑如何才能将排放减少到最低程度,哚音和地面污染降到最小,废弃物最少。生态工业(产业)园内的企业在设计和规划时必须使它们适应环境的要求,而不是调正环境适应这些企业的存在。

通过”生态工业园”的建设,实现工业共生的现象,促进相近物质的循环。这种方式变更了传统工业中各自分离运作的方式,集合成为一个合作的群体,在材料、能源、废弃物和/或副产品之间进行物质形态的交流,形成聚集竞争力。

世界上第一个生态工业园是建于丹麦沿海地区工业区的Kalundborg,已有25年的历史。这个生态产业园是由自愿参与的企业和当地政府合作建立起来的,是一个综合的废弃物和能源交换的网络。所有的企业之间形成这样的共生关系:

园区内一家炼油厂利用发电厂的热能进行生产。发电厂还同时为制药厂提供所需要的蒸汽。炼油厂将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硫磺出售给化学公司,同时还将硫酸盐钙卖给墙板制造厂家,取代传统的石膏的使用;炼油厂还为墙板制造厂提供其产品一燃料,以烘干墙板。发电厂过量的蒸汽(副产品)为水产养殖,农业大棚和居民家庭供暖。制药厂将其有机处理的废料提供给农村地区作为肥料。Kalundborg生态工业(产业)园内废弃物和副产品的交换对大量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排放起了重大贡献:每年的石油消耗减少了19 000吨,煤的消耗每年减少30 000吨(2%),二氧化碳的排放每年减少130 000吨(3%),二氧化硫的排放每年减少25 000吨(Heeres等,2004;Thomas&Thomas,2004)。

生态工业园将对工业未来的发展产生影响。生态工业(产业)园可以成为老工业基地更新的资源和方法。在现有的老工业园区,同样可以引入生态工业(产业)园的运作方式。生态工业(产业)园还有一个主要的作用,即与商业与居住区相混合。商业和居住可以是生态工业(产业)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互惠的合作伙伴。在丹麦Kalundborg生态工业(产业)园内,发电厂就为当地的居民供热。 4结论:对我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指标内容的思考-

通过分析和评估生态城镇建设的需要,以及国内外在生态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的内容,笔者对我国生态城镇的发展目标和指标体系所应当包含的内容初步提出了一些想法,希望对国内许多城市和地区目前正在开展的生态城市的指标体系研究提供思路。

生态城镇建设和发展显然需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共生的、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减缓“全球暖化”。因此生态城镇发展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的内容也应当围绕环境、经济和社会这三个领域制定,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评估指标。

首先应当意识到在城市方面,零排放需要逐步实现整个社会的变革。使人们意识到生产与消费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活动。实现零排放需要从更大的、更广泛的社会体系上进行考虑。这个系统包括产业的活动。在社会层面上实现零排放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城市与区域规划、消费模式、节能、能源的保护、上游的产业链、产品的再利用、整修利用和循环利用,并将这些活动与本地区产业的生产活动结合起来。因此,在城市与区域规划方面领域需要实现规划范式的创新,规划

不应再仅仅局限在物质形态,而是需要将社会和经济因素与空间结合起来。 在土地利用规划上需要重视混合的发展,提高密度,空间布局应当有利公共交通的使用。同时应当考虑变革传统的产业用地与生活和休闲用地严格分区的方法。当然,由于在中国产业发展中,制造业、石化产业、钢铁业等一些有污染的产业还将继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引入生态工业(创业园)的发展理念,加强污染和排放的控制与处理.有针对性地打破传统的功能分区的方法是规划需要创新的内容之一。

另外,解决零排放的城市与区域规划范式,需要分析和发掘一个区域的物质流的走向,需要控制一个地区物质的数量和质量,需要考虑物质在得到利用之后,其废弃物能够成为另外的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利用和处理。这对于现有的规划模式提出了新的目标。

在生态环境领域,需要考虑的内容包括绿化水平,环境质量,污染控制。在绿化建设上应当避免建设大量的草坪.因为草坪的养护需要大量的水,而我国多数城镇属于缺水的地区。绿化应当以本地的植物为主。本地植物能够适应本地的环境,能够较好地生长。

在环境质量的控制与保护方面,需要对城市与乡村地区综合考虑。因为城市水源、废弃物或大气的污染对农村会有影响;而农村地区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同样对城市造成损害,还带来对土壤的破坏,带来食品安全问题。

正如本文前面提到的,生态发展是在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存的模式,寻求一个通过生态经济发展,实现生态现代化和生态城镇化的途径。因此需要通过规划的引导增加空间的效益,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减少对农业生产用地的占用。通过改善交通和通行能力,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并且加大废弃物和排水处理系统的循环使用。

经济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通过增加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成功的资本的投资,增强新的企业的创业和创新,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重视在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实现劳动力和产能合理布局和配给,以及在最有效地发挥经济效益地发展 下,如何将全球化所获得的成效运用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实现经济的“再本地化”。

重视和促进城市与农村之间的经济联系网络的建立是生态发展.生态城镇建

设的根本。中国的“三农”问题仍然是当前城镇化和现代化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仍然有大量的农村人口,生态城镇的发展需要同时考虑农村问题,考虑如何实现生态发展模式,帮助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并解决城乡收入差距的问题。经验已经证明,如果我们忽略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仅仅一味发展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我们将可能面临经济和社会巨大的风险。因此生态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必需顾及乡村地区,实现城乡协调和一体化发展。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农村社区之间政治和社会网络的建立,及其与生态城镇的联系。在经济领域,通过农业食品联系链的建立,特别是绿色的、有机的农副产品的联系链的建立,形成城乡互动和一体化发展的纽带。

交通所产生的碳排放在整体的排放总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呈现增长的趋势。根据IPCC(2007a)的研究报告.2004年交通运输对与总能源有关的GHG排放的贡献率约为23%,C02和N20的排放总计约为6.3~6.4GtCO:当量。交通行业碳排放自1990年以来增加了约27%,其增长率在终端用户行业中是最高的。因此发展公共交通,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实施交通需求管理,并且通过规划引导密集和混合的土地功能发展是生态城镇的规划和政策重点。 节能减排需要从根源上控制。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在经济发展上,需要全面实施绿色GDP,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新能源,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能源产出率;另外是通过教育,使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碳排放增加,气候变暖 对自身的影响,自觉自愿从一点一滴做起,实施节水、节能,逐渐变更当前日常的生活方式。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但却是十分重要的,是生态城镇建设的一个关键环节。人们生活行为的改变能够至少减少1l%的家庭能源的消耗。某些简单的措施,例如定期对冰箱除冰,烧煮东西时加盖盖子,顺手关掉电视机而不是待机。然而目前主要的障碍是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一些日常的行为会带来碳排放,造成气候变化。因此环境教育在减少碳排放和提高空气质量上有重大的影响。另外在城镇建设上应当全面建设可持续的排水系统(SUDS)。这是一种有效利用雨水与城市防洪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于立&单锦炎,2004)。 社会和谐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目标。生态发展强调和谐的社会,减少城乡和贫富之间收入的差距,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摈除各领域中所存在的不平等。在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规划和发展政策,提高社会资本。

这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有效的方法。

社会资本是指一个地区合作做事的能力,强调做事情的协作方式。实施这种方式需要建立一种能够鼓励每个人,团体,组织开展合作的机制和氛围(于立,2009)。建立和谐社会是生态城镇发展的最终目标。通过社区物质文化生活建设; 加强社区的参与和凝聚力,增强地方的自我管治能力;实现居民对本地(文化)的认同感;并通过建立、增强和协助地方的自我管治机制,以及完善社区活动的基础设施等措施提高社会资本。减少犯罪率,提高居民的安全感:避免各领域存在的不平等,包括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存在的不平等,最终取消城乡“二元”分割制度。

参考文献

[1]于立.创立一个中国式的生态发展模式:安吉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10.2009. [2]于立,单锦炎.西欧国家可持续性城市排水系统的应用[J].国外城市规划,3,2004. [3]龙伟,郑钦玉,何艺,陈力.重庆生态城镇指标体系的建立及综合评价[J].西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8(5),2006.

[4]刘世栋,高峻.基于协调度的生态城镇指标体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6(2),2007.

[5]吴琼,王如松,李宏卿,徐晓波.生态城镇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5(8),2005. [6]张坤民,温宗国,杜斌,宋国君.生态城镇的评估与指标体系:理论,方法和应用//清华大学环境系、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城镇课题组专著《生态城镇评估与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

[7]袁兮,吴瑛,武友德,唐邦勤.生态城镇的指标体系及创建策略[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1,2003.

[8]秦伟伟,王卓琳,任文隆.生态城镇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工业技术经济,5,2007. [9]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2007 a),“Climate Change 2007: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0]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Iimate Change),(2007 b), “Climate Change 2007:Impacts,Adaptation and 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 of Working Group II to the Fourth Assessment Report of the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 1]Heeres,R,vermeulen,W and Walle,F.Eco—industrial park initiatives in the USA and the Netherlands:first lessons[J].Journal of C1eaner Production, p12(8一lo),PP.985—995,2004.

[12]Thomas,S and Thomas,O.The industrial region as a promising unit for eco—industrial developmen——reflections,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stablishment of innovative instruments to support industrial ecology[J].Journal ofCleaner Production,p12(8一lO),PP.947—965,2004. [13]White,R.Building the Ecological City[M].Abington:Woodhead Publishing Limited,

2002.

[1 3]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http://www.eco—city.gov.cn/eco-city/portal/shouye/ zoujinshengtaicheng/jianshezhibiao/

[1 4]新华网,2009年7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rn/world/2009—07/09/ content 11 676424.htm.

[15]21世纪网,2009年8月25日,http://www.2lcbh.com/HTML/2009-8- 25/HTMI,CSY5DHWUU87J html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4h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