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复习资料整合
更新时间:2024-01-06 12: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人文地理可以考教资吗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人文地理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特性 1.地球表层“五圈”(岩石、水、大气、生物、智慧)——“三流”(物质、能量、信息) 2.人地关系地域系统:侧重研究自然因素及地域系统——自然地理学;侧重研究人类活动所创造的人文事象及地域系统——人文地理学。
3.人对地的索取与建设,地对人的约束与促进。人——一定地域上的人类活动(政治、经济、文化等);地——自然地域综合体(水文、气候、土壤、生物等)。
定义:人文地理学是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和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a.区域性显著。地理学的基本特性,内在的、固有的特性。举例: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发祥地;藏族的民族服装特征。认识区域性的作用与意义:1.因地制宜(中心是区域性)2.时间序列 3.空间序列
b.综合性突出。最基本的特征,1.开放的巨系统——子系统众多 2.科学性质(边缘科学,跨自然、社会科学)3.研究方法(宏观整体性、具体方法:制表、模拟等)4.研究内容(复杂多样,名多纷繁)
c.统一性鲜明。学科特性。
d.现代人文地理学科学预测性强。经济发展、城市化水平、人口发展预测
第二节 西方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过程 1.西方人文地理学三个时期划分
a.古代(19世纪上半叶)——近代(20世纪50年代)——现代 b.划分依据:
A.古代与近代人文地理学区别特征:
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的出现;地理学三原则的创立;李特尔开创了人文地理学。 B.近代与现代人文地理学区别特征:
空间科学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自动化制图、计量化革命。 2.古代西方的人文地理学。
希罗多德 埃拉托色尼《地理学》17卷 3.近代西方的人文地理学:
地理大发现 扩大视野;产业革命、科学的进化论,研究方法的进步;内部条件:涌现了大批奠基人,三原则(因果、范围、综合)。
4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举例:国家、代表人物、作品、流派) A:德国流派:李特尔 拉采尔 《人类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地理环境对人的生理,心理和分布的影响;赫特拉 区位学派;施吕特尔 景观学派;“经济区位论” B:美国流派:辛普尔 亨丁顿;巴罗斯(人类生态学);索尔(文化、生态);鲍定、鲍曼(计量革命,计量地理学)
C法国流派:白兰士 白吕纳(研究人类的生活方式—或然论 可能论的适应发展) 《地学》 《人地学原理》“三纲六目” 地面上的建设事业---房屋与道路;动植的利用事业—耕种与畜牧;经济上的破坏事业---动植物的滥杀与矿产采掘
D英国流派:创始人:麦金德 大陆腹地说《地缘政治学》《商业地理学》奇泽姆《商业地理手册。
E前苏联流派:罗蒙若所夫 提出“经济地理学”的第一人;区域地理学派:巴朗斯基、萨
乌什金 ;阿努钦—社会经济地理学;格西莫夫—建设地理学(应用地理学) 5.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内容:
研究方法上的计量革命与技术革新(用数字来表达人地关系,说明区域差异与变化); 对统一地理学的重新认识;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应用不断加强,涌现大量的新的学科(资源、生态等地理科学,为社会生产建设提供方便);
协调人地关系成为主攻新课题,更加重点强调人对地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 历史学的依据划分:
我国古代时期的人文地理观:
a.先秦以前的古籍中的人地观思想萌芽。古代的民族部落选址、《尚书.尧典》中尧舜治水传说、《夏小正》因时制宜、《周易》“地理”二字的出现 b.春秋战国时期地理学中的人地观。《尚书.禹贡》、《山海经》专门地理著作,侧重于山川、河流、湖泊。
古代人地观的四种思想: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思想、天人相关论、因地制宜思想。 c.秦至南北朝时期的地理中人地观。《史记.货值列传》、《汉书.地理志》;地志体例;地理命名的著作,统一地理学。
d.唐——清时期的人文地理学。方志学大发展、游记,《大唐西域记》、《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沈括。
我国古代地理学的总结:萌芽早,提出很多人地关系观点。但生产力束缚,思想局限,使 得人文地理多以记叙性为主,缺少理论概括,所以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体系。
2. 我国近代人文地理学:a.国内学者著书立说 b.引进传播西方人文地理思想 c.创办和成立 地理研究与教育机构
3.发展中的我国现代人文地理学:a.以经济地理取代整个人文地理 b.人文地理学的复兴 c.人文教育、素质教育对学科的机遇与挑战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
总的主要任务: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一、积极参加社会经济建设实践 二、积极参与社会文化教育事业实践
第二章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文化的概念与文化结构
一、文化的概念 古:文化=教化
1.泰勒(英国)的文化定义:文化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艺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接受的其他知识的复合体)。
2.克罗伯与克鲁克洪的定义: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来传播的行为模式。文化核心—价值观念 价值—历程与选择 二、文化的结构
1.物质文化:满足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要而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特点:物质性,触摸到实体;基础性,物质条件;时代性,变化迅速。
2.制度文化: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的关系,表现为各种制度以及实施这种制度的组织机构。特点:强制性;权威性。 3.精神文化(价值观念):道德、民族、性格等,是人们的一种文化心态(文化心理、社会
意识、意识形态、基础意识形态(民族等)、上层意识形态(艺术、宗教、哲学等)) 精神文化的外在形式:
1.书面文化:以书面形式而凝固了的精神文化(符号)。 2.行为文化:语言、动作、礼仪、风俗、服饰等行为模式。 3.艺术文化:强烈的民族性、时代性。 4.心理文化:思维方式、价值标准。
第二节 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一、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南方古猿:(300万—150万) 直立人(150万—30万) 早期智人(30万—5万) 晚期智人(5万—今)
两个基本特征:直立行走,脑量增加—生物适应(体质); 工具和火的使用—文化适应(驯化动植物)。 二、从生物适应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相同之处:a.保持特性的稳定性(群体奉行) b.在变化中增强适应性
c.竞争、选择以新旧更替为基本途径 d.环境起关键作用
不同之处:a.传递与继承的方式不同
b.生物适应性—纵向,文化适应性—横向遗传 c.生物以新代旧,文化是群体接受即可
d.与环境的关系不同,生物适应性—受自然环境的制约,又影响生存环境; e.文化适应性—受社会的制约,但人类社会是由人自己创造的,自觉性提 高,创造就适应。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体 一、人文的空间观察—文化区 1.形式文化区—核心、模糊边界 2.功能文化区—有明确范围
3.乡土文化区—无功能中心,无明确的边界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扩散
1.文化的扩展扩散 特点:空间上的连续性,心在外、就在内。 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2.迁移扩散与人有很大关系 特点:空间上的不连续。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决定论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根本错误有: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但 不能导致民族性格的不同);用发展、变化慢的东西来解释、论证发展快、变化快的东西,是逻辑性的错误。 2.可能论(或然论):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3.和谐论:和谐—不和谐—新的和谐(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四、文化景观
文化集团 叠加 文化产品;文化景观的地域差异 聚落景观;文化史层
第四节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 、人文地理学传统的研究方法 1.传统方法的特点
a.具备记叙、描述功能 b.定性描述多于定量分析
c.静态分析多于动态分析 d.分析客体的精确性不高 2.野外考察也社会调查法
a.室内准备阶段(物质、思想、组织准备):确定地域范围与课题;拟定提纲与工作计划; 确定人员,建立组织。
b.实地考察与调查阶段:随时收集,亲自观察,考察重点内容、认真整理资料(绘图、核 对),开座谈会,调查访问。
c.考察与调查总结阶段:统计图表法;地图法;资料分析法(收集、整理、分析资料) 二、人文地理学的现代研究方法
1.系统方法:结构分析;关联分析;过程分析。 2.计算方法
3.遥感地方法 特点:从传统的手工操作解放出来;扩大研究领域和视野;有利于宏观和动态研究;效率高、速度快。
第三章 人口与发展 第一节 人口的增长
人口的自然增长(正增长、负增长、零增长)
人口的机械增长: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人口的位置移动(迁入、迁出),对人口的分布、制 定人口政策及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一、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特征
1.缓慢增长阶段(包括奴隶社会的整个以前时期),特征:自然增长起主导作用,儿童死 亡率高,平均寿命短,增长极为缓慢。 2.稳定增长阶段 3.迅速增长阶段
近100年除迅速增长外还有一下特征:人口数量稳步上升,极少出现大的波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流行病减少);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明显,前50年生产力水平差异,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迅速增长,亚非拉冠达地区处于殖民、半殖民地区,生产力水平低,发展慢。后50年,资本主义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增长减缓,亚非拉民族独立,进入增长时期;人口逐步进入有计划的新阶段,生产力、经济水平的发展,控制人口数量,增长速度减缓,人类有意识的控制人口发展,将会使人口稳定发展。 二、人口增长的类型
多产多死型—少产少死型
1.年轻型 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高—低—高”型) 2.成熟型 特点:“三低型”(工业化成熟时期、经济发达国家)
3.衰老型 特点:死亡率有低水平的回升(等于或超过出生率)增长率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德国、卢森堡、英国、比利时、丹麦、匈牙利、挪威、瑞典) 4.布莱克(英):“五阶段”模式图 三、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1.自然生理因素
2.人口政策的影响“生育行为”
3.社会生产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作用
4.婚姻、生育观念等意识因素“社会交际、高水平生活享受、保持体型,而不愿生育”
第二节 人口的构成 一、人口的性别构成
性比率:平均每100个女性所相应的男性的个数
凡是中老年人口比较高的国家,女性高于男性。封建意识强,经济不发达的地区,男性高于女性,性比率比较高。另外还收战争、移民等因素的影响。 二、人口的年龄构成
国际上分组:0—14岁 少年儿童组;15—64岁 青年、成年组;65岁以上 老年组
我国分组:0—6岁 学龄前儿童组;7—15岁 适龄中小学生组;16—59岁(妇女54岁)适龄劳动人口组;60岁以上 老年组
抚养状况、劳动力状况,人口老龄化:4%年轻型 7%成年型 10%以上初步老化型 三、人口的职业构成
就业人口在各个产业部门的人口比例数
经济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第一产业人口比较多,第二、三产业人口比率少。经济发达的国家正好相反,农业水平高。
第三节 人口理论与人口预测 一、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及简评 1.马氏人口理论
1798年代表作《人口原理》 核心:人口的增长是以几何级数增长的。生活资料增长是以算术级数增长的。
2.马氏理论的根本错误:机械的对比掩盖了生产力的水平提高是可以超过人口增长的;为当时的反动统治阶级起到了辩护作用;他本省提出的两个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是错误的(积极抑制的办法:战争、饥饿、瘟疫等方式;消极抑制的方法:没有能力的人即无产者不要组织家庭);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死亡率,降低出生率。20世纪60年代:新马尔萨斯主义同样公开的为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理论根据。
3.对马氏理论的肯定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要与人口自生生产相适应(保持平衡);资本主义社会也还是有人口过剩;用道德抑制控制人口的观点是正确的,但具体方式是反动的。 4.现代控制人口与马氏理论的区别 根本不同:
目的不同,控制人口是为了增加或提高全体人民的福利而不是消灭过剩人口; 倡导采取的方法不同,有计划的合理方式,而不是战争、瘟疫等;
所得的结论不同,发展中国家的落后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殖民主义的压迫造成的,要发展经济,发展生产而人口增长并不是唯一的决定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的人口理论
人口问题是社会问题。它受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制约。 三、人口的合理容量
适度人口:最有利社会经济发展的人口数量 耕地 水资源 气候类型 人口地理学:研究人口的合理增长与自然环境的负载能力的关系。
四、人口预测简介(公式)人口总数 性别构成 出生率 死亡率 增长率人口迁移状况
五、当前世界人口问题
1.焦点: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人口高度老年化,劳动力资源短缺;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就业压力非常大,人口数量多,人口提高素质问题。
2.对世界人口的种种态度:极端乐观派;自由乐观派(把人口增长当成自然发展,发展到一 定程度会受抑制);世界末日派(地球人口爆炸论) 3.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章 人口分布与迁移
第一节 人在人地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人口的基本规律
人口:群种特定的社会制度,特定的地域,特定的时间内人群的总数。 1.人口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 2.人口规律:(人口发生发展运动的规律;特定的社会历史规律) a.原始社会的人口规律:经济规律:生产力水平低下,为了生存而进行极其艰苦的集体劳动,充分利用劳动人口;迁移的规律:人口向荒芜人烟的地带(索取生活资料)增长规律:高死亡、低增长的人口。
b.奴隶社会的人口规律:人口增长规律:生产力有所进步,人口再生产依赖于高出生率超过高死亡率;经济规律:绝大多数人呗暴力强制劳动;迁移规律:奴隶、小生产者失去生产资料而被迫迁移。
c.封建社会的人口规律:经济规律:农民有私有经济;迁移规律:人口向城市、城镇迁移,土地被地主剥夺,进城做工;人口增长规律:死亡率降低,增长率提高的人口增长规律。 d.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过剩规律:人口相对过剩。人口迁移主要是国内迁移,开发新资源。农村—城市,内地—沿海。国际上自卑的投资方向和投资量决定着人口的迁移方向。
e.社会主义社会:人口有计划发展规律,劳动力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人口分布出现合理。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的发展规律。 二、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利用自然,创造出适合自己生活的物质财富;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必须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只有人的消费才会有生产,才会使生产的物质资料有其实用价值,人的消费数量、水平、结构反过来有影响生产的发展,如数量、质量、品种,是消费的结构日趋多样化、复杂化。超前消费会阻碍生产的发展,个体人来讲,只有一段时间是生产者,终生是消费者。三、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主动作用
自然环境提供了人类生活、生产的各种必需品,社会环境提供了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修正。1.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生产 生活 生活方式 人口分布迁移 因地制宜)提供了人类生产活动的必须的物质基础;自然资源的空间组合特点影响人类活动的地域分布;对人类生活习惯、生理特征、心理有一定影响。
2.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主动作用:人是改造和调和自然环境的主体,人在认识和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环境;人口问题是人地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人口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3.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二节 人口的分布
一、人口分布及影响人口分布的原因—一定地域范围的居民的空间组成状况 1.世界人口分布的大势:人口分布及其不平衡 a.区域的角度来看
以大洲为区域来看:占陆地面积36.5%的欧亚大洲占世界总人口的72.5%;美洲、非洲人口占25%,面积约占一半。
以国家的区域来看:摩纳哥人口密度1.7万人每平方公里;新加坡人口密度3600人每平方公里;马尔他、比利时、日本、德国也超过了200人每平方公里,纳米比亚、蒙古、毛利塔利亚每平方公里不到1人;澳大利亚、加拿大3.5人每平方公里。
以纬度的角度来看:南半球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11.5%,高度集中在北半球;赤道至20°N为10%,20°N—60°N为世界总人口的78%。
以高度的角度来看:55%以上的人口居于200米以下地区,200米—500米分布为25%,500米—1000米为11%,1000米以上为9%。 趋势:沿海地区人口稠密,50%的人口在沿海至内陆200公里范围内,人口向城市集中,4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城市,不少国家达50%。 b.世界人口三大密集区
亚洲东部地区: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东南亚、中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占世界人口50%,32亿人。百万人口城市多,东京、上海、北京、汉城、孟买人口500人以上每平方公里。
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及五大湖地区:美国东北部、波士华带(大西洋沿岸,波士顿—华盛顿)、五大湖沿岸的工业制造带、底特律、芝加哥,500人以上每平方公里。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分布的关系(种植业比林业地区浓而密集) 2.社会政治状况的影响(开发早大于开发晚) 3.人口迁移的影响:直接影响到人口的数量 4.自然条件的作用
a.气候与水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b.地形、土地资源与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平原地区人口密集。 三、国内人口分布
1.中国人口分布总特征:东南沿海人口稠密,西北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人口地理分界线(黑龙江瑷珲—云南腾冲)。东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45%,人口占90%;西部占全国总面积的55%,人口占10%。有向沿海地区进一步集中的趋势。 2.国内人口密度:以长江三角洲向外围递减。
3.我国四大人口稠密区:长江下游和钱塘江下游平原地区,750人每平方公里;黄淮海平原地区,大于400人每平方公里;四川盆地,550人每平方公里;长江中游平原地区,380人每平方公里。
4.按人口多少划分等级(省、市、自治区)
人口稠密区:上海、苏、皖、鲁、豫、京、津、浙,面积70万(7%),人口4.5亿(34%),密度大于600人每平方公里。
比较稠密区:吉、辽、冀、晋、闽、鄂、湘、粤、桂、川、琼、黔、陕、渝、赣,面积275万(29%),人口7亿(50%),密度255人每平方公里。 比较稀少区:云、甘、宁、黑,面积138万(14%),人口1.2亿(8.6%),密度80人每平方公里。
人口稀少区:西藏、内蒙、青海、新疆,面积480万(50%),人口6千万(4%),密度10人每平方公里。
四、我国人口重心:河南省开封市
第三节 人口移动
一、影响人口移动的因素
1.经济因素:资源开发、经济中心的位移、经济上的动因、个人自发的迁移。
2.社会政治因素:多半表现为国际移民,黑奴的买卖,世界大战的影响,印、巴分治、人口 政策。
3.气候异常:洪水泛滥、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 二、人口迁移的类型
1.目的、动机的不同可划分为:谋生、求职,非谋生、求职两类。 2.按照迁移的性质:自发性、强制性、计划性。 3.居住时间:临时、周期、季节、永久性。 4.居住地性质:城镇间、城乡间、乡村间。 国内迁移:有农村—城市(主要方式)。
国际移动:永久性移民,难民,劳动力输出,人才外流。
第五章 农业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起源 一、农业起源的理论
1.人口压力说:博塞洛普(美)提出由于人口的增加,为了补充食物的量,出现了驯化植物的农业。
2.宴享说:海登(英)提出农业所驯化不仅仅是弥补食物的短缺,更重要的是增加食物品种,美食种类。
二、关于农业起源的地区 1.索尔的推论
地点:东南亚。内容:谷物栽培。依据:驯化植物不可能发生在食物充足的地区;驯化中心必然位于一个动植物茂盛的地区;驯化不可能发生在河谷内(事先有治水能力才可);耕种在林地中开始,没有能力破坏草地的表层草土;林居者必然是驯化植物的祖先;原始的驯化者是定居者而不是流动者 必然是聚居的。 2.考古证据
3.世界动植物的驯化:中东地区:山羊、猪、狗;欧洲:牛;中亚:双峰骆驼;东南亚:水牛;南北美洲:玉米 马铃薯;北非:驴;中国:粟 三、农业的形成及对社会的影响 1.农业的形成
工具的创造—驯化植物作为食物—有自然索取到驯化
2.作用及社会发展的变化:由流动到定居;农业活动的单位群体人数少;集中从事农业活动 利于开垦耕地。聚居利于开垦的地区 村落的出现继而产生文明。
3.人类文明的出现(埃及 优越条件:平水期每年十一月至次年五月,有利于小麦的播种与收获;气候干燥,但有充足的灌溉水源;洪水期带来大量的淤泥 洪积物。巴比伦--小麦、印度--小麦、中国雨热同期—粟、,米、墨西哥,玛雅,印加—玉米)
第二节 农业的发展与类型 一、原始农业—迁移农业
对土地的轮种,而不是对作物的轮种,发展过程:刀耕火种—轮休—自然恢复地力—人 口就进移动—人口压力—远距离迁移 二、传统农业
1.基本特征:水平低、生育少、积累慢、受环境条件影响大。
2.东西方传统农业的形成
中国传统农业:北旱南水,北旱—一年两季—休闲—劳动力投入;南水—移栽技术—刀耕 火褥—劳力投入
西欧的传统农业:敞田制—季节性的拆除篱栅;轮耕制—“三圃制” 美国的殖民农业:独家村式的农村—农场
综上表明人、地与技术三者之间关系的独特性与复杂性。中国是依靠劳动力的集约化道路,西欧形成种植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殖民的农业则是灌丛—休闲农业。 3.传统农业的类型
a.旱作农业 温带大陆的动感以及副热带干旱的山地和高原地区,小麦占重要地位,其次是谷子、高粱、玉米、大麦、大豆、甜薯、马铃薯。
b.水稻农业 主要集中于中国的南方、东南亚、南亚的河流两岸平原与沿海地区。
c.地中海农业 地中海周围,此外还有美国的西海岸、智利中部、南非与澳大利亚南部沿海,粮食作物有小麦、大麦、玉米、水稻,经济作物有葡萄、油橄榄。 d.游牧业 在干旱地区放养食草动物的一种自给自足的农业类型。 三、现代农业
1.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产品供给非农业人口消费;依靠机械与科技;单位面积产量高;农场规模大;社会化程度高(产、供、销一条龙 产生联合企业)
2.现代农业的类型(种植园农业---饮料 果品 香蕉 香料,欧美地区专门生产热带作物 原材料:橡胶 油棕 剑麻;谷物农业---小麦 玉米 水稻;牲畜育肥农业 北美五大湖以南地区 西班牙以北 巴西南部;乳品业---适应城市居民对乳制品的需求而产生的,生产流质牛奶,加工乳品;市场园艺农业;大牧场)
第六章 工业的出现于工业区位 第一节 工业的出现于初期发展
一、科学前提与基础:出现了一批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工匠;学者开始与工匠结合;实验的道路,理论的探求;地理大发现,并产生了东西方贸易,形成全球性的社会需求。
二、在英国出现工业革命的条件:英吉利海峡海陆位置优越,成为对外贸易的海上霸主;伦敦成为世界性的经融中心,成为世界的贸易中心;体制有君主专制到君主立宪制;圈地运动实现了农场经营,结果为工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供应和劳动力。 三、工业革命的产生于初期发展
1.纺织工业首先出现:1733年飞梭,使织布效率提高—蒸汽机出现,纺织业开始有农村逐渐移动到城镇地区。纺织业发展刺激了美国棉花生产,黑奴被大量需要刺激了钢铁业发展。 2.钢铁工业:小熔炉(木炭为动力,富铁矿),靠近森林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地—煤为动力,有靠近森林、矿产资源地区转移到煤矿丰富地(坑口布局)—鼓风机,提高炼钢的质量、产量,为机械生产创造了条件,促进了钢铁事业发展—钢铁工业时代 四、工业生产的扩散和继续发展
1.工业生产的扩散:向欧洲扩散(近邻扩散)—向北美扩散—向其他地区扩散
2.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专家、学者将科学与技术相结合的成果应用到工业生产中去。电气时代—信息时代。
第二节 工业生产的扩散与继续发展 一、工业生产的扩散 1 就近扩散 向欧洲扩散 2向北美扩散 主要是美国
3 向其他地区扩散 东欧、日本、加拿大、新西兰 二、工业生产的继续发展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信息时代 第三节 产业类型与工业区 一、第一产业中的工业
1.伐木业:集中在寒温带(针叶林)与热带(质量较高)。
2.捕捞业:欧亚大陆西面的北海、挪威海、波罗的海海域,地中海海域,中国沿海与日本周围海域,澳大利亚东南海域、秘鲁附近海域都是重要渔场。
3.采矿业:金属矿中铁矿最为重要,由于分布不均,运输业快速发展,工业临海型布局。 二、第二产业及其分布(制造加工业)
以第一产业提供的原料为加工对象,将其变成半成品或成品 1.北美工业带
北美的制造业集中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条件:十七世纪欧洲移民;各种原料及能源丰富;市场广阔,劳动力充裕;运输条件十分优越,水陆运输便利。 2.欧洲工业带
主要集中于西欧地区。英国工业区:位于英格兰的中部、北部以及苏格兰的南部。莱茵中部工业区:位于德国的西南部和法国的东部。 3.俄罗斯与乌克兰工业带 4.日本工业带
三、其他产业及其工业的关系
1.第三产业:指传统意义上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电讯、公用事业。 交通与环境条件:(俄罗斯)铁路为主,公路为辅,水运地位最低。(美国)铁路多,高速 公路迅速崛起,超出铁路。法国、荷兰水运地位很高。
2.第四产业:为生产者服务的商业,法律、批发、地产等有关行业。中纬度地区是第四产业 的发达地区。
3.第五产业:向消费者或家庭服务提供服务的服务业,教育、行政管理、旅游、娱乐、医疗卫生等。
第四节 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及其新变化 一、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文(供水与排水) 2.资源条件
a.原料地指向:加工后体积与重量大大减少而价格又低廉的原料。蔗糖
b.市场(消费地)指向:加工后成品体积增大又不便运输的原料。玻璃、器皿 c.能源指向:消耗能量多的企业。水、电 d.运输方便地指向—市场指向。牛奶、鲜花
3.劳动力条件:产业部门可以分成劳动密集型产业与技术密集型产业。 4.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工业三废(气、液、渣) 二、工业分布的新变化
铁路提高速度外,飞机、汽车获得很大发展,轮船吨位加大,速度加快。广播、电视、电报,光纤通讯发展快。
第七章 聚落与城市化 第一节 概述
一、聚落地理学研究的内容
显性的文化景观要素,包括城市、农村两大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1.概念:聚落是人们居住、生活、文化的场所,也是从事生产的一个所在地。 外部条件
a.结构:建筑物(住宅、厂房、仓库);道路系统(街道、停车场);园林绿化地(公园、绿化带、花园)
b.功能作用:有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交通、休息的综合功能 c.规模:一家一户、成千上万
2.主要内容:形成、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聚落分布规律与分布特征;性质、只能及分类;城镇化、聚落体系;聚落的区划与规划。
3.聚落地理学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地位:聚落是人类活动改造环境的产物,是人类经济活动的集中点和基地,反映地区的面貌和经济特征,对经济的分布于发展有巨大影响。 二、城乡的规划(单独住宅、村落、镇、市) 差别:从事产业不同,人口规模不同
我国划分城、镇、乡的依据:1.非农业人口大于10万,GDP大于2亿,设市(直辖市、 地级市、县级市)。2.总人口在3千到6万,非农业人口占70%以上,设镇。
第二节 农村聚落地理
一、农村聚落的形成于发展 1.巢居阶段 (推论,无考证) 2.穴居阶段 (山顶洞人)
3.原始村落阶段 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进入氏族社会(西安半坡遗址) 4.农村聚落发展完成阶段 (现阶段) 二、农村聚落的分类
1.农村聚落的人口规模分类
小村:人口小于100人,集中在山区、牧区、林区 中村:100人到1000人,丘陵地区分不多,分布广 大村:大于1000人,耕地密集,人多地少的平原地区 2.农村聚落的形态分类 a.集聚型聚落
团状聚落:东西南北的族线相等,躲在平原、盆地地区;带状聚落:沿着某一个方向延伸,多半沿江河两岸,沿水源、公路延伸;环状聚落。 b.散漫型聚落 零星分布的居民点 3.农村聚落的职能分类(职业特点)
a.农业聚落:从事耕作业、养殖业及家庭副业等的聚落。可分为:种植业村、牧业村、渔村、林果村、狩猎村、副业村。
b.非农业聚落:集镇、工矿业村、旅游及疗养聚落,其他聚落村。 三、村镇规划
1.村镇规划的原则: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挖掘潜力,珍惜土地;因地制宜,远近结合。 2.村镇规划的内容:总体规划、建设规划。“三线”—红:交通线,绿:绿化用地,蓝:古 代文物,古代建筑特征保留。
第三节 城市地理学
一、城市、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具有两种空间地理范畴的地理实体。 空间范畴:大的地域 一定范围的“面”“点”(一)城市的基本特征
1、古:城是指统治者或军队居住的地方 多为交通要冲,市是指交易场所,一般在城外。 城、市-----政治权力 军事力量 贸易活动
2、城市,指乡村以外的居民聚落类型,居民高度集中且以非农业经济活动为主,是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副业的集中地。具有较大的空间规模和组织,是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3、特征:是人口高度集中点;城市职能是各种活动的集中体现;(非基本职能:为市民服务);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各子系统进行交流。 (二)城市化及特征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a.城市化的阶段性
初级城市化:人口向城市集中,市中心得以较快的发展。(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心区各 种职能高度集中。立体化)
郊区城市化:原有的郊区变化为失去,新的郊区在外围出现。(离心型城市化,平面扩大) 逆城市化:城市功能的转移。(飞地型城市化,形成卫星城) 再城市化:通过进入一些新型的企业是衰落的市中心重新发展。(新兴产业)
b.世界城市化的特征:城市化进程加速;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数量增 多,本城市的规模增大);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差异大;城市化得结构发生了新变化。
c.中国城市化特征:整个城市化进程较慢;整个城市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行政职能为主的 大中城市发展快;城市发展仍然存在地区差异大的特征。
d.我国今后城市化趋势及途径:合理控制大城市的发展;有计划的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大规 模的建设县镇、集镇;有计划有步骤发展内陆地区的城市。 二、城市的分类及规模 1.按人口分类的城市等级
特大城市:人口总数>100万 大城市:50万—100万, 中等城市:20万—50万 小城市:<20万 2.按职能分类的城市类型:定性分类;统计分类;多变量分类。
我国城市的分类:工业城市、交通港口城市、省地区的中心城市、县、特殊职能的城市。 《城市总体规划》宋家泰:各级政治中心城市;以某种经济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他特殊的职能的城市—边贸城市、交通枢纽。 三、城市地域结构与城市规划 1.城市地域结构
概念:是城市地城内,与各种功能活动相应的地域分异和功能区在空间上的组合。城市地域为城市活动直接影响的范围,一般包括市区和郊区。
2.功能区:中心业务区、行政中心区、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文化区、混合区、郊区。 3.城市地域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 a.田园城市理论(霍华德1989年):经济、商业、行政有优势可以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但缺乏良好的自然环境。
b.同心圆带状理论(伯吉斯):中心业务区、过渡地带、底薪阶层住宅、中薪阶层住宅区、高薪阶层住宅区。
c.扇形理论(霍伊特1939年):地势、交通、环境、道路、地价、房租影响。
d.多核心理论(哈里斯、马尔曼):副中心。 4.城市规划
a.总体规划(长期规划):战略部署、确定性质、发展方向、合理规划、主要目的 确定城市性质,预测人口规模;
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规划不同城市的功能区;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与交通运输网; 确定城市主要广场和公共建筑位置;
确定城市街道、园林绿化规划;制定人防、抗震、环保规划; 估算城市近期建设总投资。
b.详细规划:根据总体规划的各项安排,确定建筑物的据以要求,技术部门工作的内容。
第八章 种族、 民族、民俗 第一节 种族与地理人种 一、种族的起源
自然体制特征、有某些共同特征的遗传的人群 1.多源论(魏敦瑞)四个中心:
周口店北京猿人——黄种人;印度尼西亚爪哇猿人——澳大利亚等去的棕种人; 赞比亚的布肾山人——黑种人;西亚猿人——白种人 2.一源论:非洲 3.种族与环境:
光照强度与肤色有关;气候条件与身材情况,形态,五官,体型有关;社会环境有一定推 动作用。
二、种族的划分
1.划分种族的标志:毛发、肤色、睛色、身高、血型、鼻型等。 2.世界种族的划分:(林尼·英)分为黄、黑、白;布尔们巴哈分为五种:高加索人、蒙古 人、非洲人、美洲人、马来人。联系了一定的地域也了联系了一些人来生理特征。 3.工人的四大种族:
白色人种群:北欧种族、南欧种族、印度
黄色人种群:蒙古族、印第安种族、爱斯基摩族 黑色人种群:尼罗格、布须曼
棕色人种群:澳大利亚种族、美拉尼西亚种族、波利尼西亚种族、密克罗尼西亚 三、地理人种
亚洲地理人种:蒙古地理人种、欧洲地理人种:高加索地理人种、美洲印第安地理人种:南北美洲的土著人、印度地理人种、澳大利亚地理人种、美拉尼西亚地理人种、密克罗尼西亚人种、波利尼西亚地理人种。 四、种族主义与种族冲突
第二节 民族、民俗文化 一、民族的形成于特征
1.民族的形成经历了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部族)和民族等五个发展阶段 2.特征:共同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质 二、世界民族的分布
1.世界主要民族的分布:汉族、印度斯坦、美利坚、孟加拉等 2.中国的主要民族的分布: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分布
民族个数云南省最多,人数最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数钱12为的民族:汉族、壮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 三、民族的迁移与集聚
印第安人有亚洲向美洲的迁移、非洲黑人的被迫迁移、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向拉丁美洲迁移、英国人和法国人在北美洲的集聚。 四、民族的变化与整合 北美印第安人的文化变化、西班牙人在拉丁美洲与印第安人的整合、欧洲多个民族在美国的整合、移民与民族的整合。 五、民俗与文化
1.民俗的特点:内涵特征:民族性、地方性、集团性、约束性。外延特征:承传性、变异性。 2.民俗与环境
民居:建筑材料、建筑布局、建筑外形与内部特征;服饰;饮食。
第九章 语言地理
第一节 语言的起源于发展
一、语言的产生:劳动是语言产生的唯一源泉
二、语言的本质特征: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的交际工具、是人类的一种思维工具、是一 种符号系统 三、语言的发展 1.英语的形成与发展
2.汉语的形成于发展:北方方言;吴方言—苏州话 上海话;湘方言 源于古楚语—广西东北部、湖南大部,新湘语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江西北部与中部;粤方言—广东中部、西南部广西东南部;闽方言 客家话---福建、广东东北部。
第二节 世界语言分类与分布
一、世界语言谱系:语系(有若干个语族组成,在语言、语法、词汇三方面有共同特征)— 语族—语支—语种(最基本的单位)
二、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印欧语系、汉—藏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阿尔泰语系、非洲 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其他语系
第十章 宗教与宗教地理
一、宗教的产生及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1.宗教的起源于产生 2.宗教在文化中的作用
二、宗教的扩散与分布:原始性—地域性—世界性 三、主要民族宗教:犹太教、印度教
四、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第十一章 旅游地理 第一节 旅游与旅游业
一、旅游、旅游地理学的定义
旅游:广义:离开住地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旅游活动。狭义:观光、健身、休憩等活动。 旅游地理学:研究人类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主要研究旅游客 源地、旅游目的地以及联系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要道。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
1.按范围划分:国内与国际旅游
2.不同的动机类型的旅游:观光、健身、娱乐、寻踪访友、会议、公务、探险、考察、科研等。
3.不同交通型的旅游:乘车、骑马、徒步等。 三、旅游业及其发展
凭借旅游资源向国内外游客提供旅行和游览服务业。旅游业是无烟业、经济事业、文化事业。 1.旅游业基本特征
a.综合性:能带动其他部门一起发展;
b.经济性:以劳务与开发的风景为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是一种特殊商品;
c.季节性:提供的线路、景点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人们休闲的时间具有季节性(黄金周),人们的文化因素使得有季节性(宗教朝拜)。
d.地域性:资源分布具有地域性,地区经济的差异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
e.大众性;f.多样性:游客发杂的动机决定的,为了满足游客的多方面需要而使多样化;f.异地性:1.异地的风情与资源成为吸引外来游客的主要因素。
2.旅游业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作用 a.经济效益显著
b.创就业机会多(劳动密集型)
c.带动性和开放性强(观光、饮食、交通运输等):带动性,六大要素的产生(食、 住、行、游、购、娱);开放性,区域间、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间。
第二节 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一、旅游资源定义及特征
凡是能使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有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的自然或人文因素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特征:吸引力(特有景观),地域性(历史、经济、习俗、宗教、文化、生产方式等因素,使人文景观具有各种地方特色),综合性(不是单一的出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多综合的出现,自然需要人工的雕琢与宣传,也有时与民俗风情融为一体)。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1.旅游资源按形态分类
a.客体旅游资源:直接吸引旅游者的观赏对象,以一定的物质形态或形式通过巧妙的组合使人们得到物质和精神上的享受,以陶冶情操。
b.劳务旅游资源:通过交通、住宿、导游等劳务服务使客体资源产生作用,所以劳务资源的质量对客体资源有很重要的作用。
好客资源:旅游景区的人们对游客热情和善的态度,方便、完善的一种服务,有益的旅游宣传等。
2.按使用经营特点分类
a.永续性旅游资源 b.消耗性旅游资源 3.按客体属性分类
a.自然旅游资源(山、水、石、洞、气、光、生物等基本要素构成巧妙的组合)。 b.人文旅游资源(社会、历史、文化的支配)。 三、旅游资源的评价
1.景象艺术特征评价:美、奇、绝、古、名
2.历史文化价值评价:对文物、古迹确定年代、规模、作用、历史、开发与保护的意义及作用。
3.地域组合、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评价
4.旅游功能的评价:游览、观赏、娱乐、渡假等 5.旅游客容量评价:
a.旅游空间容量:每平方米多少人来表示
b.旅游感应容量:指游客对游览环境气氛的感应及游览不被破坏的数量 c.旅游生态容量:接待区自然环境不被破坏时能接受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d.旅游经济容量:接待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e.旅游社会容量:不破坏旅游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最大旅游活动量 6.旅游开发资源程序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旅游区划 一、概念
旅游规划:根据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条件、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 旅游区划: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要同时兼顾的目标 二、旅游规划的类别
1.时间:长期(10年以上到15年)、中期、短期
2.内容详细:总体规划 综合规划;细部规划 部门规划 3.地域范围:全国、全省市、区域、景点
4.内容性质:旅游路线、客源组织、人才培养、风景名胜、购物开发 三、旅游线路的开发规划
原则:一短:旅途的时间要短 二长:游览的时间要长
三多:景点变化多 四少:重复路线少
五高:观赏对象知名度高 六低:旅游费用低
目的:使游人满意,合理疏导游人(热点不衰,冷点不冻)
第四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有利的: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不利的:旅游过度超前开发,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的高低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植物、水质量、大气质量、野生动物、地质 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示范效应
3.旅游和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游客(团队、散客),时间、空间和交流,文化经纪人 (二)以工艺品为例的文化交流影响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扩大 传播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假冒伪劣工艺品的生产
3.地域组合、地理位置和可进入性评价
4.旅游功能的评价:游览、观赏、娱乐、渡假等 5.旅游客容量评价:
a.旅游空间容量:每平方米多少人来表示
b.旅游感应容量:指游客对游览环境气氛的感应及游览不被破坏的数量 c.旅游生态容量:接待区自然环境不被破坏时能接受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d.旅游经济容量:接待区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最大旅游活动量 e.旅游社会容量:不破坏旅游区的社会文化环境最大旅游活动量 6.旅游开发资源程序的评价
第三节 旅游规划与旅游区划 一、概念
旅游规划:根据旅游发展的现状和要求以及条件、特点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与保护。 旅游区划: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要同时兼顾的目标 二、旅游规划的类别
1.时间:长期(10年以上到15年)、中期、短期
2.内容详细:总体规划 综合规划;细部规划 部门规划 3.地域范围:全国、全省市、区域、景点
4.内容性质:旅游路线、客源组织、人才培养、风景名胜、购物开发 三、旅游线路的开发规划
原则:一短:旅途的时间要短 二长:游览的时间要长
三多:景点变化多 四少:重复路线少
五高:观赏对象知名度高 六低:旅游费用低
目的:使游人满意,合理疏导游人(热点不衰,冷点不冻)
第四节 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有利的: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
不利的:旅游过度超前开发,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的高低 二、旅游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旅游与环境的关系:独立关系、冲突关系、共生关系
2.旅游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植物、水质量、大气质量、野生动物、地质 3.旅游对人文环境的影响:旅游对风景区的影响;城市基础设施的变化 三、旅游对区域的社会影响
1.旅游地居民态度——从欢迎到憎畏 2.示范效应
3.旅游和社会道德、宗教、语言、健康 四、旅游对区域文化影响
(一)旅游与文化的变更和交流:游客(团队、散客),时间、空间和交流,文化经纪人 (二)以工艺品为例的文化交流影响
1、传统艺术形式的复兴:扩大 传播2、传统艺术形式的退化:假冒伪劣工艺品的生产
正在阅读:
人文地理复习资料整合01-06
零缺陷管理手册03-22
山东省平度市四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Word04-04
外文翻译 终稿 - 图文04-19
电缆沟保护方案04-01
司法考试试卷结构05-19
奥巴马胜选演讲翻译点评05-26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人文地理
- 复习资料
- 整合
- 苏教版 一年级 上册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我的小书包
- 常喝普洱茶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 旋转机械技术监督实施细则概要
- 广播与电视考试知识点总结
- 青岛版八年级数学上册重难点
- 中小学校岗位安全工作指导手册的总结
- 地源热泵系统施工组织计划方案(DOC 39页)(完美版)
- 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72-4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 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知识测试题(含答案)
- 高人气街机必备 安卓经典游戏推荐 - 图文
- 斋公山道路雨水管横穿东顺路占道施工方案
- 如何有效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 房地产估价师《开发经营与管理》模拟题6
- 水文径流丰平枯水年划分
- 新手学车 要点 - 图文
- 2018年小学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 2015上海中考一模题型分类汇编整理 - 计算
- Windows 7操作系统讲义
- 2017东理化工原理考试重点
- “推广普通话”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