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小吃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9 11: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集体经济·经济观察

我国地方小吃发展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孙维明

摘要: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饮食文化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各地的传统风味小吃凭借着鲜明的口味和特色在餐饮市场上逐步发展壮大。文章对地方小吃在区域餐饮业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以期对今后旅游餐饮工作有所启示。

关键词:小吃;地方名小吃;饮食文化;旅游

“民以食为天”,我国这一“烹饪王国”的美名早已名扬世界。在我国,吃的风味多姿多彩,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尤其是各地传统风味小吃,更是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世界旅游组织最新展望报告:截至202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之一。这必然会给我国整个地方特色业带来较大的发展机遇。

一、地方小吃的概念

小吃,亦称小食。一般指正餐(午餐和晚餐)以外用作点心及夜宵的各种风味食品,主要为垫饥或消遣之用。小吃包括糕、饼、面条、馄饨、饺子、元宵、粥、羹、汤等类型,品种繁多,有些还用作正餐主食或筵席菜肴。原料以米、面等粮食为主,兼取鱼、肉、蔬、果等。制作方式多用烧、煮、烩、蒸、烘、烤等技法。口味酸、甜、苦、辣、咸、淡、香、鲜俱备,丰富多样。“小吃”之名,始见于宋代,当时的汴梁(今开封)、临安(今杭州)等都市,均以各种小

吃著称。但小吃食品的产生,却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后在农桑节令、年节喜庆、历史事件、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小吃食品不断涌现。其中不少品种相沿至今,成为我国各地习见的传统食品或具有地方名气的风味特产,即地方名小吃,如西藏的酥油茶和奶酪、云南的过桥米线和抓抓粉、四川的担担面、湖南的罐子鸡、安徽的三河米饺和鸭油烧卖、上海的南翔小笼馒头等。总之,各种名小吃都是有一定的物质和文化基础的。

二、地方小吃的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转变,进而对自己的饮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饮食文化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活跃、更新、发展的趋势,人们不仅希望吃到美味可口、营养丰富、快捷方便、风味多样、科学安全、功能有效的食品,而且对饮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其中小吃的流行、品种的多样和口味迥然成为我国当今饮食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据统计:

的重要力量。预计2010年全国餐饮业的零售额将达到2万亿元左右,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将进一步上升,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而在目前国内饮食市场中,小吃消费每年占全部餐饮市场的三分之一,对旅游城市的消费拉动具有明显作用。

三、地方小吃在饮食业中的作用分析(一)生活水平提高,名小吃更加流行由于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改换口味的同时,追求高档化,这就促使了地方名小吃更加流行。因为目前许多民众饮食不光是为了充饥,更是追求某种文化品位,享受特种文化的氛围。因此,地方名小吃更受大众的欢迎。

(二)人们交往增多,小吃是联络情感的重要媒介

现代社会,人们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增多,除公务性交往采取宴请以外,一般民众的事务性交换,小吃则成了联络情感的重要媒介。人们在小吃店里边吃边聊,吃罢以后,事情也就解决。不仅花钱不多,而且同样达到解决事务的目的。这比正式宴请来得方便和自然,且开支不大,是广大民众交往的主要形式。

(三)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和好奇的心理

旅游者外出旅游,是希望得到一种与日常生活截然不同的体验,这是旅游者最

2007年,我国餐饮消费达到12352亿元,连续17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大大超

过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和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速,人均餐饮消费达到915元。2008年餐饮业零售额达到15404亿元,同比增长24.7%,比2007年增幅高出5.3个百分点,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贡献率为15.8%,继续成为拉动经济增长

28

2010.07(下)

ChinaCollectiveEconomy

集体经济

·经济观察

基本的动机。地方名小吃,在旅游者日常生活中难以得见,即便有人移植而来,或多或少都出现了变异,远不如原产地那么原汁原味,因此,旅游者对这些地方饮食充满新奇之情。加之许多地方小吃知名度颇高,旅游者早知其名,这无疑会激发人们希望一探究竟,以偿夙愿的心情。在三峡地区,重庆火锅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外地人到重庆,除游览观光以外,必吃火锅,甚至有人专程前来品尝,此时的重庆火锅,就成了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

(四)丰富饮食和饮食文化的内涵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饮食是饮食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内容,人们通过品尝食物达到对一种饮食文化的物质认识。而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名小吃,具有取材广泛、花色繁多、营养合理、主辅兼备以及应时应典、雅俗共赏等特点,是我国传统烹饪的高超技巧和独具风采的“美食”特征的直接体现,也是一种地方文化的集中体现。其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五)弘扬地方文化,推出地方品牌,为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

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名小吃,凝聚了地方的自然、经济、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总特点,是地方文化的集中表现。发展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名小吃,对弘扬地方文化有重要作用。民以食为天,小吃尤其是夜间小吃,在游客行程中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游客来到一个城市,很重要的旅游内容就是品尝当地小吃。小吃虽小,但用料、做工、火候都非常讲究,要制作出地道、美味、可口的小吃,其难度不亚于制作一道佳肴。一种地方风味品尝过以后,回味无穷,特别是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名小吃,给人会有更深刻的印象。有些地方小吃不仅可在当地食用,还可以供旅游者带回,作为旅游体验的延续,而旅游地将这些特色小吃加工为旅游购物品,不仅提升了产品自身的价值,还延伸了旅游产业价值链,更好地发挥了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加当地的收入,扩大旅游商品市场,吸引更多的游客,为旅游的发展创造条件。同时也有利于树立地方形象,创立地方品牌。这对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是有重要作用的。

入点

时代愈发展,世界一体化趋势愈明显。各国都重视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在饮食这一块,由于小吃的类型多样、风味各异,因而较容易为外来游客所接受,是不同国家饮食文化交融的切入点。

四、地方小吃的发展对策(一)发扬特色,勇于创新

餐饮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吸引众多的消费者,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地方小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同地域、不同风格具有特定的特色,将特色和特定的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做大做强地方小吃。不过,要发扬特色并不容易,特色小吃来源一定要正宗,包括原料、厨师以及加工工艺等,这些都是做好地方小吃的关键因素;另外,特色一旦形成,就要加强宣传和保护,树立起良好的特色形象。

同时根据地方名小吃的特点、饮食文化的发展,以及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过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要勇于创新,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产品,用新产品去开拓市场、占领市场,使自己适应饮食文化发展的需要并在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二)大力开发饮食类购物品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名小吃在开发时,首先要突出地方特色,力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狠抓产品质量,注意培育品牌;再次要加强与文化的联系,通过各种渠道宣扬与地方特产有关的名人典故、民间故事,以借助名人的影响力。

(三)统一规划,集中管理,适当兴建美食文化街

由于地方小吃目前的分布都很分散,许多城镇到处是摆摊设点,这不仅影响市容,而且容易造成交通等方面的不便,同时给管理上也造成极大的困难。地方政府应根据城镇的职能和区域分布,做好规划,筹措、引进资金,兴建美食文化街。或有关部门也可协调成立非赢利性的小吃协会,把分散、个体的小吃经营者组织起来,进行地方小吃品种的改革、发掘和创新,共同挖掘小吃市场的潜在顾客消费群。同时积极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品尝当地小吃、美食的旅游项目。这不仅有利于市容的管理,而且也方便群众,更能促进小吃市场不断

管理

目前,我国地方小吃营销观念陈旧,独立发展,缺少整体的营销理念和促销手段。实际上,我国的地方小吃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渊源。许多地方名小吃,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有的与当地的风土人情习俗、历史典故、名人轶事、历史事件相联系。其品种繁多、特色各异,完全有可能和能力发展为品牌小吃和连锁企业,甚至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品牌小吃。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改变营销观念、加强促销活动,营造饮食文化氛围,提高饮食文化的水平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综上所述,地方小吃,特别是地方名小吃,作为餐饮市场的一大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传统精华,且对旅游业的发展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应当大力弘扬和推广各地的美食文化,使我国的名小吃带着自己鲜明的特色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六)是不同国家饮食文化交融的切

走向繁荣。

(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区域行业经济的发展均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放眼国内,在上海、成都、重庆等城市,餐饮零售业的良好发展与政府的支持紧密相关。上海为筹办美食节,其副市长亲自带领餐饮界人士,统一着装,到新加坡考察;在成都,政府划出

3000亩地兴建美食街,不仅汇聚了4000

多种美食,而且还注重文化精包装,志在将成都名小吃发扬光大;在重庆,政府出资修建了长达4公里的南滨路饮食街,成为当地饮食消费的主要据点,并且与旅游观光高度统一,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所以发展地方小吃,特别是和旅游等项目相结合,往往需要一些政府行为,提升其文化品位,增加客源。

(五)更新观念,抓好地方小吃的营销

1、李里特.弘扬科学与先进的饮食文化[J].饮食文化研究,2006(4).

2、张蕾,张新建.我国餐饮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市场研究,2009(7).

3、郑亚章.饮食文化的旅游资源价值与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9(5).

4、彭娟.广东餐饮零售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苏商论,2009(7).

5、廖作鸿.对发展地方小吃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09(3).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010.07(下)29

ChinaCollectiveEconomy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4f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