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更新时间:2024-06-12 23:39:01 阅读量:1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

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采用了新的作战指导思想,不论是实施“斩首”、“震慑”等军事打击行动,还是运用“基于效果的打击”、“并行作战”等作战概念,都要求能准确发现目标、及时决策和精确打击。因此,此次战争对情报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一、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运用的情报侦察手段 1.空间侦察情报仍然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利用在轨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进行严密监视,确保美英联军拥有信息优势。美军的预警卫星主要包括“国防支援计划”(DSP)卫星,共有5颗,有2颗专门用于监视伊导弹发射,每30秒向地面发送一次电视图像,为美军“爱国者”反导系统击落伊军导弹提供了重要保证。美军还利用在轨的10多颗各种侦察卫星以及“伊克诺斯-2”等商用遥感卫星对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进行严密监视。由3颗KH-12光学成像卫星、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1颗“增强型成像系统”(EIS)卫星以及“伊克诺斯2”等商用遥感卫星组成的空间成像侦察系统,综合利用可见光、红外与微波成像能力。其中每颗KH-12卫星每日飞越伊上空两次;2颗“长曲棍球”雷达成像卫星,每天6次飞越伊上空。这些侦察卫星可对伊保持几乎每两小时一次的严密监视,成为美英联军监视伊拉克战场、选择打击目标和进行打击效果评估的主要装备。在电子侦察卫星方面,美军使用了3颗“入侵者”电子侦察卫星和12颗第二代“白云”电子

型海洋监视卫星,其中后者已与KH-12和“长曲棍球”组网,可每天监视南、北纬64.3°之间的地带30多次。电子侦察卫星可对伊无线电信号进行监测,帮助寻找萨达姆等伊高层领导人的藏身之处和伊军的重要指挥控制中心,为空袭提供打击目标。

2.空中侦察情报担负了主要任务

在此次战争中,美军的各种空中侦察飞机配合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侦察飞机的作战任务涵盖了高、中、低空各领域,战略、战术各层次,以及对陆、对海、对电磁等各个方面。在美军地面部队行进的同时,低空、中空、高空的侦察飞机构成的立体侦察体系可对

伊军阵地进行监视,为地面部队护航。这些飞机包括“阿帕奇”直升机、“全球鹰”无人机、“捕食者”无人机、E-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飞机、E-8“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RC-135战略侦察飞机等。空中侦察是美军事行动的主要情报来源。开战前,美英作战飞机就在预警机的配合下在伊拉克一些城市上空进行了235架次的侦察飞行。在北京时间3月20日开始的代号为“斩首行动”的首轮空袭过程中,美军出动E-8进入伊拉克西部地区,监控伊拉克雷达及军队动向,配合U-2飞机对目标进行精确识别,特别是美军的R-135“铆钉”侦察机,每天在伊拉克上空10.6千米处飞行10小时,重点侦察并记录伊拉克高层官员的谈话内容,能将通话者的位臵确定 在1.6千米范围之内。

3.人力情报起到了重要作用

“9.11”事件后,美军加强了对人力情报的投入和使用。首先,人力情报在战前情报准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早在2002年11月就派遣中央情报局专家和特种部队携带巨款潜入伊拉克,与伊拉克反对派接触,希望得到伊军方的情报以及反对派直接的军事支持。美国还拨出专项经费培训伊拉克人员从事情报工作,培训地点设在匈牙利西南部的美国陶萨尔空军基地,共有3000多名伊拉克人参加了训练。此次战争开始前,美国又派出100余名特种部队士兵和60名中情局行动组成员秘密潜伏在伊拉克沙漠地区和各大城市周围,监视伊军调动,同时还负责为联军飞机进行地面侦察和目标指示。其次,人力情报对战争阶段性目标的达成起到了很大作用。北京时间3月20日,300名美军特种部队士兵再次潜入伊拉克,与已经在伊境内活动的“三角洲”部队成员和中情局特工会合,并成功潜入巴格达市区一个重要的通信中心,将窃听器安装在光纤电缆电话线上。正是通过这种窃听手段,潜伏在巴格达的美军间谍小组发现了萨达姆将出现在巴格达南郊的指挥与控制中心,为第一次“斩首行动”提供了情报。开战后,大量美军特种部队很快被空投到伊拉克油田,避免了石油设施被伊军破坏。在美军北上途中,情报分队趁夜间深入伊军后方,对伊军进行先期侦察,并拆除了安臵在桥梁等重要目标上的炸药。4月3日,美军特种部队还借巴格达被炸停电之机,深入巴格达城内部进行情报侦察和传递。

另外,人力情报手段还担负了战俘的搜索和营救等特殊任务。例如,美军“海豹”突击队成功完成了对战俘林奇的搜索、营救和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搜查。可见,人力情报手段为战争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保障。

4.对公开媒体的分析成为重要的情报补充

此次伊拉克战争被认为是有史以来透明度最高的战争。美军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打好心理战、新闻战的同时,还积极对公开媒体中的伊军新闻进行分析,判定打击效果,试探伊军动向。为了验证对伊拉克领导人的几次打击效果,判断萨达姆的生死,美军情报部门对半

岛等电视台每次播放的萨达姆影像都进行了细致分析。而且,美军情报人员还利用媒体一再“透露”伊军状况,而每次伊方都要出面澄清,以达到试探伊方虚实的目的。另外,美军还通过分析外台播放的伊拉克被炸情况,进行打击效果判定,验证其他技术侦察的结果。

5.充分利用来自民间或战俘的情报

在战前和战争中,美军不断从伊拉克平民和被俘伊军官兵口中搜集相关情报,以证实己方所得情报。今年3月,美国参议院批准向掌握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情报的伊科学家发放绿卡,此后美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又将这一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向美国提供重要情报的人员。此后,美军通过中情局、移民归化局等部门搜集伊拉克兵营、军事机构及武器装备部署等情报。美军承认:“一些前伊拉克军人移民为美国提供了伊军作战行动和作战能力的绝对内幕,这是依靠先进的侦察卫星和其他侦察技术所无法达到的。”开战后,美军马上着手对伊军战俘进行大范围审讯,了解伊军动态和官员的情况。 二、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的特点 1.情报侦察手段运用的综合程度有所加强

虽然美军在此次战争中使用的卫星数量和电子侦察机、空中指挥机数量与前几次局部战争相比没有明显增加,但由于各种侦察手段综合运用程度有所加强,情报的利用率比以往都要高。此次战争中,美军充分利用占有制空权的有利条件,采用了先进的航天、航空侦察技术,形成空间侦察网。美英联军还大量使用了无人侦察机和地面侦察车辆,减少了人员伤亡、提高了侦察效率。在海上,参战的航母及其他一些大型船只配有远程雷达和信号分析系统,舰载机装有新型战术侦察吊舱,均可对目标进行实时探测和侦察。在地面,美军特遣分队几乎深入伊拉克全境纵深活动,对敌指挥系统进行侦察和监听,对目标进行精确测向和迅速定位。同时还充分利用心理战和宣传战成果在平民和战俘中挖掘情报。如在美军4月7日进行的第二次“斩首行动”中,有关萨达姆行踪的情报至少得到了3个来源的证实:一是美军监听了萨达姆使用西方20世纪80年代提供的加密通信系统的通话,确定了其大致位臵;二是有人目睹了萨达姆行踪;三是美方安插在伊高层的内线证实了上述情报。由此可见,美军各种侦察手段既有主动搜集,又有被动获取,形成了较为完整、优势互补的高中低、全纵深、全天候、全天时侦察监视网,实现了对战区的全方位覆盖,各种手段得到的情报最终汇总到中央司令部,经过分析和相互印证,使情报的准确率大大提高。

2.情报侦察系统的技术水平较高

此次战争中,美军使用了多种侦察手段。空间图像侦察主要依靠“锁眼”KH-12成像侦察卫星,分辨率可达0.15米;“长曲棍球”卫星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成像精度达0.3米,不受各种恶劣气候影响,甚至可对地下目标进行侦察,该卫星的使用降低了伊拉克境内沙尘暴天气对美军轰炸行动的影响。

在空中,美军使用的监视与指挥机、电子侦察机等传感器都经过了升级改装,侦察能力比1991年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时期有明显提高;在战前核查中发挥重要作用的U-2侦察机也是最新改进型,装备了最先进的“电子眼”摄像镜头,可以从14.6千米的高空拍摄清晰的地面图像;RQ-1“捕食者”、RQ-2“先锋”和RQ-4A“全球鹰”等无人机都经过了改进,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此外,为了对付可能的核生化袭击,美军还加强了几乎所有地面侦察车辆的核生化探测能力。

3.情报侦察和指挥、作战手段的融合更加紧密

在此次战争中,美国动用的情报侦察系统与作战指挥、电子对抗、打击兵器等系统或平台联为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指挥和作战的情报需求,使打击行动具备了实时和近实时性,大大缩短了“杀伤链”的周期,提高了火力打击的效率。如伊拉克当地时间3月20日傍晚,伊导弹机动发射车向科威特境内发射的“阿巴比尔”导弹射出后不到半小时即被美空军飞机击毁,证明美军目前已基本能够通过迅速判读和分发侦察情报获得瞬时实施攻击的能力,在缩短“传感器至射手”的时间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军即使通过侦察手段发现了机动导弹发射车,也只能束手无策,因为情报需要数小时或数天才能传递给战场指挥官,这样,敌方就有充分的时间将发射车移动至别处并发动新一轮的进攻。此次联军除了广泛应用“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等进行情报传输、处理外,还针对伊拉克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战,首次为参战部队装备了“21世纪旅及旅以下战场指挥系统”(FBCB2);该系统的特点是通过战术互联网的

通信基础结构将平台相互连接,传递态势认知数据。美军第4机步师和第3机步师及英国第7装甲旅等都装备了该系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情报应用和指挥能力。 总之,侦察情报在现代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正如国外分析家指出的,在此次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飞机、坦克等武器装备性能并没有本质性的提高,但侦察情报传输和处理系统的改善却使得美军的战斗力得到了显著的增强。 (李文盛、王润安)

美军数据链的最新动态

2009-6-05 14:08 【字体:大 中 小】

为了满足战术信息传输的需要,美国等北约国家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制和装备“战术数字信息链路”(tadil),简称数据链。数据链是一种按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格式化数字信息的战术信息系统。在美军近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伊拉克战争中,数据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三军联合作战中进行实时或近实时指挥控制、战场态势信息分发的主要手段。

通信是关键手段

数据链的分类主要依据的是其应用目的,从逻辑上讲不是很严格。例如,用于各军兵种多种平台之间交换不同类型信息、满足多样化任务需求的数据链一般称为通用数据链,包括link 11、link 16等;专门

为某个军种或某种武器系统(如防空导弹)完成特定作战任务而设计、功能与信息交换形式较为单一的数据链则称为专用数据链,如“爱国者”导弹数据链;用于情报、监视与侦察(isr)等数据传输的isr数据链,等等。

随着网络中心战概念的实施,现有数据链已无法满足传输声音、图像等大容量数据的需要。为此,美军正在研制各种新型数据链,如isr数据链、网络数据链、弹药数据链以及激光通信数据链。 通用数据链:link系列为主

实际上,美军将数据链称作tadil,link是北约的叫法。目前应用的link系列数据链主要有link 4/11/16等,正在研制link 22。link 11与link l6(尤其是link 1 6)目前仍占据数据链的主导地位。在20 1 0年以前,美国空军、海军及海军陆战队的所有作战飞机都将加装link 16,在“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系列产品中也将装有link 16及link l1/22,因此link 16用户将会激增。

link4 是50年代末研制的非保密数据链,主要用于海军对舰载飞机的指挥引导,后来经过2次改进,主要产品是link 4a/4b/4c。目前装备link 4的平台主要有e-2c、e-3预警机,f-14、f/a-18战斗机,ea-6b、es-3电子战飞机等。

link 11 是70年代投入使用的,用于舰船之间、舰船与飞机之间、舰队与海军陆战队之间、舰队与陆地之间的双向情报交换,主要产品是link 11a/b。装备link 1l的有美国海军航母、巡洋舰、驱逐舰:两栖战舰,e-2c、e-3预警机,s-3 a、p-3 c反潜飞机等。

link 16 于80年代问世,通信容量、抗干扰力和抗毁性大大提高,应用范围从单一军种扩展为三军通用。link16是美国和北约部队广泛采用的一种具有扩频、跳频抗干扰能力的战术数据链,也是美军用于指挥、控制和情报的主要战术数据链,具有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能力,可提供重要的联合互通能力和态势感知信息,主要装备美海军战舰、空军战斗机、预警机以及陆军防御系统等。link 16终端包括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jtids)终端和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两代产品。mids虽是新型终端,但与jtrs以及“软件通信体系结构”(sca)不兼容,因此,美国jtrs计划还将增加新的波形,预计2007年开始生产并交付与jtrs兼容的mids终端。

美军战术互联网

就美军而言,战术通信的总体结构包括从战区到机动部队的各级作战指挥通 信。整个战术互联网分为上层战术互联网和下层战术互联网。上层战术互联网即 师战术互联网,主要连接旅级以上的作战指挥单元;下层战术互联网即旅和旅以 下战术互联网,用于连接旅和旅以下作战单元。在战术互联网中,应用系统和通 信网络均通过IP协议互联,提供指挥控制数据交换和态势感知功能,同时提供保

密话音通信。

战术互联网通过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接口与陆军作战指挥系统综合在一 起,侧重提供旅和旅以下战斗指挥的必需信息。其主要构成以下几个部分:

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 超高速集成电路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

近期数字无线电台(NTDR)

带互联网控制器的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

精确轻型全球定位系统接收机(GPS) 全球广播业务/战场态势感知与数据分发系统

系统综合车 战术多网网关(TMG) 指挥与控制平台 局域网路由器 域名服务器

移动用户设备战术分组网(MSE)

战术互联网的21世纪部队旅和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与营和旅梯队的 战术作战中心局域网连接,以此让信息从士兵/平台级传至师梯队直至整个陆军作 战指挥系统。近期数字无线电台同样链接战术互联网至师、旅和营战术作战中心

的陆军作战指挥系统,提供主要的数据和图像通信传输。

师战术互联网结构和部署

1.战术互联网在结构上主要侧重旅和旅以下部队,但下列设备延伸至师级梯

队:

系统综合车:网络管理工具安装在系统综合车内,计划并管理战术互联网。 一部系统综合位于师战术指挥所,利用网络管理工作,师通信军官可以有效地跟 踪掌握战术互联网运行情况,并支援战术互联网与陆军作战系统之间的战斗指挥 信息传递。系统综合车通过使用网络管理工具提供这一能力和它的综合通信功能,

包括:

超高速集成电路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EPLRS) 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改进计划(SINCGARS SIP)

与移动用户设备战术分组网的X.25接口

战术作战中心和战术指挥所局域网近期数字无线电台接口

全球广播业务/战场态势感知与数据分发系统:该系统提供一种向全师通报大 容量战术信息的手段,全球广播业务/战场态势感知与数据分发系统终端在师作战

中心为全师提供支持。

超高速集成电路增强型定位报告系统:该系统是支持战术互联网的一个综合

通信系统,它受师通信官管理,在师范围内使用。

2.移动用户设备MSE:为美陆军战术指挥官在师和军区域作战提供数据、传 真通讯和保密话音传送,是一个高度自动化、高度机动性、快速部署和可生存的

战术通信系统。

3.战术卫星:战术卫星终端通信支援在地域公共用户系统内为重要节点线路提 供多信道通信范围扩展,以支援作战区域部队快速长距离机动。终端可以与三军 联合战术通信系统和移动用户设备兼容。战术卫星系统目前使用经过国防卫星通

信体统卫星网的超高频频谱的军用部分。

旅和旅以下战术互联网

由于旅和旅以下用户的机动性高,从而使得旅和旅以下指挥所要保持指挥控 制的连通性和必要的数据率比起旅级以上的司令部来要困难得多。美陆军进行营 级数字化先期战斗实验室,依靠改进型“辛嘎斯”电台和EPLRS电台构成两层传 输网络结构,其中“辛嘎斯”电台提供数据率为每秒300—1200比特的战地通信, 而EPLRS电台作为补充手段,对旅提供每秒58千比特的移动数据主干连接。到 1997年,美陆军根据实验取得的经验,对下层战术互联网的性能要求作了修改, 改用三层传输网络结构,在旅和营战术作战中心增加了大容量数据通信通道,即 采用每秒288千比特的近期数字无线电台NTDR将上层和下层战术互联网连接起

来。

最近,在营级下层互联网中又添加了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网络。在指挥控制 链的下层通信链路中,使用EPLRS电台向营级提供态势感知,而独立排的子网中 仍采用改进型的“辛嘎斯”电台来提供态势感知和指挥控制信息。但是在坦克和 步兵营内,除为排长提供高级系统改进型“辛嘎斯”电台外,还提供EPLRS增强 型定位报告系统用户机(即AN/RQ-6A电台)。这就使排级的子网能直接连接到营/ 旅的EPLRS系统主干线上,从而大大减少了在指挥链中向上和向下传送态势感知

/指挥控制数据所需的接力次数,并缩短了信息传送时间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476.html

微信扫码分享

《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情报侦察手段的运用及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
范文搜索
下载文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