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体育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13 00:2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名词解释 2、填空题 3、判断题 4、简答题 5、论述题

五、知识点复习

? 第一章 绪论 (P1)

1、各类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按运动负荷量分类,体育游戏划分为活动量大的体育游戏、活动量中等的体育游戏和活动量小的体育游戏,运动负荷包括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

2、各类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按发展身体素质的内容分类,体育游戏划分为力量性游戏、灵敏性游戏、速度性游戏、平衡性游戏、柔韧性游戏、协调性游戏等。

3、学前儿童科学运动过程中须遵循的体育运动原则包括:全面发展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连续性与多样性原则、保护性原则、量力而行原则。

4、运动时身体肌群可划分为小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活动。前者主要是指尖的动作、眼和手的协调动作等局部的运动等等;后者主要是指走、跑、跳、投、攀登、上举等活动,也称为全身运动。

5、掌握体育的教育功能(1)健身价值;(2)健心价值;(3)德育价值;(4)智育价值;(5)美育价值

? 第二章 学前儿童解剖生理基础(P27)

1、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周围附着的肌肉力量较小。因此,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失去运动能力,尤其是肘关节和肩关节。

2、掌握运动对幼儿消化系统的影响:长期适量的体育运动可对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的功能产生良好效应。首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心肺功能的整体加强可以相应地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保证消化器官的氧气、营养物质供给和运输。其次,隔肌大幅度的升降活动以及腹肌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对胃肠起到节律性的

按摩作用,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也能增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再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协调状态有利于对消化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而良好愉悦的心情又能提高学前儿童的食欲,有助于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另外,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学前儿童消化道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例如体育锻炼可加速肠道运送,减少肠粘膜与致癌物的接触;通过促进胆囊运动,增加胰岛素、缩胆囊素的分泌;体育锻炼使结肠动力增加,防止肠套叠和肠扭转;胃肠道机械撞击增多以及腹肌收缩力量增强致结肠压力增加,这些均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3、掌握运动对幼儿身体各系统产生的影响:(1)运动可增加幼儿的骨密度,使骨小梁排列发生变化,并增加骨径。因此,适当的运动可提高幼儿骨骼的坚固性。运动使关节具有一定范围的活动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得到锻炼,加强其固定关节的功能,增加幼儿关节的稳固性。幼儿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肌肉组织的功能,使肌肉的力量与耐力得到明显的发展。运动能使幼儿的血管壁生长良好。(2)运动能锻炼呼吸肌,提高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幼儿参加运动时,气体交换加快、加大,使参与呼吸运动的肺泡增加,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肺脏壁的弹性和呼吸肌的力量,进而增加肺通气量和肺活量。(3)身体运动能使幼儿大脑皮层的抑制加深,使兴奋和抑制更加集中,提高和发展幼儿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能力。(4)运动可加速胃、肠蠕动,增加体内的能量消耗,加快血糖的动用,因此,具有改善幼儿的消化功能,增加幼儿食欲的作用。(5)运动对幼儿排泄系统的影响:经常在户外进行运动锻炼,可以增加幼儿皮肤接触阳光和新鲜空气的机会,这有利于增加幼儿皮肤合成VD3的数量,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幼儿皮肤的抵抗力。(6)经常在户外进行运动锻炼,可以增加幼儿免疫系统接触外物,受到激活的机会,这样就有利于幼儿免疫系统调控功能和适应能力的提高。(7)经常参加户外运动,可以增加幼儿感觉器官接受外物刺激的机会,加快其发育和完善;可以提高眼肌的调节能力,减小患近视的危险;增强皮肤对冷热环境的感知和抵御能力等。

4、掌握学前儿童神经系统结构特点:幼儿大脑皮层功能的发育较形态发育缓慢,年龄越小,大脑发育越不成熟,形成的条件反射少、速度慢、较不稳定。随着年龄增长,脑的机能也逐渐复杂、成熟和完善起来,为建立各种条件反射提供了生理基础。学前儿童的大脑皮层发育尚未完善,兴奋占优势,抑制过程形成较慢,

但兴奋持续时间较短,容易泛化,主要表现为对事物保持注意的时间不长,常随兴趣的改变而转移注意,动作缺乏准确性等等。

? 第三章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运动(P57)

1、出生之初学前儿童的头部改变较多,占身体全长的1/4,成熟后只占全身的1/6;面部前额加宽加高,骨胳的增长比肌肉增长快,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快。 2、掌握运动对学前儿童的心理个性品质的影响:各种运动为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可以广泛地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提高学前儿童的各种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前儿童勇敢、果断、自信、冷静等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另外在活动过程中,随着学前儿童相互之间交往的加深,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也将得到充分体现。

(1)运动有利于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

(2)运动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勇敢、公正、进取的品质 (3)运动还有利于矫正学前儿童的不良个性 3、掌握运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价值: 运动对儿童发展的八大功能:

① 个体功能:认识自己的身体并借此认识自身,区分身体的各种机能,形成自己的意愿;

② 社会功能:与其他人共同做事、游戏、协商等; ③ 创造功能:独立完成某个动作或制作某个东西;

④ 表达功能:即表达在活动中的感觉和感受,放松身体并尽情享受; ⑤ 感受功能:感受在活动中的各种感觉;

⑥ 探索功能:认识周围世界,掌握周围环境的特征并适应其要求; ⑦ 比较功能:和别人比较,相互估量、竞争,学会面对胜利或承受失败; ⑧ 调节功能:承受压力,了解体能的极限,提高绩效,适应自己或周围环境施加的各种压力。以此来看,运动几乎涉及到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 4、掌握运动对改善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 一、 运动有利于培养学前儿童主体性

二、 运动有利于提高学前儿童的合作及交往能力 三、 运动与学前儿童的心理个性品质

? 第四章 学前儿童运动技能发展的理论与实践(P87)

1、灵敏素质是多种运动技能、神经反应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它是指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平衡素质是指人体在运动或失去平衡时能够在大脑调控下通过视觉、本体感觉调节肌肉收缩而恢复平衡和保持平衡的能力。力量素质包括肌肉力量及肌耐力。肌肉力量是指肌肉收缩时对抗阻力的能力;肌耐力是指肌肉持续对抗阻力所能维持的时间。

2、动力性力量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方法。静力性耐力力量练习是指肌肉收缩时肌肉长度未发生变化,而是维持某一特定位置的肌肉力量练习,在整个动作过程中肢体不会产生明显位置移动,特点是主要改变肌肉张力的变化特点来发展力量素质。

? 第五章 学前儿童的科学运动(P121)

1、各类体育游戏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按体育游戏组织形式分类;基本体操、队列队形、体育教学活动、早操、运动会、短途旅行、“三浴”锻炼等。

2、有氧耐力是指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运动负荷,又称运动量或生理负荷,它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担量。

3、日光浴是指按照一定要求让阳光直接照晒人体皮肤,利用阳光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水浴是指利用水的温度、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来锻炼身体。水温有冷、温、热三种,因此水浴也可分为冷水浴、温水浴热水浴三类,其锻炼方式主要有擦浴、淋浴和泳浴三种。空气浴是指利用气温与皮肤之间的温度差异,对人体给予刺激,使体温调节机能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以提高其机能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锻炼过程。

4、练习数量是指练习的次数、距离的总和,它们与学前儿童的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影响练习数量大小的因素活动数量、活动时间、活动强度、活动密度。活动数量是指动作练习的次数、距离等。例如,连续跳跃的次数越多,跑步的距离越长,其活动量也就相对越大。活动密度,也称运动密度、练习密度,它是指幼儿在一次体育活动中各种运动所用时间的综合与该次课的总时间的比例,科学的、适宜的体育课活动密度是促进幼儿身心正常发育的前提条件。

5、掌握体育课活动量安排注意事项: (1) 注意上肢活动与下肢活动的有机结合

在一节体育课中、身体的动作部位的选择应考虑到上肢与下肢的结合。例如,如果选择了跳跃的练习,就不要再选择跑的活动,因为它们都属于腿部的动作,否则学前儿童腿部的负荷就会过大,而最好是选择上肢的活动(如投掷)或全身的活动(如手膝着地的爬)。

(2) 注意运动的强度与密度的合理搭配

为了保证体育课活动量的适宜.对于身体运动的强度和密度应综合考虑。若运动的强度较大(如快跑的练习),则练习密度可以小一些;若运动的强度较小(如平衡的练习),则练习的密度可以增大些。

无论采取何种类型的体育课,也无论体育课的结构如何变化,学前儿童体育课活动量的安排必须适应学前儿童身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与特点,活动量应由小到大再到小。不同时间、不同目的的体育活动,对活动量大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较适合于学前儿童的活动量的特点是: ①活动的强度不大而练习密度较大,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②强调活动的节奏性,即掌握激与缓、动与静的结合。

③根据科研资料以及学前儿童体育活动的实践,适合于学前儿童的体育课活动量 (3) 注意季节的特点

学前儿童体育课活动量的安排还应该考虑季节的特点。例如,在冬季,活动量可以安排大一些,可选择跑或跳的练习,这样就能使学前儿童在户外进行活动时不觉得太冷。而在夏季,由于天气较热,身体稍加运动就会大汗淋漓,这时体育课的活动量就应该安排小一些,可以多选择钻或投掷的练习。 6、掌握利用自然因素锻炼学前儿童身体的方式:

学前儿童的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利用自然界的日光、空气、水等自然因素的锻炼是增进学前儿童健康的积极措施,人们通常把这种锻炼称为“三浴锻炼”,即日光浴、空气浴和水浴。三浴锻炼的作用机制主要是学前儿童在与空气、阳光、水的接触中增强呼吸道粘膜、皮肤及神经系统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使机体对这种刺激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性反应更迅速、灵活、准确,加上一定量的运动和游戏,可达到增加学前儿童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锻炼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改善体温调节的功能从而增强学前儿童机体对经常变化的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加学前儿童机体的耐受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锻炼要循序

代谢旺盛,肌肉易恢复。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使学前儿童肌肉丰满,能源储备充足,力量增强。学前儿童进行短时间的支撑、悬垂等静力性力量活动,可以使学前儿童肌肉、韧带和关节得到一定的锻炼,但不宜长时间进行,以免对生长发育产生不利的影响。避免进行不适当的臂力练习:臂力练习不少方法是以静力练习为主的,如:拉皮筋、弹簧等,学前儿童绝不能采用这些方法。这种静力憋气的练习对学前儿童的心肺发育和功能没有益处,但可采用其它动力性的方法适当的训练学前儿童的臂力。 (3)关节

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浅,周围韧带较松,关节周围附着的肌肉力量较小。因此,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强,但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脱臼,失去运动能力,尤其是肘关节和肩关节,脱臼时常伴有关节囊撕裂及韧带损伤。不要让学前儿童玩“斗鸡”的游戏:学前儿童关节不够稳固,在游戏过程中猛烈的碰撞很容易使其膝关节受伤。另外,成年人应注意不要用力牵拉学前儿童的手臂以防肩关节脱臼(例如牵着幼儿行走时、帮助幼儿脱衣服时都有可能过度牵扯幼儿的上肢导致脱臼),平时应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以巩固关节预防脱臼。运动时学前儿童应穿着具有中等高度的后跟和足弓托高度适中的运动鞋为宜。

? 第八章 学前儿童体质和体育锻炼效果的测量与评价(P213)

1、生长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的长大和形态变化,是量的改变。身体形态指标是指学前儿童身体的外部形态和特征。人们通常用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肺活量等来衡量学前儿童身体形态的发育。 2、说明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划分的,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但彼此又相互联系和交替。根据其解剖生理特点,一般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过程,由不同的发育阶段组成。在从卵细胞受精到人的发育成熟,长达20年左右的连续的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经常同时在进行着,但是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当由不显著的、细小的量变到显著的质变时,即形成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如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春期和青年期。每一阶段都有其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阶段的特点,前后阶段又相互衔接,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障碍都会

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学前儿童的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生长发育从不平衡向平衡发展。

? 第九章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创编、指导与实施(P239)

1、掌握体育游戏动作的分类:

游戏动作可以是简单的动作组合或者是复杂的、多结构的动作系统。主要由七类动作组成:

(1)发展基础运动能力的动作。例如走、跑、跳、投、攀、爬、钻、踢等基本动作和发展身体耐力、速度、灵敏、平衡等素质。

(2)球类、体操类等运动项目的简单动作技术。例如球类的传球、拍球、踢定位球、抛球、滚球、双手胸前推传球、头上挥掷球等;体操类的屈、伸、绕、振、环转、蹲、撑、摆动等。

(3)游戏和舞蹈特有的动作技巧。例如滚动、滚翻、劈叉、举腿、旋转等。 (4)模拟动作。例如模拟乌龟爬、兔子跳等。 (5)生活动作。例如推小车、挑担、过桥等。

(6)借助运动器械的运动。例如骑竹马、跳竹竿、击鼓传花等。 (7)传统游戏。例如跳房子、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 第十章 学前儿童体育活动与美育、智育发展(P273)

1、体育美学是研究在体育领域进行审美活动的学科,体育美的表现形式包括身体美、运动美和人文美。

六、体育课常见教学误区辨析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不得少于两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三小时”。

2、长跑对学前儿童身体各关节的冲击力度很大,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可能会导致骨骺提前骨化,使学前儿童停止长高。

3、学前儿童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和克服自身重量的练习为主,严格控制单次静力性力量练习的时间和重量,以免产生不良影响。

4、过量的静力性或动力性的负重力量练习会伴有憋气,憋气容易阻碍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对学期儿童心脏产生过强不良的刺激。

5、学前儿童忌做的运动有武术中的马步站、倒立及摔跤中双方的僵持阶段、手持哑铃做侧举动作等支撑性运动项目。

6、学前儿童慎做的运动有拔河、扳手腕、极限运动、碰碰车等对心脏、四肢骨骼、关节、肌肉刺激剧烈的运动项目。

7、实际练习时间再除以该次课总时间得出的就是练习密度(%)。

8、安排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多样化、对称性,全面锻炼学前儿童的身体,不能长时间单侧负重或运动过度,以防骨骼发育畸形,防止单侧肢体过分发达。 9、学前儿童体育课活动量应由小到大再到小,不同时间、不同目的的体育活动,对活动量大小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10、在冬季,活动量可以安排大一些,可选择跑或跳的练习,这样就能使学前儿童在户外进行活动时不觉得太冷。而在夏季,由于天气较热,身体稍加运动就会大汗淋漓,这时体育课的活动量就应该安排小一些,可以多选择钻或投掷的练习。 11、在一节体育课中、身体的动作部位的选择应考虑到上肢与下肢的结合。 12、良好的心肺功能是提高学前儿童耐力素质的重要保证。 13、学前儿童不宜进行长跑、负重跑等耐力性力量练习。

14、学前儿童忌做的运动有体操中的长时间支撑平衡动作、手持哑铃做侧举动作等支撑性运动项目。

15、学前儿童完成跑步、跳跃、踢腿等动作技术时要注意控制运动负荷量和保持正确动作,例如从高处往低跳跃时要注意屈膝缓冲地面的震动。

16、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结束时做整理活动,尤其在比较剧烈的运动后不宜立即停止。

17、幼儿如果能保证日常各种营养素的需要,一般运动情况下不需要特别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18、进行规律运动的儿童通过均衡的膳食就可以促进营养素的吸收,不需要特别的膳食安排。

19、ATP-CP系统可以为持续6~8秒以上的剧烈运动提供能量。 20、糖酵解系统对于持续90秒以上的大强度运动最为重要。

21、学前儿童比成人更容易体温过高,他们出汗的速率低,皮肤表层散热的能力不如成人,同等强度的运动会产生更多热量,即使是经常喝水,学前儿童中暑的风险仍比成人高。

22、肥胖儿可选择进行有氧运动,以消耗身体储存的脂肪,既能达到控体重的目的,又能有效改善其身体素质。

23、运动时,体弱儿的动静交替次数可以比正常体质幼儿多,以便降低运动强度,提高体弱儿身体素质,改善他们的健康状况,促进其正常发育。 24、学前儿童的心血管系统功能发育并未完善,通常心率高于成年人。 25、棋牌类活动项目可以锻炼学前儿童的观察能力和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虽然没有身体位移,但也同样属于体育运动项目范畴。

26、体弱儿适宜的运动形式最好是有氧运动,运动量应低于正常体质幼儿,并要视其特殊身体条件进行差异性、个性化指导。 27、身体运动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影响。

28、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具有一系列行为规范和游戏规则,它是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的最佳途径。

29、负重跑对学前儿童身体各关节的冲击力度很大,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不利,可能会导致骨骺提前骨化,使学前儿童停止长高。

30、学前儿童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的强度不均衡,兴奋过程占优势。 作 业 1.第1题 学前儿童各器官功能的生长发育遵循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由 到 的特定顺序。 您的答案:上、下、近、远、粗、细、低级、高级、简单、复杂。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2.第2题 学前儿童的关节窝较 ,周围韧带较 ,关节周围附着的肌肉力量较 。因此,关节的活动性及伸展性较 ,但牢固性较 。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 ,失去运动能力,尤其是 关节和 关节。 您的答案:浅、松、柔嫩、强、差、脱臼、肩关节、髋关节。 题目分数:8 此题得分:7 3.第3题 出生之初学前儿童的头部改变较多,占身体全长的 ,成熟后只占全身的 ;面部前额 ,鼻子长大,嘴变宽,口唇变厚,下颚变大;骨胳的增长比肌肉增长 ,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 。 您的答案:1/4,1/6,加宽加高,快,快。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 4.第4题 身体素质通常指的是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 、 、 、 及 等方面的能力。 您的答案: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 题目分数:5 此题得分:5 5.第5题 出生时婴幼儿的髋骨是由 、 和 组成,三块骨借软骨连结在一起,到 岁左右这三块骨之间的软骨才骨化形成一块髋骨。

您的答案:髂骨、坐骨和耻骨、16岁 题目分数:4 此题得分:4 6.第6题 平衡素质 您的答案:身体素质的一种,它是指抵抗破坏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处于稳定状态的能力。人的任何运动可以说几乎都是在维持身体平衡的状态下进行的,尤其是大肌肉的活动,更需要有较好的平衡能力才能胜任。发展平衡能力有利于提高运动器官的功能和前庭器官的机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对肌肉组织与内脏器官的调节功能,保证身体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发展平衡能力一般可以通过静态的平衡活动和动态的平衡活动来进行。例如,单脚站立,用前脚掌支撑地面站立,半蹲着等,属于静态的平衡活动;而走步,用前脚掌走,曲线或障碍跑,立定跳远,在较窄的平衡板上行走,原地转圈后停下来等等,则属于动态的平衡活动。这些,都可以与调整素质中的其它能力要素结合起来综合地进行培养。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 7.第7题 力量素质 您的答案: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 8.第8题 运动负荷 您的答案:所谓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题目分数:3 作 业 1.第4题 运动不能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 )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2.第5题 新生儿头长占其总身长的1/2。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3.第6题 幼儿肠的长度较成人相对较短,故吸收机能较差。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4.第7题 “三浴”是指冷水浴、温水浴和热水浴。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5.第8题 幼儿身高、体重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增长是直线上升的。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6.第9题 幼儿皮肤表面积相对较小。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7.第31题 肥胖是营养不良引起的。( )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8.第32题 一般运动情况下幼儿需要特别增加营养素的摄入。 答案:错误 9.第33题 幼儿运动负荷的安排应由大到小。 答案:错误 10.第34题 幼儿运动的适宜心率是220-年龄。 答案:错误 11.第35题 幼儿运动时的心率越高越好。 答案:错误 标准答案:0 12.第36题 幼儿运动也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活动。 答案:正确 标准答案:1 13.第1题 从运动解剖学角度,可以将各种运动简化为运动环节在3个 内绕3个 的运动,具体为 、 、 和 等4种基本运动。 答案: 从运动解剖学角度,可以将各种运动简化为运动环节在3个基本面内绕3个基本轴的运动,具体为屈与伸、外展与内收、回旋和环转等4种基本运动。 14.第2题 出生之初学前儿童的头部改变较多,占身体全长的 ,成熟后只占全身的 ;面部前额 ,鼻子长大,嘴变宽,口唇变厚,下颚变大;骨胳的增长比肌肉增长 ,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 。 答案: 出生之初学前儿童的头部改变较多,占身体全长的1/4,成熟后只占全身的1/6;面部前额加宽加高,鼻子长大,嘴变宽,口唇变厚,下颚变大;骨胳的增长比肌肉增长快,四肢的增长又比躯干快。 15.第3题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 和 两方面。 答案: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 16.第11题 运动时身体肌群可划分为 和 的活动。前者主要是指尖的动作、眼和手的协调动作等局部的运动,手指的伸屈和拿筷子的方法等等;后者主要是指走、跑、跳、投、攀登、上举等活动,也称为 。 答案: 运动时身体肌群可划分为小肌肉群和大肌肉群的活动。前者主要是指尖的动作、眼和手的协调动作等局部的运动,手指的伸屈和拿筷子的方法等等;后者主要是指走、跑、跳、投、攀登、上举等活动,也称为全身运动。 17.第18题 出生时婴幼儿的髋骨是由 、 和 组成,三块骨借软骨连结在一起,到 岁左右这三块骨之间的软骨才骨化形成一块髋骨。 答案: 出生时婴幼儿的髋骨是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三块骨借软骨连结在一起,到16岁左右这三块骨之间的软骨才骨化形成一块髋骨。 18.第27题 学前儿童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不同,形态发育变化迅速而且相对 ,生理机能发育变化范围更 , 、 、 等外界因素对生理机能的影响更大。 答案: 学前儿童的生理功能发育与形态发育不同,形态发育变化迅速而且相对稳定,生理机能发育变化范围更广,体育锻炼、营养、劳动等外界因素对生理机能的影响更大。 19.第28题 脂溶性的维生素包括 、 、 和 。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 和 。 答案: 脂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水溶性的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20.第29题 根据大脑皮层各部位主要机能的不同,可划分为许多功能区,如 、 和 等各种功能活动在大脑皮质上均有相应的 中枢控制。其中,身体各部在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的局部定位关系呈 (头面部不倒)投影。 答案: 根据大脑皮层各部位主要机能的不同,可划分为许多功能区,如躯体运动、躯体感觉和语言等各种功能活动在大脑皮质上均有相应的最高中枢控制。其中,身体各部在躯体运动区和躯体感觉区的局部定位关系呈倒置人形(头面部不倒)投影。

21.第30题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 和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 ,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三个轴进行转动或做这三种切面的运动轨迹进行描述。 答案: 运动解剖学规定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和人体有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切面或基本面,描述人体或环节运动时一般都以绕这三个轴进行转动或做这三种切面的运动轨迹进行描述 。 22.第10题 反馈 答案: 反馈是指人体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把来自运动器官(如手足等身体部位)的效应信息经过感受器传导到大脑神经中枢,获得有关动作的正确性、精确度或适合性的信息过程。 23.第12题 生理性弯曲 答案: 躯干骨以脊柱为中心,容纳脊髓、形成胸廓,支撑着身体和保护内脏器官。从正面看,人体躯干是挺直的,从侧面看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和骶曲四道生理性弯曲。 24.第13题 体能 答案: 体能是指体育活动中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包括力量、速度、灵敏、协调、平衡、耐力、柔韧性等基本身体素质。 25.第14题 动力性力量练习 答案: 动力性力量练习是肌肉收缩和放松交替进行的负重练习方法。 26.第15题 发育 答案: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完善与功能上的成熟,是质的改变。 27.第16题 中暑 答案: 中暑是因高温环境或受到烈日的暴晒而引起的疾病,它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导致机体的体温调节障碍,出现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 28.第17题 日光浴 答案: 日光浴是指按照一定要求让阳光直接照晒人体皮肤,利用阳光进行身体锻炼的方法。 29.第37题 内分泌系统 答案: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和内分泌组织构成,也是神经系统以外另一个重要的调节系统。内分泌腺可分泌激素,经血液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控制和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等生理过程。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脑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胰腺、胸腺及性腺等。 30.第38题 心理健康 答案: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心理在本身及环境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绝对的十全十美状态。有关专家认为,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各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生转折点最集中、最多的时期。因此,这一时期最容易发生各种身心健康问题。 31.第39题 身体机能 答案: 在体质的概念中,人体的生理功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身体机能,也就是指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能力。其中循环机能和呼吸机能合在一起被称作心肺机能(或心肺耐力),心肺机能对于人体健康来说至关重要,也是体质检测指标中的重要部分。由于身体机能包含的内容广泛,测试的指标多样且复杂,多数是在实验室中利用精密仪器进行检测的。 32.第40题 耐力素质 答案: 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长时间工作或运动时克服机体疲劳的能力,它是反映人体健康水平或体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主要包括发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33.第41题 注意 答案: 注意就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目的的注意,需要一定的努力才能做到。无意注意则是自发的,不需要任何努力的。 34.第42题 全面发展原则 答案: 全面发展原则是指在安排学前儿童运动的形式和内容时,应做到多样化、综合化,使学前儿童身体的各器官系统、身体素质都得到全面发展。避免出现形态上的不对称、畸形、技能上的不稳定、基本身体素质不全面。 35.第19题 说出幼儿生长发育不均衡性的特点。 答案: 答:幼儿身高、体重以及身体各部分的增长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时快时慢的交替进行。人体身高在出生后头一年增加的速度最快,以后逐渐慢下来,进入青春期后有第二个增长高峰。各器官、系统发育的阶段性为波浪型,生殖系统的发育要到青春期才迅速开始,然后很快达到成人水平。 36.第20题 试列举发展灵活性、注意力和判断力的体育活动 答案: 球类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判断力和注意力,由于球类有大小之分,受力时球体处于移动状态。学前儿童玩球时要用眼睛盯住球的方向,并将信息传递给大脑判断球的走向,经过大脑计算和调整发出指令的同时还要传向负责调节肌肉精细动作的小脑,由大脑、小脑协同控制完成击球或接球的运动。例如准确地接球需要敏捷的思维、快速的反应、准确的判断,学前儿童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做出准确的判断,这种反应成年人一般大约需要0.3~0.5秒,优秀运动员可以达到0.1秒,学前儿童的反应时间会更长,但是经过练习能逐渐熟练起来,可以逐渐减少反应时间并增加准确率,这个练习过程也就是大脑功能发展的过程。学前儿童开始玩球时推、传、接等动作技术不协调,但是在练习的过程中,经过多次观察和实践逐步能集中注意力、准确判断球的走向、灵活地选用迎球的技术。“跳房子”、跳绳、跳皮筋等以弹跳为主的运动可以培养灵活性、注意力和判断力。跳绳以下肢弹跳及后蹬动作为主,并带动手臂、腰部、腹部的肌群运动,促使呼吸加深加快,吸氧增多,呼出二氧化碳加速,加上绳子刺激拇指穴位,两脚心不断地被地面按摩,通过足反射区刺激大脑,思维、记忆、联想力大增。跳跃动作变化要由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准确地控制腿部的动作,跳跃动作可以创新各种花样,例如“跳房子”可以前后交叉跳、双摇跳绳、侧交叉等;跳绳可以单人跳或双人摇绳跳;跳皮筋还可以结合音乐、伴唱左右交替、双脚踩、单脚勾。这些变化调法既可以提高学前儿童运动的兴趣、培养体育创新能力,又能发展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注意力和判断力。 37.第21题 运动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答案: 答:各种运动为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它可以广泛地培养学前儿童的兴趣,提高学前儿童的各种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前儿童勇敢、果断、自信、冷静等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另外在活动过程中,随着学前儿童相互之间交往的加深,学前儿童的气质类型也将得到充分体现。(1)有利于幼儿集体观念的形成(2)有利于幼儿社会角色的体验(3)有利于幼儿学会合作(4)有利于幼儿学会服从和约束(5)有利于幼儿竞争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38.第22题 体育的教育功能有哪些? 答案: 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可以使学前儿童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产生身心交互影响的作用,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学前儿童体育与健康教育既可以作为学习体育知识、运动技术、增强体质的课程,也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美育教育的载体,使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贯穿始终。 (一)健身价值 在体育活动中身体的活动必然是处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并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身体活动受到心理活动的调节,同时也对心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学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时,生理和心理两方面都承受着一定运动负荷量的刺激,身体各器官系统的代谢加强以适应运动的需要。经常参加适量的运动能有效促进学前儿童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发育,提高身体机能。另外,长期室内或户外锻炼能明显增强学前儿童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应激能力。 (二)健心价值 情感是指人对其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体育运动是极富情感色彩的活动,可以提供复杂多样的情感体验。学前儿童年龄阶段的行为最具情绪色彩,只要运动得到满足时学前儿童就会产生快乐、兴奋等积极的情绪。学前儿童参与体育活动时,除了身体各系统参与工作之外,还伴随着心理活动的变化,能促使其愉快、活泼、开朗、积极和充满信心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因此,体育游戏或活动是增加学前儿童良好情感体验、消除不良情感的最佳手段之一。 (三)德育价值 道德健康是现代健康概念中新增的一项,主要指个人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具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与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学前儿童体育活动具有丰富的品德教育内容,学前儿童在不断克服困难的游戏

活动中可以锻炼勇敢、坚强、毅力等意志品质。 (四)智育价值 智力活动是脑神经的机能之一,脑神经发育状况和机能水平是智力发展的物质基础。身体运动是由脑神经支配肌肉活动而实现,同时,末端肌肉的活动又会刺激脑的神经中枢。适量的身体运动特别是手的运动可以为大脑中相应的区域提供丰富的刺激,增加大脑皮质的厚度,提高学前儿童时空知觉、运动知觉、注意力、灵活性、均衡性及大脑的分析、综合能力,建立多种复杂的神经联系,促进大脑的生长发育,为智力的发展提供生物学基础。 (五)美育价值 教育家蔡元培曾提倡以舞蹈作为“美育的专题”进行幼儿美育教育,提出“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主张。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是贯穿音乐、体育美学、艺术美和精神美等丰富美育内容的载体。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美、健等优美的动作以及运动中所展现的灵敏、协调、速度、节奏、韵律等动作技巧都能给学前儿童以美的熏陶。尤其是色彩鲜艳、造型丰富的体育游戏器械、运动环境、优美的音乐等都能激发幼儿的审美情感,增强其审美能力。 39.第23题 运动对幼儿心血管系统有何影响? 答案: 答: 体育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心和血管的影响。运动可使学前儿童心肌组织中毛细血管数量增多,心脏毛细血管出现大量吻合,弯曲度增大,心肌窦样管扩张,心肌毛细血管内皮和心腔心内膜内皮发生适应性改变,心肌的微循环功能改善。体育运动可以改变毛细血管在器官内的分布和数量。例如,使骨骼肌、心肌和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微饮小泡增多,管腔面微绒毛结构增多,毛细血管开放数量以及新生数量增多,口径增大,容积和表面积增大,行程迂曲,分支吻合增多,改善器官的血供,心肌细胞与毛细血管最大氧气弥散距离减小,有利于细胞的氧气和能量供应,进而增强器官的功能。学前儿童时期血管较柔软、弹性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如果不注意饮食,血管壁出现粥样物质沉积而导致逐渐硬化,血管腔变得狭窄,同时血管壁失去弹性,影响心脏或身体其它部分的血液供应,甚至会出现血栓,造成冠心病或脑梗塞等严重疾病。根据美国和日本的研究,认为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从儿童甚至幼儿时期就开始了,不同的人进展的速度和程度不一致,预防措施应该从婴幼儿开始,注意婴幼儿的科学饮食(摄取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钠食物),让婴幼儿适当地进行体育锻炼等都有助于预防动脉硬化。 40.第24题 请简述组织学前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应注意的事项。 标准答案: 答: 中午12点到下午2点是太阳紫外线最强的时候,学前儿童应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户外运动。在户外运动时应尽量选择戴宽檐帽遮阳,不要让太阳光直接照射到眼睛,因为学前儿童晶状体比成年人的角膜和晶状体等比成人更清澈,紫外线更容易透射到视网膜,灼伤学前儿童的晶状体、角膜上皮和灼伤视网膜的黄斑等眼球内部结构。如果学前儿童配戴的太阳镜不具备防紫外线功能,眼睛不但不会受到保护,反而会受到伤害。因为在强光下眼球的瞳孔能自然缩小进行自我保护,以防大量紫外线通过,戴上太阳镜后光线较暗,瞳孔反而放大,进入眼球内的紫外线会增多。6岁以下学前儿童的视觉功能还未发育成熟,明亮光线及清晰物象刺激可刺激视觉的发育,长时间配戴太阳镜,进入瞳孔的光线减少,眼底黄斑区不能得到有效的刺激,视觉发育受阻,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弱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1.第25题 简述运动对幼儿消化系统的影响。 标准答案: 答: 长期适量的体育运动可对学前儿童的消化系统的功能产生良好效应。首先,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心肺功能的整体加强可以相应地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保证消化器官的氧气、营养物质供给和运输。其次,隔肌大幅度的升降活动以及腹肌的收缩和舒张活动,对胃肠起到节律性的按摩作用,消化系统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也能增强胃肠的蠕动和消化功能。再次,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的协调状态有利于对消化系统调节机能的改善,而良好愉悦的心情又能提高学前儿童的食欲,有助于刺激消化液分泌,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另外,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预防学前儿童消化道疾病具有潜在的益处,例如体育锻炼可加速肠道运送,减少肠粘膜与致癌物的接触;通过促进胆囊运动,增加胰岛素、缩胆囊素的分泌;体育锻炼使结肠动力增加,防止肠套叠和肠扭转;胃肠道机械撞击增多以及腹肌收缩力量增强致结肠压力增加,这些均可减少便秘的发生。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2.第26题 根据学前儿童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特点,举例说明大人在带领孩子活动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标准答案: 幼儿骨骼肌力量较差,幼儿骨骼肌占身体体重的比例较小,因此容易疲劳,但恢复较快。肌纤维较细,肌肉中水分含量较大,蛋白质、能源物质含量较少。但因代谢旺盛,固易恢复。 2、幼儿骨骼的坚固性较差,弹性较好,可塑性较大,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组成成分中水和有机物较多(蛋白质等),钙和其它无机盐含量较少,钙化不完全,因而软骨较多,骨也较细。 3、幼儿关节的臼窝较浅,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柔软,韧带较松。幼儿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比成年人大,尤其是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明显比成年人好,但牢固性较差,在过猛外力作用下易脱臼。幼儿运动中关节的活动应该适度;幼儿在进行悬垂运动时时间不宜太长;注意发展幼儿全身的肌肉力量;在运动中如果发生幼儿关节脱臼应及时处理。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3.第43题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什么? 标准答案: 答: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是: (一)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二) 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三)生长发育的顺序性 (四)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五)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4.第44题 学前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答案: 答:学前儿童的气管与支气管较成年人狭窄,软骨柔软,肌肉发育不完善,缺乏弹力组织,粘膜血管丰富,但粘液腺分泌不足而较干燥,粘膜上的纤毛运动能力弱,不能很好排除微生物及异物,因而容易引起感染,导致呼吸道狭窄而发生阻塞。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5.第45题 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常用评价方法有哪些? 标准答案: 答:学前儿童体格生长常用评价方法有: (一)百分位数法 (二)等级评价法 (三)指数评价法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3.0 此题得分:0.0 教师未批改 46.第46题 请简述三大能量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标准答案: 答: ① ATP-CP系统 ATP-CP系统可以为6~8秒的剧烈运动(比如百米的前半程)提供足够多的能量。磷酸肌酸(CP)是一种高能量分子,分解后可以迅速的转化成ATP。这个过程不需要氧气参与,属于无氧运动。但是CP的储备很快就会被消耗掉,储备的过程是在运动间歇的放松时段完成的,在放松的肌肉中,CP的含量是ATP的四倍以上。 ② 糖酵解系统 分解肌肉和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后得到大量的葡萄糖,是人体运动最有效的能量来源。葡萄糖的分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包括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总称为糖酵解。该反应发生在细胞质中,能量传递过程不需要氧的参与,每个葡萄糖分子仅产生两个ATP分子。糖酵解系统对于持续90秒以上的大强度运动最为重要(代表性的运动有:长跑的最后冲刺阶段,百米游泳)。在该系统中,如果运动很剧烈,对能量的需求量超过氧供应量时会出现一种副产品—乳酸,过多的乳酸堆积会引发肌肉疲劳,运动能力降低。但是不能把乳酸看做是一种代谢废物,在肝内糖异生作用下,乳酸可转变为一种能量来源。 ③ 有氧系统 该系统是葡萄糖分解的第二阶段,在细胞内的线粒体上完成,产生的能量在任何持续超过两分钟的运动中都是最重要的。其有效运行需要足够多的氧气,通过一系列氧化磷酸化反应,每个葡萄糖分子最终生成32个ATP分子。虽然氧并没有直接参与到ATP的生成过程中,但是与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TP产生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人体完成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这三个供能系统同时工作,参与程度会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而改变。 此题得分:3 9.第9题 呼吸系统 您的答案:呼吸系统是执行机体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的总称。呼吸系统的机能主要是与外界的进行气体交换,呼出二氧化碳,吸进氧气,进行新陈代谢。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 10.第10题 试述运动中各系统的运动卫生注意事项。 您的答案:1运动系统:避免经行不适当的臂力练习,尽量避免在坚硬的地面上经行跳跃运动,不要让幼

儿玩“斗鸡”的游戏。 2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循序渐进,适量运动,避免让幼儿经行憋气的静止性运动,激烈运动后不要立即停止运动,避免在尘土飞扬,空气污浊不流通的地方运动。 3神经系统:运动的时间、量都不宜过大,注意动静运动的交替。 4消化系统:一般饭前30分钟内、饭后1.5小时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5排泄系统:运动中注意不要憋尿,适当补液,注意防晒,避免突然是冷热刺 6感觉器官:运动中注意幼儿的眼、耳的保护,避免受伤和感染。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1.第11题 说明幼儿运动时作好准备和放松活动的重要性。 您的答案:人在相对安静的状态,如果没有通过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运动时,往往会感到不适应:如动作不协调、力量和速度等素质无法充分发挥,运动成绩不能达到正常水平,同时准备活动不仅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幼儿产生积极参与的意识,跟能改善幼儿各肌群,关节、韧带的柔韧性与灵活性,提高了机体技能的协调性,减少幼儿受伤的风险,使其能更好的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帮助幼儿以饱满的精神和良好的身体状态去参加到体育课的学习活动中来:1、准备活动可以使幼儿提高中区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提高调练和比赛的欲望:提高肌肉温度,降低组织的黏贴性,增加肌肉、韧带的仲展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2、放松可使人体更好地由紧张的运动状态逐步转入到相对安静状态的各种缓和运动,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保持在一定的高度水平,有利于偿还运动时欠下的氧债。可以防止因突然静止下来而妨碍呼吸动作和血液回流的影响,放松活动还有利于使肌肉放松和肌肉代谢过程,放松活动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运动水平、技术提高和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疏忽放松活动的重要性,如果每堂课的结束部分不充分做好放松活动,势必影响幼儿课堂学习效果,影响幼儿上体育课的积极性,甚至会对的接下来其他的课堂学习效果产生负面的影响。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2.第12题 说明运动对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影响。 您的答案:对运动系统而言,运动可强健幼儿的骨骼,增加其肌肉数量和力量,提高关节周围韧性,肌肉稳固和保护关节的能力,加大关节的活动范围。对血液系统来说,运动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功能,加大每博输出量,提高心功储备,增强血管的弹性和收缩能力,使之能承受较大的压力,适应应激是身体机能改变的需要。呼吸系统也受益于运动,运动可提高幼儿呼吸肌力,增强其肺活量,提高呼吸道的适应和抗病能力,运动还可以增加幼儿的胸围,加大胸腔容量。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幼儿的身体活动紧密联系,身体活动可以帮助幼儿的神经系统控制能力的发展,增强神经系统控制协调性。除此而外,运动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强眼肌的协调能力,完善皮肤功能,帮助幼儿增强对各种外界刺激的经验,提高其对这些刺激的适应能力。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3.第13题 如何应用心率作为幼儿运动的科学监控方法? 您的答案:幼儿的运动需要科学监控、幼儿的运动科学监控包括对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春装及运动场地和环境等。运动强度的监控:主要是采用心率控制法,一般运动后即刻心率在140-190次每分钟。运动持续时间:根据年龄,季节,运动内容等具体安排,运动频率:几乎每天都会运动,但不能让幼儿运动过多而产生疲劳,影响其生长发育。运动着装:宽松、透气、安全。运动场地和环境:空气流通、绿树成荫、安全。 题目分数:10 此题得分:10.0 14.第14题 幼儿平衡膳食主要应注意哪几个平衡? 您的答案:幼儿平衡营养要注意三方面:能量平衡、蛋白质平衡和钙平衡。 15.第15题 利用自然因素锻炼学前儿童身体的方式有哪些? 您的答案:幼儿具有自己的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又由一个个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兴趣和爱好的个体所组成,所以他们身体锻炼项目的选择有共性,又有个性。从实效角度看,应更重视个性。幼儿身体锻炼欲收到实效,必须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必须与卫生保健、阳光、空气和水等良好的自然因素相结合;必须遵照兴趣性、多样性、经常性以及\身心结合\、\形神俱养\等基本要求;还必须掌握和控制适宜的运动负荷(生理方面负荷和心理方面负荷),运用游戏法、比赛法和适当的练习方法等。 16.第16题 说明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性。 您的答案:幼儿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一般分为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 17.第17题 请简述三大能量系统的组成及其特点。 您的答案:三大能量系统分为:ATP-CP系统、糖酵解系统和有氧系统。ATP-CP系统可以分为6-8秒的剧烈运动(比如百米的前半程)提供足够多的能量。 糖酵解系统主要是分解肌肉和肝脏中储存的糖原后得到大量的葡萄糖,是人体运动最有效的能量来源。 有氧系统,虽然并没有直接参与到ATP的生成过程中,但是与化学反应释放出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ATP产生的能力,进而决定了人体完成高强度、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这三个供能系统同时工作,参与程度会因运动的持续时间和强度而改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3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