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版 生理学题库试题(含答案)
更新时间:2024-01-16 15: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A、型题
1、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的形式:
A、仅在内表面 B、仅在外表面 C、仅在两层之间 D、仅在外表面与内面 E、靠近膜的内侧面,外侧面,贯穿整个脂质双层三种形式均有 2、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脂质分子的亲水端: A、均朝向细胞膜的内表面B、均朝向细胞的外表面
C、外层的朝向细胞膜的外表面,内层的朝向双子层中央 D、都在细胞膜的内外表面E、面对面地朝向双分子层的中央 3、人体O2、CO2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作用E、出胞作用 4、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膜是属于:
A、主动转运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入胞作用E、吞饮 5、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单纯扩散B单纯扩散、C、易化扩散D、出胞人用E、细胞外物入胞作用 6、以下关于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静息状态下,Na+,K+通道都处于关闭状态
B、 细胞受刺激刚开始去极化时,就有Na+通道大量开放 C、 在动作电位去极相,K+通道也被激活,但出现较慢
D、Na+通道关闭,出现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E、Na+ ,K+通道被称为学依从通道 7.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2个Na+移出膜外 B、2个K+移人膜内 C、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n D、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人膜内 E、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人膜内
8.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上ATP的作用 9.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而出现兴奋的同时和以后的一个短的时间内,兴奋性周期性变化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0.以下关于钠泵生理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逆浓度差将进入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 B.顺浓度差使细胞膜外的K+转入膜内 C、阻止水分进入细胞 D.建立离子势能储备已是神经、肌肉等组织具有兴性的基础 11.以下关于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一般表现为锋电位
D.刺激强度越大,动作电位幅度也越高
E.受刺激后,细胞膜电位的变化也可称为复极化 12.静息电位的实测值同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A、前者大 B、前者小 C、两者相等 D、前者约大10% E、前者约大20%
13.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 K+ B.Na+ C. Cl D.Ca2+ E.Mg2+
14.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减小 D.增大E.不变 15.静息电位的大小接近于:
A、钠的平衡电位 B、钾的平衡电位 C、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和 D.钠平衡电位与钾平衡电位之差 E.锋电位与超射之差 16.在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相,通透性最大的离子是: A.K十 B.Na+ C. Cl D.Caz+ E.Mg2+
17.人工地增加细胞浸浴液中Na+的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先减小后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增大 E.先增大后减小 18.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膜外 B.细胞受刺激兴奋时,Na+通道开放造成Na+外流 C、大量Na+外流使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
D.达到Na+的平衡电位时,Na+外流停止 E.Na+通道失活,K+通道进一步开放,动作电位自然出现下降支 19.阈电位是指:
A.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造成膜对K+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C.超极化到刚能引起动作电位时的膜电位 D.造成膜对Na+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造成膜对Na+通透性突然减小的临界膜电位
20.单根神经纤维受到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低常期时,相当于其动作电位的: 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 2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峰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22.单根神经纤维受刺激而兴奋,当它的兴奋性处于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
A、阈电位 B.去极相 C.超射时期 D.负后电位 E.正后电位 23.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阈电位B.时值 C.阈强度D.刺激强度的变化率巳刺激的频率 24.刺激阈指的是:
A.用最小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的最短作用时间
B.保持一定的刺激强不变,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作用时间 C. 保持一定的刺激时间不变,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D.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兴奋的最适刺激强度 E.刺激时间不限,能引起组织最大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5.下列有关同一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的速度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6.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27.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丸阿托品 B.胆碱酯酶 C、美洲箭毒 D.六烃季铵 E.四乙基铵 28.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7—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29.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主要引起接头前膜的:
A.Na+通道关闭 B.Ca2+通道开放 C K+通道开放 D. CL-通道开放 E、水通道开放
30.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Ca2+的贮存库
B.Ca2+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 D.将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E.使Ca2+和肌钙蛋白结合
3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过程的必要步骤是: A、电兴奋通过纵管传向肌细胞深部 B.纵管膜产生动作电位
C.纵管终末池对Ca2+的通透性升高
D.纵管终末池中的Ca2+逆浓度差进入肌浆 E.Ca2+与肌钙蛋白亚单位T结合
32.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Ca2+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横管 B.肌膜 C.线粒体膜 D.肌质网膜 E、粗面内质网 [B型题]
题干:33—36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33.细胞受刺激而兴奋时,膜内电位负荷减小称作:B 34.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为:D
35.安静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着正常数值的电位差称为:A 36.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K+外流增大出现:C 题干:37—40
A.K+内流 B.C1-内流 C Na+内流 D. K+外流 E.Ca2+内流 37.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上升支是由于:C
38.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下降支是由于: D 39.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于:D
40.动作电位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引起:E 题干:41—45
A.锋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4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A
4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又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C
43.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首先可出现:D
44.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B 45.生电性钠泵可使膜暂时发生超极化,出现:E 题干:46—47
A.河豚毒 B.四乙基铵 C、阿托品 D.箭毒 E.异搏定 46.选择性地阻断Na+通道的物质是:A 47.选择性阻断K+通道的物质是:B 题干:48—52
A.一次单收缩 B.一连串单收缩 C不完全强直收缩 D.完全强直收缩 E.无收缩反应
48.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收缩期而小于单收缩时程时出现:C 49.当连续刺激的时距短于收缩期时,肌肉出现:D
50.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B 51.肌肉.受到一次阈下刺激时,出现:E 52.当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时出现: A [X型题]
53.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是细胞中:
A.脂质的熔点B.胆固醇的含量C. 脂质含脂肪酸的饱和度 D.蛋白质的含量 E.糖类的含量
54.关于突触后抑制正确的叙述有:
A.可分为回返性抑制和传人侧支性抑制两种 B.是由突触前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 C.突触后膜产生IPSP D.突触后膜产生EPSP
E.一个兴奋性神经元不能直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抑制 55.电解质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 A.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 B.膜两侧离子的浓度梯度 C、该离子的化学性质 D.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 E.该离子的半径大小
56.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竞争性抑制 B.不依赖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C. 饱和现象 D.有结构特异性 E.依赖细胞内糖类
57.细胞膜对物质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 多逆浓度差进行 B.顺电位差进行 C.不消耗能 D.以“载体”为中介 E.消耗能量
58.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相比,细胞内液含有:
A. 较多的Na+ B.较多的C1- C.较多的Ca2+ D.较多的K+ E.较少的C1-
59.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相比,细胞外液含有:
A.较多的Na+ B.较多的CI- C.较多的Ca2+ D.较多的K+ E. 较少的Na+
60.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
A. 不随刺激强度变化而改变 B.不随细胞外Na+含量的变化而改变 C. 不随传导距离而改变 D.不随细胞的种类而改变 E.不随细胞内Na+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61.在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中,下列哪些因素影响轴突末梢囊泡的释放: A.细胞外液中Ca2+ B.细胞外液中Mg2+ C.轴突末梢动作电位的幅度 D.接头后膜的电位变化 E.接头后膜受体的密度 62.终板电位的特点是:
A.无“全或无”现象 B.无不应期 C.呈电紧张性扩布 D.可以总和 E.可发生不衰减性传导
63.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特点是:
A.单向传递 B.化学传递 C. 时间延搁 D.不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E.“64.在运动终板处;
A.产生的终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 B. 终板膜本身不产生动作电位 C. 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
D.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是化学依从性通道 E.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为电压门控通道 65.横桥的特性是:
A.可与肌纤蛋白结合,拖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 B.可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原肌凝蛋白分子构型发生改变 C.具有ATP酶活性
D.具有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E.具有GTP酶性
66.固定前负荷,改变后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是:
A.后负荷加大时,可使肌肉收缩的张力增大,缩短速度变慢 B.后负荷加大到一定程度,可使肌肉出现等长收缩 C. 后负荷减小到零时,肌肉收缩的缩短速度达到最大值 D.只要有后负荷,总是缩短出现在前,张力产生在后 E.肌肉收缩时,总是张力产生在前,缩短产生在后 67.前负荷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表现为: A.前负荷加大时,肌肉最大张力随之加大
B.加大到超过最适前负荷时,肌肉最大张力随之减小 C. 最适前负荷可使肌肉产生最佳收缩效果 D.最适前负荷使肌肉处于最适初长度
E.只要有前负荷,总是缩短出现在前,张力产生在后 参考答案 A型题
1.E 2.D 3.A 4.C 5.B 6.C 7.D 8.D 9.D 10.B 11.C 12.B 13.A 14.C 15.B 16.B 17.D 18.E 19.D 20.E 21.B 22.D 23.C 24.C 25.E 26.B 27.C 28.D 29.B 30.D 31.C 32.D
1对1”的关系
B型题
33.B 34.D 35.A 36.C 37.C 38.D 39.D 40.E 41.A 42.C 43.D 44.B 45.E 46.A 47.B 48.C 49.D 50.B 51.E 52.A X型题
53.ABC 54.ABCE 55.ABC 56.ACD 57.AE 58.DE 59.ABC 60.AC 61. ABC 62.ABCD 63.ABCE 64.BD 65.AC 66.ABCE 67.ABCD
第三章 血液生理试题
[A型题]
1.机体内环境指的是;
A.血清 B.血浆. C.细胞内液 D.细胞外液 E.体液 2.红细胞比容是指
A .红细胞与血浆容积之比 B.红细胞与血管容积之比 C. 红细胞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3.血清是指:
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
B.血液加抗凝剂后离心沉淀后的上清物 C.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其他某些凝血因子 D. 全血去掉血细胞 E. 血浆去掉蛋白质
4.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 纤维蛋白原 B.a1-球蛋白 C.a2-球蛋白 D.r-球蛋白 E.血浆白蛋白
5.关于血浆渗透压的下述论点,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在标准状态下为313m0sm/kgH20,相当于0.15m0I/L NaCI 溶液或 0.3m0I/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数 B.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胶物质
C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中球蛋白形成 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可发生组织水肿 E.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皱缩 6.调节红细胞生成的主要体液因素是: A.雄激素 B.雌激素
C.红细胞提取物
D.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爆式促进因子 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7.红细胞的悬浮稳定性降低(沉降加快)主要是由于:
A.红细胞比容增大 B.红细胞比容减小
C.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球蛋白含量减少
E.血浆球蛋白和纤维蛋白原增多 8.实现体液免疫的血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单核细胞
9.下列血小板功能中哪一点是错误的: A.参与凝血过程 B.具有止血作用 C、具有吞噬作用
D.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或修复作用 E、血小板减少寸,出血后不易止血
10.50kg体重的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液量分别是: A、40L与4L B.30L与4L C.20L与4L D. 30L与2.5L E. 20L与2.5L
11.新生儿溶血性贫血可能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B. Rh阳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C Rh阴性母亲所生Rh阳性婴儿 D.Rh阴性母亲所生Rh阴性婴儿 E. B和C都可能
12.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A.红细胞上的受体类型
B.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C.红细胞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E。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13.输血时主要应考虑献血者的: A. 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红细胞所凝集 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血浆所凝集 C. 红细胞不发生叠连
D.血浆不使受血者的血浆发生凝固 E.血浆不使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14.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的血浆凝集,而其血浆与B型的血细胞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A.A型 B. B型
C.O型 D.AB型 E. D型
15.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 A.糖原 B.蛋白质 C. 磷脂 D.脂蛋白 E.糖蛋白 [B型题] 题干:16~17
A.血浆与组织液的晶体渗透压 B.血浆的胶体渗透压 C. 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16.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B 17.对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有重要作用的是:A 题干:18~19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 巨噬细胞 D. 单核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
18.执行细胞免疫功能的白细胞主要是:A 19.执行体液免疫功能的白细胞主要是:B 题干:20~21
A.有A凝集原 B.有B凝集原 C. 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20.O型血人红细胞膜上:D 21.AB型血人红细胞膜上:C 题干:22~23
A.灭活凝血因子
B.增强抗凝蛋白与凝血酶亲和力 C. 二者均有 D.二者均无
22.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是:B
23.抗凝血酶III的抗凝主要作用是:A [X型题]
24.临床上常用的等渗溶液是: A.0.9%NaCl溶液 B.1.9%尿素溶液
C.5%葡萄糖溶液
D.0.3mol/L葡萄糖溶液 E.0.15m01/L NaCl溶液 25.血液对机体的重要性在于: A. 运输足血液的基本功能 B.维持缓冲体内PH值 C.参与体液调节
D.有重要的防御和保护功能
E.对维持内环境相对恒定有重要意义 26.引起血沉加快的原因是: A.血浆球蛋白增多 B. 血浆白蛋白增多 C.血浆磷脂增多
D. 血浆纤维蛋白原增多 E. 血浆纤维蛋白纤维增多
27.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A.婴儿期高于儿童期 B.妊娠妇女高于未孕妇女 C. 儿童期低于青春期
D.高原居住者少于居住海平面者 E.成年男性高于成年女性
28.下列关于血型和输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某人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可判断该人必然是A型 B.不论同型输血或异型输血,在输血前均应作交叉配血实验 C. Rh阳性血型者,其血清中含有抗Rh凝集素
D.O型血红细胞无A、B凝集原,在任何情况下均可输血给他人 E. 成分输血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29.Rh血型的临床意义在于:
A.Rh阳性受血者第2次接受Rh阴性的血液 B. Rh阳性女子再孕育Rh阳性的胎儿
C. Rh阴性受血者第2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 D.Rh阴性女子再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E.Rh阴性女子首次孕育Rh阳性的胎儿 30.内源性凝血过程一般始于: A.组织细胞释放因子Ⅲ B. 血小板聚集
C.按触激活因子Ⅻ D. Da2+的参与下
E.因子VIII复合物的产生 参考答案 [A型题]
1.D 2、E 3、C 4、E 5、A 6、D 7、E 8、C 9、C 10、B 11、C 12、C 13、B 14、D 15、E
[B型题]
16、B 17、A 18、A 19.B 20.D 21.C 22.B 23.A
[X型题]
24.ACDE 25.ABCDE 26.AD 27.ACE 28.BE 29.CD 30.CA [填空题]
31.血浆 红细胞 40%一50%(男),350/0~45%(女) 32.白蛋白 球蛋白
33.运输氧和二氧化碳 缓冲机体产生的酸碱物质 34.骨髓 促红细胞生成素 爆式促进因子 35.(4~10)Χ10⒐ 4Χ10⒐ 10 Χ10⒐
36.50%∽70% 0%∽7% 0%∽l% 20%∽40% 2%∽8% 37.巨核细胞 脾脏
38.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 保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39.7%∽8% 70∽80 40.红细胞 血浆
41.H A B B A、B 42.寡糖链 H A B 43. A O
44.抗凝血酶Ⅲ 肝素
45.纤溶酶原激活 纤维蛋白降解
第四章 血液循环试题
[A型题]
1.心室肌细胞的O相去极化是由于: A.Cl-内流而产生 B.Ca+内流而产生 C Na+内流而产生 D. K+内流而产生 E.K+外流而产生
2.窦房结细胞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是由于: A.C1—内流而产生 B.Ca2+内流而产生 C .Na+内流而产生 D. K+内流而产生 E.K+外流而产生 3.自律细胞是指: A.心房肌 B.心室肌
C.窦房结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D.房室交界的结区细胞 E.A和B
4.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各个时期跨膜电位的变化有:①去极过程;②平台期;③复极;④1期复极;⑤静息期。其顺序应为:
A. 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② C.①④⑤②③ D.①⑤②③④ E.①④②③⑤
5.浦肯野细胞和心室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O期除去速度不同 B.1期形成的机制不同
C.平台期持续时间相差特别悬殊 D.3期复极速度不同 E.4期自动去极化
6.区分心肌快、慢反应自律细胞的主要根据: A.动作电位0期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 B.4期缓慢去极速度 C.平台期持续时间 D.静息电位水平 E.阈电位水平
7.在刺激时间固定条件下,若增大刺激强度,心肌的反应是: A. 动作电位振幅增大 B.完全强直收缩 C.全或无反应
D.增强收缩力量
E.不完全强直收缩
8.下面关于心肌Ca2+通道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慢
B.专一性较差,Na+和Ca2+都可通过 C. 通透性很高
D.在去极化到一40mV时被激活 E.能被Mn2+阻断
9.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产生有效不应期的原因是: A.Na+通道已基本上复活,处于可被激活的正常备用状态 B.Na+通道开放能力已达到最大限度 C.Na+通道完全失活或刚刚开始复活 D. Na+通道开放能力已恢复正常
E.Na+通道开放已逐渐复活,但其开放能力尚未恢复正常 10.当血钾浓度逐步升高时,心肌的兴奋性: A.逐步升高 B.逐步降低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E. 基本不变
11.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A. 窦房结的自动节律性较低 B.房室结传导延搁
C. 心肌的不应期较长 D.心肌的传导速度较慢 E.心肌的兴奋性较低
12.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的原因是: A.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C.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出速度大大减慢
D. 窦房结的一次节律性兴奋落在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中 E.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落在生性期前收缩的相对不应期中 13.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骨骼肌的挤压作用加速静脉同流 C.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D.心室舒张的拙吸作川 E. 胸内负压促进静脉回流
14.心动周期中,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容积最大: A.等容舒张期末 B.快速充盈期末 C. 快速射血期末 D. 心房收缩期末 E. 减慢充盈期末 15.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 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末 16.心指数等于:
A.每搏输出量X体表面积(m2) B.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m2) C. 心输出量X体表面积(m2)
D. 心率X体表面积/心输出量(m2) E.心率X每搏输出量/体表面积(m2) 17.第一心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A.半月瓣关闭 B.半月瓣开放 C.房室瓣开放 D.房室瓣关闭
E.心室射血人大动脉,引起动脉管壁振动
18.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每搏输出量取决于: A. 平均动脉压 B. 心率储备 C. 心力储备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E.心室收缩末期容积
19.心动周期内,在下列哪个时期左心室压力最高: A.心房收缩末期 B.等容收缩期末 C. 心室收缩期末 D.快速充盈期末 E.快速射血期 20.从心房收缩期开始后的心室活动周期有:①快速射血期:②减慢射血期;③等容舒张期;④快速充盈期;⑤减慢充盈期;⑥等容收缩期,各时期的顺序是: A.②③④⑤⑥① B.③④⑤⑥①② C. ④⑤⑥①②③ D.⑤⑥①②③④ E.⑥①②③④⑤
21.第二心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
A.心室射血引起大血管扩张及产生的涡流发出的振动
B.心肌收缩,由于二尖办和三尖办关闭和左右侧房—室血流突然中断所引起 C.心舒张期,室内压迅速下降引起左室壁的振动 D.心舒张期,动脉管壁弹性回缩引起的振动 E.主要与主动脉办和肺动脉办的关闭有关
22.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下,心功能曲线升支向哪一方向移位: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 E.左方
23.心室肌的后负荷是指: A.心房压力
B.快速射血期心室内压 C. 减慢射血期心室内压 D.等容收缩期初心室内压 E.大动脉血压
24.哪一项不是评价心脏泵功能的指标: A.每分输出量和每搏输出量 B.静息状态下的心房作功量 C. 心指数 D.射血分数 E.心脏作功量 25.心力储备包括: A.收缩期储备 B. 心率储备 C. 舒张期储备 D. 余血储备 E. 静脉血储备
26.下列哪些情况可使每搏输出量增多: A.心肌后负荷增加 B. 乙酰胆碱分泌增加 C. 颈动脉窦内压力增加 D.心舒末期容积增加 E.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27.心肌的等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未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 A.心肌初长度 B.StarIing机制
C. 横桥联结的数目 D.心肌收缩能力 E.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8.心室充盈的8%一30%是。哪期进入心室的: A.心室舒张期 B.等容舒张期 C. 心房收缩期
D.心室快速充盈期 E.心房舒张期 29.快速充盈期: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房内压>动脉压<室内压 30.快速射血期: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 房内压>动脉压<室内压 31.等容舒张期: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 房内压>动脉压<室内压 32. 等容收缩期: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 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 房内压>动脉压<室内压 33.第二心音产生于: A.心房收缩期
B.心室等容收缩期 C.快速射血期 D.心室舒张期 E.减慢射血期
34.第一心音发生在: A.心房收缩期 B.心室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 D.快速充盈期 E. 减慢充盈期
35.主动脉辫关闭见于: A.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B.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C.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D. 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E.减慢充盈期开始时
36.引起舒张压升高的主要因素是: A.前负荷增加 B. 后负荷增加 C.心泵功能加强
D. 全身血管紧张性增加 E. 静脉收缩
37.射血分数等于:
A.心室舒张末期容积(mI) ——————————× 搏出量(mI) 100%
B.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m1) ——————————× 搏出量(mI) 100%
C. 搏出量(mI)
——————————× 心室收缩末期容积(mI) 100%
D. 搏出量(mI)
——————————× 心室舒张末期容积(mI) 100%
E. 搏出量(mI)
——————————×
心房收缩末期容积(mI) 100%
38.脉搏波的降中波低平主要反映了: A.心肌收缩力减弱 B.射血遇到阻力增大 C.主动脉办闭锁不全 D.主动脉办狭窄 E.房室办闭锁不全
39.以下心电图的各段时间中,最长的是哪一段: A.P-R段 B.P-R间段 C. S-T段
D.QRS波群时间 E.Q-T间段
40.下列关于正常心电图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P波代表两心房去极 B.QRS波代表两心室去极
C .QRS三个波可见于心电图各个导联中 D.P-R间期超过0.30s说明房室传导阻滞 E.S-T段表明心室各部分之间没有电位差存在
41.心电圈P-R间期代表兴奋经下列哪项传导的时间: A.心房,房室结和房室束 B.心房,房室结 C. 房室结,房室束
D. 房室结,房室束和心室肌 E.心房
42.容量血管指的是: A.大动脉 B.微动脉 C.肺动脉 D.微静脉 E.静脉
43.在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下列哪个器官的动脉血和静脉血含氧量差值最大: A.脑 B.心脏 C.肾脏 D.皮肤 E. 骨骼肌
44.血管对血流的阻力:
A.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2 B.当血管半径加倍时,降至原先阻力的1/8 C.取决于血管壁的厚度
D.在血液黏滞度升高时增大 E.和血管的长度无关
45.关于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线速度,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毛细血管的管径小,阻力大,故血流速度慢 B.血流速度在大静脉比在微静脉快
C.血流速度在血管中轴部分比靠近血管壁的部分快 D.在心室舒张期升主动脉血流速度接近于零 E.在各类血管中主动脉内的血流速度最快 46.影响正常人舒张压的主要因素是: A.心输出量 B. 大动脉的弹性 C.血液黏滞性 D. 阻力血管的口径 E.循环血量
47.肱动脉的脉搏和血压:
A.脉搏波传播速度和血液速度相同 B.脉压随年龄的增大而减少
C.远端被结扎后,其近端的压力升高20% D.当手臂高举过头时血压降低 E.脉搏是由血压改变而产生的
48.下肢肌肉运动时,节律性地压迫下肢静脉:
A.可驱使静脉内的血液向心脏和毛细血管两个方向流动 B.是人在立位时,下肢静脉回流的惟一动力 C. 可减少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压力差 D.可增加下肢组织液的生成 E.可促使下肢静脉血回流心脏
49.关于静脉,下列叙述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A.接受交感缩血管纤维支配
B.管壁平滑肌在静脉被扩张时发生收缩 C.容纳了全身血量的一半以上 D.回心血量不受体位变化的影响
E.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差 50.下列关于中心静脉压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是指胸腔大静脉和右心房的压 B.其正常值变动范围为4~12mmHg C.可反映心脏的射血功能
D.可作为临床控制输液速度和量的参考指标 E.外周静脉广泛收缩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51.在主动脉处记录脉搏图时,降中峡是在下列哪个瞬间形成的; A. 等容收缩期开始时 B.等容舒张期开始时 C.快速射血期开始时 D.快速充盈期开始时 E.心房收缩时
52.心脏收缩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这是因为: A.动脉血压升高
B.血流速度加快 C.心输出量增加 D.舒张期室内压低 E.舒张期静脉压低
53.下列关于大动脉管壁硬化所致的改变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动脉收缩压升高 B,动脉舒张压降低 C. 大动脉弹性减小
D. 脉搏波传播速度加快 E.动脉脉压减小
54.肌肉运动时,该肌肉的血流量增加,这主要是由于: A.交感缩血管纤维紧张性活动减弱 B.毛细血管主动舒张
C. 相邻不活动的肌肉血管收缩 D.动脉血压升高
E.肌肉收缩时,局部代谢产物增多
55.主动脉在维持与形成舒张压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由于: A.口径大 B. 管壁厚
C. 管壁有良好弹性,可扩张 D.血流速度快,压力大 E.主动脉可控制外周阻力
56.关于中心静脉压,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的: A.是指胸内大静脉和右心房的 血压
B。可以反映心脏射血功能
C外周静脉广泛扩张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D.深呼气时中心静脉压升高 E.深吸气时中心静脉压降低
57.以下哪一项使静脉回心血量减少: A.深吸气 B.深呼气
C.骨髂肌的舒缩运动 D.阻力;血管收缩
E.人体从立位转变为卧位
58.构成循环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 A.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B.小动脉,微动脉口径 C. 小静脉,微静脉口径 D.血液黏滞性 E.大动脉弹性
59.关于外周阻力与舒张压的论述,以下哪点是错的: A.外周阻力愈大,舒张压愈高 B.血液黏滞性愈大,血流阻力愈大
C. 血管口径愈小,外周阻力愈大
D. 毛细血管口径最小,它对舒张压影响最大 E.小动脉、微动脉是构成外周阻 力的最主要部位 60.若血压为200/120mmHg (26.5/16kPa)可能由于: A.大动脉壁硬化
B.大、中、小动脉均有不同程度硬化,小动脉,微动脉收缩 C. 输血补液太多 D.心肌收缩加强 E.精神紧张
61.容量血管扩张会导致:
A.血流阻力减少,加速血液回心
B.提高了毛细血管静脉端压力, 使组织液生成增加 C. 外周阻力下降,使血压降低 D. 促进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 E.静脉压力显著减小
62.外周阻力和心率不变而每搏输出量增加时,血压的变化主要是: A.收缩压升高的幅度大于舒张压的升高幅度 B.舒张压升高
C. 收缩压舒张压等同升高 D. 收缩压舒张压等同降低 E.收缩压升高舒张压降低 63.中心静脉压的正常值是: A.4—12mmHg B. 4—12cmHg C.6—16mmHg D.6—16cmHg E.4—12kPa
64.关于微动脉,下列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在调节主动脉血压中起主要作用 B.在调节器官血流量中起主要作用
C.其管壁厚度和管腔直径的比值比中动脉的大 D.收缩时组织液的生成量减少
E.其管壁平滑肌的张力,主要受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65.血流是否通过迂回通路取决于: A.微动脉的舒缩活动 B.真毛细血管的舒缩活动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 D.微静脉的舒缩活动 E.直接通路开放
66.右心衰竭时,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导致水肿主要原因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加 C.组织液静水压降低 D. 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
E.静脉压力低
67.在正常情况下,支配全身血管,调节血管口径和动脉血压的主要传出神经是: A.交感缩血管纤维 B.交感缩舒血管纤维 C. 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D.交感缩血管纤维和交感舒血管纤维 E.交感缩血管纤维和副交感舒血管纤维;
68.迷走神经副交感纤维对心血管系统的主要作用是使: A.心率减慢,传导加速 B.心率减慢,传导减慢 C. 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
D.心室肌收缩力减弱,搏出量减少 E.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
69.在家兔实验中,阻断一侧颈总动脉的血流,可引起血压升高,其机制是: A.阻断颈总动脉,外周阻力增大
B.脑组织缺血,缺氧,二氧化碳增多,使缩血管中枢兴奋 C因缺氧,二氧化碳增多刺激了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D.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牵张刺激减少 E. 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牵张刺激增多 70.动脉血压升高时,沿窦神经
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将引起: ————————————————— 心迷走中枢 心交感中枢 缩血管中枢 ————————————————— A. + 一 + B. 一 + 一 C. 十 一 一 D. 一. + + E. + + 一
————————————————— 注:“+\表示兴奋,\一\表示抑制 71.接受心脏移植后1年的病
人,肌肉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 由于:
A. 交感神经兴奋 B.心迷走神经抑制
C静脉回流量增加致每搏输出量增加 D.心率加快
E.心肌传导速度加快
72.在下述哪一种情况下,心交感神经活动会减弱: A.动脉血压降低时 B.肌肉运动时 C. 血容量减少时 D.情绪兴奋时
111.ABCDE 112.ABC 113.ABDE 114.ACE 115.ABCE 116.ABCDE 117.ABC 118.DE
119.BCD 120.DE 121.BCE 122.ACE 123.ABC 124.AC 125.ABC 126.ABC 127.ABC
128。ABCD 129.ABC 130.ABC 131.ACE 132。ABCDE 133.AC 134.ABC 135.ABCD 136.BD
137.
ABCDE 138.ABCD 139.ABCDE 140.ABCE 143.ABCE 144.ABCE 145.ABCE 146.ABCE
第五章 呼吸
[A型题]
1. 当动物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完全切除后:
A. 动脉血氧分压降低70℅,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 B. 动脉血CO2分压升高10℅不能使呼吸发生明显变化 C. 肌肉运动时呼吸不会加强
D. 该动物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显著降低 E. 动脉血H+升高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增强 2. 支管哮喘时:
A.小气道管径增加,阻力亦增加 B.小气道管径减小,阻力亦减小
C. 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增加,吸气困难 D. 支气管平滑肌紧张性减小,呼气困难 E.呼气比吸气更困难 3.肺通气的动力来自: A.肺的舒缩运动 B.肺的弹性回缩 C.呼吸肌的舒缩
D.胸内负压的周期性变化 E.肺内压与胸内压之差
4.生理条件下,胸膜腔内压的特点是: A. 胸膜腔内压低于大气压,即呈负压 B.胸膜腔负压随呼吸运动周期性变化 C.胸膜腔负压来自肺的弹性回缩力
D.乎和吸气末胸膜腔负压为——0.67一——1.33kPa E.用力呼气时,胸膜腔内压仍为负压 5.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A.能增加肺泡表面张力 B。使肺顺应性增加
141.ABCE 142.ABCDE C. 由肺泡工型细胞所分泌
D. 主要成分是二硬脂酰卵磷脂
E.覆盖在肺泡内层液泡与肺泡上皮之间 6.肺的顺应性变大可由于:
A.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变小所致 B.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弹性阻力增大所致 C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增大所致 D. 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弹性阻力变小所致 7.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时:
A.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扩大 B.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扩大 C肺泡表面张力降低,肺泡缩小 D.肺泡表面张力增加,肺泡缩小 E.肺泡表面张力和肺泡均无变化 8.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呼吸道存在一定阻力 B.胸膜腔密闭 C.呼气肌收缩 D. 吸气肌收缩
E.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9。形成胸膜腔内压的因素是: A.大气压一非弹性阻力 B.大气压+跨肺压 C. 肺内压+跨胸壁压 D.肺内压一肺回缩力 E.大气压十肺回缩力
10.关于用力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吸气时有辅助吸气肌参加活动 B.呼气和吸气都是主动的
C.呼气时有胸锁乳突肌参加收缩 D. 用力呼吸使潮气量加大
E.用力呼吸时,肺内压变动程度增大 11.关于平静呼吸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 B.吸气时膈肌收缩 C. 呼气时呼气肌收缩
D. 呼气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 E.呼气时胸骨和肋骨回复原位
12.在下列哪一时相中,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A.吸气初和呼气初 B.吸气末和呼气初 C. 呼气初和呼气末 D.呼气末和吸气初 E.呼气末和吸气末
13.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属于: A.外呼吸 B.肺通气 C.肺换气
D.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E.内呼吸
14.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肺换气 B.肺通气 C. 内呼吸
D. 血液气体运输 E.组织换气
15.关于肺通气阻力的描述,错误的是: A.肺通气阻力来自弹性和非弹性阻力 B.弹性阻力来自肺组织和胸壁
C. 非弹性阻力主要来自呼吸道气流的摩擦
D. 同样压力下,弹性阻力大则表示顺应性亦大
E.肺的顺应性过分减小或过分增大,对呼吸均不利 16.使呼吸道管径变小的因素是: A.肾上腺素卢受体阻断剂 B.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 C交感神经兴奋 D. 胸内压下降 E. 吸气过程?
17.胸廓田缩的弹性阻力见于: A.开放性气胸时 B.胸廓的自然位置时 C.平静呼气末 D.深呼气末 E.深吸气末
18.每分肺通气量和每分肺泡通气量之差为: A.潮气量X呼吸频率 B.功能余气量X呼吸频率 C.余气量X呼吸频率
D.无效腔容量X呼吸频率 E.肺活量X呼吸频率 19.呼吸道阻力增加时:
A.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不变 B.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增加 C.肺活量和时间肺活量都必然减少
D.肺活量必然减少,时间肺活量可能正常 E.肺活量可能正常,时间肺活量必然减少
20.如呼吸频率为16次/min,潮气量为450m1,则: A.肺通气量为5 000ml/rain
B.肺通气量为9 000ml/rain C.肺泡通气量为4 800ral/min D. 肺泡通气量为2 000ml/min E. 肺通气量为7 000ml/min
21.呼吸频率从12次/min增加到24次/min,潮气量从500ml减少到250ml,则: A.肺通气量增加 B.肺泡通气量增加 C.肺泡通气量不变 D.肺通气量减少 E.肺泡通气量减少
22.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 A.潮气量 B.肺活量 C. 补吸气量
D. 补吸气量加补呼气量 E.时间肺活量
23.正常人无效腔容量约占潮气量的: A.?0% B.50% C. 30% D.10% E.5%
24.对肺泡气分压变化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 B.补呼气量 C.深吸气量 D.余气量 E. 功能余气量 25.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功能余气量+肺活量 D.残气量+补吸气量 E.残气量+肺活量
26.能引起肺的顺应性增加的是: A.呼吸道阻力增加 B.呼吸道阻力减小 C. 肺弹性阻力增加 D.肺弹性阻力减小
E.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
27.肺泡气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 A.内呼吸 B.肺通气 C.肺换气
D.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E.组织换气
28.胸廓容量大于其自然位置时:
A.胸廓弹性不变,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C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弹性回缩,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E. 胸郭无变形,不表现弹性回缩力,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29.气体扩散速率与下列因素的关系是: A.分压差小则扩散快
B.与各气体分子量的平方根成正比 C与扩散面积成反比 D.与温度成反比 E.与扩散距离成反比
30.体内二氧化碳分压最高的是: A.静脉血液 B.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液 E.细胞内液
31.二氧化碳分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 A.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静脉血 B.静脉血,呼出气,肺泡气,组织细胞 C. 肺泡气,静脉血,组织细胞,呼出气 D.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呼出气 E.呼出气,组织细胞,静脉血,肺泡气
32.无效腔容量增加一倍时,肺通气/血流比值将: A.加倍 B.减半
C. 增大,但不到加倍 D.减小,但不到减半 E.不变
33.关于通气/血流比值妁描述,错误的是: A.安静时正常值是0.84,即V/Q=0.84 B.通气/血流比值减少,反映生理无效腔减小 C通气/血流比值增大,反映生理无效腔增大 D. 肺尖部的通气/血流比值增大 E.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34.设某人的肺通气量为 7 500ml/min,呼吸频率为20次/min,无效腔容量为125ml,每分心输出量为5L,他的通气/血流比值是: A.0.7 B. 0.8 C. 0.9 D.1.0
C. 迷走神经兴奋
D. 呼吸道周围压力下降 E.肾上腺素p受体阻断剂. 84.气体扩散速率与: A.温度呈正比 B.扩散距离呈反比
C. 气体在水中溶解度呈正比 D.气体分子量呈反比 E.与扩散面积呈正比
85.关于通气/血流比值(V/Q)的描述应当是:
A.临床常以V/Q为0.85作为换气效率的正常值 B.V/Q增大意味生理无效腔增大 C. V/Q减少发生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D. V/Q是测定肺通气功能的重要指标 E,直立位时,肺尖与肺底相同 86.氧离曲线的形态特点是:
A.是个“S”形曲线,反应了Hb出氧容量随O2分压高低雨改变
B.曲线上段反应Q;分压8.00—13.3kPa,动脉血PO。下降对02饱和度影响不大 C.曲线下段O。分压l。33—5.33kPa,特点与曲线上段相似
D.曲线中段反应O2分压在5.33—8.00kPa,坡度较陡,P02变化对O:饱和度影响较大。
87.2,3—二磷酸甘油酸: A. 存在于血浆中
B.可降低血红蛋白与氧的结合能力 C.在低氧环境中其含量减少 D. 增多时可使血液氧离曲线右移 E.红细胞无氧酵解的产物
88.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的特点: A.CO与Hb的亲和力大于氧 B.CO与Hb的亲和力小于氧 C.二者结合后,不易分离
D.二者结合后,妨碍氧的解离 E.二者结合后,妨碍氧的结合
89,关于血液气体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O:和C02的化学结合量均大于物理溶解量 B.N:只有物理溶解一种运输方式
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是C02化学结合运输形式之一 D.氧分压降低则氧饱和度降低
E.O2、CO:与血红蛋白结合需酶的催化 90.一氧化碳中毒时主要影响动脉血的: A.02含量 B.02饱和度 C.携O:能力 D.O2分压
E.COz分压
91.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A.其感受器是呼吸肌的肌梭 B.在平静呼吸时不出现
C.呼吸道阻力增大时此反射出现有利于克服阻力 D. 仅存在于吸气肌 E.仅存在于呼气肌
92.关于肺牵张感受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其感受器位于气管到细支气管的平滑肌中 B. 对平静呼吸的频率和深度的调节起重要作用 C. 肺充血、肺水肿等情况下,此反射减弱
D.切断双侧迷走神经的动物,可破坏此反射过程 E。兴奋后,终止吸气过程 93.H+对呼吸的影响是:
A.血液中H+升高,呼吸加强
B.H+升高有可能导致血液C02下降 C H+的作用途径与C02相似
D.H+和CO2容易通过血—脑屏障
E.血中的H+主要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起作用 94.C02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正确的是: A.C02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 B.C02通过外周及中枢化学感受器实现其作用 C.血液中C02张力下降时呼吸运动减弱
D.吸人气中C02增加到40%以上,呼吸运动明显增强 E.与缺C02相比,感受器适应慢 95.缺氧对呼吸的影响是:
A. 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B.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抑制效应
C对生活在海平面的正常人的呼吸调节不起重要作用
D.当动脉血氧张力降低到80mmHg(10.64kPa)以下时,才使呼吸加强 E.感受器对缺氧刺激适应较快 96.在低压环境中
A.大气中P02按比例下降 B.肺泡气P02更低
C.当肺泡P02低于5.33kPa,可导致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75%
D.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75%则接近正常状态下混合静脉血的氧饱和度 E.感受器对缺氧适应快
97,呼吸的化学感受性反馈调节,可维持动脉血O:和CO,张力的恒定,这是因为: A.当动脉血O2和CO2张力偏离正常时,可引起呼吸的代偿反应 B.动脉血O2和COz张力是负反馈控制系统中的受控部分
C. 肺泡气CO:分压升高时,使动脉血C02张力升高,并刺激呼吸 D. 肺泡气;02分压降低时,动脉血O2张力亦下降,并抑制呼吸 E.呼吸肌能感受缺O2或C02升高,继而增强呼吸 98.缺氧对呼吸的影响:
A.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刺激呼吸 B.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表现为抑制效应 C. 对正常人的呼吸调节不起重要作用
D. 当动脉血PO2降低到10.7kPa以下时,才使呼吸加强 E.作用持久
99.C02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C.加强肺牵张反射
D.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E.加强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 100.外周化学感受器的有效刺激是: A.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B.氧分压下降 C.氢离子浓度升高 D. 氮气分压升高 E.血氧含量下降 101.呼吸道的作用有: A. 湿润温暖吸人的气体 B. 净化吸人气体 C.调节气道阻力 D.调节肺泡通气量 E.调节通气/血流比值 [A型题]
1.D 2.E 3.C 4.E 5B 6.D 7.D 8.B 9.D 10.C 11.C 12.E 13.E 14.A
15.D 16.A 17.E 18.D 19.E 20.C 21.E 22.E 23.C 24.E 25.E 26.D 27.B 28.D
29.E 30.E31.D 32.D 33.B 34.D 35.D 36.A. 37.A 38.D 39.B 40.A 41.C
42.B 43.B [B型题]
44.B 45.C 46.A 47.B 48.C 49.A 50.B 51.E 52.D 53.A 54.A 55.B 56.C 57.D
58.D 59.C 60.A 61.E 62.B 63.C 64.B 65.A 66.C 67.C 68.E 69.E 70.C [X型题]
71.BE 72.ACD 73.ABCD 74.ACE 75.BD 76. ABCE 77.ABCD 78.ABCE 79.ABCD
80.AC 81.BDE 82.BC 83.ABCDE 84.ABCE 85.ABC 86.BD 87.BDE 88.ACDE
89.ABCD 90.ABC 91.AC 92.ADE
93.ABC 94.ABC 95.ABCD 96.ABCD 97.ABC 98.ABCDE 99.BD 100.ABC 101.ABC
第六章 消化和吸收
[A型题]
1.消化道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是: A. 肌源性的 B.神经源性的
C.肌源性和神经源性的 D. 非神经源性和肌源性的 E.尚不清楚
2.对消化道最不敏感的刺激是: A. 化学刺激 B.温度刺激 C. 牵拉刺激
D.温度和牵拉刺激 E.电刺激
3.切断胃肠神经支配后,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 A.立即消失 B.显著升高 C.立即减弱 D. 先减弱后消失 E.依然存在
4.消化道平滑肌的慢波与平滑肌收缩的关系是: A.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收缩
B.慢波可直接引起平滑肌发生动作电位,再引起肌肉收缩 C. 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便可引起肌肉收缩
D.只要平滑肌受到刺激,慢波基础上出现动作电位时,才能引起肌肉收缩 E.平滑肌收缩的强度与慢波的大小相一致 5.胃肠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产生可能由于 A.N扩跨膜扩散 B. Ca2+跨膜扩散
C.生电性钠泵的活动 D. K+跨膜扩散 E.Cl—跨膜扩散
6.胃肠平滑肌动作电位产生的主要离子基础是: A.K+内流 B.Cl—外流
C.N沪内流
D.N/与K+内流 E.Ca2+内流
7.消化腺细胞分泌消化液是由什么离子激发的: A.Na+ B.K、 C.Ca2+ D.Cl-
E.K+和N/
8.副交感神经兴奋可使下列哪种肌肉收缩增强: A.胃肠平滑肌 B.胆道口括约肌 C. 回盲括约肌
D.肛门内括约肌 E.肛门外括约肌
9.胃肠壁的内在神经丛对胃肠活动具有: A.兴奋调节作用 B.抑制调节作用 C.局部调节作用 D,感觉调节作用 E.无任何影响
10.壁内神经丛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纤维分别是: A.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后纤维
B.交感节前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C.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 D.交感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E.交感节前和节后纤维,副交感节前纤维 11.肌间神经丛中含有丰富的: A.交感节前神经元 B.交感节后神经元 C.副交感节前神经元 D.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E.交感和副交感节后神经元
12.切断支配小肠的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小肠: A.紧张性和蠕动不受影响 B.紧张性和蠕动减弱 C.紧张性和蠕动消失 D. 紧张性减弱,蠕动消失 E.紧张性消失,蠕动减弱
13.吞咽反射由口腔到咽的动作是一种: A.不随意运动
B.随意运动,麻醉后不消失 C. 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D.不随意运动,麻醉后消失
E.随意运动,麻醉后梢失
14.噙团进入胃内,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A.立即中止 B.持续几分钟 C.持续1—2h
D.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6,0才中止 E.继续发挥作用,直至胃酸浸入,食团至pH为4,5才中止 15.下列物质中,可引起唾液腺血管舒张的是: A.阿托晶; B.乙酰胆碱 C. 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血管活性肠肽
16.刺激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可引起唾液腺分泌唾液的特点是: A. 量少,固体成分少 B.量多,固体成分少 C. 量少,固体成分多 D.量多,固体成分多 E.量不变
17.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途径实现的: A.交感神经 B.迷走神经 C.壁内神经丛 D. 抑胃肽 E.促胃液素
18.肠胃反射可以:
A.促进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B.抑制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C.促进胃的排空,促进胃酸分泌 D.抑制胃的排空,抑制胃酸分泌 E.只影响胃酸分泌,不影响胃排空
19.下列哪个不是胃黏液的特性或作用:
A.胃黏液的主要成分为糖蛋白,占黏液有机成分的60%一70% B.胃黏液覆盖在胃黏膜表面,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
C胃黏液为中性或偏碱性,可中和及稀释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D. 胃黏液可单独构成胃黏膜碳酸氢盐屏障。 E.胆碱和前列腺素能刺激黏液和HCO3-的分泌 20.胃蠕动受平滑肌的:
A.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间质细胞 B.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环肌层 C. 快波控制,胃的快波起源于胃大弯上部的纵肌层 D. 快波控制,胃的快波起源于大弯上部的环肌层 E.慢波控制,胃的慢波起源于胃小弯的纵肌层 21.分泌内因子的是:
A.主细胞 B.壁细胞 C. 黏液细胞 D.胃上皮细胞 E.G细胞
22.分泌胃泌素的是: A。主细胞 B.S细胞 C.壁细胞 D.G细胞 E.I细胞
23.胃蛋白酶原转变为胃蛋白酶的激活物是: A.Cl— B.Na十 C. K十 D. HCl— E.内因子
24.下列因素中不能刺激胃酸分泌的是: A.促胰液素 B。乙醇 C.咖啡
D. 糖皮质激素 E.低血糖
25.不能引起促胃液素分泌的是: A.刺激迷走神经
B.扩张刺激幽;门部黏膜 C. 肉汤灌注幽门部黏膜 D. 盐酸灌注幽门部黏膜 E.食物刺激小肠上段黏膜
26.与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共同构成屏障,以阻挡胃腔内H+与胃壁接触的是: A.Na十 B.HCO3- C. Cl- D.K+ E. Caz+
17.下列三类食物胃排空的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为: A.蛋白质、脂肪、糖类 B. 糖类、蛋白质、脂肪 C. 脂肪、蛋白质、糖类 D.糖类、脂肪、蛋白质 E.蛋白质、糖类、脂肪 28.成人每日分泌的胆汁: A.60—70m1 B.600—700m1
C.800一l 000m1 D.1 000—1 200ml E.200—300ml
29.迷走神经兴奋和缩胆囊素引起的胰液分泌特点是: A.H20和HCO~'含量少,酶含量多 B.HzO和HCO~含量多,酶含量少 C.H20和HCO;-以及酶均多 D. H20和HCO;-以及酶均少 E.两者的分泌特点不同
30.关于促胰液素的作用错误的是: A,刺激胰腺含酶高的分泌 B. 刺激胰腺分H2O和HCO3- C. 刺激胆汁分泌 D.抑制胃酸分泌 E.抑制小肠运动
31.胆汁中有利胆作用的成分是: A.胆固醇 B.胆色素 C. 磷脂酰胆碱 D.脂肪酸 E.胆盐
12.引起促胰液素释放的主要刺激物是: A.盐酸、脂酸钠、蛋白质分解产物 B.盐酸、脂酸钠、葡萄糖 C.盐酸、高渗盐水、葡萄糖 D.氨基酸、高渗盐水、葡萄糖 E.氨基酸、高渗盐水、脂肪酸 33. 激活糜蛋白酶原的物质是: A.盐酸 B.胰蛋白酶 C.组织液 D.肠致活酶 E.糜蛋白酶
34.对胰液分泌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A.食物是兴奋胰腺的自然因素 B.在非消化期,胰液基本上不分泌
C. 胰腺分泌受神经与体液调节的双重控制,以神经调节为主 D.迷走神经兴奋,促进胰液分泌
E.促胰液素与胆囊收缩素是主要的体液因素 35.引起胆囊收素最重要妁体液因素是: A.促胃液素 B.促胰液素 C. 促胰酶素 D. 胆盐
E.盐酸
36.给狗十二指肠腔内注入0.5%盐酸50ml,可引起: A.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减少 B.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增加 C.胰液和胆汁分泌都不变
D.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减少
37.给狗静脉注射稀释胆汁 10m1,可引起: A. 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减少 B.胰液和胆汁分泌均增加 C. 胰液和胆汁分泌均不变
D. 胰液分泌不变,胆汁分泌增加 E.胰液分泌增加,胆汁分泌不变
38.在小肠液中存在而在胰液中不存在的酶是: A.淀粉酶 B.蔗糖酶
C.羧基肽酶 D. 脱氧核糖核酸酶 E.肠致活酶
39.食物进入消化道后,在下列哪一部分停留时间最长: A. 胃 B.空肠 C. 回肠 D. 结肠 E.直肠
40.十二指肠—结肠反射可: A.抑制胃液分泌 B.抑制十二指肠运动 C.增强十二指肠运动 D.抑制结肠运动 E.增强结肠运动
41.不能在人类消化道内消化的糖类有: A.寡糖 B.果胶 C.糊精 D. 纤维素 E.糖原
42.大肠集团蠕动的主要作用是: A.促进结肠内水分的吸收 B.对结肠内容物起混合作用 C. 对结肠内容物起搓揉作用 D.促进肠壁排泄重金属;
E.将结肠内容物向肛端方向推进
43.大肠内的细菌可利用简单物质合成下列维生素: A.维生素D
B.维生素A C.维生素E
D.维生素K和维生素B族 E.叶酸
44.氨基酸和水在小肠的吸收机制分别是: A.渗透,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单纯扩散 C. 主动转运,渗透
D.主动转运,易化扩散 E.主动转运,人胞作用
45.主动吸收胆盐和维生素B真:的部位是: A.结肠上段 B.十二指肠 C.空肠
D.结肠下段 E.回肠
46.胆盐在回肠的吸收机制是: A.渗透 B.主动转运 C.人胞作用 D. 单纯扩散 E.易化扩散
47.铁被吸收最快的部位是: A.胃
B.十二指肠 C.空肠 D. 回肠 E.结肠
48.小肠黏膜对葡萄糖的吸收直接依赖于: A.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 B.肠腔中K+的浓度
C. 血浆中胰高血糖素的浓度 D. 肠腔中Na+的浓度
E.肠壁与肠道中葡萄糖的浓度 差
49.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产物大部分被吸收的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和回肠 C. 十二指肠和空肠 D.空肠 E.回肠
正在阅读:
第七版 生理学题库试题(含答案)01-16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高考物理二轮专题汇编 11电磁感应综合运用05-20
12秋计升期末试题09-13
水下机器人概述和发展应用前景04-21
注会讲义《财管》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0905-20
高中语文字音大全(自己整理的笔记)01-16
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报告08-27
数控车床编程实例09-28
怀念母亲散文季羡林03-30
北现瑞纳产品知识(1)06-03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生理学
- 题库
- 试题
- 答案
- 学生评语
- 人因工程课程设计宿舍洗漱台设计 - 图文
- 药物分析鉴综诉实验
- 2014年国家电网高校毕业生招聘考试(第一批)电工类本科生--笔试真题
- 骨干教师培训通知
- 贵州烟草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及其对策研究-开题报告及任务书 - 图文
- 八年级数学下册 16.3《分式方程的应用(一)》课案(教师用) 新人教版
- 医学微生物学复习考试题
- 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
- 江苏扬建集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试卷两位数乘两位数试卷
-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6版
- 国际金融学
- 加强安全教育 创建平安校园
- 无线传感网试卷A
- 电机学实验指导书
- 高中语文字音大全(自己整理的笔记)
- 某gmp生产车间净化及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secret
- 家具卖场经营提升100% 的分析调查问卷
- 四议两公开两报告一监督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