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3-04 00:3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国气象局文件
气发?2009?463号
关于印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
(2010-2015年)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各直属单位,各内设机构: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已经中国气象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是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气发?2009?175号)的进一步细化,明确了“科学调整站网布局、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增强观测能力、确保观测系统稳定运行、发挥观测系统效益”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请各省(区、市)气象局依据
— 1 —
本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应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实施计划,并报中国气象局备案。
— 2 —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日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
(2010-2015年)
中国气象局 2009年12月
目 录
一、发展目标 ......................................................................................................................................................1 二、主要任务 ......................................................................................................................................................2
(一)国家气候观测网..........................................................................................................................3 1.地面气候观测 .....................................................................................................................................3 2.高空气候观测 .....................................................................................................................................4 3.大气成分观测 .....................................................................................................................................5 4.海洋基本气候变量观测......................................................................................................................6 5.陆地基本气候变量观测......................................................................................................................7 (二)国家天气观测网..........................................................................................................................9 1.地面气象观测 .....................................................................................................................................9 2.海洋气象观测 ................................................................................................................................... 11 3.高空气象观测 ...................................................................................................................................13 4.天气雷达观测 ...................................................................................................................................16 5.气象卫星观测 ...................................................................................................................................17 6.移动气象观测 ...................................................................................................................................18 (三)区域气象观测网........................................................................................................................19 (四)专业气象观测网........................................................................................................................21 1.农业气象观测 ...................................................................................................................................21 2.交通气象观测 ...................................................................................................................................22 3.人工影响天气观测 ...........................................................................................................................24 4.风能观测 ...........................................................................................................................................24 5.太阳能观测 .......................................................................................................................................24 6.电力气象观测 ...................................................................................................................................25 7.环境气象观测 ...................................................................................................................................26 8.城市气象观测 ...................................................................................................................................27 9.空间天气观测 ...................................................................................................................................27 (五)技术装备保障 ...........................................................................................................................30 1.建立健全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30 2.运行监控 ...........................................................................................................................................31 3.维护维修 ...........................................................................................................................................32 4.装备供应 ...........................................................................................................................................33 5.计量检定 ...........................................................................................................................................35 6.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管理....................................................................................................................36 (六)观测数据质量与观测产品 ........................................................................................................37 1.主要内容 ...........................................................................................................................................37 2.实施进度 ...........................................................................................................................................39
I
(七)技术研发及平台建设................................................................................................................39 1.技术研发 ...........................................................................................................................................39 2.国家气候观象台 ...............................................................................................................................41 3.基础平台建设和设备考核试验 ........................................................................................................43
三、保障措施 ....................................................................................................................................................45
(一)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 ........................................................................................................45 (二)完善体制机制 ...........................................................................................................................46 (三)提高队伍素质 ...........................................................................................................................47 (四)统筹各类资金投入....................................................................................................................47 (五)加强交流与合作........................................................................................................................48
附 录 ...............................................................................................................................................................49
附表1:气候观测要求(GCOS指标) ................................................................................................49 (a)基本气候变量 .............................................................................................................................49 (b)地面和高空基本气候变量观测精度要求 ..................................................................................50 附表2:天气观测要求(WMO指标) ..................................................................................................51 (a)地面气象观测 .............................................................................................................................51 (b)高空气象观测 .............................................................................................................................51 (c)辐射观测 .....................................................................................................................................52 附图1:优化后国家基准气候站分布图(草案) .............................................................................53 附图2:国家级地面观测站布局图(草案) .....................................................................................53 附图3:全国雷电观测网布局图(草案) .........................................................................................54 附图4:新一代天气雷达布局图(216部) ......................................................................................54 附图5:调整后的农业气象观测站分布图 .........................................................................................55 附图6:风能资源观测网布局图(草案) .........................................................................................55 附图7:太阳能资源观测网布局图(草案) .....................................................................................56 附图8:空间天气观测布局图(草案) .............................................................................................56
II
本规划依据《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指导意见》(气发?2009?175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气象工作日益增长的需求,统筹国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对气象工作的投入,按照综合、协调、可持续发展思路,提出了2010-2015年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目标,明确了科学调整站网布局、提升观测自动化水平、增强观测能力、确保稳定运行、发挥观测系统效益等方面的发展任务、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
一、发展目标
到“十二五”末,形成地基、空基、天基观测有机结合,优势互补,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保障有力、基本满足需求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
科学完善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为提高气象预测预报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能力奠定基础。
各分目标如下:
气候观测 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能力显著提升,气候系统敏感区和关键区基本气候变量的连续观测基本实现。地面和高空气候观测准确度明显提高,观测精度达到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标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观测能力明显提升。
天气观测 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得以实现,相应的观测规范和业务流程健全。观测数据稀疏区和海上气象观测能力大幅增强,大气垂直观测能力显著提升,地基和天基遥感观测能力明显 — 1 —
提高,重点地区主要灾害性天气连续监测基本实现。
区域气象观测 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布局明显优化,观测方法规范,数据格式和技术标准统一,观测质量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地方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需求。
专业气象观测 专业气象观测规范、技术标准和业务流程健全,气象观测针对性显著提高,与相关部门的气象观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针对相关行业专业气象保障需求的气象观测系统基本形成。
观测数据质量和产品 国家、省、台站三级数据质量控制业务基本建立,实现全过程质量控制。多种观测数据融合处理能力得到加强,数据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技术装备保障 技术装备保障体制健全,适应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保障业务体系基本建立,气象观测仪器和方法技术标准体系基本形成,技术装备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科研开发 资源配置实现优化,适应观测业务发展的研发体系和试验基础平台基本建立,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主要观测设备实现国产化。
二、主要任务
综合利用各种观测手段,统筹规划和建设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提升自动化水平。大力加强技术装备保障和自主研发能力,提升观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水平和主要观测设备国产化水平。着力推动各类观
— 2 —
测系统发展的速度、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益相协调,促进各种观测资源共享,建立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数据统一收集、处理和共享平台,强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和数据融合,全面提高综合观测水平,发挥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效益。
(一)国家气候观测网
参照GCOS和其它相关气候观测技术要求,充分利用部门内外资源,细化和落实《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实施方案》,有机集成各种观测手段,统一规划和设计大气、海洋、陆地基本气候变量(见附表1(a))观测布局,推进中国气候观测系统建设和部门数据共享,建设国家气候观测网,提升气候和气候变化观测能力。
1.地面气候观测 (1)主要内容
优化调整国家基准气候站布局。制定国家基准气候站选址标准。综合评估现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遴选气候代表性好、资料序列较长、均一性较好、气象探测环境优良且具备长期保护条件的台站,建设国家基准气候站。形成由150个左右国家基准气候站组成,能够准确反映我国基本气候状态和气候变化事实的国家基准气候站网(布局草案见附图1),实现温度、降水、辐射等主要气候要素高精度自动观测。在国家基准气候站没有覆盖的气候区,建设国家级无人自动气候站。
提高基本气候要素观测水平。以气温、降水为基本观测要素,在国家基准气候站配备双套多传感器自动气候站,开展长期、连 — 3 —
续、稳定、高精度的自动观测,观测准确度达到GCOS标准(见附表1(b))。完善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规范,调整国家基准气候站观测业务流程。完成地面气候观测业务培训。
增强辐射观测能力。对现有辐射观测站进行设备升级换型,在没有辐射观测的国家基准气候站补充建设辐射观测系统,形成覆盖所有气候区的辐射观测网,提高辐射观测精度。参照世界气象组织(WMO)地面基准辐射观测网(BSRN)观测要求,在气候系统关键区和敏感区遴选16个左右条件较好的国家基准气候站开展基准辐射观测。
(2)实施进度
2010年:制定国家基准气候站选址标准。完成国家基准气候站评估和遴选,确定国家基准气候站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制定国家基准气候站人工观测业务调整实施方案并启动实施。
2011-2012年:建设双套多传感器高精度自动气候站,制定和建立相应的业务流程、观测规范。编制气候观测培训教材教案,开展相关业务技术培训。
2013-2015年:完成辐射观测站升级和基准辐射观测站建设。完成国家基准气候站建设,根据需要建设无人自动气候站。健全观测业务流程和规章制度。完成地面气候观测业务培训。
2.高空气候观测 (1)主要内容
完成国产全球定位系统(GPS)探空系统业务化试验;开展
— 4 —
高空综合观测试验;升级7个GCOS高空气象观测站,提升高空温度、湿度、气压和位势高度观测准确性,观测精度达到GCOS高空气象观测网(GUAN)的指标要求(见附表1(b))。
启动锡林浩特GCOS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站(GRUAN)建设,按照GRUAN技术要求,实现遥感与遥测相结合的综合高空观测。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国产GPS探空系统业务化试验。完成无线电探空仪系统国际比对试验。
2011-2012年:开展高空气象观测数据融合方法及产品研发。完成锡林浩特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站建设准备。
2013-2015年:启动锡林浩特高空基准气候观测站建设。完成7个GCOS探空站仪器设备升级。完成高空基本气候变量综合数据集及产品开发并提供服务。
3.大气成分观测 (1)主要内容
参照WMO全球大气观测计划(GAW)的技术要求,以建立温室气体、气溶胶在线观测为重点,升级改造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和上甸子、龙凤山、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完成金沙、香格里拉、阿克达拉区域大气本底站建设。
完善现有大气成分观测项目,开展反应性气体、臭氧总量观测。建立健全观测规范和规章制度,规范观测业务流程。建立国家和省两级大气成分观测质量控制业务,增强产品开发与服务能 — 5 —
廓线雷达示范网建设。根据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各地开展风廓线雷达建设。建立风廓线雷达业务流程和规范,启动风廓线雷达应用系统建设。
2011-2012年:完成边界层和对流层风廓线雷达示范网建设。根据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各地继续开展风廓线雷达建设。完成风廓线雷达应用系统建设。
2013-2015年:根据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各地进一步开展风廓线雷达建设,形成一定规模的全国风廓线雷达观测网。
4.天气雷达观测 (1)主要内容
对现有新一代天气雷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修订完善功能规格需求书。完成58部增补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具体布局见附图4),改善在台风主要影响区、气象服务重点区和突发性天气灾害频发区的雷达观测能力。统一相同型号雷达技术状态,对2004年以前建设的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能力。加强雷达标定,完善处理算法、质量控制,建设适应应用需求的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整体提升雷达网观测能力。强化新一代天气雷达业务运行和保障,制定天气雷达观测质量考核办法,开展雷达运行情况考核,提高稳定运行能力。按需统筹调整全国现有数字化雷达布局。
建立健全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建立和完善雷达应用、技术保
— 16 —
障和维修维护教学实习平台。加强雷达管理和技术保障人员培训,特别是加强雷达应用、技术保障和维修实习培训。
(2)实施进度
2010年:对现有雷达运行情况进行评估,修订完善新一代雷达功能规格需求书。启动15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对已运行10年左右的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实现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试运行。制定天气雷达观测质量考核办法,开展雷达运行情况考核。开展数字化雷达优化布局相关工作。完成雷达测试仪器培训,开展年度雷达应用、管理和技术保障培训。
2011-2012年:启动24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气雷达综合业务应用系统;继续进行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开展天气雷达培训体系建设,继续实施年度雷达应用、管理和技术保障培训。
2013-2015年:完成58部新增雷达建设任务;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技术升级改造工作,实现58部新增雷达和经过技术升级改造的81部雷达,其技术状态基本一致;在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过程中,逐步调整数字化雷达的站点,完善数字化雷达布局。继续开展年度雷达应用、管理和技术保障培训。
5.气象卫星观测
按照《2011-2020年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规划》的内容和进度计划,完成建设任务。 — 17 —
6.移动气象观测
根据重要观测设施应急备份和加密观测需要,建设移动观测设施。根据应急服务需要,各地适度开展移动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完善移动观测系统技术规范,提升移动气象观测系统业务服务能力。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二):天气观测 地面自动观测:在基本站和一般站配置2280套左右双套运行的新型自动气象站。在国家级气象观测站布设2460套左右云、能见度、天气现象、日照自动观测设备。在开展积雪、结冰、冻土观测的国家级气象台站配备1500个左右的积雪、结冰、冻土观测仪器。在西部边远地区和高山建设300个左右国家级无人值守自动气象站。对早期建设的60个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和青海、西藏进口自动气象站进行升级改造。补充建设120个左右云地闪观测仪器,在雷电灾害易发区建设100套左右云间闪观测仪器和400套大气电场观测仪。建设国家雷电观测网产品制作系统。制定适应自动化观测系统的地面观测规范、业务流程和运行管理规章制度,编制地面观测自动化培训规划和教材教案,实施观测员轮训。 海洋气象观测:建设由350个左右海岸/港口/海岛/石油平台/航标设施自动气象站和50套左右船舶自动气象站以及20个左右浮标观测站组成的近海海洋气象观测网。制定海洋气象观测业务流程、观测规范,开展海洋气象观测业务培训。开展南海海洋综合气象观测示范系统建设。 高空气象观测:完成3个L波段探空系统和水电解制氢等配套设施建设。在部分高空气象观测站开展自动探空业务试点建设。— 18 —
建设AMDAR数据收集应用系统业务平台。对2006年以前建设的81部L波段雷达进行技术改造。 GPS/MET观测:完成2100个左右GPS/MET站资料获取,其中50个左右可兼容接收北斗、GPS等卫星系统信号。 新一代天气雷达观测:完成新增58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对2004年以前建设的81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进行技术改造。 风廓线雷达观测:根据风廓线雷达建设布局方案实施对流层和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网建设。 气象卫星观测:按照《2011-2020年我国气象卫星及应用发展规划》实施。 (三)区域气象观测网 1.主要内容
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建设。制定区域气象观测站评估办法,综合评估区域气象观测站,进一步规范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布局、项目设置、站点选址、设备选型、安装架设和组网传输,优化区域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统一中心站软件,完善观测方法、规范和业务考核制度。
优化区域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在对区域气象观测站进行分析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区域气象观测站分级管理办法。确定2000个左右气象探测环境满足《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站点建设符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的区域气象观测站纳入国家级站网业务管理,弥补现有国家级气象站布局的不足。面向中小尺度气象灾害监测、地方气象服务和专业气象服务需求,结合农业、 — 19 —
交通、海洋、电力等气象观测网建设,补充、更新、优化现有区域气象观测站网。
加强区域气象观测质量控制。建立省级区域气象观测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平台,实现实时数据的气候界限值、极值、内部一致性、时间一致性和空间一致性检查分析,对错误和异常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后上传,提高区域气象观测站数据质量。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区域气象观测站站网优化评估,研发和完善中心站软件,对现有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区域气象观测站进行整改。
2011-2012年:制定并实施区域气象观测站分级管理办法,遴选部分区域气象观测站纳入国家级管理。完成区域气象观测站观测数据控制方法、系统开发,完成区域气象观测站实时资料质量控制系统开发和验收,建立区域气象站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
2013-2015年:结合交通、电力、海洋气象等专业网建设,补充、升级现有区域气象观测站网,根据需求调整观测要素,提高观测覆盖密度。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三):区域气象观测 区域站网优化调整:对纳入国家级统一管理的2000个左右区域自
— 20 —
和工程项目。联合电力部门,在易受高温、大雾、大风、暴雨、低温、冰冻、雷电等气象灾害影响的输电线网重要地段,加强各地电力气象观测系统建设。建立输电线积冰观测方法,制定电力气象观测业务规范、技术标准。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电力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指南和仪器设备评估选型,制定电力气象观测系统功能规格书。启动电力气象观测示范系统建设。
2011-2012年:建立与电力部门的合作机制。开展输电线覆冰观测试验,开展电力气象观测设备选型、考核和定型,建立相关标准规范和业务流程。
2013-2015年:完成电力气象观测示范网建设,完善电力气象观测规范和业务流程。推进各地电力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7.环境气象观测 (1)主要内容
完成环境气象观测方法、观测系统建设指南的制定,完成示范系统建设。建立霾、紫外线、花粉、负离子、酸雨、空气质量等观测标准,建立健全观测业务流程。
各省(区、市)气象局根据当地的服务需求和建设指南,组织提出本省(区、市)环境气象观测业务布局和建设规划,并开展建设。
— 26 —
(2)实施进度
2010年:启动环境气象观测方法和建设指南制订。 2011-2012年:完成环境气象观测方法和建设指南制订。根据环境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指南,制定各省(区、市)环境气象观测建设规划,开展示范系统建设。
2013-2015年:在全国各级城市建立和完善环境气象观测系统。
8.城市气象观测 (1)主要内容
结合城市(群)气象服务和预报需求,开展城市地区适应性观测试验,探索观测手段和观测方法,提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观测系统布局原则,推进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2)实施进度
2010年:组织开展部分城市(群)气象观测能力评估,编制城市气象观测系统建设指南。
2011-2012年:开展部分城市适应性观测试验,提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观测系统布局原则,完善已有的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
2013-2015年:推进大中城市(群)气象观测系统建设。 9.空间天气观测 (1)主要内容 — 27 —
加强星地一体化空间天气观测网的设计,建设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的太阳活动、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和地磁场等地基观测骨干网(布局草案见附图8),形成天基与地基相结合的空间天气观测体系,初步形成对中高层大气、电离层、太阳、宇宙线和地磁场的观测能力;建设国家级空间天气观测数据处理、应用与共享平台和南方电离层观测分析处理分中心。建立和完善空间天气观测业务规范。建立空间天气观测数据共享机制。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8个电离层观测站建设,并按业务管理规定投入业务运行。
2011-2012年:完成1个太阳射电望远镜、1个中频雷达、1个FPI光学成像干涉仪、3个电离层观测站建设;完成国家级空间天气观测数据处理、应用与共享平台和南方电离层观测分析处理中心建设,并按业务管理规定投入业务运行;建立空间天气观测数据共享机制。
2013-2015年:完成1个太阳射电频谱仪、1个太阳磁场望远镜、1个宇宙线测量站、1个地磁场测量站、14个电离层观测站和1个层析观测试验站建设;完成47个由GPS/MET站升级的电离层观测站改造,并按业务管理规定投入业务运行。
— 28 —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四):专业气象观测 农业气象观测:完成2000个自动土壤水分站、700个左右农业小气候自动观测系统和农作物实景观测系统建设;更新现有陈旧的农业气象观测设备,配备现代化的遥感遥测观测仪器。制修订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完成历史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的信息化,完成农业气象观测人员轮训。 交通气象观测:联合交通部门,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长江航道交通气象观测示范系统,建立业务运行模式。 人工影响天气观测:在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基地、重点作业区和作业效果评估区,布设相关观测设备。建设多种观测数据实时采集和处理系统。 城市气象观测:在部分城市(群)建设城市气象观测示范网。 风能观测:改造和完善现有测风塔,对运行超过两年的测风塔进行大修。建设近海测风塔。 太阳能观测:建设39个太阳能观测一级站,181个太阳能观测二级站。建设各地太阳能加密观测站。 电力气象观测:联合电力部门,建设电力气象观测示范系统建立业务运行模式。建设各地电力气象观测系统。 空间天气地基观测:建设1个太阳射电望远镜、1个太阳射电频谱仪和1个太阳磁场望远镜观测站;建设1个中高层大气综合观测站;建设25个电离层观测站;完成47个由GPS/MET站升级的电离层观测站改造;建设1个地基宇宙线测量站、1个地磁场测量站和1个层析观测试验站建设。 — 29 —
(五)技术装备保障 1.建立健全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明确各级职责分工,建立适应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保障模式,形成结构合理、设置科学、功能完备、保障有力的技术装备保障体系。
(1)主要内容
制定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建设实施方案。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要求,完善国家、省、地和县级技术装备保障业务,强化职责分工。
分类建立适应观测装备运行特点的保障模式和机制。通过试点,建立雷达保障模式,明确国家、省和台站雷达保障的职责和任务。按照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以省级为主统一保障、区域自动气象站以地(市)级为主分级保障的原则思路,在试点基础上,建立适合各地实际的自动气象站保障体制机制,明确省、地(市)和县三级自动气象站保障的职责任务和业务流程。逐步建立其它观测装备的保障模式和运行机制。建立各类技术装备的保障规范和规章制度。
(2)实施进度
2010年:制定气象技术装备保障建设实施方案。 制定雷达和自动气象站保障模式试点实施方案并开展试点建设,探索雷达保障模式;初步明确省、地(市)和县三级自动气象站保障的职责任务,探索国家级台站自动气象站以省级为主统一保障、区域
— 30 —
自动气象站以地(市)级为主分级保障的业务流程。
2011-2012年:提出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各级技术装备保障职责和任务。建立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装备的保障规范和规章制度。
2013-2015年:分类建立健全适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等装备运行特点的保障模式和机制。
2.运行监控
按照职责分工,分级建立技术先进、功能相对完善、运行高效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业务,增强观测系统运行监控能力。
(1)主要内容
制定运行监控业务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运行监控业务考核办法。
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分级开展运行监控业务,并完善现有运行监控平台,实现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主要观测设备运行状况、主要观测数据质量的实时监控。
实现通过雷达运行监控系统监督雷达日常维护的执行,强化厂家技术服务合同的执行力。开展雷达环境监控、远程诊断、技术指导视频系统建设。
建设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对站网信息、维护维修信息、装备供应信息实现联网动态管理,定期评估观测设备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性能,发布评估报告。 — 31 —
(2)实施进度
2010年:制定运行监控业务流程和业务考核办法。编制培训教材,开展运行监控系统推广培训,建立省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完善国家级运行监控平台。实现通过雷达运行监控系统监督雷达日常维护的执行,强化厂家技术服务合同的执行力。建立观测设备业务运行情况通报制度。
2011-2012年:进一步完善运行监控业务。完成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升级。建设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2013-2015年:完成雷达环境监控、远程诊断、技术指导视频系统建设,新版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投入业务运行。
3.维护维修
以省级技术装备保障部门为主,充分利用社会、行业等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具有快速反应能力、适应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要求的装备维修系统,缩短故障修复时间。
(1)主要内容
针对各类技术装备的特点并结合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状况,坚持同步建设、协调发展的思路,分类建设观测设备的维修测试平台、移动维修系统、远程故障诊断系统以及补充完善维修维护工具。探索大气成分、海洋气象等新增观测设施维护维修措施。
— 32 —
制定和完善气象装备维修大纲、技术规范,编制重大气象装备维修手册。
(2)实施进度
2010年:开展气象装备维修大纲、技术规范制定,编制重大气象装备维修手册。启动国家级雷达维修维护测试平台建设。
2011-2012年:完成气象装备维修大纲、技术规范制定,编制重大气象装备维修手册并分类制作维修课件,分级开展培训。补充国家、省和地级维修维护工具。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分类气象专用装备维修测试平台,完成国家级雷达维修维护测试平台建设。
2013-2015年:建设远程故障诊断系统、移动维修系统,推进省、地和县级维护维修能力建设。完成省级雷达保障中心和雷达维修维护测试平台建设。
4.装备供应
建设气象装备供应保障系统,对生产、供应和使用中的气象装备进行全程跟踪,实现全寿命监控;对业务储备物资、应急储备物资实行统筹管理,合理布局储备,降低物流综合成本,最终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计划管理一体化、供应管理集约化、质量管理全程化。
(1)主要内容
制定省级和地级业务储备备品备件目录,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同步建设省、地和县级的备品备件,建立雷达备件信息化动 — 33 —
态管理机制,提高备件快速供应能力。加强气象装备应急储备管理,完善国家级气象装备应急储备目录,逐步配齐应急储备装备。建立天气雷达设备配置及技术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雷达全寿命监控。
制定气象装备库房标准,建设国家气象装备应急储备库,在部分地区建设国家储备分库,主要配备控温控湿设备、通风设备、污染防护处理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及相应储运工具。改善省级气象装备业务储备库房,配备控温控湿设备、通风设备、污染防护处理设备和消防设备以及相应储运工具。
(2)实施进度
2010年:制定应急储备物资管理办法。开展国家气象装备应急储备库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和相关标准制定。制定省级业务储备库建设标准。开展雷达备件动态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
2011-2012年:制定省级和地级业务储备备品备件目录。完善雷达各级备件库,实现雷达备件动态信息化管理。建立天气雷达设备配置及技术变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国家气象装备应急储备库。完善省级气象装备业务储备库房。完成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整机备份。
2013-2015年:选择具备条件的省建设国家气象装备储备分库。修订国家级气象装备应急储备目录,配齐应急储备装备。按2:1完成国家一般气象站整机备份,完成L波段雷达主要部件和易损件等备份。
— 34 —
5.计量检定
更新和扩充气象计量标准器,逐步实现对全部观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开展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检定效率,建立科学合理的行业计量技术规程。
(1)主要内容
更新和扩充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计量标准器,逐步实现对全部观测仪器的计量检定。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标准器装置自动化升级改造,提高检定效率。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风洞实验室、国家级辐射外场比对基地。在省级配置移动计量检定标校系统,在地市级配备区域自动气象站现场标校系统,提高现场校准比对能力和标校精度。
完善校准方法、检定规程。制定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环境技术标准,完成实验室扩建和改造。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省级70米/秒风洞实验室和移动计量检定系统建设。
2011-2012年:完善气象仪器校准方法、检定规程。开展气象计量检定规程、法规培训。建设国家级风洞实验室。开展国家级、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标准的编制。
2013-2015年:完成地市级区域自动气象站现场标校系统建设。开展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计量检定实验室环境改建和扩建。完成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计量标准器的更新和扩充。 — 35 —
6.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管理 (1)主要内容
强化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考核、定型、使用许可、列装程序,规范大型装备和进口仪器、科学试验设备的购置,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2)实施进度
2010年:制定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办法和气象专用技术装备定型规定。开展气象装备考核评估规范、程序及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2011年:制定气象专用技术装备许可证实施细则。完成气象装备考核评估规范、程序及标准的研究与制订。制定大型装备和进口仪器、科学试验设备的购置管理办法。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五):技术装备保障 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建设各级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平台。 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家级和省级建设集装备维修维护、物资供应、站网信息等一体化的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装备维修维护保障:在国家级和省级分类建设综合维修测试平台。在省级和地级配备移动维修保障系统、故障远程诊断系统以及补充完善维修维护工具等。编制气象装备维修维护大纲、技术规范,维修手册。
— 36 —
计量标校:完善国家级和省级计量实验室标准器、校准装置,配备省级移动计量检定系统,配备地级区域气象观测站现场标校系统。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风洞实验室。 气象专用技术装备管理:制定气象仪器装备的考核、定型、使用许可、列装等管理办法。 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国家级和省级计量检定实验室;完善国家级辐射比对外场基地;改善国家级和省级气象装备储备条件。 (六)观测数据质量与观测产品
与《气象信息网络业务发展规划》相衔接,完善数据标准,建立数据质量实时控制业务,切实提高数据质量,加强观测数据融合处理,形成观测数据综合产品。
1.主要内容
(1)制定或完善数据标准
完善观测数据标准,制修订天气、气候、大气成分等观测数据标准以及天气雷达、雷电观测、GPS/MET等组网观测技术和产品制作标准。
建立完善数据格式标准,编制BUFR标准编码模版。制定和完善气象观测资料的采集、传输、归档的格式与命名标准。完善元数据标准,建立气象数据集核心元数据标准。
建立完善数据质量控制标准,制定和完善地面、高空和辐射气象资料质量控制、质量评估与均一性检验技术标准。
(2)强化观测数据质量控制 — 37 —
完善三级质量控制业务,明确国家、省、台站分工。升级自动气象站(包括辐射)、高空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三级质量控制软件,在观测台站、省级和国家级有关业务部门布设其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改进雷达观测资料质量控制方法,开发超折射、地物杂波、二次回波等针对性软件,实现台站级和区域级数据质量控制和组网拼图。
(3)开展观测资料评估和检验分析
建设元数据采集整编系统,收集与观测数据相关的仪器、环境、统计方法、质量控制等相关信息,作为观测数据分析评估的基础数据。
开展观测资料评估工作,对比评估不同观测系统间的观测数据可靠性。开展常规实时观测资料完整性、正确性等客观评估,初步建立自动气象站等资料质量评估业务。
开展资料均一性分析,研究由于台站环境变化、观测仪器变动、统计方法变更而引起的资料序列均一性问题,建立温度、降水、湿度、风、辐射等资料序列均一性融合方法和评价系统。
(4)建立多源数据融合产品加工处理业务
开展卫星、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风廓线雷达等遥感遥测数据的定量化处理,着力推进定标、定位、订正等关键技术的业务应用。初步建立观测数据融合处理业务流程,建立数据融合处理平台,开展地基、空基、天基等多种观测资料融合处理,形成三维云、降水、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大气温湿度廓线、洋面温
— 38 —
度等数据融合产品。
2.实施进度
2010年:开展各类数据、产品标准编制和业务流程的制定,建立资料均一性分析评估业务,完成全国自动站资料质量评估。开发资料均一性分析评估、多源数据融合产品加工技术方法。
2011-2012年:完成各类数据、产品标准编制和业务流程的制定,完善三级观测数据质量控制业务。
2013-2015年:初步建立多源数据融合产品加工处理业务,形成三维云、降水、地表温度和土壤湿度、大气温湿度廓线、洋面温度等数据融合产品。
工程建设项目计划(六):观测数据质量和观测产品 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制定或完善数据标准,建立观测数据表驱码传输系统。建设国家级、省级、台站数据质量控制平台。 观测资料评估和均一性分析系统:建立国家级、省级观测资料监测评估和均一性分析处理系统。 观测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初步建立观测数据融合处理系统,开展不同观测数据的融合处理,逐步建立综合观测数据融合处理业务。 (七)技术研发及平台建设 1.技术研发
开展观测系统业务布局研究,增强业务布局的科学性;开展观测仪器研制,实现主要气象要素传感器国产化、观测精度达到WMO规定要求;开展观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基本满足综合观测业 — 39 —
务发展需求。
(1)主要内容
观测系统业务布局研究。在对现有站网布局评估的基础上,开展国家气候观测网、国家天气观测网、区域气象观测网和专业气象观测网的布局设计研究,提出站点布局、观测要素设置、观测项目配置等优化方案。
加强对现有观测系统影响研究和新观测系统模拟试验研究,提出气候系统的关键区和天气的敏感区。开展风廓线雷达等重大技术装备和设施布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试验对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优化布局的评估。
观测仪器研制。开展地面和高空气压、湿度等高精度传感器研制,人工观测项目自动观测仪器以及专业气象、大气成分观测仪器、大气观测飞机机载观测设备研制。开展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研究、相控阵天气雷达预研以及毫米波雷达设备的研制。开展先进的大气成分、云和空间环境等相关星载遥感观测仪器及技术的预研。开展标准器具和校准装置、气象计量技术与检定标校仪器研发。
观测技术和方法研究。开展空气湿度、高精度辐射观测以及农业、交通、电力、环境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开展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技术、资料评估和均一性分析技术、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技术、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技术、远程故障诊断技术、GPS水汽层析测量技术和微波辐射计业务化关键技术、
— 40 —
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方法研究。
(2)实施进度
2010年:开展气压和湿度传感器、云和天气现象自动观测仪器、电线积冰、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仪器、微波辐射计、浊度计等研制,开展站网布局、风廓线雷达数据处理方法、天气雷达升级关键技术等研究。
2011-2012年:开展智能传感器、通用采集器、高精度辐射传感器研制。开展气溶胶质量浓度监测仪和基于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探空系统研制。开展空气湿度、高精度辐射观测以及农业、交通、电力气象自动观测方法研究。
2013-2015年:开展冻土、日照等人工器测项目自动观测仪器、毫米波雷达、气象计量标准器具、机载气象观测设备研制,开展火箭探空系统的观测试验、GPS水汽层析测量技术、微波辐射计业务化关键技术、多源观测数据的融合技术、综合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分析评估技术研究。开展相控阵天气雷达、高精度温室气体和化学反应性气体等相关星载遥感观测仪器预研。
2.国家气候观象台
完善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将国家气候观象台建设成为气候系统观测试验平台。开展新设备新技术观测试验、站网优化布局外场试验、以及长期、稳定、连续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为监测区域气候系统基本信息,分析区域天气气候不确定性问题,认识区域天气气候特征和演变规律,为数值模式系统校验等提供支 — 41 —
撑。
(1)主要内容
完善现有国家气候观象台功能设计,完成试点试验方案设计,确定2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先行试点。
制定国家气候观象台观测规范和流程。建设试验和数据分析平台,完成数据的实时监测和传输,形成观测数据集,实现数据共享服务。
开展长期、稳定、连续的基本气候变量观测,同时开展通量对比观测、基准辐射观测、土壤温湿度观测、高精度GPS探空、臭氧探空等观测试验,以及数据质量控制和校正算法研究。
开展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布局优化试验,通过试验观测和同化检验,提供观测站网布局方法,完成区域气候代表性特征分析评估,完成观测协调性、布局合理性评估试验。
加强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能力建设,建立仪器设备检测和试验分析实验室,研制气象技术装备现场试验移动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现有国家气候观象台功能设计,建立观测规范和流程,完成国家气候观象台试验和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开展基准辐射、海气和陆气通量、土壤温湿度观测、高精度GPS探空、臭氧探空观测试验。开展站网布局优化组合试验。
2011-2012年:初步建立基本气候变量观测系统,完成气候
— 42 —
观象台分析评估试验。基本建立外场试验分析实验室,现场试验移动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完成站网布局优化组合试验。对试点结果总结评估。
3.基础平台建设和设备考核试验
建设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建立观测仪器测试考核实验室,建立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加强设备考核和观测试验工作。
(1)主要内容
综合气象观测试验基地建设。开展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勘选工作,进行需求研究、选址勘查、功能设计等,启动基础建设。
建立性能试验、环境试验、电性能测试实验室和试验考核实验室,增强新仪器设备的考核测试能力。研制并建立气象技术装备现场试验考核标准器和试验评估系统,加强气象装备的研制、试验考核、业务化试验、定型等评估能力。
加强北京南郊大气观测试验基地建设,作为仪器稳定性、一致性和可靠性的试验基地。
与有关高校合作,充分利用高校已有基础条件,共建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试验测试实验室和仪器观测试验场,开展基本气象仪器观测试验。
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建设开放式气象观测装备工程研发平台,加强“统一标准、统一型号”的气象技术装备的研制与应用工作。 — 43 —
设备考核与观测试验。完成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高精度辐射观测仪器和云能天、固态降水、电线积冰、积雪深度、日照、冻土自动观测仪器以及GPS探空系统、臭氧探空仪、风廓线雷达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开展双偏振天气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高频地波雷达、中高层火箭、下投探空、激光雷达、大气成分等观测试验。
(2)实施进度
2010年:完成能见度、固态降水、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GPS探空系统、黑炭浓度监测仪、风廓线雷达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
2011-2012年:完成国家级综合观测试验基地勘选工作。完成云、天气现象、雪深、融冰风传感器等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开展双偏振天气雷达、高频地波雷达、臭氧探空试验。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
2013-2015年:开展国家级气象观测综合试验基地和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完成日照、冻土、电线积冰、高精度辐射观测仪器考核定型和业务试用。完成农业气象和路面状态等专业气象、电线积冰观测仪器、地基微波辐射计、中高层火箭、下投探空设备、激光雷达等仪器设备观测试验考核和业务试验。
研发和工程建设项目计划(七):研发领域及平台建设 研发计划:滚动修订综合气象观测研究计划、气象科技发展规— 44 —
划(综合观测部分),开展观测系统业务布局、观测设备、观测方法、观测数据处理、装备保障技术和方法等领域的研发。 国家气候观象台:完成2-3个国家气候观象台试点试验平台建设。 基础平台:开展国家级气象观测综合试验基地、观测技术研发试验和培训实习基地建设。建设气象观测仪器研发平台及性能试验、环境模拟实验室。 三、保障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实现规划目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政策法规保障,建立健全体制机制,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统筹各类资金投入,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加强行业管理和社会管理
按照避免重复建设、资源共享的原则,建立健全行业统筹气象观测系统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制度,切实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赋予的行业管理职责。加强行业气象观测站网的管理,积极推进兵团、农垦、盐业、水利、森工和民航等行业气象观测站的规范化建设,将其纳入气象观测站网进行整体规划。积极推进气候系统观测资料共享的法规建设。
加快《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条例》立法进程,促进有关省(区、市)继续出台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地方政府规章,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纳入政府职责,将保护工作关口前移。加强部门合作,完善协调机制,制定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 — 45 —
正在阅读:
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发展规划(2010-2015年) - 图文03-04
小小辨论会作文600字06-26
描写初夏的优美句子01-07
酒吧员工管理制度12-19
创源环保有限公司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07-12
高分子化学公式推导05-12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及复习运用03-23
人物动作描写的片段02-21
2015年专技人员公需科目培训100分试题库(河南)12-18
勇敢的我作文600字06-21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观测
- 发展规划
- 气象
- 图文
- 综合
- 系统
- 2010
- 2015
- 员工职业健康检查管理规定
- 运行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及程序
- 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高一(9)班行规达标工作总结
- 2015年秋季泸州古蔺县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生物 Word版
- 2011年大一学生学习总结入党申请书范文超强彩色word2007版(精华
- 民办教育论文:基于政策工具视角的民办教育扶持及工作机制研究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
- 国际城营销策划方案(改) - 图文
- 山东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练习题
- 浅谈沈从文《长河》的思想主题探究
- 研究性学习方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 word选择题
- 提醒信息(车辆保养)
- XX2导游年审答案
- 监理合同补充协议
- 援疆支教教师事迹材料(多篇)
- 2015黑龙江省教师资格证小学《综合素质》考题猜想:教师职业道德
- 2016最新临时工劳动合同书范本
- 四边形知识题型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