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山东省青州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更新时间:2023-09-19 09:44:01 阅读量: 小学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青州市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老子主张以“一”为本,“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由此可知 A. 他们主张恢复原有统治秩序 B. 孔子主张维护天子的权威 C. 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由来己久 D. 他们都探索世界本源为道 【答案】C

【解析】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一”为本”等字眼体现的是大一统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思想也就说明了中国的大一统思想的确由来己久,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B仅仅适合孔子,所以不符合题意,排除;探索世界本源为道仅仅适合老子,所以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2. 据《汉书》载,海昏侯刘贺不学无术、不尊礼仪、掠取女子,终被霍光所废;近年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札记>等儒家简书,及绘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有人据此判断,刘贺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素养的宗室贵胄,《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据此可知

A. 出土文物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 B. 文献记载具有主观性不足为信 C. 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 D. 历史叙述相互印证可还原真相 【答案】C

【解析】材料“对刘贺墓考古出土了《论语》《礼记》等儒家简书,及给有孔子图像、载其传记的矩形铜镜”说明儒家经典已进入皇家子弟的教育内容,但是无法体现出“《汉书》中对刘贺的记载不足为信”,因此,史料实证需要科学严谨的态度,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最接近于真实的历史”;D项说法错误,错在“可以还原真相”。 3. 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 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 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 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 【答案】B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

4. 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051万项: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己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

A. 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 B. 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C. 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 D. 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朝的耕地面积和玉米种植面积扩大,表明传统农耕经济不断发展,但没有出现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的转型,故C项正确;A项包含在C项之中;B项说法错误,错在“日趋频繁”;D项说法错误,错在“根本”。 5. 表l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情况。它反映了

A. 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顺差 B. 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 农产品的世界竞争力上升 D. 资本主义经济己渗入农村

【答案】B

【解析】中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增长说明了中国农产品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依赖程度的增强,也说明了中国农业半殖民地化程度在加深,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农产品在外贸中处于逆差而非顺差,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不涉及中国农产品的竞争力问题,也没显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己渗入农村方面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6. 1919年之前,在中国宣传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更少。1919年之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造成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 B. 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 C.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D.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主要是由于当时国情所决定的,即是由当时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而导致的,而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均只是国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动的具体表现,所以本题只有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

7. 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战时土地政策大纲》,其中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规定:“奖励人民以土地呈献政府,并应没收汉奸土地,征收利用不良土地,依法分配于伤兵难民。”这主要说明

A. 社会矛盾变化促使国民党调整土地政策 B. 为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政府调整政策 C. 国共合作推动了国民党±地政策的调整 D. 国民政府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 【答案】A

【解析】抗战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是抗战的需要、社会矛盾变化促使了材料中的国民党进行土地政策调整,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政府调整政策是为了抗日而非为了解决伤兵难民土地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动了国民党土地政策调整是社会矛盾而非国共合作,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国民政府并不致力于实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立足材料,读懂和透彻地理解材料;二是联

系教材知识,注意迁移所学知识与材料的内在联系,运用所学知识和观点进行评论和解析。 8. 1972年中美两国签署的《联合公报>中,有一段对“一个中国”政策的经典表述:“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这表明美国

A. 向中国发出改善关系的信号 B. 支持中国政府“一国两制”构想 C. 当局放弃对台湾当局的扶持 D. 承认新中国的唯一的合法地位 【答案】D

点睛:中美关系正常化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要历史事件,中国同美国关系缓和以后,中国迎来了建交的高潮,其中重要的有1972年中日邦交关系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立了外交关系等。新中国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的一系列的外交的突破还有: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

9. 公元前399年,一个叫莫勒图斯的年轻人在雅典状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他不信城邦诸神,引进新的精灵败坏青年。于是,苏格拉底被传讯,最终以亵渎神灵,败坏青年为名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的雅典

A.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集体暴政 B. 人文主义精神起源 C. 民主政治限制公民思想自由 D. 城邦制度日益衰弱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雅典公民的思想是不自由的,是受雅典民主政治制约的,这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之一,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并不涉及集体暴政和人文主义精神,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雅典的思想不自由而非城邦制度日益衰弱,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10. 18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休谟认为,道德规则不是由理性创造的,而是通过演化而来的。任何社会中的秩序也不是由理性创造出来的,而是在某些条件下通过演化而得到的。据此可知,休谟

A. 对法国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 B. 认为进步必须以传统为基础 C. 为光荣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D. 反对将理性作为启蒙的武器 【答案】B

【解析】休谟强调道德规则和社会秩序均是通过演化而得到的,实际上是强调社会进步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以渐进演变的方式取得。故答案为B项。休谟的观点与法国大革命无关,排除A项;光荣革命是在1688 年,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1. 斯大林在1928年《论工业化和粮食问题》的演说中说:“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为了保持并加快工业发展的现有速度,保证工业满足全国的需要,我们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强调农业集体化是工业化的基础 B. 斯大林准备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C. 农民对斯大林模式产生严重不满 D. 斯大林为其经济发展模式辩解 【答案】D

【解析】材料反映了苏联为了实现工业化而让农业、农民做出了巨大的牺牲,材料中的“不得不暂时征收这种税”等字眼说明了斯大林在为自己所创建的经济发展模式辩解,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A、C均是自身是正确但材料并未强调这两个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斯大林并未放弃计划经济体制,选项B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

12. 下图是2014年的一幅漫画《美国患上贸易保护依赖症》。该漫画表明

A. 国际贸易总体发展缓慢 B. 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增强 C. 世界贸易缺乏制度构建 D. 贸易壁垒危及自身利益 【答案】D

【解析】材料所述为美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提高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的措施最终伤害到了自己,由此可以得出贸易壁垒危及美国自身利益,D正确;A与材料无关;材料旨在反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2r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