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
更新时间:2023-05-23 23:0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 世界当代史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世界当代史资料
世界当代史
列举题10选5
1、列举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参与德国方面作战的国家:匈牙利,保加利亚
【参与对德国方面作战的国家:英国,法国,俄国,美国,中国,塞尔维亚,希腊,波兰】
2、组成欧共体的其他三个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经济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3、列举赫鲁晓夫期间苏美三次危机以及爆发时间:
①1958年欧洲大陆的第二次柏林危机
②1961年8月至10月在欧洲大陆的第三次柏林危机
③1962年10月的古巴导弹危机
4、列举不结盟运动的5个发起国和领导人:
南斯拉夫—铁托;埃及—纳赛尔;印度—尼赫鲁;印度尼西亚—苏加诺;加纳—恩克鲁玛
5、按先后顺序列举最先爆炸核武器的五个国家:
1945年美国;1949年前苏联;1952年英国;1960年法国;1964年中国
6、按照先后顺序列举70—80年代美国总统的名字:尼克松,福特,卡特,里根
7、 列举60s中苏关系恶化的三个重要事件:
1960年苏联撤走在华科技专家并挑起边界纠纷
1962年,苏联在新疆伊犁地区策动叛乱并指责中国对印的自卫反击战为入侵印度
1969年3月苏联入侵我国珍宝岛事件。
8、 列举日本右翼分子制造的有损中日关系的三个重要事件:
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宪法、中日毒饺子事件
9、列举50s美国出面组织的四个军事集团的名字:
1951年:《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日安全条约》、《美澳新安全条约》;
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美蒋共同防御条约》;
1955年:《巴格达条约》
10、列举20c80-90s先后加入欧盟的国家:
1972年1月22日。英国、爱尔兰、丹麦和挪威加入
1973年后,英国、丹麦、爱尔兰、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个
20世纪80年代之后,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
1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使欧盟成员国扩
名词解释5x5`=25`
铁幕演说:1946年3月5日,以民间身份访问美国的丘吉尔在杜鲁门的陪同下,在富尔敦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了题为“和平砥柱”的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了。”“铁幕”以东的中、东欧国家无一不受到苏联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根本没有真正的民主”;他提出,“此刻正高居于世界权力顶峰”的美国应担负起对“未来”的责任;他呼吁英、美结成联盟,英语民族联合起来,运用各种力量和手段制止苏联共产主义的“侵略扩张”。这就是丘吉尔的“铁幕演说”,它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
铁幕演说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3月13日,斯大林发表讲话,指出丘吉尔在挑起新的战争。一时,国际上
许多人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大有爆发的可能。针对这种担忧,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地带学说”。
丘吉尔铁幕演说发表后,杜鲁门加快了遏制苏联的步伐。1946年9月24日,白宫助理克拉克·克利福德提出
了一份题为“美国与苏联关系”的报告。正式确定了以遏制苏联为核心的全球扩张战略。
新东方政策:在阿登纳执政时代,西德推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在与东欧及其他国家的关系问题上,于1955
年提出“哈尔斯坦主义”(由外交国务秘书哈尔斯坦制定而得名),即西德政府是代表德意志国家的合法政府,不承
世界当代史资料
认东德是主权国家,除苏联外,不同与东德建交的国家建交,不承认战后欧洲边界现状。
“哈尔斯坦主义”虽然巩固了与西方的关系,但它把西德同东方隔绝起来,限制了自己发挥主权国家的作用,
随着60年代国际形势的变化,明显地暴露出不利于西德发展的局限性。
1969年9月,西德举行大选,勃兰特领导的社会民主党同自由民主党联合组成新政府,勃兰特任总理。他上台
后,在外交上正式提出了“新东方政策”。其主要内容是:在加强与西方合作的同时,与东欧达成谅解,积极改善与苏联东欧的关系;承认战后欧洲现状,承认两个德国并存的局面,主张在“一个民族、两个国家”的基础上,扩大同东德的交往,最终实现德国的统一。
“新东方政策”的第一步是与苏联、波兰达成谅解。为此,1970年8月,勃兰特访问莫斯科,8月12日与苏
联签署了《莫斯科条约》,双方保证“不以武力相威胁或使用武力”;西德承认战后所有欧洲边界的不可侵犯性,苏联不反对德国通过和平手段重新统一。
《莫斯科条约》的签订为进一步改善西德同东欧各国的关系扫清了道路。12月7日,勃兰特访问华沙,向华沙
50万二战时期被杀害的犹太人致哀,并与波兰政府签订了《关于两国相互关系正常化基础条约》,双方确认两国现有边界“不可侵犯性”,“保证无条件地尊重彼此的领土完整”。上述两个条约统称为“东方条约”。
“新东方政策”的第二步是实现两个德国关系正常化。但勃兰特在推行“新东方政策”的过程中,同东德的交
涉充满了艰辛。勃兰特政府坚持“一个民族、两个国家”,而东德政府主张“两个国家、两个民族”,几经谈判,没有进展。在勃列日涅夫的压力下,东德领导人才同意让步。1972年12月1日,在波恩签署《关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系的基础条约》,规定彼此承认是主权国家;双方在平等基础上发展睦邻关系;“哪一方都不在国际上代表另一方”。1973年9月,两个德国同时加入联合国。
“新东方政策”的第三步是同其他东欧国家建交,发展与东欧的贸易关系。1967年、1968年,西德分别与罗
马尼亚、南斯拉夫建交,1972年与波兰建交,1973年又先后与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建交。
1974年5月,勃兰特辞职,由斯密特继任总理。他在外交上推行“均势战略”与“双轨政策”。
(见教材第151-154页)。
杜鲁门主义:1947年2月21日,英国政府照会美国国务院,提出由于国内财政困难,从3月31日起,将停止对希腊、土耳其的军事、经济援助,希望美国承担起“对这两个国家的责任”,以免“落入苏联控制之下”。
这一照会正中美国下怀。3月12日,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一篇咨文,请求国会在1948年6月
30日以前,向希腊、土耳其提供4亿美元的援助,并派遣文职和军事人员前往执行任务,利用一切经济和军事手段,控制希腊、土耳其。这篇咨文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它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正式破裂和美苏冷战的全面展开。杜鲁门后来解释说,“这就是美国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
猪湾事件:古巴革命取得胜利后,古巴政府要求苏联给予援助。1960年,苏、古达成协议,苏联给予古巴贷款,并购买古巴的白糖。美国不甘心古巴落入苏联的势力范围,1961年4月20日,美国支持古巴流亡分子在古巴的猪湾登陆,企图颠覆古巴政府,但被古巴军队消灭。“猪湾事件”后,古巴完全倒向苏联,苏、古关系更加密切。
亚非会议:亚非会议是在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背景下,第一次由亚非独立国家自己召开的、没有西方殖民国家
参加的国际会议。
1954年,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和主权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
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在国际上产生了极大的反响,推动了亚非会议的召开。
亚非会议由南亚五国共同发起(印尼、缅、斯、印、巴),邀请25个(其中中非联邦因发生政变未能出席)亚
非国家于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举行。会前(4月11日),美蒋特务为了阻止中国政府参加会议,制造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见第三章第三节)。美国还派出了70多人组成的庞大“记者代表团”,其中不少是临时“改行”的议员,他们在会上煽风点火,挑动个别与会的代表提出所谓“共产主义威胁”,把矛头指向中国。
周恩来总理兼外长毅然率领中国代表团与会。在大会无法进展的情况下,4月19日,周总理临时决定,将发言
内容改为书面发言,散发各与会代表,并作了一个激动人心的补充发言,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被大会普遍接
世界当代史资料
受,从而为大会的最后成功奠定了基础。他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经受过、并且现在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总理的演说,得到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
4月24日,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亚非会议胜利闭幕。公报提出了著名的处理国际关系
的“十项原则”,这十项原则实际上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公报所体现的亚非人民反帝反殖,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谋求友好团结,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合作的精神,被称之为“万隆精神”。
亚非会议标志着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主宰亚非人民命运的旧时代的结束和亚非人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新时代
的开始,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加速了亚非地区殖民体系瓦解的进程,同时为缓和当时的国际紧张局势、维护世界和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亚非会议表明,亚非国家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它是第三世界崛起的先声。
日美安全条约
超越遏制:布什的“超越遏制”战略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提出后,美国保持怀疑、观望态度,但经过观察与争论,认为苏联国内特别是外交政
策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愿意与苏联谈判,逐步实现“从对抗走向缓和”。
1985年11月、1986年10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举行了两次首脑会晤。1987年12月8-10日,美苏第三次首
脑会议在华盛顿举行,8日,里根与戈尔巴乔夫签署了《消除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规定双方在3年内全部销毁射程做500-5500公里的陆基导弹,其中美国导弹859枚,核弹头895枚;苏联导弹1752枚,核弹头2572枚。这是两国核裁军谈判上的一个重大突破。
1988年5月底6月初,美苏首脑在莫斯科举行了第四次会晤,签署了两项裁军协议和7项双边协议,并确定继
续对话。
1989年是美苏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这一年,苏联为了集中力量进行国内改革,完成了从阿富汗撤军,对
东欧剧变采取了不干涉政策,并单方面裁军50万,使美苏关系进一步缓和。
同年春,匈牙利实行多党制,波兰团结工会合法化。4月,基辛格、中曾根和德斯坦3人为美日欧委员会合写
了《重新建立对苏联的共同战略》的报告,认为由于共产主义体制的危机和面临的困难,苏联内外政策正在发生变化,建议西方“支持东方向市场经济和民主制度靠近的努力”,使东欧芬兰化、苏联自由化。
布什政府经过仔细研究,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符合美国的利益。5月12日,在德克萨斯农业和机械大学毕业
典礼上,首次提出对苏“超越遏制”战略。他说,我们现在正接近于战后两种观念——即暴政与冲突和民主与自由之间历史性较量的尾声;随着苏联走向更加开放和民主化,我们将采取相应步骤,我们的最终目标是欢迎苏联重新回到世界秩序中来。美国的做法是,以经济实力为后盾,在保存军事实力的同时,利用苏联和东欧改革的机会,使用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手段,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竞争,最终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
1989年12月初,美苏首脑在马耳他举行非正式会晤,双方商定1990年6月举行双方首脑正式会晤,争取早日
缔结裁减军备条约,美国答应扩大美苏经济合作,双方对东欧局势取得一些谅解。
1990年5月31-6月3日,布什和戈尔巴乔夫在华盛顿举行美苏首脑正式会晤,两国在核武器、经济、文化、
科技等多个领域达成了一系列协议。1991年7月,西方七国在伦敦召开第17届首脑会议,会后,戈尔巴乔夫同七国首脑进行了会谈,讨论西方援助苏联改革问题,这是苏联靠近西方世界的里程碑。同月,美苏正式签署《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规定美苏分别在七年内削减战略核武器28%和35%。
从遏制到超越遏制战略的改变,表明美国对苏战略的重点,由依靠军事威慑力量转向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进
行渗透,但最终的目标是建立美国的霸主地位。
不结盟运动:不结盟运动是在“万隆精神”的指引下,由中小国家组成的国际性政治运动,它是在一些有声望、
有影响的民族独立运动领袖的推动下兴起来的。
早在1956年7月,铁托、纳赛尔和尼赫鲁在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就提出了不结盟的主张。此后,他们又
与印度尼西亚的苏加诺、加纳的恩克鲁玛进行了会谈,决定共同发起不结盟运动。其中,铁托对第一次不结盟国家
世界当代史资料
首脑会议的召开起了关键的作用。1961年2-4月,铁托访问非洲9国,建议举行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他与纳赛尔的积极努力下,1961年6月,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筹备会在开罗举行,有20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同年9月,第一次不结盟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25个国家(即创始会员国)出席了会议,它们代表着10亿人口,其中15个国家是亚非会议的参加者。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或政府首脑会议宣言》,宣言表示:支持各国人民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斗争;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一切形式的外来统治;主张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和平共处;反对军备竞赛和维护世界和平。
这次会议,标志着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是第三世界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
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是:独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结盟。不结盟运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是定
期召开各种会议,其中以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最为重要。自1973年始,首脑会议制度化,每3年举行一次,由东道主担任主席。
不结盟运动创始人的最初目的是要联合新独立的国家和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形成一支不依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
国及其集团的独立政治力量,参与国际事务,以争取和维护亚非拉国家的政治独立,发展民族发展,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60年代,不结盟运动的斗争矛头主要指向新老殖民主义,70年代以来,转向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古巴导弹危机:“猪湾”登陆失败后,美国继续推行政治上颠覆、经济上封锁古巴的政策,并制定了暗杀卡斯
特罗的计划。古巴要求苏联予以帮助。
为了抵制美国的全球扩张,赫鲁晓夫不顾其他苏联领导人的劝阻,于1962年4-8月,将苏联导弹运往古巴。
美国得知后,立即作出强烈的反应,美苏关系骤然紧张,几乎走向核战争的边缘,经双方反复交涉,10月底,赫鲁晓夫在取得美国保证不再进攻古巴后,被迫从古巴撤走导弹,一场美苏冷战危机才告平息。
(见教材第68-70页)。
古巴导弹危机具有划时代是历史意义。
第一,它导致了美苏合作主宰世界;
第二,它宣告了美国消灭古巴的企图完全失败,给第三世界国家反对超级大国侵略,争取和维护民族自由、国
家独立以巨大的鼓舞和信心。
(教材第71-72页)。
布拉格之春
简答题 3x10`=30`
1. 简述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及其主要内容
1.60年代美国国内的人民运动
民权运动、反战运动、新左派运动是60年代美国的三大社会运动,参加者绝大多数是学生,对美国内政外交
冲击很大。
民权运动兴起于60年代初,其方式基本上是和平的。其内容主要是反对种族隔离、种族歧视、争取女权。其
结果使黑人在乘车、选举、住房、教育等方面获得了一些权益,使妇女在获得与男子平等权利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约翰狲政府使越南战争升级,导致全国规模的反战运动,参加示威游行的人数达数百万,甚至在前线出现士兵
拒绝服从命令的现象。
新左派运动是在民权运动中出现的一股社会思潮,参加者大多是投身政治运动的青年大学生。1962年6月,45
名各团体的代表在密执安州的休伦港成立“争取民主社会大学生协会”,并通过《休伦宣言》,批判美国的种族主义和冷战政策,主张以仁爱、深思、理智及独创性等道德力量和优秀品质,来代替“占有、特权”等弊端。至此,新左派运动正式形成。
新左派运动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内部组织松散,受马克思主义、薪弗罗伊德主义、非暴力主义和无政府主义
思想的影响,其实质是人道的空想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改良主义。60年代前期,其主要斗争目标是争取民权,反对现行的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制度;从1965年开始,一部分人转向主张采取暴力行动,甚至进行恐怖活动,常常与警察发生冲突。到70年代,新左派运动逐渐消失,其残余力量投入新的反战运动。
世界当代史资料
2.尼克松主义及其对华战略意图
尼克松(1915-1998)自1947年起当选为美国众议员,1951年起任参议员,1953-1951年任艾森豪威尔政府的
副总统,在艾森豪威尔生病期间三次代行总统职务,是一位靠反共起家、以“冷战斗士”著称的共和党人。尼克松一贯主张对中国采取强硬政策,曾多次公开反对承认中国,反对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并在《洛杉矶时代明镜》上发表文章威胁说:“如果共产党中国被接纳进入联合国的话,政府和国会可能发现无法抗拒人们采取激烈
1行动的要求,其结果可能是美国退出这个世界组织,或者退到只是象征性的参加的地步。”
在1968年11月的大选中,尼克松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一生著述甚多,主要有《领袖门》、《不战而胜》、
《尼克松回忆录》。
60年代以来,尼克松清醒地认识到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国际上,苏联的军事力量急剧上升,在与美国的争
霸中采取了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西欧、日本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增强。国内,美国人民的反战运动日益高涨。面对这种形势的变化,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越南战争后的亚洲》一文,承认“越南战争使美国的军事和经济,甚至社会和在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主张在对付亚洲共产主义问题上,“应当由亚洲国家加以抑制,由美国给予大力支持”,美国不能有“不合理的负担”;强调“美国对亚洲的任何政策,都必须紧紧抓住中国
2的现实”。
在竞选总统中,尼克松多次发表谈话指出,不管今后4年或8年的总统是谁,“都必须同下一个超级大国共产
党中国的领导人谈判”。他在一次与记者的谈话中表示,“如果中国肯发给我签证,我将访问中国 在今后8年内,
3中国问题一定得到解决,不然它将成为悬在头是的剑”。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宣誓就任总统,启用现实主义大师、主张推行“均势”战略的基辛格为国家安全事
务助理(1973年取代罗杰斯为国务卿)。基辛格1923年生于德国,犹大人,1938年迁往美国,1942-1946年应征入伍,加入美国籍。1950年毕业于哈拂大学。1957年发表《核武器与对外政策》一书,成为畅销书,受到副总统尼克松的高度评价,哈佛大学1962年聘其为教授(1954年临时教员)。1973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77年卸任。他是尼克松政府时期以及福特时期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设计师。
尼克松上台后,承认:“今后的世界存在着五大力量中心”,它们是美国、西欧、日本、苏联、中国,主张执行
“军事上的两极性和政治上的多极性”的均势战略,以“多极均势”代替“两极对抗”,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1969年2月2日,尼克松就任12天后,就指令基辛格“探索同中国人和解的可能性”。3月初,尼克松向戴高
乐表示,希望谋求与中国对话。3月末,戴高乐将尼克松这一想法转告了中国政府。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发表了以“越南战争越南化”为主题的声明,提出收缩亚洲,由美国出钱、
出枪,用亚洲人打亚洲人的“新亚洲政策”,西方报刊称此为“尼克松主义”(或曰“关岛主义”)。
1970年2月18日,尼克松在向国会递交的第一份外交政策咨文(年度报告)中,将“尼克松主义”推广为美
国的全球战略,提出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作为“新的和平战略”的三大支柱(以伙伴关系为原则;以实力
4为基础;以谈判为手段)。
“尼克松主义”的对华战略意图是借助中国,抗衡苏联。正如尼克松自己指出,美国的目标是同中国建立一种
“较为正常和建设性的关系”,改善美中关系成为实现“尼克松主义”的重要条件。
尼克松入主白宫后,开始调整对华政策,并采取了一系列主动行动(详见我的论文《毛泽东、邓小平与中美关
系正常化》,载《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1999年第4期)。
1970年初,尼克松提出了“一个半战争”代替“两个半战争”的战略,即在欧洲同苏联打一场大的战争的同时,
在其他任何地方打一场小的战争。这表明,美国已不再视中国为它的“主要威胁”,而把苏联定为主要敌手。
2. 简述阿以冲突的主要原因
3. 简评战后英美特殊关系
4. 简析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主要原因 1
2 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201-202页。 顾学稼等主编:《美国史纲要》,四川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93页。
3 李长久、施鲁佳主编:《中美关系二百年》,第209页。
4 [美] 亨利·欧文:《七十年代的美国对外政策》,三联书店1975年,第196—197页。
世界当代史资料
①美国的特殊扶植和军事订货起了巨大作用。美国把本应拆除的日本军需工厂交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二十一
亿多美元的救济贷款;美国在发动侵朝、侵越战争期间,向日本进行军事订货,日本大发横财;
②大力进口低价能源和原料,出口高价加工品;
③
日本经济的崛起有诸多原因,如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美国的扶植和帮助,朝鲜战争的刺激,廉价原料的取得,
以及政府的政策等。
日本经济繁荣的最大原因是政府干预经济,政府提出和制定各项具体的发展计划,充分发挥官僚机构的作用,
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良好关系(见教材p.332)。
5. 简评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6. 简评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政策
答: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提出英美“特殊关系”、英联邦、英国与欧洲联盟构成英国外交政策的“三环”。他主张继续巩固英美联盟,维持彼此之间的特殊关系。他提出,英国将继续留在英联邦内。他建议,法德两国抛弃旧怨,共同建立“欧洲联盟”,虽然英国将不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可以给予“帮助”。他说,这“三环”同时并存,连在一起,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的组合能摧垮它们;而“我们是在三环中的每一环都占有重要地位的唯一国家”。
“三环外交”的目的在于,力图通过维持英美“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援助,来争取获得与美国平等的大国
地位;利用英联邦的存在来维系殖民利益,以此作为英国增强国际地位的基础;利用联合起来的西欧来对抗苏联,并使英国能主宰西欧。
丘吉尔早已于1945年7月下台,尽管工党政府接受了其“三环外交”政策,但其推行的结果并不如意。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实际上是英国对美国的依附关。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1948年,缅甸独立并第一个退出了英联邦。1949年爱尔兰也脱离了英联邦。为了使英联邦继续存在下去,1949年英联邦总理会议通过决议,对1931年确立的有关英联邦内部关系的“威斯敏斯特法”进行了修改,废除了其中关于“共同效忠国家元首(英王)”的条文,改为各成员国“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从此,英联邦成员国无须在承认英王为本国元首,而英联邦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仅成了各成员国可能进行合作的一种松散联盟,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至于英国企图充当西欧盟主的目标也未能实现。
论述题1x20`=20`
1、 用史实论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答:1989年,东欧政治舞台风云突变,在短短一年多内,东欧各国共产党、工人党或失去执政地位,或另组新
党,原领导班子纷纷倒台,各国的反对派上台执政,其变化之快,举世瞩目,史称“东欧剧变”。
东欧剧变的发生,具有深刻的国际国内原因。
经济发展缓慢,改革遭到失败,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国内原因。二战后,在苏联压力下,东欧各国都不得不完
全按照苏联的模式,确立政治上实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经济上实行全面的计划管理体制,外交上对苏联亦步亦趋。东欧各国实际上成为苏联的附庸,这不仅给东欧各国政治经济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严重伤害了东欧各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因此,1989年开始的东欧剧变,就是要求对内改变苏联政治经济模式,对外摆脱苏联的束缚。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与布什的“和平演变”战略,是东欧剧变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在戈尔巴乔夫的“新思
维”影响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对东欧国家实行和平演变,东欧国家对各种反社会主义的势力采取纵容态度,放松了对西方和平演变的警惕,实质上取消了党的领导,取消了社会主义制度。
2、 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例,论述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一极的历史必然性?
一、 简析尼克松主义的背景及主要内容。
背景:
1、五、六十年的朝鲜、越南战争,导致美国财政状况恶化,国内大规模群众反对越战和黑人民权运动
世界当代史资料
使美国实力地位下降,而苏联势力地位有所增强。
2、西欧、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形成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3、第三世界的崛起,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
主要内容:1、把建立同盟国的“伙伴关系”作为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要求盟国在经济、军事政策上协调一致,共同对付
苏联;
2、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通过谈判制约苏联,维持美苏之间的均势;
3、利用中国制约苏联,积极打开对华关系大门;
4、在第三世界缩短战线,加强重点。
二、简析阿以冲突原因。
1、20世纪上半叶,犹太复国运动组织大批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造成与阿拉伯人争夺土地的冲突。
2、耶路撒冷的旧城同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城,但三大宗教彼此互不包容。
3、美国和苏联为了在中东渗透自己的影响,各自扶植了一批国家,一步步升级了阿以冲突。
4、以色列为解决水荒而拦截约旦河及其支流河水,使阿拉伯国家也受缺水问题的困扰。
5、以色列在中东战争中先后占领了原本属于阿拉伯国家部分领土,并定居之上。
三、 简评战后美英特殊关系。
1、 美英特殊关系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天然性:特殊的历史渊源和共同的文化背景是英美联盟的自然纽带,这是天然性。必
然性:战后美英在称霸世界战略中,美英两国都必然要互相利用。两面性:两国的利益关系是既互相一致又相互冲突的双重复杂关系。不平等性:在特殊关系中,英国始终是处于被动从属地位,而美国则掌握了主动权。
2、 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政治更加日益孤立。英美特殊关系,使英国在加入欧盟过程的始终都受到制约。
3、 英美特殊关系影响世界格局,促成两极格局的形成。
四、 简析日本经济起飞的原因。
1、 日本进行了较广泛的社会改革,废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2、 较稳定的国内政局环境,创造了有利的环境;
3、 政府干预经济,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
4、 制定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
5、 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为经济现代化提供了高素质人才;。
6、 日本在美国和朝鲜、越南战争的大量军事订货中大发横财;
7、 美国出于自身利益而对日本进行大力扶持和保护。
五、 简评戴高乐的外交政策。
1、 戴高乐向美国在西方世界事务中发起挑战,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削弱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能力,也提高了法国在
欧洲事务中的影响;
2、 法国实行“非殖民化政策”,赢得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增强了其在全球的地位。
3、 戴高乐独立外交政策的实践,对其他国家维护民族独立和主权、缓和东西关系起到了推动作用;
4、 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5、 经济不足是其弱点,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法国地位。
六、 简评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
1、该政策客观上让英国有机会维系其“霸业余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欧洲“新均势”的形成,有利于国家的战略安全;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使其有资格继美国、苏联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利地保障了国家在战略上的主动性;
2、英国获得了“马歇尔计划”的大多数份额,促进了经济的恢复;
4、有助于具有浓厚保守主义传统的英国现实主义外交政策平稳“着陆”,避免了大起大落可能产生的问题;
世界当代史资料
5、然而英国政治家们在推行“三环外交”的过程中,始终背着“世界大国地位”的沉重包袱,不能不面对实力有限与战线过长的矛盾。这也是导致英国外交战略不得不逐步收缩,从大国全球外交逐步朝重点面向欧洲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
简评丘吉尔的三环外交政策?
“三环外交”是丘吉尔为二战后的英国构想出的外交战略基本原则,对战后英国外交政策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二战给英国以致命的打击,丘吉尔认识到,昔日英国的霸主地位势必为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大国所分享。1948年10月保守党年会上,他正式提出“三环外交”的具体设想。
所谓“三环”,指的是以英美联盟为基础的说英语的国家、英国和欧洲、英国和英联邦。丘吉尔认为,“这三大环同时并存,一旦它们连接在一起,就没有任何力量或力量结合足以扼倒它们”。而在这三环中,英国正处在三环海运和空中航线的中心,“有机会把它们全部连接在一起”。
“三环外交”包含着深遂的战略思想,其目的是希望与法德和解,振兴西欧,与美国保持“特殊关系”,借助美国的力量抗衡苏联,以及继续控制英联邦统治下的殖民地,以维护英国传统利益和挽回二战后受损的大国地位。
但政策推行的结果并不如意。所谓英美“特殊关系”,实际上是英国对美国的依附关系。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各殖民地纷纷独立,英国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为了使英联邦继续存在下去,1949年英联邦总理会议通过决议,对1931年确立的有关英联邦内部关系的“威斯敏斯特法”进行了修改,废除了其中关于“共同效忠国家元首(英王)”的条文,改为各成员国“接受英王为独立成员国自由联合体的象征”。从此,英联邦成员国无须在承认英王为本国元首,而英联邦的内涵也发生了根本变化,仅仅成了各成员国可能进行合作的一种松散联盟,日不落帝国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至于英国企图充当西欧盟主的目标也未能实现。
简述尼克松主义背景及内容
阿以冲突主要原因
评战后英美特殊关系
简要分析战后日本经济起飞主要原因
评价戴高乐外交政策
评价丘吉尔三环外交政策
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亚非会议、日美安全条约、猪湾事件、不结盟运动
新东方政策、古巴导弹危机、超越遏制、布拉格之春
用史实论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
以欧洲一体化为例论述二战后世界格局由两级走向多极化的历史必然性
“尼克松主义”提出的国际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确立了在全球的霸主地位。但到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经过20多年的分化和改组,国际关系形成了新的战略态势,美国由此面临空前的困境和挑战。
从1945—1968年,美国先后5次陷入经济危机的泥潭,从而严重削弱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和对外竞争能力。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重1948年为53.4%,1969年降至43.3%。在资本主义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1947年为32.4%,1967年为15.6%。黄金外汇储备1949年为245.63亿美元,1970年为117.01亿美元。特别是6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越南战争的逐步升级,美国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逆差,美元信用严重受损,从1960年10月到1973年3月相继发生10次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的“美元危机”风潮。截至1971年8月,外国债权人手中拥有的短期外债激增到642亿美元,超过美国黄金储备的5倍多。尼克松政府被迫于1971年8月15日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中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用美元兑换黄金,割断美元和黄金的直接联系。这意味着布雷顿森林会议决定的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随之走向解体。
世界当代史资料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的苏联利用美国穷于应付越南战争的机会,大力提高生产和扩军备战,促使美苏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经济上双方差距不断缩小。据苏联提供的材料,苏联国民收入1950年为美国的31%,1970年上升为美国的65%。苏联工业总产值1950年相当于美国的30%,1960年上升到美国的55—65%,1970年再上升到美国的80%。1960年,苏联已有十几种工业产品产量超过美国,到70年代前期苏联的钢铁、石油、水泥、化肥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也超过美国而跃居世界首位。军事上双方基本上形成了核均势。据美国公布的材料,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时,美苏战略武器(包括洲际导弹、潜艇发射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之比约为4∶1,即美国拥有1038件,苏联拥有265件。10年后,美国拥有2165件,苏联拥有2167件,美国丧失了对苏联的压倒性核优势。此外,苏联还建成了一支包括庞大核潜艇舰队在内的远洋海军,在常规兵力和大多数常规武器数量方面对美国占有优势。
随着60年代末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的经济地位逐步下降,美国、西欧、日本之间经济力量对比开始发生变化。就工业生产年增长率而言,1950—1972年,美国年增长率只达4.6%,而日本为14.5%,联邦德国为7.9%,法国为4.6%。就工业生产总值207而言,1948—1970年,美国由占资本主义世界32%下降到15.2%,日本由0.5%上升到6.9%,法国由3.7%上升到6.4%。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势必导致三者相互政治关系的重新调整。由于各自的地理环境和战略利益不尽一致,西欧国家试图制定具有欧洲特色的外交政策,保持相对的独立性,争取同美国建立新的平起平坐的联盟关系。有的公开批评美国的印支政策和中东政策;有的违背美国的意愿主动与东方国家展开对话并建立外交关系;有的干脆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组织。日本也仿效西欧国家,提出了“过渡到政治大国”的口号。事态发展表明,西欧、日本经历战后近1/4世纪的恢复之后,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明显增大。
第三世界的崛起也日益冲击美国的霸权地位。战后以来,一大批亚、非、拉国家相继赢得独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联合国从最初的50个会员国扩大到130个,成为广大中小国家讨论世界大事的讲坛。在1971年的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团结合作与坚持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得以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以保持和平中立为宗旨的不结盟运动于1961年诞生后,便将斗争矛头逐步指向美国推行的新殖民主义,在非洲、中东、印支、裁军、海洋法、国际经济关系等问题上谴责美国的霸权主义立场。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77国集团”于1964年提出了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行动纲领,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反对帝国主义剥削。所有这一切都预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即第三世界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从反帝反殖进而发展到反霸,从寻求政治独立进而发展到寻求经济独立。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从自身的战略与经济利益出发,普遍赞同收缩海外力量,调整外交政策,“尼克松主义”就此应运而生。
“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内容 1968年11月5日,共和党人理查德·尼克松当选为美国第37任总统。为了使美国在力量相对削弱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住霸权地位,他同基辛格等人立即着手对美国的全球战略进行重大修订。
早在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论文指出,越南战争使美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处于严重的紧张状态,今后亚洲的共产主义应由亚洲国家加以抑制,美国给予大力支持,但美国的国际宪兵作用肯定是“有限的”。
1969年7月25日,尼克松在关岛对随行的记者发表非正式谈话,透露他正在“拟订一项使美国能在太平洋地区继续成为一个强国而又不搞家长作风的政策”,声称美国在同所有亚洲友邦的关系方面要强调两点:第一,美国将悔守条约义务;第二。在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问题上,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美国将鼓励并有权期望逐渐由亚洲国家本身来处理和负责。尼克松的关岛谈话立即引起各方不同的反响。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曼斯菲尔德遂称这次谈话为“尼克松主义”。
同年11月3日,尼克松对全国发表广播电视讲话,正式公布美国今后对亚洲政策调整的三项原则:(l)美国将格守所有的条约义务;(2)如果某个核大国威胁美国的某个盟国的自由,或威胁某个美国认为其生存关系到美国安全的国家的自由,美国将提供保护;(3)在涉及其他形式的侵略的场合,美国将根据条约义务,在被要求时提供
世界当代史资料
军事和经济援助。但美国指望直接遭受威胁的国家承担为本身防务提供人力的主要责任。
1970年2月8日,尼克松向美国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70年代美国的对外政策:争取和平的新战略》的国情咨文,进一步阐述了“尼克松主义”的主题。咨文指出,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209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包办一切;只有在美国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美国利益的时候,美国才会给予帮助。咨文强调,“尼克松主义”的三根支柱是“需要实力地位、需要伙伴关系和需要谈判的诚意”,即美国对其盟国要改变家长作风,建立较为均衡的伙伴关系,以此鼓励盟国承担更大的责任;对其敌手采取灵活态度,进行对话或谈判,以此实现力量平衡;无论对盟国还是对敌手,美国的政策都必须以实力为后盾。这就把关岛谈话从对亚洲的政策推广为全球政策,从一种国家安全政策推广为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处理盟友关系以及对苏对华关系的指导方针。
此后,尼克松又在1971年2月15日给国会的咨文中和1971年7月6日堪萨斯城演讲中充实和发挥了“尼克松主义”。他认为,美国在经济上和军事上曾经处于世界第一位,那时美国实际生产了世界全部财富的50%以上,并垄断着核武器。但是过去的25年已经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所处的地位相比,美国遇到了连做梦也想不到的那种挑战。美国国内陷入分裂,精神方面的危机类似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的衰落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告别了美国占主导作用的时代而进入了一个多极外交的新时代。现在世界上不再仅仅有两个超级大国,而且有美国、苏联、欧洲、日本和中国等五大力量中心,它们将决定在本世纪最后1/3时间里的世界前途。因此他的政府必须引导美国在外交政策方面经历一次根本的转变。1
基于上述对美国国情和国际形势的总的分析判断,尼克松在基辛格的协助下制定出一套新的军事战略和外交战略。
尼克松政府认为,在美国军事力量压倒一切的时代里,美国210及其盟国可以依靠大规模报复的军事原则;在新的核恐怖平衡时代里,如不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同苏联的种种对抗。据此,美国在安全防务上推出了“现实威慑战略’”。其主要内容是:(1)在核力量方面以“充足”论代替优势论。所谓“充足”系指“确使所有潜在的侵略者认识到如果打算进行核袭击或核讹诈,或打算采取可能升级为战略核战争的行动,比如苏联对欧洲进行常规袭击”,那就会“冒无法承受的风险”。尼克松在就职后举行的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说,他的目标是拥有“充足的军事力量”来保卫美国在全世界的利益,“充足”是一个比“优势”更为合适的术语。1974年,美国国防部将发挥美国核武器机动性强、命中精度高和弹头小的特长,将核战略方针由优先打击苏联城市改为优先打击苏联军事目标。(2)在常规力量方面以“一个半战争”的设想代替“两个半战争”的设想。鉴于中苏两国联手在欧亚两个战场同美国打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尼克松政府确定今后准备在欧洲打一场大战,同时在东北亚或中东打一场小战。(3)实施与盟国分担责任的“总体兵力”方针。尼克松政府提出,遏止战略核战争依靠美国;遏止战区核战争主要依靠美国,但拥有核武器的盟国分担部分责任;战区常规战争由美国和盟国共同分担;地区性战争由当地国或盟国承担主要责任。
根据这一新的军事战略,尼克松政府削减了常规部队的规模。美军人数从1968年的354.7万降为1976年的208.4万。军费开支从1968年的812亿美元降为1973年的784亿美元,同期军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8.6%降为5.9%。在军事部署上,加强国内驻军,削减海外驻军,而在海外则是加强欧洲驻军,收缩亚洲驻军。到1976年9月,亚太地区美军为18.8万,占海外驻军总数的34.5%;欧洲地区美军则为31万,占海外驻军总数的56.9%。此外,美军注重发展战术核武器作为战区常规力量的后211盾,以遏止苏联可能发动的攻击。截至1978年,美国战区核部队已拥有2.2万枚战术核弹头。
尼克松政府认为,如果世界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大体维持平衡,则世界将更为安全;如果一个强国较其对手更为强大,那么战争的危险度可能提高。因此,在“美国无法再将其想法强加于人”的政治多极时代里,美国不要在干涉主义或孤立主义之间作出抉择,而要在战略均势的基础上建立稳定的新世界秩序。从现实状况看,五极世界力量体系的形成,尤其是中苏矛盾构成了世界上最深刻的冲突之一,美国是能够从中获得最大好处的唯一国家,它为美国推行国际均势政策提供了可能性。据此,尼克松政府确立其对外关系为:以建立美苏均势为核心,伺机调整对中国、
世界当代史资料
亚太、欧洲和中东的政策,在这几个领域内留有回旋余地。
不难看出,“尼克松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基础和后盾,以谈判为主要手段。即让日本和西欧共同分摊责任,将盟国推上第一线,实现美国出钱出枪、当地人打当地人的政策;建立一支强大的现实威慑力量,继续履行条约义务,提供核保护;从实力地位出发,明智地进行谈判,在五大力量和三角斗争中开展均势外交,确保美国立于不败之地。“尼克松主义”的实质是,以苏联为头号敌人,把中国看作是潜在的威胁,争取改善对华关系,谋求从印度支那脱身,以便稳定国内,集中精力加强同苏联在欧洲以及欧洲的侧翼——中东进行争夺。这种由全球到处干涉转为全球有限收缩的政策方针,是美国战后全球战略的重大转折。
一、用史实来论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
1、“和平演变”是外部原因。早在50年代起,美国已有“和平演变”政策进攻苏联和东欧。先有杜勒斯的“和平演变”、“解放”,后有尼克松“不战而胜”、里根“革命战略”、布什“超越遏制”等等,企图“用这种曲折缓慢的途径来打败克里姆林宫”。在60年代,苏联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日益孤立,美国在与苏联进行正面竞争的同时,用“和平演变”的手段,将苏联周围的社会主义国家各个击破。而东欧是东方集团中的薄弱环节,帝国主义选择了波兰、匈牙利为突破口,打着“鼓励改革”,利用经济力量诱迫社会主义改变方向,提出“第三个篮子——人权、自由移民、自由交流”等西方观念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东欧各国共产党沦陷,苏联成为众矢之的,最终在“和平演变”前投降。
2、经济没搞好是基础原因。东欧一些国家经济长期落后同期资本主义国家,深层原因是体制问题。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片面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军备竞赛中庞大的军费开支等不合理的经济问题和矛盾,引起广大群众不满。而受大国沙文主义的民族的历史潜意识影响,把这种模式强加于其他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如1968年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这种僵化的模式影响下,经济进步缓慢,甚至倒退,这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基础原因。
3、党的错误路线是关键原因。这点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上尤为突出。1932年,斯大林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向共产主义前进”,赫鲁晓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戈尔巴乔夫“发展中社会主义”等都无视苏联实际,偏离社会主义本质轨道。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更是催化了苏联的解体。另外,在剧变前动乱的关键时刻,东欧八国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多党制。党的混乱错误的路线使国家潜在着很多不稳定的因素,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二、以欧洲一体化进程为例,论述战后世界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的历史必然性?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次年法国便与欧洲其他5个国家共同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1957年六国首脑签订了《罗马条约》,1968年开始实施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等等。这些在经济上的一步步合作使欧盟的成员从中得到发展,壮大了自身的经济实力,逐渐摆脱对美国的经济依赖。
2、欧盟正在走向政治联合和“用一个声音说话”。 1997年欧盟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决定实施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2009年欧盟27国签订《里斯本条约》。这些都表明欧盟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可以在国际上不依赖他国独立地表达自己看法。
3、欧共体成立后,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对话与合作。70年代开始,欧共体开始“欧洲对话”,发展同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并与46个发展中国家签订了《洛美协定》,与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这些合作有利于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增强第三世界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使第三世界成为一支制衡霸权主义的重要力量。
4、欧盟正逐步实现独立联合防务和安全。1997年,欧盟15国签署《阿姆斯特丹条约》,规
定西欧联盟将为欧洲联盟提供执行人道主义和救援任务、维和使命和危机处理战斗任务的行动能力。1999年6月,科隆首脑会议通过《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的声明》,决定将西欧联盟并入欧盟。欧盟在欧洲的防务和安全方面目前还取代不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冷战时期作为超级大国之一的苏联的直接军事威胁是促进西欧防务合作的主要因素。
正在阅读:
世界当代史 复习资料(答案整理)05-23
临床上哪些是1型糖尿病的症状07-18
学校外国专家管理制度08-10
学校五年级数学计算能力竞赛实施方案12-29
“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专题组织生活会经验交流材料02-23
工作大纲及施工计划安排04-18
1--中国科学院大学关于印发《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评03-08
Android系统手机通讯录导入模板04-05
2012年考研政治大纲解读03-10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选题系统06-2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当代史
- 复习资料
- 整理
- 答案
- 世界
- 华莱士暑假社会实践报告
- 潘麟导师:正确的择师观
- 数值分析李庆杨版习题及答案
- 世界十大奢侈服装排名
- 201503市政工程安全培训
- 地质雷达在城市改建场地地下管线详查中的应用
- 创新学理论体系图
- 第8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习题 9- (3)
- 德力西电气产品选型手册2011版
- 2003年1月英语四级考试真题
- 起点创业营查立:天使是VC的排头兵
- 海上保险合同的标的
-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2005年第一季度工作汇报
- 企业发展战略设计与实施要务
- 数值分析第五版_李庆扬__课后习题答案
- 第二十一讲_新建路面厚度设计与竣工验收弯沉
- 曲线运动_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学案
- 2018年尔雅网络通识课程书法鉴赏章节测验部分答案
- 超市中的数学问题
- 2021银行财务会计个人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