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酒瓶之我见

更新时间:2023-11-10 00: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千酒瓶之我见

1996年7月,河北省迁安市区东北角花亭庄南发现了金代古墓群,在3号墓中出土了三个大“千酒瓶”,这对考察迁安的酿酒业有重要的价值。

一、千酒瓶的详细介绍

千酒瓶又称“鸡腿瓶”、“鸡腿坛”,是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它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长,形如鸡腿,故名“鸡腿瓶”。此瓶多以黑褐釉或茶叶末釉为装饰,瓶外部通体有凸起或凹入的弦纹装饰。弦纹的宽度与手指宽度相等,瓶腹部刻有“千酒”二字,缸胎粗瓷,酒瓶高45.8cm,瓶腹外围长38.5cm,口径6.1cm(口底相似),容量1.5公斤。

二、千酒瓶的发展历史

千酒瓶是一种容器,远在汉唐即有之,唯型制略有不同。汉代多釉陶,板口溜肩,上腹微鼓,下腹渐收,平底。隋唐时代广口短颈斜肩,肩以下瘦长,小平底,空瓶直立不稳,注满酒以后,因容积在上,直立方稳,它能适应游牧居民实用,或在地下挖一小孔将瓶置上则更稳。故宋时辽金多风行,特别是北方契丹族常用的贮藏器,因造型如鸡腿而得名,又称鸡腿坛。一般光素,有的器身饰瓦垄纹,肩部常有铭文,或汉字,或为契丹文字。

据文献记载,辽代壁画中,有契丹人背细长坛罐的画面,说明这类器皿是为了适应游牧生活而生产的,曾有报道“东北赤峰市缸瓦窑村和林东白音戈勒,辽代窑场,曾大量烧制过鸡腿瓶。”

1958年7月,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察哈尔右翼前旗的土城子清理元代集宁故城时,出土一件小口鸡腿瓶,短颈,瘦腹细长,饰凸璇纹,呈瓦棱状;高43.5厘米,肩部刻有“葡萄酒瓶”四字,说明该器是贮藏葡萄酒所用。

我馆历史文物展厅展出的“千酒瓶”发现于金代李酒使墓葬中,说明这“千酒”应该与李酒使有关。“酒使”是地方官员,官位六至八品不等,通过查阅《金史》食货志及百官志能够了解到,金朝对酒类生产交易监征税单独设立了机构和官员,不与其他税种混同,类似我们现在的酒类专卖。同时,就一个县的征税多寡设立机构和官员,俸禄也不一样。 据史书记载,当时金中都酒税为十六万四千余贯,山西杏花村汾酒年税在六万贯,而五粮液当时称杂粮酒,仅五千贯而已,可见当时迁安酒业的繁华。另据《中国北方民族美食史》记载:金代允许汉人为官的家庭不多,只有韩、刘、马、赵四大家族及后起的李、时等家族为重族、望族,可以为官,所以,姓李的可以做酒使。

此外,在金代官员墓葬中发现千酒也说明它还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酒,或是皇家酿造,或是为纪念什么重大事件。也有的专家说“千酒”就是古代的“旨酒”,也就是国家的美酒。但既是国酒别处没有发现实物,只在迁安出土,那就说明“千酒”只能与迁安有关。假如是古老的国酒,就应该各朝代都有生产。迁安从汉到清各个时期的古墓均有发掘,但唯独在金墓中出土了“千酒”,说明“千酒”是在迁安金代时生产的一种特殊酒。

三、专家关于千酒的推测

《搜神记》中记载辽代中山战国有一位高超的酿酒师狄希,他酿造的酒能使人大醉一千天。当时有一个叫刘玄石的人向他讨要一杯酒,谁知回到家中便醉死了,家人没有怀疑地将其埋葬。三年后,狄希来探望刘玄石,得知他已经下葬,就告诉其家人将棺木打开,正巧刘玄石酒醒,大叫一声“好酒”,随后他喷出的酒气又使旁人大醉了三个月,当然这只是一个有意思的神话传说。

专家对于千酒有两种看法:一是“千日酒”是储存一千日的酒,并且必须在“酒海”中储存。“酒海”是用桑条和荆条编成的酒篓,内壁用桑皮纸、猪血、石灰等物,用特殊工艺处理,然后贮酒,一个小酒海可贮1500千克—2000千克白酒,大酒海可贮2500千克—4000千克白酒。无论是能醉人千日的“千日酒”,还是酿造千日的“千日酒”、贮存千日的“千日酒”,总之,是中山国的一种名酒、国酒,相当于现在茅台酒的地位。

另一种说法“千酒”是为了纪念迁安两件大事而举办大型庆典喝的一种高档纪念酒,这两件大事一件是更改县名,一件是搬迁新址。迁安,商归孤竹国辖,春秋时为令支国,战国时属燕国,曾一度为山戎族统治,秦为离枝县,属辽西郡;汉朝改离枝县为令支县,属幽州辽西郡。三国时属魏辽西郡。北齐时归肥如县,隋开皇六年(586年)并入新昌县,十八年(598年)更名为卢龙县。辽太祖六年(913年)冬十月,占领了平州(即现今的卢龙县),并

把平州作为后方基地,对幽州、定州等地发动几次大的掠夺战争,俘虏大批人口迁移到辽国,其中把从安喜县抢虏的5000户人安置在现今迁安县城东北20里的青山院一带,与原令支人、渤海人、契丹贵族杂处,仍袭用安喜县名称。在宋辽对峙的后期,居住在黑龙江和松花江及长白山麓的女真族强大起来,1115年建立了金国,大定七年即公元1167年,将安喜县更名为迁安县,并把县城搬迁到现在的县城位置。“迁”字是“迁移”、“搬迁”的意思,“安”字是取“安喜县”的第一个字,意即迁自安喜之意。更改县名是一件大事,搬迁新址县城更是一件大事,遍查金史,当时迁安唯有这两件重大的事件,所以,“千酒”很可能与这两件大事有关。但是为什么不直接写作“迁酒”,而把“迁”写作“千”呢?还是让我们去酒瓶本身去寻找答案。首先,从酒瓶的质地看,显然是一种出自民间的粗瓷。其次,从酒瓶上“千酒”二字书法的率性与粗放来看也可以推断为民间工匠所为。民间的制瓷工匠一般文化水平不高,而且在书写上力求简洁方便,所以在书写时简省笔画甚至用同音字替代,就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在许多民间器物上都可以得到印证。“千酒”二字是在上釉后的泥胎上直接用刀刻上去的,那么,这种简省的写法就更加顺理成章了。尽管是一种民间工艺,却极有可能是官方授意,而具体的操办人很可能就是这位“李酒使”。而且这位李酒使还可能对关外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性十分熟悉,因此在监制酒瓶制作的时候,做成了适宜游牧民族挂在马鞍上使用的“鸡腿瓶”。我们

还可以推断,这种千酒当时并不只是在当地销售,可能要大量销往北部游牧地区。由此我们可以引出第二个话题,千酒到底是白酒还是奶酒?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分析,笔者更倾向于白酒的说法。一是北方天气寒冷,经过蒸馏的高度白酒比奶酒更适宜御寒。二是迁安不具备制作奶酒的条件。迁安是半山区,不适宜大规模放牧,而以当时运输条件,翻山越岭运输鲜奶显然不现实,恐怕半路上就要坏掉了,即使不坏,也需要很高的成本。所以,一定是就地取材,用当地自产的五谷杂粮来酿造的白酒。以当时迁安一带酒业发达的现状看,能够生产这种粮食蒸馏酒,应当是没有问题的。

下面再说说这位李酒使。为什么这位李酒使要把千酒带到自己的墓里?我想,一是因为千酒质量好,再就是他和千酒有关系,而后者又是最主要的原因。什么关系?最主要的一种可能就是,他是千酒的监制者,受官府的委托,他具体承办了千酒制作这件事,而且操办得很成功,让他一生引为骄傲,所以在他离世后,人们把千酒作为陪葬,伴他长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2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