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游国恩版讲义

更新时间:2024-05-22 20:2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讲义

第一编 先 秦 文 学 绪 论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对先秦文学总体概况、基本特征有个总体把握,为以下各章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了解文学史学习研究的方法与思路;掌握先秦文化经历了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的嬗变过程,文学也经历了远古时代传说时期文学(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时期,明确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紧,并打上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烙印;掌握先秦文学的主要特征。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1、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秦文学作者群的流变: 3、秦文学形态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在于介绍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使学生充分认识文学发展与社会文化的密切关系,充分阐述先秦文化由巫官文化向史官文化发展的嬗变过程,以及伴随文化的变迁文学发展的变化状况,从而使学生认识掌握文学文化学的研究视角。 四、思考题:

1、了解古代文学三古、七段的具体划分;了解三古各期文学发展的主要特点。

2、上古诗歌体现为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点,有何史料依据?

3、上古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4、谈谈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5、理解认识先秦文化与文学发展的密切关系。

第一章 上古神话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神话的有关知识,认识神话的价值和意义。 二、具体内容:

1、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2、中国神话所蕴涵的上古社会文化风貌:

3、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

4、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讲授中国神话所蕴涵的上古社会文化风貌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引导学生认识神话作为原始宗教文化下的文学特征,发掘神话丰富的文化内涵。

四、思考题:

1、中国神话主要保存在那些古代典籍中?

2、中国神话包括几类?

3、中国神话蕴涵了哪些民族精神?

4、上古神话蕴涵了那些上古社会的文化风貌?

5、上古神话体现了先民哪些思维特征??

6、上古神话散失的原因是什么?

五、参考书:

袁珂《中国古代神话》 第二章 《诗经》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有关文学史常识,掌握《诗经》丰富的内容、优秀的艺术成就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具体内容: 1、《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2、《诗经》题材、内容的丰富性 3、《诗经》的艺术成就

4、比兴艺术手法在《诗经》中的成功运用

三、重点和难点:

重点介绍《诗经》的艺术成就,集中介绍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三、思考题:

1、掌握〈诗经〉的有关文学常识。

2、试述《诗经》祭祀诗、农事诗的价值和意义。

3、试述《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试分析赋比兴手法在《诗经》中的成功运用。

五、参考书: 1、《诗经》注本

2、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

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繁荣的状况;了解掌握《左传》《国语》《战国策》的主要内容和文学成就。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1、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概况:

2、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3、《左传》进步的思想内容和叙事特征 4、《国语》的文学成就 5、《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三、重点和难点:

本章重点介绍《左传》《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同时结合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形势的介绍,使学生对二书的内容和思想观点有较深刻的认识。

四、思考题: 1、《左传》进步的思想内容有几方面? 2、《左传》善于描写战争,表现在哪些方面?

3、清代学者刘知几称《左传》为先秦散文“叙事之最”,你是怎样认识的?

4、从那些方面看出《战国策》张扬士人精神?其意义何在? 5、《战国策》在刻画人物形象上具有哪些艺术特点?

五、阅读分析作品:

《晋楚城濮之战》《晋公子重耳之亡》、《烛之武退秦师》、《展喜犒师》

《秦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冯谖客孟尝君》、《唐雎不辱使命》

第四章 〈孟子〉〈庄子〉等说理散文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成熟过程;

了解《孟子》《庄子》《韩非子》的艺术成就。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1、先秦说理文的发展与成熟。 2、《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3、《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4、《韩非子》议论文的成熟。

三、重点与难点: 1、《孟子》的论辩技巧;2、庄子思想的评价;3、《庄子》散文的哲理内涵及其“寓言十九”的表现手法。4、《韩非子》议论文的谨严和犀利。

四、思考题:

1、掌握先秦说理文体制发展成熟三个阶段的特点。 2、《孟子》的政治主张和主要思想内容。

4、试以《齐桓晋文之事章》为例,分析说明《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5、你是如何评价庄子思想的? 6、《庄子》如何运用浪漫的艺术手法表现深刻的哲学思想并对社会进行批判的?

8、以《五蠹》为例,分析说明《韩非子》论说文的艺术技巧。

五、阅读作品:

《五蠹》《内外储说》《胠箧》《逍遥游》《齐桓晋文之事章》《劝学》

第五章 屈原与楚辞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战国时期楚辞在南方楚地产生、繁荣情况;了解掌握屈原的思想、人格及其楚辞创作的卓越成就。

二、具体内容和要求:

1、楚辞的特征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屈原的生平和作品。 3、《离骚》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4、《九歌》的创作及其艺术风格。

5、宋玉和《九辩》 6、《离骚》是怎样刻画出一位坚贞高洁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的?

三、重点和难点:

1、 分析《离骚》的艺术成就,尤其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创新,“香草”“美人”意象的象征意义、浓厚的浪漫主义手法等。

2、 刻画出一位坚贞高洁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四、思考题:

故梗概而多气也。”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4、试述“三曹”的诗歌创作及成就。

5、试述“七子”创作的概况。

6、简述蔡琰五言《悲愤诗》的内容意义。

六、参考书:

陈寿著、裴松之注《三国志》、逯钦立《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三曹诗歌集》、许梿、黎经诰笺注《六朝文絜》

第二章 正 始 诗 歌

一、教学内容:

正始文学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正始时期政治杀戮的恐怖局势以及易代之际哲学、社会文化风尚的转变,了解魏晋风度的表现形式与实质,及其对文学发展的影响。通过嵇康、阮籍的思想、行为及创作的分析,进一步认识正始社会文化与文学特点。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始时期的社会文化特征;

2、晋风度与文学;

3、籍的诗歌创作;

4、康的文学创作;

5、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

6、讲析作品:阮籍《咏怀诗》(四首) 嵇康《幽愤诗》

四、重点和难点:

1、正始时期社会政治环境、哲学思想对魏晋风度的巨大影响;

2、魏晋风度看似如此超然、放诞的思想、行为中所包含的对现实祸难的逃避、对生命强烈忧患的实质;

3、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实质;

4、嵇、阮诗歌对建安风骨的继承。

五、思考题:

1、简述正始时期社会文化背景和文学概况。

2、试述嵇、阮“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实质。

3、试述嵇、阮创作的主要内容和风格特征。

4、为什么说嵇、阮的创作继承了建安文学精神?

六、参考书:

1、王瑶《中古文学史论集》,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见《而已集》,《鲁迅全集》

第3卷),

第三章 两 晋 诗 歌

一、教学内容:

西晋和东晋诗歌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两晋文学主要成就在西晋,了解太康文学繁荣的状况和太康文人对诗歌艺术形式美创造的意义。

认识两晋门阀制度的盛行以及抨击门阀制度作品产生的意义。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西晋天下统一和太康文学的繁荣;

2、陆机、潘岳诗歌创作的长处和短处,艺术形式美追求的意义;

3、左思和他的《咏史》诗;

4、刘琨的爱国诗和郭璞《游仙诗》;

5、永嘉——东晋的玄言诗。

6、分析作品:陆机《赴洛道中》(二首) 左思《咏史》(三首)

刘琨《重赠卢谌》 郭璞《游仙诗》

四、重点和难点:

1、太康文风特点:狭窄、单调的题材内容和华美形式之落差,及其长、短处之评价。

2、左思《咏史》八首及“左思风力”特点及意义;

五、思考题:

1、两晋时期文学发展概况和文风特点;

2、简述陆机、潘岳、刘琨、郭璞诗歌的创作成就;

3、掌握左思《咏史》八首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

4、什么叫“左思风力”?

六、参考书: 1、《晋书?食货志》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3、《陆士衡集》

第四章 陶 渊 明 及 其 创 作

一、教学内容:

陶渊明的生平及其文学创作

三、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充分认识陶渊明的思想、人格和归隐的意义;对陶渊明的田园诗的内容和价值有较准确的把握;同时通过一定数量“金刚怒目式”作品的阅读,认识陶渊明的“全人”。

四、具体内容和要求:

1、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和人格特征;

2、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及艺术风格;

3、陶渊明“金刚怒目式”作品;

4、陶渊明的影响及意义。

5、讲析作品:

《归园田居》,《饮酒》其二,《读山海经》其一、其十,《杂诗》其二、其三。

五、重点和难点:

充分认识陶渊明归隐是对现实污浊官场厌恶的结果;其归隐乃立足田园,躬耕自资,表现得豁达而务实,与以往的隐士具有性质上的区别;陶渊明大量田园诗的创作,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表现了对官场的否定;陶渊明并非“浑身静穆”,所以伟大。

六、思考题:

1、试析陶渊明田园诗的意义和价值。

2、掌握陶渊明田园诗平淡、自然的艺术风格。

3、鲁迅先生说:“这‘猛志固常在’和‘悠然见南山’的是一个人,倘有取舍,即非全人,再加抑扬,更离真实。”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七、参考书:

龚斌校笺《陶渊明集校笺》(上海古籍出版社96年12月版)

第五章 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

一、教学内容:

谢灵运和山水诗 鲍照和七言乐府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山水诗兴起的原因、和玄言诗的内在联系;掌握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特点及其贡献。掌握鲍照乐府诗题材内容的意义及其对七言诗歌形成的贡献。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山水诗兴起的原因,从玄言诗到山水诗;

2、谢灵运山水诗的特点及其贡献。

3、鲍照“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的生平遭际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4、鲍照乐府诗的现实精神及艺术成就;

5、讲析作品:

《登池上楼》、《登江中孤屿》、《石壁精舍还湖中作》、《代出自蓟北门行》、

《拟行路难》(泻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

四、重点和难点:

1、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及得失;南朝是中国诗史上诗运转关的重要时期,谢灵运的创作从题材到崇尚声色的特点都成为开新诗风的先驱。

2、鲍照的创作是继左思之后又一寒门之士郁愤不平之声,其乐府诗从题材到形式在整个南朝文坛上均具有重要地位。

五、思考题;

1、简述山水诗兴起的原因。

2、掌握谢灵运山水诗的特征。

3、试述谢灵运山水诗的创作在诗歌发展史上的意义。

4、掌握鲍照《拟行路难》十八首的内容及艺术特色;

5、试析鲍照乐府诗的贡献和意义。

六、参考书:

1、罗根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陶谢诗歌艺术的比较”);

3、朱光潜《山水诗与自然美》(《文学评论》1960年第6期);

4、曹道衡《也谈山水诗的形成与发展》(《文学评论》1961年第2期)、

5、林庚《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文学评论》1961年第3期)。

第六章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教学内容:

沈约、谢朓与永明体的兴起,齐梁诗人与宫体诗

二、目的与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永明新体诗的出现对诗歌艺术形式发展的意义,对诗歌从古体向近体发展的脉络有初步认识;了解掌握谢朓在山水诗和永明新体诗创作上的贡献。

使学生了解掌握齐梁诗坛绮艳的文风和宫廷贵族色彩,以及形成这一文风特点的原因,了解宫体诗的特点。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沈约、谢朓 与永明新体诗的兴起,永明体的特征及意义;

2、谢朓对谢灵运山水诗的继承和发展;

3、齐梁时期文学观念的进一步自觉和文学创作进一步贵族化、宫廷化特点;

4、萧纲兄弟与宫廷文人的“宫体诗”创作;

5、齐梁文风的评价;

6、何逊、吴均、阴铿清新的诗歌。

7、作品讲析: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何逊、吴均、阴铿诗

五、重点和难点:

1、永明新体诗、宫体诗的出现是齐梁时期文学观念进一步自觉的结果,表现了齐梁文人对诗歌艺术形式美的积极追求,它们所体现的语言华美流丽、对仗工稳精巧以及用典隶事等方面的艺术探索,对后来律诗形成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为唐代诗人提供了宝贵的艺术经验。同时,对齐梁文风、对宫体诗的流弊及负面作用也应有充分认识。

2、谢朓的山水诗创作。

六、思考题:

1、简述永明体的特征及产生的意义;

2、试比较大、小谢山水诗的异同。

3、简述齐梁文风的特点。

4、关于宫体诗及齐梁文风的评价。

七、参考书:

1、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版),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宋齐梁陈文学概论”),

3、汪春泓《论佛教与梁代宫体诗的产生》(《文学评论》1991年第5期)。

第七章 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

一、教学内容:

北朝文学发展概况和庾信前后期的创作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北朝文学的概况,了解掌握庾信前后期创作的变化以及后期集大成的创作成

就。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北朝文学概况;

2、庾信生平及前期的创作;

3、庾信仕北后“故国乡关之思”的创作以及“集南北文学之大成”的艺术成就。 4、《拟咏怀》二十七首、《哀江南赋》等作品介绍。

四、重点和难点:

庾信“故国乡关之思”的诗赋创作;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文学的集大成者”?怎样评价庾信其人?

四、思考题:

1、试评价庾信“故国乡关之思”诗赋的意义和价值。

2、为什么说庾信是南北文学的集大成者? 3、杨慎《升庵诗话》卷九评庾信后期诗歌曰:“绮而有质,艳而有骨,清而不薄,新而不尖。”请结合庾信前后期的创作,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

五、参考书:

1、李延寿《北史?文苑传》、

2、倪璠《庾子山集注》、

3、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

第八章 南北朝民歌

一、教学内容:

南朝民歌和北朝民歌

二、目的和要求:

了解掌握南北朝乐府民歌产生的不同地域、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特征。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2、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

3、南北朝乐府民歌内容和艺术形式之差异;

4、讲析作品:

《西洲曲》、《木兰诗》

四、重点和难点:

比较南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差异,通过《西洲曲》和《木兰诗》的阅读分析,进一步理解掌握南北文风之不同。

五、思考题:

1、试比较南朝和北朝乐府民歌题材内容和艺术技巧的差别。

2、分析《西洲曲》和《木兰辞》的艺术特色。

第九章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

一、教学内容:

魏晋南北朝辞赋、骈文与散文的发展情况

二、目的和要求:

了解和掌握魏晋南北朝赋风的转变以及辞赋发展的新特征,了解掌握骈文、散文的发展情况。

三、具体内容和要求:

1、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特征。

2、魏晋南北朝辞赋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3、文章骈俪特征溯源

4、魏晋南北朝骈文的繁荣、代表作家和作品

5、魏晋南北朝散文概况

6、郦道元〈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四、重点和难点:

掌握建安时期人性觉醒、文学自觉对抒情小赋发展繁荣的推动作用,掌握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风貌。理解掌握南朝文学艺术形式美的追求对散文骈俪化的影响。

五、思考题:

1、试析建安时期抒情小赋繁荣的原因。

2、简述魏晋南北朝辞赋发展的新特征。

3、简述魏晋南北朝骈文繁荣状况。

4、简述魏晋南北朝散文发展状况。

六、参考书:

1、程章灿《魏晋南北朝赋史》

2、于浴贤《六朝赋述论》

3、刘麟生《中国骈文史》

第十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一、教学内容:

中国小说溯源 ; 志怪小说繁荣的背景、繁荣状况;志人小说繁荣的背景、繁荣状况; 干宝《搜神记》、刘义庆《世说新》

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宿建德江》、王维《使至塞上》、《山居秋暝》《鹿柴》《竹里馆》《辛夷坞》,高适《燕歌行》、岑 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四、重点和难点:

1、王维山水诗宁静意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

2、高、岑边塞诗内容风格的异同

3、边塞诗所体现的盛唐精神

五、思考题:

1、试述盛唐山水田园诗繁荣的原因。

2、以《山居秋暝》为例,分析说明王维山水诗的意境特点。

3、试述王维山水诗宁静秀美意境创造的意义。

4、试述高、岑边塞诗内容风格的异同

5、为什么说最能体现盛唐精神的是边塞诗?

第三章 李 白

一、教学内容:

李白的生平、思想和性格;李白诗歌的内容;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诗歌多方面的艺术成就。

三、具体要求:

1、 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人格;

2、 李白各体诗歌的特点;

3、 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4、 李白的地位和影响。

5、 阅读分析作品:

《将进酒阅读》《行路难》《梦游天姆吟留别》《古风》(齐有倜傥生,西上莲花山)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阐明盛唐的时代精神在李白身上的体现,以及这种精神(自信、狂傲、积极进取)对李白诗歌艺术个性(主观色彩、想象特征、壮美的意象)的影响。

五、思考题:

1、 简述李白的生平、思想和人格。

2、 掌握李白乐府和歌行体的艺术特征。

3、 掌握李白绝句的艺术特征。

4、 试论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

5、 龚自珍《最录李白集》曰:“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并之以为心,自李白始;儒、仙、侠实三,不可以合,合之以为气,又自李白始。”试阐述这句话。

6、 为什么说,“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袁行霈语)

六、参考书:

1、 袁行霈《李白诗歌与盛唐文化》,《文学遗产》1986年1期。

2、 松浦友久(日本)《李白诗歌抒情艺术研究》

3、 周勋初《诗仙李白之迷》

4、 郁贤皓、倪培翔《建国以来李白研究概述》,《李白学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 。

第四章 杜 甫

一、教学内容:

杜甫诗歌的现实内容、艺术成就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杜诗的“诗史”特质及其集六朝、盛唐诗歌艺术之大成的卓越成就。

三、具体要求:

1、 动乱的社会和诗人杜甫;

2、 杜甫诗歌的“诗史”特质;

3、 杜甫的律诗;

4、 杜诗的艺术风格;

5、 杜诗的地位和影响

6、 阅读分析作品:

《兵车行》《春望》《三吏》《三别》《北征》《秋兴八首》(玉露凋霜枫树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登岳阳楼》

四、 重点和难点:

1、盛唐诗歌充满理想、自信和浪漫豪情,中唐诗歌则进一步走向现实、走向生活,更多地关注社会、民生,从盛唐到中唐是一个巨大的转变,杜甫是衔接这一转变的伟大诗人。杜甫把写实倾向推上了艺术的高峰。

2、人民的诗人杜甫的忧国忧民情怀;杜诗的“诗史”特质;

3、杜诗的艺术风格。

五、思考题:

1、 杜甫的诗被后人称为“诗史”,为什么?

2、 为什么说,杜甫是衔接盛唐和中唐的伟大诗人?

3、 试述杜甫律诗的艺术成就。

4、 试述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六、参考书:

1、 陈贻焮《杜甫评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版

2、 高友工、梅祖麟《唐诗的魅力》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版

3、 陆志韦《试论杜甫 诗的格律》,《文学评论》1962年,第4期

第五章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一、教学内容:

中唐诗风特点;韩孟诗派的创作成就;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成就。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在了解和掌握唐诗大变于中唐的蓬勃景观的基础上,具体认识韩孟诗派的创作成就和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成就。

三、具体要求:

1、 中唐诗歌的现实性特点和艺术追求的多样化;

2、 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

3、 韩孟诗派的创作特征:怪奇之美、散文化倾向;

4、 李贺诗歌凄艳诡谲的风格特征;

5、 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风貌。

6、 阅读分析作品: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李贺《雁门太守行》《梦天》《金铜仙人辞汉歌》、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柳宗元《江雪》《渔翁》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阐明中唐诗歌的繁荣和诗风的转变表现为题材内容的现实性和艺术技巧的多样性;讲深讲透韩愈的诗歌主张及创作特点、李贺的诗歌风格及其形成原因。

五、思考题:

1、 简述中唐诗风大变的具体表现。

2、 简述大历诗风特点及诗人群体;

3、 简述韩孟诗派的诗歌主张;

4、 试述韩愈诗歌的创作技巧;

5、 试述李贺诗歌的风格特征;

6、 试比较刘禹锡、柳宗元的诗歌风格;

7、 试述柳宗元诗歌的冷峭风格及其形成的原因。

六、参考书:

1、 贾晋华《论韩孟集团》,《唐代文学研究》第5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 孟二冬《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及其与中唐文化趋向的关联》,《中国社会科学》1989年6期。

3、 余恕诚《变奏的心源——韩诗大变唐诗的若干剖析》,《江淮论坛》1990年3期。

4、 陈允吉《李贺:诗歌天才与病态畸零儿的结合》,《复旦大学学报》1988年6期。

5、 袁行霈《苦闷的诗歌与诗歌的苦闷——论李贺的创作》,《中国诗歌的艺术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第六章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一、教学内容:

中唐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诗歌创作;白居易的诗歌理论与创作成就。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唐诗坛除趋奇尚怪的韩孟诗派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诗派——重写实、尚通俗的元白诗派,了解这一诗派的创作特点;掌握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和创作成就。

三、具体要求:

1、 杜甫写实精神在中唐的承传情况和元白诗派诗人及创作;

2、 白居易的诗歌理论及其讽喻诗;

3、 《怅恨歌》和《琵琶行》

4、 白居易的闲适诗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阐明中唐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创作特点;阐明白居易讽喻诗的成就。难点在于阐明白居易仕途穷达的变化对其思想和创作的影响,如何较好地理解把握其诗歌思想的矛盾性。

五、思考题:

1、 述杜甫的写实精神在中唐的承传情况。

2、 简述白居易的诗歌主张。

3、 试述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和形式特点。

4、 试述《怅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

5、 谈谈你对《怅恨歌》主题的认识。

六、参考书:

1、 林继中《由雅入俗:晚唐文坛大势》,《人文杂志》1990年3期。

2、 林继中《文化建构文学史纲》第二章《世俗地主知识化运动中的文学》,海峡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第七章 散文的文体文风改革(古文运动)

一、教学内容:

古文运动的原因;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其意义及缺失;韩柳散文的成就;晚唐的小品文。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唐代散文在变革中获得新生,取得的成就,为宋代散文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具体要求:

1、 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2、 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

3、 韩柳散文开拓性成就;

4、 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的创作成就;

5、 柳宗元的杂文和山水游记;

6、 大放异彩的晚唐小品文。

四、重点和难点:

难点在于阐明所谓古文运动,其实是在复古旗帜下的革新运动;古文运动是缘于复兴儒学、推进政治改革的需要;换言之,是经世致用的需要促成了文体文风改革高潮的到来。

重点在于阐明韩柳散文的开拓性及创作成就。

五、思考题:

1、 简述古文运动兴起的原因;

2、 简述韩柳的古文理论内容;

3、 试述韩愈散文的创作成就;

4、 试述柳宗元山水游记的风格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六、参考书:

1、 葛晓音《汉唐文学的嬗变》上编《论唐代的古文革新与儒道演变的关系》、《古文成于韩柳的标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罗宗强《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文津出版社1994年版。

第八章 唐传奇

一、教学内容:

唐传奇的发展过程,代表作家和作品。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的基础上,至唐代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代小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和借鉴。

三、具体要求:

1、 唐传奇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

2、 中唐时期传奇的繁荣及名家名作;

3、 晚唐时期的传奇及侠义题材的出现;

4、 唐传奇的文学成就。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介绍唐传奇中一批优秀的爱情作品。

五、思考题:

1、 简述唐传奇的发展过程、各阶段的特点及代表作家和作品;

2、 试述《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的内容及艺术成就 ;

3、 试述唐传奇的文学成就。

六、参考书:

1、 王梦鸥《唐人小说概述》,见《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三),联经出版业公司1981年版。

第九章 晚唐诗歌

一、教学内容:

晚唐诗坛与杜牧的诗歌创作。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衰败中的晚唐社会诗坛诗风情况,了解掌握杜牧的诗歌创作成就。

三、具体要求:

1、 晚唐社会与诗坛创作的几大走向(怀古与咏史、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隐士情怀与澹泊诗风、乱离之感与时世讽喻);

2、 杜牧的诗歌成就;

3、 苦吟诗人:贾岛和姚合。

4、 阅读分析作品:

杜牧《早雁》《登乐游原》《赤壁》《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阐明社会的兴衰对文学创作、一代文风的影响作用,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晚唐诗坛几大创作走向之必然。杜牧的诗歌成就。

五、思考题:

6、试述晚唐诗坛创作的几大走向;

7、试述杜牧的诗歌成就。

第十章 李商隐

一、教学内容:

李商隐的生平、诗歌内容、艺术技巧及风格特征。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了解掌握李商隐诗歌的内容、艺术技巧及风格特征。了解李商隐诗风的独特性、开创性意义。

三、具体要求:

1、 李商隐的生平和诗歌内容;

2、 李商隐诗的朦胧多义性特点及其成因;

3、 李商隐诗的凄艳浑融的风格及成因;

4、 李商隐诗歌的特出成就。

5、 阅读分析作品: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昨夜星辰昨夜风)《安定城楼》《春雨》《锦瑟》

四、重点和难点:

难点在于分析阐述李商隐诗歌的朦胧多义性及凄艳的诗风特点。

五、思考题:

1、 为什么说,李商隐的诗歌内容是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

2、 试述李商隐诗歌朦胧多义性特点及其成因。

3、 试述李商隐诗凄艳浑融的风格及成因。

4、 试述李商隐诗歌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六、参考书:

1、 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7年版。

2、 王蒙《对李商隐及其诗作的理解》,《文学遗产》1991年1期;

3、 王蒙《混沌的心灵场——谈李商隐无题诗的结构》,《文学遗产》1995年3期。

第十一章 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t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