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0-10 18: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简介

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简称LSEC)是在已故著名数学家、中国计算数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冯康院士的倡导、并亲自筹备和组织下,由原中科院计算中心从事计算数学研究的部分课题组成的。实验室筹建于1990年,1993年10月经中科院验收后正式投入运行,1994年向国内外开放,1995年9月和 2005年3月两次通过国家验收。

实验室主要开展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解决科学与工程领域中的重大计算问题,着重研究计算方法的构造、理论分析及实现。研究内容包括:动力系统与数值方法,研究各类保结构算法的理论、算法的构造和数值试验;有限元边界元方法,针对具有应用背景的椭圆边值问题及其它相关问题,提出适合于这些问题的有限元边界元新型高性能计算方法;非线性最优化,主要研究求解非线性规划的新算法以及算法的收敛性;计算流体力学,研究非定常不可压N-S方程和可压缩流的计算方法;并行计算方法和科学计算可视化;非均匀多孔介质中渗流问题的多尺度计算方法。

实验室主任是陈志明研究员。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

实验室建设以来在动力系统几何算法,非线性优化,有限元边界元,数理方程反问题,计算流体力学,并行算法,科学计算可视化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十分突出的是关于哈密尔顿系统的辛几何算法的研究。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实验室在设备研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9人,中科院院士2人(石钟慈、林群),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崔俊芝),其中研究员16人,此外,实验室还获得多项其它重要奖项,其中石钟慈院士在 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奖”,林群院士获2001年获捷克科学院“数学科学成就荣誉奖”、2004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奖”。实验室十分重视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尤其注重青年学术骨干的培养和引进。目前通过中科院“百人计划”已引进3位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其中实验室主任陈志明研究员被国家科技部任命为973计划项目“高性能科学计算研究”首席科学家,一批优秀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因此获得了荣誉。例如,袁亚湘研究员曾获1995年首届“冯康科学计算奖”、1996年度“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8年度“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5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张林波研究员曾获1995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1997年度“中科院优秀青年”奖、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白中治研究员获得1998年度“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1999年度“中科院青年科学家二等奖”、“中科院优秀青年”称号、200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许学军研究员获2000年度“钟家庆数学奖”;陈志明研究员获2000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度“第四届冯康科学计算奖”、2003年度“第七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称号、2004年度“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度“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周爱辉研究员获2004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实验室主任:

陈志明 研究员 实验室副主任: 张林波 研究员 白中治

研究员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舒其望 教 授 王 斌

研究员 学术委员会委员: 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志明 研究员 程 晋

教 授

鄂维南 教 授 侯一钊 教 授 江 松 教 授 林 群

中科院院士 石钟慈 中科院院士 舒其望 教 授 汤 涛 教 授 王 斌

教 授

王孝群 研究员 许进超 教 授 袁亚湘 研究员

张平文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复旦大学数学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应用和计算数学系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美国布朗大学应用数学系 香港浸会大学数学系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理论物理所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数学系

中国科学院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

北京大学数学系科学学院

实验室固定人员 实验室主任:陈志明

实验室副主任:张林波、白中治

研究员:曹礼群、崔俊芝、戴彧虹、洪佳林、林 群、石钟慈、唐贻发、徐国良、许学军、余德浩、袁 礼、袁亚湘、周爱辉 副研究员:胡齐芽、李忠泽、明平兵 技术人员:白 英

管理人员:樊建荣、张纪平 实验室访问学者

访问学者 合作者

来自地点

来访日期

张 智 民 许学军 美国韦恩州立大学 2006.1.17---2.25

谢 小 平 石钟慈 四川大学数学学院 2006.2.06---3.06

刘 学 深 洪佳林

吉林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2006.3.01---研究所

4.15 陈 小 山 白中治 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2006.4.29---院

6.29 黎 稳 白中治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数学科2006.4.29---学学院 5.29 简 澄 升 周爱辉 国立中兴大学 2006.5.09---5.21 丁 玖 周爱辉 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2006.5.09---5.21 刘 海 亮 周爱辉 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 2006.5.21---6.11 李 治 林 陈志明 美国北卡州立大学 2006.5.22---6.22 Maya G. 白中治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2006.5.15---Neytcheva 6.15 黄 京 芳

唐贻发 美国北卡罗莱纳州 2006.5.25---6.25 郭 学 萍 白中治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6.6.01---9.01 张 翼 胡星标 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 2006.6.04---7.14 舒 其 望 陈志明 美国布朗大学 2006.6.08---7.17 沈 捷 汤 涛 美国普渡大学 2006.6.13---7.13

王 立 联

汤 涛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理学2006.6.13---院数学系

7.13 联系方式

zzhang@math.wayne.edu xiaopingxie@263.net liuxs@jlu.edu.cn cxs333@21cn.com liwen@scnu.edu.cn cschien@math.nchu.edu.tw jiu.ding@usm.edu hliu@iastate.edu Zhilin@math.ncsu.edu

Naya.Neytcheva@it.uu.sehuang@amath.unc.edu xpguo@math.ecnu.edu.cn zy2836@163.com

shu@dam.brown.edu

shen@math.purdue.edu lilian@ntu.edu.sg

邱 建 贤 M.Stynes 阳 莺 傅 景 礼 jack Xin 蔡 小 川 陈 昌 麒

张林波 南京大学数学系 周爱辉 英国爱尔兰国立大学 周爱辉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唐贻发 浙江理工大学理学院 周爱辉 美国加州大学 胡齐芽 美国科罗拉多州 袁 礼 香港理工大学

2006.6.17---7.17 2006.6.22---6.27 2006.6.23---8.23 2006.7.01---8.30 2006.7.03---7.17 2006.7.26---8.25 2006.8.01---9.01

Jxqiu@nju.deu.cn

sqfujingli@163.com

cai@cs.colorado.edu ck.chan@polyu.edu.hk

研究方向

研究所主要从事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解决在科学与工程中的重要计算难题,构造和发展新型计算方法和算法过程,并解决算法实现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伴随计算技术的进步研究和发展高性能的算法。它是一个以基础计算方法研究为核心,多学科交叉联合的研究中心。

目前的研究方向包括:

? ? ? ? ? ? ? ? ? ? ?

有限元和边界元方法 动力系统保结构算法 多尺度计算

线性和非线性优化 计算流体力学 并行计算

数学物理中的反问题与孤立子 数值代数

计算几何

生物计算 科学计算平台

Ya-xiang Yuan (1960 -- 20??)

My name is Ya-xiang YUAN. \and \Hunan, the province called in short by xiang. I was a farmer, and remains a farmer forever in heart.

I went to school at the age of 5. I was out of school for one year when I was 11,

working in the fields to take care of two oxen in my village. I finished my high school at the age of 15, beginning my life as a farmer for three years. I wished to become a poet, but unfortunately I do not have such a talent.

When I was 18, I managed to enter Xiangtan University by passing the national examination. After 4 years' study, I managed to pass an exam, and came Beijing as a graduate student at the Computing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I stayed in Beijing for about 9 months before I went to England studying at the 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in November 1982. I finished my Ph.D. thesis by the end of 1985, and worked in

Cambridge for three years as a Rutherford research fellow at Fitzwilliam College of Cambridge before returning to China in September 198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s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