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笔记)

更新时间:2024-06-15 16:4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第一节 社会学的创立

一、 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

(一) 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学产生的直接根源和关键因素是社会变革的需要 (二) 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三) 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

(四) 社会研究先驱奠定的社会思想基础 二、 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 奥古斯特?孔德:“社会学之父”,1838年在《实证哲学教程》是首次提出社会学这一概念;是实证主义

的权威代表。

1、 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 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在圣西门的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数学、天文学、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社会学);

(2)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

(3) 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孔德认为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

会从中发现客观自在的社会规律。“了解以便预测,预测以便控制”,孔德创造的实证方法是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和历史法。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①. 现实的而不是幻想的 ②. 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 ③. 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 ④. 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 ⑤. 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4) 孔德对社会学的贡献:在于他在科学分类中提出了建立社会学的构想,明确了从整体角度研究

社会的秩序和进步,提出了社会学研究的实证主义和四种基本研究方法。

(二) 卡尔?马克思

1. 马克思是社会学的主要奠基人 2. 马克思创立了社会学的基础理论 3. 马克思的社会学理论注重实际

(三) 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社会同生物一样也是一个有机体,但社会不是简单的有机体而是“超有机体”。

斯宾塞是英国著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哲学者和教育家,被誉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亚里士多德”。代表作有:《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 1. 社会有机体论 2. 社会进化论

三、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

(一) 埃米尔?涂尔干(法):法国,也是欧洲第一个在大学进讲授社会学的人。三论《社会分工论》、《社会

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自杀论》是涂尔干用一种社会事实去解释别一种社会事实的范例);涂尔干的社会学观点有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团结理论、失范理论、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涂尔干提出社会学的特殊对象的社会事实。所谓社会事实,乃是存在于人们自身

以外的行为方式 、思想方式和感觉方式 ,并通过一种强制力施之于每个个人。社会事实具有先在性、外在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强调指出,社会事实对个人的强制性不单是一种外部的强制,更是通过一种内部化的方式来实现的强制。

2. 社会团结理论:以吸引为特征的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协调、合作、结合在一起的

社会联系状态。“集体意识”(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两个类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菜就是从机械团结向有机团结的社会)

3. 失范理论:社会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乏统一规范和足够制约力的社会状态。涂尔干认为失范

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涂尔干的研究旨在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 (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

(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

(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 社会学研究方法准则

(1) 首要和最基本的准则是,将社会事实当作物来研究

(2) 社会学应放弃那种以抽象的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而以具体的社会内容、要素和不同方面为

研究对象;

(3) 必须遵循“就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事实”的途径,《自杀论》一书,就是他用一种社会事实(社

会整合)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

(4) 注意正常现象(普遍存在的)与病理现象(非普遍存在的)的区分 (5) 比较方法是社会学最根本的方法

5. 功能分析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他明确地划分出历史

探讨模式与功能探讨模式,功能结果与个人动机之间的区别。

(二) 马克斯?韦伯:(德)《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

1. 理解社会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动,社会行动,就是行动者采取行动的目的在于影响另一个

人或更多的人的互动与共同行动。具体表现在社会关第、社会控制、社会问题和社会需要等方面。对社会行动的研究的根本方法是理解。

2. 社会行动类型:合理性是韦伯社会这理论的核心概念,他由此出发,将社会行动办好为四种类型:①

目的-手段合理性行动;②价值合理性行动;③情感性行动;④传统性行动

3. 理想类型: 韦伯为了避免德国人文学派和历史学派的个体化和特殊化的研究方法,提出一个关键性的

概念工具-理想类型。理想类型并不是指道德理想,也不是指平均状态。理想类型包含着强调典型行动过程的意思,一方面,作为理智上的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因此具有使自己离开现实而又离开而又以此起到认识现实的作用。 4. 科层制理论(后详)

第二节 社会学主要理论流派

一、 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芝加哥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1. 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 2. 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城市理论

3. 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完善 4. 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

二、 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结构功能论的关注焦点

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 ,在结构功能论看来,社会首先是一个整体。

1.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①适应:;②达鹄;③整合;

④维模

2.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更具弹性的功能分析方法。

三、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透彻的冲

突论。

1. 刘易斯?A?科塞:功能冲突论。《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

能。

2. 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达伦多夫认为,“我们称作社会分层的不

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冲突论。

四、 交换理论:

1. 霍曼斯:交换理论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所建立的。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都是一种交换行为,

经济学的交换原则可以推广到一切社会行为,人们的互动可以被理解为酬赏的交换,一个人如何行动取决于其行动所能得到的酬赏或可能招致的惩罚。缺陷:只看到个人交换行为的心理方面,只讲交换行为建造社会结构,而没有看到社会结构对交换行为的影响。

2. 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交换常常是在资源和权力分配的不平等基础上展开的。

- 1 -

五、 符号互动论:起源于乔治?赫伯特?米德,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和米德等人的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主

要代表人物有:赫伯特?布鲁默、欧文?戈夫曼。基本观点:人类的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对共享的符号的理解是社会互动的基础。

六、 社会批判理论:法兰克福学派所主张的理论道路。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1. 法兰克福学派相信资本主义制度正在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批判社会的能力

2. 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在社会研究领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反映在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取向上 3. 法兰克福学派的局限性:没有找到真正解决资本主义根本出路,从而陷入历史发展的悲观主义情绪。

七、 当代社会学理论的代表人物

1. 艾尔弗雷德?舒茨:深受现象学哲学的影响,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其代表作有《社会世界的现象学》、

《生活世界的结构》,他强调日常世界的主体间特点,世界是“我们的”而不是“我的”;社会世界是一种客观意义上的系统,而是能去性主体所共享的意义。

2. 米歇尔?福柯:《疯癫与文明》《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史》

3. 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民族-国家与暴力》《现在性的后果》《第三条道路》。吉登斯试

图克服决定论和过度强调行动的意志论之间的理论两难,认为社会结构是通过人们的行动所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一方面社会结构的确制约着人们的行为,但另一方面人们在日常活动中也能积极地作用于和反作用于社会结构,其理论因而被称为结构化理论。

4. 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合法性危机》《交往行动

理论》

5. 皮埃尔?布迪厄:《实践理论大纲》《区隔》《国家精英》《实践与反思》

第三节 中国社会学百年

一、 社会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条件:

1.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章太炎(章炳麟)等一批杰出的知识分子在接触西方学说的过程中,

惊讶于他们的治国制度和策略

2. 在《仁学》一书中提出“社会学”名称的学者是:谭嗣同 3. 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的是:康有为

二、 中国早期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确立

(一) 队伍和制度化建设: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1. 社会学队伍的形成 2. 学校教育的制度化 3. 学术团体的建立 4. 期刊和论著的出版 (二) 社会调查的兴起

1. 早期自主的社会调查

2. 中国社会学者新视野的实地调查 (三)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入与实践

1. “社会学是一种科学” 2.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调查研究

三、 院系调整与社会学的撤销

(一) 维护与撤销: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 照搬照套苏联模式 2. 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二) 重提与厄运 四、 中国社会学的恢复重建

(一) 正名: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1979年

2月15日到18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会议筹备处在北京召开“社会学座谈会”,共同探讨社会学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当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胡乔木代表党中央为社会学正名。 (二) “五脏六腑”说:是费孝通借用中医学的术语,比喻社会学的建设。

1. 五脏:学会组织、专业研究机构、各大学的社会学系、图书资料中心、出版物。

- 2 -

2. 六腑(六门基础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心理学、城乡社会学(社区概论)、文化

人类学、国外社会学说。

(三) 作用

五、 中国社会学的本土化:费孝通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

接着提出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1982年5月,费孝通在中国社会学会年会上所作的《建立我国社会学的一些意见》的讲话,则明确提出建立“一门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密切结合中国的实际、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社会学”。实现社会学本土化的基本做法:

1. 应当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

动指南,认真地开展社会现象研究。

2. 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

3. 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相结合,使社会学

的研究能切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4. 采取积极的态度,在借鉴国外社会学和中国过去社会学的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逐步建立中国

社会学的理论知识体系,形成中国社会学学派 5. 造就一支愿意并有能力为这奋斗的社会学专业队伍

第二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一节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特征与功能 一、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1. 社会学这个词是由奥古斯特?孔德首先提出,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社会的科学 2. 涂尔干:社会学的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 3. 韦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动的科学 4. 索罗金: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

5. 格奥尔格?齐美尔: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他反对实证主义,认为社会是独立于个人之上的真实存在的观点,也反对社会的抽象的和只有个人的存在才是真实的观点,而主张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他于1908年和1917年先后出版的,《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两本书,深刻地论述和研究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二、 社会学的特征:

1. 整体性:社会学从整体角度考察并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一整体性是社会学创始人确定并为后人坚持

的最基本的特点,所谓社会学想象力最重要的视角就是整体性。 2. 综合性:两层意义:

(1) 社会这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学科相比,它不是专门研究一种社会现象,而是研究所有社会

现象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

(2) 社会学的综合性还表现在它是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联系中去寻找规律性。

3. 经验性: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 4. 应用性:

(1) 社会学的知识非常贴近社会生活,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行着、体验着的,掌握了社会学帮助人

们更自觉地运用社会学理解和分析社会生活中的公共问题

(2) 社会学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同时也是社会全体成员所关注的

(3) 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成果不仅政府可以用,团体可以用,一般人也可以用

三、 社会学的功能:社会学恢复重建后,费孝通说:我认为社会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要解决一个生活在社会里的人,怎

样学会做人的问题,是这指社会学的教育功能。

(一) 研究功能:描述性功能、解释性功能、预测性功能、规范性功能

1. 描述性功能:是指那些为了解和掌握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况而进行的探索性研究。它的目的在于探明和

详细描述社会事物与现象发生和变化的具体规律;

- 3 -

2. 解释性功能:指对影响社会事实发生、变化的主客观因素,从其因果联系上加以说明的过程;“为什么” 3. 预测性功能:要提示将来的社会事件和状态是怎样的;

4. 规范性功能:是确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

理性可行性进行评价的过程。社会学研究还应在回答“将会怎样”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应该怎样”的问题。

(二) 教育功能:1、帮助人们自觉地完成社会化;2、帮助人们合理选择 (三) 社会管理功能:1、建立规范;2、提供模式;3、反馈信息

(四) 社会批评功能:社会学参与社会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对旧的思想、旧的观念和阻碍社会进步的事物及行为进

行揭露,实事求是地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克服和解决问题的意见与建议。

第二节 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

一、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涵义探讨的主要问题:

1. 社会现象的性质;

2. 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假设; 3. 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二、 实证主义方法论:是指遵循自然法则,用普遍的因果规律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理论;以孔德《实证哲学教程》一

书为代表;并经由涂尔干《社会学方法的准则》日趋成熟。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基本观点:

1. 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都是客观存在,自然科学法则同样适用研究社会现象

2. 科学的目的在于对现象的因果性作出说明,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预测 3. 提倡经验研究和社会调查

4. 以统计学为取向,特别注重量化的研究方法

三、 人文主义方法论:又称反实证主义方法论;代表人物:威廉?狄尔泰和马克斯?韦伯。他们认为人是有自由意志

的,绝不能效仿自然科学方法来研究社会科学,只能用人文主义的研究方法。基本观点:

1. 强调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区别。认为自然科学是探寻自然界的一般规律,而社会科学则是说明社会中的个别具体事物的联系,它具有不可重复性,也没有一般规律; 2. 社会学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理解”而非“说明”

3. 认为社会学研究应该立足于微观层面,从日常的、平凡的事物出发,研究人类对社会现象作出的解释以及赋予它们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还原到自然规律的水平。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方法论:基本观点:

1. 承认客观的社会规律

2.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进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3. 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的历史实践活动,注重制约人的行动的社会物质环境

五、 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

(一) 后实证主义: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库恩的“科学革命论”和“范式理论”

1. 承认理论的历史性、多元性、发展性和相对性

2. 社会科学研究中种种方法都有合理性和局限性,承认方法的多元性,研究方法因具体课题而定 3. 强调在社会生活维度中,对数据的定量处理

4. 强调一种“价值无涉”的研究,忽略或不予重视那些从事这些科学研究的人的潜在假设和价值观。 (二) 新人文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称新韦伯主义。诺伯特?埃里亚斯《符号理论》,指出符号并不是抽象

的、静态的,符号的形成是生物的、社会的和个人的历程结合的产物。

(三) 批判诠释理论: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被称为“用历史诠释学观点考察真理”的里程碑。

1. 强调反思与批判,对现存社会的不完善之处加以不断改造 2. 强调通过“非强制的沟通”达成共识

(四) 后现代主义:20世纪80年代在文化、文学领域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主要观点:

1. 反对研究主体和客体之分

2. 反对现代科学的时空观,反对现存的以整体观对时空、对历史的认识 3. 反对现代科学的真理观 4. 反对表象和本质二元论 5. 反对实体论

- 4 -

第三节 社会学的研究方式与方法

一、 统计调查: 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

统计调查需要遵守的原则:

(1) 准确性原则,要求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 (2) 及时性原则,要及时反映,及时预报 (3) 完整性原则,数字与情况要相结合。

(一) 普遍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两种方式:1、

建立专门的普查机构;2、利用调查单位的原始记录和核算资料) 1、普查的原则:

(1) 必须统一规定调查资料所属的标准时点

(2) 正确确定调查期限、选择登记时间,并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 (3) 严格筛选调查项目,定义明确

(4) 普查尽可能按一定的周期进行,以便于研究现象的发展趋势及期规律性

2、普查的优缺点

(1) 优点: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资料全面系统,数据一般较准确

(2) 缺点:工作量大,时间性强,组织工作复杂,调查内容有限,易产生重复和遗漏现象

(二) 抽样调查:

1. 涵义: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

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2. 类别: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3. 概率特点:①按随机原则抽选样本;②总体中每一个单位都有相等的概率被抽中;③可以用一定的概率来

保证将误差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三) 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

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二、 问卷调查

1. 问卷调查的涵义: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美国社会学家艾尔?巴比称:问卷是

社会调查的支柱

2. 内容:个人的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三个方面; 3. 主要类型:自填式与代填式

三、 实地研究:20世纪20-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等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应用,并作出了卓越贡献,将

日常生活中的实地观察与思考发展成为一项科学技术,称之为实地研究。

(一) 实地研究的涵义:又称田野调查;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内部,以参与观察和非结构访问的方式收集资料,并

通过这些资料进行定性分析,解释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亲临其境,融入社会,和被研究者“打成一片”的社会学研究方法是实地研究法。

(二) 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三) 典型调查

1. 在研究对象中,在意识地选取个别或少数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会单位进行深入和周密的实地调查研究,以推断调查总体的一种研究方法。

2. 典型调查的选择:(1)先进的;(2)中间的;(3)落后的。 3. 典型调查的优点与不足:

(1)优点:可用较少的人力物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对事物作较深入的研究

(2)不足:典型的选择容易受主观意识的诱导,所获取的资料难以标准化,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易收

到较多的质疑

(四) 访谈法和观察法:

1. 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有结构访谈和非结构访谈之分。

(1) 结构访谈:用高度结构化或标准化的调查提纲进行访谈,范围明确,所得资料便于整理与分析,如

民意调查;

- 5 -

(2) 非结构访谈不使用或使用简单的调查提纲,只围绕主题提出一些开放性、较为笼统的问题,被调查

者可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提供较为广泛和较深度的资料,但整理和分析较为困难。

2. 观察法: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来考察事物或现象的知觉过程。 观察法的分类:

(1) 参与观察:指研究者在某种程度上置身于观察对象的环境和社会活动中,努力使自己真正地与被研

究群体相通,通过亲身感受和观察,直接获取资料的方法。参与观察法的创始人之一: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著》

(2) 非参与观察:指研究者始终与被观察者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以“局外人”的身份靠自己的知觉获取

的资料的方法。

(3) 观察法的特点:①自然性;②直接性;③广泛性;

(4) 观察法的优点:①可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②借助现场、录音、拍照等辅助手段,可获得详细、可

靠的住处 ;③特别适合无语言沟通能力的研究对象;

(5) 观察法的缺点:①对要求高,不易达到;②难以控制环境时间变量,给数量分析和统计判断带困难;

③易受观察者的价值观念和情感因素的影响,容易给收集资料造成损失和负面影响等;

四、 实验法:

(一) 实验法的概念与类型:

1. 概念: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或证实变量或社会现象因果关系的方法。 2. 实验法的类型:

(1) 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 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二) 实验法的作用

1. 通过实验判断社会现象间或变量间的因果关系,为某一理论提出新的假设; 2. 通过实验发现以往未知尚未解释的新事实,建立新的理论 (三) 社会实验的优缺点

(四) 社会学的实验与自然科学实验的区别

1. 实验的对象是小群体和人类的活动,不是物,实验者和被实验者会相互影响 2.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现象或人的态度,行为特征,而不是自然现象; 3. 实验的条件与措施难以控制,一是实验对象难以控制;二是情景难以控制

五、 文献法:又称文件法、方案法和非介入性研究法。

(一) 文献法的涵义及文献来源:它不是直接比研究对象那里需资料,而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

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二) 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缺点:(1)许多文献资料的客观真实性难以考证(2)受隐私和保密等限制,相关资料不易获取(3)部分文

献资料缺乏标准化的资料,难于编录和比较分析

第四节 社会学的研究的一般程序与分析类型 一、 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一) 筹划阶段:

1. 选择研究题目:有新意,要适中,可操作;

2. 初步探索:初步探索,收集相关文献资料,接触研究对象,做到“心中有底” 3. 建立研究假设:建立研究假设,作出理论解释,明确概念

4. 制订研究方案:一般包括明确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选择调查地占为,确定调查对象和研究单位(个人、

群体、组织和社区等)确定研究方式方法,制定调查问卷、量表和访谈提纲,准备调查工具,统筹与预算研究经费。

5. 组织工作:包括研究人员的组成和培训,以及与协作单位的沟通等。 (二) 实施阶段

- 6 -

(三) 总结阶段(分析资料撰写报告) 二、 社会学研究的分析类型

(一) 定性分析:

1. 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2. 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个步骤:(1)资料的审查;(2)资料的分类;(3)资料的汇总和编辑 3. 定性分析方法的意义与不足。 (二) 定量分析:

1. 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2. 定量分析的派别与代表 3. 定量分析资料的来源与整理 定量分析资料汇总的目的: (1)初步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 (2)编制次数分布表作准备 (3)为深入的统计分析作准备 (4)便于保存调查资料 4. 定量分析的软件系统 (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1、不同点:(1)着重点不同;(2)依据不同;(3)手段不同;(4)学科基础不同;

(5)结论表述不同

第三章 社会与文化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 一、 社会的涵义与特征

(一) 社会的涵义:是人们交互作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两大派别:唯实论和唯名论。

1. 唯实论:认为社会不仅是个体的集合,而且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2. 唯名论:认为社会只是一种集合名称,而非实体,真正客观存在的只是个人。 (二) 社会的特征:

1. 社会以人为主体:人是社会关系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社会生活的开拓者。 2. 社会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 3. 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4. 社会来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二、 社会结构概念与类型

(一) 社会结构概念:是指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

从三个方面把握生产关系结构:①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形式②劳动者在生产中相互交换活动的关系,即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方式③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以及由它所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二) 社会结构类型:

1. 关系性社会结构:指社会结构按照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这种相互关系是社会结构的本质 2. 实体性社会结构:指导社会结构由一些作为社会实体的基本单元和要素构成 3. 规范性社会结构:指导社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实体同时作为社会规范而存在着

三、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一) 社会建设:在社会领域不断建立和完善各种能够合理配置资源和机会的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20世纪,孙

中山《建国方略》从心理建设、物质建设、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伟大理想和实施方案)。

(二) 社会管理:政府和社会组织为促进社会系统协调运行,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以及社

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 1. 从主体上看,具有多样性

- 7 -

2. 从手段上看,最重要的是制度建设和道德建设

3. 从目标上看,维系社会秩序和化解社会矛盾是社会管理的总体目标

4. 从作用上看,社会管理可以推动社会资源和社会机会更加公平合理地配置,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既

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二节 社会的基本要素 一、 人口:

(一) 人口的概念:是指特定区域内,由一定社会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定数量和质量的有生命的个人所组成的总体。

人口的两重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二) 人口数量和质量:

1. 人口数量:是对人口的量的规定性,指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有生命的个体总和,通常人口数量指的是人口规模。

2. 人口质量:也称人口素质,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等。 (三) 人口问题(我国人口问题):

1. 人口素质问题 2. 人口流动迅猛 3. 人口分布失衡 4. 人口老龄化加速 5. 人口性别失衡

二、 自然资源

(一) 自然资源的特征:是指与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全部自然条件的总和,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1. 自然资源的分类:(1)环境资源,如光、热、空气、水和土地等。(2)生物资源:指自然界中的植物和

微生物等。(3)矿产资源(在自然资源分类中,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 2. 自然资源的特征: (1)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2) 自然资源的无限性 (3) 自然资源的系统性 (4) 自然资源的不均匀性 (二) 自然资源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 自然资源提供了社会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3.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生产部门的布局和生产发展的方向 4. 自然资源影响社会发展的速度

三、 环境

(一) 环境的概念:是指围绕在人类周围的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等因素所构成的人类生存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

和发展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二) 环境的功能

(1) 环境对人类具有支持作用 (2) 环境对人类具有供给作用 (3) 环境对人类具有调节作用 (4) 环境对人类具有文化启迪作用 (三) 环境的利用与保护 四、 文化(略) 第三节 什么是文化 一、 文化概念

(一) 文化的涵义: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的总和。其中首先给文化定义的是英国人类学家

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知识 、信仰、艺术、伦理道德、法律、风俗、习惯和社会成员习得 的能力等的总体。 1936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斯在《文化论》中推进泰勒文化定义的表述。

- 8 -

(二) 文化的特征:

(1) 创造性:文化不论是物质形态的文化还是文化,者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创造出来

或衍生出来的。例:水不是文化,自来水才是文化;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

(2) 习得性:文化不是先天遗传的本能,而是后天通过学习和模仿获得的知识、经验、技能和习惯等,“吃

饭不是文化、吃什么,怎样吃法才是文化”

(3) 共享性:凡文化都是一个群体、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人们共同创造 、共同享有、共

同遵守的。“个别人的偏好不能成为文化”; (4) 累积性: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创新过程。 (5) 特殊性和共性

二、 文化结构:文化特质、文化集丛、文化模式

1. 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也称文化元素;(一只茶杯、一个符号等都是文化特质) 2. 文化集丛:功能上互相整合的一组文化物质,它们结合起来同发挥一项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些文化物质就组成一个文化集丛。(日本的茶道是一个著名的文化集丛:包括茶叶、茶具、水、沏茶方法、饮茶方法和规矩等)

3. 文化模式:指由许多文化集丛结合而成的一个文化整体,而与其他文化模式相区别。

三、 文化规范体系

(一) 习俗:一种最古老最普遍的文化现象,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长久。人们因自然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形

成的生活式样,以及人们之间互相沟通形成的价值观、语言、行为规范等,被反复实践,逐渐形成习俗。习俗是比较持久稳定的行为模式,但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积极性的变化,习俗也在变。习俗作为调整人们行为的重要社会规范,它的调整范围是最普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作用,这是任何其他社会规范无法相比的。

(二) 道德:是由习俗深化而来的,无论从治理国家的角度看,还是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角度看,道德建设都

是必不可少的。

(三) 法律:最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行为规范,有其自身的显著特征。一方面,法律具有公正性,制定什么样的法

律不是根据人人平等的原则,而是要体现统治阶级的意思。另一方面,法律具有强制性。法律的社会功能包括惩罚功能、威慑功能和教育功能,并且法律的三种功能是联系在一起发挥作用的,缺一不可。

(四) 宗教:宗教作为集信仰、观念、组织、制度等于一体的复合体,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中形成的重要文化现

象,也是调整人们社会行为的重要规范,并将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邪教与宗教在本质上的区别:) 1. 2. 3.

宗教劝人热爱生活,尊重世俗,维护社会秩序;邪教宣扬世界末日,贬低世俗,劝人毁灭,破坏社会秩序

宗教的神是超人间的,宗教教义是经典;邪教的神就在人间,它把生活在现世的教主当作神,把教主的话视为经典

宗教宣传博爱,爱教徒,爱大众;邪教害人,以残忍手段残害信徒,残害他人。

四、 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一) 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吸收的过程。(文化交流是从文化传播开

始的,没有文化传播,就不可能有文化交流)“文化传播”这个概念始见于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文化传播要有载体,最原始、最基本的载体是人,人是流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二) 文化冲突:是指异质文化在传播,接触中出现的互相排斥的倾向和状态。文化冲突的根源除了民族性之外,

更有阶级性。

(三) 文化采借:又译为文化杂交,指一种文化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集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

采借的选择性:①有用性;②符合或者接近本民族的价值观与民族外来文化元素或集丛,容易被采借;

五、 文化多样性

(一) 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与心理上的

震撼。

(二) 主文化与亚文化

1. 主文化:又称主流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并被多数社会成员所接受的文化。 2. 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 (三) 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 9 -

1. 文化中心主义:将本民族或本群体的文化模式作为中心和标准,以此衡量和评价其他文化,常常怀疑、贬低、甚至敌视自己所不熟悉的文化;

2. 文化相对主义:各种不同的文化模式是不能评价和比较的。

六、 文化自觉

(一) 什么是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对他人的文化有“识人之明”。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提出的。1990年12月,费孝通赴日本参加 “东亚社会国际研讨会” ,做了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的讲话,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四句话是“文化自觉”的历程的概括。 (二) 文化自觉的内容:

1. 文化自觉关注了中国现代化的反思 2. 文化自觉关注了文化断裂下的主体再造

3. 文化自觉提出了美美与共的价值诉求(美国著名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化

社会化是人的需要与环境、教育的矛盾的辩证统一,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或社会关系的反映。 一、 社会化概述:

(一) 社会化的内涵: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1. 三个方面的理解:

(1) 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人生发展的全过程

(2) 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 (3) 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的结果 2. 社会化带有强制性的特点:人的社会化作为个人与社会互动的成果,是强制性和能动性的统一。

(1) 人类生命个体无先天行为模式,不会自然而然地成为社会人 (2) 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常常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 社会化的内容: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二、 社会化的类型

(一) 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基本社会化的任

务:(1)生理性成熟(2)社会性成熟。基本社会化还有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即一个人为适应特定角色需要而进行的知识准备过程,例如:职业学校教育和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 (二) 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二级社会化。

1. 继续社会化的必要性:

(1) 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任何个人的现有知识、才能,都难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因而,基本

社会化只是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能力打下基础,一个人要适应未来社会的环境和要求,只有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继续学习,不断提高。

(2) 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面临着知识的增长与更新急剧加快的潮流,因而,一个人

如果不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接受自己所需要的新知识,就可能被社会淘汰

(3) 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面对个人交往范围的逐步扩大,必须充实更多更广

泛的社会生活经验

(4) 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差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成年人在生活的实践中更能主动地选

择和内化知识,更能通过学习开创未来。

(三) 再社会化:也称重新社会化,它是使个人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

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成人教育是一种常见的发展社会化过程) (四) 正向社会化和反向社会化

1. 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2. 反向社会化:是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成为文化反哺。

- 10 -

三、 社会化的有关理论

(一)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二) 库利和米德的自我理论:认为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它的出现有三个阶段。首先,我们在他人面前的行为

方式;其次,我们领悟了别人对我们行为的判断;再次,基于对他人反应的理解,我们评价我们的行为。米德将自我分为两个部分:“主我”和“客我”。

(三) 科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阶段论:认为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找到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孩子们在世界各地所

有的文化中所接受的道德标准基本上是相同的,如关爱他人、平等互惠等。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①前常规水平:第一阶段为服从与惩罚阶段、第二阶段为相对功利主阶段;②常规水平:第三阶段为好孩子阶段, 第四阶段为法律秩序阶段;③后常规水平:第五阶段为社会契约合法性阶段、第六阶段为普遍伦理原则阶段。

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

一、 生物因素:是指个人所带有的一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 二、 环境因素:是指影响个人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环境包括:地理环境、社会环境。

(一) 家庭:社会化的第一要素。四方面的决定因素:

1.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 2. 个人首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 3. 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行为模式 4. 父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二) 学校:具有特殊价值的社会化环境因素

(三) 伙伴群体:伙伴群体是一种特殊的群体,一般以年龄、性别、职业、志趣等为构成条件。 (四) 工作单位:生活的大量时间是在工作单位度过,工作单位也是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1. 工作单位对个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 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2) 职业不同,人们的社会地位、生活过程和经济状况也不同,因而人的社会化状态呈现出职业特色 (3) 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而人生的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4) 人的工作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的调适过程,这一过程始终表现为以适应职业目标的角色学

习过程。

(五) 社区:是社会和文化的缩影,是个人生活的基本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社会化的各个方面 (六)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的社会环境因素。

三、 互联网:是指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性信息系统

1. 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会化的正面影响:

(1) 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了选择权 (2) 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

(3) 有助于青少年更好的了解社会规范

(4) 为青少年提供了很好的与人沟通的互动环境

四、 社会实践: 是实现知识内化与积累,达到社会化目标的根本途径

1. 观察学习:又称为模仿学习(直接模仿是个体及时地或者在特定环境下对榜样的复制行为,而反模仿是把

榜样的行为当作教训)

2. 角色扮演:亲自实践的具体化,表现为三种情况,即扮演真实角色、扮演假想角色、暂时充当某一角色 3. 知识积累:知识的过程,是把他人的成自己的知识,把感性的知识加工成理性方面的知识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角色

一、 社会角色的概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角色”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德

较早用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概念,现在已成了社会的基本概念之一。

1. 社会角色的涵义:

(1) 社会角色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2) 社会角色是一整套行为规范和行为期待

(3) 社会角色是人的多种社会属性和社会关系的反映 (4) 社会角色是构成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的基础

- 11 -

二、 社会角色的类型

(一) 先赋角色与自致角色:获得角色方式的不同。

1. 先赋角色:是指建立在血缘、遗传等先天的生理因素基础上的社会角色。 2. 自致角色:是指通过个人的活动或努力而获得的社会角色。 (二) 规定性角色与开放性角色:角色规范化的程度

1. 规定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2. 开放性角色: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三) 功利性角色与表现性角色:角色追求的目标

1. 功利性角色:是指那些以追求实际利益为目标的社会角色

2. 表现性角色:是指主要不是以获得经济利益和报酬为目的,而是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社会行为规范、

价值观念、思想道德等为目的的社会角色

三、 社会角色的扮演:社会角色的扮演的阶段: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

1.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2. 角色领悟:指角色承担者对其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理解。 3. 角色实践:角色承担的实际过程或活动,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四、 社会角色的失调:

1. 角色紧张:个人在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中时间和精力上的手足无措,称之为角色紧张。

2. 角色冲突:不同角色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常由于角色期望不同,角色领悟的差别、人们没有按角色规范行

事等引发

3. 角色不清: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而引起的角色矛盾 4. 角色中断: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的矛盾。

5. 角色失败:由于多种原因而使角色扮演者无法成功地扮演其角色,从而角色失败现象。

第四节 人的全面发展 一、 社会化的基本目标

1. 从根本上说:就是培养社会合格成员

2. 中国人的社会化基本目标:就是培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的新人 3. 社会化目标的确立,有其基本的依据:

(1) 社会化的目标总是与人们生活的一定社会相联系

(2) 人的社会性特征,是通过不同社会群体的阶梯逐步现实的

(3) 个人既是社会化的对象,又是社会化的主体,是客体和主体的统一

(4) 因此,社会化目标的确定,不能不考虑主体因素,个人的抱负水平以及对社会期望的理解认同程

度,对社会化目标的实现在着重要的影响。

二、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1.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马克思主义为人的社会化提出的最高目标。

2. 人的全面发展是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由发展

三、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过程: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一切属性的全面发展

2. 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先进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3. 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第五章 社会互动

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涵义与形式 一、 社会互动的办界定

(一) 社会互动的概念: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一定的符号和交往形式而产生相互影响的过程。 (二) 社会互动的构成因素

1. 必须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动主体 2. 互动主体之间必须发生某种形式的接触

- 12 -

3. 参与互动的各大方有意识地考虑到行动“符号”所代表的“意义”

二、 社会互动的基本形式

(一) 暗示:

1. 暗示的概念: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在非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表情、肢体语言以及某些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影响,使其以暗示者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三个环节:暗示者、暗示信息、被暗示者

2. 暗示的分类:直接暗示、间接暗示、自我暗示、反暗示 (二) 模仿:

1. 模仿的概念:是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影响,而仿照他人,使自己与之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似的现象。 2. 模仿的特点: (1) (2)

模仿的社会刺激是非控制性的,榜样是模仿的条件,但模仿是自愿产生的,有时可能是无意识的 相似性模仿者的举止近似于其所模仿的榜样

3. 模仿的意义

(1) 模仿是学习的基础

(2) 适应作用,模仿可以让个体较为方便地适应他所面临的各种情景 (3) 增进群体的凝聚力

(三) 交换:

1. 交换的概念: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 2. 交换构成要素:目标、付出、回报、效益 3. 交换的类型:物质的交换、非物质的交换

4. 交换存在的社会基础:交换主要是由社会差异引起的。 (四) 竞争:

1. 竞争的概念:是指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争夺,它是社会互动的一种普遍形式。 2. 竞争的类型:

(1) 从社会互动的主体分:个人和个人的竞争、个人和群体之间的竞争、群体和群体之间的竞争 (2) 从社会互动的内容的目标来看:(宏观分类)经济竞争、政治竞争 、科技竞争;(微观分类)

地位竞争、声望竞争、恋人竞争

(五) 合作:

1. 合作的概念:是指在社会互动中,行为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彼此密切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作为社会

互动的最普遍形式,同时也是个人赖以生存和社会赖以维系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合作。 2. 合作的类型:自发性合作、制度化的传统合作、指导性合作、契约式合作

(1) 自发性合作:这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具普遍意义的合作形式。指某种情境下人们自觉自愿地聚集帮

助他人解决实际困难和需要的行为。如左邻右舍帮助救人。

(2)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当自发性合作逐步发展为稳定的社会习惯,而成为一种制度化的合作以后,

如一起收获庄稼等。

(3) 指导性合作:现大社会比较多见的合作形式。指双方在具有权威地位的第三方的指导下一起完成

某项工作,如经理指导工作;在老师指导下的大学生的社会研究。

(4) 契约式合作:指个人或群体之间达成协议,以契约或类似契约的方式进行合作。如金钱借贷等。

(六) 冲突:

1. 冲突的概念:是指不同行动者之间相互阻止对方意图的自觉行动。冲突的根源是因为某种社会资源的稀缺。 2. 总被的类型:

(1) 冲突规模:群体之间的冲突和个人之间的冲突

(2) 冲突的性质上划分: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文化冲突、种族冲突、阶级冲突

(3) 冲突的方式或程度上划分:显性冲突(争论、拳斗、械斗、仇斗、战争、诉讼等)、隐性冲突

(七) 调适:

1. 调适的概念: 是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是对冲突情境加以适应的过程。

- 13 -

2. 调适产生的原因: (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2)由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

引起的调适 3. 调适的各类:

(1) 源于冲突而发生的调适:和解、妥协、统治和服从 (2) 源于环境变化而发生的调适:容忍、权变、突转、顺从

第二节 社会互动的符号 一、 语言

(一) 符号和语言的概念

1. 符号:指由一群人所共同认可的、有意义的代表其自身以外的别的事物的象征

2. 语言:指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

(二) 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文化交流、文化传播和文化传承的工具。语言赋

予世界以意义。 (三) 语言的多样性 二、 身体语言

(一) 身体语言的概念:是用身体代替语言来表达意思的动作或方式。 (二) 身体语言的种类:面部表情和手势以及姿势。 三、 个人空间

(一) 个人空间的概念:指环绕一个人周围的直接的物理区域,人们可以利用它在动中表达某种意义 (二) 个人空间理论: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提出:

1. 亲密距离:18英寸,约45厘米以内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一方可以感受到对方的气息,并能详细看到

对方的身体,这是亲密者之间的示受、保护的距离。

2. 个人距离:18英寸到4英尺,45-122厘米:这个空间是为熟人和朋友保留的。

3. 社会距离:4英尺到12英尺,122-365厘米:是比较正式的场合距离,比如会晤等一些交际场合。 4. 公众距离:12英尺以上,365厘米以上。这是为一些类似演说家等公众人物保留的距离

第三节 社会互动的理论

一、 符号互动论:又称符号互动主义或象征相互作论,指从互动个体的日常自然环境去研究人类群体生活的理论派别。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托马斯、米德等人是符号互动论的早期代表。

二、 拟剧论: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互动的理论。代表人物:戈夫曼《日常生

活中的自我表演》,戈夫曼在书中运用了“剧本 、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的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印象管理”或“自我呈现”

三、 常人方法学:常人方法学这个词是加芬克在1954年发明的,即普通人日常互动所运用的方法。对人们在日常生活

互动中所使用方法的研究,其思想来源主要是舒茨的现象学社会学。基本假设是,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成员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来进行社会互动,这些日常生活中不成文的,大家公认的互动规则是一切社会生活的基础。

第四节 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

一、 社会网络的涵义:是指个人之间的关系网络;渊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米尔格的六度分隔理论和欧农民自发组织的“赫

德兄弟会”活动团体规模150法则

二、 社会网络的特征:1、普遍性;2、多重性;3、滚珠性;4、多向性;5、隐蔽性 三、 社会网络的形态与功能:

(一) 社会网络的形态:

1. 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以个人进出该社会网络的难易程度的不同来区分。 2. 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以个人和社会网络的连接的同来区分 3. 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的利益来区分

(二) 社会网络的功能:获得各种信息、获得各种精神上的支持以及物质上的资源。 四、 强关系与弱关系

1. 强关系网络: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2. 弱关系网络: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五、 社会资本

- 14 -

(一) 社会资本的涵义与研究

1. 社会资本的概念: 指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所获取的资源。

2. 社会资本的研究:1980年,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社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社会资本》

短文,正式提出了“社会资本”概念

(二) 社会资本的分类

1. 以布朗为代表分:微观层次的社会资本、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宏观层次的社会资本 2. 根据社会资本的性质分:同质性社会资本和异质性社会资本

3. 罗伯特?科利尔把社会资本分为:政府社会资本和民间社会资本。①政府社会资本是影响人们为了相互利益

而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各种政府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契约实施效率、法律规则,国家允许的公民自由度。②民间社会资本同的价值观、规范、非正式网络、社会成员,这些能够影响个人为实现共同目标进行合作的能力的制度因素。

第六章 家庭与婚姻

第一节 什么是家庭与婚姻 一、 什么是家庭

(一) 家庭的概念: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的人组成的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一种群体形式。家庭的基本关系: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收养关系 (二) 家庭的特征:(社会学家威廉?古德 在《家庭》一书中的概括:

1. 至少有两个不同性别的成年人居住在一起

2. 他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劳动分工,即他们并不都干同样的事 3. 他们进行许多经济交换和社会交换,即他们相互为对方办事 4. 他们分享许多事物,如吃饭、性生活、居住

5. 成年人与其子女之间有着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拥有某种权威,又对孩子有义务 6. 孩子之间存在着兄弟姐妹关系,相互保护、相互帮助

二、 什么是婚姻:是家庭建立的基础,家庭一般是从婚姻开始的。婚姻通常是男女之间依照社会风俗或法律的规定而

结为夫妻关系的一种社会制度。婚姻和家庭一样有它自身的自然属性,婚姻又是一种社会行为。 三、 家庭与婚姻的理论解释

(一) 结构-功能主义分析

1. 功能主义者强调家庭的功能-社会化、情感支持和相互陪伴、性规则及经济合作等,对整个社会的福祉及平稳运行非常重要。①社会化;②情感和陪伴;③性规则;④经济合作;

2. 结构-功能分析强调了家庭和社会整体之间的联系,但却现实社会家庭的多样性,同时也忽视了家庭生活的一些消极方面,如家长制、家庭暴力、两性间不平等等。

(二) 社会冲突理论分析

社会冲突论将家庭看作是我们生活的中心。然而,冲突论强调,家庭中两性以不同的方式彼此竞争,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家庭成员比别一些人从家庭中的获益要多。

第二节 家庭的功能和类型 一、 家庭的功能

1. 规范性行为功能 2. 经济生活功能 3. 人口再生产功能 4. 精神生活功能 5. 教育功能 6. 抚养、赡养功能

二、 家庭的结构类型:(符号标识:△表示男性,○表示女性,=表示婚姻关系)

(一) 核心家庭: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而组成的家庭。(三口之家)核心家庭是一切家庭形式中

最稳定的一程形式。

(二) 主干家庭:指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五口之家)

- 15 -

(三) 联合家庭:指由父母和多对已婚子女以及孙(外孙)子女组成的家庭。 (四) 其他家庭:一些不完全的家庭

(1) 残缺家庭:夫妻双方有一方因离婚、丧偶而同未婚子女生活在一起的家庭; (2) 断代家庭:即只有一代未婚青少年与祖(外祖)父母组成的家庭;

(3) 单身家庭:即孤老户以及那些终身不娶或不嫁而又独身居住生活的男人或女人。

三、 家庭的特殊类型

(一) 重组家庭

(二) “失独”家庭:指失去家中独生子女的家庭。

(三) 同性恋家庭:指同性恋者因婚姻压力选择同性婚姻的家庭。

(四) 丁克家庭:指“无孩家庭”,具有生育能力而选择不生育,除了主动不生育,也可能是主观或者客观原因而

被动选择不生育人群。

(五) 留守家庭:指夫妻一方在外流动打工,一方留守的“半流动”家庭以及夫妻双方都在外流动打工的“双流动”

家庭。

第三节 变迁中的家庭与婚姻 一、 家庭形态的变化

从总体上看,家庭形态呈现出核心家庭为主、主干家庭居次、单人家庭作为补充的格局。在城市夫妇核心家庭比重上升,就全国而言老年人夫妇核心家庭增幅加大,主要表现为: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离婚率上升、家庭类型多样化。 (一) 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 家庭离婚率上升:(离婚率上升的原因)

1. 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

2. 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导致离婚人群增多和大量的存在 3. 离婚手续的简化

4. 丈夫或妻子更看重婚姻生活质量和个人感受,不能认可和接受忍让、郁闷过日子 5. 改善婚姻生活质量或考虑离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是由妻子一方主动提出来

6. 在离婚人群中婚龄变小,离婚低龄化和结婚时间不长就离婚的“昙花婚姻”明显增多,随着互联网的普

及,由于夫妻一方网恋对婚姻的破坏作用继续显现。

(三) 家庭类型多样化 二、 家庭功能的变化

1. 经济功能弱化

2. 抚育和社会化的功能外移

3. 家庭的生育偏好开始改变:传统的中国家庭中,生育是家庭最主要的功能,传宗接代是家庭的一件大事。 4. 养老功能的挑战

三、 家庭与婚姻观念的变化

(一) 性观念多元化 (二) 地位平等化 (三) 行为理性化

第七章 群体与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群体 一、 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一) 群体概念: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共同活动和感情交流的集体。对群体作出明确的定义是在

20世纪初,美国,阿尔比恩?W?斯莫尔提出,在1905年将群休定义为“一大群或一小群的人,在期间所存在的关系使我们必须把他们作为整体来考虑”。 (二) 群体的特征:

1. 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成员:群体成员至少有两个人,这是构成群体的主体基础。在大君中,还有一定的分工

协作,并且有“自然领袖”的存在。

- 16 -

2. 有一定的为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目标:群体目标是群体功能的具体体现,也是组织的灵魂。 3.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并形成归属感 4. 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5. 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二、 群体的类型

(一) 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是以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这是社会学群体研究中最经

典的分类之一。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的区分标准是成员的互动关系特征。如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 1. 初级群体又称作首属群体,是社会群体中最古老、最基本的形式,是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初级群体的类型:家庭、邻里、伙伴群体。初级群体概念是20世纪初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条件提出,他认为,个人总是从一些直接的、人数不多的、亲密的交往过程中形成最初的社会关系,由这些初级的社会关系联结起来的群体就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规模较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性。

2. 次级群体又称为次属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次级群体既是个人步入社会所必须加入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

(二)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以群体的关系结构和组织功能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1. 非正式群体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元正式组织结构、无正式章程的群体 2.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概念,是美国学者梅约在霍桑实验中提出的。

(三) 内群体和外群体:以成员对群体的心理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最先是由萨姆纳《民俗论》提出。

1. 内群体:也称“我群”成员感到自己与群体关系密切,对强烈归属感的,就是内群体。 2. 外群体:也称“他群”由他人结合而成、与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群体,就属于外群体。 (四) 成员群体和参照群体:以群体成员的归属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1. 成员群体:也就是内群体,个人属于该群体的成员,并以本群体的规范作为自己活动的准则,各成员之间

在行为上彼此互相影响。

2. 参照群体:指被某一群体成员用来作为某种参照对象并试图效法的群体。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海曼提出。 (五) 大群体和小群体:群体的规模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1. 指规模较大、人数较多、人员之间较少直接互动的群体。 2. 指规模较小、成员之间能够直接互动的群体。

三、 初级群体

(一) 初级群体的涵义和特征:

1. 初级群体作为由面对面的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人际关系的社会群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个人参加社会生活的基础群体是初级群体。初级群体最先是由库利提出。 2. 特征:

(1) 规模小

(2) 有长期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3) 成员的人格特征可以得到比较全面的表现 (4) 成员之间的角色位置难以替代

(5) 习惯、伦理道德和感情在维系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 初级群体的类型:1、家庭;2、邻里;3、伙伴群体。

第二节 组织和组织理论

一、 组织的概念:是人们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建立起来的具有比较严密的结构制度化的群体。 二、 组织过程:

(一) 组织决策:组织决策是指组织成员从两个以上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决断,以期最优化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

程。组织决策不单是组织上层的任务,而是贯穿整个组织运行的全过程。 1. 组织决策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 情报阶段:即调查环境,了解各种总重所需要的资料。 (2) 设计阶段:即制订各种可能采取的行动方案 (3) 抉择阶段:即从各种可能方案中选出一个行动方案 (4) 审查阶段:即对已选择的行动方案进行评估

- 17 -

(二) 组织沟通:是指组织内部的信息交流,即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各种形式的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

或情报的过程。 1. 组织沟通形式:

(1) 从沟通信息的方向上看,分为:纵向沟通、横向沟通 (2) 从沟通的性质上看,分为:正式沟通、非正式沟通

(三) 组织控制:指组织用各种规章制度和奖惩手段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以保证组织的决策和指令能够有效地贯

彻执行,维护组织的各项秩序。 1. 三个过程:

(1) 预先控制:指在组织行为发生之前所进行的一系列控制活动

(2) 现场控制:又称同步控制,是对正在实际进行操作的组织成员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控,使组织成

员的行为始终朝向组织的目标

(3) 反馈控制:针对组织的成员活动结果来进行控制。组织经常对其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成绩考

评和总结并作出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惩,就是一种反馈控制。

(4) 决策、沟通和控制这三种组织过程不是相互割裂的过程,而是在具体的现实组织运行过程中相互

联系和交织在一起的。

三、 组织的科层制理论

(一) 合法性统治类型:

1. 科层制(又称官僚制)是马克斯?韦伯提出的。

2. 韦伯把历史上出现过的合法统治归纳为超凡有三种类型:

(1) 超凡魅力型:也称克里斯玛型.建立在英雄人物基础之上。 (2) 传统型:最典型的形式是家长制、世袭制和封建制。 (3) 法理型:典型形式是科层制。

(二) 科层制的特征:是指建立在法理型权威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

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特征:

(1) 明确规定的固定权限 (2) 明确规定的职位等级 (3) 执行职务建立在公文基础上 (4) 职务的专业化和量才录用 (5) 照章办事

(三) 科层制组织的优点和弊端

1. 优点: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相比较其他组织体系和和管理方式,行政管理效率高。 2. 缺点:

(1) 形式主义 (2) 繁文缛节 (3) 用人困境 (4) 人情味欠缺

(5) 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

四、 组织管理理论

(一) 科学管理理论:为了使组织更有效地实现它的目标,必须使组织的结构和过程科学化和合理化。代表人物:

美国工程师泰罗和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

(二) 人际关系理论: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而是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代表人物:哈佛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期里斯伯格(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1) 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因素,人不是简单的生产工具,具有复杂的个性和多方面的需求; (2) 影响职工积极性的原因并不主要是物理因素和生理因素,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社会因素和心理因

素以及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理论反对泰罗等科学管理理论家把人看作“会说话的机器”,或人的活动仅仅受金钱驱使,而认为人是“社会人”。这个理论是在哈弗大学教授梅约和罗伊斯里斯伯格等人指导的著名的霍逐步形成的。

(3) 人际关系理论为更新人们对组织管理的认识带来突破性的启示:

- 18 -

①. 人际有关系论要求组织管理重视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认为生产效率取决于社会规范而非生理

能力;

②. 人际关系理论强调组织成员的群体身份对组织管理的作用,认为组织成员通常不是以个人身

份面是以非正式群体的身份,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来

③. 人际关系理论是要求组织管理际沟通,认为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之间的人际沟通,包括正式

和非正式的沟通,都会影响组织的行动效率和组织成员的积极性。

(三) 组织行为理论: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巴纳德提出:组织平衡论,认为组织

的存在取决于在组织成员的贡献与满足之间所维护的平衡。麦克雷戈提出“X”“Y”理论,对不同管理模式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区别和分析。(X指一种专制型的管理理论;Y理论是指一种 人道主义的帮助型 的管理理论)

(四) 权变理论:又称情势理论,认为组织管理不只是和组织本身有关,而且涉及组织和环境之间的关系,组织的

管理者应根据不同的环境和具体情况,灵活地决定组织的决策方式,领导方式和行动方式。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和杰伊?洛斯奇(超“Y”理论) 超“Y”理论的基本观点:

(1) 们是带着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工作组织的 (2) 不同的人对组织管理方式的要求是不同的

(3) 组织目标、工作性质、职工素质等因素对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的效率有很大的影响

第三节 集体行为 一、 什么是集体行为:

1. 概念:是指在缺乏确定的组织程序和制度规范条件下,很大程度上自发形成的,由许多个体参加的非制度化行为。

2. 集体行为的特征:

(1) 群众性:集体行动总是表现为相当多的人的共同行动; (2) 自发性:集体行为并非常规生活中已经事先安排好的行为

(3) 非组织化:集体行为的考察的就是从完全无组织到组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那些群体性行为。 (4) 非制度化:总是在制度外形成的。

二、 集体行为的传统解释

(一) 勒庞的乌合之众理论:当许多的个人一旦构成一个群体时,就会产生独特的集体心理,这种集体心理通过彼

此情绪上的相互感染,会使得个人不由自主的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其行为方式会和平时独自的时候大相径庭,头脑变得简单化,人们会非常容易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并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二) 斯梅尔瑟的价值累加理论(6个因素):认为不能单纯地从心理的角度来解释集体行为,而应该把集体行为

的形成和社会结构联系起来。只有以下六个因素累加影响下,才会导致集体行为: (1) 结构性助因 (2) 结构性紧张 (3) 一般化信念 (4) 促发性因素 (5) 行动动员 (6) 社会控制

三、 集体行动的理性选择理论

(一) 奥尔森的搭便车理论:假设是,如果个体越理性,群体规模越大,那么这个群体发生集体行为的可能性越小。

奥尔森在他的书中提出了一要解决搭便车困境的途径:由于集体行动所追过的目标是公共物品,而公共物品只能为个人提供一种集体性激励;即然集体性激励不足以让一个更改的人为了获取某一公共物品而奋斗,那么就需要一种选择性激励。所谓选择性激励,就是指给予在集体行动中付出较多努力的群体成员获得相应的收益,从而吸引个人在集体行动中作出更大的努力。 (二) 社会运动的资源动员理论:

社会动动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时间资源、参与者规模、金钱与物质资源、外界支持、理念资源

- 19 -

第八章 教育、劳动与消费

第一节 教育

一、 教育的概念与类型

(一) 教育的内涵:广义教育指一切传播和学习人类文明成果——知识技能经验,以促进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

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 (二) 教育的类型:

1. 从教育发生的场所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1) 家庭教育的主要目的:①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接受学校教育作准备;②配合学校教育,使

儿童在德、智、体等方面正常发展。

2. 从个体对教育的需求分: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1) 生存教育:指一个人为适应当下社会的基本生存而必须接受的教育。

(2) 地位教育:指一切超出基本生存所必需的教育之外的出于维护社会地位需求的教育类型。(特点:)

① 地位教育与一个时代的现实生存条件没有必然的联系,接受某种教育是出于表现地位角色的需

要。

② 地位教育是获得上层社会地位的直接手段之一

③ 地位教育具有较为强烈的排他性,对某一个阶层是一种权利,而对别一个阶层却是遥不可得的 ④ 地位教育是一种不平等的教育。

二、 现代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 杜威等学者的观点

1. 美国-约翰?杜威:教育的首要功能是社会化。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改造”“学校即社会”和“儿

童中心论”等观点中。

2. 美国-罗伯特?默顿:大量社会现象都可能同时存在着显功能与潜功能。显功能,即系统参与方有意客观后

果,其潜功能即系统参与方无意图的,未认识到的后果。

(二) 现代学校教育的显功能

1. 社会化的功能 2. 社会选拔的功能

3. 提高人口素质的功能: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4. 知识技术创新的功能 (三) 现代学校教育的潜功能

1. 建立未来人际关系 2. 减少就业压力 3. 社会控制的功能

三、 教育的社会学分析视角

(一) 功能论视角下的教育:由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强调要寻找一个社会事实的功能,应该看它与某种社会目标

的关系。帕森斯继承了此学说,他认为人的社会化是社会稳定运行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而社会化的过程包含在分配和整合之中,即社会化使得不同的人获得不同的技能以适应分工需要(分配),同时社会化还能让人们欣然接受分配必然带来的社会不平等(整合)。但此学说也有问题:①遵循这一思路的教育研究无法处理社会变迁的问题。②教育的功能分析建立了一种宏大的理论模型,它关注了社会大系统之间的关系,却忽略了系统内部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与互动,包括行动的主观意图和动机、行动的方式以及社会情景与结果等诸多微观方面问题。

(二) 冲突论视角下的教育:社会秩序不是建立在对共同价值的一致认可上,而是建立在统治阶级的控制权力上。 (三) 互动论视角下的教育:被称为“人本主义”和微观取向,它将视角引入到具体的教育中,引入到人与人的互

动关系中。

四、 教育和社会不平等

(一) 教育不平等现象

1. 体现在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等; 2. 教育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向上社会流动;

- 20 -

3. 受教育的机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精英阶层控制着。 (二) 教育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

1. 对制度化教育的批判:伊凡?伊利奇(制度化教育的批判:)

(1) 学校正在为各种受压抑、互相隔阂和失去人性的社会服务,其实质是维护现存秩序的社会工具 (2) 在学校中,学习和教育都是强迫性的,它要求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在教师的监管下整天学习强制

性的课程,是“没有快乐的机构”

(3) 除常规的至少传授之外,学校还传授一些“隐形的课程”,即一种价值观的宣讲——只有通过学

校教育才能为每个人成长为社会人做准备,学校中不传授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价值,校外学到的东西是无价值的

(4) 只有发动一场“去学校化”的变革,使教与学重新具有个人责任感,才能回归学习与教育本来的

意义

2. 教育与文化资本:接受同样的教育,但邓得的学习(学术)成就却可能因为而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从

文化资本的再生角度加以批驳:①不同的社会阶层拥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表达习惯与文化资本②较低阶层的孩子们所表现出来的谈吐风格与口味往往与体现着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学校环境格格不入,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多适应性困难,缺乏自我提高的动力。③中产阶层的孩子拥有的文化资本与思维习惯与学校要求更为协调,因此更适应学校的生活,并更容易取得学业成功。 3. 劳工阶层子弟的“亚文化”:

(1) 劳工阶层的孩子们并非一定存在较低的职业预期和自我能力认知,即心甘情愿的成为社会的下层 (2) 他们在自己的生活领域中,通常拥有不错的实际生存能力 (3) 由劳工子弟组成的男生群体(哥们儿)拥有自己的亚文化

(4) 在毕业后的就业过程中,劳工子弟们也不认同学校的主流社会价值,而是欣赏蓝领文化,并选择

其作为求职意向

(5) 他们在成年后可能意识到教育对于社会阶层流动的意义,并开始教导下一代接受主流教育观念

第二节 劳动

一、 劳动的概念与类型

(一) 什么是劳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变换、调整和控制自然界的活动,包括脑力活动和体力劳动。(劳动的意

义)

1. 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 劳动具有经济意义 3. 劳动具有社会意义

4. 劳动具有文化意义:劳动是个人认同的重要方式 (二) 劳动的类型

1. 根据是否有劳动报酬分为:有薪劳动、无薪劳动 2. 根据消耗体力还是脑力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 3. 根据劳动的二重性分为:具体劳动、抽象劳动

二、 工业时代的劳动过程

(一) 福特主义:一词起源于安东尼奥?葛兰西,指以泰勒制原则和市场为导向,以分工和专业化为基础的生产劳

动方式。(特征:)

1. 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形成的流水线作业及其相应的工作组织,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极大地提高了

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

2. 劳资双方从劳资于工作过程控制权的斗争转变为保障就业权和工资决定的斗争,最终形成了以劳资集体谈

判制度为核心的劳资关系新形式;

3. 专用性机器投资和低技能工人相结合的生产过程提高了资本有机构成,通过加速资本财团来降低高资本有

机构成对利润率的影响,促进了企业之间纵向一体化过程,从而在主要行业形成了垄断竞争的市场格局。

(二) 后福特主义:指以精益生产、柔性专业化等非大规模生产方式为核心的新的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及社会经济结

构的生产劳动方式。(特征:)

1. 灵活的专项化生产取代了大规模标准化消费商品的生产;

2. 减少所有不能增加产品最终价值的间接劳动形式,包括监督活动、质量控制、维护工作和清理工作等;

- 21 -

3. 随着信息处理资源越来越掌握在企业一线工作区域,工作团队的自主权增加,企业内部协调信息发生了从中央集中处理到分散处理的转换

4. 劳资关系从福特主义下的对抗性的竞争关系,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相互合作与信任关系。 (三) 当代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批判

1. 布雷弗曼的压迫机制理论:提示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劳动过程中的资本家彻底剥夺工人对劳动控制权的机

制。

2. 布洛维的生产政体理论:提示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政治效果和生产的政治规范工具共同构成了一个工厂

独特的生产政体。

三、 就业

(一) 影响求职成功的主要因素:1、人力资本(从统计学意义上来说,一个人教育程度越高,其在劳动力市场上的

竞争力就越强);2、社会网络;3、社会制度;4、社会偏见

(二) 失业:是指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失业率:指失业人口占劳动人口

的比率,是准确描述就业形势的关键性指标。种类: 1. 摩擦性失业:人们在转换工作过程中的失业

2. 结构性失业:由于产业结构或者生产技术的改变,使得原有的工作机会消失而造成的失业 3. 周期性失业:由于经济周期波动所造成的失业 4. 季节性失业:受季节性因素影响的失业 5. 残余性失业:因无就业能力的失业

(三) 劳动力市场分割:在现实中,从来没有真正产生新古典经济学所说的完整、统一、自由的劳动力市场。劳动

力市场往往呈现出一种分割状态,常见的一种是分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稳定、高收入、高福利、职业发展前景好,教育回报率高,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不稳定,收入低、几乎没有福利待遇、流动性大、职业发展前景黯淡、教育回报率低。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分为城市和农村,农民工工资福利待遇低于城市职工。

第三节 消费

一、 消费的概念与特征

(一) 什么是消费:是为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和文化财富的活动,消费不仅仅是人倒头就睡生活中的生

活消费,还包括属于生产本向的生产消费。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环节,是人们生存和恢复劳动力必不可少的条件。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认为消费行为不单纯是一个个体的、纯理性的经济行为,而是一种嵌入各种文化和社会关系的社会行为。(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家庭消费结构的重要指标) (二) 消费的特征:

1. 消费的经济属性;

2. 消费的心理属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包括消费者兴趣、消费习惯、价值观、性格、气质等方面。 3. 消费的社会属性; 4. 消费的文化属性:

二、 消费社会

(一) 什么是消费社会:一个以生活必需品之外的消费为主的社会 (二) 消费社会的特征:

1. 消费成为社会的核心

2. 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张 3. 消费主义盛行

三、 消费的社会学理论

(一) 韦伯的生活风格理论:消费方式使潜在的阶级差别显性化,形成生活方式不同的地位群体;

(二) 凡勃论的炫耀性消费理论《有闲阶级》:是富裕的上层阶级通过对物品的超出实用和生存所必需的浪费性、

奢侈性和铺张浪费,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以及这种地位所带来的荣耀、声望和名誉。

(三)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论:凡是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都不具有存在的价值

- 22 -

第九章 社区与社区发展

第一节 什么是社区 一、 社区的概念和功能

(一) 社区的定义: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区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1887年著《社

区与社会》中提出的(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类型学研究始于滕尼斯);社区是以一定地域为基础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内涵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 1. 社区是一定的地理区域空间,人们在这个空间共同生活

2. 社区是一个社会关系网络,它的形成基于人们共同生活中的社会互动

3. 社区是集体认同的一个标志,人们由于共同生活而产生了对社区所在区域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视自己

为社区的一分子。

(二) 社区的功能:

1. 经济生活功能(首要) :社区具有一套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体系,通过生产或进口为其成员提供衣、

食、住 、行等基本的生活必需品和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这是社区 的首要功能。

2. 社会化功能 :社区具有一系列的组织和设施,将社区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基本常识等传递给下一

代社区的成员,或者教育新移入居民,使他们能够融入到社区生活中来,如家庭、邻里、学校、教堂。 3. 社会控制功能 :任何社区都会对其社区成员偏离社会规范的行为施以某种形式的制裁,以督促人们遵守社

会规范,维护社区的社会秩序。

4. 社会参与功能:社区可以向成员提供生活和交往的场所、设施和途径,帮助社区成员参与社区事务以及更

大范围的社会事务,这就是社区的社会参与功能。

5. 社会保障的功能:可以提供一套社会保障体系,以帮助社区中遇到问题、需要求助的社区成员。

二、 社区的类型学理论:一般认为,社会学者对于社区的研究始于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类型研究,他在《社区与社会》

一书中分析了“社区”和“社会”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类型。

三、 人文区位学理论:是20世纪社区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发展,集中了以芝加哥学派为代表的对现代城市社区的一

批研究成果。

(一) 同心圆理论:伯吉斯把城市分为五个同心圆区域,第一环是中心商业区,第二环是过渡区,第三环是工人居

住区,第四环是较高级住宅区,第五环是高级住宅区。

(二) 扇形理论:霍伊特在对伯吉斯同心圆理论的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 (三) 多核心理论:哈里斯和厄尔曼提出。

(四) 人文区位学之后的理论发展: 把文化价值要素引入理论模式中,考察文化因素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作用的

区位学理论是社会文化区位理论。提出了“人文区位结丛模式”,用人口、组织、环境和技术四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来说明城市的空间布局的区位学理论。

四、 社区全貌研究:美国学者林德夫妇在社区研究中开创以小市镇为对象的全貌研究,就是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

解释这些不同的部分的相互关系。

五、 中国的社区研究:中国学者自己的社区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的乡村建设运动期间。比较著名的有燕京大学社

会学系杨开道和许仕廉主持的清河调查以及社会学家李景汉和晏阳初的定县调查。 第二节 社区类型 一、 农村社区

(一) 农村社区的概念:也称乡村社区,是指以农业生产为主要谋生手段的人们为主体构成的同质性较高的地域性

生活共同体。农村社区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一种社区形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二) 农村社区的特点:

1. 农村社区的人口密度低 2. 农村社区的经济活动相对简单 3. 农村社区的社会结构相对简单 4. 传统农村社区的社会变迁比较缓慢

二、 城市社区

(一) 城市社区的概念:又称都市社区,是指以从事各种非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人口构成的异质

性较高的地域性生活共同体。这个定义是个综合性的界定,包括了人们通常借以判断的三个方面:人口规模、

- 23 -

经济角度即社区中非农业人口的比例、以及社会的异质性程度。

(二) 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社区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1. 从城市产生到工业革命开始前的17、18世纪,一般称为古代城市或前工业社会城市; 2.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直到今天,一般称为现代城市或工业社会城市。 (三) 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1. 城市社区的社会分工复杂,居民从事更专门化的工作,彼此工作背景相差很大 2. 城市社区中家庭和初级群体作用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各类正式组织 3. 城市社区中,人际互动趋向功能利、理性化和肤浅化 4. 城市社区存在和包容了更多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 社区发展

一、 什么是社区发展:指在城乡基层社区中社区居民依靠自身力量,在政府和其他组织结构的支持下,推动社区有计

划的社会变迁,改善社区经济、社会和文化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

1. 在社区发展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其中最著名的如20世纪初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相继出现的最著名的事件是

社区睦邻运动,主要方式是通过在城市的贫民区中设立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帮助人们开发本社区的资源,采用自助的方式,改善贫民的生活状况。

2. 由国际著名女作家赛珍珠与晏阳初合作写成的《告语人民》一书在联合国成立之初引起各国,1945年11

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首次会议时,中国代瞿世英晏阳初等人在定县的乡村建设工作经验,晏阳初本人也曾于1949年在联合国演讲。

3. 社区发展概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联合国倡导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二、 社区发展的目标与原则

(一) 社区发展的目的:双重性。

1. 社区发展的任务目标:即通过开发社区内的各种资源,录求各种援助,以满足社区成路由器的共同需要,

提高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 社区发展的过程目标:即促进社区居民的社会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互助合作精神,提高社区居民自力更

生和共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社区发展的原则(中国社区发展的原则):

1. 民主的原则 2. 民众需要的原则 3. 自力原则

4.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

5.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并重的原则

三、 中国城市的社区建设

(一) 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进程

1. 社区建设,是以人们日常居住和生活的基层社区为载体,通过社区居民自治,社区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

会组织共同合作,来建立一个和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现代城市管理制度和社会化服务网络相适应的社区支持系统。

2. 中国的社区建设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 (二) 社区建设的原因及其本质 (三) 当前社区发展的基本任务

1. 促进城市治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2. 促进民主政治建设

3. 减轻市场经济发展对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十章 城镇化

第一节 城镇化概述(城镇化是社会变迁的一种表现,是人类的物质与精神形态的日益演进的过程。) 一、 城镇你给的概念与特征

- 24 -

(一) 什么是城镇化:又称城市化、都市化,指人口和社会职能向城市或城市聚集,生产方式、文化模式和社会角

色发生变化,使城乡融合的过程。 (二) 世界城镇化演进模式

1. 欧美模式:市场主导型城镇化,其起始和演进的产业革命引导的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

2. 墨印模式:政治主导型城镇化。 (三) 当代城镇化的特征

1. 城镇化进程速度加快 2. 大城市发展速度明显

3. 知识经济、科技、物流、信息、通讯和其他活动领域的不断创新提升了城镇化的内涵 4. 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的进步及其扩散加速 5. 发达国家郊区城镇化加速,已进入逆城镇化和再城镇化进程 6. 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已构成当今世界城镇化的主体

二、 世界城镇化的“推-拉”理论:世界城镇化发轫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兴起之时,英国是工业革命的策源地,

19世纪末,它率先实现了城镇化。人口流动过程中迁出地的推力和迁入地的拉力相互作用形成的合力理论。19世纪末,这一理论最早由英国人口学家雷文斯坦在“人口迁移的规律”的著述中提出。 三、 城镇代的类型

1. 同步城镇化:城镇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镇化

2. 过度城镇化:又称超前城镇化,指城镇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 3. 滞后城镇化: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镇化 4. 低度城镇化:以农业产业为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城镇化

5. 逆城镇化:城市市区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外围卫星城镇布局散化的城镇化。

四、 世界城市:国际城市的高端形态,指在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处于高层次,能够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发挥

全球性影响的国际城市,又称为全球城市。(分为三个层次)

1. 世界城市,也称为全球性国际城市:纽约、伦敦、东京 2. 区域区国际城市:巴黎、香港 3. 国家性国际城市:北京、上海

五、 世界城市群

(一) 城市群概念:又称为“都市圈”“都市带”“都市丛”“大都市连绵区”是指人口规模在2500万以上和人口

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50人的城市集聚区。(琼?戈特曼提出)中国三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环渤海) (二) 城市群分类:

1. 从规模和层次角度分为:超级城市群、一级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三级城市群 2. 从形态和结构角度分为:星系城市群、带状城市群、扇形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 3. 从中心城市的角度分为:单核城市群、双核城市群、多核城市群 (三) 城市群研究:

1. 田园城市:霍华德《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平和之路》提出。他主张田园城市应该兼有城市和乡村各自优

点,城乡交融和群体组合型城市。

2. 组合城市:帕特里克?格迪斯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 3. 区域整体发展理论:刘易斯?芒福德继承了格迪斯区域规则思想,创造性地提出区域整体发展理论。 4. 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勒?柯布西耶从城市规划视觉角度提出了城市集中发展理论。 5. 城市群理论:戈特曼《城市群:东北海岸的城市化》 6. 城乡融合区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进程 一、 中国城镇代的历史背景

1. 民国时期城镇化呈现的四个特征:

(1) 商业化强于工业化,工商业和城市及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沿海 (2) 大城市寥寥无几,城市发展畸形、臃肿

- 25 -

(3) 城市道路设施极其落后

(4) 城市性质多为消费寄生,成为帝国主义、官僚买办和封建地主阶级压榨人民的据点,形成严重的

城乡对立、沿海与内地的对立

二、 中国城镇化的三个阶段

1. 第一阶段(1949-1957)为平稳起步阶段 2. 第二阶段(1958-1977)为大起大落阶段 3. 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三、 中国城市群的规划与演进(存在的问题:)

1. 城市群形成过程的人为因素过大,行政干预过高,缺乏市场机制的自然发育期

2. 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依然受限于现存行政体制的束缚,利益的矛盾和冲突易发,降低了整体和各自的效率和效益

3. 城市群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的比重还不高,对全国城乡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拉动还有限 4. 城市群内部结构还不完善,大中小城市还比较少,缺乏连接中心城市与众多小城镇和广大农村之间的中间

环节

5. 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特别是人口和经济分布不协调,产业结构重叠严重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与小城镇的建设 一、 中国城镇化道路选择的不同观点:

1. 大中城市论: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现状,在相当长时期内,城镇化的主要动力将来源于大中城市的扩张。 2. 均衡发展论:又称为城市休息网络论,中国的城镇应该建立以大城市为领导,以中等城市为骨干,以各类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网络系统。

3. 多元模式论:主张城镇化道路应该考虑到巨大的地域差异

4. 小城镇重点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从根本上看首先要把2/3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方面去,使整个国家的多数人口成为非农业劳动者。

二、 中国城镇化的方针:于1978年提出“控制大城市,多搞小城市”的城镇化方针。1980年10月,全国城镇化工作

会议提出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建设方针。 三、 促进中国小城镇的健康发展

(一) 城镇化道路的可持续发展:

1. 小城镇建设要有科学规划 2. 小城镇建设规模要适度

3. 小城镇建设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4. 建立健全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 中国小城镇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1. 建立与城镇化健康发展相适应的财税、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制度 2. 加快小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3. 加快对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 4. 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妥善解决小城市建设用地 5. 改革小城镇管理体制,尽快形成符合小城镇经济社会特点的行政管理体制

6. 特别要加强小城镇居民的市民素质教育,使之尽可以地适应城镇文化,承担起城镇建设者的责任

第十一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第一节 社会不平等

一、 什么是社会不平等:广义是指社会差别,个人或群体间的任何差异(让-雅克?卢梭为代表:①自然的或生理上的

不平等②精神上或政治上的不平等);狭义是指个人或群体间的等级差异。 二、 社会不平等的相关概念

(一) 性别和年龄

1. 是指男女两性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差别,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

(1) 语言表达方面:女胜

- 26 -

(2) 视觉、平衡能力方面:男胜 (3) 逻辑思维、数学方面:男胜 (4) 触觉方面:女胜

(5) 竞争性、好胜性方面:男胜 (6) 记忆和观察方面:女胜

(二) 种姓、种族和等级

1. 种姓:是以血统、血缘和职业为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不同群体的社会等级制度。 2. 种族:又称人种,指在体制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征的人群。 3. 等级:指按经济地位和政治法律地位不同而互相区别的群体或社会集团。 (三) 阶级与阶层

1. 阶级:指是这样一些集团,它们因为在历史上一定社会生产所处的地位不同、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在

社会劳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从而领得自己所支配的那份社会财富的方式和多少也不同。 2. 阶层:一是指阶级内部的层次划分,二是指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群体。

三、 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一) 私有制与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最早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

鲜明地谁了人类不平等的产生是随着私有制面来的,是建立在私有制确立的唯一基础之上的。“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最先创立了“分工”概念,并对社会分工与阶级产生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二) 社会分工与社会不平等:

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分工理论:马克思的阶级划分理论认为,阶级划分的根本标准是对生产资料的所有

制关系。

(1) 分工有自然分工和真实分工之别 (2) 从自然分工到真实分工是一个质的飞跃

(3) 在真实分工出现的同时,产生了产品的不平等分配和私有制 (4) 分工的发展导致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

(5) 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6) 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分工的发展具有矛盾的性质

四、 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阶段分析与分层研究构成了社会不平等的两个研究传统。

1. 分层分析:把阶级斗争作为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包括社会不平等的演变)的关键所在,其关于社会不平等

的冲突论假设,鲜明地体现在《共产党宣言》中。

2. 分层研究:指的是以“生活机会”的分配和获得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不平等研究传统。三个阶段:

(1) 韦伯关于阶级、地位团体和正常的论述,构成了该传统的理论源头;

(2) K?戴维斯和W?摩尔,他们为功能论的分层原理,提供了最早、最清楚的论述

(3) 布劳和邓肯,他们从方法上解决了功能论分层研究的操作化问题,为社会分层为社会不平等研究

的主流范式奠定了基础

3. 不同点:二者对“社会不平等是什么”的本体论假设不同。

第二节 社会分层

一、 社会分层的概念: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不均等分配。社会分层包含社会分层结构和社会流动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二、 社会分层的相关理论

(一) 古典社会学家的社会分层理论

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

(1)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2)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3) 这个专政本身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达到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2. 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韦伯主要从是从生产资的占有关系上去理解这概念,在韦伯看来,阶级范团意味着

从各种 经济因素的方面对人们的生活机遇的影响,这两个标准:财产占有状况和市场处境。韦伯认为,经济的、政治的和社会的这三个维度(三大标准)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是相对独立的,并有着各自不同的来源,因此我们考察社会分层现象的时候,需要采取多元化的标准。

- 27 -

(1) 韦伯区分四种阶级:

① 上层有产阶级,即在财产占有上具有巨大优势的阶级 ② 优势职业阶级,即在市场处境中具有优势的阶级

③ 小资产阶级,即在财产和市场处境这两个方面具有一些优势但又不明显的

④ 工人阶级,他们从事的工作往往只需要非常简单的技能培训,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其市场处境

居于弱势

(2) 韦伯构建的三个维度:

① 阶级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经济标准 ② 地位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社会标准 ③ 正常范畴:提供了社会分层的政治标准

3. 帕累托的精英理论:分为执政精英和不执政精英。认为统治精英阶级的构成及其地位不是恒定的,随着时

间的推移,统治集团中成员的升迁或沦落都有可能发生。1916年出版了《普通社会学总论》系统地阐述了精英阶级理论。

(二) 当代社会分层理论

1. 功能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社会分层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

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代表人物:K?戴维斯和W?摩尔 (1) K?戴维斯和W?摩尔共同发表的《分层的若干原理》分层观:

① 任何社会中都有一些职位比另一些职位更重要,需要有特殊才能和技术的人去承担 ② 这些能人从事工作之前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并为此付出代价 ③ 与此相对应,他们将来的职位就必须具备吸引人的特殊价值

④ 社会在回报上对这些特殊才能的人予以倾斜,所以的社会成员都会因此获益 ⑤ 这些职位报酬的不同,就是社会分层所谓的地位差距

⑥ 表现为稀少物品享有和地位声望上的社会分层差异,对社会具有正功能,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 (2) 功能主义社会分层理论的缺陷

① 先赋性或继承性的优势,可能会影响到不同资源配置的逻辑 ② 能力较强的人未必都能得到高报酬等实质性的刺激 ③ 教育不均等导致地位获得未必是均等的

④ 总的说来,社会分层不能保证最有才干的人去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或培养他们去扮演这些角色

2. 冲突论的社会分层:强调冲突在不平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代表为达化多夫,认为:社会分层的起源在于

这样的事实,即在任何一个社会中,个人或群体都要强制奖惩,这种实施能力意味着权力关系的存在。

三、 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层及其变迁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阶级阶层结构(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1. 地主阶级和买办阶级:代表中国最落后和最反动的生产关系的阶级 2. 民族资产阶级 3. 小资产阶级 4. 半无产阶级

5. 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业的产业工人,是革命的领导力量。 6. 游民无产者阶层

7. 农民阶级:富农、自耕农(中农)、半自耕农、雇农 (二) 改革开放前的阶级阶层结构

1949-1952:史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1977年,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状况: 1. 工人阶级 2. 农民阶级 3. 知识分子阶级

(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

1. 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 2. 经理人员阶层

- 28 -

3. 私营企业主阶层 4. 专业技术人员阶层 5. 办事人员阶层 6. 个体工商户阶层 7. 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 8. 产业工人阶层 9. 农业劳动者阶层

10. 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第四节 社会流动

一、 社会流动的概念与类型

(一) 社会流动的概念:指社会成员从一种社会地位或职业向另外一种地位或职业的变动。

1. 索罗金于1927年发表的《社会流动》一书,被社会学界认为是第一部用现代观点论述社会流动的著作。 2. 社会流动研究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的问题:

(1) 可以将社会流动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分层体系

(2) 可以将社会流动视作一个宏观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其所涵的是整个社会阶层在整个社会等级中

的变化

(3) 可以将社会流动视作单独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分层体系中的位置、角色和属性的变化,它意味着社

会成员在关系上的转变

3. 社会流动的意义:

(1) 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实现劳动力流动和人才流动,实现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2)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基于个人出身的地位获得模式,正逐步被基于个人业绩的现代模式所取代,

社会流动成为个人取得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3) 社会流动加强了个人才能和成就与其社会地位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造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副科

级社会的活力

(4) 社会流动有利于加强各社会集团之间的联系,消除可能存在的社会隔阂,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认同,

从而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失去作用。

(二) 社会流动的类型:

1. 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是指在社会分层体系当中不同层次之间的上下流动,又称纵向流动,如农

民成为企业家;水平流动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分层的层次当中,在同一个层内部的流动,又称横向流动,如农民离开了原来的村子,去别的村子继续务农。

2. 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代内流动是指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中的社会地位变化,一个农民进厂后成

为工作;代际流动指的是子女相对于父母的地位的变动,如父亲务农,女儿成为白领等。

3. 结构式流动和自由流动:结构式流动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如农村人口向

城市流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有所谓“超工业化”导致的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自由流动,指导那种不是由于体制的变化而是由于个人特殊的原因而导致的社会流动(如个人努力、偶然的机遇等导致的社会流动)。

4. 竞争式流动和赞助式流动:没有有人帮助进行社会流动为标准。在竞争式流动中,作为公开竞争目标的较

离的社会地位,需通过追求者自身努力去获得。赞助式流动,指较离的社会地位是不个人通过竞争可以直接获得,而由已经获得了较高地位的人根据某种毁定的标准来授予,如任合某人某种职位或某种荣誉称号。

二、 当代中国的社会流动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五次大规模的社会流动

1. 1949-1956:新社会流动模式以对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进行重塑为标志 2. 1957-1965:建构了一种多维二元微分等级体系 3. 1966-1977:文化大革命 4. 1978-1991: 5. 1922-今

(二) 影响中国社会流动的因素与机制,主要有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在宏观,受制于社会结构和国家的制度安排;

- 2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9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