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更新时间:2024-01-23 22:4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内容提要

声乐艺术,是一项比较抽象而且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艺术,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全靠耳朵听声音判断发声的状态的对与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声乐学习中也是如此,学习声乐老师总是要求,一方面要多练,一方面要多动脑子,练就是实践,动脑子就是告诉我们要勤于总结,及时调整形成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理论。 关键词 歌唱的呼吸 中国唱法 理论结合实践

有时候到底先理论还是先实践,我认为都可以,比如歌唱的呼吸非常重要,谁掌握了歌唱的呼吸,谁就会唱歌”。是否能唱好歌,呼吸是关键。所以要想在歌唱学习中取得进步,首先要解决呼吸问题。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方法,是声乐界一直在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歌唱的呼吸

歌唱呼吸方法,理论上讲有很多种如

1胸式呼吸法:这是一种主要依靠胸腔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2腹式呼吸法:这种呼吸法主要靠下降横膈膜,用腹部肌肉控制气息,唱歌时胸部不抬起,只用凸肚子或者瘪肚子的方式呼吸,或者呼气时小腹不但不收缩,还向外凸出。

3胸腹式呼吸:这是目前声乐界大多数人认为最可取的歌唱呼吸方法。它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

丹田呼吸等等。

有人说腹式呼吸法的不科学,因为腹部是肠子,只有胸部肺才能呼吸,有人说胸式呼吸太浅,胸腹式呼吸法意念分散,不集中等等 听到这里,也许你已经糊涂了,究竟哪一种对,哪一种错,这可不一定,因为每一种都有部分人在使用。

怎么办,这就要实践,通过演唱来学习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某些人唱某些戏曲可能觉得胸式呼吸就很舒服,如果唱民歌某些歌可能觉得腹式呼吸深一点才行,如果唱美声戏剧男高、男中,非得宏大的音量,非得胸腹式、非得横膈膜、非得用那口丹田气才行,尽管说法不同但是最终的感觉才是你想要的??逐渐的你只剩下一种方法,就是适合自己的方法。上述例子,理论不明白的时候就要靠实践。

有的人在声乐学习过程中勤于实践,有时候好有时坏,不能稳定住,这个时候就要总结,在好的时候的感觉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用理论分析它,直到把它消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中国唱法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是在“五四”以后打下基础的,当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词曲作家和声乐作品。如肖友梅的《问》,贺绿汀的《游击队歌》、《,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等等,都有其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精神。

新中国建立的初始,提出了关于新中国唱法的讨论,自此开始了

广泛的土洋之争,这次土洋之争对新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们的民族声乐在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吸收了西洋传统唱法的精华,不仅民族韵味浓厚,而且发声方法更加科学、自然通畅。出现了如男高音歌唱家胡松华、郭颂,女高音歌唱家任桂珍、鞠秀芳等等优秀的民族声乐歌唱家。

由于从西方传入中国的声乐艺术在当时还不很成熟,没有取得声乐界在学术上的统一认知,中国派出去的学生学成回国,唱中国作品吐字不清,喉咙里象含个饺子……所以怎样把西洋声乐和民族的唱法结合就成了研究的课题,

盛行于当今的美声唱法,是源于西方的声乐艺术方法,它经历了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发声技巧和艺术风格取得了不可低估的成就,

尽管美声唱法理论非常规范,但是与中国的歌曲结合就要在实践中进行了,欧洲人的语言,风俗,发音、性格和中国人不一样的,所以在实践中怎样把中国的歌曲借鉴美声的方法唱好,很多人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比如歌唱发声的位置

发声的位置,演唱中国民歌如果太靠后我们会觉得很别扭。 比如歌唱的咬字吐字,意大利语发音就五个元音,可是中国的发音要复杂得多,如果照搬外国的就会损坏民族的韵味,中国古代就讲究字正腔圆,所以怎样把美声那种清澈透亮的声音和中国歌曲结合这就

需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地实践。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外音乐文化交流的增多,许多世界级的声乐艺术家、教育家多次来华演出、讲学,对中国民族声乐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起到了促进作用。西洋唱法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被民族声乐教学广为借鉴、挖掘,发展和推新了民族声乐艺术,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在演唱技法上和气质风貌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涌现出了一批教育家和歌唱家,诸如沈湘、金铁霖等人,都是推动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教育发展的杰出代表。在声乐表演方面有郭兰英、彭丽媛等,中国歌剧《原野》由中外歌唱家用中文演唱,并得到了世界范围的认可,中国声乐艺术已经向世界迈出了一大步。 逐渐形成了我们的中国科学的唱法。

民族唱法,本身就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它符合中华民族的东方审美意识,能让人倍感亲切、和者甚众。经过很多歌唱家的努力民族唱法的曲目在艺术性和思想性方面显得高雅、深刻。

中国本土培养的歌唱家,像戴玉强、杨阳等也得到世界的认可,所有上述这些都说明,我们要理论联系实际才行。 教学理论结合实践

声乐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首先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不同人的嗓音,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就像做一件衣服,由于每个人的高矮胖瘦不一样,所以必须量体裁衣才行,比如说某些欧洲人声音比较浑厚,我们中国很多的学生非常崇拜这种声音,有的学生声音很清亮,但是他们故意模仿这种浑厚的声音,时间一长反而形成喉音,

听起来不自然,美声成了所谓的‘假洋鬼子”唱法,针对这一点著名的歌唱家程志,在很早的时候就指出不要过度的被唱法绊住,要在声音的圆润,高亢,明亮,洪亮下功夫,三种唱法实为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区别,只有一种唱法那就是科学的方法。

声乐是一门科学,在音乐教学体系中,声乐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教师面对的学生千差万别,要求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即要掌握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又要遵循具有普遍性、一致性的科学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情况练习,比如发声练习每个人的发声器官的构造、嗓音条件、声音类型、发声习惯各不相同,因此,并不是每一种类型的练习都必须唱,而是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练习,而且不同的学习阶段,选择的发声练习也是不同的,但一般情况下,开始的练习总是选择元音和比较平稳的音阶开始练声。一般来说选择“o”或者“u”之类的比较圆润的元音开始着手练习,因为这些元音容易形成需要的空间,比较容易保持喉咙打开的基本状态,也比较容易形成喉咙空间的状态。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唱歌者应根据自己的感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母音来练习。

有时候,真的像歌唱家程志说的那样,学习器乐比如钢琴,我学了一年你没学过,我肯定弹得比你好,但是声乐却不一定,我学了一年,你没学过,有时候你却比我唱得好,为什么?因为我用了不切合实际的的方法,比如过度喊叫损伤了声带,或者一些错误的发声毛病,以至于还不如原来自然的发音好听,所以我们在练习中要多动脑子,

善于思考,千万不能一个劲地傻唱。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总结对照理论,学习理论不断地实践,找到最能适合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声乐的学习中不断的进步。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声乐的发展,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好的歌唱家,中国民族声乐在理论和实践中会不断地发展成熟,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2011级田宪宏

声乐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13o.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