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更新时间:2023-11-14 18:0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形势下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

与对策浅析

现代教育社会学认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科学等各方面影响着教育活动,教育活动是社会大系统的一部分。2011年秘书学专业正式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成为与汉语言文学并列的二级学科,我国秘书学专业进入学科发展转型时期。高校对秘书人才的培养教育应符合新形势的特点,符合本科教学的要求。近期笔者对陕西师大、新疆财经大学、集美大学、鸡西大学、哈尔滨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等全国四十余所高校的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后发现,目前秘书学本科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具体课程安排不够合理,实践体系不明确,这些都无法适应秘书学本科专业教育的需求。秘书学本科专业应具有一套适应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体系。在构建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与汉语言文学、高职高专文秘、文秘教育本科、秘书学自考本科专业相区别,确立具有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要求的新兴体系。

一、当前秘书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清

近几年,高校秘书本科教育呈现滑坡的趋势,其最核心的问题在于对秘书学专业本身的定位不准确。高职文秘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与秘书学本科专业在培养目标上层次不同,方向不一。但笔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大部分院校的秘书学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与其他二者大同小

异,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有不少高校把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复合型秘书应用人才上,但却缺乏一些细化的标准。复合型的应用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通过哪些课程和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通过哪些指标来测量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不明确

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套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我国高等院校四年制本科一般要求修满160学分。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公共课约占40学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三大部分约占120学分,在这三大部分中,秘书专业课程应占70% - 80%,这才是正常的秘书学本科专业。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很多院校的本科秘书学专业虽己独立出来,但在课程设置却不是根据培养目标来安排,而主要是根据本校师资条件来设置秘书专业课程,导致秘书学专业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没有多大区别,文学类课程占了80%左右,秘书专业课只占了20%左右,本末倒置。

(三)实践环节较薄弱

从各校实践教学情况来看,高职文秘有比较系统的实践教学计划,而秘书学本科专业在安排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上,出现了两级分化的现象,有的高校是从高职升格为本科,几乎照搬高职文秘的设计模式,而有些又纯粹是理论学习,基本上只有教学这一途径,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等其他途径,太过单一化。秘书学本科专业如何形成自成一体的实践教学特色呢?秘书学本科教育应有别于高职教育,侧重史、论方面的学习,但它同时是一门应用文科,应该加强教学的实践

环节,除了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外,还要培养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秘书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应能较好地理解秘书工作的规律,运用秘书学基本理论认识、分析、解决秘书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还要熟练掌握现代化办公技术,具备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交际应变能力等。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史、论、应用三方面应互相结合,不可偏废。

二、改革高校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秘书学专业是应用型学科,它与市场经济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直接检验秘书教育质量的高低。高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化秘书人才,必须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明确培养目标

我国本科阶段秘书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和较高政策水平,能够胜任县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和中等以上企事业单位秘书机构主要业务工作的德才兼备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文秘培养的是初级秘书,而本科秘书学专业应该是培养中高级秘书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层次上的区别。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院校的特色与所在地区的市场需求来定位秘书学的专业培养方向,体现特色与差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政务秘书方向、商务秘书方向、涉外秘书方向、司法秘书方向等等,再依据培养的方向来设置多种类型的培养目标,配置专门的个性化的培养方案,满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小企业对各类秘书人才的不同需求。如管理类文秘的培养目标,以培养管理型秘书人才为目标,设置区别于普通文秘专业课程

的管理学基础、经济学基础、企业管理理论及实务、管理心理学、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技术、沙盘模拟实战演练等课程,有针对性地向社会输送具备特定专业技能的秘书人才。

在定位目标之后,接下来的就是培养模式的确定。按照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结合秘书学科的跨学科和综合型特点,宽口径模式应作为秘书人才培养的主导方向。宽口径指的是以多样化为前提,拓宽基础、淡化专业、强化素质与能力。在如今就业难的局面下,宽口径模式也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 (二)优化课程结构

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应建立在对人才需求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国家职业标准》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所以,秘书学专业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文秘及相关岗位的职业背景的基础上,以秘书学、汉语言文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作为学科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管理协调能力、参谋助手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交际应变能力等为目标。根据本科秘书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及能力要求,我们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核心技能课程、素质拓展课程等五大模块,从能力角度归纳为业务基础能力、业务核心能力、业务拓展能力等三大类型。同时,对素质要求进行分解和细化,归类为政治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在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能力、素质结构分析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依据课程组成原理和现有国家课程规范,设计对应的课程名称。以商务秘书方向为例:

岗位素质。具有扎实的秘书学、秘书实务、企业管理的理论知识,熟悉企业部门的管理及具体事务的操作流程,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职业操守,具备胜任高级商务秘书工作以及相近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 业务基础能力。具有计算机应用与文字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经济法律和管理学知识;具有基本的英语读写能力,掌握汉语言文学相关理论知识,有较强的文化底蕴。可以设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经济法、管理学、企业管理、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论、美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人文精神等课程。

业务核心能力。掌握企业管理及公司事务组织处理能力;协助领导开展公关活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掌握企业文书写作及处理的能力;能够无障碍地进行商务英语交流。这一模块主要由秘书学专业基础课和核心技能课构成,开设秘书学理论与实务、秘书写作、文书档案管理、管理学、企业管理、领导科学、公共关系学、公关策划、商务礼仪、商务英语、外贸函电、英语口语交际、现代办公技能训练、速记与速录等课程。

业务拓展能力。辅助企业领导参谋决策,协调沟通上下级关系;具备文字速记及计算机快速录入的能力;能够进行企业活动影像编辑。可以设置摄影与摄像、影视艺术研究、影像非线性编辑、商务谈判、营销策划学、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

另外,根据学院规模和市场需求还可以开设政务秘书、法律秘书、医疗秘书等专业。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m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