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更新时间:2023-09-28 14:31: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徐州物流业发展现状及思路

张广敬 徐州经贸高等职业学校

一、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电子数据、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国际物流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物流系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0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

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19.4%下降到2008年的18.3%,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8.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03万公里,港口泊位3.64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徐州物流发展的优势和现状

1、优势

(1)区位和交通条件优势明显

徐州是国家“四沿”开发开放战略的重要节点,战略区位优势明显:(A)沿海开放经济带与沿陇海——兰新铁路经济开放地带的重要节点;(B)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带、淮海经济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也是江苏省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具有跨省区的经济辐射作用和中心城市的地位,素有“五省通衢”之称;(C)徐州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徐州铁路是全国第二大铁路枢纽,京沪、陇海二大干线在此交汇,是路网型特等编组站,北站、西站、铜山站三大货场主要担负着淮海经济区及周边地区整车、零担、各类集装箱和长大笨重货物的发送、到达和中转业务,已经开建的京沪高铁和规划中的徐州至兰州高速铁路,是全国两大铁路枢纽。徐州到京沪两大都市只需要两个小时左右,这更加吸引商人来徐州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投资。与此相关联的是,一个以徐州为中心的“1小时交通圈”计划目前已经启动,将被投资现代物流业者视为“聚宝盆”之地。 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连霍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徐宿高速公路,五条国道公路四通八达,临近的连云港市成为便

捷的对外贸易港口,加之境内的民用航空机场(观音机场),构建了徐州立体交通网络,是全国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会使徐州真正成为辐射淮海、连接国际的商贸物流大都会。这也是打造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

(2)兴旺的商贸流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业发展空间

经过多年发展,徐州市至“十五”末已经建成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45个,其中年成交额超亿元的大型骨干市场25个,超百亿元的特大型市场2个。投资25亿元、占地近4平方公里的中国淮海食品城,已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以电子商务为龙头、集科工贸于一体的国家级食品交易中心、博览中心、信息中心、市场服务中心和物流中心。2005年徐州各类市场总成交额达602亿元。发达兴旺的商贸流通为徐州提供了巨大的物流发展空间。徐州市目前的交易市场主要集中于市区及市北区、东南区、东北区,其中北区主要为生产资料市场。上述四个地区是徐州市交易货物的聚集地,各交易市场附近的交通条件好,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先天优势。

(3)经济总量的持续增长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徐州市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增长。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达到2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80.2亿元,增幅为25.3%;进出口总额34.54亿美元,增长38.4%,公路货运量为5558万吨,铁路货运量为3035万吨,水运货运量为684万吨,货物周转量547.28 亿吨公里(05年数据)。徐州市目前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经济总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城市化步伐加快,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必然带来物流总量急剧增长,也为徐州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4)有部分物流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

徐州市各类货运业经过优胜劣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业务范围逐渐拓展,联运公司、

集装箱运输公司、储运公司等专业运输企业已初步具有现代物流中心的雏形,成为货运业的龙头企业,为发展现代物流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令人欣慰的是,总投资为2亿元,占地360亩位于徐州东部下淀的香山物流园,一期工程已建成并投入运营,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中;新沂建材物流中心已于2003年动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于2006年全部建成,年交易额超过30亿元,成为苏北地区最大的建材物流中心;徐州港口物流园由徐州港务集团与山西晋城矿务集团联手,以万寨港、孟家沟港为基础,投资3亿元,整合辖区运河沿线港口资源,建设占地2300亩、年吞吐量5000万吨的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中转港和煤炭市场已见雏形;宏康物流园区以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宏康、丸全外运等现代物流企业整合建设的“港区联动”保税物流,宏康物流园2.12万平方米的保税仓库和4.4万平方米的集装箱堆场已投入使用,陆路口岸正式启动,可为进出口企业全面提供报关、报检、仓储等一体化服务。

曾3次来徐采集数据的2007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制榜人秦晨说徐州能够连续4年入选福布斯榜,而且位次不断提升,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等优势是经商的黄金之地。着力发展以商贸物流为主的第三产业,是徐州入选福布斯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名次上升的关键。

三、 徐州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徐州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作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江苏省重点发展的特大

城市,既有优越的交通、区位等综合优势,也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良好条件,是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最佳物流枢纽城市。江苏省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也把徐州确定为全省三大物流区域中心和五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进行扶持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市物流业发展水平在徐州都市圈乃至淮海经济区范围内位居上游,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有很大差距。客观地说,徐州

物流业正处于新老模式转换和寻求变革阶段。

1、 物流业在徐州及淮海经济区的影响有待进步提高

作为经济区物流枢纽和区域物流中心 ,物流业应当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从理论上讲。 一个产业成为某地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应占到该地GDP 的20%一30%以上。1995年到2003年的9年间,徐州物流业产值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1995年的17.9194亿元增长到2003年的54.88亿元,在增长的GDP中所占的比重由10.2l%增长到l3.10%,尚未达到20%,表明徐州物流业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尚构不成支柱产业,意味着物流业在淮海经济区的地位和影响有待进一步提高。

2、物流企业规模小,成本高

近年来,徐州物流企业的数量急剧增加.其中一大批是个体户和私营运输业者。在数量增加的同时,企业的平均规模却在逐渐缩小,以传统的邮政物流为例,每个企业平均约有60多人,30多辆车。企业规模小、势力弱、资源分散的特征,导致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国际上一般用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来衡量国家物流行业的整体效率,2008年我国这一比例为18.3%,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比例为10%左右;我国工业品的流通费用约占产品成本的20-40%,而发达国家为9.5%-10%;我国商品的库存周期为35-45天,而西方发达国家的库存周期一般不超过10天。2003年徐州全社会各种运输车辆(大小型货车、货运三轮车、农用运输车)保有量达到207690辆,而全社会公路货运量为5052万吨,平均每辆车年货运量为243.2吨。设施使用率不高,企业经营效益差。

3、技术手段落后

以仓储设施为例,现代生产企业对仓储的主要要求不是仓库存货面积,而是利用各种设备保证货物的快速流动,实现产品的快速濉确交付。但徐州现有仓储设施大部分是20世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70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