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殷晓霖…… 56 二、高三年级期中
更新时间:2024-05-04 07:0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 初三年级期中考试总结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市级高中生物研讨活动资料
一、《细胞呼吸》 王 蕾 …… 01
二、《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左 旭 …… 04 三、《微生物的营养》 秦 悦 …… 08 四、《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颜 菁 …… 13
2006-07学年度年第一学期示范研究课资料
一、《人是什么》 黄书琴 …… 17
二、《二次函数试卷分析》 孙 梅 …… 27 三、《超重和失重 》 曹洪文 …… 36 四、《青藏铁路》 刘宗燕 李红颖 李云航 …… 45
2006-0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殷晓霖…… 56 二、高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李云航…… 59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课题:细胞呼吸(第一课时) 授课日期: 2006年11月17日 授课班级:高二1班 知识目标: 1 通过分析食物燃烧实验及有氧呼吸过程,辨别细胞呼吸与有机物体外燃烧过程的区别与联系; 2 通过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图解,概述两种方式呼吸的主要过程以及每个阶段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进而阐明细胞有氧、无氧呼吸的概念。 技能目标: 1 在学习、分析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中,培养使用图表、文字等形式准确描述有关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2 通过对“酵母菌发酵”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结果分析,培养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分析溶解氧对酵母菌呼吸方式及呼吸速率的影响,培养运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性相统一的观点。 教材:人教社生物(必修)第一册 授课教师:王蕾 授课地点:生物实验室 教学重点: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学难点: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过程 教学用具:演示实验相关装置、多媒体平台、生物传感器(溶解氧、二氧化碳) 板书设计: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四节 细胞呼吸 一 有氧呼吸 1 过程 2 总反应式 酶 C6H12O6 + 6O*2 + 6H2O → 6CO2 + 12H2O* + 能量(热能、ATP) 3 概念 二 无氧呼吸 1 产物为酒精 酶 C6H12O6 → 6CO2 + 12H2O* + 能量(热能、ATP) 1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课前 准备 教师活动 【提供资料】 关于制作热量测定仪和“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参考资料 【问题】 学生活动 【实验】 1个小组制作热量测定仪并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引入 解释为什么光合作用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演示实验】酵母菌发酵 1 实验材料酵母菌介绍; 巩固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 细胞 呼吸 类型 2 介绍实验过程、分析关键步骤; 3 描述实验现象; 4 讨论实验变量; 5 初步分析、推测导致结果的可能原因。 【引导分析】 1 食物中能量测定:引导分析不同实验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有氧呼吸的过程和体外燃烧的比较:食物在体外是否有释放能量的方式?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生物体内发生生物氧化的依据是什么?细胞内的生物氧化是如何进行的呢? 【讲解】 1 细胞有氧呼吸过程; 2 以有氧呼吸反应物、终产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归纳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主要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反应场所; 3 归纳有氧呼吸总反应式和概念。 【讲解】 1 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 【实验小组汇报】 简述实验过程、方法和结果。 【学生讨论、回答】 1 分析实验结果; 2 对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与体外燃烧过程的主要区别做出假设。 【学生活动】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有氧呼吸过程、填写学案; 2 思考并归纳有氧呼吸的概念。 【学生讨论、回答】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酵母菌无氧呼吸过程,填写学案; 2 比较酵母菌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2
【学生讨论、回答】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问题的能力。 1 通过观察理解:有机物中蕴含能量,通过燃烧可以释放; 2 引发学生对细胞呼吸的学习欲望,也有助于学生对有氧呼吸的理解。 1培养学生用图表、文字等方式表达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2 通过分析有氧呼吸的过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1培养学生用图表、文字等方式表达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2 通过对比酵母菌有氧、无氧呼吸过程,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能力。 2007.03
有氧 呼吸 有氧 呼吸 酵母菌 无氧 呼吸 2 以无氧呼吸反应物、终产物为线索引导学生归纳酵母菌无氧呼吸两个阶段主要物质变化、能量变化及反应场所; 3 归纳酵母菌无氧呼吸总反应式。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1 介绍传感器及酵母菌发酵实验装【学生讨论、回答】 置; 对教师提供的曲线进 2 提供时间-溶解氧浓度、时间-二行分析,归纳并解释 氧化碳分压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溶解氧浓度如何影响 溶解氧浓度对酵母菌呼吸方式及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和 呼吸速率的影响。 呼吸速率。 3
通过分析溶解氧对酵母菌呼吸方式、呼吸速率的影响,培养学生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以及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知识的能力。 2007.03
酵母菌发酵实验分析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课题 课型 班级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新课 高二4班 授课人 日 期 地 点 左旭 2006-11-17 生物实验室 知1 说明渗透作用的原理; 概述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现象;识 2 解释植物细胞渗透吸水的原理;目说出原生质层的概念; 标 3 描述植物体吸水的过程。 教 学 目 标 能1 通过分析渗透装置得出渗透吸水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尝试通过建构模型研究问题的能力; 力 目2 通过分析细胞吸水原理,使学生初步学会探索细胞吸水原理的科学标 方法,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 情感 通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实践价值,增强学生用目生物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 标 重点 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渗透作用原理 难点 渗透作用原理 教学 多媒体平台、数码生物显微镜、学生实验必备实验用品等。 用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导入】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水,从何而来? 引出本课课题 学生活动 【思考、回答】 植物的根系如何不断获得水分来满足植物生活需求? 4
设计意图 从已知知识,引出未知,激发兴趣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演示】渗透作用的装置,并介绍装置的准备过程。 【观察】 培养观察能力 【提问】 1为什么蔗糖溶液会逆着重力方向上升? 2 蔗糖溶液会源源不断上升吗? 作用的概念和渗透吸水的原理。启发学生思考渗透装置与细胞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共同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训分析渗透装置,总结出渗透总结】 练其科学思维的能力 【课题】植物细胞会有上述现象吗?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 和归纳的能力 【演示】利用多媒体数码显微镜【描述实验现象】 演示正常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 离及复原 【设疑】 1 环境溶液的浓度为什么会影响细胞的吸水? 2 细胞是否具有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通过分析细胞的吸水原理,使【分析、讨论】 学生初步学会探索细胞吸水原理的科学方法,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 【总结】细胞渗透吸水原理 【引导、讲述】 分析:相邻细胞间如何进行水分传递? 讲述:土壤中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思考、讨论】 培养生物的整体观念 【探究】 根据渗透作用原理,设计简单实验,探究百合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 【思考、讨论】 调动学生思维,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第四节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一、渗透作用原理:
1、渗透作用: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扩散。
5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2、 必须具备的条件:
半透膜
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细胞具有渗透条件的结构: 原生质层
土壤溶液与细胞液具有浓度差 2、细胞吸水和失水
失水:[细胞液]<[外界溶液](质壁分离现象)
吸水:[细胞液]>[外界溶液](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研究课结束后,我观看以下几点想法: 第一:从教学设计上
通过设问“为什么蔗糖溶
不断上升吗”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物理学和化学的知识,分析特殊的扩散
课程录像,深入思考,对自己的这节课有液会逆着重力方向上升,蔗糖溶液会源源
首先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现象,自己得出科学结论。 即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在研第三:从教学手段上 究课上讲的“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既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
的设计上,我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建模思又采用传统的黑板板书,使两者有较好结想,通过物理学中的扩散现象,引出渗透合。多媒体技术为本节课创造了真实、直作用。在讲课过程中采取与学生共同建立观的现实情景,也为教学内容的完成创造渗透系统的模型,通过洋葱鳞叶外表皮细了条件。如:运用数码显微镜师生共同观胞的观察,使学生建立起细胞具有发生渗察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透作用的结构的观念,从而使学生将直观现象。同时利用板图,将显微镜下不好分的模型与微观的细胞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辨的原生质层,清晰地展示出来,为本节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从教学过程上
课的顺利完成知识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生物学在学科分类上属于理科,理科第四:不足
教育的特点是突出理性的思维过程,这对 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环节有待完善,如:于培养学生正确思考生物学问题是很重要制作渗透装置的环节可以再简化,这样可的。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以使课堂的时效性更强;一些细节上引导科学思想的训练。在分析渗透作用原理时,不够,如:关于细胞壁的全透性,在课堂
6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上只是平铺直叙地交给了学生,如果能够觉得今后讲课时,将前半部分梳理之后,通过分析细胞壁的成分,由学生得出结论,在演示了蔗糖溶液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第五:进一步的设计
后,加作一个浓度为5~7.5%的NaCl的质壁分离及自动复原实验,学生在观察了两个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部分知识已经实验现象之后,通过对造成这两种不同现掌握,但对于为什么用蔗糖溶液进行质壁象原因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原生质层的选分离实验,不是很理解。对于原生质层的择透过性的理解,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选择透过性理解也不是很到位。因此,我
§5-2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秦悦
授课内容:微生物的营养 授课时间:2006.11.17 授课班级:高三3班 知识目标:
1、能分析阐述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功能。 2、对培养基种类自学后能完成相关问题分析回答。
3、能归纳总结培养基配置原则并在一定问题情境下合理应用。 能力目标:
1、在分析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及其功能环节,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2、在分析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功能环节和通过选择培养基的应用环节,培养学生建立学科内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情感目标:
1、 通过选择培养基的分析、应用,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与实际生产实践有关 的问题,体会STS精神。
2、 体会生命体在营养需要上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
1、 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营养物质的主要来源及功能。 2、 培养基的配置原则 教学难点:
1、不同微生物所需的碳源、氮源不同
1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2、选择培养基的应用 3、培养基配置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资料展示] 1.在不同环境中生长的微生物。 [提问]: 2.不同环境下生长的微生物种类有所不同,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活动 目的 引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思考 回答] 好奇心; 引导学生回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知识来回答问题。 引导学生回忆自养型生物和[回忆、思考、异养型生物的生命物质基础陈述] 动物和的知识,理解同化作用的本高等绿色植物质是利用碳源类型的差别;所需的营养物引出碳源和氮源的概念。从质和化学元素生命的物质基础角度思考微的种类和功能;生物所需的化学元素和营养自养型和异养物质的种类和功能;学生理型的本质差别 解微生物作为生命的类群之 一,应具有生命的共同代谢与营养特征作铺垫。 [提问]: 1.人为代表的动物和高等绿色植物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获得哪些营养物质才能满足生命活动的需要? 2.真正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完成合微生物的营成、转化、分解的生物结构是什么? 养(一)微3. 这些物质的作用? 生物的营养4.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所需营养物质及功能 物质哪一类存在很大差别?这决定了生物代谢类型的什么特点? 5.微生物需要从周围环境中吸收哪些营养物质?这些物质的来源、作用? 9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6.微生物从环境中都要吸收哪些营养?这些营养物质的功能?这些营养物质与动植物所需营养的差别是什么? [材料展示] 验证细菌广泛存在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配方 [提问] 1. 从此培养基的配方可知细菌的培养需要哪些营养物质? 2. 牛肉膏和蛋白胨的作用? 3. 微生物所需的碳源和氮源还有何来源?功能? [材料展示]: 四种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碳源、氮源和能源的比较表格 [提问] 1. 自养型与异养型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有何不同? 2. 利用有机氮源也是异养型微生物的特点吗? 3. 氮源能否为微生物功能? [问题情景] 培养破伤风杆菌时,即使提供合理的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依然不能满足其生长。 [思考与回答] 1细菌培养所需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碳源和氮源。 2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思考回答自养型和异养型微生物碳源和能源来源的不同,所需的能源类型,氮源类型。 3笔记小结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在碳源、氮源、能源来源上的差别。 4生长因子的概念、来源、功能。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自养型和固氮微生物碳源、氮源和能源来源的不同; 碳源、氮源的概念、来源、作用; 生长因子的概念、来源、作用; 5.水和无机盐的作用(不再赘述) 1.进行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有哪些种类?各自主要用途? 2.给出问题情景: (1)常用工业生产的培养基?它的优势? (2)选择培养基与鉴别培养基的差别? (3)常用分离、计数的培养基? (4)如何分离圆褐固氮菌和、酵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 [总结]在配置培养基之前,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哪些问题? 自学培养基的种类和用途(三分钟) 阅读、获取相关信息能力 (二)培养基的种类 思考、回答 检测自学结果: 培养基种类和功能的应用 (三)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思考与陈述 小结培养基配置原则 对微生物的营养、培养基种类知识的应用 板书设计:
10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5-2 微生物的营养、代谢和生长 一、微生物的营养
(一)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功能(表)(幻灯片) 1. 碳源 2. 氮源 3. 生长因子 4.水 5.无机盐
(二)培养基的种类(注:自学划书) (三)培养基配置的原则 1.目的明确: (1)培养对象 (2)培养目的 2.营养协调:
(1)营养物质的浓度适宜 (2)营养物质的比例适宜 3.PH适宜
2006年11月17日在由我校协助举办求方面的统一性。 的北京市生物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中,我承二、不足之处:
担了一节高三生物课,题目是“微生物的1、教学环节时间分配欠合理。在以四种 营养”。反思当日的教学过程,感受如下: 微生物为代表,引导学生依照它们的同化一、比较成功之处:
1、课堂引入环节使用的两篇小资料起到
作用类型分析各自的碳源、氮源和能源之后,我又在演示文稿中分别给出了微生物
了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一篇是描述所需碳源和氮源在概念、来源、常用来源、火山口海底10000米生活的硫细菌,一篇作用和说明几方面的比较表格,预设目的是介绍在微生物法勘探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让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学习,一起来总中经常利用的甲烷氧化菌和乙烷氧化菌的结碳源和氮源的知识,显然教学内容设置资料。
有些重复了,不但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疲劳
2、讲微生物的营养问题,我先通过设计问 状态,而且浪费了下一教学环节的时间,题串,引导学生回忆以人为代表的动物和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未按教学设计完成。 高等植物的所需营养物质的类型和作用,2、忽略了章节间的联系,使得本节课在引 带领学习认识到生命摄取营养物质尤其是导学生做相关知识构建时遇到了困难。具含碳的化合物和含氮的化合物的本质是重体来讲,“微生物的营养”和上一节内容“微新构建细胞中的生命物质,如核酸、蛋白生物的类群”在知识上的联系——微生物质、糖类等等,由此认识到生命在营养需的新陈代谢类型,在上一节课教学过程中
11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未清晰体现,所以本节课中,在提及不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一的内容作课的四种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时,学生表现出下复习和梳理。
对已学知识的不熟悉,也耽误了教学时间。 2、针对第二个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设计 3、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不足。本 中,我会更加重视引导学生理解章节间内节课前,我预设在培养基的类型自学后的在的知识联系,加强这种章节间承上启下反馈环节会出现一些生成性问题,会是本联系的问题预设。比如在讲“微生物的类节课的小高潮。但由于上一教学环节的拖群”一节中,可以以小结微生物的新陈代沓未来得及充分展现。 三、再教设计:
计中,我会把对碳源和氮源的总结表格留
谢类型作为“微生物的营养”一节课的知识铺垫。
真诚感谢为我们做课倾注巨大帮助的
1、针对第一和第三点不足,在再次教学设 四、真诚致谢:
作学生课下完成的作业,在下一节课作为张华老师、朱立祥老师,感谢东城区教研反馈检查的内容。这样一方面节省出本节中心的杨建国老师、郑近老师、李弢老师课的教学时间,使得下面预设的教学高潮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感谢生物组每位帮有较充裕的时间,以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助我的老师,感谢我校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保持学生的大力支持! 高昂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对
12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颜菁
授课内容: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授课时间:2006.11.17 授课班级:高三4班 知识目标:
4、说出测量微生物种群的基本方法
5、说出人工培养条件下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6、找出“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和“种群增长曲线”的联系 能力目标:
1. 通过绘制微生物生长曲线提高处理数据、用图表表达数据能力 2. 运用曲线的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情感目标:
运用曲线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生产中的问题,从而体验生命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2. 微生物生长的主要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
细菌生长曲线的分析
教学用具:多媒体平台、自制的发酵产品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目的 引入 【介绍实验】自制酸奶 【分析】发酵时间不同,引起酸奶的酸度不同的原因 观察、思考 【提问】我们制作酸奶是发酵时间是越长越好吗? 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微生物【讲述】微生物生长概念、研听讲 生长的究的对象、主要内容 13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测定方【提问】如何获得随时间发展思考 法 设计实验 微生物群体的生长数据? 做出预期 强化探究实验的方法 数据处理 将生态学的知识与回忆 【提问】如何测定微生物数量 微生物的知识联系提出测定的思路 起来 【介绍】红细胞比例计数法 【给出】模拟绘制的一个视野尝试计数、计算 复习:标志重捕法 中乳酸菌的分布情况,请学生计数。 【归纳总结、板书】 听讲、笔记 【给出】不同生长时期的乳酸根据所给数据绘与J型曲线的联系 菌密度, 带领学生绘制生长曲生长曲线,发现引出对数曲线 线 问题 【给出】对数曲线的做法 分析其优越性 听讲、利用数学与S型曲线的联系知识思考、理解, (本质同) 【给出】细菌生长的对数曲线 【提问】分几个阶段来描述曲线?各阶段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落实微生物生长规微生物有特点? 分析曲线的走势律 的生长【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衰退与拐点,思考其与S型曲线的联系规律 期? 中的生物学含义 (异:有衰退期) 【提问】自然界的各种种群为 何能较长时间维持种群数量动态平衡? 规律的【提问】在人工培养时是否数思考、回答 应用 目越多越好?
板书设计
三、微生物的生长
(一)微生物群体的生长规律 1. 微生物生长测定的常用方法: 基本思路——样方法
1)
直接计数(例:红细胞比例计数法)
2)
间接测定(例:称重法、比浊法等)
2. 细菌的生长曲线
微生物数目的对数
调整期 对数期 稳定期 衰亡期
时间
14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2006年11月17日,我在市教研、区的种群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发展能量可由教研、全组教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市研究生产者不断提供、物质循环使用、物种间课《微生物的生长规律》一节的教学,现的制约关系使某一个物种不会恶性占据环将此课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一、成功之处
境中全部资源,因此只要非生物因素没有剧烈改变,种群数量围绕k值的波动从理
1. 引入部分利用品尝酸奶的实验能够引 论上讲可以长期维持下去。尽管当时由于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分析制作酸奶的原料、课时的限制没有能带领学生充分讨论,但条件做到了承上(微生物的营养、代谢)这个问题的设置是有助于教学的。 启下,通过分析酸度变化,能尽快将学生二、不足与再设计 带入到讨论微生物的数量变化的情境中。 义使用“细菌数量的对数”的必要性讲解
1. 在引入部分邀请学生品尝自制酸奶卫
改进方法:对发酵时间不同的酸奶测
2. 在细菌生长的对数曲线中,纵坐标含 生安全不能充分保证。
得比较直观、易理解。过程:让学生利用量其pH值有何差异,能够有效的避免这一已有数据绘制细菌生长曲线,在绘制过程不安全因素,也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中会遇到纵轴的单位取值大小的问题,也
2. 课上节奏安排前松后紧,造成对于微
会遇到即使绘出图形也不能表现数量变化生物生长曲线的分析不够充分,设计的教规律的问题。由解决此矛盾的必要性引发学内容没有全部完成。 学生的思考,提出用“细菌数量的对数”
改进方法:可以在将品尝酸奶的环节
作纵轴的处理办法,并演示出做好的曲线,压缩为测量pH值,对于酸奶口味的询问时说明该曲线的好处。此部分的讲解突破了间可以节省;根据测量值绘制曲线的环节以往讲该曲线纵轴含义时的难点,也让学可以改为要求学生直接表现纵轴的取值,生体验到了科研中选择合适的数据处理方这样暴露取值的矛盾更直接,可以更快地法的重要性。
3. 在分析细菌的生长曲线时提问:“稳定 本质是否相同、为什么?”能够有效地激
推动课程进行。
3. 在介绍微生物生长规律的研究实验方 4. 在介绍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中缺乏
期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围绕k值波动的法时缺乏对灭菌的交待。
发学生思考:人工培养微生物是在相对封对“数据需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强调,闭的环境中发展,物种单一,营养、能量容易使学生误以为在统计中只需测量一次来源有限、物质不能循环,稳定期的结果数据。 必定导致衰亡期的出现;而自然界
15
改进方法:无论在介绍间接法还是直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接计数法时都应补充说明:需测量多次,养物质,同时也要获得其中的益生菌。最取平均值。
后还应分析出无论是为了获得营养物质还
5. 在讨论“选择喝发酵时间较长还是较 是获得益生菌都应选择乳酸菌生长的对数短的酸奶更好”时,有学生提到:应选择期来饮用。 发酵时间较短的酸奶,这样可以避免由于三、感谢 乳酸菌的代谢消耗使酸奶中的营养物质减
在这次活动中无论从准备阶段、实施
少。我没有及时处理好这一生成性问题。 阶段、研讨阶段,我都得到了很大收获,
改进方法:这个观点思路很清晰。课 由衷地感谢市教研、区教研、166中生物组、上应该及时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全市多位老师的指正、帮助!酸奶的营养价值不仅在于获得酸奶中的营
黄书琴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高三议论文写作。
2、体会名人名言作论据的力量
3、理解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树立远大志向,把握现在。 二、重点
体会名人名言作论据的力量 三、难点:论据的选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人字歌导入) (二)读课文
(三)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分析课文 谈的什么,请尝试给文章换一个标题 人(生)是什么 2、文章可分为哪两大部分? 人生的意义
1、欣赏—— 2、质疑——
训练学生读思结合,大胆质疑 3、理解——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树立远大志向,把握
16
2007.03
人生的组成部分
3、第一部分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如何论证
( 正面 ) (反面)
爱因斯坦——自我努力 雨果——生命短暂
做合理事情
报答社会 加缪——服苦役 歌德——不抱怨辛苦 康德——工作得到快乐 孔子——生无所息
1、复习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论证过程,指导的?请讨论填表格
论点——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工作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文章是给“人”下定义吗?如果不是,欣赏诗词的魅力——增色增味增力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现在, 二、重点
欣赏诗词的魅力——增色增味增力 三、难点: 读思结合,大胆质疑 四、教学过程 两大块——欣赏 ——质疑 (一)、欣赏 1、导入
课外延伸: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李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屈原 5、现实部分
这一部分文章中没用到诗词,一起来补一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满江红》岳飞
第一部分科学味儿很浓,第二部分文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学味很浓,所以我们用欣赏的眼光来学习。 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2、齐读第一句话
我们的人生连在一起的,聚焦诗词。 3、学习回忆部分
回忆字眼,并思考回忆的作用是什么 的回答了回忆的作用 议论
举例过后进行议论的一个模式。
课外延伸: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白居易 4、学习未来部分 的议论 的议论
18
2007.03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1、读单元方框中第2段前五行
2、解释:质疑(提出疑问)思辨(思考辨3、分两大组讨论找问题 (小提示:有没有下列问题?) ①论据不能证明中心论点“人生的意义在②小论点与小论据不一致 ③前后不照应 ④主次轻重颠倒 ⑤衔接不自然 病句(单句和复句)
4、学生质疑、互相解答、争论 5、教师总结
以“未来不是梦”为题,写一篇小议论文,
点出三个时态,看看三个时态如何和(二)、质疑
学生读秦观《满庭芳》诗句,找出写析)
齐读第10页第四段,作者的议论很好老师先带头质疑引路 男生读苏轼《江城子》,女生读词后的结构 这块议论很典型,可以作为议论文中于不断工作”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语法
齐读李商隐《乐游原》诗句,男生读前面(三)、作业:
女生读曹操《龟虽寿》诗句, 齐读前面至少有一句诗词在里边。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效果:质疑思辨时气氛活跃,学生由质疑的状态中时,刘承哲同学自觉地对质不敢到放开,问题的提出越来越趋于准确,疑进行解答,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质疑特别是最后的欲罢不能,基本达到目的。 中的质疑”,有了一个争论的场面,这也说
亮点:在老师和同学们都进入对课文明这节课的启发引导有了一定的效果。
这堂展示课显示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生大胆对权威提出质疑,其效果已经超出功底。首先,教学选材具体体现了贯彻新了教学内容本身,这从学生的课后发言中课标,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思想。《人是已经充分表现出来。至于教师的教学功底,什么》选自高中语文第五册,由于到了高可以用举重若轻来概括。前面说过,赵鑫三,应试是当务之急,大部分教师对高三珊的文章无论从思想见解人生感悟还是从的第五、第六两册课本中的现代文,基本文采语言看,可供教学的内容都是很丰富采取了舍弃的态度;黄老师身在高三,却的,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把这些内容完能站在培养学生素质的高度确定教学内成难度很大,而黄老师选取了文章中一个容,带领学生学习赵鑫珊的这篇内容丰富、局部,带领学生欣赏,使文章内容与高三见解深刻、富有文采的文章,这是对新课复习有机结合,这是否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标精神的具体贯彻。第二,教学中带领学探索呢?
语文组 周慧英
我作为黄老师的徒弟,平时经常去听黄我才明白,原来我所学到的不过是皮毛而老师的课,今天听完课最突出的感受是,已,黄老师最精妙的地方恰恰是一些细节这节课就是黄老师平时课堂的再现,黄老处的处理,这是需要深厚的功力的。 师每一节课都是像这样经过了精心的准备
就这节课而言,我觉得有两点给我的感
和设计的。有时我坐在教室里去听课,把触比较深,一就是黄老师能把语文的各种自己想象成一个学生,觉得听黄老师讲课能力训练有机的融合在一节课中,在这节接受知识特别容易,重点也特别突出。于课文的分析课上,既有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是在我自己的班里,我也依葫芦画瓢,把又有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并没有把各个能黄老师的方法照搬过去,却发现效果不佳,力割裂开。二就是黄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质有时还不伦不类的。经过一番思考之后,疑精神真正贯彻到了教学中。我想学生在
19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这堂课上的收获绝不仅仅是这课书中不严语文学习中,甚至是其他课的学习中,这谨不科学的地方,而是一种敢于向名家发就是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也是一个好老问的精神。学生会把这种精神带到以后的师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语文组 宗颖
黄老师的课引发了我们对古诗词的兴要主动思考、学习。 趣,调动了我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
老师精神饱满、语言幽默,知识涵盖
了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力。这节课为我们拓面广,不局限于课本。我们很欣赏老师上展知识面,激发了我们的质疑精神,从而课时引导学生思考的方法,使学生在思考让我们认识到不能总是被动接受知识,还中获益。
这节课教师切入角度较好,设计独见教学思想。 匠心;教学驾驭能力出色,体现教学理念
本节课贴近学生实际,充分展现了语
与新课标完全一致,注重学生素质的养成。 文课堂人文性、工具性特点;方法巧妙、
教师知识渊博,功底深厚,教态亲切、有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并将德育教育语言幽默,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质疑渗透在了学科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内容、注意提高学生欣赏、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形式符合学生需要,质疑的环节对学生写综合能力,教学中有效拓展一些文学知识,作与人生都有启发。教师授课思路清晰,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也很有帮助。 教学重点突出,体现出了“授之以渔”的
在这次教学研讨中,拥有丰富教学经这堂语文课的体会。 验的几位老教师,再次为我们展示了课堂1.教学设计新颖大胆 的魅力,真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大”开眼界:
本以为高三的语文课只能做那做也做不完的正音、正形、改病句练习,写那永
首先,我想谈谈对黄老师《人是什么》远也写不完的话题作文,即使偶而能讲讲
20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散文,也是为了做阅读题拿高分而进行的黄老师讲课,激情饱满又绝不高高在
技能训练。可听完黄老师的课,我发现全上,而是亲切地笑着,时不时幽上学生一然不是这样。选材上,黄老师选择了高中默,台下所有的听课老师也被黄老师的童语文第5册中一篇很长的课文,而这些单趣打动,不时发出阵阵爽朗的笑声。 元的课文,是很多高三老师都会舍弃的;
其次,简单说说对文综大课的一点体
同时,黄老师还大胆启发学生质疑,从学会。和上次教学研讨上听过地理政治大课生积极踊跃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这后的感觉一样,这次又加入了历史老师,种质疑精神会影响学生很久,而这种效果真正实现了一堂大综合的课,而这样的大则远远超出了语文教学本身。这些大胆而综合真是太有必要也太有意义了。 新颖的设想,都让我惊叹不已。 2.语文功底扎实,举重若轻
老师们这次的选题与“西藏铁路”相关,又是热点问题。3位老师各展所长,把
这堂语文课表现出了黄老师相当深厚相关的知识捋了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的语文功底,文学文化常识信手拈来,佳后王老师的评价让我心动不已,她说应该词名句出口成章,难点要点轻松指点,真实现大大综合,语文老师也讲,史地政也是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境地了,学生在不讲,甚至理科老师也可以从他们的角度讲。知不觉中,已经随着黄老师回顾了不知多这真是一个大胆的设想,若选题得当,老少知识点。
3.语言幽默,教态亲切
作为语文教师,我对黄老师的那一节在这一节课上,虽是教授课文,但黄老师课感受更深。黄老师的课,我觉得是严谨不下三处地联系到了高考应试的指导,这与生动兼备的课,从中看出黄老师深厚的实际上是体现出了一种“学考结合”的教语文教学功底与饱满的工作热情。课堂导学思想,这样的教学非常实用,这样的课入中,为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黄老能给学生“实惠”。 师竟将英语中的时态知识以及文言文中的
黄老师是严谨认真的前辈级老师,高三
有关每月中“十五”的文雅说法列举出来,年级备课时,总是能“遥望”到她稳妥地还不忘添上自己约不定俗不成的诙谐解组织教高三的老师们积极探讨、挖掘教学释,课堂立时情趣盎然,向学气氛浓郁,教育的语文可开发地。因此,平素就对黄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短短的四十分钟里,老师敬重不已。有幸身为黄老师工作室的黄老师时时以一种“对话式”的和蔼可亲一名学员,黄老师安排我阅读周振甫的《文与学生交流,授课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师心雕龙》与北大人才研究中心的《最适合生智慧与情感火花碰撞的过程。这是黄老中学生的读书方法》,并写下读书心得。两师课的“生动”之处,而作为我校唯一一本书的内容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我决心位特级教师,黄老师治学严谨,工作认真,好好把握学校给予的这难得的机遇,在认
22
2007.03
师们又有时间实现大集体备课的话,那会是怎样一种壮观的课堂啊?!
语文组 刘婷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真的黄老师的带领指导下认认真真地读书,提高自我修养。
语文组 王滢
作为一名的年轻语文教师,听了特级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放眼对学生语教师黄书琴老师讲的《人是什么》这节语文能力的培养。 文公开课后,我感到受益匪浅,很受启发。五、从教学技能上看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从教学目标上看
标符合高三学生实际,内容涉及知识与技
黄老师的教态亲切、自然,落落大方,语言抑扬顿挫,机智、幽默,感染力强,并且很有启发性。
学生认真投入地听课,能在老师引导
从目标的制定来看,本节课的教学目六、从学生的主体状况看
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下分析,思考问题,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方面,目标全面,并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观点和认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目标的达成来看,教学目标有机渗透在七、从教学效果看
各个教学环节中,各个环节紧紧围绕教学 课堂效率比较高,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展开,本节课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目标,学生在老师引导下,在轻松和谐的二、从教材处理上看
教学氛围里,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名
黄老师打破常规,选择了《人是什么》人名言作为论据的力量,理解人生的意义,这篇高三通常不做重点讲解的文章。教学珍惜现在,把握好现在。 中,黄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准确到位,引导八、从教学特色看 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章。 三、从教学过程上看
黄老师有自己独到的教学风格,有厚实的文学功底,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教学中,将本节课自然划分为两大板语言幽默,风趣。教学中,黄老师善于设块,一个是欣赏,一个是质疑。教学中,置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给学生的导向明晰、明确,有利于学教学思路清晰,重点明确,侧重培养学生生在学习中掌握好重点。教学中侧重培养的鉴赏能力和质疑精神。黄老师还注意引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导学生进行积累,并进行有益的知识拓展,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深入理解问题。 能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如:四、从教学方法上看
阅读材料中的诗句积累可以充实学生的写
以分析法、讨论法为主。教学中,教作。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查找论点与论据师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是否一致,也助于帮助学生在议论文写作教师能够能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应变,引时抓住要领,论点论据相一致。
教学目标全面、合理,首先带领学生欣赏诗词的魅力,既帮助理解整个篇章又
5
2007.03
语文组 车珊珊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引导学生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本节课还流中能及时激励、反馈,并能创设安全、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训练学生读思结民主的学习环境。 合,大胆质疑;并且对写作进行了指导。
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
老师的教态亲切、大方,语言生动、随着老师的引导,多数学生能参与质疑、幽默、准确情绪饱满,有感染力,通过恰讨论,有效地促进了学习。 到好处的幽默活跃了课堂气氛。幻灯片合理、美观,能够辅助教学。
从教学效果来看,教学目标基本实现,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并培养了学生的质疑
英语组 付卫娟
1.关于安排教学内容的条理性
通过这堂课,在关于怎样安排课文内
2.老师与学生谁更应该起到主导作用
老师是传授知识的人,而教学不仅仅
老师能有效驾驭课堂,在与学生的交精神。
容方面,我颇有收获。一般来说在讲解一是老师在讲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它是由老篇文章时通常的顺序都是先讲大意,而后师的讲解和学生的领会与配合组成的整再按段落具体分析。这也是所谓泛读一贯体。在这其中谁又是主导呢?是担任讲解强调的宗旨。先读个大意,再进行细节分者的老师还是坐在下面作为倾听者的学析。但黄老师在这堂课上用的却是先具体生?主导作用仅仅是说谁来安排课程进度分析段落后总结大意的教学方法。这一点与内容么?是从头到尾有老师来讲解,或很句有启发性,教学效果也十分理想。由是适当得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此可见,除却一味的遵守传统教学方法并
我想在课堂里,在一堂课进行的过程
不是教好一堂课的保证,而是要视情况而中,老师与学生都拥有主导作用,但却是定,有时反其道而行也许效果会更好。所不同的主导作用。老师主导教学内容于进谓灵活教学正是如此吧。
程,学生主导接受限度与回应。两方都有
安排好教学内容的条理性并不是非要其主导作用,这两种作用又紧密相连着,依据先泛读再精读的顺序,而是要依据学缺一不可。虽不分主次,却分先后。老师生掌握文章内容时最容易最好理解的逻辑的主导作用必定要带动学生的主导作用,顺序。每一篇文章都应有不同的应对方法,而后两者共同进行。如果从开始到结束,不同的学生也应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作为始终是老师的主导作用站主要地位,那么老师,一定要准确了解学生,准确选择教这堂课就必定有所欠缺。 学内容的安排方式。
英语组 乌云娜
黄书琴老师的课上得非常精彩。作为刻的感受:
25
首先,黄老师敢于质疑名家,这一点其次,语文也好,英语也罢,都属于
2007.03
一名英语教师,这节课给了我以下三点深足以让每个学科的教师学习;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语言学习的范畴,我觉得黄老师让学生齐生,觉得在自己以后的英语课堂教学中也读文章中的优美段落这一教学方法,我在会慢慢试图加进一些英文诗歌等来烘托课自己的课堂上也可以借鉴;
堂气氛。
第三,黄老师的文彩着实让我钦羡不 总之,黄老师是一名非常有经验的教已,我作为一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研究师,她的这节课让我受益匪浅。
英语组 邢瑞彩
1、 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不失幽默又 4、 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 引人入胜。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谐。能给学生以充足的空间主动参与,主2、 能有效利用多种课外信息资源,充实课 动发展。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挑战名家,堂。如:对英语三种时态的联想,即明确体现出了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其意义已了文章三部分的主题,又让学生对老师有经远远超出了语文教学的范畴。
新的认识(原来,教语文的老师也会说英5、 从对课文的分析和欣赏中,潜移默化地 语);又如:各种课外诗词的补充,以及歌进行了对阅读、写作的应试方法指导,自曲《真心英雄》的欣赏,既活跃了课堂气然贴切而有说服力,体现了知识形成的过氛,调整了教学节奏,又不失时机地烘托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了课文的主题,创造了声情并茂的意境,升华了学生置身其中的情绪。
总的来说,虽然这是一节语文课,与我教的生物课没有必然的知识联系,甚至
3、 充分把握语文的角色和功能,对概念的 被认为需要不同的思维方式而割裂成文解释细致到位。如:质疑(提出疑问);思科、理科,但我仍觉得受益匪浅,无论是辨(思考辨析)。这一点对我的生物教学有教学,还是个人修养,这样的课都应该多帮助,对一些重点或学生理解有困难的概听多学习。 念,应该解释到词、到字。
生物组 崔宜淳
黄书琴老师是语文特级教师,因此在的乐趣了,他便开始发问“我从哪里来?”;这里我不想过多地对她的教学方法进行评渐渐的,他又惊奇地发现“哇,原来男孩论,作为一个心理教师,我更关注于本节和女孩是不一样的耶!”,于是,人从对自课的课题——人是什么。
己的探索扩展到对身边人的关注;进而呢,
“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人人发现有的同学聪明,有的刻苦,而有的出生开始就一直在思考,但未必每个人在则很贪玩,爸爸妈妈不让他和这样的人玩,死亡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是否曾因为他不好;步入中学了,人不像原来那记得,在人还是一个婴儿时,他的小手就样关注别人了,而是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评不停地摸索,而一个很重要的摸索对象就价怎么样,对面的女孩会欣赏我今天的发是自己的身体;当人长大了些,懂得说话型吗,再长大些,人开始思考——人到底
5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是什么。 “我”决裂,要求摆脱家长和老师的束缚,
其实这是人类思维发展和社会交往的要求独立、自立,从原先的一切依赖中挣必然趋势。“人是什么”不可能简单地回答,脱出来,寻求真正的自我,独立意识空前但是每个人必须时时刻刻面对这个问题,强烈。这个时候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回因为他的好朋友是人,他的老板是人,他答“人是什么”这个问题,只不过他们还的周围都是人,而他自己也是人!
太稚嫩,掌握的方法也很有限,于是他们
其实从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观过多地采用了观察法和参照法,这就可能点来看,人类真正进入到自我探索阶段应出现了认知偏差现象,而这是极为危险的,该是从初中开始的,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刘海洋和马家爵事件就已经为“人”敲响自我认同的状态就会渐渐被打破,孩子面了警钟。那么高中的孩子呢?这个其实应对的就是自我同一性的扩散。在这个时期,该是自我探索的目的地了,也就是说他们生理变化带来了激烈的心理震荡,原有稳要做的就是自我定位。 定和谐的心理结构被打破,他们会渐渐对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语文课中融
自己不满意,会怀疑自己。当把目光从外入心理教学,通过思维训练,引领孩子找部世界转向内部世界以后,发现自己已不到如何思考“人是什么”的方法,这是非是原先的“我”了,儿童时代的“我”变常有必要的。记住,我说的是“找到如何成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我”。进一步审视思考‘人是什么’的方法”,不是告诉他们的结果,发现不但身体不是“我的”,就连“人是什么”这个答案,因为你无权把你自己的个性原来也不是“我的”,而是父母、的答案强加给别人!更因为“人是什么”老师和其他人造就的。随之便与原来的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
教育组 魏兴
应该怎样学习?怎样学好习?这些问找自身所求,不断质疑、不断理解、不断题始终困扰着教育工作者。在知识难度和思维。结果如何,在他们开来已经并不重深度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怎样开启学生的要,重要的是自己是否理解作者所想,是思维,培养学生好的学习方法更始问题的否将自己融入作品。 所在。这些问题我在黄老师的一节普通的语文公开课上都找到了答案。
黄老师的语文课打破了固有的教育模式,更多的以质疑和反问书本来开启了学
在黄老师的语文课上,少了很多老师生的思维之门,这种教育模式非常值得我的讲授,多了许多学生的分析;少了很多借鉴。现在的初三英语教学,由于升学的对书本上知识的死记硬背,多了很多质疑压力带来了“题海”、“重分轻学习习惯”和反问;更少了很多学生们的死板,多了等不正确的教学现象,而少了几分对于毕很多学生的活跃。一堂本应该枯燥乏味的业班学生的思维教育和学习习惯培养的教语文课,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却变成了学育。更多的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牢记课本,生自己发散思维的过程。学生在书本中寻忽略了学生本身的需求,造成在一定程度
26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上教学进度的推进。 学到的知识,少一些死记硬背;多让他们
我想,通过黄老师的这节语文课,我开阔视野、多学知识,养成好的习惯,减会改变一些自己的原有教学模式。多在教少知识面窄的弊端。 学中运用启发的教育,减少学生被动的接中运用所学,让他们在自身实践上检验所
总之,感谢黄老师的这节公开课,让
受,多一些主动的思维;多让学生在学习我对教学有重新的认识。
教育组 王潇
二次函数试卷分析
姓名 学科
孙梅 数学
教学目标
教龄 班级
5年 初三(2)班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情况; 2.纠正答题中的各种错误,掌握正确解法; 3、巩固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和并熟练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提炼,拓宽学生思路,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
2.掌握选择题、填空题的一些常用技巧和方法,学会考试.
5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情感态度价值
观
1.通过讲评,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激发勤奋好学的愿望,以期望在下一阶段有新的突破; 2.协助学生归纳提炼,成为学生的引导者.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 对知识、方法作进一步的归纳和提炼,拓宽思路
难点 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知识内容并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课前准备: 1.认真评阅试卷,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分标准, 1.完成试卷 2.初步订正错题,2.将试卷的题目分类,并对学生得失分情况进行分析错因,并填写统计、汇总,确定讲评重点 《二次函数知识掌握情况表》 3.统计各题全班错误人数及错误类型,对典型的、带有倾向性的错误给予特别关注并进行分析 做好有关数据统计,并参考其它班级和了解对应数据,以确定本班级成绩状况,为讲评课打好基础。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学生的学习心理动机常表现为希望得到好的分数,不能落后于同伴,希望经常受到
二、概述测试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统计
学生对自己的学教师的赞扬等等。
在课始向学生简要介绍各分数段的人数和表
习情况和处于班中在讲评上要保持
扬优秀及进步大的学生,并展示学生知识掌握情
位置做到心里有数 和强化这些心理
况的统计
动机
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处于班中位置做到心里有数
28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学生发言,表述三、讲解试题、巩固知识 自己思维过程,积极主动参与,从而重点讲评若干问题,学生错误集中,题目解法得到相互启迪,并新颖,启发性强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评,将较多的接受大量的有关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引导学生站在知识及解题的信思想方法的高度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和运用 息 四、课堂小结 回顾小结,概括本节课主要内容,归纳解题方法,强调注意问题 总结归纳 课堂上讲评、分析的题目是有所选择的,遵循典型性原则 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做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方法和技巧 概括归纳, 突出本节课重点 五、课堂反馈 对题目进行分巩固、加深理解析,理清思路 本节重点和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师生共同对《二次函数目分析,基础知识运用题目分析,课堂小单元测验》进行了试卷分析,根据学生试卷反应的情况有重点、分类别、分层次的对一些题目进行错因分析,启发思路,归纳提炼解题方法;同时,向学生渗透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等数学思如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特例分析法,估算法等,教会学生学会合理应考,优化考试。从课堂效果来看,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突出了重点,也基本上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可以说从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比较满意的地方: 1、教学设计结构比较严谨。
本节课共设计了五个环节,从概述测试成绩和知识掌握情况统计到基础知识题
结,最后到课堂反馈,一气呵成,环环相扣,实现了学生在认知上的自觉过渡,比较轻松地实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2、对试卷题目按知识进行了分类,使学分析的题目是有所选择的,遵循典型性原则。
3、较多的时间用在错因分析与思路启发上,引导学生站在思想方法的高度上理解所学的知识和运用,提升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度。
4、在试卷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总结选择题、填空题的一些常用方法,帮助学生优化考试
5、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9
2007.03
想并归纳出一些做选择题、填空题的方法,生对整章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课堂上讲评、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由于本节课是一节试卷分析课,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给学生创造了大量的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思路和解题技巧,敢于质疑。最后我提供了一道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没有了教师乏味地讲解,学生学起来更轻松、更自如。 存在的不足:
1、可以说本节课学生的表现很好,语言表达非常清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我的鼓励性语言有些少。对学生的恰当评价和鼓励,对他的学习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许教师的一个眼神都能激起他学习的兴趣和勇气。
比较多,我比平时上课要拘谨些,学生也没有完全放开,没有以往的课堂气氛那么活跃,在上课之前我应该备好调动学生这一环节。
教师在此过程中仅起到点拨,引导的作用。 2、由于和平时上课略有不同,听课老师
众所周知试卷讲评课难度较大,对教转化化归的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充分说师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教师能站在一定明孙梅老师作为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能较好高度整体的把握知识,熟悉教纲考纲的要的理解教纲考纲的内容,基本功扎实。同求,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了解清晰,课堂时孙梅老师在课堂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极控制能力较强。孙梅老师的这堂课,课堂大增加了课堂的的课容量,起到了帮助学过程流利顺畅,语言准确,教态亲切自然,生更直观理解问题的作用,信息技术恰当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贯彻了:函数与方程的的运用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
数学组 牛树红
孙梅老师这节课依附两条主线,一条用信息技术不显得做作,用得恰到好处,是以ppt所展示的知识结构为主线,一条值得我们学习。 是以黑板上展现的方法为主线,两条主线
同时,指出不足之处。在询问学生某
相辅相成,力求达到完美结合。可见孙梅道题错在哪里,学生不容易积极响应,为老师在设计上充分的挖掘了二次函数这一了保证课堂气氛的融洽应展示一种错误解章节知识资源与方法资源,开动了脑子,法,使得学生从自己的内疚中脱离出来,而且结构性、层次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而积极思考,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气再有这节课现代化教学技术应用得非常到氛活跃。 位,我同意前面几位老师的观点,孙老师
30
总体来说,这节课结构完美、层次性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好,思想饱满,方法性很强,是一节质量很高的毕业班研究课。
数学组 张 韬
今天孙梅老师的公开课上得非常成数部分的最后一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功。可以说,这节课上了一堂试卷分析的但是,孙老师讲解得很清楚,学生听得很示范课,也为我们树立了在教学中使用现明白。这反映了教师一定的业务功底。而代化教学手段的榜样。
且她做的课件恰到好处,生动、形象的表
今天孙梅老师这节课的最大特点是能达出所要说明的问题,这也表现出教师在够准确的、高水平的使用信息手段,调动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能力。见到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年老师的这些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 这节课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符合学生的学
我曾与孙老师共事三年,深感她是一
习需要。在试卷分析的过程中,孙老师能位虚心上进、善良诚恳的年轻人。今天这够注重知识点在使用数学方法上的教学和节课又显示出她的业务潜力。她是一位很数学思想的渗透。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分有希望的年轻教师。 析二次函数知识,这是初中数学内容里代
数学组 任玉琴
这节课老师能够深入浅出,教态大方、习题再多一些那就更好了。 自然、亲切,语言幽默,让我们受益匪浅,可以说是一节很精彩的数学课。在课上老师纠正了我们不少的错误,如果在课上练
本课目标明确,课型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从实际需求出发,引导学生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的知识。教循序渐进。老师能熟练驾驭课堂,能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学生指导。
22
教师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能利用几何画板动态演示,比较恰当地运用了信息手段辅助教学。教师语言准确、分析细致、方法的的归纳和总结。教师教态亲切、大方、情绪饱满,有一定的感染力。
师准备充分、设计合理,能引导学生思考、板书整齐,在课堂上注重数学思想、数学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备课充分,了解学生。此节课面对的的引导下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有所感悟,是即将参加中考的初三学生,整节课的过最终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程,看得出教师比较清楚地知道这时的学掌握什么,重难点突出。
当然,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作为认为还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做适当调整:试
生欠缺什么,应该学会什么,理解什么,一名经历过初中数学教学的老师,我个人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老师是学生学卷分析不要只是就题论题,更应注重试卷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而学题目的联系,题目与基础知识联系以及题生是发现者、探索者,这节课教师有效地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的拓展;试卷分析还要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作用,学生成了学习注意主次之分,要有详有略;试卷分析课的主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的内容加上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在老师
数学组 田磊
孙梅老师的《二次函数试卷分析》这学生掌握选择题、填空题的一些常用技巧节课,从选题上来说,试卷分析课的难度和方法,拓宽了学生思路,并且使学生能大,需要教师足够的勇气和比较丰富的经站到数学思想的高度认识所学内容;学生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讲评、分析典型题的学习是积极有效的,课堂气氛比较和谐。 目,通过对知识、方法的归纳和提炼,使
堂设计还要注重整体性,最后一道综合题
积累知识,解决疑惑。学生把对课本有偏于本节教学的目标,设计意图不明确。
数学组 李薇霞
听完这节课的总体感受:准备详尽、易题目的时间比例很恰当,使学生的思维表达顺畅、安排紧凑,学生思维有所提升。 能紧跟老师,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所收获。 1、这是节试卷分析课,教师对学生答题情4、教师在归纳总结题目方法所体现的数学况的详尽、细致的调查分析是落实好本节思想时,站在较高的角度,使学生重视对课的非常重要的铺垫。从孙老师的调查方数学思想的体会、研究与应用,对于程度式的新颖,以及所呈现的调查数据来看,较好的学生应该提出较高的要求。我非常本节课有的放矢、目标性很强。 语言得体、亲切,但稍欠热情。
赞同孙老师的做法。
一道综合题目的安排在思维量和难度上都
32
2007.03
2、这节课的表达顺畅、自然、干净利落,5、在试卷所涉及的题目讲解完之后,最后3、课堂内容安排紧凑,层次清晰,分析难提得较高,不但激发学生的思维冲动,而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且使本节课的讲解有所归属,但从学生的所以是否考虑分散难度,增加相关题目数反映情况来看,极少数同学有完整思路,量,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
数学组 王秀莲
听完了孙梅老师的二次函数试卷分析出重点,抓住关键。
一课,感受特别深,尤其是对像我这样刚7、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参加工作的老师,收获特别大。
师的课有这样一些特点: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终。 度合理。 提高学生素质。
6、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
动发展。而且孙老师上课的时候,师生平
作为一名新老师,我特别观察了孙老师作为老师的基本功。我觉得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好好学习:
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能熟练运用
以上这些都值得我好好揣摩,仔细研 己的教学效果。
现将我的感受归纳一下,我认为孙老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
2、重点和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 首先教学基本功方面。孙老师做到了: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板书工整、4、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现代化教学手段。
5、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究,并能够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提高自
数学组 邵海磊
试卷分析课很有挑战性,整堂课很流的理解。 畅,内容讲解透彻。
(1) 由习题总结得出方法,适合初三的 数学教学、学习特点。
(2) 方法得出再通过相应的习题巩固, 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刻理解。 (3) 课堂上,学生充分融入到学习中, 学生充分参与。
(4) 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和教学结合,不
(5) 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相结合,真正 的传授学生方法。
(6) 在讲解的过程中,如果可以针对学 生出现的较多问题,能够再进一步深入,能够有一些题加以辅助,也许效果会更好一点,让问题讲解的可能会更透彻一些。 总之,学校给我们创造了这样的学习机会,真正让我受益匪浅,我还有很多需要
光提高课堂效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问题学习的地方。
物理组 张志丹
33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在整节课中,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孙佩服她的地方,同时也是我比较欠缺的能老师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松紧有度,力,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注意不断提高语言平实而又恰如其分。感觉她的准备简对学生的了解。 直是太充分了,对于学生把握的真是太准
整节课中,学生的表现也非常有节奏
确了,竟然能够做到在讲课之前就知道学感,给我的感觉是孙老师平时对学生的训生易错误理解的顺序,我想在做课件的时练也是很下功夫的,应该说这些都是教师候,一定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这是我最需要锻炼的地方,这些也是我需要学习的。
物理组 姚春霞
1、知识教授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材重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 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了关键。精心组织学生分析试卷,根据教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认3、整节课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 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试卷所体现的问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 题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4、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 织、科学安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
2、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 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化学组 严冰
本节试卷分析课重点难点清晰,从归纳方法到解题思路以及所涉及的知识点都非常好,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现从规范评课的角度谈一下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教学目标全面,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几个方面,同时目标具体明确,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本节课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贯穿着教学目标,教学的手段也是围绕目标来完成的。二.教学程序 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清晰,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
本节课的教学步骤,结构严谨、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课堂气氛和谐自然,使学生能够自然地融入到教学的思考中去。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节课主要采用分析讨论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合理地运用电脑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四.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老师的板书设计合理、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本节课教师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教师的语言准确,生动形
脉络清晰;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很好。象,对学生有启发性。同时教师语调高低
21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与学生的交流自然亲切。五.教学技巧 从整个教学技巧来看,教师贯穿指导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学习效率都有一定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问题的设计环环相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也通过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来培养学生敢于
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整节课主要以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课堂的气氛宽松、民主。六 教学效果 本节课很轻松的完成了教学的知识、能力、情感目标,有效的利用了教学时间,学生写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学生的负担合理。
生物组 国艳莉
课题:超重和失重 授课班级:高一(1)班 授课时间:2006-12-5 类型:新课讲授 授课教师:曹洪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超重、失重及完全失重的概念及产生条件; 能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失重及完全失重现象; 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过程与方法: 课前学生搜集信息并进行记录,课上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规律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 教学重点 利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释超重、失重及完全失重现象 教学难点 对完全失重的理解;超重、失重条件下,物体的实重不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引起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明确学习任务 引入:请学生完成摩擦完成实验并思考 力的小实验,提出问题。 利用飞船、航天员的图片,引出本课主题. 观看图片,听教师讲解 35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演示:台秤称重物 请学生思考其称量的原教学过程 理 问:若整个装置加速上升,台秤的示数将如何?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问:若整个装置减速下降?找出和上一过程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教学过程 问:台秤的示数可否小于物体的重力,是何情景? 重物静止时,据物体平衡条件和 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台秤的示数等 为后面的分析做好准备 于物体的质量,进而可知道物体 的重力。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据加速度方向向上可得: FN-G=ma→ FN=G+ma→FN>G; 台秤示数大于物体的重力 学生分析:此时其加速度依然向上,和前一问题方程相同。 分析:加速度向下时 G-FN=ma→FN=G-ma→FN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教学过程 小结 作业 师:若不在升降机中,你站在体重计上能让其示数变化吗? 师: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时,由FN=G+ma,a越大,视重越大。物体失重时,a变,视重如何变? 师:当a大到和g相等时,有何情况? 师:此时为完全失重,请总结其概念和条件 学生思考并回答 知识应用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由FN =G—ma,a越大FN越小 a=g时,FN=0N,视重为零 完全失重:物体以加速度g加速下降时,物体对悬挂物的拉力或对对支持物的压力等于零的情况叫做完全失重现象,即失重等于零。 条件:物体具有向下加速度为g时 由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同学们观察 学生观看 学生思考讨论 共同分析推理,感受知识的内在联系 完全失重现象1:水瓶自由下落,教师指导。 完全失重现象2:完全失重情况下的水滴。 播放视频 提出几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观察实验 现象 学以致用 总结本节主要内容 巩固提高 整理笔记;阅读课后阅读材料;完成书上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超重失重 加速上升 a向上 FN >G 视重大于物重----超重 减速下降 减速上升 a向下 FN a向下且a=g时, FN=0N,视重为零--------完全失重 本节课内容特点:牛顿第二定律是物成一个应用又不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因理学中的重要规律,而本节课的内容是牛为超重失重是与同学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顿第二定律的一个应用,但是如果仅仅讲的,所以本节课就要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 37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验,让学生感受理解。 本课在能力培养方面注意了以下几点: 概念规律的讲解时注意规律的引出、总结含义、适用条件、表达方式等等。 2、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本节课 验,也设计了一些演示或通过视频展示给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并得出相应结论。 3、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①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突出物理学科 的特点; ②通过理清思路,让学生自己总结 ③课堂上力图通过多媒体、实验等 分析; ④设计多个图景,来锻炼学生的图景 ⑤让课堂贴近学生---能让学生完 让学生感受在升降机中称体重,并让学生录制成DV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以亲切感。 1、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设计 概括一些规律来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等环节,让学生能够理解概念规律的确切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 设计了一些可以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的实分析; 大家的实验,引导学生会使用仪器,同时成的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来完成,例如 一、本节课在双基达标的同时,体现目的,二、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和关注态度,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学生能力,从创设学生眼看到的、耳听到的、手上写的,嘴情景及思考过程调动学生与实践相结合,里讨论的与大脑想到的、分析到的,有效自然的建立物理图景,有效地开发学生的反馈结合,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 智力潜能,其中指导学生自创弹簧秤的超、三、依学科的需要,恰到好处的应用多媒失重,自创打开重叠多层的书,自行分析体等渠道的信息、充分体现任课教师对学火箭升空和下落的过程与超、失重的关系,习效果的有效性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相结合充分体现教师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听完曹老师的课给我最深刻的感觉是1、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素材,用于 整节课感觉很亲切。这里的亲切包括:教教学。 态亲切、语言亲切、对学生思考时的引导、 选择体重计、水瓶、课本来做物理实验, 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肯定和纠正,但更重使学生感觉亲切。也使学生明白物理并非要的感觉是“原来物理很亲切”。物理这些那么高深,它就蕴藏在我们周围,很简单年来给学生的感觉是很枯燥且冷冰冰的,的物力现象都包含着物理知识。 题目中经常出现的质点、光滑斜面等理想2、模型到情景的自然过渡。 模型,离生活很远,且没有用途。但曹老师的课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 39 把握适度应用有效。 物理组 周伟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台秤的示数变化,自然的转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过渡自然,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对培养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大有帮助。 3、强调学生的体验。 最后再次和实际相联系,通过学生在体重计上重现前面几种情况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再次深化。 物理组 李欣 1. 引入新颖,小故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在每堂听课过程中都有收获。曹老师具2. 语言精炼准确,点到为止,给学生充 有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平时上课例题选分发挥的空间。 讲得当,内容讲解深刻,往往能够深入浅 3.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循循善 出的将很复杂的问题化简成一个个很容易诱,步步引导,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解决的问题。课堂内容讲解透彻,学生具4. 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细节着手,用 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可以说,我在听课的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让物理真正应该用过程中,受益匪浅,不光学习很多知识,到实际生活中。 的能力。比如:迁移能力等等。 6. 紧密联系当前的新科技。 另外,曹老师作为我的教学师傅,让 更多的学到了如何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教机会。我一定会更加努力的向曹老师学习,争取可以有所突破。 5. 注重新课标的渗透,培养学生多方面 师。真的很感谢学校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 物理组 张志丹 这堂课内容丰富、紧凑,讲得生动、 老师运用的实验、典故极大地调动了 有趣,让我们很感兴趣。老师带着我们一我们的学习兴趣。互动很好,希望今后讲同思考,将物理课与生活的距离拉得很近,课时,再多做几个实验。谢谢老师给予我便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 本节课知识讲述连贯,以实验为依据,了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内容,激发了学生兴注重挖掘学生潜质。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趣;通过多种手段讲授原理,使学生更加方法多样,学生参与度高,把握课堂的能清晰地看到生活中处处存在与物理相关的力较强,教师具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 课程内容充实、新颖;在生活中找到 40 们一堂生动、易懂的物理课。 现象。 学生能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失重和超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重的过程,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提练,教学思路清晰,对学生循循善诱,善高了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于运用实验、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创设了较好的教学情境, 由历史 本节课突出实验,从现象入本质,符 故事引入课堂,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注重合物理研究规律。教学手段多样化,提供理论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渗透了“学以多样、有效的学习资源。教师能够有效地致用”的思想。 课程的前期准备充分而且有内容。在师充分调动学生探究、合作的学习精神,课程的整个过程中,出现了典故引入、实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合作有利于学际操作、DV拍摄、ppt演示等内容,这些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这种方式不仅调动内容是精心准备,为整个课堂增色不少。 开始就罗列学生课前的问题,把学生带入 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 作为一名数学学科教师对物理教学点 营造情境,激发兴趣。曹老师在上课新的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情境,设立悬念,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基本评或许不到位,但同为理科教师从曹老师功扎实,思路清晰。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教学过程中我能够受到启发,尤其是用问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结构严谨,互相配合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激发学生的自主过渡自然、默契,熟练使用课件进行教学,性,作为青年教师我将认真研究教学,更课堂效果很好。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课堂中,曹老 数学组 田磊 曹洪文老师的《超重和失重》这节课,体课件的使用是合理有效的,更多的呈现从飞船、航天员的图片出发,引出本课主了物理现象,丰富了教学内容。学生的积题,然后通过创设一系列的演示实验、学极性高,通过学习,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生实验,引导学生利用物理规律分析实验验能力、分析推理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现象并总结结论,使学生从多角度、多情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景观察和体验超重和失重现象,课上多媒 数学组 李薇霞 好的做好数学教学工作。 驾驭课堂,收放自如,课堂安排符合学生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清晰、简认知规律。 这节课的课题是失重与超重的概念。重的关系。教师对定律的讲解清晰到位,教师从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出发,从物体的易错点的强调恰到好处,对几个重要概念不同运动状态着手,研究物体的视重与实分析强调得非常得当,充分体现了教师的 22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经验和功底。学生在电梯里称重的录像以去,还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例如下落的及课堂上学生参与的实验极大拉进了本节水滴,心脏跳动时所承受的压力等。总之,课知识和我们的距离,使学生和我都能真这节课从多角度、多层次紧紧围绕所讲述正地融入进课堂,感受到原本是枯燥概念重点,给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的物理课,的美。教师不但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解题中使我受益匪浅。 数学组 王秀莲 听完曹洪文老师的课后,感觉曹老师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不愧为一名有十几年教学经验的物理老中,效率高。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与衔接师。她的课有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可以恰当而且在上课过程中课堂气氛融洽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谐,培养创造新能力;重学生动机、兴趣、力,真好似润物细无声。 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教学目标 我觉得曹老师的课有这样一些特点: 达成,教学效果好;学生会学,学习生动,知识教授得准确、科学,准确把握教课堂气氛活跃;信息量适度,学生负担合材重点难点,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理,短时高效; 抓住了关键。精心组织、处理教材:根据 总之,曹老师的课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学规律、教学目的、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风格。当然这些肯定不是一朝一夕认知规律以及心理特点,对教材进行合理练成的,是曹老师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的调整,充实与处理,重新组织、科学安对于我们这些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来说,应排教学程序,选择好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当好好吸取老教师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教材系统转化为教学系统。其中曹老师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的结构安排上也很巧妙:结构严谨、环环 数学组 邵海磊 这节课是我当时来我们学校面试时试点都如行云流水般的侃侃讲来。每一个内讲过的一节课,所以印象比较深刻,对于容的先后出现顺序都是那么有条理、有逻当时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辑。可以看到曹老师的教学功底非常扎实。是很清楚。 以后在工作的过程中,我要注意和曹老师 听曹老师讲解这节课的时候,觉得她好好学习,争取自己早日做到一个能够充对于难以理解的地方处理的非常恰当,整分驾驭课堂的老师。 节课都比较顺,给我的感觉是每一个知识 物理组 姚春霞 1、教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助 活跃气氛。课堂教学的作风民主,师生感 长功能,在课堂教学围绕主题自始至终注情融洽,思维活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都意情境暗示,激情生趣,创设轻松愉快的在轻松愉快,心情舒畅的气氛中开展每一 22 2007.03 北京166中学教科研专刊 步教学活动。学生不但学到了知识还学会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均有很大收了方法,而且师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发展。获。教师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庄重,总之,课堂轻松,生动有趣,感情融洽。 富有感染力。 2、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学 4、教学过程能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 生实际;有一定的独创性,给学生以新鲜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的感受;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教很好的挖掘了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好。 导、鼓励;很好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 化学组 严冰 听了曹洪文老师在高一.1班上的物理课之后觉得感触很深,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有了一些新的思考。她的教学目标非常详细、具体、全面,在有明确的知识目标之后,也明确的列出情感能力目标。教学过程中,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使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现实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既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有创新的培养学生应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行云流水的教学过程 生物组 国艳莉 中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生活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渗透学以致用的思想;整个教学过中体现出教师深厚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知识运用自如,语言精练,富于感染力,态度和蔼,与学生交流自然亲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参与,兴趣浓厚,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可以感受的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一定的进步。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方法都值得学习,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3、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 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 22 2007.03
正在阅读:
一、初三年级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殷晓霖…… 56 二、高三年级期中05-04
学校安全教育计划06-11
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802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05-06
喷播植草施工作业指导书11-01
红船精神在我身边作文600字07-05
雷达试题06-22
济宁市处置生化恐怖袭击事件应急预案02-01
高一班主任上学期工作计划标准范本07-26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期中
- 年级
- 初三
- 高三
- 质量
- 分析
- 考试
- 殷晓霖
- 56